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随笔:不再哭泣的田螺

08-03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没有经验的新老师,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如何动笔写一篇教育笔记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教随笔:不再哭泣的田螺,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班里养了几只小田螺和几只小河蚌,开始的时候,我很关心它们,每天为它们换水、放食物,可随着孩子们来园时的不熟悉而哭闹,我忙着照顾孩子渐渐把田螺给遗忘了。

班里养了几只小田螺和几只小河蚌,开始的时候,我很关心它们,每天为它们换水、放食物,可随着孩子们来园时的不熟悉而哭闹,我忙着照顾孩子渐渐把田螺给遗忘了。

直到有一天,我才发现小水缸里的水被鹅卵石给填满了,我忙把石子给拿出来又给田螺换上水,还好,除了一只小河蚌被压死了之外,小田螺们都还好好的,仍能探出头来呼吸,我也松了一口气,可转念又一想,是因为我疏忽才让孩子们伤害到了小田螺,我应该以此为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

活动前,我对孩子们说:“宝贝们,如果你的身上被大石头压着,你高兴吗?”“不高兴。”孩子们异口同声,“对,我们不高兴的时候会生气、会哭,今天早上陈老师就看到小田螺和小河蚌哭了呢!”孩子们都好奇地看着我:“老师,小田螺为什么哭呀?”“因为小田螺的好朋友小河蚌被小朋友用小石子压死了。”孩子们一听又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突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是谁放的石头,是涛涛。”我问涛涛:“是你放的吗?”涛涛站起低着头说:“嗯,我家鱼缸也放石头的。”我知道孩子是出于好心,于是便对他们说:“小田螺只要几个小石头就可以了,多了就会把它压死了。”

“老师,小田螺现在还哭吗?”活动后孩子们问,“它说如果小朋友关心它,它就不哭了。”“老师,我们喂喂小田螺吧。”“老师,我们也给小田螺换换水吧!我们家小鱼也换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提建议,“喂小田螺要少喂,不能把它给撑死。”……yjs21.com

现在孩子们不但把小田螺照顾地很好,还经常有孩子去对小田螺说着我对孩子们说的话呢!“小田螺,你今天高兴吗?”“小田螺你太棒了,吃饱了吗?你要多吃才能长的壮壮的!”……

看,通过教育不是也让一件坏事变成了好事了吗!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幼教随笔:哭泣的图书


让孩子们亲身体会自己的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办法有时比只讲道理效果要好的多。

最近,我们班上“图书角”的图书又撕坏了不少,我们两个老师为此想了许多办法,整天在孩子面前嘟囔: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爱护好图书,不能撕书,不能在书上乱画啊……可效果并不明显,也并没有阻止孩子们撕书毁书现象的发生。

今天下午,我组织孩子在“图书角”看书,这次我只让孩子们看那些被撕破的图书。

破书发下去不一会儿,孩子们便一个个愁眉苦脸地来诉苦了:“老师这本书的小动物都撕没了!”“老师这本书没有封面”!“老师这书都破了,不能看了!”我装着大惊小怪地问:“哎呀,是谁把这好好的图书撕成了这个样子了?听,图书都伤心地哭了?”孩子们都说:“不是我!”“不是我!”……。我接着问:“这不是咱们大五班的图书吗?只有咱们班的小朋友天天看它们呀!那谁给我们撕坏的?”孩子们都不说话了,只是互相看来看去,好象意识到这是他们平时不爱护图书所带来的后果,我趁机又向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如何爱护图书、爱护公物的教育。还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修补图书”的活动。

这以后,孩子们破坏图书的现象少了。我们班的书不再象以前破得那么快了,而且孩子们看完后会把图书轻轻放在小书架上。有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撕书,还提醒他要爱护图书。

让孩子们亲身体会自己的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办法有时比只讲道理效果要好的多。

不再用哭泣寻找帮助


“老师,磬磬又哭了!”月月跑过来告诉我。“她怎么了?”“小燕子说不想和她做朋友了”我走进卫生间一看,磬磬噘着嘴在抽泣,大滴的眼泪从粉嫩的小脸蛋上不停地往下滚。我拉着她的小手说;“磬磬,小燕子为什么不愿意和你做朋友呀?”她扭着身子不回答。“那我们一起问问小燕子”小燕子咂着嘴告诉我:“磬磬一直要哭的,我不喜欢爱哭的朋友。”我转过头看磬磬,她低着头不说话。这个女孩叫磬磬,胖乎乎的很可爱。就是有个习惯:爱哭。这不,和小朋友生气了,又出现上面的一幕。在和家长交流中发现,磬磬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妈妈工作忙。平时几乎都由奶奶照顾。奶奶对这个唯一的孙女非常疼爱。妈妈对我说磬磬在家遇到不如意的时就会哭。孩子一哭奶奶就心疼。于是,不想做的事就不做了,不想吃的菜就不吃了。最近,妈妈发现磬磬哭的次数越来越多。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观言察色”了,他就已经会对成人的行为作出观察了。当他发现只要他作出某种动作或情绪(如哭泣、愤怒等)反应时,成人就会迅速作出反应,对幼儿的需要作出满足。此时,成人的反应在有意无意中强化了幼儿的情绪反应。这就使得幼儿的某种行为或情绪在一定的时期内反复出现。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和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对磬磬的情绪反应不再作出积极反应。磬磬开始时会有更加激烈的情绪反应。但是,慢慢的,磬磬发现,大人已不再对她的情绪反应作出任何积极的反应了,渐渐地她不再用哭泣来寻求帮助了。

幼教随笔:娃娃家的孩子不再到处“游荡”


在我的提醒下,游戏一开始,宝宝家的妈妈爸爸和爷爷奶奶就学着上次的样子,开始忙着整理物品,大约过了五六分钟,他们还没把物品摆放好。而在这一过程中娃娃则扔在一边,谁也没人理会。于是我敲响了宝宝家的门“哎呀,爸爸妈妈在干嘛呀?我听到你家宝宝都哭得好厉害,是肚子饿了吧!”“我们在忙着整理东西呢。”“那也不能不管宝宝呀。”在我的提醒下,大家人又一窝蜂地去抱娃娃,“你们现在都没事做了呀?东西整理好了?”“还没呢。”“那怎么办呢?”最后,在我的提议下和大家的商量下决定,爸爸妈妈继续照顾宝宝,而爷爷奶奶则整理东西和做饭等。

经过多次的指导,娃娃家的孩子不再到处“游荡”,在游戏中已经初步学会了整理物品等。但还是发现他们更多的时间还只是对物品的摆弄、放置、整理……而这其中对角色的职责却淡忘了。考虑到孩子大了角色让他们自己分配,却在不知不觉中使孩子的角色意识淡薄了,不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自己的首要职责是照顾宝宝。于是,我以客人的身份介入游戏,引导他们明确自己角色的职责,引导孩子学会分工合作进行游戏,更好地促进游戏的发展。在游戏分享时,我特意表扬了桃桃家的孩子能分工合作进行游戏,希望以榜样作用强调这一方法,对其他游戏也有带动效应。

温暖的飞信让孩子不再哭泣


下午下班时,收到伊鑫妈妈发给我一条感谢信息,内容是:“非常非常感谢魏老师。”我想是不是发错了?确定没发错后,这才想起在我们的鼓励与帮助下,伊鑫小朋友在晨间入园时已经连续两周没有哭了。刚入园的几天孩子哭闹是很正常的,我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绞尽脑汁逗孩子笑,一个周以后,孩子们几乎没有哭闹的现象,只有伊鑫小朋友在哭。伊鑫是一个内向、腼腆的小男孩,做起事情来总是小心翼翼的很谨慎,给我一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感觉。为了让伊鑫小朋友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爱,能够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渡过幼儿园入园焦虑期,为此,我们每天有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尽力地挖掘一个孩子有进步的方面,早上在门口迎接伊鑫时以便对伊鑫进行适当的、及时的表扬,可是,每次都适得其反,每天早上大老远就看见伊鑫妈妈带着哭哭啼啼的伊鑫连拽带拉的进幼儿园,作为老师,每天看到孩子这么“痛苦”的入园,真是于心不忍,更感觉到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败。有时候孩子闹得厉害的时会看到伊鑫妈妈也在流泪,此时,同样身为母亲的我在心里翻着五味瓶。一个月后,伊鑫小朋友还在哭,怎么办呢?对孩子进行当面的表扬与鼓励似乎是不起作用的,只好调整目标改变“战术”,与伊鑫妈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偶然听伊鑫妈妈说孩子在家喜欢玩手机,我突然一想,对啊,我们一直在用飞信的形式与家长沟通,何不用这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呢?!想到就行动,晚上下班后,我根据伊鑫当天在园的表现给伊鑫发了条信息,“伊鑫小朋友,你今天进活动室没有哭,说明我们的伊鑫长大了、懂事了,成为了一名小小男子汉,老师真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希望伊鑫明天能够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老师在幼儿园等着你!”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连续一周的时间孩子入园都是高高兴兴的,而且也主动参与我们的区域活动,与同桌的小朋友进行简单的交流,周五的时候,我又根据本周伊鑫在园的表现及时用飞信的形式与伊鑫进行了沟通与表扬,周一入园时,伊鑫在活动室门口主动的跟我们打招呼,虽然语调是生硬的,表情是略带腼腆的,但是我觉得我们的伊鑫进步了,成长了……同样是利用飞信的形式干工作,但是我们转换成了与孩子进行交流的角度,让孩子们把我们当成大姐姐,乐于和我们交流,虽然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琐碎和繁杂的,但是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终究会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教育随笔:不再沉默的双双


在一个班级当中,能说会道、活泼好动的孩子往往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中心,而那些不善言辞、沉默寡言的孩子往往被忽视、冷落,受不到重视。但是后来我却慢慢地发现她们身上其实都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有着不可挖掘的潜力。

双双——一个懂事、乖巧,但又沉默少言的男孩子,从来没听到过她大声地叫喊,也没看见她开心时灿烂的笑脸,有的只是低垂的双眼,微微的一笑,加上那轻轻的、细细的话语。她总是慢慢地蹭到你的身边,用低低的声音告诉你她的事情或者她的发现。

一天中午,小朋友们正在午餐,我正站在还有几位没吃好的幼儿旁边督促她们。忽然身后有一双小手在轻轻地捶我的后腰,我转过头一看,原来是双双。她用她那一贯的、低柔的话语问我:“陈老师,你累吗?我帮你捶捶背,好吗?”看到这一切,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孩子多好,真会体贴关心别人。我高兴地把她拉过来:“谢谢你,双双,来,老师坐着,你帮老师捶捶,好吗?”她高兴极了,伸出那双小手轻轻地为我捶了起来。趁着这机会,我和她聊了起来,她的话也多了,声音越说越响,越说越兴奋,脸上挂着喜悦兴奋的笑。

这以后,我发现双双小朋友有事没事总是喜欢挨到我的身边,凑到我的耳旁说:“陈老师,我给你猜个谜语吧。”“陈老师,你知道我家里都有哪些书吗?”“陈老师,我和你一起跳绳吧。”“陈老师,我问你一个问题,好吗?”……每次,她来和我说话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倾听她的讲述,回答她的问题,和她一起游戏、玩耍。有时,我会故意让她把答案告诉我,她总是激动而又兴奋地边说边手舞足蹈。在她的眼中,我已经感受到了那份喜悦与笑容,也读到了那份自信。我知道,这孩子已经喜欢上了和我说话,并愿意和老师交往了,那个沉默的双双正在慢慢地改变着。

渐渐地,她的话多了起来,笑容也多了,声音也比以前响了。当她要求我和她一起游戏时,我会对她说:“你先去找你的好朋友玩,老师等会儿和你玩,好吗?”在她让我猜谜语时,我让她讲给其她小朋友听,让小朋友来猜。慢慢地,她的注意力从老师的身上转移到了同伴的身上,她呢,在同伴面前也尽量展示着自己的本领。

一天,我正在看几个小朋友玩旋转陀螺,大家正玩得高兴,一个声音传来:“陈老师,你知道自行车怎么会转吗?”我一看,原来又是双双,我摇摇头,问其她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小朋友们也摇摇头。我说:“双双,那你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怎么会转呢?”她得意地笑了:“好吧,那我来告诉你们。自行车前后有两个轮子,中间有链条、齿轮连起来,只要一踩踏板,链条转动带动齿轮,齿轮再带动轮子,这样,就转起来了。”我和小朋友都有点惊讶,小朋友问:“你怎么知道的?”她说:“我看见修自行车的人就是这样弄的。”想不到,她竟会观察得这么仔细!小朋友们都有点佩服她了。她呢,此时正兴高采烈地热烈地和同伴交谈着,我第一次看到她这么开心、灿烂的笑容。

这个双双,正逐渐地敞开她的心扉融入到了集体中,也正以其自己身上特有的吸引力慢慢地和同伴打成了一片。每一个孩子她的身上都有着可爱的一面,有着不可挖掘的潜力。只要我们多观察她们,多亲近她们,不轻易地为孩子下结论,真正地从她有利的一面带动不利的一面,取长补短,使她们成为一个自信的、活泼的、健康的人!

教育随笔:不再哭的孩子


阳光明媚的早晨,硕硕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教室,急忙开始玩起了教室里的玩具,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当爸爸、妈妈说:“硕硕乖,爸爸妈妈走了哦。”他犹如被关进牢房般的声嘶力竭的哭喊起来。我突然就成为了他的救命稻草,并使劲地将我往教室外拖去。而硕硕妈妈仿佛充满了不放心,又一次回来了。来往几次硕硕更加不愿意进教室里了。

硕硕表现出的分离焦虑比较典型,而她的妈妈又不忍心,做出妥协,这是入园适应期最忌讳的。于是我和妈妈进行了沟通,为了能使她认识到坚持送孩子入园的重要性,我给她举了许多例子,甚至用自己女儿的实例现身说法。为此,每天当硕硕哭的时候,我就会帮助硕硕分散注意力,给他一个喜欢的玩具,或者带着他做游戏,硕硕经常“咯咯咯”地笑起来。我每天都会在离园的时候给硕硕一个小贴画,并答应老师第二天来的时候会开心入园,我会奖励一个他自己喜欢的小贴画。硕硕一天比一天要喜欢上幼儿园了。见此情形,妈妈也相信了硕硕可以解决入园困难,也放心了许多。

帮助孩子尽快克服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闭经的情感体验,我们要做到家园互通,从幼儿个体特征出发,需求适宜幼儿个性发展的策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幼教随笔:爱的目光


总之,一个幼儿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只有用爱的目光去迎接孩子,才能和孩子在心灵交流、与智慧对话、与孩子一起成长。

当孩子们用充满渴望与探求的眼神注视着你时,作为老师,你该以怎样的目光来面对他们?是慈爱、鼓励?还是冷漠?鄙视?

做为幼儿老师,一定要把蕴藏心中的那份对孩子的关怀,化成慈爱、鼓励的目光去面对孩子。这是温柔、体贴、亲昵的目光,能让幼儿体验到最大的快乐和爱。作为幼儿教师,应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教师眉宇间流露出的情感中感受真爱,体验关怀。孩子沐浴在爱的目光中,感受着快乐与幸福。它能给幼儿以自信和力量,增强自尊心与上进心。孩子们从这种目光中得到鼓励,迎着这种目光,他们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要求,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做到自己想做的事。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展示自己,张扬个性。

老师的目光给孩子安全、信任的自由空间,那是孩子能够体验到的心灵沟通。老师应该是深爱着孩子的母亲,母亲的心胸是博大的、细腻的、温存的,能够体察孩子每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够温暖和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能够接纳孩子、包容孩子,给予他们安全和信心。所有的这一切可以通过老师爱的目光来传递。

总之,一个幼儿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只有用爱的目光去迎接孩子,才能和孩子在心灵交流、与智慧对话、与孩子一起成长。

幼教随笔:喝水的故事


由此,我深深感到:哪怕是点点滴滴小事,作为老师,也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在孩子面前,我们一定要言行谨慎,以良好的形象实实在在为幼儿做出一个好的榜样。

今天户外活动时,我带孩子们在大沙池进行玩沙游戏,可能是今天天气热的缘故,玩了一会儿孩子们的额头上就浸出了汗珠,我赶紧把孩子们的外套脱了下来,可刚刚过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孩子们都说渴了要回去喝水,我也有点口干舌燥,于是抱着一大堆孩子们脱下的衣服带着孩子们急冲冲地回到活动室。孩子们在我的要求下洗完了手,都迫不及待地取水杯喝水。我也马上拿上茶杯,来到保暖桶旁准备倒开水喝,看到孩子们都有序地排着队伍喝水,我便走上前倒了点开水,急忙喝了起来。“老师,你怎么不排队就倒开水喝呀?”我刚把水杯举到嘴边,就听到了李善鹏的问话,我愣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来回答。“你不是告诉我们,人多时候要排队,不能抢先吗?”是啊,平时,我时常教育孩子们:喝水、洗手人多时候要排队,不争不抢,一个挨一个。然而,今天我自己却违反了。我赶紧对小朋友们说:“对不起,老师做错了,老师也排队喝水”我立刻走到队伍最后,排队饮水。

由此,我深深感到:哪怕是点点滴滴小事,作为老师,也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在孩子面前,我们一定要言行谨慎,以良好的形象实实在在为幼儿做出一个好的榜样。

教育笔记《幼教随笔:不再哭泣的田螺》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