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到底应该怎么上

07-15

毫无疑问,当我们身为一名优秀老师时,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教育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你是不是不太清楚教育笔记应该怎么写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幼儿园到底应该怎么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市教委表示,北京将严查幼儿园上英语、拼音课,20以上的加减乘除运算等。一旦发现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将被降级降类。幼儿园不让教英语了?孩子不能学数学了?“这是什么政策?”

何为“幼儿园小学化”?

幼儿园“小学化”的具体表现包括幼儿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室布置、评价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小学化。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条表现:

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教授奥数、珠脑心算、诵经等幼儿难以理解的,甚至提出“认读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等教学目标。

教室布置不达标。小学附设学前班或附设幼儿园,没有独立的符合幼儿园标准的园舍场地,按小学生班额甚至超班额人数编班,有的一个班人数多达六七十人;按一般小学教室的方式编排座位,前后座椅拥挤不堪,幼儿完全没有活动空间。

教材教辅不合格。统一使用教材和教辅材料,满篇文字,很少图画,毫无趣味,完全背离了幼儿认知规律。

提前学习文化知识。以举办双语班、兴趣班、特长班、实验班、蒙特梭利班等为名进行小学化教学,提前学习文化知识和开展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强化训练活动。

户外场地严重不足。无户外幼儿活动场地或场地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幼儿探究、游戏、运动的需要。

填鸭式知识灌输。采用“粉笔+黑板”的小学教学模式,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进行填鸭式知识灌输。

游戏材料缺乏。玩具、游戏材料、操作材料缺乏,无法开展幼儿游戏活动。

大、中、小班混乱。不按规定年龄编大、中、小班,不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组织相应活动,让幼儿提前进入学前班学习。

执行小学作息时间。不遵守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执行小学作息时间,按小学课表上课,上午3~4节课,下午2~3节课,按每节课40分钟上课。

布置作业、文化考试。给幼儿布置写、读、算、背等家庭作业,进行文化知识考试,一些小学对入学儿童进行面试,按文化成绩高低录取入学。

过早学习是抢跑,“四大”危害要知道

危害一:早学数学没用

孩子到5岁以后才能形成抽象的数字概念

有许多家长从孩子三四岁开始就教孩子算数,有些孩子也能很快说出答数,但这不是孩子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一般来说,3岁前的幼儿对数已有笼统的感知,他们能区分明显的多和少;3—5岁的孩子在点数实物后能说出总数,并能按成人说出的数取相应数量的物体;5岁以后的幼儿才能认识到数不因实物的变化而改变,形成了数的“守恒”。

心理学实验证明,只有到5岁之后,孩子才能脱离实物的支持,进行小数目的加减运算,并学会100以内的数数。一旦孩子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孩子对数和理解与运算就会变得简单,并且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危害二:过早写字弊大于利

影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影响他的学习兴趣

有些家长让孩子过早写字,或者在幼儿阶段不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识字,而是通过集中学习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孩子一下子都把字记住了、认识了。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孩子虽然表面上认识了许多字,但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会让孩子的认知过早符号化,会影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危害三:导致孩子可塑性降低

孩子有很多发展方向,不要让他做一件事情而定性

出生前,孩子大脑中神经元的数量远多于大脑实际需要的数量。出生后,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接受到的外部刺激越来越多,其神经元的联结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这时孩子拥有的神经元和神经联结数量远多于成人。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大脑就像是一个大胆的剪裁师,只有被经常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存活下来,而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细胞所连接的突触就会被修剪掉。

如果孩子过早或单纯地学习知识,孩子的可塑性就会大大降低,这也就是托马斯·苏德霍夫所说的“不要把孩子训练成机器”,认为“年轻的孩子有很多发展方向,不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而定性。”

危害四:过早学知识,影响右脑发展

左右脑平衡发展才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随着大脑的发展,左、右两半球的功能开始出现分化,分别控制不同的功能,并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所控制的身体区域也不同。大脑的左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右侧,包括语言、逻辑、细节、理性等功能。大脑的右半球则控制着身体的左侧,包括空间、音乐、艺术等功能。

过早与单纯的知识学习让孩子的左脑得到发展,右脑却不能很好地发展。左右脑平衡发展才能促进孩子均衡与全面的发展。

到底让孩子学什么?

“零起点”并不意味“零准备”

既然过早让孩子学知识有这么多危害,各地都在积极推动“零起点教学”,那是不是意味着在孩子上学之前,就不用学习任何东西。不过,脑科学又告诉我们,“零起点教学”并不意味“零准备”,入学准备需重视。进入小学一年级,孩子开始接受正规的、系统的教育,此时孩子的入学准备状态很重要。入学准备状态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即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应当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期望,或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状态。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被记者问道:“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道:“是在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家长教师应该要让孩子们学什么?

学语言:早期语言技能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

大量研究表明,孩子入学准备水平对后期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具有预测作用,入学准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后续水平。但入学准备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入学准备不能错误地等同于识字、算数。

有研究发现,孩子早期的语言技能(如字母识别能力和语音敏感性)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因此,在孩子0-6岁,培养孩子语音敏感性很重要,但不是指让孩子多识字、写字,而是要让孩子听到各种声音、各种语言,鼓励孩子唱诵歌谣、复述故事,培养孩子的语音意识和正确发音能力,培养孩子对语言理解的能力,特别是说和听方面的能力。从数学学习的角度,不是要求孩子会算多难的加减法,会做多少题目,而是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活动,帮助孩子在玩中学,掌握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对数、量、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惯:培养行为习惯,孩子没有朋友比成绩差更糟糕

良好的习惯对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将伴随幼儿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家庭教育要有意识促进孩子的生活、学习、思维、人际交往等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

特别是孩子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学习生活,其中的学习目的不同,教育方式和要求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因此,孩子需要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和任务意识(听得懂任务要求、能自始至终完成一项任务),会遵守规则等。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将会为孩子后续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劲。

有研究发现,入学后,没有朋友比成绩差更糟糕,被拒绝的孩子容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心理失调、学习成绩不佳等现象。因此,入学准备很重要,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与重视。

学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观察世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激发其好奇心是让幼儿轻松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新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儿童的好奇心具有幼稚性、情境性、广泛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好奇心强的幼儿接触新事物时注意力集中、爱提问、爱探索。

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应合理对待,采用合适的方式实事求是地回答。父母要善待孩子的如把玩具拆开等“破坏行为”,满足孩子主动探索的心理,鼓励孩子对新异事物和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关注。

学独立性:3-4岁是儿童行为独立性快速发展阶段

幼儿期的儿童自主意识开始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开始自主做一些决定与行动。3-4岁时儿童行为独立性快速发展,为今后其情感独立和认知独立的发展奠定基础。4-5岁的孩子随着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明白了随意发脾气等行为是不正确的,学会对情绪的调节和自控,有了自己的同伴和感兴趣的活动,在情感上逐渐消除对父母的依赖。3-5岁儿童的认知独立水平一直在提高,开始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考,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所以,家长可以依据孩子的独立性发展特点,创立宽松的环境氛围,让其愉快地玩耍,自由地交流,自己做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学运动能力:在玩耍与游乐中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让孩子认读汉字和感受数学、使用数学解决问题,选择图文并茂、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图书,通过讲故事、亲子共读故事的方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

同时,可以在玩耍与游乐中培养孩子的绘画、音乐与体育运动能力。并采用图片、画报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加强孩子对危险情境及事故原因以及后果的认识,提升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另外,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父母在鼓励与同伴交往的同时要引导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处理同伴矛盾,学会社会交往技能以及发展友谊。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幼儿园孩子不午睡应该怎么办


午睡对于小孩子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些幼儿园的小孩子,在中午的时候却不肯睡觉,其实这不代表孩子就没有午睡的需求,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那么幼儿园孩子不午睡应该怎么办呢?以下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孩子不午睡应该怎么办,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幼儿园孩子不午睡应该怎么办(篇一)

孩子中午不睡觉,正好有一个小朋友的被子没带回去,我就让她到那先借着躺一下,结果孩子整整睡了一中午。

刚接这个班的孩子的时候,我就听说有好多孩子不睡觉的孩子,开学第一天有个女孩的家长竟然没给孩子带被子,他说让孩子中午坐着就在行了。孩子中午不睡觉,正好有一个小朋友的被子没带回去,我就让她到那先借着躺一下,结果孩子整整睡了一中午。

不断的我发现确实有几个精力充沛的孩子中午不怎么睡,不睡觉的时候有的抽被子上的线头,有的就手里弄点东西不断的玩弄,总之干什么的都有,甚至会顶着被子到地上爬,看到这个人状况我行必须帮他们改过来才行。一中午休息孩子下午有精神,中午还不影响其他小朋友睡觉,二以免孩子不睡觉中午偷着拿东西忙耳朵什么地方塞容易出危险,所以必须让他们养成一个睡觉的好习惯。

首先我要求中午睡觉要保持安静,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睡觉条件,这样没人说话有一小部分孩子就会自然的睡着,这个时候还有几个没睡的,宸小朋友我答应她睡醒以后会给他个小贴画,这个孩子喜欢别人表扬她,所以就乖乖的睡着了,这事就剩奥跟周逸了,奥早晚自己的袜子,把袜子套在手上,所以给他拿下来放在我这答应他睡觉起来给他,过来不久他也睡了,就剩下从来不睡觉的逸了。

这时他还在床上翻来覆去不睡觉,问他为什么不睡,他说我就是睡不着。这个孩子是一个非常好动的孩子,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抱着他,不让他动,过来不久他就受不了了,让我放了他,并且一个劲的说能自己睡着,要睡会觉,看他这样我就放了他,并且告诉他男子汉说话要算数,不能出尔反尔。我就坐在小床旁边看着他睡觉,结果还真的睡了,这一中午我就像是在战场跟这帮小家伙斗智斗勇,不过今天我赢了,心里不免有一点自豪感。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对他们要耐心,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养成好的午睡习惯。

幼儿园孩子不午睡应该怎么办(篇二)

我班的XX小朋友每回到午睡课时,就和我大眼瞪小眼比赛,我常常败下阵来,不盯着他了,顺其自然,只要他不影响其他幼儿就行了。

细细想来,他的午睡课在小班阶段就睡得比同龄孩子少,在中班阶段睡着得时间越来越少了,我观察到他在被窝里老动个不停,当他与同伴说话,我会制止,鼓励他俩进行比赛,常常是同伴睡了,他还没睡。他的入睡点比同龄的孩子晚,精力旺盛。就拿一次他带病来园上课来说吧,在午睡课时,他翻来覆去地动个不停,我说:",你今天上午呕吐了,现在赶快睡,休息好了才玩得动。"他点头答应了,可最终仍没睡着。今天我盯着他,看他哈欠连连,我就悄悄巡视其他幼儿了,结果当然是没睡着。有时剩他一人没睡,我盯他看,整个午睡室静悄悄的,我的眼皮都重了,想睡了。有时我发现他也很努力地睡,可就是睡不着,看着他烦恼的样子,我就放手让他管住自己,叮嘱他不能影响同伴睡觉。

在平时我也会和他家长联系,让他早上早点起床,跟全班孩子讲讲午睡的益处,他有点滴进步,适时表扬。

幼儿园孩子不午睡应该怎么办(篇三)

孩子的一日活动中有很多环节,每天中午的午睡也是很重要的环节之一。每次中午看午睡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班总是有几个孩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我们采取了很多让孩子能够尽快入睡的方法:讲故事给孩子听,但是对于那些难以入睡的孩子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相信这也是一个困扰我们老师的常规的难题。孩子很难午睡,这可怎么办?

我想:这也许与孩子在家不同的习惯有关。例如:有的孩子在家睡觉时让家长陪着睡觉,有的孩子从小就没有午睡的习惯等,这些都与孩子在幼儿园难以入睡有关。我想,给幼儿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在睡觉前,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做一些安静的小游戏,还可以讲睡前故事给孩子听等来让孩子入睡,慢慢的让习惯成自然。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午睡房的光线变暗一点,有一个安静睡觉的氛围。我们还要注意对于那些特别难以入睡的孩子尽量不要不耐烦的大声批评,要给他们讲一些道理,让他们明白如果自己不睡觉,在那里做小动作、发出声音,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睡觉的。

以后在睡觉前,我都会看看是哪个小朋友表现的最好,尽量多用鼓励的方式来让他们睡觉。现在,这几个孩子睡觉都比以前好多了,我想这种方法适合他们吧,在以后的时间里,我还会继续摸索方法,让孩子们都能安静入睡,养成每天午睡的好习惯!

孩子上幼儿园应该处好的3种关系


孩子上幼儿园了,许多父母又该担心了:孩子在幼儿园能不能跟别人好好相处呢?受欺负了怎么办?孩子在幼儿园有几种关系要面对,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一起面对在幼儿园的新关系呢?

孩子vs孩子

孩子到了幼儿园,发现这里有许多和自己一样年龄的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也都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这么多宝贝在一起,遇到一个喜欢的球,一个漂亮的毛绒兔子,就可能引起争抢。到了傍晚,爸爸妈妈去接孩子,会发现孩子手上怎么青了一块,脸上怎么紫了一块?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是偶尔出现,则不必过于惊慌。听孩子讲讲事情的原由和最后解决的结果。遇到纠纷、冲突,孩子能够自己锻炼着去面对和解决,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成长经验,大人不必去插手帮助孩子解决他们之间的正常纠纷。

相反,如果出现的次数较多,而孩子对于这种状况非常担忧时,就要引起家长的重视。有必要抽时间和老师做一个细致的谈话,了解孩子在园时是否较胆小怕事,是否临座的孩子侵犯行为较多。如果是,可以请老师适当调换一下座位,远离侵犯行为较多的孩子。同时,鼓励孩子在遇到其他小朋友的不公正对待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让其他小朋友知道,他的这种行为是不受人欢迎的,自己是不会接受这样的行为的。

而如果自己的孩子恰恰是好动手“招惹”是非的调皮蛋,那就要及早清楚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不喜欢,更不欣赏他这样的举动的。一个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的孩子才是让爸爸妈妈喜欢和骄傲的孩子。

孩子vs老师

随着孩子对幼儿园环境的熟悉,老师逐渐加大教学与游戏在一日生活中的比例。这时,部分孩子会觉得幼儿园不如刚开始那样自由了,因为对刚入园的孩子,老师更多的是宽慰和照料,象妈妈一样温柔和耐心。而对于入园已经两个多月的孩子,老师对他们有了更多的要求,让孩子能安静坐下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那么,不乐于集体活动的孩子,往往需要老师的额外关注,增加了老师工作的难度和强度。而孩子却并不见得领情,他可能仍然坚持自己的自由活动方式,不喜欢老师提的新的要求,不接受老师态度的变化,这时,就可能出现孩子与老师的冲突。

作为爸爸妈妈,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多和孩子沟通,多和老师沟通。一旦发现孩子有与幼儿园教学、生活要求脱节的现象,可以向老师讨教,也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让孩子学会理解和尊重老师的工作,懂得每个人都应遵守集体的纪律。另一方面,可以和老师商议,给孩子一个更长的过渡期,同时感谢老师给予的关照和帮助。

家长vs老师

有时家长与老师也会意见不一致,出现冲突。孩子刚上幼儿园时,老师给孩子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关注,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哪怕就掉了一滴眼泪,老师也能注意到。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自理能力增强,老师不再帮助孩子穿每一件衣裤,也许孩子尿裤子了,老师也没有发现,这时候,家长就会不满意。此外,家长交了每月的托保费,接孩子时,比较关心孩子都吃什么了,学什么了。由于年龄小的孩子观察、记忆和表达能力都有一定局限,孩子未必能够真实表述,明明学过《蚂蚁搬豆》的儿歌,吃了土豆炖鸡肉,一到家长问起来,孩子却说不上来。这种情况,也易引起家长误解,以为孩子什么也没学,营养伙食也跟不上。

这时候,老师与家长都应注意相互的配合与沟通。幼儿园要定期地向家长介绍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要一对一地和每一个孩子沟通,和每一个家长沟通。家长也要注意查看幼儿园班级贴出的一周教学活动计划表,营养食谱,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增强孩子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不要过高地期望老师能够照料到孩子的每一个细节。

对孩子,应该怎么爱?


对于刚走出校门的我来说,这群孩子就是我的镜子,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以前那些自以为是的骄傲是多么卑微!

用领导的话来说我是孩子们的“后妈”,还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因为两个老师都换了,孩子们大都不愿意上幼儿园,读了一周还不知道老师姓什么,在听了家长的抱怨后,我反思了自己,是真的后妈不好当,还是我对孩子们的爱不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竭尽所能地做好,每天早晨远远地就把孩子抱过来亲两下,和他们玩游戏,还经常给他们带东西来,对于他们的任性我也是温柔地劝说,从不呵斥,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会主动地和我问好了,参加游戏也积极多了,有些孩子甚至会给我讲悄悄话,和我的感情也是与日俱增。这个结果,我很满意,我觉得我成功了

,赢得了孩子们的认可,也让家长改变了对我的态度,其实事实也是如此。可是时间久了我才发现,我对孩子的爱已经带着纵容的意味了,现在的他们对于我就像是一个大姐姐一样,没有一丝芥蒂,甚至可以说是没大没小。当然,我很喜欢这种氛围,也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孩子都是好动的,活泼一点没什么不好,直到有一次公开课,当我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自由散漫地讲话,下位置,顶撞我时,我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现在孩子们已经是中班了,家长对他们的要求也不再是以前的吃饱就行,每天会问家庭作业是什么,孩子学了什么,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不得不考虑转变对他们的态度,刚开始我打算用爱来感化他们,平时多给他们讲道理,想让他们既爱我又“怕”我,可是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这样毫无效果,孩子们好像已经认定了我就是一个“好欺负”的人,对我的话经常是置之不理,课堂秩序也越来越差,除非我发火,否则他们永远不会安静下来,对他们我觉得应经是无计可施了。

教育随笔:到底该不该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


 《虎妈猫爸》赤裸裸地揭开了为人父母心中的痛点:我们该怎样让孩子学习,才能拼出孩子一个更确定的未来。戏里那些疯狂做法延伸出的话题是,把孩子送到学前班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孩子该不该上幼小衔接班?

其实我个人是不赞成孩子上幼小衔接班。首先,我认为父母要保持理性的头脑,不随波逐流。幼小衔接班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度过的教育过程。我们要明白小学1-3年级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而幼儿园主要是让孩子爱上幼儿园,让孩子有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重在孩子品德和潜在智力的发展。给大家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家长忙碌着为孩子报各种幼小衔接班,想让孩子考上好的小学,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班有两个孩子同时参加考试,一个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另一个孩子什么也没报。结果却是没报的孩子考了第一名,其实当时我很吃惊,因为人家考写字,没报幼小衔接班的孩子是肯定不会写的,他为何会考第一名?孩子的回答是:”他看到后面有标语,他把标语’描‘下来了。”想想孩子还是很聪明。

其次,过早的接触知识未必是一件好的事情。就像最近晚上流传的,”不写作业的时候母慈子孝,一写作业全家鸡飞狗跳“。为何?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习惯的养成不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多知识孩子自然会接受,我们不能”拔苗助长“。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认为小学的知识他接触过,很简单,上课会不好好听讲、容易分心。我个人认为,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稍微辅导一下孩子,正常的孩子都能接受。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并一口吃个胖子,在小学1-3年级小孩子的学习需要大人引导和监督,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学习态度。

最后,我们要正视孩子的个体差异,不要跟别的孩子比年龄,认为某某孩子跟你一样大,别人什么都会,而你什么都不会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的孩子虽然年龄大但不代表他的心理年龄跟实际年龄相符,我们要多观察孩子的心理年龄。多正面引导,给孩子说话和自主选择的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见解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我们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不仅要给孩子吃好、穿好,更要把他们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成功的孩子后面有个默默支持、引导、教育的家长。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白纸上的图画需要我们大人去引导孩子才会画的更好,并不是哪个孩子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在于家长的引导,并不是说把孩子交给辅导班,交个老师就可以了。把孩子交给辅导班更多的是家长的一种心理安慰而已,小学阶段没必要,要让孩子开心快乐的学习,家长在帮孩子建立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学习态度的同时更是亲子关系更加稳固的时期,所以我们家长我负起责任,而不是寻求心理安慰。

这个时候教师到底该怎么做


今天把一位小朋友说哭了,心里觉得挺不爽的。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建构吧的运动场搭的特别好,我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负责搭建的小朋友就告诉我说:“这是足球场,这是跳台,运动员可以从这个地方跳下去。”而且,周围没有什么多余的积木堆在那里,特别的整洁、干净。我想,等游戏讲评后一定要让大家来参观一下!

在收材料的时候我提醒建构吧的小朋友不要把积木拆掉或者碰倒,等会让大家去参观一下。可是,我的话还没说完,只听“碰”的一声,一块积木从一位小朋友的手中掉了下来,搭好的运动场全倒掉了。说实话,我当时真的很生气,我问把积木碰倒的那位孩子为何把积木碰倒,她很委屈的说:“老师,我不小心的。”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孩子这么说。搬椅子时碰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手,会说:“老师,我不小心的。”吃饭时把汤碰倒在地上,会说:“老师,我不小心的。”画画时把颜料撒了一地,会说:“老师,我不小心的。”说实话,看到他们无辜的眼神,的确有点不忍心再说什么。

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到底该怎么做呢?是原谅还是批评教育呢?我想,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所谓人无完人,有一些小朋友的确是不小心做了错事,那么一次、两次,教师可以原谅;对于一些较为调皮的孩子,我想如果教师一次又一次的原谅只会是纵容此类事情的发生,这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批评、指正,并教育孩子以后不要发生此类事情。

回过头来反思一下今天的事情,应该说这位小朋友的确是不当心,而且平时也比较的听话,能积极遵守班级规则。但之所以出现弄坏积木的事情,也是因为她听到音乐没有立刻回到座位导致的。也许是她没有认真去听老师说的“不要整理积木”的话,也许是她想把多余的积木收好,让运动场变的更漂亮吧!之所以哭,是因为听到老师说:“你要把积木重新搭好”,因为这对她来说有一些困难,而且有碍面子。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得出她并不能勇敢的承认错误。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我先对她批评教育,然后由她决定是否把积木重新搭好,是否能让其学会勇敢的面对错误,又能保护她那颗幼小的心灵呢?

幼儿园到底该教孩子什么


从下周起,北京市教委将对该市的幼儿园进行随机推门检查,检查内容颇令人玩味:幼儿园是否给小朋友上英语、拼音课,教20以上的加减乘除运算。如果发现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园长将被严肃问责,幼儿园也会被降级降类。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5-6岁的学龄前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

但在现实中,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而这个起跑线,早已从小学一年级提前到幼儿园小班。一些幼儿园也恰恰利用家长的这一心理,在幼儿园阶段开设小学课程,甚至双语课程,当然,开设课程越多的幼儿园,收费自然也会更高。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固然没有错。但幼儿教育的起跑线,不是谁先学会乘法口诀,记住英语单词,而是谁先具备了幼儿阶段该具备的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这些好习惯能否在幼儿阶段养成,才是决定孩子未来能否走得更远的关键所在。

幼儿的主要活动是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知规则,认识世界,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培养包括口语交流能力等幼儿阶段基本能力,是幼儿园应当去做的,而不是拔苗助长。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童年快乐和身心健康,应当得到保证。

另外,破除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还需要改变现有的小学招生模式,持续推进就近入学,均衡分配优质小学教育资源。要知道,如果小学招生,尤其是优质小学招生时,依然对孩子进行各种测评,那么,滋生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土壤”就会一直存在。

这样的孩子应该怎么找到突破口


每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或是作业不做的,或是行为习惯很差的。这样的孩子应该怎么找到突破口,对症对药呢?我一直都在用心思索着。

我班有这么一个孩子,他很聪明,课外知识也很丰富,可是特别懒,懒得写字。特别是抄词语抄生字,磨在座位上几分钟写不出一个字。中午让孩子过来补作业,你眼睛一旦没看他,他就不写,这样怎么行呀,我要批作业、备课、听学生背课文,不可能一直看着他。让这个孩子写字真难。一课一课积在那里,抄得少了,字词自然而然不会写了,学习成绩也就慢慢地下降了。我催着他要作业,他看见我就躲,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孩子见妈妈比较怕,回家作业在妈妈的督促下是能完成的。于是我和他私下约定,我允许他把抄的生字(词语),一样拿回家做,在整理作业时,看到他上交了某一本作业,我就会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同学们也会称赞他,今天你把作业做好了,真不错。他尝到了甜头,想把学校里的另一样作业也做好,可是习惯是长久养成的,写着写着又不肯写了。一天快要放学时,我理作业发现他的词语还没交,我走过去,悄悄跟他说:“回家补好,明天交哦。”他一边埋头写着词语,一边大声说:“等等我,我还有3个词语就写完了,马上好。”我看到了他的这份用心,对他说:“不急,我允许你回家写,回家认真写,快排队要坐校车了。”第二天我来校,他一看到我就说:“老师,我把作业放在你桌上。”“看到了,下次争取在学校里完成。”这一天上好新课上午写生字时,他写写停停,也写好了。下午写词语时,他写着写着又不想写了,我走过去给他加油:“快写呀,今天不错,已经写了3个了,你看别的同学都在写,一会儿你就会写完的。”他听了我话又开始写了,写写又不写了。他的同桌是这组的组长,也在一旁给他打气:“你快写呀,还有好几个没交呢?你能写完的。”他又开始写了。等到下课交词语本时,他组的组长特意跟我说:“今天小亮也交了。”我忙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今天小亮表现非常好,上午生字本交了,下午词语本交了,表现真不错。”看着他嘿嘿一笑。我知道他肯定很开心的。

今天你表现真不错。不能拿他和他人比,只是今天的他和昨天比有进步就是好样的。

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应该怎么做反思笔记


教育政策可以推动教育法学学科的发展,“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学校组织学习“双减”政策,相信老师们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双减的教育笔记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应该怎么做反思笔记》,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应该怎么做反思笔记(篇一)

虽然“双减”工作已经宣传了很久,但是说实话,直到前不久,我才弄明白双减都减什么。直到今天,认真研读了学校下发的关于我校实施双减工作具体实施方案两遍之后,我才搞清楚双减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个人觉得我校的方案已经安排的非常详细,从目标到原则,从内容到要求,都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比如,学生每晚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比如课后服务时间为40分钟等等。想来想去,我只能够从本学科本年级组出发,结合课内课外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关于减少学生作业负担

1、教师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效率,争取课上能完成的绝不留到课下。

以前我们都会把口语100的跟读作业布置在课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负责第二天检查,这至少要10分钟时间,以后可以把跟读模仿发音任务课上完成。大部分老师课上教授完新单词,就把背诵单词留作家庭作业,第二天听写,现在可以当堂背诵当堂听写。这样,课下在家10分钟才能记住的单词,课上5分钟就可以搞定。

2、精简作业形式,分层布置作业。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必须动笔写单词才能记得住单词短语,于是便会要求每晚“三英一汉”“五英三汉”等。其实,可以不限制学生到底用什么方式,怎样去做,只要完成学习任务即可。善于动笔的写多少遍无所谓,不需要动笔的可能一个字都不写也能听写满分。比如,对话背诵,创设新对话这类作用都可以在课上完成,远比课下花费的时间少。分层布置作业,可以有效保持孩子们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减轻学习负担。《方案》中提到,作业可以细分为必做、鼓励做和选做三层。执行这个措施的关键是老师的检查反馈也要分层,如果检查时还是统一要求,知行不一,最后就是形同虚设。

3、坚决做到亲批亲改,不再给家长留作业。

我们很多英语老师想着提高作业质量,在听写检测前会要求家长提前听写签字。这个从这学期起必须避免。

4、作业形式多样,严格把控作业总量。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听说读写相辅相成,但每晚作业形式最多两种,作业总量不得超过30分钟。

二、关于减少校外培训负担

学校设计课后服务每晚40分钟对作业进行集体或者个体辅导,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便是在非课后服务时间,只要学生有需求,只要不被看成增加学生负担,我们每一个英语老师都会尽心尽力,毫无怨言。从教师层面,关于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这一减,我们也只能做到这里。

实施“双减”工作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好事,如果在执行过程中真的落到实处,真的做到家校统一,共同抵挡住升学压力,都能千方百计向课堂要质量,而不是靠课下给学生加压,那教育将迎来一片蔚蓝的天。

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应该怎么做反思笔记(篇二)

“双减”政策自落地以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知道“双减”指的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那么,“双减”的实质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抓好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双减”意味着教师教育生涯中即将踏上新的征途、迎接新的挑战。那么,在“双减”政策之下,身为一名老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好老师?我有如下几点反思。

一、创造高效课堂。

双减政策下,务必提高课堂效率,这要求我们课前备课要精准、优化。课堂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教师在备课中应有针对的备课,在教学中也应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中应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的能力差别,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二、强化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能真实、快速反映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利用堂清来复习并强化所学内容,是我们英语组的一大特色。每堂课新授内容之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堂清摸底,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夯实基础,为新授课内容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课堂检测的形式可以都多样化,也可以在课中或课上最后几分钟进行。学生的课堂检测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课前精心备课和钻研重难点,课堂检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加强作业管理。

作业布置形式多样化,采用分层作业和素养作业等多种形式。素养作业包括绘制手抄报、制作思维导图和录制小视频等。作业布置时,切忌只布置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

身为教师,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快乐幸福的好老师。让我们坚守初心、身体力行,让教育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

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应该怎么做反思笔记(篇三)

“双减”工作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国之大计。作为一线教师,更是站在了“双减”工作的主阵地上,更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到学习工作中去。

在我看来,“双减”不是让学生远离学习,虚度光阴,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不是在教育责任上撂挑子。而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认真备课,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健全作业模式和形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等。

我认为具体的做法有:

一、学习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削减作业数量,关键是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二、增强集体备课,仔细钻研教材,使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依据单元目标制定合理地课时教学目标,并依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修改教案,有针对性地对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

三、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情境,培育学习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精讲简练,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围绕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有目标,避开随意性。在讲解课文中完成。如: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对容易写错的,在检查预习时重点强调,采用集体书空或抄写或形近字等方式牢固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运用各种办法或近、反义词,或联络上下文理解。找出本篇课文中想像说话的训练点,进行说话练习。课后及时写下。有了课堂上说的基础,回家完成写的任务就轻而易举。对文中的重点段落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减轻了学生业余负担。

五、课外作业,细心筛选,仔细编排,如在教学中总结出经典基础性作业和练习,作为常规试题仔细练习。让学生作业负担小,又得到最大的训练,做到及时高效。每周针对单元目标出好周周练,进行一些操练。

六、设计分层作业。对各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做作业。同时还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中差生把完成老师的作业当作一件乐事。避免作业中的重复现象,尽量设计精而简的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总之,练习只是手段,让学生在课后获得巩固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要精细设计每一个课堂作业,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乐中获得学习,获得巩固,增强练习的有效性。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到底应该怎么上》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应该学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