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雨点》教学设计之四的教案

画风教学设计 幼儿园四季的教案 09-26

作者:佚名    转贴自:小学语文资讯网    点击数:74

《雨点》教学设计之四

江苏省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 符春燕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在教学中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与创造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设计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下雨的情境,让学生转换角色,进入雨点的世界。以童趣为本,朗读为主,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互动学习,能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2、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从而认识自然现象。

 3 、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读懂课文,认识雨点的动态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雨点”(学生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小雨点上那儿去啦?(m.sXW9.Com 实习报告网)

 2、你们瞧:小雨点又沙沙地下起来了!多么欢快的小雨点,让我们一起走进小雨点的世界。

 3、现在你就是可爱的小雨点,认真地读读课文,你想落进哪儿就落进哪儿。读后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开头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雨中世界,创设美的意境,把学生带入其中,渲染了课堂气氛,为全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很快进入角色,感受小雨点的欢快可爱,为下文想象说话打下了伏笔。〕

二、换位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2、集体对话交流:小雨点,你想落进哪儿?

(学生选择学习课文段落)

(一)生:我想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1)为什么呢?(因为池塘里的水一动也不动,我来到这里,就想好好地睡一觉。)

 (2)瞧,小雨点真的睡觉了。 

 (3)指导朗读: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老师真想来读读这句话(范读)谁来试一试---评议(他读得怎么样?)小雨点睡着了,(“睡觉”闪烁变色)我们不要吵醒它,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二)生:我想落进小溪里。

 (1)小雨点来到小溪你看到了什么?

 (2)师引导:小溪里的水慢慢地流呀流,就向在---- 看着看着,小雨点也想-- 

 (3)你们看:雨点真的在散步了!

 (4)指导朗读: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

 谁想来读一读---评议(“散步”闪烁变色)赛读---齐读

(三)生:我想落进江河里。

 (1)来到江河,你看到了什么?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瞧:小雨点呀小雨点,你要随着江河水跑到哪里去呀?(学生发散思维训练)

 (3)指导朗读: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

 难怪雨点跑得那么快!它的作用可真不小。谁会读(指名读)—评议—赛读)(“奔跑”闪烁变色)师导:江河里的水流得很急,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真像在奔跑。多有力。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一读。(齐读)

(四)生:我想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

 (1)我们一起去看看:咦,雨点你怎么跳起来了呀?你都看到了什么?

 (2)大海里波浪翻滚,雨点在大海里一会儿被掀到浪尖,一会儿被抛到浪底,就像在跳跃。此时雨点的心情怎样?看它张开的大嘴,仿佛在----(学生发散思维训练)] 

 (3)指导朗读: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

 好快活呀!谁来读?(指名读)—评议:(跳跃)(“跳跃”闪烁变色)—赛读。多神奇、多有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这样设计意在让学生入情入境,与小雨点融为一体,既富有童趣,又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地方,高兴落进哪儿就落进哪儿。这样有选择地学习,使学生兴趣徒增,想读、愿读、体验得更真切、更到位,而且生动。教师完全放手开放课堂,让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避免了繁琐的分析,让学生自读自悟,品味语言,学生在自由选择合适的句子朗读感悟时,让学生读读、想想、说说、趣味盎然,使课堂成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三、朗读巩固:

 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所到的地方。

 1、现在让我们连起来向听课老师介绍一下:(齐读全文)

 2、指名朗读:你愿意问谁介绍就向谁介绍?(边说边演)

 3、指导背诵:谁能不看书、不看图就能把小雨点介绍出来?(指名边背诵边表演)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伙伴,摒弃了原先固定的同桌互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体现了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同时还注重语言的积累,将配乐表演融入背诵之中,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四、实践拓展:

 瞧,小雨点多开心哪!

 1、也是可爱的小雨点,我喜欢落在柳条上,在柳条上荡秋千。

 2、雨点,你还想落到哪儿去?(学生练习说话)

你们这些小雨沙沙沙沙下得真欢呀!(学生唱)

 〔这一环节的设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大胆发挥想象,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春天被你们装扮得可漂亮了!你们瞧学生观图美吗?刚才他们还在说悄悄话呢!说是感谢你们这群可爱的小雨点给他们带来得生机。你们高兴吗?希望你们能为大自然作更大的贡献。

板书:

  池塘图 睡觉

4、雨点小溪图 散步

  江河图 奔跑

  海洋图 跳跃

〔课文板书我主要以贴图为主,配以简洁的文字,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直接、简洁的板书再现了文章的语言,转文为图,将学生领进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语言的童趣。〕

  摘自《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网站

Yjs21.coM更多小学语文教案延伸读

最新教案《雨点》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

 3、学会本课3个生字“落”、“海”、“洋”。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多媒体课件显示)小朋友看,天空布满了乌云,你还看见了什么?

 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是——《雨点》。

 师板书课题,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是不一样的。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课文中共有4句话,配有4幅图。请小朋友一边看一幅图一边读相应的一句话,再想想它们的意思。

 3、通过自己的读,你知道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地把课文读懂读好。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luò

(1)(出示生字)落。读准字音

雨点是从空中落下来的,它落进了池塘里。

(2)(多媒体播放:池塘画面)

池塘里的水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小河里的水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2、一动也不动,就像什么?书上用了哪个词?

shuì jiào

(1)(出示词语:睡觉)读准字音,“睡”是翘舌音。

 我们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所以“睡”这个字很有意思,是个眼目旁。你能读出它的意思吗?

(2)指导读好第1句。

(二)讲读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

(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溪画面)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sàn

 出示词语:散 步)读一读。

 2、为什么不说它睡觉,而说它在散步呢?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3、指导读好“散步”。

 4、指名读第2句。评议,再读。

(三)讲读第三句。

 1、自己看第3幅图,小声读第3句话,能不能把意思读懂。

 (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河画面)

 2、指名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他有没有读懂。

 3、评读。

 4、齐读第3句。

 5、小结:刚才大家看着图,自己读懂了第3句话的意思。

(四)讲读第四句。

 1、现在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自己读第4句话,能不能把第4句话读懂、读好。

 2、指名读。

 3、评:他读懂了没有?从哪里听出来的?

hǎi yángtiào yuè

 (出示词语:海 洋 跳跃)

 4、指导读好“海洋”、“跳跃”。

 5、齐读第4句话。

四、指导朗读。

 1、现在谁能把整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呢?

 2、自读、互读、指名读、赛读、全班读。

五、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读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这些生字不光要认识,还要能记住它们。

本节课,我们学了几个有三点水的字?

 3、“落”是上下结构的字,三点水在这里不做偏旁了。

   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海”这个字请小朋友注意右边“每”的笔顺。

   “洋”这个字怎么记呢?

 4、师范写“落”、“海”、“洋”。

 5、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剩余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表演课文。

教具准备:

录音磁带、头饰、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生字卡片(“海”、“洋”、“落”)

 2、口头扩词。

海( )( )( )落( )( )( )

 3、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这么有趣的课文,愿意背下来吗?

 2、为了背好课文,我们先来读好下面这几个词语:

   睡觉散步奔跑 跳跃

 3、看着板书或屏幕,试着背诵课文。

(1)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评议、全班齐背。然后问:我们来演一演这个课本剧好吗?

 4、拿出自己做的头饰,边背边做动作。

三、拓展练习

 1、课文我们已经学懂了,你们注意观察过吗,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小朋友到郊外去观察,你就会发现了。

 2、多媒体课件显示:雨点落进果园里、树梢上、田野里、池塘里的画面。

 3、(出示:口头填空)

   雨点落在果园里,点红了。

   雨点洒在树梢上,染绿了 。

   雨点落在田野里,滋润了。

   雨点降在池塘里,唤醒了。

 4、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呢?学生互相讨论。

四、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读字音。

 2、教学新偏旁。

 睡:上节课老师已经教过,这叫“眼目旁”,跟读两遍。

 散:右边的偏旁是“反文旁”,跟读两遍。

 觉:偏旁是下面的“见字底”,跟读两遍。

 步:上面的叫“止字部”,让学生认读两遍。

 3、自学课后的笔顺表,描红。

 4、从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学生各抒己见,师提醒以下的几个生字。

 步:下面不要写成“少”,多出一点来。

 睡:重点指导右边的笔顺。

五、指导写字。

散:左右等宽。

跑、跃:左右等宽,足字旁略微比右边的部件短一些。

睡:右边的第二笔横写长一些,第三笔横略长些,第一笔横写得最短。

 1、师范写“散、睡”,生描红。

 2、生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板书设计:

 池塘 睡觉

 小溪 散步

   2、雨点 江河 跳跃

 海洋 奔跑 

教学反思:

课文写作者在不同地观察同一事物都不一样。引导学生观察,春天来了,小雨点落在其他地方,会有什么变化。

有关《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的教案


【教材分析】

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世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文笔优美,是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和阅读很好的教材。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设计理念】

1、注重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统一。

2、注意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的特点,引导学生读中悟。

3、尊重学生的差异,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4、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课前预热】

出示:青蛙唱歌……下小雨、下大雨、下雷雨、********

师:谁会读这些词语,其他小朋友做动作或发出声音来学一学。

学生学声,做动作。

一、情境导入

1、师:闭上眼睛,仔细听声音。播放小雨的声音。

师:真的下雨了,我感觉到小雨滴在我的手上了,小朋友快伸出你的小手,让雨点儿滴在你的手上。

2、你感觉到什么?

3、你喜欢这些雨点儿吗?那我们赶快和这些雨点儿打个招呼吧,谁愿意 来打声招呼?

揭题:雨点儿(正音)

师:我们一起来招呼他一下。

二、学习第一小节

1、出示动画雨点飘落的情景:

师: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你们帮我一起数一数,好吗?

我数得眼睛都花了,你们都数清了吗?

出示:数不清

指名读

师:你知道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数不清吗?

2、看,数不清的雨点儿是怎么落下来的?

出示:飘落

为什么说是飘落呢?因为有风才会飘。

还有什么也是飘落下来的?谁能做做飘落的动作,你觉得他做的好吗?为什么?

你能读好这个词吗?指名读──齐读。

3、这些数不清的雨点儿是从哪里飘落下来的?(云,云朵)

是啊,云朵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云彩”。

出示:云彩

云彩还是雨点的妈妈呢!谁会读一起读。

4、这几个词语小朋友都会读了,那你能用其中一个词语来说一句话吗? 能干的小朋友可以用上两个或三个词语来说一说。

5、有位作家也把这三个词语写到一句话中,知道是什么句子吗?

出示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动作──同桌对读──齐读。

三、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1、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在半空中,大雨点遇到小雨点儿, 他们在说悄悄话呢!想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请小朋友翻到课文105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找到他们说的话。

2、听录音──出示对话的句子。

3、师:大雨点问小雨点什么?

认识问号及问句。

在家里你有问过爸爸妈妈问题吗?谁来问一问?

指名读──齐读

4、师:小雨点,你要去哪里?

生: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5、师:我是一颗可怜的大雨点儿,没有人关心我去哪里?谁来关心我?

生问:你要去哪里?

师: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6、自由练习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

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读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在哪儿呢?大雨点儿这么想去。

理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师:小雨点儿感到好奇怪呀,它会怎么问大雨点呢?

句式练习:小雨点儿奇怪地问:“ ?”

7、师:多么善良、可爱的大雨点儿呀,他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在天空中飘呀飘,可开心了,让我们带着开心的语气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小雨点儿飘呀飘,飘到了有花有草的地方,看看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看动画。

2、学生观察后,说变化。书上怎么写的呢找到读一读。

3、小雨点儿看到自己能让花儿变红,草儿变绿,心情怎么样?

你能用开心的语气读一读吗?自由读一读。

 ⑴ 指导读:谁来读这一句话

 老师感觉到花更红了,草也绿了,谁能让花更红,让草更绿?

 小花,小花,你为什么这么红?

 小草,你为什么这么绿?

 ⑵ 小雨点儿听了小花,小草的话,心里甜滋滋的,在空中飘得越来越有劲了,再读第一自然段。

4、大雨点儿好羡慕小雨点儿,他来到了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大雨点儿落到了土地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播放动画。

5、出示句子: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齐读──自由读齐读。

6、出示第5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想读的一起读。

7、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点什么?

8、大雨点儿听到你们的话,在天空中跳起了舞蹈,好像在说:“我好幸福啊!”请小朋友读出大雨点幸福的感觉,再读第一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齐读课文

有关雨点儿的教案


词语解释:

【飘落】(piāoluò):

慢慢轻轻地落下来。这个词可以用演示纸片飘落的方法,学生自然懂得“飘落”就是飘着降下来,再用“飘落”练习说话:“小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等。

 

【数不清】(shǔbùqīng)

多很多,多得数都数不清。

课前准备题:

根据你了解的知识想一想,做一做。

云妈妈有两个小娃娃,一个是雪白雪白的,一个是晶莹透明的。它们是(  )和(  )。

学法指导:

一、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和同桌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并相互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要这样读?(如"你要到哪里去?"这一句,不同的理解完全可有不同的的读法,可以读出大人关心小孩的语气,也可以读出声音大而急的焦急的语气,还可以读出好奇的语气等等。)

可以通过图片或电脑课件展示雨过天晴,满眼是红艳艳的花,绿油油的草,水珠在花瓣、叶片上滚动,蜻蜓、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种子开始发芽、长叶、开花,田野里冒出了各色的野花,嫩绿的小芽的画面。学生看着画面内容,有感情的朗读第五小节,试着读出意境,读出韵味,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

可以戴上头饰表演:小花、小草得到雨点儿的滋润,它们会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小组之间合作排练,再选一、两组向全班小朋友交流,最后集体评价。

 

二、悟中品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全班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读。交流中,学生学会评价自己,互相评价。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表化表现,应该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

朗读指导:

1、本课词语浅显易懂。个别词语如“数不清”“飘落”,可借助课件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2、练习朗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注意读好疑问句的语气。从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中,了解雨点儿所要去的地方。

3、朗读最后一段,结合电脑课件观察雨后田野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雨后花儿红艳艳,草儿绿油油的美丽景象。可以围绕“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引导学生感悟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朗读这一段时,语速稍慢,“更”“红”“绿”这几个字要突出。

4、可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赛读、找朋友赛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和感悟。

最新教案2 雨点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 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谁最聪明。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雨)

 2、 和老师一起写“雨”,你能帮“雨”找找好朋友吗?

 3、 板书:雨点。今天我们就要和小雨点一起作一次有趣的旅行。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 检查自学效果。

(1) 认读生词(小小火车谁来开)

(2) 认读生字(小小老师在哪里)

 3、 学生再次读课文,思考:你和小雨点落到了哪些地方?

(1)指名答。(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你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四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吗?(引导用“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说话。)

      4、朗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

 5、师:雨点来到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表现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们一句一句来读,好吗?

   【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一个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用“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句式,说清了诗的大意,把感知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又用“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了句式的转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同一意思可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池塘

 (1)看,这就是池塘。(多媒体播放:池塘画面)

 (2) 雨点宝宝轻轻地落下来,(出示生字)落。读准字音

       雨点是从空中落下来的,它落进了池塘里。它在池塘里干什么呢?(板书:睡觉,读准字音)

 (3) 小雨点为什么一到池塘就睡觉了?

 (4) 是啊,平静的池水一动不动,小雨点就是在这样的池塘里睡觉的。不知道它现在的感觉怎么样呢?你有过这样舒服的感觉吗?

 (5) 小雨点睡的好香啊,我们不要吵醒它,轻轻地读好吗?

  指导读好第1句。

(二)讲读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 小溪

(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溪画面)

(1) 小溪和池塘有什么不同吗?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2) 雨点宝宝落进小溪里还在舒服地睡觉吗?(板书:散步)

(3) 你散过步吗?了、上来试试,感觉怎么样?

(4) 为什么小雨点来到小溪里就散步了呢?

(5) 是啊,溪水缓缓地流着,小雨点就跟着小溪水一块儿散步呢,你看它多悠闲自在啊!

(6) 指导朗读。

(三)讲读第三句。★ 江河 (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河画面)

 (1) 江河与小溪又有什么不同呢?

 (2) 雨点宝宝来到江河里,又有什么活动呢?(板书:奔跑)

 (3) 奔跑与散步有什么不同吗?

 (4) 你能读一读让大家感觉小雨点是在江河里奔跑吗?指名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他有没有读懂。评读。齐读第3句。

      (四)讲读第四句。★ 海洋

 (1) 多媒体出示,这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无边无际,小雨点落进大海中,又在忙碌些什么呢?(板书:跳跃)

 (2) 你能做一下跳跃的动作吗?

 (3) 小雨点为什么会在大海中跳跃呢?

 (4) 你能读出这种跳跃的感觉来吗?

 3、 小结:今天我们也跟着小雨点作了一次愉快的旅行,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喜欢就读好它。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加动作读)

四、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读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这些生字不光要认识,还要能记住它们。本节课,我们学了几个有三点水的字?

 3、“落”是上下结构的字,三点水在这里不做偏旁了。

   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海”这个字请小朋友注意右边“每”的笔顺。

   “洋”这个字怎么记呢?

 4、师范写“落”、“海”、“洋”。

 5、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