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如何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
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以春节为例教师给幼儿讲述春节的传说来历活动形式等,幼儿可以通过对这些节日的了解,对传统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促进其对节日认知的发展,通过提问交流等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幼儿园能力的发展,而且传统节日有周期性的特点,实际的固定性和周期性便于幼儿认识和掌握四季。清明节是在春天介于春耕和夏耕之间气候比较温和;端午节是在夏天可以玩耍嬉戏水赛龙舟;国庆节是在秋天一个举国同庆喜悦丰收的季节;春节和元宵节是在冬天是处在农闲的假期时段,人们时间较为充裕,活动也很丰富。
清明节来临之际,带领幼儿去给逝去的英雄扫墓祭祀给他们讲述逝者的英雄事迹,增加对民族英雄的忍痛敬仰,缅怀之情,形成民族自豪感认同感。春节期间给长辈拜年家人团聚,一方面表达了对祖先的缅怀至重庆增加对家庭宗族的认同,另一方面可以为家庭成员提供团聚的机会。自古以来,中国人都会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感、和亲人的团聚、对已故祖先的缅怀的情感中也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家庭的团结民族的兴旺。
如何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主要来源于三方力量:家庭、幼儿园、社区,家庭方面成员积极参与配合为开展节日教育奠定基础作为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家长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实践方面家长通过亲子活动参与到幼儿的传统节日中利用自身资源及力量来熏陶感染幼儿,家长的参与,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让幼儿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快乐。幼儿园方面教师为主力,组织节日活动尽量让幼儿参与进来体验节日活动,不仅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激发幼儿对节日的兴趣产生节日情感共鸣。社区方面资源整合,幼儿走进社区参加活动,重阳节为社区老人亲手制作礼物及鲜花,感受亲情及体验尊老敬老所带来的快乐。
幼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传统节日的习俗、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亲身感受节日带来的教育意义。
教育随笔:有序环境潜移默化
近一周时间来,我们发现班上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出现了操作不专心,情绪浮躁、持久性差、学具乱放的现象。因此在活动前适当地进行安静活动、活动中因势利导,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一、营造让幼儿有序操作的良好氛围。
蒙台梭利的秩序敏感期理论认为"人类的各种智能与能力都是因为适应环境而增长"。秩序是各种物品与环境的关系,即每一种物品在环境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所以根据幼儿特点,创设有序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积极投入,形成有序活动的良好习惯。
二、分隔小区域,有目的投放材料。
根据班级教室面积的实际情况,用小隔断或者小家具将操作性、合作性强的热闹区域和安静区域分隔开,减少了互相干扰,在材料投放方面,重视投放丰富性、游戏性、趣味性、开放性强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要自选。例如,生活区有喂小动物吃食物、分豆豆比赛、给娃娃穿衣服、洗衣服、晾衣服等多种操作材料,语言区除了有可以幼儿看的图书,可供幼儿讲述的背景版和人物、动物指偶、图片外,还增加了立体有声的玩具和利于合作讲述、创编的道具让幼儿操作。
三、建立活动区规则,使幼儿自觉形成有序的规则意识。布置好活动区后,首先向幼儿介绍各个区域并相应规定一些规则。如“医院”物品玩后要放回原处摆放整齐,美工材料看完后要放好。为了加强幼儿的自律意识,我们设计了各种进入区域的标志牌,让幼儿挂牌进区。为了让幼儿形成将物品放回原位的良好习惯,我们在柜子上及活动材料上都贴上了相应的小图案,方便幼儿在活动结束时能自觉将材料有序地放回原地,同时,我们在区域内的地毯上巧妙根据地毯的拼图做标志,提醒幼儿有序就坐,避免幼儿在活动中拥挤在一起,互相干扰。久而久之,幼儿不但在活动区中学会了本领,强化了区域游戏的规则意识,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第一次离开亲人,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开始过集体生活,难免会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如何让环境跟幼儿说话,安抚幼儿的焦虑情绪就成了孩子入园适应的关键之一。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无形的老师,幼儿与环境互动,不断与环境中的材料相互连接,通过创设环境区角的方式辅助幼儿快速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一、幼儿心中最温暖的港湾—娃娃家
小班幼儿对家都特别依恋,借助这一特点,我在娃娃家的布置上,贴近家庭并充满童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娃娃家活动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在这个小小的“家”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的扮演各种角色,例如:可以扮演爸爸、妈妈、孩子、外婆等等。记得上次进区角游戏时,雨泽和巩芸溪都在争着做妈妈,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各有各的理由,我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并没有介入,过了一会我听到雨泽说:“你做妈妈,那我就做你的孩子吧,不过下次我要做妈妈你就不能再和我抢了”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玩得很是投入。孩子在温馨的“家”中快乐自主的参与各项活动,很快就消除了焦虑情感,同时又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
二、锻炼幼儿自理(立)能力的圣地—益智区
在家庭中,幼儿的生活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不管他的诉求合理不合理,基本都能得到满足,全家生活的中(重)心都是围着他转,听到的大多是赞扬,享受的是无所不至的照顾,在这个家庭,吃饭有人喂、衣服有人穿,几乎只要家长能做到的,绝不会“麻烦”孩子,因此孩子享受的是独一份的关照。进入幼儿园后,面对一个班集体,老师会给孩子慢慢渗透集体生活的一些规则,幼儿会觉得行动受到约束,不自由;例如:自己吃饭,穿衣服,自己穿鞋袜…….在此过程中,孩子会再次表现出焦虑情绪。因此我设置了益智区,让孩子通过帮小动物系纽扣,帮布娃娃穿衣服等等。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幼儿正确的操作方法,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提高幼儿学习生活技巧的兴趣,对于操作正确的幼儿给予及时的鼓励,使孩子从中获得成就感!
三、改善孩子焦虑情绪的神奇“药厂”—阅读区
孩子在家接触的对象是家长,面对的环境是单一的家庭,进入幼儿园后,环境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家庭到多样的幼儿园环境,从家长到老师的改变孩子必然会出现焦虑现象。因此我通过创设“温馨书苑”带领孩子一起走进绘本的世界,借助绘本故事在帮助幼儿消除焦虑情绪的同时激发孩子的兴趣。例如:引导幼儿通过观看,绘本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上幼儿园的?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向往和兴趣。通过阅读《我爸爸》、《我妈妈》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孩子产生愉悦的情绪。
四、幼儿情绪的发泄窗口—美工区
在幼儿园的新生入园时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孩子来幼儿园时是兴高采烈的,有些孩子是哭闹不止的,除此之外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不喜欢幼儿园但是他不哭也不闹只是安静的坐着不与别人交流。我想这部分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我创设了“创意美工坊”让孩子在没有任何无条件无压力的情况下自己创作,孩子可以根据自己内心的想法,想怎样画就怎样画,不对孩子施加任何约束,使孩子能够借助绘画来表达自我或发泄情绪等。教师可以借此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适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五、磨练孩子耐心提高专注力的王国—建构区
一个班级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一般,家里有很多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饮食习惯,身为教师就是要给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温暖、快乐、身心健康的童年,为此我根据本班孩子专注力差、没耐心这一特点创设了“建构区”。此区域的功能在于能够通过搭建、垒高等方式提高孩子做事的专注力,磨练孩子的耐心,以此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孩子在初次进入建构区时,面对丰富多样的建构玩具并不知道是用来搭建的,这时老师并不需要着急提示,孩子们会开始自己探索研究,等到再次进入建构区时,你会发现不需要老师的提示,他们就已经知道用垒高的方式玩了,在游戏的过程中有些孩子会提出:老师我的城堡总是倒,我不搭了!为什么我的城堡搭不高呢?..........这时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专心的搭建,搭建完成后给予及时肯定的评价。
总之“怎样的环境刺激,就会得到怎样的印象”。娃娃家、益智区、阅读区、美工区、建构区的共同特点是都能够有效的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情绪,每个区角都各有所长,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环境区角,由此可见环境对幼儿生活和发展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留出一点时间和空间,让环境和孩子说话,我们可能会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入园的幼儿快乐、健康、发展!”是我们的办园宗旨。身体的,情绪的健康是幼儿幸福的基础,结合我园的课程特色,即“环境有序、生活有序、学习有序、观察有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互动,我们对“四个有序”有了深刻的理解。一、环境有序:即:区域材料投放有序、物品标记、色彩搭配有序。让孩子及老师有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五常法是最好的助手:常组织、常自律、常清洁、常规范、常整理。二、生活有序:从孩子一入园,就要养成有序的生活习惯,比如提醒幼儿要先放晨检牌、书包,喝水、晨练后要洗手方能进早餐等等,按时观察幼儿的吃饭情况、吃饭的姿势、午睡时鞋子是否摆放整齐、睡姿,观察幼儿放园时衣帽、书包是否整齐,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班级内制定了一日生活表、午睡检核表等。确保了一日生活有序地进行。为托小班幼儿提供为集体服务与自我服务的意识、在中、大班编值日生、加强区域的打扫收拾。对区域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整理。。三、学习有序:我园强调“计划——工作——整理——回忆”四个环节,计划,体现幼儿预先思考和准备实施的过程,并培养孩子的前瞻性;工作,是孩子与材料、同伴、成人互动的过程,也是他认识周围,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体现了幼儿生活的有序,是对日常习惯的再检核;回忆,是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做法、过程、效果集中体现的过程,也是一个分享体验的过程。四、观察有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观察和发现。比如,对观察对象分类统计、运用一定的方法纪录、观察手段、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过自然、有序的生活,是我们在课程中体现的园本特色。孩子们在适应了这种有序的生活后,有更多的时间去计划他们将进行的学习和活动,从而能充分地发挥创造力,使幼儿“快乐、健康、发展”!
教育随笔:有趣有序开展小班户外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到动作情节、规则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的显性影响,还要注意到活动中物质材料、心理环境、人际关系,还要注意幼儿自身的知识经验,活动能力等对幼儿发展的隐性影响作用。
小班幼儿思维是直觉行动性的,喜欢假扮,喜欢趣味化、游戏化、情节化的活动。因此,我们注重在日常活动中以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激发小班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总目标中,有这样一个目标“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步培养幼儿自觉参与或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身体锻炼中,机械的动作练习和单纯的身体素质练习,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我们把幼儿难以理解的动作和单纯的素质练习变成具体的、有趣的游戏动作,然后编成游戏情节,使其成为小班幼儿模仿生活和周围环境的有趣活动。促进小班幼儿特别愿意和喜欢参加体育游戏活动,让幼儿自然的、轻松的进行身体运动练习。
另外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准备一定要充分,选择适合本班幼儿身体发展水平的活动,看这项活动的器械与场景的设置,规则的制定是否便于幼儿锻炼是否具有锻炼价值,是否需要改变。还有活动后一定要分析,幼儿对这项活动感兴趣与否,原因是什么,通过这项活动,幼儿能否获得某种积极的情感。
还有在体育活动种,为幼儿创设最大空间,开发器械包括:1.老器械新玩法:如绳可穿绳、钻绳、堑子可叠高叠放,相叠交叉;引导幼儿自己创造玩法。
2.大胆使用新器械,发挥双主体功能,调动幼儿动力系统。
户外活动也同样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例如:两个老师商量好这周玩什么,怎么玩,分几次玩,每次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小班玩球,第一周总目的是让幼儿喜欢玩球,能控制球,第一天让幼儿抱球跑,第二天让幼儿滚球,第三天传球,第四天拍接球……)
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他主张给孩子游戏的机会,通过游戏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我们应努力创设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的户外活动,让他们玩中乐、乐中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我们班在这个学期开展了以“只有一个地球”的环保主题系列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几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并且得到了一些启示,在此,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一、因地制宜,用社区的自然环境和设施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在主题活动的初期,我们带领幼儿来到颐和绿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草地上游戏、玩耍,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享受青青绿草带来的清新空气。同时,老师也带领幼儿参观小区的垃圾场,让幼儿谈谈哪里的环境美,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观念。二、动员家长,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行动起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句话指出了家长这一资源不可忽视的力量。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设计了多个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如:与孩子一起制作环保标志;到小区统计树木种类;指导孩子为未来小区画像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家长与老师、孩子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更重要的是,通过爸爸妈妈们的身体力行,让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意识到环保行为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人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贡献一点力量。三、把握良机,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活动要帮助幼儿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他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小环境做起。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密切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及时进行环保教育。如发现幼儿平时乱摘花、乱丢纸屑、随地吐痰或下课后高声喧哗等现象,教师就及时地晓之以理,让幼儿既克服了自身的不良行为又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另外,老师还利用班级组织升旗仪式的机会,在园内举行了一次别开声面的升旗仪式。在这次升旗仪式上,孩子们以“环保小卫士”的身份进行了庄严的宣誓并把各种环保宣传资料分发给其他小朋友。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体会到了向别人进行环保教育的成就感和喜悦,对环保行为有了更强烈的兴趣和自觉意识。四、融会贯通,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把环保知识通过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小实验、手工制作(如《大树逃跑了》、《小树叶》、《水变干净了》)等活动,使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内容儿童化、趣味化。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得更生动、有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本学期开展的一系列环保主题活动,发现环保教育重在幼儿自身习惯和内在意识的形成,但外在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对幼儿而言,这些影响主要来自身边的人,特别是老师、家长和同伴。因此,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在他们面前树立良好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总之,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从小抓起。通过经常持久的环保教育,使幼儿确立环保意识,形成环保观念,提高环保觉悟,增强环保责任感,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教育随笔:如何让孩子自觉捡玩具?
今天的游戏中,我为小朋友准备了雪花积木,可是在游戏开始后不久,我就发现地上的雪花积木撒了好多,于是我在旁说了声:“宝宝们,积木掉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啊?”可是不知是因为宝宝们玩得太高兴了没听见,还是听见了也不想捡,宝宝们谁也没有去检。本来碰到类似情况,我总是会让小朋友把积木捡起来再玩。可是,我想,为什么孩子们非要我去说了,才肯捡呢,难道真的是我的常规工作没有做好吗?我在思考着,能不能想到一个孩子主动愿意去捡的方法呢?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二、这时,我看到了桌上的那个空筐,灵机一动,拿了筐说:“宝宝们,地上有这么多的蘑菇,我去采蘑菇了。”并捡起了一片雪花积木。这个方法真灵,所有的小朋友都放下手里的积木,抢着捡地上的积木。一会儿,就把地上捡的干干净净。在积木捡完后,有的宝宝说:“这是红的蘑菇,这是黄蘑菇”。然后他们把红的黄的各放在一边,开始把捡起来的雪花片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分别放在了两个筐里。而且嘴巴里还不时的说:“这边有好多的红蘑菇,这边有好多黄蘑菇。”分类进行完了之后,他们开始拼插雪花积木,整个游戏玩了很长时间,在游戏过程中,小朋友只用了雪花积木和塑料篮子两样东西,但他们的兴趣始终浓厚,而且游戏也进行的有声有色。在游戏结束时,我问小朋友今天玩得开心吗,他们齐声说“开心”,还一再要求我下次再玩“采蘑菇”的游戏。
三、我想,如果在开始时我以传统的方式“命令”小朋友们捡完了积木再玩,那么他们的情绪一定会受到影响,对今天的游戏也会失去兴趣。而2—3岁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很不稳定,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而且他们的模仿性强。我所采取的“采蘑菇”的游戏,一下子就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虽然到后来游戏的性质产生了变化,但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仅有的篮子和雪花积木,使游戏进行得有声有色。这其中既培养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注意事项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非常的关注。
孩子们即将要毕业了,在毕业之前要开展毕业汇报,所以近段时间我们班一直在排练汇报的节目,可是有一天,有一些孩子对我说:“老师,为什么要每天练节目,我不想表演了,太没意思了”。我告诉他们:“因为你们就要毕业了所以在毕业时要把你们所学到的本领展示给家长”。孩子听后虽然都说哦,知道了。但是在排练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兴趣,而是面无表情着急把动作做完,并不像是在表演,倒像是一个木偶人,只是在盯着老师的指挥完成动作。
到底如何让孩子爱上表演呢?就像《指南》中提出的:“营造温馨轻松的心理环境,通过启发性的商谈建议,使幼儿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任何的约束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地进行表演”,同时在他们表演时,教师要支持和关心他们的表演,并在幼儿遇到困难时鼓励幼儿自己解决或者给予帮助,让孩子树立自信心,体会到自己是一个表演者,而不是机器人。
除了这些,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孩子的兴趣,有的孩子认为自己五音不全或者肢体动作不灵敏,这些都会造成他们对表演失去兴趣,这时,老师就要在这方面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感到自己能行的一面。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用“新”吸引孩子的目光,用“心”让孩子爱上表演。
相信《教育随笔:如何让幼儿的活动有序进行》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进行幼儿园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