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对你的期望值负责

10-09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别让孩子对你的期望值负责”,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会控制情绪——不要让孩子为你的期望值和面子负责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可是却收效甚微。孩子还是那样懒散、任性、不听话、没有好习惯。家长们很困惑,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问题就出在您是一位很努力但却没有效能的父母。

因为教育孩子光有努力是不够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才是最终的目标。

很多父母对孩子都有过高的期望,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父母就会很生气。尤其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起来,自己孩子的表现会让他们感觉很没有面子。

冬冬每每犯错,无论是失手打了一个碗或是考试没考好,都要承受妈妈的责骂。

这次,冬冬在单元测验中又考砸了,他想,老师可能已经给妈妈打过电话了。他心情紧张地回到家。果然,一进家门,妈妈就拉开嗓门骂开了:“真是丢人丢到家了,考出这样的成绩,你要我把脸往哪儿放?”冬冬心里七上八下,还没弄清楚老师到底对妈妈说了什么,这时爸爸正好下班回家,见到盛怒的妻子和发愣的冬冬,叹了口气,丢下一句话:“你这孩子真是无可救药!”就回房去了。

那一刻,冬冬恨不得有个地洞可以钻,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冬冬的父母很少打孩子,但是责打在孩子心坎上的语言,却像鞭子一样令人痛苦。他们不是不爱孩子,只是他们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孩子的表现成了他们的形象与尊严的代表。这样的心态,难免在孩子有错时,夸大情绪地责备孩子。

孩子做了惹父母生气或伤心的事时,父母总是告诉他:“孩子你错了!你该为我们的反应负责。”生气的父母很少试着去了解孩子行为的真正理由,他们只是打骂孩子一番,告诉他们惹父母生气是不对的。孩子在这种信念下长大,孩子也觉得自己该为父母的不悦负责。那么这个信念当然也可以延伸给孩子的另一个相同的模式:别人该为我们的喜怒哀乐负责。自己痛苦了,自然可以责怪别人。因此,父母要了解情绪的主宰者是自己,自己的情绪不是因为孩子的行为直接引发的,而是因为自己的信念或想法产生的。当孩子没有依照我们的期望来生活时,我们通常觉得受到了伤害或生气;对他人有期望没什么不对,但如果让这些期望都变成现实,那就苦了——因为任何人都办不到。家长们应该明白,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不是他的错,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期望。

因此,家长必须花一些时间思考自己对子女有什么期望?这些期望是否合乎孩子的能力、兴趣、理想?甚至可以问自己:对孩子要求的标准是否是自己期望的成分较多?当父母感觉非常沮丧、懊恼时,可以检视内心关于引发情绪的想法,把不能忍受、自责等不合理的信念去除,直到合理的感觉和情绪产生。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你的面子受损,别让孩子买单


无论作为宝妈还是宝爸,应该都会有带娃出门的恐怖经历,无论购物旅游还是办事就餐,各种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上,只要带着小娃,不亚于带上一颗不知何时就会炸响的重磅小炸弹,甚至比炸弹更加麻烦——

也许是因为困了累了饿了,也许是因为什么事情没有遂了心意,也许是因为嘈杂和无聊,也许根本就是无端而来的心情不爽,小祖宗不知道被按错了哪个按钮,扯开嗓子开始闹起来,轻者嚎啕大哭,重者满地打滚,哄了抱了都没用,分贝可能反而会更高一点,当家长脊梁骨立刻被数道目光做成的利刃戳得鲜血淋漓,流的汗能湿透羽绒服,背负着这比喜马拉雅山还大的压力,你这时会怎么办?

很多父母在这种情境下很可能内心升腾起一阵难以按捺的烦躁,立即发飙把孩子劈头盖脸的臭骂一通,没底线一点直接呼巴掌,就算不能把孩子立时吓懵,止住哭闹,也能成功的划清界限撇开责任——不是我不管教,实在是孩子太熊啊!

这样做很可能挽回了一些面子,但是烦躁的你是否意识到那个被你修理的孩子现在到底几岁,到底适不适合成人世界的社会法则来要求他?

一个孩子赤条条的来到世间,只有动物性,他的世界非常简单——饿了要吃,困了要睡,不爽了要发脾气,喜欢的东西就要拿。并且一旦有需求就想立即被满足,不会考虑条件和场合。要让这只自由自在的小动物慢慢进入并适应繁文缛节的人类社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

明白简单规则所在并知道怎样遵守,还需要一年多;

区分家里和公共场所的规则有所不同,至少要三岁左右;

懂得自我控制和排解情绪,起码要四岁了;

能成功让自己的情绪时刻不失控,需要学龄的孩子才能真正做到。

这个进度还是在家长原则界限清晰,并且引导教育得当的情况下,育儿技巧差一些的话,这个进度还要往后拖。

所以说,基本所有学龄前的儿童在公共场合都随时有失控的可能性——所以规定上学的年龄是有讲究的——指责这群小动物没素质不懂事儿给你丢人,不觉得有点强人所难吗?

为了自己在陌生人面前那点莫名其妙的面子,当众教训甚至羞辱孩子,置孩子的自尊为何地?不怕娃儿长大了找你计算当年心理阴影面积吗?

遇到宝贝在公共场所失控哭闹,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分以下三步走:

首先,理解——没有所谓的无理取闹,所有的哭闹都是有原因的,请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试图理解他们,说出他们心中的话:“妈妈知道,你累了不想走了”“妈妈明白这个东西特别好玩,你很想继续玩”“妈妈晓得,这里很无聊你不想待下去了”

其次,沟通——让孩子说出心中的诉求,和孩子商量解决的办法,甚至可以讨价还价,找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妈妈可以抱你上楼,接下来你自己走好吗?”“我们可以再玩三分钟,妈妈数100个数,然后就走好吗?”“再等妈妈一下,一会儿出去妈妈可以买冰激凌给你吃哦”

最后,安抚——情绪是需要宣泄的,假如说你遇到了伤心事正在掉眼泪,来个人跟你说,不许哭看你多丢人,你是不是很想踹死他?如果你家娃儿情绪崩溃什么都听不进去,也要给他一个时间和空间让他可以宣泄掉情绪,你要做的只是把他转移到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拥抱他让他慢慢平复,然后有事好商量。

当然,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和无礼过分的行为,依然是要温柔而坚定的拒绝和阻止,但那是因为你的教育原则儿拒绝阻止,而不是因为挽回面子而发泄怒火。

处理过程中关于周围的奇怪目光和议论,请为了孩子屏蔽忽略之,作为家长,你要做的是尽力保护孩子,而不是为了一群不相干的人而伤害孩子。

另外我也要声讨一下现在的舆论环境,近两年各种媒体上口诛笔伐所谓“熊孩子”声音是一浪高过一浪,大帽子一顶一顶的砸下来,一看见公众场合孩子哭闹,就是没素质没教养没公德甚至没良知,骂得酣畅淋漓好过瘾,但是可有人想过你指责声讨的只是小孩子?没有发展到学会控制自己的小孩子!你们当真觉得,孩子面对着这个陌生嘈杂,气闷拥挤,无聊透顶的成人世界,就都应该一个个的全部乖乖听话?多难受都必须得忍着?不忍着那就是没素质对不起社会?

有人要说,我们不是针对孩子,针对的是家长对失控的孩子管教不好的错误。

说这话的人一定是没当过父母,至少没当过一个倔强孩子的父母,要知道孩子一旦崩溃失控,那不是管一管就能不哭的,你越简单粗暴的让他不哭,他越会哭得厉害。关于控制自己的技能,家长即使努力在教,你得让孩子慢慢的学习不是?谁也不是娘胎里蹦出来就知书达理的啊!

而对于饱受身体和心理双重巨大压力的带娃家长,又有多少人体谅呢?哪怕他抱孩子抱得手要断了,哪怕他已经费尽口舌和孩子讲道理,哪怕他为了转移孩子注意力用了浑身解数,这些都统统没有人看见,只要孩子一哭闹吵到了人,那就是千夫所指。

路人们呐!你们能不能讲点道理?你们口口声声说家长孩子没素质,那请问你们听孩子哭闹几声就跳起来骂有没有素质?

说到素质,有一种重要的素质叫做宽容和理解。身在美国带娃出门,我经常经历这种时刻:

在医院的候诊区,孩子因为不愿进屋大吵大闹,护士微笑的和我说,“我懂的,他两岁嘛!”(在美国有terrible2之说,意即两岁左右的孩子就是会很可可怕)

在超市结账排队区,坐在购物车上的孩子因为不耐烦而开始尖叫,排在我后面的白人老太太主动和孩子做互动游戏,好让我能顺利结账。

在餐厅等上菜的时候,孩子因为太饿而大声抱怨,我正考虑要不要拎他出去,邻桌的男士递过来一架菜单折成的纸飞机,成功的转移了小朋友的注意力。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常让我感受到充溢在整个环境里的善意与温暖,这才应该是真正的素质吧。

小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本就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不停的在发生,为什么要上纲上线,提升到道德的层面上呢?大家有义愤填膺的力气,不如呼吁我们的公共场合的硬件设施多加考虑孩子的需求——商场里设几个儿童角,饭店里多几个儿童餐椅,办事等待区放几本童书——比起抱怨熊孩子,这难道不是更加有效的解决方向吗?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长大的过程,他们会做出很多在大人眼里无法接受的事情,但他们只是孩子呀,那是就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

当他们哭泣时,当他们迷茫时,当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耐心,安抚他们,试着理解他们,因为你就是他们全部的依靠,是他的整个世界。

孩子们终将长大,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陪伴,静等花开!

愿我们的环境,少一些戾气,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中,更多的感受到爱护和包容,而不是指责与挑剔,这些固然来自家长,也来自路过孩子的每一个陌生人。

最好别让你的孩子太“听话”


经常听到妈妈们唠叨:“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可专家们告诫父母,“太听话的孩子问题更大,因为他们很可能失去更重要的东西——创造力。”

经验证明,“淘气”的男孩子往往比“老实”的女孩子更有创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气的孩子接触面广,大脑受的刺激多,激活了孩子的智能。因此,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对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是有好处的。

我们中国的老传统是喜欢老实的孩子。父母总希望孩子规规矩矩,百依百顺,孩子稍一调皮就不能容忍,往往是管得过死,限制过多,把孩子的创造性给扼杀了。其实调皮、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幼芽,只要不出大格,不要限制太多。什么都看着大人的眼色行事,唯唯诺诺,将来注定是个没出息的孩子。

创造力高的孩子招人厌

据美国旺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学主任托伦斯研究,创造力高的儿童多数具有三个让人讨厌的特点:

1.顽皮、淘气、荒唐和放荡不羁;

2.所作所为时逾常规;

3.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态度。

创造力、听话,如何兼备

第一,我们要求孩子行为上要基本听话,整天打架、骂人、不听话不行,但思维上可以不太听话,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第二,孩子小时,以听话为主,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大了应给一点“不听话度”,甚至行为上也可以有自己的做法。

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了一本书《领袖们》,他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强调每个人要样样都好,样样搞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有爱因斯坦称的“离经叛道”,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父母要真心热爱创造型孩子,就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不要用传统的观点把孩子训成“小老头”。

美国科学家福克曼说:“固执与执著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微妙,如果你的想法成功了,每个人都说你非常执著、坚持不懈;如果你没有成功,人们就说你固执、顽固不化。”西方人认为应该允许孩子“固执”,因为那里面可能有执著,应该允许孩子“不听话”,因为那里面可能有创造。

“蓝太阳”的寓意

国外有一个孩子,父母让他画太阳,他画了一个蓝太阳。问他:“你怎么把太阳画成蓝色的?”孩子说:“我画的是海里的太阳。”父母说:“好极了,你太有想象力了。”

有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幼儿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而且爱抚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高兴极了。这时中国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苹果,你怎么不纠正?”那个教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养出蓝色的苹果呢。”

外国家长这样容忍孩子“不听话”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允许孩子“不听话”指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不听话”,孩子们看到的世界是独特的,他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粗暴地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就是对他们创造思维、创造欲望的保护。

“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乃最高境界

创造人格中“敢”字很重要,敢想、敢说,敢做才有创造,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就是不同意见,敢于实践,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家长应该接受“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的观点,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创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把孩子捆得死死的,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怎么去进行创造?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淘气”,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遐想、去活动、去创造。

育儿知识:别让你的自恋毁了孩子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教育孩子这件事有太多的事与愿违。为什么我们那么期待孩子优秀,付出那么多心血,孩子却没有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呢?为什么那么多事业有成,学识颇高的父母,却没有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

培养孩子得懂点心理学。“得到”上《武志红的心理学课》讲到,因为自恋的推动,许多人会选择比自己差的人作为伴侣、朋友,以此来衬托自己的好;或者把周围的人,譬如伴侣、孩子、伙伴,弄成差劲的人,满足自恋。

武志红讲到,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常常是内化了“权威期待”以后的结果,而每个人最重要的权威,就是你的父母等养育者。父母的内心深处,对你发出的是消极期待,还是积极期待,是两股非常不一样的力量。当回顾父母对我们说得最多的话,就会发现,大多数人记忆最深的,都是父母的贬低与攻击。

因此,当教育孩子遇到瓶颈时,或孩子爱对你说烦,听不进你的话时,就要深入自己内心深处,好好反思,你有没有把本能的自恋投射到了亲子关系上,我们给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到底是满足了我比你强的自恋还是出于鼓励和积极的期待?

如果我们总是提醒孩子这错了、那错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断地要他改错、改错,纠正各种不良行为,我们就陷入了对孩子消极的期待中。这个消极期待源自人本能的自恋,尤其是比较优秀的父母,觉得自己无论是言行还是学习、能力,都比孩子好,你向我学习就行了。结果父母总是处于纠正孩子错误当中,孩子总是处于各种否定当中,长此以往,怎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孩子毕竟是孩子,比父母少了二三十年的成长和学习经历,心智还那么稚嫩,怎么可能跟得上父母的节奏?

当我们想纠正孩子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想想,我是想孩子更好,还是想证明孩子你错了,我才是对的,我比你厉害?父母再比孩子优秀,也不等于孩子优秀。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允许孩子犯错,就像接受其学走路时磕磕绊绊、学说话时断断续续一样,请发自内心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和表扬。

教学相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也父母自我成长、自我修复的过程,你会发现自己早期成长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不断地改善自己。这是给父母辛苦育儿的一个馈赠,不妨试试吧。

别让你的坏脾气伤害了孩子的教育


我们很多父母认为教育,就是要板起脸孔一本严肃的,这样才会有效果!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想法?

1、面子心态+害怕犯错

中国人的习惯是把别人的成功与失败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把“别人”当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别人好了Ta就有面子,别人不好了Ta也没面子。

别觉得可笑,这个“别人”就是自己的家人,亲密的人,尤其是孩子,只是你可能没反应过来。你要是说这些人都不是“别人”,只能说你分不清人际界限。

如果你不能接受这一点,你就不免会过度参与ta的生活,因为你没有把ta看成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独立于你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的人,去尊重。少家长就是因为把孩子看成与自己不可的一部分,所以一旦孩子犯错,就觉得自己的一部分自尊受了损,俗称没了面子。

把自己的面子和小屁孩的行为挂钩的后果就是,你会为了避免这种羞耻的感觉,而对小孩严加管束。但孩子真的适合这样被管教吗?这样管教,真的能取得好的结果吗?未必。

不少严厉的父母其实对自己也相当严厉,自己本身就因为害怕犯错而过得十分压抑,也因此,为了保持自我感觉的完美,而去严格要求孩子。

2、不懂得孩子的心理规律

对孩子的常见行为问题,除了打骂和说教想不到其他的办法

其实完美主义的家长也可能教好孩子,原因是隐藏起了自己的真实意图,使用了良性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即使自诩孩子遗传了你的良好基因,你的培育方式,也将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决不能随便应付了事。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因材施教”,其实对孩子来说,不光要根据他们的天赋来栽培,还需要根据他们生来的脾气秉性,依照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式来栽培,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同样是家长,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写育儿攻略,而有些人只能看别人写的育儿攻略?这除了经验之外,更多的是一个家长在育儿方面动的脑筋够不够,在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是积极处理还是消极应对。而这些,正是那些经常板起脸教训孩子的家长,所欠缺的。

3、身为家长对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不足

平时走在街上时,经常能听到妈妈们用近乎斥责的口吻对孩子讲话。无论心里多么明白孩子不可能完全遵从自己的意愿,但碰到着急上火、疲累不堪的时候,妈妈们就会不自觉地变得烦躁起来,甚至迁怒于自己的孩子,这种心情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是,拿孩子出气的做法,只能说是她们对身为母亲的自觉性还略显不足。

因此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家长才行。管你在工作中是憋屈还是得意,管在大家庭中是小媳妇还是大当家,管你自己认为自己是暴脾气还是温柔秉性,在孩子面前,你就是ta的父亲母亲,别把工作中的你、家庭关系中的你、渴望放任自己的你,带到孩子面前来。因为你的一举一动,有可能会对ta的人生造成至关重大的影响。

父母希望孩子做出好的行为,停止不好的行为,因此,父母的“教育”,其实用心理学的说法来讲,就是塑造行为的过程。

在神经学上,要改变一个行为最好的方法是用你想要的行为去取代你不想要的行为。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你认为不好的行为时,不要只说“不可以”,请指出一条明确的路来给ta走。

大脑好像一个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条从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ta走这条路,你要先牵ta的手走另一条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旧路许久不走,又被长出来的草盖住,便看不见了。好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而父母塑造行为的工作,也应该这样展开。

怎样才能有效地带领孩子走你喜欢的那条路呢?

这里就用到了行为心理学的行为塑造法:惩罚和强化。惩罚是使孩子停止某一行为,而强化是使孩子重复某一行为并保持下去。塑造行为的过程,可以先惩罚,后强化,也可以只强化好的行为,无视坏的行为,让孩子发现做好的行为更有利,于是选择做好的行为,让坏的行为自动消退。

不过,应该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被采取“措施”,因此在你对孩子的行为采取“措施”之前,先要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尊重,而不是对立,

因此,塑造行为的第一步,必须是:

1、先听孩子说,让孩子感到被理解

其实有时孩子已经懂得很多了,他们有足够的智慧也能判断,只不过有时他们仍然是个想耍赖的孩子!他们的思考过程甚至是她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这件事上耍赖。

因此,倾听永远是沟通的第一步也是唯一的方式,为啥孩子想要这么做,听听孩子自己的道理。当他们感到自己被理解了,也许反而能停止耍赖,按照规矩乖乖地来。

刚开始总是困难的,当一个孩子如果总是被打骂被威胁,总是一有意见就被要求闭嘴!ta不会觉得大人真心想知道他的想法。ta要不就妥协放弃了(而大人以为他终于学乖了),要不就更大声更激烈的抗议。当一个孩子真的被尊重了,终于觉得自己重要了,ta才能表现出一个值得被尊重的人应有的样子,表现出一个成熟负责的态度。

2、定规矩,把你的“措施”亮出来(假如没事先定规矩,那么临时遇到问题时要先把道理讲清楚,然后根据你的道理定一个规矩,并且让孩子服气地接受规矩。)

在定规矩时,你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假如ta的行为不对,你会怎么做。你不必威胁说要打ta,因为惩罚的方式可不止打骂和说教这两种,还有更温和有效的方法。

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两种。

①正惩罚

是指施加一个坏刺激。就是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往往是给对方一种使之感到不快的刺激,这个刺激不一定是打骂和说教,还可以是罚款,或者就事论事的批评。但是使用正惩罚必须注意,惩罚的是什么,必须让被惩罚的本人明确地知晓,意义要明确,时间要适当,强度更要合适,要记得过犹不及的道理。

②负惩罚

负惩罚是指去掉一个好刺激。这种惩罚比正惩罚更为常用。所谓去掉一个好刺激,就是指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其原有的奖励。如一个孩子爱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怎么来改正呢?就是告诉他:只有在完成作业后才允许他看最爱看的《西游记》,否则就不允许他看。这样他就会为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而自觉的来完成作业。

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游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必须离开”也是去掉了一个好刺激,是负惩罚。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因为孩子已经提前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将要承担怎样的后果,如果真的犯错了,她也能自然地接受这种“不能玩”“必须离开”的惩罚。

如果没有什么奖励可撤销的,怎么办?一位妈妈想到了办法:

于女士给出的办法是,在生活中,家长可以特意给予孩子一些特权,比如看他喜欢的动画片、玩玩具等,当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时,家长就可以剥夺这个特权。

不过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剥夺太多特权,剥夺特权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就不是处罚了,而是剥夺孩子的爱了,罚得太厉害了孩子可能会缺少安全感。

在说了处罚措施之后,别忘了再说说奖励措施。赏罚分明才更能催人前行。

强化是加强孩子的好行为,也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

①正强化

正强化就是给予一个好刺激。为了使儿童能够建立一个适应性的行为模式,通过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得以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奖励的方式可以给予对方喜爱的实物,代币,金钱,也可以是微笑,点头,称赞及表扬等。

②负强化

负强化与正强化正相反,是指去掉一个坏刺激。这种坏刺激为引发所希望的行为的出现而设立。例如较大一点的小孩依旧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家长应该做什么来帮他改正这一坏习惯呢?从负强化的观点来看就是当这个孩子吸吮手指的行为一出现就要受到指责,而一旦其不再吸吮手指了,就立即停止对他的批评。久而久之,孩子吸吮手指行为的频率就会渐渐降低直至消失。

3、不断坚持,不断给孩子信心

行为心理学说,养成一个好习惯要21天的时间,而让一个好习惯牢固下来,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这是一个持久战,所以父母决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前功尽弃。

改变一个行为需要的不仅仅是家长的坚持,孩子才是真正的当事人。在改变的过程中,最挣扎的也是孩子。大人们看看自己要改变一个坏习惯有多痛苦,就能明白孩子有多痛苦了。因此,在孩子改变的过程中,家长要不断地给孩子加油打气,给孩子戴高帽,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的。我很喜欢有位心理学家的说法:“我们应该敬畏孩子的挣扎,陪伴他,不去包办更不去干涉,这样他才会生出勇气,发现自己应对问题的力量,让自己的能力充分地被开发。当他独自一人成功地做到了,他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激发孩子的信心,除了鼓励孩子,还有一个办法:让ta看到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同伴也能做到这件事,让孩子在同伴身上观察学习,这种方法也能给孩子信心,或者说,这也是一种激将法。不过,在使用激将法的时候,不要说“你怎么不行”,这是责怪,而说“他行,你比他还行,所以你也行”这才是鼓励。

★行为塑造的注意事项:

①及时性

及时纠正非常必要,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过去了好久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说教,孩子会不明就理,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受罚。父母要及时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因为某件具体的事或行为而受罚,同时还要让孩子了解他仍是好孩子,父母依然爱他。这才是惩罚的真正用意。

②不要故意引人入罪:若不要孩子吃糖,请把糖拿走,不要放在他面前又不准他吃。

教育方法:莫依照经验行事,也莫听一家之言,经常反省,也不要害怕犯错。

如果父母过于坚持自己的教育方式,会使父母的视野逐渐变得狭窄。要时常让头脑保持冷静,从客观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如果能经常冷静下来再次思考,你会发现许许多多曾经被忽略和忽视掉的东西。这些以前不被注意和重视的细节,在以后的教育中会发挥出令你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笔者将以上这些方法逐一列举出来的时候,可能有的人会因为紧张而变得过分专注于方法的细节本身,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失败,也会对自己过分地苛责,怀疑自己的能力。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担心。我们人类不论多少都具备一些自我恢复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孩子身上也一样,一次、两次的失败,不会给孩子造成无可挽回的打击。

相反,最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不必过分忧虑,要从失败中学习经验,提高教育的质量,促进孩子的成长。毕竟,每当我们意识到为时已晚,其实往往是最早的时候,怕就怕明知有错,却一辈子不去改变。

喜欢《别让孩子对你的期望值负责》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