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惩罚也会强化不良行为

09-09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家长课堂:惩罚也会强化不良行为》,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惩罚因何会强化宝宝的不良行为?

惩罚很少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即便一时显示出这种效果,那也是很难持久的。

更令人沮丧的是,惩罚很多时候还会强化宝宝的不良行为,带来以下的负面影响:

1.惩罚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虽然越来越多的爸妈意识到“棍棒教育”的弊端,但是当宝宝表现得特别顽劣,而我们又无计可施的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举起手中的“大棒”,试图尽快解决问题。当然,很多时候,我们确实可以凭借这种方式貌似“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立竿见影”往往不会长久,甚至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下面的场景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妈妈想要宝宝关了电视去洗澡,小家伙却跟没听见似的,继续坐在电视机前不动窝。于是,妈妈提高了声线,继续下达指令。直到妈妈的声音都变了调,变成了一种怪异的吼声,小家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慢悠悠站起身走向洗漱间。再过些日子,即便妈妈对着宝宝吼叫,他也会无动于衷,甚至还会跟妈妈顶上一句:“我不洗澡,我要看电视!”非要妈妈巴掌相向,小家伙才会哭哭啼啼听从指令。

如同上例一样,惩罚常常无法持久有效地解决问题,一种惩罚措施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失去效用,相反,我们还需要不断增加惩罚的力度,才能让宝宝对我们施加的惩罚有所反应。所以,从批评到怒吼再到体罚,惩罚常常是不断升级的。一旦走上惩罚的路线,爸妈和宝宝之间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宝宝对爸妈的惩罚无动于衷,爸妈的内心因此积淀了更多的愤怒,于是在这种愤怒情绪支配下,爸妈不得不一再加大惩罚的力度,而宝宝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惧之后,逐渐过度到无动于衷的状态……

2.惩罚让宝宝习以为常

我们很容易被惩罚最初 “卓有成效”的假象所迷惑,继而在改变宝宝行为的“斗争”中陷入惩罚的怪圈。而事后我们却会沮丧地发现,惩罚终究还是无济于事。这就跟我们看恐怖片似的,看多了,再多恐怖的电影都吓不住我们了。实际上,惩罚对于被罚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负面的刺激,它最初具有的那种威慑力会随着惩罚次数的增加而减弱。因为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不管什么样的刺激,即便这种刺激最初带给我们很强烈的震撼,刺激多了,我们就适应了,习以为常了,不会再给它以格外的关注,所以有“久而不闻其香”,“久而不闻其臭”,“熟视无睹”一类的生理反应。

当我们听到爸妈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对着宝宝大声吼叫“跟你说过多少遍,不许……不许……你就是记不住!”的时候,真正需要反省的其实是爸妈,而不是宝宝。经常性的惩罚会让宝宝变得越来越皮,无视惩罚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没怎么被惩罚的宝宝往往更乖巧,而那些经常挨罚的宝宝反而更顽劣的根本原因。

3.惩罚关注的重心是不良行为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宝宝学说话的阶段,他特别喜欢重复我们刚刚说过的话,如果你对他说:“宝宝说,我要吃饭!”他会跟着重复:“吃饭!”你再说:“宝宝不吃饭!”他通常也会重复:“吃饭!”最后这两个字往往会在他脑海中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对那个“不”字,他反而会比较淡漠,因为他关注的是“吃饭”这个行为本身。我们成人也是如此,当听人谈论自己并不怎么感兴趣的话题的时候,常常也会存在类似的现象。

爸妈惩罚宝宝的目的虽然是为了改变他的不良行为,但是任何类型的惩罚方式都是针对行为而来,突出的重心反而是不良行为本身。所以,当我们一边惩罚宝宝,一边冲着宝宝吼叫“不许打人!不许乱扔东西!再打人,再乱扔东西,我就……”之类威胁的话的时候,他接受到的最多的信息恰恰就是“打人”、“乱扔东西”,除了“打人”和“乱扔东西”,他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于是,爸妈这种处理方式会将宝宝关注的重心转移到那些不被允许的行为本身,当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情景的时候,他可能就会想不起别的解决方式,相反,因为惩罚带给他的深刻记忆却会更多地诱使他去“打人”和“乱扔东西”。这样一来,我们的惩罚自然就会背离初衷,进一步强化宝宝的不良行为。

4.惩罚给了宝宝更多负面关注

每个有宝宝的家庭都会看到类似的情景:妈妈对宝宝说过多次不许碰电源插座,当妈妈发现宝宝有这样的企图的时候,立刻大喊:“不许碰电源插座,危险!”宝宝不仅不会停下来,反而会更为顽皮地走上前,将手伸向电源插座。于是,妈妈情急之下不得不“啪”地一声,给他来上一下。虽然被这样惩罚过多次,但是宝宝的这种行为并没有因此递减,相反,他甚至会故意去做这样的事情,有时候甚至一边走向电源插座,一边对着妈妈坏笑,当妈妈冲他喊叫或者举起手假装要去打他的时候,他会停下来,过一会儿继续这种行为。

类似上例所描述的,惩罚之所以不生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给予了宝宝一种变相的关注,虽然这种关注不是那么令人心情愉悦,但是对于宝宝来说,成功地吸引爸妈尤其妈妈的注意是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即便他受到了惩罚,他也会不惜任何代价地通过他的行为更多地吸引爸妈的注意。在宝宝表现不错的时候,很多爸妈都会因此松了一口气,赶紧抓紧时间干点别的事情,或者略微休息一会儿,但是只要他表现不好,爸妈关注的重心就会回到他的身上,于是,他就会一再利用这种捣乱的方式来扭转局面,让爸妈将注意的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

惩罚会给宝宝带来什么样的伤害?

爸妈惩罚宝宝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惩罚的结局总是令人伤感的。惩罚会给宝宝带来很多的伤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惩罚会给宝宝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经常挨罚的宝宝自我价值感明显降低,他们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类宝宝很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的行为,一种是变得很顽劣,通俗点说叫“没脸没皮”,不管别人怎么烦他、罚他,他都不在乎;另一种是变得很胆怯,凡事都不敢自己做决定,每当你鼓励他去做点什么,他总是显得很没自信,动不动就说:“我不会,我做不好!”这类宝宝小时候会迷信爸妈和老师,大了就会迷信其他的权威,或者盲目追星,变得人云亦云。

2. 惩罚会影响宝宝的行为模式

在被惩罚的过程中,宝宝习得的是一种粗暴无效的处理问题的模式,当他遇到自己无法控制环境的情形时,他也会试图以同样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比如,小朋友不愿意跟他玩,或者没有满足他的需求,他就可能给对方施以暴力。宝宝这样的交往模式会严重地影响他融入小伙伴的圈子里,同时别的成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对他有些偏见,导致他变成一个不那么受人欢迎的宝宝。

3.打消宝宝探索的积极性

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给予宝宝的惩罚都是不必要的,因为,他的行为本质上并非是一种顽劣的不良行为,仅仅是他好奇的一种表现而已。当宝宝因为好奇而做了某些我们不认可的事情的时候,如果我们给他以惩罚,就会约束他的探索行为,打消他探索的积极性。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其实我们都无需去约束他,更不应该去惩罚他。

怎样才能避免无效的惩罚模式?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惩罚是最无效的改变宝宝行为的方式。实际上,一些比较温和的处理方式对改变宝宝的行为往往更有成效,我们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

1.采取灵活变通的处理方式

并非任何事情都是非黑即白的关系,明白这点,我们就能找到一些非对立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惩罚在我们与宝宝交流的过程中销声匿迹。比如,宝宝非要自己过马路,不许妈妈牵着,这当然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行为,需要立刻制止。我们惯常的做法就是立刻捉住他,跟他讲道理,讲过道理之后,他仍然不听,那就采取强制措施,把他抱起走人,甚至在他小屁股上拍打几下以儆效尤。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或许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宝贝,我们要过马路了哦!看看,我们家宝宝长大了,都知道要保护妈妈了,好了,快牵着妈妈的手,看好汽车,别让汽车碰到妈妈哦!”相信宝宝会非常乐意去承担这样的责任的。

2.在当前环境中找到替代的事物

不管宝宝有多顽劣的行为,我们都可以利用他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比较短的特点,根据当时环境中一些特定的情况,选取某些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这通常都是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比如,宝宝上了餐桌就是不好好吃饭,一会儿上来一会儿下去的,边玩边吃,与其惩罚他,不如改变一下就餐环境,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热烈的就餐的气氛,利用这种气氛感染宝宝,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吃饭这件事情上来。

3.提前预警诱惑宝宝改变行为

实际上,宝宝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获得爸妈的赏识。当我们赏识他时,他就会像喝了心灵鸡汤一样美得不得了。当我们想要宝宝去做某件事情,或者想要他有某种行为之前,不妨利用宝宝这种心理特点,假想一个表现特别好的小朋友,并对这个小朋友大加赞赏:“有个小朋友表现可好了,一听到妈妈喊吃饭,立刻就坐餐椅上好好吃饭,他可不边吃边玩。你知道这个小朋友是谁吗?”小家伙肯定会忙不迭地说出他自己的名字,于是,爸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别强化孩子的“人来疯”行为


“人来疯”——从理论上讲是孩子正常一种心理活动,是幼儿心理上的宣泄,但这种宣泄却常被成人误认为行为有问题。因为在成人眼里,孩子的行为就应该是说话柔气、谦虚、行事文雅得体。而不是见人就疯。疯而不止。如果您的孩子得到别人的赞许,做父母的也许会觉得脸上有光;如果别人对您孩子的评价是“这孩子怎么有点人来疯”,这时候,做父母的也只好附和着,待回家后,再对孩子进行一次狠狠地“教育”,使得孩子下次不敢再犯。这样做也许会使大人顾全了自己的体面,却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无形的压抑,这种压抑不但会扼杀孩子和他人交往的热情,还会形成负作用——强化孩子的“人来疯”行为。

诚诚是某幼儿园大班的一位聪明伶俐的孩子,拒他父母反映,他就有“人来疯”的毛病。只要家中一来客人,他就一反常态的在家中窜来窜去,甚至还爬到客人的身上,去亲客人的脸颊,这使得他的父母非常尴尬。在幼儿园里,想诚诚这样的幼儿还有不少。刚来的实习老师极有可能被一群幼儿围在教师中,而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引起实习老师注意甚至还有幼儿用赖在地上的方法来讨实习老师的喜爱。对于这种情况,指导老师说得最多的莫过于:“不要来人来疯啦!”这句话在当时有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但一段时间后,他们依旧如此。

其实,幼儿在客人、新老师面前一反常态的表现,正是孩子以自己独有的行为方式来宣泄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这就如同成人找伴聊天,去的士高一样,用这种方法来宣泄感情,以此表达到心理平衡。而现出一种不顾场合、不顾对象的行为来。

因此幼儿在宣泄时,其实是在暗示着一种最基本的心理交际需要:爸爸、妈妈、老师,多给我一些关注吧!实际上,孩子的这种交际需要婴儿期就已经产生了。婴儿在降生后的大哭打闹,除了饥饿、不适外,就是与生俱来身心需求的体现。婴儿最初是通过和母亲的接触来学会初步的人际交往方式的,孩子从妈妈的微笑中感受到母亲的关爱,了解到母亲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同时也会从母亲的嗔怒笑骂中体会到母亲对自己的不满,孩子从母亲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中,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随着宝宝的长大。学会说话、走路,他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加强,孩子要求获得更多的关注,他们不再满足于以往仅仅和母亲的交往方式和圈子,这时,父亲便成了宝宝重要的游戏伙伴,孩子也从中学会了不同于母亲的交往方式,这时的父亲成了婴儿交往的重要人物。可一旦到了幼儿期,父母对幼儿的关注相对于婴儿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有了转移。孩子发现父母已不再象以前那样给予爱抚,特别是有客人在场时,他受到的关注比平时更少,于是他便希望在客人面前得到额外的补偿性关注。

同样,在幼儿园中,从老师一方来看,带班老师不可能给予每个幼儿都是同样的爱;从幼儿一方来看,孩子在幼儿园中已经看惯了老师的老面孔,未免看“腻”了,一旦看到了新鲜的、陌生的面孔,焉有不高兴之理?他们希望能在新老师那边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爱抚。希望虽好,但由于幼儿对是非分辨能力差,只要发现有些行为能够引起人们注意,就尽力去表演,且由于幼儿的控制力比较差,一高兴过了头,就疯起来了,即使成人批评、指责、甚至骂他,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育儿心得:惩罚也可以温柔


育儿心得:惩罚也可以温柔

教育家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孩子把窗玻璃打碎了,家长既没打他也没骂他,而是让他住进那个房间,让他品尝晚间受冻的滋味。有了这样的体会后,孩子知道了后果,就再也没打碎过窗玻璃。家长并没有批评孩子,也没有惩罚,更没有大打出手,而是顺其自然地让孩子觉悟到自己错了。

当孩子做错事时,很多家长都喜欢使用暴力,觉得只有拳脚相加,孩子才会听话。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尽如人意。其实,惩罚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家长完全可以“温柔一刀”,让孩子感到羞愧与悔恨。

1、自然后果惩罚法

这种惩罚法是针对孩子即成事实的错误,听之任之,顺其自然,让孩子去体会后果的严重性,并从中吸取教训。这种方法更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因为小孩子最容易犯错误,大都是较为低级的错误。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如何在以后中避免再次发生,这种由自然后果而引出的惩罚,会给孩子留下极深的印象。比如,孩子把衣服撕破了,暂时不给他穿新衣服;孩子把玩具弄丢了或弄坏了,暂时不给他买新玩具。有时候,弄坏东西并不是孩子的本意,可能是出于疏忽,所以家长不必过于责骂。这时,家长也不要轻易就满足孩子的要求,比如马上修理或借用别人的,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懂得,犯错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代价家长最好不要说出来,而让孩予漫慢去体会。

2、暴露惩罚法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有意在适当范围内暴露孩子的错误与缺点,以帮助他及时改正过来。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一般不愿意让家长知道;在家里犯了错误,也不愿意让老师和同学知道。所以,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自尊心,在适当范围内开展一次自我批评,就很容易对二他进行惩罚了。比如,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家长知道后找他谈心,再让他写一份检讨书。吃完晚饭后,在家里开个座谈会,让孩子陈述经过,家长心平气和地指出他的错误,还要提出希望,以及如何改正。孩子在读检讨书时,可以让他对着复读机录音,作为“档案”保存。如果孩子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就不用再批评他了,只要让他听一听以前的录音,他就会感到惭愧。

而对于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恰到好处地批评,这对孩子的教育意义也是深远的。有的家长说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却很听老师的话,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老师在孩子心中占有特殊位置。让孩子公开在同学面前承认错误,方法很多,比如口头检讨,将检讨书贴在教室里等。在公开批评之前,老师最好先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否则爱面子,脸皮薄的学生很容易受伤。

3、不满足惩罚法

这种惩罚法是运用一种“饥饿疗法”的原理,当孩子犯错误后,家长故意不满足他的正当要求,以此刺激他尽快改正错误。比如,家长答应给孩子买新书包,可就在这时孩子犯错误了。一般情况下,家长会说,“你别想买新书包了!”如果旧书包还可以用,这样的惩罚对他来说,效果并不明显;如果孩子强烈要求换书包,这也许会对他日后的行为产生一定的作用。

不满足惩罚法通常是这样,照样给孩子买新书包,满足他的需要(别忘了这是家长的承诺)。当新书包买回来以后,暂时不要给孩子,要让他可望而不可即。同时,家长要明确告诉他:“因为你犯了错误,所以暂时不给你的。”这样在孩子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改正错误的欲望。再比如,孩子平时表现非常好,每次都能取得好成绩,家长也会给他一定的物质奖励。当孩子改正错误了,家长不要满足于现状,而要给孩子提出更高的目标,并增加刺激的祛码。此时,让孩子多与品学兼优的学生交往,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这样会对他起到激励的作用。

4、冷谈惩罚法

每个人都有取悦于别人的想法,而这种惩罚法就是利用人的这个弱点,有意对他冷淡。尤其是孩子,都普遍取悦于家长,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的关爱。所以这种惩罚法对孩子来说特别有效,但前提条件是,家庭中充满温馨,充满关爱,让孩子体会到和谐的气氛。如果平时家长经常吵架,孩子根本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爱,这种方法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使孩子从此远离父母,产生陌生感。

孩子犯错后,只要这种错误不是非常严重,不是非立刻改正的,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父母有意识地制造紧张气氛,对孩子表现出漠不关心。比如,家长减少对孩子的叮呼,让他自由放任,去碰钉子;或者说“你已经一长大了,这件事你自己做主吧,爸妈说也是白说,反正你也听不进去。”“从此以后,你的事自己来处理,我和你妈工作都很忙,别来打扰我们。”……这一切都是为了表明家长对孩子犯错的无奈与无助。由于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强,如果再遇到困难,他们会感到后悔,甚至主动来找家长承认错误。这样,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就达到了。但是,家长不能一味地冷淡,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会觉得父母不爱他了,而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家长要把握好度,适可而止,当孩子真的需要帮助时,应立刻和他沟通,并做具体的指导与安排。

防止不良宝宝行为有七招


1.设定简单明了的规矩

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把话说死,不留下重新解释的空间,就可以避免以后的争论。好好琢磨琢磨下面两句话的区别:“哦,好吧,你可以吃一块饼干。”(这给你的孩子留下了无穷的希望,也许要第二块也没问题哦!)和“你可以吃一块饼干,不过,不能再要第二块。就这样。”

2.不管怎样都要坚持这些规矩

规矩就是规矩。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候:我们对孩子说不能再吃第二块饼干,可是之后又会劝告自己其实没必要这么苛刻。这里的窍门是眼光要放长远。也许这一次吃第二块饼干确实没什么问题,可是你真的想要每次你设定了一个规矩之后就来反悔吗?如果你第一次反悔,可能以后都会反悔。

3.不要对孩子的乞求让步

这很好理解——一旦你这样做了,就等于是告诉你的孩子乞求这招儿好使,不是吗?

4.让你的孩子说服你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某样东西,而你还没想好要不要随他,那就让他给出充分的理由来吧。他想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如果他说他的作业都做完了,钢琴也练完了,你就完全可以放心地答应他嘛。

5.要求孩子做完家务活儿以后才可以玩

什么家务活儿都不会干,对你的孩子来说没有一点儿好处。有研究表明,能把家务做好并有责任感,有助于孩子具备应对挫折的能力。

6.不要害怕让孩子失望

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伤心难过,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你不可能总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学会接受失望,会让你的孩子受益匪浅,他在今后的人生中会更懂得如何应对心理压力。

7.让孩子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争取

很多专家都认为,如果想要的东西得到太容易,孩子们就会被宠坏,因为这会让他们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如果你的孩子想要一辆新自行车,你就可以建立一套表现好的奖励机制,让他自己一点儿一点儿地挣。

家长的行为会助长孩子明辨是非


家长的行为会助长孩子明辨是非生活在同一小区的孩子,一起玩耍时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孩子世界很单纯,他们的心灵都是小空白儿。就算发生就扯和争斗,眼泪干了还会往一块儿扎。家长之间若是掌控好了,受委屈的孩子家长平下心对待,这样的鸡毛蒜皮事会让孩子长些见识和心眼儿。若是家长觉得孩子受委屈心疼,袒护和教唆孩子跟小朋友发生争斗,后果往往就会变得不那么简单。

场景一:

两个孩子正玩得好好的,xx上前把**推了一把!**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摔在地上,头上顿时起了一个大包。**疼的嚎啕大哭,**的妈妈自然也心疼,但她很快就冷静下来。上前扶起地上的儿子,脸上的神情开始舒缓下来,柔声安慰儿子不要紧,说xx是跟他闹着玩。平心而论,xx的做法有点过,他爱动手的毛病小区里的妈妈们都知道,有几位妈妈为了这个原因,都吓得不敢让孩子跟他玩。

xx的妈妈并不护犊子,也不对孩子溺爱万分!xx毕竟是个孩子,爱动手的毛病最近是频频发生。

看着**摔倒在地,xx的妈妈赶快上前抚慰**,**的哭声稍微缓和了点,xx妈妈扭转身逮住儿子狠揍了几下。xx妈妈对儿子的做法有时很无奈,在家里千嘱咐万叮咛,外边玩耍要跟小朋友团结友爱,无奈xx就是个惹事的小魔王。看着xx妈妈恶狠狠的打儿子,**妈妈赶忙上前拉开,并说xx妈妈做得过分了,孩子之间磕磕碰碰正常,赶紧把xx拉进怀里!

这件事情后,xx竟跟**成了好朋友!跟**在一起不但不发生战争,反而还把心爱的东西跟**一起分享。看着儿子跟**在一起的表现,xx妈妈高兴万分。跟**妈妈交流育儿心得,才明白孩子虽小,但却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那天推到xx闯祸后遭妈妈暴打,**妈妈不但没有指责xx和添油加醋,反而还紧紧护着他并迁怒于xx妈妈!这个经过被xx记在了心里,觉得**妈妈真心对自己好。别看xx淘气年龄下,但也知道仗义和感恩,从那次后,xx再也没碰过**一个手指头!

**妈妈的做法得到了其他妈妈的赞赏,xx妈妈还需心向**妈妈学习育儿经验,**妈妈说孩子之间发生纠纷正常,并指明xx妈妈千万别在众人面前打孩子,孩子小也有自尊心,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要用耐心和关爱去对待孩子的过激行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逐渐改正错误!xx妈妈改变了对儿子的态度,果然,xx也变得很有亲和力,跟很多的小朋友的关系都融洽起来!

场景二:

再来说说另一位小朋友类似于xx的故事。小A跟xx一样,也是个小淘气!他跟小朋友打架是很正常的事情。小A沾光时,小A的妈妈就会心中暗喜,觉得儿子很霸气!有一次小A吃亏了,被其他孩子打倒在地,脸被擦伤出血了。小A妈妈不顾在众人面前的形象,对另一个孩子的行为很不满,恼羞成怒大吼起来,直到孩子妈妈对孩子痛打出手,小A妈妈的心里才算找到了一点平衡!

后来也没少发生了这样的事儿,只要小A沾光不受委屈,小A的妈妈就对儿子大加赞赏:“宝贝,真厉害,了不起!妈妈回家给你做好吃的,儿子吃了长力气!”有时小A占不到便宜,小A妈妈就对小A怒吼:“打他,打他!你真笨,吃的饭都到哪儿去啦!”

在妈妈的助威下,小A在小区成了一霸,邻家的孩子见了都赶快拉着孩子避开。小A在妈妈眼里最金贵,人家的孩子也不是石块做的,与其在一起为孩子生闲气,人家选择避开是聪明之举!

后来小A读小学五年级,跟同学发生纠纷,霸气心态竟然对同学下了刀子!

上面是生活中真实的例子,两位妈妈的表现不同,也反映了当下家长的育子心理!不让孩子吃亏,是父母源于对孩子的爱,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吃亏受委屈。可事实上,越是不让孩子吃亏的家长,往往就会教育出容易吃亏的孩子。孩子小有你护着压着,等脱离家庭走向社会,这样的霸气孩子早晚会捅出大篓子!

再往开了一想,孩子之间如果一方真吃亏了,不用大人教,孩子也会明白躲避开强势孩子!上面的**妈妈就是一个好妈妈和称职的家长,她冷静的心态赢得了孩子的尊重和赞赏!而小A妈妈的做法就明显过了,她越是袒护不让孩子吃亏,她儿子的品行就会越极端,最后走到了小小年纪用刀捅人的地步!

所以说,家长的行为会助长孩子洞察是非,家长的行为端正了,孩子的心灵才会更加阳光,家长的行为一旦歪曲,孩子的心灵也会变得扭曲起来!在育儿的角度上,家长的眼光应该放的长远点,不要鼠目寸光只看眼前的一点,要为孩子以后的人生着想!让孩子自己学会吃亏,总比家长助威袒护的要强百倍!

家长要用责任感强化亲情


家长要用责任感强化亲情

必须指出,我始终希望我的孩子们相处如宾。我害怕儿子像常有的情况一样,不高兴我的第二个孩子出世,我曾竭力防止儿童的妒忌感情。我们俩一同期待着新婴儿的产生。儿子看着我准备婴儿的衣服。我带着他一同去买被子和小床。我满足了他的愿望,用我自己的名字(依丽娜)称呼婴儿。儿子总以为他是大哥,所以对待妹妹是很注意的,他关心妹妹,特别善于了解妹妹的心情,他很重视她,可以说是尊重她的个性。

疏散时期对于我的两个孩子的友谊以及我们母子和母女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是一次真正伟大的考验。当时,孩子们彼此特别亲热——他们并没有跟我一起疏散。

在伟大卫国战争的动荡日子里,孩子们从莫斯科撤退走了,我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没有组他们一同走,而是送他们和幼儿园的儿童们一同走。这是我们第一次的离别。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全都是精神抖擞的。我跟他们开玩笑,我说我们不久就会见面,我们一起把东西作上记号,安排行李。

女儿依丽娜当时还不到4岁,懂不了多少事情,可是儿子已经9岁了,他已经懂得许多事情,他尽力控制自己的感情。他很勇敢地控制自己。我忍不住问他说:“儿子,你不愿离开吗?”

他回答道:“既然您决定了,妈妈,这就是说。必须这样做。”

在到车站去的道路上,我们除了远行的事情以外,简直无所不谈;我们谈的话很多,而且非常欢洽。车站上不允许家长进入车厢。

女儿在车站土看到母亲们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在车厢里的教养员,她才恍然大悟,知道我不跟她一块儿走。她放声悲哭起来了,来回重复着这样一句话:

“妈妈,不要离开我们!您不跟我们在一起,一定会害怕的!妈妈,我不怕放炮!”

儿子把她带走了。我紧贴着车厢,不能够移动一步。我只有从窗口看到自己的孩子。女儿紧依着哥哥,哥哥把她抱在怀里。将她的头搭在哥哥的肩上,哥哥用一只手抚摸着她,并且说着什么。另一只手偷偷拭着眼泪:要知道,他自己还完全是个小孩子呢!

我们的目光遇在一起了。儿子没有将妹妹从膝头上挪开,也没有告诉妹妹说我在这里,他掏出笔记本来,振笔直书,然后把纸团成一个小团,从窗口抛了出来。火车开动了。我留在月台上,手里握着儿子的字条。纸土有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尽可能地快来吧!我也很害怕。不要惦念依丽娜,在您没有来到以前,我将时时刻刻照看她。我向您保证。”

过了两个月,我以护士的身份,随着同一条铁路的军用列车到孩子这里来了。这是我曾经来过的一个城市,它距离充作疏散儿童住所的休养所有20公里。

我被调到我的孩子所住的保育院作护士。疏散站的站长见到我的委任书,很不满意地说:

“由于你的孩子,就会使别的孩子惊慌不安!他们将会跟在你的身后跑,大声喊叫‘妈妈’!”

我对他保证说,我的孩子是不会造成惊慌不安的,他们很有自制能力,有组织性。一个男人耸耸肩说:

“你简直是在说胡涂话,儿童能够有多大的自制能力!”

卡玛河上的轮船在夜间到达休养所。我的孩子已经睡觉,可是我忍不住要去看他们,因为我知道从明天早晨起,我就得开始工作,不能去看孩子了。

很长的一列列小床,枕头上躺着头发剪得很整齐的小脑袋。我的孩子在哪里呢?满面倦容的、睡眼惺松的保育员很不高兴地回答说:

“我们不知道您的孩子在哪儿,这里的孩子都是我们的。”

我害怕开亮了灯,所以就向小床俯下身去看,我一边走,一边顺便整理一下小被子,像母亲一样抚爱他们……我已经走到第五寝室,我和一位值班的护士同样感到苦恼,因为怎样也找不到我自己的孩子。我把孩子的名字说出来,也还是白费唇舌,因为每一个人都只知道自己所看管的孩子,不晓得在别的组里有没有女儿和儿子……

“请等一等!他们是一对吗?男孩子大,女孩子小,是不是?阿纽塔!不就是我们所说的‘分不开的一对孩子’?”

隔壁小组的保育员阿纽塔走来了,这些女人向我讲述了我的两个孩子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谁不认识他们呢!当我们到达这里的时候,我们把小学生分配在一所楼房里,把学前儿童分配在另一所楼房里,所有的孩子都好商量,他们俩可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们说:‘我们对妈妈保证了,一定要在一起。’因此就不动地方。

可是大家没有理他们,仍然把男孩子分配到大班里去。那时候,您的女儿也火起来了!她整天不吃不喝。她轻声地哭泣,不断地哀告说:‘唉,求求你吧,把哥哥给我吧!你们为什么把我们分开呢!’我们以为她会慢慢会习惯的,可是到了第二天早晨,她还是一样。教养员们决定在女孩子未习惯以前,暂时让她的哥哥跟她在一起。

还没等去找哥哥,抬眼一看,哥哥自己已经来了。他拿着自己的小包袱和写明调到我组的字条。据说,他曾经拿着申请书去见院长。他这样写道:‘请求您,院长同志,不要使我和小妹妹分离。我向妈妈保证过,我们一定同在一起。我保证在小组里尽一切力量帮助女保育员。’

我们带来了许多哥哥和妹妹,可是只收到达样一份申请书,因此,院长也允许了。他在3岁的孩子中间走着,身子很高,好像一支蜡烛……您到达里来吧,我们领您去看看他们。”

在房间裹,许多小床当中放着一张大床,我的两个孩子同睡在这张床上,脑袋各向一边。

保育员打开了被子。女儿正双手抱着哥哥睡。

“经常是这样,”保育员解释说:“这为的是夜间不让哥哥离开。他自己给她洗澡,喂她饭吃。他先看着她全部吃完,然后才吃自己的一份。老实告诉您,护士同志,大家都很高兴地观望着他们的友爱……他们从来也不吵嘴。如果小妹妹闹别扭的话,哥哥小声跟她说几句话,她立刻就好了……所以这里都称他们为‘分不开的一对孩子’。”

我没有唤醒孩子。我害怕我们的第一次见面会惊醒睡着钓孩子们。我给儿子留下一张字条,告诉他我到这里来工作了,我已经见到了他们,听到他们是怎样一对友爱的好孩子,心裹非常高兴。以后有时间再来看他们。

我请儿子转告依丽娜:我们三个人又重新在一起了,还有,当他们从远处看到我的时候,千万不要向我的跟前跑来,因为那样一来,我又得离开这里了。

早晨,我同医生和保育院院长站在那里观看孩子们去吃早餐。从远处我就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因为儿子在小孩子中间,好像鹤立鸡群一般。我的心里跳了起来。孩子们也看到了我。女儿要向我跑来,可是儿子把她拉到身边,跟她低声说了些什么。我举起一只手表示欢迎,并且说:

“我在这里,孩子,以后再来看你们!”

孩子从我身边走过,没有离开队伍。院长望着我,看到我内心的不安,他以赞美的口吻说:

“啊,如果我早知道这是你的孩子,我就不会不愿接受你的委任书了。你的孩子很不错!”

安得列克洛从公文包裹拿出一份申请书递给我说:

“你拿去作个纪念吧。它对于母亲来说是很宝贵的!”

过了几天,儿子向我说:

“您既然来了,就把我调到大班去吧。我将依丽娜完整无恙地交还给您。我很想去露营。那里多么有趣味啊,他们去行军,划船,游泳,担任各种各样的值班勤务,可是我还要到妹妹这里来作客的。”

在这三言五语中,表现出他同3岁儿童一起生活是毫无兴趣的,但是由于需要这样做,他只好忍受了。

在我们见面之后,儿子也表现出自己非常勇敢。

不久以后我被调到后方病院作护士(我曾在护士训练班毕业),于是,我便和孩子们迁到另一个城市去了。

由于我在病院里工作,所以就很少和孩子们在一起,有许多家务事都落到儿子的身上。

他从来没有怨言。他尽力帮我的忙。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对于我的工作很感兴趣。他们从我口里知道了许多伤员的名字。他们给战士们买信封和邮票,我还委托他们给战士们发挂号信。儿子到病房里来,给病人朗读书籍,给需要写信的人代笔。在十月革命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儿子和他的同学(三年级学生)给病人带来了礼物,准备了表演节目。

女儿当时虽然只有4岁,可是她也到病院来了:她给伤员拿水,喊位班人员,跟他们谈话,朗诵诗,使伤员们非常高兴。依丽娜喜欢到战士那里作客,病房里也很真诚地期待她来临,她给战士们带来家庭的温暖,使他们怀念自己可爱的孩子……

唠叨也会伤孩子


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一件事讲好几遍也听不进去;讲多了,孩子又嫌自己烦。其实,爱唠叨的父母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每个父母都对孩子寄予厚望,为了达到设定的目标,会不时的在孩子耳边叮嘱、提醒。但这种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还容易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些父母眼睛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只讲缺点,不提进步。其实,绝大多数孩子已能分辨是非善恶,只是缺少改正缺点的自觉和毅力。如果父母总是喋喋不休地数落孩子的缺点,反反复复地教训孩子,他们会将此视为不信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这种唠叨的环境里,长大后也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所以,唠叨不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那么父母怎么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孩子呢?首先,要耐心地加以指导。指导不同于唠叨:唠叨往往含有责怪、批评的味道,是一种反复的单调的刺激;而指导是亲切的、言简意赅的,它能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帮助他们处理问题,使孩子情绪稳定、心情舒畅。聪明的父母从不去规定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是放手让孩子去做。如果没有做好,也会耐心地帮他分析原因,鼓励他不要灰心,尽力而为。其次,学会尊重孩子也很关键。自尊心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自尊受到伤害,他们会产生心理障碍,如自卑感和对抗心理等。因此,父母必须时刻注意保护并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在生活中,注意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宽容,要给孩子说话和申辩的机会。即使是批评,话也不宜多。唠叨,其实是不懂交流的表现。因此,父母要注意和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孩子交流时要充满爱心和亲切感,态度和蔼。时间最好选在吃饭时和睡觉前,因为这是孩子情绪最为平稳的时候。最后要提醒父母,对孩子讲话也要经过大脑过滤,要讲在点子上,不要信口开河。说出去的话、下

达的命令要算数,不能出尔反尔。

小小婴儿也会察言观色


随着婴儿与亲人感情的交流,婴儿3个月以后就开始认人了,他最早认出的人就是自己的妈妈。这时,不论是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体,他都能聚精会神地看很长时间。

三四个月的孩子在大人跟他说话时,就会高兴,就会笑。

六个月的孩子开始分得出谁是家里人,谁是外人。这时,孩子看运动着的物体,最长时间可达7分钟(平均1分钟),而看活动的人,时间可长达13分钟(平均3分钟)。

五六个月的孩子则会“察言观色”,根据大人对他喜欢的程度,或对你笑,或转过头去不予理睬,或放声大哭。这时,孩子对母亲和照护他的人的依恋情感不断增强,每当见到他们时,孩子的喜悦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八个月的孩子就可以和成年人共同完成一些早期游戏了。当然,其中的乐趣,一开始是来自成年人,后来才是游戏本身。

到了快1岁的时候,纯感情上的交流已经不能使孩子得到满足了。成年人与孩子的共同活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时,成年人可以教孩子许多东西。到婴儿期结束时,这种模仿能力能够看得很清楚。

大人除了要满足孩子交往的需要,除了要教孩子摆弄东西,还要善于评价孩子的行为。对他满意时,可以冲他微笑,抚摸他的头。对他不满意时,可以冲他皱起眉头或用手指指他。

孩子逐渐习惯了这种管理方式,我们就可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需要更深入地与成年人交流,而以上交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了。解决这个矛盾就要靠言语的交流,孩子要听懂大人的语言,自己要掌握语言。语言的交流方式不是一下子能够形成的,要靠整个婴儿期不断地积累。

营养不良或会秧及精神健康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通过研究发现,营养问题与精神疾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年后的精神问题,也许就是婴幼儿时期的营养不足所埋下的隐患。

据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研究所贺林院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出生于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新生儿,其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症的几率较正常年份的人群翻了一番,这一结果与此前国外专家对1944~1945年荷兰大饥荒时期的相关研究不谋而合。

专家认为,中国与荷兰在种族、文化方面都相距甚远,研究结果却惊人一致,这表明胎儿时期的营养不良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具有普遍性。当然,因饥荒而带来的生存压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主任卡斯珀博士的研究结果也与此颇为相似。她在报告中指出,在美国约有7%~12%的早产儿(早于29周出生)长大后出现了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或抑郁倾向,低体重婴儿成年后罹患抑郁症的几率与自杀率都比正常人明显偏高。

同时,专家们也提醒急于给孩子“加餐”的爸爸妈妈,早期添加各种“助长物质”未必就有利于宝宝成长。最近披露的英国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婴儿早期营养过多,生长过快,可能增加青少年以后罹患心脑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的几率。据英国伦敦儿童营养研究中心主任阿兰卢卡斯教授20多年的研究,婴儿生长关键时期的早期营养,影响终身的血压、胆固醇水平、代谢、胰岛素抵抗、骨骼健康,甚至寿命长短。

不过,专家们强调,在大多数精神疾病中,遗传仍是主导因素,营养问题在其中很可能扮演着类似“催化剂”的角色。

相信《家长课堂:惩罚也会强化不良行为》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班家长会活动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