说起童年,就不能不提到游戏,它们是杨万里笔下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高鼎诗中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也是叶绍翁眼中的“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若把童年比作人生画册中纯真温馨的扉页,那么游戏则是那盏照亮书页的耀眼灯火。
“游”则“有”
爱因斯坦曾不无感慨地说:“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关涉到一个人的学习状态:是“伏案苦读眉头皱”,还是“书海遨游乐无穷”。童年时期的孩子初次与知识接触,若抓住这个时机培养起孩子对学习兴趣则有事半功倍之效。而游戏恰是最为适合这一时期孩子特点的有效方法,它能让孩子拥有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应对问题的基本能力。
比如在学习儿歌《大鱼来,小鱼来》时,草莓班老师采取了边读儿歌边做游戏的方式,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而且很快记住了这首儿歌。通过这个寓教于乐的游戏,孩子们不仅分清了“大鱼”“小鱼”和“虾蟹”的大小关系,而且锻炼了当喊到“虾蟹来”时迅速逃过“网口”的应变能力。因“游”而“有”,是游戏引领孩子们拥有了探知世界的最初力量,是游戏让每个童年时期的孩子都拥有了一双瘦小却结实的翅膀!
“游”获“友”
泰戈尔说:“儿童喜欢尘土,他们的整个身心像花朵一样渴求阳光。”在童年的土壤里,友谊无疑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而在游戏中,孩子将收获一生中最纯洁的友谊,这份友谊将引导他们形成对他人、对社会的最初认知,而且会影响他们长大后的价值观。
比如孩子在拼插积木时,同桌小伙们的积木都是不同颜色的,因孩子都有着对色彩的天生热情,所以都会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绚丽多彩。于是他们就面临一个问题:怎样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涉,换取自己想要的积木?在交流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小矛盾、小争吵,但就是在这不断的磨合中,小朋友们“亦敌亦友”,慢慢学会了博爱、合作与互助,收获了最真挚的友谊,逐渐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童年时期的孩子在收获了友谊的路上,游戏的作用不可小觑!
“游”通“优”
“游戏”一词对儿童而言不是一个简单静止的名词,而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动词。正如儿童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所说:“游戏总是一种体验,创造性的体验。”
在丰富多彩游戏中,孩子爆发了自己的“小宇宙”,找到了天宇中最心仪的“星星”,形成了勇攀“豌豆梯”的决心,在小小的脑海里初步勾勒出自己想变成的那个人的样子。
在**幼儿园刚刚举办的六一主题活动中,小班同学参加了舀豆子比赛,赛后老师给优胜者颁发了奖品。晚上睡觉的时候,女儿伤心地说:“都好小朋友得了一个糖葫芦一样的笔,我没有……”我说:“那是因为她数的又快又好啊,你如果能跟她一样,下次一定也可以得到糖葫芦一样的笔!”于是女儿自己端来樱桃,让我教她一起数。通过舀豆子的游戏,孩子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并有意识地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在这里,游戏不正是让孩子通往优秀的黄金之路吗?
有游戏相伴相行的童年才是快乐的童年,游戏的价值也不仅在于它带给“此时”孩童以快乐童年,还在于它留给“彼时”的成人以美好回忆。“黄金般的孩提时代,它就像冬夜里的星星,五月的晨露。”让我们一起用游戏点亮每个孩子的快乐童年吧!
孩子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在哪里?我认为,在与同伴进行痛快淋漓的活动中。
我们班有几位较内向、胆小的幼儿。开展活动时,经常有那么一两个不是很积极,无论老师怎样鼓励、帮助,他就是不够信心。有时说“我不会”,有时说“我不喜欢”,有时就干脆说“我不玩”。很少发现他们有忘乎所以的开心的时候。感觉就是斯斯文文、乖乖巧巧的。但我总觉得,他们的生活应该更加多彩一些。
那天早上一直下雨,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于是,我带着他们去玩已投入使用的海洋球。初次见到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一池子海洋球,孩子们都很兴奋。在介绍完海洋球的特点、玩法、常规、及安全注意事项和要求后,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脱鞋,摆放好后进入海洋球池里。
瞬间,海洋球池里就热闹起来。他们在海洋球池里愉快地钻啊、扑啊、滚啊···活像一池子的小鲤鱼在嬉戏。这时,我发现曹宇、陶瑞、朱宇心等三名幼儿没有脱鞋进去的意思,他们在池外蹦来蹦去的笑啊,跳啊,时不时捡捡掉出池外的海洋球。我鼓励他们说:“快进去啊,看小朋友们多好玩啊!”可是,看看池里的热闹劲头,勇气不足。任我怎么动员,就不进去。唉!真拿他们没辙啊!
孩子们玩得很痛快,有时出来上上厕所,有时出来捡一捡掉出来的海洋球。不知什么时候,我发现新大陆一样—那几个胆子小的孩子不知什么时候也加入了玩海洋球的大军,进入海洋球池里去了。看来,他们终于由担心到跃跃欲试,到实在抵抗不了池内幼儿愉快的幸福劲儿氛围的鼓励和影响,战胜了内心的怯懦,去体验玩海洋球的乐趣。我悄悄的观察,海洋球池里,他们尽情玩耍的那种幸福劲儿不是一个“高兴”就能形容得了的。我心里为他们终于初次战胜自我而高兴。和他们一样感到一种成功的幸福。
真的,孩子有时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老师。集体生活、学习、游戏、运动时所具有的氛围会互相影响,就像孩子们的天真和幸福会时时感染我一样。
每天午睡起床后,我们通常会帮几个扎辫子的女孩子梳头发。考虑到要尽快组织孩子小便、游戏,就很少顾及到其他孩子的感受。那天和我配班的老师要去考试,许园长到班上来帮忙,我按照惯例帮女孩子梳完头发后,就带孩子小便,许园长进班,不但帮女孩子梳头发,还帮男孩子也梳了一梳,看着孩子们脸上幸福的笑容,我的心中为之一振,想不到这么一件无比寻常的小事,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有如此别样的感觉。
从那以后,我也学着帮其他孩子也梳一梳头发。我惊奇地发现,我们之间的距离拉得近了,孩子们总是唧唧喳喳的和我说个不停“老师,我妈刚给我买了一个新发卡!”“老师,那首歌我会了!”“老师,我敢走独木桥了......”此时也是我了解他们生活、心理和进行适时点拨、鼓励的好时候。“你喜欢老师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你最愿意参加哪个活动?你现在睡觉还用妈妈陪吗?......”就这样,我把每天起床后给孩子梳头作为一种和孩子交流的方式。
看到梳好头发的孩子满意地回到座位上,脸上洋溢着无以言表的快乐和满足,此时的我与孩子一样幸福。
教育随笔:梳小辫的幸福
每天午睡起床后,晚班老师搬把椅子坐在孩子们中间为他们梳辫子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享受。其实我并不太会梳理头发发,每次给孩子们扎的辫子总是歪歪扭扭的,但孩子们喜欢,我就沉迷不醒。而且它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孩子,触摸孩子的心灵,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与孩子近距离的交流与沟通;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因人施教,适时指点;让我和孩子们之间更加信托、感情好、和谐。
每当这时,我们之间的距离拉的更近了。孩子们总是唧唧喳喳的和我说个不停。孙咏佳是我们班最爱说话的小女孩,每次数她说的最多“老师,我妈刚给我买了新鞋子!老师,那首歌我会了!老师,我敢走独木桥了……”张韵宁也会抢着说:“我妈妈再亲亲宝贝幼儿园上班,星期天我就去那里帮妈妈吗干活。”当然,此时也是我了解他们生活、心理和举行适时指点、鼓励的好时候。“你最喜欢老师什么?你不喜欢老师什么?你最愿意参与哪个活动?你现在睡觉还用妈妈陪吗……”这些他们日常平凡避而不答的问题,这时就会都争着回答,而且绝没有谎言。就这样,我把每天起床后给孩子梳理头发作为一种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孩子们也乐意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告诉老师。把梳个漂亮的发式作为对孩子的一种赏封,互相炫耀,一个个心里美滋滋的。
看到梳好小辫的孩子一个个满意的回到座位上,脸上洋溢着无以言表的欢愉,此时,我与孩子一样幸福。我的幸福也就是在这日复一日泛泛、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发明新奇、新鲜、新意中积攒起来的。常常感觉工作给予我们的远比想象的要多得多。感谢这群可爱的精灵,是你们让我平凡的生活更加的精彩,让我们的人生永远充满着童真童趣。
教育随笔: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有人说过:“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
对于我,一个幼儿园老师来说……
其实幸福很简单。每天早上来园,能听到孩子们响亮地叫着“老师,早上好!”;集体活动时,能感受孩子积极快乐的发言“老师,让我来”;游戏时,看着他们争先恐后地邀请我“老师快来,到我们娃娃家来做客”……作为一名教师,每当此时,我就感到非常地幸福,告诉自己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希望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实幸福很简单。当小朋友刚来到幼儿园的时候,他们有很多事情都不懂,自理的能力也很差,有的小朋友甚至哭闹……,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教育与照顾,小朋友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会自己吃饭了,会和小朋友合作玩游戏了;升入中班了会自己独立看故事书了,懂得分享了等等;到了大班成了老师的小助手,会帮忙收拾小碗了……,看到一个个小朋友的茁壮成长,曾经的付出有了收获,真的感到很幸福。
其实幸福很简单,教师的幸福感是一种状态、一种感受。用细心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表现,用耐心地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用爱心地去关爱孩子的一点一滴,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做孩子的好朋友,让孩子真正地信任你,那你就是一个真正幸福快乐的教师了!
教育随笔:信任你的孩子们
每天早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真让人头疼。我发出“站队”的口令后,孩子们就会疯狂的向站队的地方冲去。有的孩子连小椅子都顾不上放好,就迅速跑过去,你推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插队”、“我站在这儿”。站在前面的几个孩子,有的抱着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着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他们,或者一一把他们的手拿开,批评他们一顿,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这么乱可不是事儿,于是着手调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几个总爱挤的孩子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排队时总爱挤?”“我想当排头!”“你们为什么想当排头呢?”“当排头多好,当排头在前走,离老师最近,我又把经常当排头的幼儿叫到身边问:“你们喜欢当排头吗?”有的孩子说:“喜欢。”有的孩子说:“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在每次的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争着去做,但教师只是选择几个平时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担任。时间长了,能力强的幼儿只能被动的接受,能力弱的只有羡慕的眼光。
怎样才能使每一位幼儿得到锻炼,又能让他们互相谦让着排好队呢?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一下,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于是,我说:“那我们一起来想个办法吧!”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我又来问孩子:“大家都想当排头,可排头只能有一个,我们怎么办才能让大家都能当上排头呢?”张雅娴说:“可以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当排头。”其他孩子马上反对:“不行,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当不上的。”许子扬说:“可以轮换着当,今天你当,明天我当。”孩子们争论不休。最后我们确定“轮流当排头”。每天选两名小朋友当排头。当排头时要聚精会神。
就这样曾经头疼的问题解决了,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我发现,其实大班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成熟,日常孩子中许多问题,他们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法,往往是我们大人不信任孩子,剥夺孩子们的权利,包办代替解决问题。其实我们要做的恰恰是给孩子们一个机会,带领他们发现问题,然后商量讨论解决问题,仅此而已。
雨过天晴,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地经过雨的洗礼,格外的清新,就连幼儿园的孩子,看着也是那么的招人喜欢。
今天区域活动课,由我来陪孩子阅读《可爱的房子》。或许是心情的缘故,我和孩子的阅读进行的很顺利,而且孩子们的思维、想象力也有很大的跳跃,在欣喜之余,我脸上的笑容更多了。鼓励幼儿在其它小动物有自己房子的条件下,请幼儿为其它动物或是自己的房子创编出好听的诗歌。
幼儿们争先恐后的创编《可爱的房子》的诗歌,我不断地对幼儿的创编给予鼓励和肯定,孩子可高兴啦!区域活动要结束时,幼儿董成霖突然对我说:“老师,你今天真漂亮!”
“啊?”我有点没适应过来,“我,我真的很漂亮?”
“嗯嗯”正在阅读的几个孩子齐声回答,“老师,今天你真的很漂亮!”
“是我今天穿的衣服吧?”我随口说着,“我周一就一直穿这套衣服哈。”
“不是的,老师”窦文轩接着对我说“是你的态度,你今天很温柔!”
天啊,这是一个孩子,他的观察那么的细腻,他居然能说出我的态度问题,我的脸刹时红了。的确,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天天和孩子打交道,宝贝们的神经心理都是在感知、运动和语言的发展中长大。难免有时他们会犯错,为此我总会把嗓门提升八度(那种方圆八百都能听到的音符)。所以当今天幼儿对着我说出“老师,你今天真漂亮”时,我感到羞愧,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反省。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指出:幼儿教师个人修养与行为中“教师要有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态度,要有亲和力;还要有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常心的心理素质。”今后我一定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行为,勤于观察孩子,耐心和细心地聆听幼儿的心声,做真正蹲着和孩子说话的“漂亮”老师。
是的,每个幼儿教师的成长都是无尽的阶梯。一步一步的攀登,回望来时路,会心一笑;转过去,面对前方,我仍会默默无闻的继续攀登。
愿我们的每个幼师都变的“漂亮”!
每次看到这个场面时,我常常担心太脏而想上前阻止,可看到他们那么投入、专注的样子,又有些于心不忍,便由着他们去玩。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你越是不让他干的事,他就偏偏要干,还干得特起劲。只要不吃到嘴里,伤到身体,不妨玩一玩,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他自然会自己停止。您说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