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教师,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分享,而教育笔记可以帮老师总结教育经验,有哪些幼儿园教育笔记值得借鉴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老师教育笔记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俗语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一天应对的是几十张不一样面孔的幼儿,同时也是穿梭在几十种不一样的性格中。
柴一圣小朋友是班内一个比较腼腆内向的孩子,一看这个孩子,你会认为他是个安静乖巧的孩子,但接触长了会发现,其实不然,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孤僻,所以总会出现过激行为。孩子集中如厕时,他会趁人不注意,打一下小朋友的头或拍一下小朋友的背,这时就会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老师,柴一圣打我。”追究原因,一圣会很无辜地说:“老师,我没有打人。”其实,老师明白,这也许是一圣对小朋友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只是有些粗鲁罢了,但这样的行为毕竟是不对的,老师务必对其进行教育引导。让他学会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体验和小朋友一齐游戏的快乐。
说到游戏,又出现了一圣的有一大危险之处,当一齐玩玩具时,他会因为争抢某一玩具而张口咬人,作为老师,务必保证孩子的在园安全,当发现孩子的这一行为,我们务必及时教育。而应对老师的质问,一圣没有感到害怕,他会和老师表白,慢悠悠的对老师说:“老师,他抢我的玩具了。”
其实,老师明白,在一圣的心里,他并没有觉得自我有什么地方不对,他喜欢这个小朋友所以他会拍他一下,用来表达自我的情绪。他抢我的玩具,所以我咬他一下来维护我的利益。
在孩子与孩子的交集里,其实并不存在明明白白的是与非,应对各种性格的幼儿,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证每名幼儿的心都不受到伤害,妥善解决孩子存在的偏激行为,保护他那幼小的心灵。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活跃在园里。可伟伟小朋友却不一样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仅一只眼睛看不见,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此刻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潜力也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去玩。”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对这种个性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伟伟,必须要留意,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象伟伟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但他却有自我的理想,自我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去游戏、去想象、去创造、去飞翔。如果老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从这一点虽然充分说明了老师从身体这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发展,虽然他的身体患有残疾,而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他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他的自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他会不满意老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顾。因此,伟伟最后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去玩”。老师就应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就应让他去参加,让他加入到这个群众队伍中来。只是在活动时,老师随时倍加照顾,这样不仅仅保护了他的自尊,还让别的孩子,明白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明白互相帮忙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层面上,我们都懂得“幼儿教育要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能动性,引导他们自主选取游戏”。但是,一向以来,孩子们的游戏都是我们规划好的,似乎离真正的自主相差太远。开学以来,园领导们率先进行自主游戏改革,在晨间锻炼活动和区域活动中,逐步实现了让孩子们自主选取游戏材料、自主建构游戏情节和资料,我们也在此引导下开始了自主游戏的探索。
在园里实施自主游戏的这段时光里,我发现孩子们游戏时快乐的身影、创意的行为表现越来越多了;玩区域游戏时更加专注安静了;晨间锻炼时比以前来的更早了……在指导和学习的过程中,我对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有了一些理解。
在游戏观念上,教师应做自主游戏的支持者。作为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师掌控游戏”的状况,尊重幼儿个体的独立性以及自由选取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我们能够透过带给幼儿自主游戏的环境条件和游戏材料,支持幼儿自我要选取玩什么、在哪里玩、和谁一齐玩,从而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投入游戏的主题意识。
自主游戏实现了“让孩子做自我的主人”,期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好的在游戏中获得身心和谐的发展。
今天午睡起床后,小朋友们像往常一样坐在位置上,发现文浩小朋友还没坐下。我就叫了一声:“文浩!”“哎!”“你在干什么呀?”“没干什么!”“来了!”大家看着他慢腾腾地走过来,他走路时,脚是直直的,两腿分开,走得很慢,我忙问:“你脚怎么了?”“没什么!”“那你为什么这样走啊?”他低下了头,不做声。这时,雪飞小朋友说:“老师,你看他小便洒在裤子上了,他的裤子湿湿的。”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这时文浩的头低地更低了,脸也通红,很不好意思的样子,看到这个情景,我赶紧笑着对文浩说:“你刚才是不是洗手把裤子弄湿了?”他看着我,点了点头,我摸着他的头又说:“以后洗手一定要小心,别把裤子弄湿了,好吗?”他笑着对我说:“知道了!”就高兴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
孩子是天真的、活泼的,没有一点污点,我用巧妙的谎言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让他的自尊心没有受到伤害。老师虽然撒了谎,但也是善意的,也是美丽的。在平时老师如果多用一些巧妙地语言来调节孩子的心情,来掩盖一些不愉快的事,那样你会觉得孩子的童心是多么的可爱,你会在教学上有更多的收获。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教师,我们更应该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教育方式,而教育笔记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有关于幼儿园教育笔记记你知道哪些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教育笔记”,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不管是主题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遵守纪律和守规则的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疼爱,反之,那些“捣蛋王”听到的,只能是教育和训斥,其实,有时细想起来“捣蛋”的孩子也有很多可爱之处。
晨晨是我们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白净的皮肤,可爱的脸蛋,看着都着实招人喜欢,而他就是我最头疼的“捣蛋王”,小手就没有闲的时候,特别是在游戏的时候,总是与小朋友发生纠纷,告状的屡见不鲜,在我观察中,晨晨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每次在玩区域活动时,他都表现积极,愿意参与游戏,也希望老师会关注他,喜欢他。
从我关注他后,我发现晨晨与小朋友交往的方法不对,所以经常事与愿违,所以告状的也就见怪不怪了,如:在玩区域活动时,在区域里随意走动,随意拿或抢玩具,“老师,你看晨晨,跑我们这里抢东西”“老师,他挤我们”“老师……”。每当发生这种事情,我都有意识地,悄声提醒他,教他正确的交往方式,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鼓励他与小朋友们搞好团结,要学会分享玩具,解决不了的事情,要和小朋友们商量,不能硬抢,大家一起玩才快乐,在主题教学活动时,让他有表现的机会,因为他聪明好动,上课喜欢回答问题,我就多给予表扬,潜移默化的教育有了小小的气色,慢慢的他和群了,会说:“我们一起玩好吗”。
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的,调皮的孩子也不列外,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耐心,也许一个眼神或一个提示,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应,让爱走进幼儿的心田,让世界弥漫爱的芬芳。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活跃在园里。可伟伟小朋友却不一样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仅一只眼睛看不见,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此刻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潜力也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去玩。”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对这种个性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伟伟,必须要留意,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象伟伟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但他却有自我的理想,自我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去游戏、去想象、去创造、去飞翔。如果老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从这一点虽然充分说明了老师从身体这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发展,虽然他的身体患有残疾,而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他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他的自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他会不满意老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顾。因此,伟伟最后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去玩”。老师就应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就应让他去参加,让他加入到这个群众队伍中来。只是在活动时,老师随时倍加照顾,这样不仅仅保护了他的自尊,还让别的孩子,明白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明白互相帮忙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什么事情都随自己的心愿,一不随心,伸手去抓。以往他们在家中已经习惯各种图书、玩具都是自己的,没有人与他们争抢。而今到了幼儿园则不同,所有的玩具、图书都要一起玩,一起看。因此产生了争执,容易发生抓脸行为。为了避免或减少同样的事情发生。我采取了一些教育方法,首先让孩子懂得玩具是大家的,可以轮着玩或换着玩,让孩子懂得谦让的含义。其次,我教孩子唱了一首歌“小小手”让孩子们说说手的用处,根据幼儿的回答,我从正面去引导他们:“我们的小手真能干,它是一个小小魔术师,可以变各种小动物,我们的小手还会做许多事比如帮老师摆椅子,收玩具。”老师虽然这么说,但是远远还是由于晓彤和他抢玩具,把晓彤的脸给抓伤了,留下一道血痕。事后,我对远远说:“你看,晓彤的脸好看吗?”“不好看”“让别人给你把脸抓破,你愿意吗?”“不愿意。”“以后还抓别人的脸吗?”“不抓了。” 通过这次对远远,乃至全班的教育,这几天抓脸现象明显减少。同时希望我们的家长朋友经常检查孩子的指甲及时修剪。
用具体行为指导幼儿形成良好习惯
在实践中,如果只注重说教,而忽视行为指导,良好的习惯是不能真正形成的,因此,对幼儿动作技能的具体指导非常重要。如“幼儿园规程”中指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可在生活中,幼儿在洗手时,常常把手放在水龙头下冲一下就走了,这样既浪费水又不能把手洗干净。为了从小培养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并使幼儿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我先给幼儿讲了水的用途,又让幼儿解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病毒进入人体会生病的常识,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要洗手。课后,我把和幼儿一起讨论的正确洗手方法和顺序画成了网片贴在了水池上面,而且将这一方法和过程编成儿歌,用边念儿歌边示范的方法教幼儿洗手。这样不仅使幼儿很快掌握了洗手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幼儿也知道了应节约用水,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游戏中反复引导强化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习惯培养贵在坚持,但在实际生活中也会因为时间的推移或其他原因而影响习惯的稳固,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并针对问题改变活动的形式,吸引幼儿,从而达到活动的目的。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我针对问题采用不同的游戏,吸引幼儿,重新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坚持良好的习惯。在培养幼儿午睡前脱掉外衣、外裤并把它叠好放到指定的地方后再睡觉的习惯时,开始我一边教孩子怎么脱外衣外裤、如何叠外衣外裤,一边要求、引导他们将衣服放到指定的地方。幼儿都学得很认真,也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有的幼儿叠好了还要让老师看他的成绩。可到后来我发现有一部分幼儿趁老师不注意总想把脱掉的衣服随便扔一边就上床。还有在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书写习惯时,一开始书写时,幼儿特别感兴趣,总能按老师的要求用正确的方法书写,可到后来,在书写时我发现有一部幼儿只要求书写数字的质量和速度,而不注意在书写时的坐姿、握笔姿势等。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利用“比一比、看一看”“争当小老师”“奖励小红花”等的游戏反复强化良好习惯的形成。
抓住幼儿心理特点,因势利导
“好奇”、“吹牛”是幼儿的天性,他们时常会说:“我本来就会”、“我早就知道”、“我会开飞机”等等。正是这种天性激励他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作为教师应保护幼儿的这种意识,抓住幼儿这一心理特点,因势利导,积极地鼓励他们。比如,当幼儿说自己会聪时,其实他并不是多么会
,这时,教师不可一味地指责他“吹牛”,而应帮助他认清自己对此到底会多少,还有多少不会。又如:在活动中,有的幼儿说:“我会开飞机”显而易见,他并不会,只是他想会开飞机,这时,我并没指责他撒谎,而是引导他跟老师一起来认识一下飞机,然后,结合挂图,多媒体等课件等使幼儿在兴趣很浓的基础上,顺利地掌握了有关飞机的知识,最后告诉幼儿,只有从小好好学本领,长大才能会开飞机。
鼓励幼儿敢于承认自己、否定别人意见的精神
由于教育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教师应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要敢于承认自己,否定别人意见的精神,在教学中,由于个性的差异,有的幼儿表现特别活跃,对事物有很浓厚的兴趣时常发表自己的简介,对于这类幼儿,教师不能以“瞎说什么一显你聪明”来对待,应鼓励其大胆地发言。如:我在讲球体时说:“月亮也是球体”不曾想一名幼儿站起来说:“老师
这个话题,很多人说,很多理论讲。今天,我在这里不谈理论,只讲心得。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仅供参考。
一是孩子在家里要有一个“怕”的长辈。我见过很多孩子,家长过于溺爱,天不怕地不怕,要星星家长不敢给月亮。问题是,家长的经济条件是有限的,养成了放纵习惯的孩子的欲求是无限的。当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欲求时,这些“熊”孩子轻者打打闹闹,撒泼放赖;重的做出过激行为,有的甚至自残或者伤害亲人。所以,家长必须在孩子小的时候树立一个观念,当某个长辈说“不”的时候,孩子就必须停止自己的行为。小孩的可塑性非常强,只要家长有管教孩子的意识,这点不难做到。
二是孩子要学会承受挫折。我们经常从一些时事新闻中看到关于孩子不能承受哪怕是一点点批评而杀人或者自杀的恶劣案例。从深层挖掘根源,这些悲剧的发生不是因为孩子本身天生如此,主要是家长教育方式不当,让孩子没有经过“挫折”训练。其实,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家长有意为之,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难培养。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看中某个东西要买,本来卖给他无所谓,但是,可以先不同意买,让孩子的满足感延迟,同时获得挫折感。过几天,可以再给他买。要把握的原则就是:不立即满足孩子的愿望。
三是轻易不要打孩子。“打孩子”是最简单粗暴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效果往往不佳。当然,我这里不是说打孩子一定是完全无效的。体罚这种手段,把握好时机,运用得当,是有教育效果的。时机怎么把握?首先在年龄上把握一个原则,宜小不宜大。小孩无理不听话,打他两下,往往可以起到教育效果;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自尊心越来越强,是非观也逐渐确立,可以肯定地说,通过讲道理让他来改正错误一定比打他的效果要好。即便是非打不可,也一定是在说理的基础上,他接受的前提下才有效果。如果设定一个年龄界限,10岁以上的孩子一定不要打了,否则,打了孩子,一定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教育效果。
四是要维护老师的权威。最近和几个老师谈,他们普遍认为,不怕孩子不好教育,就怕家长随意干预教育。其实,绝大多数的老师师德是没有问题的,对教育规律的掌握也比大多数家长程度上深一些。但家长有两个极端,一种是对孩子不闻不问,一种是对孩子关注过甚。这两种态度都有问题,都会导致与老师的教育无法配合,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家长正确的做法,是与老师多沟通,多和学校教育的步调保持一致。对于老师教育孩子的方式有意见或者建议,最好是私下沟通,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大放厥词。否则,老师在孩子面前没有权威,怎么能接受老师的教育呢?不接受老师的教育,又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干什么呢?有的个别家长一方面与老师的教育唱反调,一方面在孩子出了问题的时候又出来指责学校老师的教育,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五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虽然现在对于睡眠需要的时间和什么时候睡什么时间起有较大争议,但我个人的看法,早睡早起总比晚睡晚起要强。早起刷牙洗脸吃早餐,这些习惯必须从小时候就开始培养。
六是要让孩子学会制定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是一句空话。
七是不能让孩子丢三落四。从幼儿园开始,书包需要孩子自己收拾。每天睡觉前一定要把第二天要带的东西放好,第二天起来拿着就能走。千万不要第二天要走的时候再收拾。否则,一定会丢三落四。丢三落四一旦成为习惯,事儿就麻烦了。比如现在有的学生参加高考竟然会忘了带身份证。你一定会诧异那么大的事儿为什么还会出失误。如果你深入调查下,肯定会发现,这些忘带身份证的孩子平时丢三落四,已经习惯了。
久而久之,许多孩子都以帮老师搬放椅子为荣,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能帮老师搬椅子,要求早入园、晚离园。
班内出现了幼儿争先恐后帮老师搬椅子、打扫卫生的现象。
可最近几天,我发现多数孩子不愿搬椅子了,我很纳闷。
一天,我问几个正不情愿地搬着椅子的幼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以前都抢着帮老师搬椅子,可现在怎么都不愿搬了呢?”“老师……”琪琪欲言又止。
“为什么?大胆告诉老师!”在我的鼓励下,彤钰说话了:“老师,搬椅子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
那天做游戏,泽宇不听话,您不是罚他到教室搬椅子了吗?”我愣了一下。
那是几天前的一个下午,孩子们在户外做钻圈游戏时,调皮的泽宇趴在地上做鬼脸,自己不钻,还影响了后面的小朋友钻圈。
我一气之下,说:“泽宇,你不愿做游戏,到教室里搬椅子去!”泽宇不情愿地从地上爬起来,慢腾腾地走进了教室……没想到,我的这一举动让孩子们感到帮老师搬椅子是不光彩的事。
为了挽回影响,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我向泽宇道了歉,并肯定了热爱劳动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此后,孩子们又争着搬椅子、打扫卫生了。
我班幼儿独立性较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开学后,我们发现幼儿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平时的家园通讯栏和网上的宣传,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平衡膳食,向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只有合理的营养才能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通过游戏儿歌等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我们通过儿歌如“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让幼儿了解小手的作用,学会洗手的方法。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通过小竞赛,让幼儿掌握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刚开始学时,一不注意,孩子们的袖子就弄湿了,借此机会,我就给孩子们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幼儿说:“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头洗仔细,在日常生活中纠正幼儿的偏食、剩饭情况。1、及时调查、了解幼儿的偏食情况在了解中,我发现幼儿的偏食习惯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身体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等。2、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1)榜样示范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杨,为他们树立榜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2)“打预防针”的方法。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幼儿,我采用“打预防针”的方法。在饭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3)逐渐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绿色蔬菜,开始她一看到绿色的蔬菜就摇头,现在能稍微吃点了。(4)物质鼓励法。对偏食、剩饭的幼儿我那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得到了有效改善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已得到许多家长的共识。让孩子从小爱读书,让良好的阅读习惯陪伴孩子终身,已成为家长、老师、社会的共同目的。读书——从小处说,可以开阔视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从大处讲,可以传承文化,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所以,终身读书终身受益。那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下面我来说说我对女儿阅读的培养与大家分享
女儿出生几个月后,我就有意识地给她翻看一些画册。虽然有时候画册会被她撕坏,但在她兴致好的时候,也会乱翻一气,遇到感兴趣的画面会多看几眼。我不要求她一定要认真看,只是把画册混在玩具里给她,她有兴趣就会翻一翻。女儿上幼儿园后,我就每天晚上给她讲故事,然后把这本故事书给她看,不管她看得懂看不懂,但至少从那时开始,她就养成了翻阅书本的习惯。女儿真正开始认字读书是在上小学后。眼看着女儿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了,我便常常带着她逛书店。因为她从小接触书本,见到书就觉得很亲切,不排斥。我再加以引导,让她选择一些好看的少儿读物,她一下子就爱上了读书。当然,自己也会以身作则影响女儿。我自己也喜欢看书,空闲时间基本用来阅读。女儿喜欢黏着我,也会拿着一本书坐在我旁边。有时候我们还交流读书心得,她的读书兴趣就更浓了。从一年级到如今二年级,女儿笑笑看的书越来越多。女儿买的书已经放满了家里的书橱,但她还是不满足,我就每天星期带她到图书馆看书,有时候怕她看书时站的累,我就在去时自己从家里拿一把小凳子。现在放假了,我们天天上图书馆看书,笑笑几乎每天看一本书,我从来不限制女儿阅读书的种类。不管是童话还是知识介绍类的书,只要她喜欢,都让她看。因为阅读量大、范围广,女儿笑笑从书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像做人的道理、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当一名好学生,甚至绘画的技巧等,她都可以在阅读中学到很多。我希望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伴随她一生,因为这能让她更好地成长。
最近,我发现班里的孩子特别浮躁,最外在的表现就是没有安静“倾听”的好习惯。不管是在听老师还是他人讲述时,都喜欢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就导致其余同伴无法听清楚,造成课堂纪律混乱。对于这个现象,我很焦虑。在思考过以后,我在课堂上更注重对幼儿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并在一日活动中设计了几个“节目”,来培养孩子安静倾听的好习惯:
一、晨间谈话“说新闻”
每天晨间谈话时,我会留有十分钟时间让大家来“说新闻”。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天天要完成的任务——晚上六点看东方电视台的《媒体大搜索》,第二天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趣的新闻片段来说给大家听。我告诉他们,《媒体大搜索》汇聚了天南地北最有趣的新闻,使我们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天,他们都会认真看节目,为了第二天的说新闻做准备。
在这短短的十分钟里,我时时提醒他们要做一个文明的小观众,要尊重主持人,安静倾听新闻,并每天设置一个“最佳新闻奖”,让文明的小观众来当小评委。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光荣棒上的小花一点点增多,孩子们“说”的兴趣日益高涨,“倾听”和“评价”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二、下午点心前的“悄悄话时间”
每天下午体育活动后,我发现孩子们的情绪比较浮躁。在活动后到午点前的短短五分钟里,我设计了一个“悄悄话”。这个小细节不仅可以调节好他们的活动后兴奋的情绪,让他们能安静用餐,也是培养他们倾听习惯的一个小细节。
每天我请五个孩子分别来和老师说一句悄悄话,然后由老师或者可以由幼儿自己来表演哑语,用动作和口型来让大家猜他说的是一句什么话。在别人表演的时候,教室里安静得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听的特别认真,看的特别仔细,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字眼。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小环节,他们把它当做了一个安静的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每个孩子都都体验到了分享和倾听的乐趣。
每天十五分钟,不仅让大家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孩子们说和听的能力。在课上,他们插嘴的坏习惯改善了好多。我想,也是得益于这短短的十五分钟吧!
教育笔记《入园前先培养良好习惯》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