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进入寄宿制幼儿园

07-17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来说,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可以锻炼老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水平。你了解如何写出优秀的教育笔记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当孩子进入寄宿制幼儿园”,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张航不明白,自己的儿子怎么了,已经上了初中,说话还是奶声奶气的,向妈妈撒娇,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而且,最近他发现,儿子竟然开始用奶瓶喝水了,虽然没有奶嘴,但一个大小伙子,拿着个奶瓶,看起来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他想在自己的家庭教育方面寻找原因,但找来找去也没查找到相应的失误。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难道是孩子小时全托出来的问题?这个念头一闪就过去了,他并没有去深想其中的问题。

儿子出生后,张航的单位正在对张航进行考核。这项考核直接决定张航政途的发展,他当然要全力以赴,家务就都落到了妻子身上。可是,妻子恰好被单位派到外地工作。虽然张航也知道,不应该让孩子这么早就离开父母,但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把孩子送去“全托”。

不过,张航对儿子的表现还是满意的,他并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大哭大闹,而且,很快就融入幼儿园的小伙伴中去了。

有一次,张航不放心,趁着有时间,就到幼儿园去看看儿子。

隔着栅栏,远远地,他看到儿子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其他小朋友围成一圈做游戏。那位老师很年轻,也很活泼,带着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张航觉得放心了,只要儿子开心,他的负疚感也就减轻了很多。

儿子从幼儿园毕业,上了小学,张航也没发现儿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虽然儿子经常会像小孩子一样,向他和妻子撒娇,要求这要求那,但张航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孩子么,无论多大,在父母面前都是孩子,更何况,作为家长,自己和妻子还是对儿子有所亏欠的。

只是有一次,张航觉得儿子表现得过火了:那天,他带着已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到超市买东西。儿子看中了一个公仔玩具,那个玩具价格挺贵,而且,分明是给小孩子玩的,张航就没有同意。没想到,儿子竟然坐到地上大哭起来,引得周围的人都过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张航只好难堪地把那个公仔玩具放进购物车。

回家的路上,张航狠狠地批评了儿子,谁知儿子并不认错,而且噘着嘴,一脸不愿意地回到家,竟然接连几天都不和张航说话。

当时,张航用孩子还小来安慰自己,长大了就好了。

现在,儿子上了初中,这种情形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愈演愈烈。张航禁不住问自己:儿子已经大了,但什么时候才能在言行上真正地“断奶”呢?

旁敲侧击:孩子进入寄宿制幼儿园,表面上看来,似乎锻炼了他的人际交往能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是不足取的。在家庭里,家长就是家长,是可供孩子模仿的对象。在寄宿制幼儿园里,孩子接触最多的成人就是老师,然而,幼儿园老师由于职业关系,会永远保持童心四溢的职业特质,并不自觉地在生活和工作中表达出来,这会影响到孩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同时,孩子每天都生活在同伴中间,缺少不同年龄人物的样板,年龄和行为之间的空间被迫压缩,行为风格被固定,因此,他们在与父母及社会接触时,本能地倾向于用幼儿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只有这样,他才感到舒适,而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所以也乐于接受这种表达方式,也就更强化了他的这种心理和行为反应形式。

表面特征:心理年龄滞后,对父母撒娇,服饰、语言、行为幼儿化,惯于用孩子的行为方式作反应。

发生时段:初中以后。

危害指数:★★★★☆

故事四情感“铁甲人”

芒芒今年5岁,不过,她的园龄却已经2年了。

芒芒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收入不高,本来不想让芒芒进寄宿制幼儿园,因为“全托”的费用很高。不过,由于几个亲戚的孩子都是“全托”,芒芒的父母觉得,自己的面子事小,不能因为家里的经济情况,就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最起码也不能让她觉得自己低人一头,所以,省吃俭用地把孩子送到本市最贵的一所寄宿制幼儿园。

开始也没觉得怎么样,放假时接芒芒回来,芒芒背唐诗,整理自己的衣物,表现得还是蛮大方、得体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芒芒的父母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孩子根本没有亲情的概念,对父母的态度非常生硬。

有两件事,芒芒的父母至今记忆犹新:有一年春节,芒芒的小姨带着孩子来家里玩。两家大人在一起聊些家常,小姨家那比芒芒小一岁半的小弟弟,完全交给了芒芒。刚开始,两个孩子还玩得挺好。不过,不大一会儿,小弟弟就大哭起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两家父母忙跑过去,发现芒芒正板着脸,手里拿着小弟弟的棒棒糖。

“为什么抢弟弟的糖?”芒芒爸问她,“你要爱护小弟弟。”

“我的糖!”芒芒针锋相对,“我要吃糖,他不是我家人,让他走!”

“这糖是小弟弟自己带过来的,”爸爸抢过她手里的糖,“怎么会是你的?”

“是我的,是我的!”芒芒坐在地上哭叫起来,“就是我的!”

最后,小姨息事宁人地把棒棒糖送给了芒芒。芒芒马上躲到角落里,满足地捏着棒棒糖,看起了电视。她并没有吃,不过,她却要求小弟弟看也不能看棒棒糖,因为那是她的。

另外一件事是,妈妈在做饭时,手被刀划伤了。爸爸让芒芒为妈妈找“创可贴”。芒芒当时正在看一本有趣的图画书,坐在那里一动也没动。后来,爸爸因为急着找“创可贴”,不小心踩到了芒芒的书,芒芒急得狠狠地踢了爸爸一脚……

芒芒爸看着一脸冷漠的芒芒,愣住了:这还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么?yJs21.COM

旁敲侧击:孩子对家长、环境的安全感依恋,是孩子成长的亲子心理对应机制。孩子需要这种对应机制,因为只有如此,家长和孩子才能直觉地对对方的需求和反应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关系,将对孩子与父母间架构起安全、稳固的亲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全托”却把这种对应关系,转移到了老师与幼儿园身上。随着教师的更换和学业的深入,这种依恋也不断地发生着转变,造成孩子认知失调,无法与亲情正确地对接,造成人际关系的思维落差和情感上的冷漠,长大后,也不善与人交往,缺少交际的真诚心理基础。

表面特征:行为刻板、偏执、恃强凌弱,少情感变通,亲情淡漠。

发生时段:入园中后期。

危害指数:★★☆☆☆

当然,“全托之罪”并非仅限于以上提到的4宗,“全托”对孩子所造成的危害,也难以在各个年龄段体现出来。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家庭不可替代,亲子关系不容忽视。作为人,情感与生俱来,是一切成长与发展的基础。如果失去这个基础,一切都将不复存在。面对“全托”,家长们真的需要擦亮眼睛,不要把孩子作为筹码,推向难以设想的、疯狂旋转的罗盘赌。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别把孩子当填鸭


有些家长总怕自己年幼的孩子吃不好、吃不饱、营养不良,就根据书本上人体每天需要多少克食物、多少卡热量等医学检测指标,“填鸭式”地喂孩子。

每当孩子不肯多吃的时候,总是“妈妈哄,奶奶骗,爸爸压,爷爷劝”,“齐心协力”地让孩子把饭咽下去。

这种强迫进食的做法,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弊无益的。

人不是机器。

由于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孩子同大人一样,不可能每顿饭胃口都很好。

有时孩子吃得少一些,只要没有其它毛病,大人就不必担忧。

让孩子有点儿它主权,饿的时候多吃,不太饿的时候就少吃,随便一些,以保持愉快的心境。

否则,强迫孩子进食,还会使孩子产生拒食心理。

这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时间长了还会引起溃疡病。

常常也会有这样的假象,孩子表面拒食了,其实饭前已“化整为零”,用糖果、点心等打了“埋伏”。

这类食物容易压低就餐时的食欲,最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不要让孩子随便取食,而饭后可让孩子吃一些,以补足食量。

另外,家长在饭桌上最好不要“包办代替”,应让孩子自己取食、进食;培养自己能力和生活技能,而且顺应孩子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得香,发育得好。

当孩子受到挫折时


夏梓涵小朋友是个聪明漂亮的小女孩,她一直是班里孩子学习的榜样,不仅学习好,舞蹈还跳得特别棒,是幼儿园里出了名的“小舞蹈家”。

今年的“六一庆祝”活动,当然也少不了她的身影。在平时的训练中梓涵非常认真,刻苦练习。可在“六一”节文艺汇演中,由于一场重感冒的影响,她把舞蹈给跳砸了。记得当时,舞蹈结束后,她就哭了起来。这时,陪同她的妈妈却语重心长地说“宝贝,你真棒!你感冒了还能跳得这么棒,妈妈为你感到骄傲!”听到这句话,梓涵终于不哭了,她紧紧的抱住了妈妈。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让孩子得到了鼓舞,还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可试问,家长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当孩子受到挫折而陷入痛苦时,家长不能只是一味的责怪孩子,落井下石,说孩子这儿错,那儿错。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让事情更糟。这时,家长的安慰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个简单的拥抱。

孩子也喜欢当老师


皮球、沙包、毽子、转呼啦圈、走马桩、踩高跷是我们幼儿园孩子们喜欢玩的活动,而在室内玩纸也是我们中班小朋友最喜欢的一项手工活动,他们对折纸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玩纸不但锻炼了他们小手的灵敏能力,还有益于注意力的培养,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于是,我尽可能准备一切可用的彩纸,让他们尽情地操作、嬉戏,可谓是一举两得。

今天上午第二、三节的折纸课,老师耐心的教会了所有的小朋友折小花篮,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着,高兴地心里乐开了花,可是孩子们一直都是仅仅局限于课堂上,不喜欢回家练习。我们对此特别犯愁,我忽然转念一想:每次都是老师来教小朋友,为什么不能让小朋友来当一次老师,回家教一教家长呢?说完,我顺手从袋子里拿出了一张纸,问:“今天你们折了什么呀?”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小花篮。”“小花篮,难吗?”“哎呀,太简单了。”,“嗨,我还没见过这么简单的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看到了他们的那股兴奋劲,别提多高兴了借着这股兴奋劲,我接着问:“妈妈不会呀?”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显出一脸的怀疑,便又继续说:“有谁愿意教教她呢?”这时小朋友个个举起手,“我”,“我愿意”,“我可会了”接着小朋友便一个个的跑到我的跟前,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先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我反问“怎么对角折?”“就是把这个角和下面的角对折”,“接着再把这个边向中心线折”,“再把另一边向中心线折”,再剪那个尖头,而且不要剪太多。向外翻一下就可以了。”

看到孩子们自豪的笑容,我的心里特别地高兴,让小朋友来当老师,让家长来做小朋友,角色互换,让孩子在活动中增加了自信,复习了知识,这是与孩子沟通的一个多么好的方式啊!

当孩子有意说谎时


当孩子说谎时,父母最关心的不是谎言本身,而是找出孩子说谎的动机;最应该做的不是批评和责罚,而是向孩子说明道理,使孩子懂得为什么不应该说谎。

下面的例子也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对待孩子的谎言。

妈妈在楠楠的口袋里发现一个没见过的玩具,就问楠楠:“这个玩具是从哪儿来的?”楠楠小声说:“小朋友给我的。

”看到楠楠躲闪的眼神,妈妈很怀疑。

于是,她蹲了下来,轻轻握住楠楠的小手,温和地说:“楠楠,看着妈妈的眼睛,告诉妈妈实话,玩具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只要你说实话,妈妈一定不会骂你。

楠楠妈妈的做法中值得借鉴的是:

1、语气亲切、温和。

过于严厉、苛刻的问话方式只会吓得孩子更不敢说出真话。

2、保持目光对视。

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谎对大人来说都很困难,何况孩子。

父母看着孩子时,用眼睛传递信任和鼓励,很容易突破孩子的心理防线。

3、鼓励孩子说真话。

大部分情况下,孩子是因为畏惧惩罚而说谎,所以,向孩子保证他不会因为承认错误而受罚,是最重要的一步。

当然,父母必须说到做到。

楠楠承认,自己因为喜欢这个玩具,所以就偷偷把它拿回家了。

这时,妈妈把楠楠抱在怀里,说:“妈妈很高兴你对妈妈说了实话。

喜欢别人的玩具,你可以请他借给你玩玩,但不能偷偷地拿走。

那个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一定很着急,你说,是吗?”楠楠点点头。

后来,妈妈拨通了小朋友家的电话,楠楠在电话里小朋友道了歉,告诉他明天一定把玩具还给他。

楠楠还准备把自己的一个玩具也带去给小朋友玩呢。

楠楠承认了错误后,妈妈做了很好的处理:

1、给孩子说真话以积极回应。

2、对孩子做错事和说谎的动机表示理解,并引导孩子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

3、启发孩子用实际行动弥补过失。

当孩子对我说“不”时


上午活动时我跟孩子们谈论着一些有趣的话题,我顺手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几片“会飞的树叶”,我得意洋洋地问孩子:“老师画的好看吗?”“好看!”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好看!”在众多肯定的声音里,我还是听到了一个持否定意见的声音。我高兴的心情突然消失了:“是谁说的不好看?”很快有孩子告诉我:“是天天说你画的不好看。”这时候我发现天天满脸通红低着头不敢看我。我想也许孩子有自己观点和想法,天天是一个比较聪明活泼的孩子,平时画的很好而且想象力也很丰富。于是我说:“我知道天天的意思是他会比我画的更好,是吗?”只见天天使劲点了点头,眼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孩子们也纷纷向他投去了佩服的目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肯定的评价,连孩子的评价也不例外。但是,我想我们和孩子的交流是平等的,对孩子否定的评价也应该坦然地去面对。我的一句“天天会比我画的更好看”,不仅是对孩子持不同意见的尊重,而且这平心静气的一句话能让更多的孩子不慑于老师的权威,敢说真话,感受平等。

让孩子当小老师


让孩子当小老师,其实是一件既有趣又有用的事情。这件事难在一个度,和孩子之间要把握好度,不要让你孩子之间没有了距离,他就会就此放纵自己。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放下架子,要把自己当成是他的朋友,甚至把自己当作小孩子。对于成熟的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人世沧桑,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模式的老师来说。把自己当小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甚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是很幼稚的事情。所以,让小孩当老师最难的就是教师的心态。

今天下午活动课,练习鼓号队开始了。我觉得不能像往常一样做局外人了,因为我不会,所以要学习。这时,我没有找同事教我,而是让我们班的小君教我。她是老队员了,学习得很扎实了,从她的演奏和眼神中可以看出那份难得的自信。小君教我的时候非常的认真细致,也很有耐心。可是,我的心却一直游离在千里之外。练了一次又一次,她从不放弃,用心以及耐心仿佛看到了在讲台上的我,是我不得不认真学习了。

开始的时候,我还是没有把自己当成小孩,一个学习者。没有转换角色使我很难学会。最后,我做到了。同时,我也领悟到了让孩子当老师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可以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老师教育的辛苦,当学生不用心学时,老师要花费很多力气。贵在积极。所以,他们就能学会珍惜课堂,珍惜学习的机会。

二、老师放下姿态和学生相处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相反还可以增加师生之情。让老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

三、让学生当小老师,能更有效的锻炼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加深知识点的印象,让他更有信心的去了解更深层的内容。

从这以后我会经常给他们锻炼的机会,甚至连课外阅读也让那些做得满分或者是接近满分额同学来讲解。发现他们讲解非常清晰、到位,只是语速快了一些。在下面倾听的同学也异常认真(jy135幼儿教育)起来了,补充质疑也增加了很多。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关注那些学习不积极的人。很多时候,我只需补充一下他们讲解不清楚的地方,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一堂课下来很轻松,一天下来精神满满。

当孩子新入园哭闹不止时


几个妈妈坐在一起,话题自然就扯到这个月的焦点,孩子入园。小峰妈妈说“小峰真叫人头疼,在家里好好的,一到幼儿园门口就大哭大闹,没有办法,我就连哄带骗,推给老师就走,真没办法”。

文杰妈妈接过话茬“我家文杰也是这样,不过我有绝招,只要她哭闹,我就打他,看谁厉害。他可怕我了”。

辛炎妈妈开口了“我家辛炎也是这样,一听到幼儿园就哭闹不止,我一不哄,二不打,而是不理睬他,等他情绪稳定以后,再慢慢讲道理,这种方法很有效,辛炎现在很懂事了,说上幼儿园,也不哭闹了”。

几位妈妈碰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是很典型的,哄骗的方法是普遍的,日久天长,孩子会变得不讲道理,对家长产生不信任,打的方法也是常见的,孩子一哭闹

,家长就冒火,打一顿再说。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无自尊心,无自信心。

还是辛炎妈妈的方法值得借鉴,孩子的哭闹只是一时的试探,在观察大人的脸色和行动,当孩子的情绪平定后,再给他讲一些道理,不哭不闹不是好办法。

我和字宝宝交朋友

我镇幼儿园为创造孩子们认识汉字的良好环境,教师们把各室内的各种物品上写上物品的名称,在室内的玩具上、各种花草树木上也都写上名称贴上了,幼儿园里处处有汉字,并且教师还创编了一个《我和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活动全面展开,更激发了孩子对认识汉字的浓厚兴趣,在幼儿园的孩子一学期下来能认识一百多个汉字,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让孩子当“小老师”


作为老师好想听到家长们谈论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歌曲。

可是,我经常听到有的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幼儿园学的什么,孩子从来不说,一问三不知?只有等到开放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孩子竟然学会了那么多的东西。

为了让家长们能够对孩子在园学到的内容有所了解,我们利用家园栏跟家长们做了公开,可孩子回家后主动告诉家长的还是不多。

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何不尝试新的方法,让孩子回家当“小老师”。

于是,我经常让孩子在课堂上、活动中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孩子读儿歌、背古诗,做各种表演等。

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但能主动参与的总是一小部分。

于是,我又利用每天下午离园前的一段时间帮幼儿简单的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然后布置作业——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当“小老师”,把每天在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本领教给自己的家人,并对他们说,老师要向家长们做调查,比一比谁当的“小老师”最好。

 唉!这个办法还真灵。

第二天早上果然有好多家长美滋滋的告诉我,昨天晚上,孩子在家给我们当小老师,教我们学唱歌、背古诗了等等。

我听了家长们的反映,心里很高兴,这可谓是立杆见影了吧!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特别是在自己的家中,他面对的是自己的亲人,心里没有任何负担,会表现的更好,甚至“发挥超常”。

这不仅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望,也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因此,让孩子当一下“小老师”这也是我们老师工作中的一种可行的策略。

相信《当孩子进入寄宿制幼儿园》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当老师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