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冲突发生以后

06-09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平日里的学习中,幼儿园教师时常会提前准备好有用的资料。资料的意义非常的广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样东西所需要的素材。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案例:冲突发生以后”,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实录:早晨,张菁依的奶奶带着孩子来园,一见我就笑着对孩子说:"叫老师啊。""符老师早!""张菁依,早上好!"我微笑着与她打招呼。她奶奶随即向我发询问:"老师,昨天回家孩子说陈郁婷打她了。是哪个小朋友啊?"我俯下身子轻轻摸摸孩子的头,问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啊?"她很腼腆,没有言语,只是用很锐利的眼神盯着那个孩子。家长期待着我给他一个交代,我只能请陈郁婷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陈郁婷也闷不作声,我也不想勉强孩子,因为毕竟我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没有亲眼看到事情发生的过程,我觉得自己没有发言的权利,只好冲着孩子的奶奶笑笑。奶奶似乎觉得我在放纵孩子,不再理会我,直接上前不留情面地教育陈郁婷。我看到孩子的表情很尴尬,很无辜。但是看张菁依时,眼里也露出了一丝仇视。

分析与对策:yjS21.com

一、从孩子来看。首先,孩子有交往的需要。与人交往,这是人生来就具备的一种本能,也是人生存的需要。从出生开始,孩子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就有了与他人交往的需要。最初的是与父母或主要抚养者的交往,亲人与宝宝肌肤间的触摸、爱抚,眼神、手势的交流,使宝宝开始认识并喜欢上周围的人,感受到与人交往是一种乐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的不断完善,孩子渴望更广阔的天空,他开始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案例中张菁依性格内向,过去在幼儿园里很少言语,很少与小伙伴一起玩乐,而现在有了改变,她愿意与同伴交换分享自己的玩具,现在与同伴在交往中出现小冲突,我认为是正常的,也是可喜的。冲突只有在交往中才会发生。其次,孩子的交往经验还远远不够。虽然小女孩喜欢跟人交往了,有交往的兴趣,但是她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经验,毕竟孩子年龄小。在与人交往时,她无法正确地体验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能正确地观察与了解自己,更无法准确地把握别人的心情和意图。于是才出现了当其他小朋友与她发生冲突时,她感到了惶恐,所以选择了逃避,向一贯能依赖、保护自己的奶奶告状,发出了求助信号。

二、从家长来看。这位家长已经有了初步的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意识。每次来园时,她带着孩子来都要求孩子主动与老师打招呼问好,对于一个内向的孩子来说,即使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也为交往走出了第一步。但是,当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她陷入了"包办代替"的误区。我们理解每位家长都努力想为孩子创设一个安全而又没有矛盾的交往环境。但是当孩子面临"危机"时,交往不顺利时,她下意识地"竖起了母鸡的翅膀驱赶敌人",事实上,她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消极影响。这里的"孩子"既包括自己的孩子张菁依也包括陈郁婷。前者在奶奶对同伴责备时感觉到与同伴交往的不安全因素,这也许会阻碍她下一次同种类型的交往;后者在这次与成人的不平等交往中感到了委屈和无奈,反常态的坚持正是表现之一。

三、从教师来看。孩子间发生矛盾,而教师不了解情况,因而没有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妄下论断斥责孩子,也没有过多地"勉强"孩子。这是尊重孩子的体现。社会交往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能否顺利地进行社会交往反映了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能否适应社会决定了生存与否。同时,幼儿的交往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成人不可能替代但却能施加强有力影响的过程。那么,作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我们该为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做些什么呢?新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园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这就要求我们,包括家长、教师乃至孩子生活周围的成人,共同扮演好幼儿交往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尤其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士,更应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创设让孩子能够积极交往的环境--支持者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程度的一项根本指标,它必须放到社会化的环境中才能逐渐得到培养,获得发展。所以,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也必须为孩子创设一切交往的环境,让孩子投身于与他人的互动中懂得怎么与人交往,为孩子提供证明自己与评价别人的机会。从本案例的角度望出去,我们看到确实有很多家长甚至教师,由于怕孩子吃亏而替孩子解决同伴之间的纷争,由于孩子的弱小而阻止他的交往,由于孩子的退缩而为他贴上"害羞、胆小"的标签。殊不知,正是在一次次的碰撞、冲突、矛盾、协商、交换、合作中,孩子会发现与人交往的规则,学习体验别人的情感,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所以我们不妨尽力为孩子打开一扇扇交往的窗,鼓励孩子自由、广泛地交往,帮助孩子真正体验交往的乐趣。

(二)、提倡成人和孩子之间的平等交往--合作者平等交往不是指谁对谁的交往,而是成人与孩子围绕着某个双方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协同活动,双方都作为活动中的成员参与其中。其核心是:双方是平等的,没有等级和特权。在这样的交往中,成人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让孩子感受民主、平等、公正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为孩子营造一种积极、安全的交往氛围。在本案例中的奶奶如果能换一种思维,将自己置身于与孩子同等的地位,在蹲下来的同时,用和善的语气与孩子交谈,询问交往的情况,提出要求,相信结果会是圆满的,即使孩子一时没有反应,她也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三)、适时帮助孩子获得交往的技巧--引导者前文提到,幼儿的交往技能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还远远不够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成人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获得交往的技巧。这个"引导"可以是成人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进行,如坚持正面教育。也可以是在某个具体的事例后,给孩子一定的方法。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用合适的方式与孩子一同商量怎么解决同伴间的矛盾,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使每一次交往都成为孩子成长的经验。

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所有的成人必须在大量的生活细节中,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给孩子一个积极健康的人际环境,帮助孩子们体验共同生活的乐趣,形成良好的自我与他人意识,最终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案例:牛奶翻倒以后


背景:

每天阿姨把点心和牛奶放在生活区内,让孩子在游戏活动的时间段内自由的去吃点心和牛奶。结果……

活动情景:

自主游戏开始后不久,陈朱缘、吴雨菲、钱李尧、张奕绮和陆逸凯就来到生活区用点心了。与以往一样,我还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那些在玩游戏的孩子身上,由于医院刚开,孩子们还不是怎么会玩,我就想参与到游戏中进行指导。可还没等我跨进医院,生活区那边就传来了叫声:“李老师,陈朱缘把牛奶翻在桌子上了”,于是我只好收回了跨出去的脚,转而来到了生活区。

“牛奶为什么会翻到桌子上的呀?”我没有马上用抹布擦掉牛奶,而是问起了原因。

尧尧马上用手点着朱缘说道:“是她弄翻在桌子上的。”

陆逸凯说道:“陈朱缘倒好牛奶后没把小水壶放平,往上翘起来了,牛奶就翻出来了。”

“哦,那怎么样倒牛奶才不会弄到桌子上呢?”我又问道。

“一个手要挡好杯子”菲菲轻声的说着。

“倒牛奶时

人要站起来“绮绮也连忙说道。

“那牛奶弄到桌子上了,该怎么办呢?”

“叫抹布擦掉”也来吃点心的杨羽艳抢着说道。

由于抹布挂得太高,孩子们取不到,最后在我的帮助下孩子们自己把桌子上的牛奶擦干净了。

分析与反思:

其实一直以来都会发生牛奶翻倒的事情,只是一直是阿姨帮他们擦掉的,有时阿姨还干脆帮他们倒好牛奶。而今天阿姨正好不在,他们就只有求助于我了,也使我抓住了一次机会,让幼儿在自己的讨论中解决问题,获得相关的一些经验。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有着较大的教育价值,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教育的时机,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探索、尝试,让幼儿在真实的事件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将幼儿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案例:发生矛盾之后


上完英语课后,孩子们对课上的游戏意犹未尽,就自主地结伴玩课上的游戏。按照游戏规则,每次游戏只需要八名小朋友。但孩子们你也要玩游戏,我也要玩游戏,一会儿就排成了长长的一条,谁也不肯离开。你叫我离开,我叫你离开,看样子做游戏要成泡影了。冯凯迪跑来告诉我:“老师,我们要做游戏,他们来捣乱。”我没有过去阻止他们,只是轻轻地说:“已经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有的事情要学会自己处理。”

我害怕小朋友间会起冲突,就一直偷偷地观察他们,不一会儿,就看到张锦冬在喊:“先一号到八号来表演。”于是,其他小朋友也不要叫他们,就自愿地站到旁边去了。游戏开始了,第一次,一号到八号;第二次,九号到十六号……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轮到自己,小朋友就兴高采烈地去参加了,轮不到自己,就在旁边助威,显得很有秩序。

反思:

看到当时那个混乱的场面,我真有去帮他们解决矛盾的冲动。但孩子纵究要离开老师,踏上社会,总会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我们要做的是让幼儿如何去解决问题。《纲要》中说过:“要给孩子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我们的教育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也正是说明这样一个道理。

说实在的,如果要让我去化解矛盾,我还真没想到用这种方法。要么硬性地叫几个小朋友游戏,其余的小朋友在老师的权威之下,会乖乖地坐到位置上。但孩子们的自动性和主动性被彻底摧毁掉了。大班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处理能力,且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又是成人意想不到的。所以,放手让孩子去解决问题,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家教和幼儿园发生冲突


通常,孩子到了3、4岁该进入幼儿园学习了,但不久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常常拿幼儿园的规矩来对付他们。进幼儿园后,孩子们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在他们心目中占绝对的、无可比拟的地位。家长们惊奇地发现:原本不听话的孩子,去了幼儿园后,一下子变得懂事了,凡事言必称“我们老师说……”。儿童教育专家指出,使孩子社会化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任务,它要教导并且不断督促孩子按规矩办事,从而帮助孩子日后很好地进入社会。 

家长会碰到这样的困惑:万一幼儿园的规矩和家里的规矩发生冲突该怎么办呢?儿童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应配合幼儿园为孩子立规矩。调查显示,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是不会对规矩灵活运用的,对他们来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其他可以选择。有人曾作过调查:让3岁以下(含3岁)的孩子根据颜色来区分物体,结果只有3岁的孩子完成任务,接着当要求3岁的孩子按照形状来区分物体时,结果他们仍然以颜色来划分区别。只有到了4岁以后,孩子才能逐步改变认知的角度,对事物的判断具有灵活性。 

家长必须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幼儿园不允许孩子带食物人园,家长就不必再为此犯规。甚至连糖果都不要让孩子带进幼儿园。

家长必须弄清,家庭规矩与幼儿园规矩冲突在哪里。例如,晚上有父母需要看的电视节目,孩子跑来关掉电视,他们会说:“现在该休息了,幼儿园老师说晚上不要看电视,早点睡觉。”这时家长应告诉孩子,规矩对成人和孩子是不同的。儿童教育专家重申,家长必须和幼儿园齐心协力,根据幼儿园的要求,让孩子按规矩办事。 

规矩给孩子们一种安全感和界限感,这会帮助他们知道什么是可以期盼的,什么是不可能达到的,并且自律自己的行动。规矩为孩子们更好地走向世界作好准备。

案例:蜜蜂飞进教室以后


教学故事(贺剑虹):一只蜜蜂飞进了教室,教室里顿时一片混乱。“快跑呀,蜜蜂会蛰人的!”“不会的,它是来采蜜的!”我顺应幼儿的兴趣点随机生成有关蜜蜂的谈话活动。我正准备打开窗户让蜜蜂飞出去,结果保育员张老师用苍蝇拍将蜜蜂打死了。女孩子们伤心地哭起来:“蜜蜂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为什么要打死它啊?”孩子们又开始议论起来。

师:“蜜蜂为什么会飞到我们教室里来呢?”

生:“我带来的那盆花在门口开了,它看见花就飞进来了。”;“它肯定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门后面有个蛋糕盒,上面还沾着奶油呢!”;“门后的垃圾桶里还有我们刚吃剩的苹果核。”

师(不解地问):“为什么有奶油和苹果核蜜蜂就会来呢?难道它喜欢吃这些东西吗?”

生:“它们都有香味,蜜蜂就是闻到香味才飞进来的。”

师:“原来如此。”

生:“蜜蜂把采来的花蜜给我们人喝,那它自己喝什么、吃什么呢?”;“蜜蜂

真的有好多种吗?”

师:“我也不太清楚,今天回家我们一起找找有关蜜蜂的资料吧!”……

师:“刚才张老师打死蜜蜂,有小朋友说不应该打死,有小朋友说一定要打死它,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生①:“老师是为了不让我们被蜜蜂蛰到才打死它的,我觉得张老师做的对。”②“那也不应该打死它啊!要是它的爸爸妈妈知道它死了那该多伤心啊!我们把窗户打开让它飞出去不就行了吗?”③“我们用橡皮泥给它做个家吧!”④“我们和它一起跳个蜜蜂舞吧!”⑤“我们帮它画好多同伴贴在墙上,那它就不会到处乱串,也不会寂寞了。”……

教学反思(贺剑虹):①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及其隐含的教育价值外,还应灵活调整教育计划,把握教育时机,使活动发挥最优效益。本次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及时调整教育内容,组织幼儿进行自主探索活动及开展相关的谈话活动,从而促成了幼儿的有效学习,使活动达到最优效果。②孩子们对于打死蜜蜂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是我没料到的,当我组织孩子们讨论后,又自然地生成了一系列有关蜜蜂的主题探究活动(画蜜蜂、歌表演、制作蜜蜂的家、探究蜜蜂的家族……),使我和孩子们

在活动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同伴评点(刘婷):我们知道每个幼儿都是天生的探索者,他们那双敏锐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探索和发现周围变化着的事物和有趣的小昆虫。“蜜蜂”幼儿尤其喜爱,可是突然被配班老师打死了,幼儿自然心疼到极点。对于细心观察孩子的贺老师又是一次引发孩子探究学习的好时机。通过讨论、思考,孩子们不仅知道了蜜蜂为人类作的贡献,更理解了蜜蜂飞进教室的原因。贺老师不仅善于关注孩子的言行,更关注老师的言谈、举止对孩子情感态度的影响,并及时调整了孩子的情趣和注意力,使孩子很快从悲伤中走出来,尽快地投入到主动探索学习中。

园长引领(李忠):幼儿天生就是科学家,他们对世界万物都充满好奇,他们喜欢提问,如:“蜜蜂为什么会飞进教室?”“蜜蜂怎样飞进来的?”“蜜蜂飞进教室要干什么?”……幼儿的小脑袋里装满了疑问。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没有急于将成人理解的方式传送给幼儿,而是营造了讨论的气氛,引发孩子将疑问表述出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争议点,造成幼儿某种程度上的认识冲突,使孩子们的思考层次逐步提升。这一案例教师的角色定位恰当,发展了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品质,虽然师生的讨论似乎没有找到“蜜蜂飞进教室”的真正原因,但通过讨论的过程促进了幼儿发现、观察、研究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世界。我认为教师还可以继续围绕这一案例的过程引申出许多探究性课程。

案例:玻璃杯碎了以后


户外游戏结束后,我让小朋友们先回活动室喝水休息,而我自己还在操场收拾游戏用的悬挂物。还没收拾完,就有几个小朋友从活动室里冲出来对我说:“蒋老师,不好了,强强把你的玻璃杯打碎了!”我顾不上收拾器械,赶紧冲进活动室。只见我喝水用的大玻璃杯已掉在地上成了许多碎片,强强哭丧着脸蹲在地上,一手拿着杯盖,一手还拿着一片大玻璃片。旁边围着许多小朋友,有的在指责强强,有的在指指点点正伸手捡碎片。我连忙制止他们,可孩子们还在叽叽喳喳的议论,眼睛还是紧紧盯着那一堆碎片。我灵机一动,引导幼儿根据“杯子碎了”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

一、想问题:

我问:“小朋友们面对这一堆碎片,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于是小朋友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强强为什么要拿老师的杯子?杯子是怎么碎的?什么样的杯子不会碎?杯子掉在地上的碎片为什么不一样大?这些碎片有哪些形状?这些碎片有哪些害处?也有用处吗?有没有办法把碎片粘回杯子?怎样保护玻璃杯?等等。

二、分组探索并记录:

根据孩子们对不同问题的兴趣,我让幼儿自由组合,分组开展探索活动。每组发给他们一张纸,让他们把探索结果记录在纸上。对于要探索什么杯子不容易碎的小组,我为他们提供了玻璃杯、铁杯、塑料杯、瓷杯、瑭瓷杯;对于要探索怎样保护玻璃杯的小组,我为他们提供了玻璃杯、布、毛线、塑料编织带、苹果包装袋、橡皮泥等;对于要探索碎片形状的小组和碎片的用处害处的小组我为他们提供了棍子、聂子。我给孩子们提出注意安全、不能大声争吵、各小组成员要互相配合的要求后就放手让幼儿自行探索。

三、展示记录,汇报探索结果:

探索活动结束后,让幼儿把记录图张贴在认知区的墙壁上,然后请各组的代表介绍给大家听,教师做一些相应的小结。

第一组幼儿的记录是一张画,画上有四个小男孩和一个大人,有的小孩下面打了个“”有的小孩下面打了个“”,代表介绍说:“有的小朋友认为强强很顽皮,在玩老师的杯子,结果把老师的杯子打碎了;有的小朋友认为强强要用老师的杯子喝水;有的小朋友认为强强不喜欢自己的小铁杯,喜欢老师的玻璃杯;有的小朋友认为强强要帮老师倒开水送给老师喝,不小心打碎的;最后大家认为是最后一个原因,所以最后一个小孩下面打了一个“”其他小孩下面都是打“”

我请强强说出实际情况,强强说:“我们大家都可以在班上喝水,老师一定也口渴了,就想倒一杯水给老师喝,可不小心被小朋友碰了一下就打碎了。”我说强强自己喝水能想到老师,老师谢谢强强,小朋友们平时也应象强强一样多想着别人好吗?

喜欢《案例:冲突发生以后》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案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