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种思想主导了家长,孩子就遭殃了

08-06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当这种思想主导了家长,孩子就遭殃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内向俨然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内向的人也被贴上了各种负面标签,让人感觉内向是种缺陷,需要修复。当这种思想主导了家长,孩子就开始遭殃了。

小时候,在我妈的意识里,外向的孩子善于表达、乐于交友,是十足的未来之星。自打我出生,她就不遗余力地灌输给我这个观念。但老天好像刻意跟她作对,我从小到大都是非常内向的那种孩子,以至于她总怀疑是不是在医院抱错了孩子。

也许是受我妈的影响,小时候,我就感觉自己是个有缺陷的孩子。我也暗下决心转型---我要变得更加外向,更加优秀。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我变得不再羞涩、变得乐于交流、变得敢于表达。在人群中,和外向的人无异,但我依旧内向---善听不善言,喜欢一个人独处。

后来,看了一些书,认识了一些人,我对自己内向的性格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发现,我妈从小灌输给我的“外向=优秀”“内向=缺陷”的思想本身就是错的。优秀和外向、内向和缺陷没有半毛钱关系。

我认识一名律师,专门从事谈判、沟通技巧的顾问工作。教别人怎么有效的表达自己。但她自己就是一个典型内向性格的人,但是她的工作确是专门和人打交道的,在和别人辩论的时候,或是在谈判的时候,会突然变的特别强,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所以,善于表达、善于交际其实都是一种能力,可以后天习得,与内向外向无关。

我曾经看过的,对性格描述最为形象的一句话是:性格这东西有点像橡皮筋,它天生有一个长度,但也会随遇到的环境发生改变,但是它有一个本来的天生的长度,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它会回到原来的长度。

国外的一个调查显示,内向人和外向人的比例是1:3,内向人属于这个世界的少数,所以内向不可能成为主流的价值观。另外,外向人较内向人而言,更乐于展示自我价值,显示自己的优势。所以,我们的文化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宣扬外向文化。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内向性格的人就变得很痛苦。痛苦来源并不是表达能力、社交技能的缺失,而是来自于想要变的外向,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即使现在我工作了,每次回家,我妈都要唠叨我几句,说我在工作中要变得外向一点,还时不时翻出点旧账,数落我一通。我不会去纠正老妈几十年的错误观点,但我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内向不是问题,也不是弱点,你需要做的是该出手的时候能出手,该上台演讲就要有模有样。回到台下,你还是原来的你。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狠一狠心 孩子就长大了


今天下午,我接待了一对特殊的家长。

说来好笑,这对家长竟然是来要求把自己已经入托在幼儿园寄宿的孩子接回家的,理由呢,更是让人哑然失笑。孩子的爸爸不好意思地说:“王老师,真是对不起了,今天我不把儿子接回家,他奶奶就要死要活了!”

经了解:要接回家的这个孩子名叫琪琪,今年4岁,是本期新入园的孩子。孩子的爸爸妈妈长期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孩子的爷爷奶奶照看,这个孩子是爷爷奶奶的一口气,含在嘴里怕化了,搂在怀里怕飞了……开学的时候,琪琪的爸妈特地请假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为了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坚持放在幼儿园全托,这几天集体生活下来,在老师的精心照看下

,孩子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可是,孩子的奶奶在家却呆不住了,天天流泪,几天不吃不喝的。老是担心孙子在园吃不好,睡不好,而且怕他不习惯没有奶奶在身边照顾的日子,最后逼着孩子的爷爷给琪琪在外地打工的爸爸打电话,让他立即回来接琪琪回家,否则,就见不到孩子的奶奶了!于是呢,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当班主任张老师把琪琪带到她父母面前,介绍琪琪这两天在幼儿园的表现的时候,我注意到张老师对琪琪的表现并不怎么看好,她说:与同龄幼儿比较,琪琪的思维、语言、动手能力发展相对缓慢,表现在与小朋友交往的时候,语言表达比较迟钝,课间活动时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天真活泼、生龙活虎的,而且进餐的时候,特别慢,好像还不太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但是呢,这两天,孩子的进步特别明显…张老师的话还没有说完,琪琪的妈妈就接着埋怨起来:还不是琪琪爷爷奶奶惯的,从小啊,这孩子就一直跟着他们,老人家对孩子过度地关爱,什么事都是爷爷奶奶包办,如此下去,怎么得了哦……!

话虽这样说,琪琪还是被带回家了,从此,由全托转为了半托,每天由爷爷奶奶负责接送上学。

望着他们逐渐远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目前,隔代教育几乎成了农村幼儿园的主力军。数据显示,我园100多名入园幼儿,隔代教育竟然占百分之六十五左右,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阵营!虽然这种情况与我们乡镇特殊的经济结构——“打工经济”有着直接关系,但是天长日久,隔代教育的弊端已日渐明显:

一是祖辈对孩子包办代替,过度溺爱。曾有专家做过一个研究,将从小在托儿所、幼儿园长大的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孩子进行心理比较,发现有很大的不同。那些在幼儿园长大的孩子群体意识强,适应能力好,社交圈子宽,胆子大,能吃苦,许多事都能自己动手做。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孩子则不然,有的已经二三年级了,还要老人接送,事事不愿动手,像提书包这样的事都要别人代做。稍不如意撒娇哭闹,甚至和同龄孩子都难以相处。

二是祖辈为孩子“护短”,不讲原则。一些老人带孩子往往溺爱无度,任何规矩都不放在眼里,孩子自然变得任性顽劣。当父辈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祖辈老人却反过来袒护孩子,当着孩子的面责怪他们的父母:“对孩子那么凶干吗?你忘了你小时候啦?尿床、打架、逃学,还不如你儿子听话呢!”

三是老一辈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落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教育理念方法跟不上时代要求,

四是容易导致亲子隔阂。时间久了,与爷爷奶奶比爸爸妈妈亲,再者,父辈的严格管教与祖辈的过分宠爱已发展为隔代教育矛盾的焦点。

我无权评判这对家长做法的对错,但是很是替他们担心,更是为琪琪的未来担忧

家长们 不要再吓唬孩子了


有些家长为了制止孩子哭闹或不允许他做某件事,常常采取吓唬的办法,比如说“不要你了”、“坏蛋来了”、“老虎来吃你了”等等,或者干脆讲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让孩子听完好听家长的话,更有甚者,家里人自己装成鬼怪,以强调“教育”的效果。要知道,小儿幼小的心灵接受不了强烈的恐怖刺激,久而久之会使小儿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育幼小的孩子要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如果小儿不听话,可以用诱导的教育方式,也可以讲一些有比喻性的小故事,但必须注意故事的内容要健康向上,如果故事的内容总是很恐怖,便孩子经常处于紧张恐惧的状态,会导致孩子性格发育不健全,变得胆小怕事。我们常会遇到一些胆子小的孩子,甚至天黑就不敢出门了,一个人独处时总是疑神疑鬼,左顾右盼,这都与幼儿时期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关。

吓唬宝宝甚至影响他的智力发育。有些研究表明,婴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比在紧张压抑的状态下学习时的效果好,理解快也记得牢,这是因为紧张压抑时的学习会受恐惧的影响和干扰。所以我们提倡科学正确的育儿方式,反对吓唬宝宝。

孩子委屈了,家长如何做


在我们的身边,往往有不少孩子,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在经受一点点挫折时,常常大发脾气或是满脸委屈,两眼泪汪汪的。孩子的世界往往是敏感脆弱的,很多时候,他们在对待事情时总显得比成人要较真,他们更在乎父母、老师、伙伴对他们的评价。很多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句无足轻重的话语,可能就会使得孩子感到莫大的委屈,而伤心不已。

万千宠爱造成了“输不起”的孩子

受着很多人的宠爱,爸妈的溺爱,老师的疼爱,在这样倍受关注的同时,孩子的自我优越感和自尊心也越来越强,更不容许他人打破他们的这种优越感,因此,当给予他们的关注稍微欠缺一点时,他们往往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接受,常常会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从而采取自我防卫机制加以抵制和抗议。

释放孩子的委屈情绪

当孩子觉得委屈的时候,爸妈要及时了解他们委屈的原因,让他们的情绪得到释放,这样才能让他们形成健康、乐观的人格。

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受委屈时,能够将不快宣泄出来,是件好事。此时,只要孩子的言行不是太过分,家长、老师应该接受、允许孩子适度的哭闹。

之后,自然应该好好的去安慰孩子,设法使孩子的情绪在爆发后能够渐渐平复下来。但是,安抚孩子不应该是无条件的顺从孩子。如果毫无原则的一味迁就孩子,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让孩子诉说

当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以后,家长、老师可以让孩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遍。一定要让孩子主动的述说,当孩子提及自己的感受时,鼓励其说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家长、老师在仔细聆听后,可以心平气和的从其他人的角度设几个问题问孩子,引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提高孩子的心理成熟度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小挫折,爸妈要提高自己孩子的心理成熟度,而不是一味觉得委屈,要让孩子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心理成熟度高的孩子,面对社会和环境的变化较易适应,他们的自控能力、承受能力都比较好,比较“老练”。而心理成熟度差的孩子,不太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也不太容易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这样,在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中更容易出现问题。

当妈妈以后,有了太多的改变……


文章第一次发表于童心月报,心情和以前是完全的不一样的。以前也写过文章,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这一次见报,是写的真实的心里感受,是当妈妈后的第一篇文。

当妈妈以后,有了太多的改变......

以前,还没当妈妈时,听说:生孩子会让女人更强大。那时,还不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我觉得这句话说的真对。生孩子会让你变得更有耐心,因为不得不如此。会让你更有责任感,因为不得不如此。会让你更能够面对复杂的事情,因为不得不如此……

一个婴儿带来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说起带孩子,哪个妈妈没有一大堆苦水要倒?一个宝宝

,让从不进厨房的妈妈变成了厨艺高手,让不爱运动的妈妈变成了远足爱好者,五音不全的妈妈学会了N多儿歌。当了妈妈是一次发挥潜能的机会,面对现实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时会让自己也大吃一惊。

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社交圈子,工作以后,觉得自己来往的永远都是一些相似的人?但有了孩子则不同,在各种亲子活动里,会认识各种不同的人。宝宝小朋友的父母就是最新的社交圈子,带来很多新的朋友。

有了宝宝,我学会上淘宝,关注学校幼儿园,区分衣服和玩具的材质。我很热衷于给宝宝买玩具,买衣服,买各种儿童用品。纸板书,构思巧妙的摇铃,形状盒,会动的小蜜蜂等等。都是我小时候未曾见过的。拼插玩具,轨道小火车,都是我小时候向往而未曾拥有的。现在的我,会为了玩具逛好多商店,去书店的时候看儿童专柜,逛商场总忘不了看看童装。每天我都会带宝宝去接触一些自然界的东西,熟悉附近室内或室外大的场地,带着宝宝认识小区里每一只小动物每一朵小花。我想起了很多童谣和童话,试着用宝宝的眼光理解她看到的一切……伴随着宝宝的成长,我发现没有什么比婴儿那颗单纯的心更有力量。婴儿的态度是无所顾忌,无论是学说话还是表达自己的爱。所以婴儿可以学会最纯正的语言,可以获得她喜欢的人的爱。我们什么时候放弃了那种自然的态度呢?当然是那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现在,我们有机会看到自己曾经失去的东西了。

有了孩子,自己变得足够强大,强大是那种内心的强大。

有了孩子,更多了责任,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有了孩子,更觉得快乐,因为让你得以在做了多年成人之后回到童年。

九月入园,家长们现在就该做准备了


九月,又要有一大批宝宝进入幼儿园,开始全新的幼儿园生活了!但宝宝们习惯的是家中的自由生活,很难适应幼儿园里有规则的生活,所以说,各位家长,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在九月顺利入园,最好提前开始做准备啦!生活方面1.培养孩子独立吃饭的能力许多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不能独立吃饭,都是由家长喂饭的。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开始锻炼孩子自己吃饭的能力了,筷子不会用可以用勺子、瓷碗会摔坏可以用木碗或不锈钢碗,既提高了孩子的自理能力,也给老师减轻了负担。2.让孩子学会独立如厕独立如厕是孩子自理的最基础技能,它关乎孩子的自尊心建立,能够独立上厕所的孩子,入园后更从容,过渡期更短。从现在起,平时上厕所尽量不要提前帮孩子脱好裤子,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等孩子学会独立如厕后,才能尽量减少尿裤子的可能。3.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首先,幼儿园都有午休的习惯,既能保证孩子下午活动效率高,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中午没有午休习惯的孩子,爸爸妈妈要帮孩子建立起午休习惯。其次,幼儿园早上入园时间为8点左右,家长要注意调整孩子晚上的休息时间,晚上睡觉,最好不要太晚,九点之前睡觉为佳。4.锻炼孩子自己拿水杯喝水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刚到幼儿园那几天,口渴了也不好意思跟老师说,但是,喝水少了免疫力会下降,容易生病。因此,家长要锻炼孩子,自己学会接水喝水。再有,不要因为方便、省心,就让孩子一直用小水壶,幼儿园里多用水杯喝水,而且让孩子用水杯喝水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双手协调能力,有助于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5.锻炼孩子通过表达寻求帮助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做不到的事,老师也有。请别人帮忙并不丢脸,告诉孩子老师和妈妈一样,都很愿意帮助她。老师只有了解了孩子们的想法,问题才会变得少一点。6.多和孩子说说幼儿园几乎每个孩子在入园之后,都会因为对新环境十分不适应,而产生分离焦虑。因此,爸爸妈妈平时要多跟宝宝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事情,让孩子对幼儿园有更多的了解,等到了入园的时候,也不会十分抗拒。心理准备实际上,在孩子入园前,要做心理准备的不仅仅只有孩子,还有家长!1.入园焦虑孩子年龄小,不要指望孩子会像大人那样,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也能快速适应。家长要做的事就是,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环境,避免入园焦虑。特别是刚进入幼儿园的那几天,孩子哭闹无法避免,这个时候,父母要摆正心态,配合老师,一起度过“分离焦虑”的难关。2.经常生病还有一部分孩子,一入园就生病,不少家长会有疑问,是不是老师没有照顾好?其实,孩子生病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免疫力差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入园焦虑导致孩子上火气躁,情绪不好,食欲也不好,抵抗力会更差,这种情况会随着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而逐渐缓解。3.回家就喊饿不少孩子,一回到家就喊饿,就像在幼儿园没吃饱一样,这种情况,父母也要提前了解。有的时候,是因为孩子贪玩或是吃饭速度慢,看到别的孩子吃饱了自己也觉得吃饱了;有的时候是孩子不习惯学校里的饭菜,不愿吃饭;或者因为孩子的活动量比较大,跑跑跳跳又饿了……各种情况都有,千万不要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温馨提示家长们在送孩子入园以后,一定要注意下面的这四个禁忌,不然无论你做了多少准备,都只能是前功尽弃!1.切忌送一休三面对宝宝的哭闹,很多家长不忍心,孩子不想去,干脆就不去,上一天歇三天,这样孩子永远也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2.切忌百依百顺爸妈疼孩子,理所当然,但是千万别做百依百顺型父母,想要孩子迅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就要学会“狠心”,爱孩子,柔软而不失原则。3.零食补偿有些妈妈觉得孩子在幼儿园上学非常不容易,一回到家,先买上一大堆零食,先让孩子开心开心,这样,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不利。4.切忌刨根问底一天没见到孩子了,一到孩子放学,就围着孩子问东问西。“老师打你了吗?小朋友欺负你了吗?吃饱了吗......"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在把孩子往消极的情绪上引导,这样,会让孩子更加忌惮幼儿园的生活。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当这种思想主导了家长,孩子就遭殃了》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升中班了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