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有一颗孩子心

幼儿园孩子因被批评扔凳子砸老师 简短的给孩子的一封信 09-15

每天吃完午饭,我都会带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步,一起看幼儿园里花草树木的变化,欣赏在花丛中舞蹈的蝴蝶……

一天,我带着孩子们散步结束,正准备领着孩子们回班,经过走廊的时候,俊俊的目光停住了,以至于队伍离开他都没有发现。他又在开小差了,真是个调皮的孩子。“俊俊,你在看什么呀?快跟上来!”我喊道。

“老师,墙壁上有只虫子!”俊俊兴奋地喊。

我朝着俊俊指的方向,微笑着说到:“这是一只壁虎。不是什么虫子。”

小朋友们听见了,立刻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嚷着:“壁虎在哪。我也要看看!”悦悦看到后害怕地说:“壁虎会不会吃小孩呀?”“壁虎不吃人的,吃小虫子的。”“壁虎怎么不会掉下来呀?”孩子们一下子议论开了,壁虎似乎感觉到了危险,迅速爬离了我们的视线。

对于突然出现的状况,我抓住教育的契机,满足孩子的探究欲望,为孩子知识的积累创设机会。我对孩子们说:“刚才我们讲话声音太大,吓到壁虎啦,它害怕得爬走了。你们想知道壁虎的秘密吗?”

“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道。于是我在电脑上搜索了几张壁虎的图片,指着图片,我对孩子们说:“壁虎是爬行动物,它专门吃蚊子、苍蝇、飞蛾,是人们的好朋友。更多壁虎的秘密,老师请你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资料,明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壁虎的秘密。”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迫不及待和我分享他们找到的资料。“老师,壁虎喜欢在晚上出来找东西吃。”“壁虎的脚趾上有小吸盘,在墙壁上爬不会掉下来。”“老师,壁虎遇到敌人,会断尾巴保护自己。”…

没想到俊俊的这一个意外发现,竟然带给孩子们这么多惊喜的收获。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它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能以孩子的兴趣为自己的兴趣,和孩子一样,有一颗喜欢探究的心,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及时捕捉孩子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孩子,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使活动不断深入。让我们睁大慧眼,去捕捉隐含的教育契机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让孩子有颗善良的心


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为了纠正父母这一错误观点,专家提出:不能忽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特别是孩子们的母亲,要用自己的爱,教育孩子“从善如流”,让孩子从小培养博爱、同情、宽容等品德。生活中,许多父母往往对给孩子进行一些特殊的教育,例如:灌输“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勾心斗角”等。也许父母的本意没有错,即告诫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小心上当。可是,这种教育的尺度却很难把握,试想如果在父母本身带有偏颇甚至错误的情况下引导孩子,那么,我们将在孩子心中埋下什么样的种子?或许在父母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人善被人欺”的思想让父母们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而专家却表示:没有善良心的孩子更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因此,作为父母,绝不能放弃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家庭教育,一般在一个家庭之中,存在着四种不同关系、不同性质的爱,只有当孩子生活在这种健全的爱的环境中,才能享受关怀,培养出一颗善良之心

如何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父母爱孩子是人之常理、人之常情,也是人的基本本能。但当父母亲们将自己无私的爱都给予了孩子,收获的却是孩子的冷漠与任性时,又会感到阵阵的寒意:孩子,你为什么不懂爸妈的心?也许这时的父母亲们还没意识到:正是自己这种一味付出,不求回报的“大爱精神”造就了孩子只知索求、不懂付出、不懂感恩的性格弱点。我们都知道,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珍惜:珍惜父母将他带到了这个美妙、精彩的世界;珍惜大地给予的草地与花香;珍惜太阳给予的光亮与余热;珍惜大自然赋予的和风与细雨;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应该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孝敬长辈,应该尊重别人。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在得到别人给予的爱时也要付予别人爱,要从小教会孩子懂得分享与感恩,将来才能更好的与人相处、赢得友谊、赢得真爱、拥有快乐、拥有幸福、立足社会。1、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以德报德、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文教育。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感恩身边的人与事:时常为帮助过自己的人道声“谢谢”、时常给自己的父母打个问候的电话、在特殊的节日里给亲人们捎去诚挚的问候、在家人生病时送上一杯热水、在朋友需要帮助时伸出你援助的双手……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在父母这种无声的感恩教育中,他会懂得识恩。2、利用故事教育法让孩子了解感恩行为。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可以有意向地选择一些有感恩教育意义的故事让孩子多听。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古稀之年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怀着感恩的心,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中写到:“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听说过一个人向树道歉的故事吗?听说过所有正在行驶的汽车为狗让路的故事吗?“羊有跪乳之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些都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泽万里。让孩子从小接受这些感恩事迹的熏陶,他会慢慢学会懂恩。3、感恩教育要贯穿于日常生活中,要跟孩子“计较”他的爱。在与他说“孩子,我们爱你”后,也要让孩子说“爸妈,我也爱你们”,让孩子知道爱是相互的;在孩子要与你分享他喜爱的食物的时候,要“狠下心”来与他共享,让他知道这是爱的分享;在与孩子一起出去购物回来时,别忘了让孩子帮忙拿些细小的东西,为父母分担工作,让他知道什么是责任;当你累时,别忘了让孩子捶捶背,让孩子知道你的辛苦;当你生病时,别忘了提醒孩子给你递上一杯热水,让孩子知道你也需要爱、需要关心……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善良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把握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为孩子通向成功的宝座做好铺垫。父母们别以“孩子还小、不懂事、做不好”来抑制孩子的潜力行为,更别小瞧了孩子的能力。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教育,孩子会渐渐懂得知恩。4、从识恩、懂恩、知恩到感恩是需要经过一段较漫长的教育过程的,父母们别着急孩子在哪天才懂得感恩,也许就在今天,也许会在明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充满憧憬;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挫折和不幸;才能从容地面对思想上、生活上的负担。感恩,善待了自己,尊重了别人;感恩,快乐了自己,感染了别人。有一种美德,叫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最善良、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最美丽、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最高尚。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璀灿!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常听别人说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3-27岁,可每个人的情况各不同。妈妈们,你们是多大的时候生的宝宝呢...[详细]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感恩的心缺失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的致命的性格弱点。要教会孩子学会感恩,用感恩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个世界。

要教会孩子拥有感恩的心

某校为学生播放孕妇生子录像,再现当妈妈的辛苦,来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培养有一颗感恩之心的道德品质,可赞。

再例,有一位年轻的妈妈,每逢孩子生日那天,她没有给孩子买生日蛋糕,也没有为孩子大摆宴席,却不忘记带孩子去产科医院,去看望那位曾经给自己接生的白衣天使,告诉孩子是那位医生阿姨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让孩子给那位医生阿姨送上一束美丽的鲜花,送上全家一颗感恩之心。妈妈在孩子生日那天,虽然没有给孩子买生日礼物,却给了孩子无价之宝——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拥有一颗感恩之心。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现代文明的进步,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成员,在整个社会大家庭中,其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人类只有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帮助才能更好地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孩子幼小,这种感恩之心不是用说教可以教导、培养起来的。作为父母自己首先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做丈夫的要感恩妻子,是她的付出和奉献,使家庭更加美好和温馨,使她成为自己生命的另一半。做妻子的要感恩丈夫,在茫茫的人海中,是他的“发现”才组成了一个美好的家庭,是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家庭。我们要对自然常怀感恩之心,人类的生存与繁衍离不开自然的奉献。我们要对老师常怀感恩之心,每个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培育。对一切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对孩子来说,感恩应该是父母给孩子必须上好的一堂人生必修课。让每个孩子懂得:他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每一步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大自然慷慨的赐予。对孩子来说,学会感恩,常怀感恩之心,就应该在自己的心中装着他人、装着社会、装着国家、装着地球,而不是一切“以我为中心”。

感恩,应从家庭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父母生日,孩子给父母送上一个生日蛋糕,写上一张生日卡,是感恩;平时,孩子为父母倒一杯热茶,送上一条热毛巾,何尝不是感恩。感恩无须旁人提醒,应该发自每个人的内心。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凝望的眼神,一种温暖的触摸,无不是感恩的载体。有了感恩,家庭就有了阳光,我们的日子就会变得快乐,日子即使过得非常清贫,但也活得有滋有味。懂得感恩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当然,感恩绝对不是家庭成人世界对孩子的单向要求,而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是男人还是女人,一种共同的生活态度,是面对这本生活教科书应共同学习的一个重要命题。让我们共同去探讨吧。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王娟,很喜欢《感恩的心》这首歌,也常常和孩子们跟着一起哼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它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感谢生活中的每一点关心和帮助,感念社会的每一点给予,学会说“谢谢”。

也许,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和感恩,但这样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残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家长更多的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责”,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长幼关系中理应享有的“权”,亦即忽视了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孩子因没有付出的体验,久而久之,父母的付出在孩子眼里就会变得理所当然了,长此以往,又何谈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恩呢?要教孩子学会感恩,就要在乎孩子对别人的爱。

平时的我特别注重对女儿“爱”的教育:爱自己,爱家人,爱身边每一个爱她的人。我也一直用爱去感染着她,教育着她,终于感觉我的教育也有所回报了。

“五一”放假三天,女儿也病了三天,看着她烧得红彤彤的小脸,我的心也揪着。发热持续了两天两夜,我也熬了两夜。昨晚病情终于好转,温度也平稳了,可能是这两天太辛苦了,我也病了,睡到半夜时,我突然咳起嗽来,本想起床喝口水,可实在怕动,就在这时,我忽然发觉胸口有只小手在轻轻地拍着,我一惊:女儿又不舒服了?转头看过去,女儿睡得很安稳,只是她肯定在睡梦中听到了我的咳嗽声,便像我安抚她一般的安抚起我来,瞬间的感动让我的眼睛湿润了……

幼儿园随笔: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国的古训。在幼儿园里,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下雨天,爸爸妈妈总是把孩子抱进活动室,孩子连声“再见”也不说。年迈的奶奶蹲在地上给孩子换鞋,而孩子却心安理得,竟没有一声“谢谢。”有的孩子大小便在身上,老师毫无怨言的给他擦洗,帮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竟受之当然,没有任何表示。我们还经常看到孩子自私、霸道、缺乏爱心的一面,不禁感叹:我们的孩子怎么啦?殊不知,良好的情感互动就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我们若不及时培养,以后就很难补救。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也不例外。而缺乏感恩之心的孩子往往表现得更加脆弱、敏感、自私和任性。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呢?鉴于此,我们特意围绕感恩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利用自然环境进行感恩教育这方面的教育,我们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例如吃早饭时告诉幼儿:小小一粒米,来的不容易,我们要感谢拥有这些食物,要珍惜粮食。阅读图书时,感谢图书给予我们知识,我们要爱惜书籍。户外活动时,让幼儿去感受,天上的太阳给我们提供了温暖和明亮;花草树木给了我们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我们要心存感激;动物们为我们提供了肉、蛋、奶,我们要心存感激,并爱护它们。因为有了自然界的一切,我们的生命才鲜活,才有滋味。

  2.利用家庭环境进行感恩教育家庭是孩子感恩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就是孩子学会做人的一面镜子,其行为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格。所以我们利用家长会与家长们交流了科学育儿的方法与经验,让家长了解教育孩子从学会做人开始,学会感恩开始。

  首先,让家长们从自己做起,用良好的道德情感为孩子做榜样,在生活中时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和感谢别人帮助的快乐,懂得用行动回报他人的爱,并以身作则,时时教育关心身边的人,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学习感恩。

  例如:在家要求孩子每天为家人做一件事情;经常陪孩子聊天,让孩子说说别人是怎么帮助自己的,应该怎么感谢他们等。这样,孩子的感恩之情更自然;最后家长邀请孩子当家庭代表,做爸爸妈妈的小助手,制作感恩卡,送给想要感谢的人,向他表达谢意,让幼儿以实际行动表达心意。再例如在家里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感恩盒,如果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就随时将所受到的帮助写在纸上,装进感恩盒里,过一段时间,让孩子翻看感恩盒中所收集的纸条时,孩子会有强烈的感恩情绪,让孩子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的成长受到了这么多的帮助。让孩子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吧!你看这些简单而有益的活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还能加深亲子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3.利用集体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一片天地,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孩子们整天生活在这样的大集体里,帮助别人和受别人帮助的事情时时发生,我们就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出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面对父母还是老师,朋友或对手,快乐和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

  首先,我们老师一起找了很多有关感恩的故事以及歌曲等,在一日活动的晨间活动和课间活动中不断地渗透给孩子。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让孩子们讲讲自己与妈妈之间的趣事。老师问:“妈妈为什么对你那么好?”“因为你们是妈妈的孩子,不爱宝宝的妈妈们不是好妈妈!”“那不爱妈妈的宝宝呢?”老师的反问恰到好处地启发了孩子换位思考,加深了孩子们对感恩的认识。

  我们还让幼儿每天都对每一个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问好,并给他一个拥抱;向他们的爸爸妈妈问好,并送上微笑!我们还给小朋友布置了任务,每天为小朋友或班集体做一件事,如:扫地、擦桌子、叠被子、整理活动室等。通过为他人做事,孩子们体验着感恩的快乐。

  其次,在各种节日到来之际,我们都会结合节日内容展开相应的主题活动,如“三八”节组织家园“同乐庆三八”等活动,让孩子们表演节目,给妈妈、奶奶、老师送上自制小礼品,表达爱她们的情感,并学习用行动回报对她们的爱。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活动中获得良好的行为体验。

  4.利用社会环境进行感恩教育爱要说出来,要用行动表达出来,我们组织了“爱心接力”的系列社区活动,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爱心,向社会表达爱心。例如:教育幼儿保持社区的环境卫生,从自己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见到果皮、纸屑、废弃方便袋、包装盒要捡起来;和爸爸妈妈上街时一起为街上执勤的民警叔叔送上一瓶矿泉水等。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年龄小、自制力差的孩子,为了给我们的孩子奠定健康的人格基础,我们应多组织有益、丰富的活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谐的世界;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粒和平的种子。愿我们的孩子都怀有感恩之心,孩子因此而长大,你我因此而快乐。

幼儿教育笔记: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幼儿教育笔记: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幼儿园里,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下雨天,爸爸妈妈总是把孩子抱进活动室,孩子连声“再见”也不说。年迈的奶奶蹲在地上给孩子换鞋,而孩子却心安理得,竟没有一声“谢谢。”有的孩子大小便在身上,老师毫无怨言的给他擦洗,帮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竟受之当然,没有任何表示。我们还经常看到孩子自私、霸道、缺乏爱心的一面,不禁感叹:我们的孩子怎么啦?殊不知,良好的情感互动就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我们若不及时培养,以后就很难补救。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也不例外。而缺乏感恩之心的孩子往往表现得更加脆弱、敏感、自私和任性。

利用家庭环境进行感恩教育家庭是孩子感恩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就是孩子学会做人的一面镜子,其行为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格。所以我们利用家长会与家长们交流了科学育儿的方法与经验,让家长了解教育孩子从学会做人开始,学会感恩开始。

首先,让家长们从自己做起,用良好的道德情感为孩子做榜样,在生活中时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和感谢别人帮助的快乐,懂得用行动回报他人的爱,并以身作则,时时教育关心身边的人,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学习感恩。

例如:在家要求孩子每天为家人做一件事情;经常陪孩子聊天,让孩子说说别人是怎么帮助自己的,应该怎么感谢他们等。这样,孩子的感恩之情更自然;最后家长邀请孩子当家庭代表,做爸爸妈妈的小助手,制作感恩卡,送给想要感谢的人,向他表达谢意,让幼儿以实际行动表达心意。再例如在家里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感恩盒,如果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就随时将所受到的帮助写在纸上,装进感恩盒里,过一段时间,让孩子翻看感恩盒中所收集的纸条时,孩子会有强烈的感恩情绪,让孩子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的成长受到了这么多的帮助。让孩子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吧!你看这些简单而有益的活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还能加深亲子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利用集体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一片天地,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孩子们整天生活在这样的大集体里,帮助别人和受别人帮助的事情时时发生,我们就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出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面对父母还是老师,朋友或对手,快乐和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

我们老师一起找了很多有关感恩的故事以及歌曲等,在一日活动的晨间活动和课间活动中不断地渗透给孩子。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让孩子们讲讲自己与妈妈之间的趣事。老师问:“妈妈为什么对你那么好?”“因为你们是妈妈的孩子,不爱宝宝的妈妈们不是好妈妈!”“那不爱妈妈的宝宝呢?”老师的反问恰到好处地启发了孩子换位思考,加深了孩子们对感恩的认识。

我们还让幼儿每天都对每一个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问好,并给他一个拥抱;向他们的爸爸妈妈问好,并送上微笑!我们还给小朋友布置了任务,每天为小朋友或班集体做一件事,如:扫地、擦桌子、叠被子、整理活动室等。通过为他人做事,孩子们体验着感恩的快乐。

用社会环境进行感恩教育爱要说出来,要用行动表达出来,我们组织了“爱心接力”的系列社区活动,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爱心,向社会表达爱心。例如:教育幼儿保持社区的环境卫生,从自己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见到果皮、纸屑、废弃方便袋、包装盒要捡起来;和爸爸妈妈上街时一起为街上执勤的民警叔叔送上一瓶矿泉水等。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年龄小、自制力差的孩子,为了给我们的孩子奠定健康的人格基础,我们应多组织有益、丰富的活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谐的世界;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粒和平的种子。愿我们的孩子都怀有感恩之心,孩子因此而长大,你我因此而快乐。

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多和孩子交流沟通


从“兔妈妈……”开始

今天的日常文学活,我安排了开始评选“文学宝贝”。说:“今天,我们又要来比赛讲故事了,评出12月份的文学宝贝,准备好的请举手。”只见朱朱高高地举起了小手,当请她来讲的时候,他说:“我来讲个故事,是我妈妈教我的,名字叫《雪孩子》

“好呀,那你来讲给小朋友们听,好吗?”

“有一天,兔妈妈和小兔……”

朱朱一本正经地讲故事,两只眼睛不停地转动着,结巴着把故事讲完了,转过来看着我,仿佛在说,老师我讲得好不好,可以成为文学宝贝吗?

“朱朱,妈妈教你讲故事的时候,表情是怎么样?声音是怎么样的?请你学着,把故事讲得好听点,好吗?”

“好!今天回家去我再学一学,明天讲得好听点!”

朱朱是我们班喜欢听故事喜欢表达的孩子之一,而且喜欢在情景游戏中进行表达,在这样的环境下,她更能自如地表达自己想法,并且表达出自己对角色的体会,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提醒她用自然的表情来讲故事,大大激发了她讲述和表演文学作品的兴趣,相信她明天会有更好的表现的!

什么是快乐?

在一次游戏过后,我问朱朱,你觉得玩游戏快乐吗?朱朱说快乐啊。我又问,为什么你觉得快乐呢?朱朱歪着脑袋说:“因为有小朋友和我一起玩啊

但是,佳佳小朋友却不是这样认为,她举着小手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经常有人跟它讲笑话,所以觉得很快乐!”这出乎我意料的奇特想法,使我很惊讶,我马上反问他:“那你什么时候觉得很快乐?她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有人跟我讲笑话时,我觉得很快乐!

这一问一答,使我悟出了她平时为什么喜欢傻笑的原因,也使我回想起前不久的一件事:那次离放学还有一段时间,我就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好朋友一起玩,这时,佳佳就指着邱宇对我说:“老师,我想和邱宇一起玩!”当时,我不介意地反问了一句:“为什么?”她笑着对我说:“他老喜欢说笑话,我跟它一起玩觉得很快乐!所以我想跟他玩!看来,我平时对他的傻笑批评是偏面的、不切实际的。

俗语说的好:千人千模样,万人万脾气。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个性。老师的同一句话,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却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平时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走进每个孩子的情感世界,悉知他们的所思所想,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孩子。

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的家庭真可爱,美丽清洁又安详···”新学期开始我们引导幼儿感受托二班这个大家庭带来的温暖,感受“姐妹兄弟”一起生活的快乐!我们会引导宝贝们安慰照顾新来的小朋友,教育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并懂得感谢,抱有感恩的心。如:妇女节,引导孩子们知道妈妈很辛苦,懂得关心妈妈,听妈妈的话,给妈妈做礼物,帮妈妈做家务等来感谢妈妈。大川小朋友生病没有来,我们会利用“打电话”的形式(我们班有一个电话机,是为了培养幼儿语言发展,鼓励宝贝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感用的),引导孩子们给大川打电话,告诉大川小朋友们很想他,祝大川快点好起来。看到了幼儿园的老师要问老师好,做个有礼貌的小孩。杨老师生病时,引导幼儿告诉杨老师要多喝水,做个听话的乖小孩。安老师打扫卫生很辛苦,引导幼儿说安老师辛苦了,并与安老师一起分享.孩子们带来好吃的要学会一起分享,有好玩的玩具一起玩,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教育过程,它应该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来共同完成,两者之间互为补充,形成合力。正如教育专家朱棣云所说,感恩是个小小的点,但涉及的面很广,应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在实施感恩教育时,要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注重挖掘小事的意义和精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点滴中培养学孩子的感恩意识;重经常,“生活无小事,时时处处皆教育”,要让孩子知道值得感激的人和事很多,把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重体验,学生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人格是在生活中历练形成、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父母应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促使和帮助孩子亲身经历,有时候一次体验与反思,就可以形成人生经验和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