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闹,爸爸有招

09-24

前辈告诉我们,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提前寻找一些资料。资料的意义非常的广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样东西所需要的素材。有了资料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工作!那么,关于幼师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宝宝哭闹,爸爸有招”,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导读:孩子又在哭闹了,忙了一天的老爸是不是会有什么绝招来对付呢?虽然平时都是妈妈和孩子比较亲近,但是关键时刻爸爸的作用不可替代。

忙碌的爸爸偶尔信誓旦旦带一次宝贝,谁知小宝贝偏偏不给面子,即便抱在怀里依然哭闹不休。做爸爸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惶惶然不知如何应对。将小宝贝顺手交给一旁的妈咪,也许是最省事的办法。不过,如果你不想在妈咪面前有掉链子的感觉,有心将哭闹不休的小宝贝安抚得服服帖帖,劝你还是学学本期罗列的这些西方爸爸们的绝招吧!

绝招1:走进宝贝心灵的抚慰

宝贝饿了,爸爸却在给他播放他最喜爱的音乐;宝贝出牙感觉不舒服了,爸爸却在给宝贝更换尿布……所有类似牛头不对马嘴的做法对于安抚哭闹的宝贝自然无济于事。

安抚哭闹宝贝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出宝贝哭闹的原因,再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认宝贝的需要看起来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年龄比较小,还不会正确表达自己需要的宝贝来说,爸爸想要明白宝贝的真实需要确实必须学会更好地了解、观察宝贝。很多爸爸平时带宝贝比较少,对宝贝的需求无从了解,那么通过进行多方位的尝试来确认宝贝的需要,不失为一头雾水的爸爸们寻找安抚宝贝途径的好方法。只要多方出击,从不同的侧面尝试,爸爸的抚慰总会在宝贝的哭闹声中产生作用。

绝招2:带着宝贝去兜风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宝贝不是因为健康原因哭闹,将宝贝约束在私家车的安全座椅上,风风火火在户外转上一圈是安抚哭闹宝贝非常有效的方法。望着户外不断变化的风景或者闪闪烁烁的霓虹,应接不暇的小宝贝一定将哭闹的念头抛在九霄云外,乖乖地嗯嗯啊啊着表达自己无边的快乐与惊喜。

绝招3:牺牲手指让宝贝啃一啃

如果不清楚宝贝哭闹的原因,将自己的手指伸出去让宝贝吮吸不失为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安抚哭闹宝贝的好方法。几个月的宝贝有着强烈的吸吮需要,并且吸吮也是宝贝自我安慰的一种有效方式。一旦将手指伸进宝贝嘴边,宝贝通常都会条件反射似地停止哭闹,转而津津有味地吸吮伸向他嘴边的手指。不过将手指伸进宝贝小嘴巴的时候,切记要保证手指的干净,并且指甲朝下,以免指甲盖伤到宝贝的上颚。

绝招4:来点美食的诱惑

饥饿或者口渴是引起宝贝哭闹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妈咪不在家,孤立无援的爸爸可以在奶瓶里装上温水或者温热的奶水,喂给宝贝喝。即便宝贝不饿,奶瓶或者奶嘴也能带给宝贝安慰。宝贝通常都会比较喜欢吸吮奶嘴,或者用舌头顶着奶嘴玩耍。

绝招5:体验“坐飞机”的快乐

几乎所有的宝贝天生就喜欢被轻轻地摇晃,因此,当宝贝哭闹时,让小宝贝躺在爸爸强健的肘弯里,或者汽车座椅、摇篮里,轻轻地摇晃,让宝贝体验“坐飞机”的奇特感觉是摆脱哭闹的有效方法之一。被摇晃的宝贝通常都会很快安定下来,并且让小宝贝“坐飞机”还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这种活动既抚慰了哭闹的小宝贝,还可以让小宝贝在被摇晃的过程中被动地得到锻炼。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如何安抚哭闹宝宝?


导读:在环境的干扰因素上,也应加以控制。环境中的吵杂,尤其是长时间的噪音也易使宝宝的情绪陷入不安,长期下来,对宝宝情绪的调适能力会有负面的影响。

安抚孩子的情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究竟我们应采取哪些步骤来安抚宝宝的情绪呢?以下是几个建议:

1.了解婴幼儿的情绪发展

婴幼儿的情绪与成人间有着极大的差异,对于他们的情绪,我们不能以我们现有的经验与感受来加以推测。在婴儿出生时,他所具有的情绪反应包括自发的微笑(非社会性的,没有原因的微笑)、惊吓、苦恼(对痛或不适的感觉)、以及嫌恶。到了三到六周,他开始具有社会性微笑、生气、惊讶以及悲痛的情绪。到了五至六个月,他开始觉得害怕,十二个月到十八个月之间,宝宝则会开始具备同理心,也会开始觉得羞怯、屈辱、骄傲,以及内疚,同时也会开始忌妒,并具备自我意识,开始区辨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不同,他们会出现越来越复杂的情绪反应。

另外,对婴儿情绪发展的知识,也可以帮助妈妈们检视自己宝宝的情绪状况,因着年龄的不同,找出宝宝情绪欠佳的原因,以便采取必要的情绪安抚方式。

2.提供宝宝正面的情绪刺激

婴幼儿情绪发展是一个累进的过程,越具备愉快经验的孩子,越能处理不悦的情绪。也就是说,宝宝越是生活在愉快的情绪经验中,他越具有抵抗负面情绪的能力,而当情绪出现不安时,也就容易被母亲所安抚。所以婴儿一来到人世间时,我们就应该多给予他愉快的情境,避免负面的刺激,例如应该多维持他生理上的舒适,让他吃饱睡好,衣着温暖舒适,并给予充份的活动空间,以及身体上的接触拥抱。而在心理上,则是给他充份的安全感,也要与他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不妨多和他说说话,轻声的耳语交谈、微笑语温柔的响应,并且尽量与他互动,这些都是为宝宝情绪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好方法。还记得状况一中的甲宝宝吗?他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

至于传统方式中,要将宝宝绑住以免惊吓,或是将众多的衣物裹住宝宝,以免着凉,或是满月以前的婴儿不可以多抱的养育方法,建议您就让他成为「传说」,别在您的家中出现!

3.安排平和的环境

情绪的平和,有助于宝宝的情绪调适,过多且过于复杂的刺激,会使得宝宝不安。虽然在婴幼儿的教养上有句经典名言是「提供孩子丰富的刺激」,但是这是指环境中有益的物理刺激,并非只有情绪上的刺激。对宝宝有益的是平和的情绪刺激与有规律的节奏。所以在宝宝所处的环境中,不论人、事、物,都是以温和为佳。当然也应提供给孩子大笑的机会,但是过长时间的刺激会带给孩子后遗症,如状况一中甲宝宝的情形即为如此。建议您给予孩子合宜的情绪刺激。

此外,在环境的干扰因素上,也应加以控制。环境中的吵杂,尤其是长时间的噪音也易使宝宝的情绪陷入不安,长期下来,对宝宝情绪的调适能力会有负面的影响。

对付孩子的哭闹妈妈有好法


儿子在月子里非常乖,每天就是吃饭和睡觉。哭的原因也很单一,不是饿了就是纸尿裤脏了。他的哭声非常特别,饿的时候哭起来好象咳嗽一般,发出的是短音节。急躁得把头左右乱摆,只要奶嘴一碰到嘴唇,哭声就能嘎然而止,全部的精神都集中在吃奶上。拉屎了的哭声更加有特点,哭声是这样的:“拉~~拉~~拉~~”他用的是婴儿语言,翻译大人的语言就是:“我拉了,我拉了。”

不过我把这个结论告诉老公,他总说我是自作多情,把这么神话的事强加到儿子的头上,幸好有婆婆作证,老公才勉强相信了儿子的聪明。

出了月子,儿子有了自己的生物钟,每天傍晚的6:00是他雷打不动的“开闹”时间。6:00,公公下班,吃饭时间到了。儿子睡在小床中做着他的春秋大梦,我捏手捏脚的走到他的床前检查被子是否盖好,然后就到了餐桌前,享受每天最丰盛的一顿饭。

刚吃两口,哭声乍起,哭闹的第一阶段开始了。起初的哭声还比较弱,哼哼唧唧,断断续续。这是他在半睡半醒中发出的预告;接着,进入第二阶段。他发现没有人理他,哭声变得连贯缠绵起来,“啊~啊~啊~”,像弹棉花般节奏分明;第三阶段:电闪雷鸣式的哭法。哭声错落有致,力道实足,仿佛被谁使劲掐了一下屁股,委屈得不能自拔。最后阶段:声嘶力竭。这时候,我们能听到片刻的安静。数秒钟后,如小鸭般嘶哑的哭声接踵而来,声音中宣告着他愤怒的情绪,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当然,我们一般是到了第三阶段刚开始的时候,就会选出代表去把儿子抱起来。

宝宝为什么会任性哭闹


导读:为了一点点小事情或者根本不为什么,小家伙就大哭大闹,不可开交,直到全家人仰马翻,精疲力竭而止。2岁左右的小家伙尤其如此,真让做父母的觉得自己付出的所有的爱都化作泡影,从而对小家伙的“任性”大感失望——白疼他了。

如果家里的宝宝还未满3岁,做父母的肯定有这样的经验:为了一点点小事情或者根本不为什么,小家伙就大哭大闹,不可开交,直到全家人仰马翻,精疲力竭而止。2岁左右的小家伙尤其如此,真让做父母的觉得自己付出的所有的爱都化作泡影,从而对小家伙的“任性”大感失望——白疼他了。

事实上,这和宝宝的“任性”丝毫无关,小宝宝们正用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吸引你的注意,用“我哭故我在”来告诉你他不满意。当然这种方式是孩子式的难以自控的(这么小的孩子,你还想他能怎样)。这样的感情宣泄帮助他们摆脱紧张和烦躁的情绪,对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益处。

那么,宝宝们究竟为什么会发火呢?

原因一:他们毕竟太小,还不会长篇大论,更不会用言语把感情上受到的所有伤害表达出来;但同时,他们却很明白自己的喜恶。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有了很强大的“自我”观念,却苦于无法表达。这让他们像一颗随时都会引爆的炸弹,让父母防不胜防。

原因二: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希望对事物有所控制,但他们看到的仍然是自己的“无能”。在看到无法控制自己想要控制的事物时,小家伙们除了叫喊和眼泪没有别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愤怒。

原因三:正像水开后被放了气的高压锅一样,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孩子突然为了一件小事发火,那也是对长时间积聚的紧张情绪的释放。父母可千万别搞错了,这不是什么任性,任何一次发作总是要传递一个这样那样的信息,而且是不那么容易解读的信息。

第一、家庭要有平和的氛围

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孩子的很多习惯都源自家长。如果家长一遇事情就着急上火,大声说话;和爱人意见一旦相左,就立刻针锋相对、大发脾气甚至发展到吵架。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多数是爱发火的。因为孩子看到的就是这样,爸爸妈妈就是用发火、争吵来解决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孩子自然就学会了这样来表达自己。尽管多数家长都教育自己的孩子温和处事,但是身教远大于言教。所以为了孩子,家长应该改变自己。

第二、不同的发火原因,不同的解决方法

不要把孩子发火当成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其实这只是孩子的一种不正确的、过激的表达方式。家长没有必要一看到孩子发火耍脾气就气急败坏,不分场合急于纠正,甚至动用武力,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当然也绝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发火的原因,对症下药。

有的孩子是因为无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发脾气。有一天,邻居的孩子在家里大哭大闹,究其原因,是吃了两根冰棒后还要吃两根。爸爸不同意,先斥责了一通;妈妈让他坐在沙发上好好想想自己的错误,哭好了再说话,孩子在沙发继续大哭。奶奶过来,没有斥责宝宝,只是问宝宝,吃了两根冰棍再吃两根冰棍一共几根?宝宝注意力被分散了,回答四根。奶奶接着问:“小朋友一下子吃四根冰棒会怎么样?”答:“会很凉快。”奶奶说:“对,是会很凉快。可是吃了四根冰棒,肚子会怎么样?”答:“肚子会疼。”“宝宝现在还要吃吗?”“不能吃了,我不想肚子疼。”显然,在一问一答间,孩子的情绪变得平静了。事后,奶奶又告诉宝宝,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要好好和大人说,不要发脾气更不要哭闹不休,宝宝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我觉得奶奶的方法很好,让孩子知道凡事应该好好说,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更不能达到目的。

有一次,儿子出去玩,不一会就回来了,一进门就把玩沙的小水壶扔在地上。我很恼火,但没有理他。没想到,这孩子又补了一脚,把小壶踢到了我的跟前,嘴里还大叫:“我不要水壶,不要水壶。”我没好气地说:“那你就换个玩具。你这么不爱惜小壶,乱扔乱踢,我就送给弟弟吧。”儿子忽然扑到怀里大哭起来,“妈妈,妈妈”地一边叫一边打我。我突然觉得儿子的大哭和我要把小壶送出去没有关系,我只好把批评他不爱惜玩具的话咽到肚子里去了。“告诉妈妈为什么呀?”他抽抽答答地说:“洋洋和浩浩他们都有小桶。”“你不是有小壶吗?”“小壶不好,小壶不能装好多沙沙,他们都不带我玩大沙堆了。”“哦——”我故做夸张:“走,妈妈让你知道小壶也很好。”我和儿子一起在沙沙上种小草,然后用小壶撒水,我们还用水壶撒出的水在水泥地上画画。一会,洋洋和浩浩也来了,几个孩子又一起高高兴兴了。我仔细一想,其实儿子回来扔水壶就是想让我注意他,一个孩子只是用错了表达方式,而我却错用了别人的忠告——孩子发火时,不要理他。好在我及时地问了原因,而没有批评他不该发火,应该爱惜玩具等等。当他和小朋友高高兴兴地告别时,我提着小壶说:“多好的小壶啊,你扔了的时候,我还以为你不喜欢了,差点就送给弟弟了。下次,有什么事情,可以好好和妈妈说,不要乱扔东西。”“妈妈,我错了。”儿子很爽快地承认了错误。

适当的方法会使孩子发火的次数越来越少,因为孩子也发现,其实可以好好地和别人交流,并不是发火才能解决问题。

三招改变胆小的宝宝


导读:胆怯表现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过多的宠爱与纵容,与社会的接触欠缺,这不免使其对公共场合、集体活动产生了未知的恐惧。在家时,家长可别让孩子太由着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办,而应适时放手,让他多到社会上去见识见识。

在家像只横行的小老虎,出门变成胆怯的小猫咪。一些家长常常说自己的孩子是“门背后的霸王”,并为他们“拿不出手”的表现头疼不已。专家告诉年轻父母:鼓励式教育最重要,改变宝宝行为的三大原则——

在家别太宠溺

“胆怯型”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我,敢说敢做,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唯唯诺诺。但是,一旦他们置身于相对陌生的环境或面对生人,便会完全“失去”聪明与灵巧,缺乏信心,不敢表达,尤其害怕失败。

胆怯表现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过多的宠爱与纵容,与社会的接触欠缺,这不免使其对公共场合、集体活动产生了未知的恐惧。在家时,家长可别让孩子太由着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办,而应适时放手,让他多到社会上去见识见识。

鼓励使人大胆

一些孩子不太善于与别人打交道,遇到父母的熟人总不愿意主动问好,要么低着头、要么把脸扭向一边、要么涨红了脸没有一句话、要么干脆躲到爸爸妈妈身后。一些家长便向别人“解释”:“这孩子就是害羞,不太爱说话,见到客人总是别别扭扭的”。

专家:千万不要给孩子扣上“没用”、“胆小鬼”的帽子,一味指责只会更加打击本就自卑的他(她)。当孩子表现不如人意时,父母应当耐心地予以安慰和鼓励:“第一次见面谁都会紧张,以后和阿姨熟悉了,你一定会说得更好。”“这次没完成没关系!下次我们继续努力,妈妈相信你能行!”在尴尬的节骨眼上给孩子一个温暖坚定的眼神,他(她)的信心才会慢慢增长,直到把过度的羞怯抛到脑后。

不要操之过急

对待胆怯型的孩子,创设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让胆小的孩子‘勇往直前’,家长与老师都不能操之过急。”当孩子不愿意与其他更多的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和小朋友一块玩,因为害羞的孩子比较喜欢一对一的交往;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时,家长不要勉为其难,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家长也不要胁迫他,因为这样做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将来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来应对,使害羞升级。

与此同时,父母也可与老师一起轻轻“推一把”,引导孩子多多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同龄人集体行动,以培养其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鼓励为主、推动为辅,让孩子由“两面派”蜕变为“表里如一”的“自信派”。

新入园宝宝怎样避免哭闹


离开温暖的家庭和一直陪伴自己的亲人,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孩子不适应,产生焦虑、哭闹现象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家长和幼儿园如何联手,共同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幼儿入园后与幼儿园的配合工作。以下几个小建议,家长不妨一试。

1.第一次新生家长会不要错过

不管工作和家务多么忙碌,年轻的父母都不要错过幼儿入园前的第一次家长会。幼儿园将全面介绍其办园特色、师资情况、硬件设施和新生入园注意事项等,你会从家长会上了解到你想知道的很多重要信息。这其中的点点滴滴,都将关系到今后幼儿健康成长的各个方面。

2.激发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愿望

幼儿被录取后,家长要经常和幼儿谈论有关幼儿园生活的话题,还可以借用幼儿喜欢的角色游戏体验幼儿园生活,如家长扮演老师,和幼儿一起做他们喜欢的亲子互动游戏,一起看图画书、讲故事等。家长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带幼儿参观在园幼儿的游戏活动,以此激发他们喜欢上幼儿园的愿望。

3.教幼儿掌握必备的本领

刚入园时,老师对幼儿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加之需要照顾的幼儿数量较多,难免不能关注到每一名幼儿。所以,掌握简单必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至关重要。语言表达方面,入园前家长要教幼儿知道自己的名字和性别,别人叫的时候会答应,如果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就更好。还要教幼儿用简单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如:“我饿了,我要吃饭”,“我想喝水”,“我要上小便”。见到熟悉的人会问好,离开的时候能说再见等。生活自理方面,教幼儿会用小勺吃饭,吃饭的时候不左顾右盼;让幼儿练习用水杯喝水,会自己上小便、脱裤子、提裤子,会打肥皂用流动水洗手等,如果能培养孩子在12:00—14:00之间午睡就更好了。

4.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

想要了解幼儿入园后的各种表现,与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和进行及时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可利用接送孩子的空隙时间与教师进行口头交流,了解孩子的当天表现。如果工作比较忙或让老人接送,可用写条或写信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书面交流。

5.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

幼儿入园后,每天都有新变化。家长一定要关注幼儿的这些微妙变化,并及时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先要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听听孩子的唠叨:我和谁一起做游戏啦,老师教了什么歌曲了,吃饭的时候谁挑食了,睡觉的时候谁先睡着了……还要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看看孩子离园后的各种表现,是高高兴兴还是沉默寡言,是一蹦三跳还是垂头丧气,点点滴滴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询问并肯定他的可喜变化,促进孩子逐渐养成好习惯。

相信《宝宝哭闹,爸爸有招》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宝宝入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