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概念
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的典型的特征,通常所说的儿童年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为标志。因为年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儿童的生理发展和儿童的经验积累,都与生活时间相联系。儿童心理的发展和这两个方面也不可分。一方面,儿童生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形成的自然前提。一般说来,儿童年龄较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性相对较大。反之,儿童年龄较大,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性相对较小。因此,儿童生理年龄特征对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将两者混同起来。
另一方面,儿童心理是在成人的教育影响下,在儿童自己的活动中,通过掌握社会知识经验、技能技巧来发展的。正是在一定的时间进程中,儿童和周围人进行交往,积累各种经验,形成了心理发展的新特征,从而保证从一个发展阶段向另一个发展阶段过渡。
因此,年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对心理发展起着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
但是,年龄本身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不能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儿童的实际年龄完全对应起来。大家知道,儿童的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常常会有所出入。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固然受客观的自身发展规律所制约,但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儿童的年龄特征会出现差异。比如,原始社会生产发展水平极低,幼小儿童已经能够和成人一起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因而儿童期很短。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儿童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准备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儿童期逐渐延长,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可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并不是随年龄增长而自发地出现的。
在年龄特征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不能用一般性否定个别性,用典型性否定多样性,用本质特征否定非本质特征更不能反过来,用个别性否定一般性,用多样性否定典型性,用非本质特征来否定本质特征。大家知道,智力测验或行为量表,往往以 “常模”代表某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事实上,“常模”有助于说明群体的行为,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大体速度和特征,但不完全适用于每一个个体。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幼儿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是由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一般说来,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等,大都是稳定的、共同的。
但是,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或是社会环境与教育在幼儿身上起作用的情况不尽相同,因而在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幼儿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幼儿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或程度上,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即某些特征的可能提前或推后,但这些变化是有限制的。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他的心理是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的。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的不断扩大、改善和充实的过程,就是人的认识能力、智慧品质和个性特征日益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个婴儿从出生之日起,其整个成长过程,都受个体自身的遗传因素、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及自己的实践活动的影响。
儿童心理学家们多年来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订了各种测量儿童体格发育、语言、智力和性格发展等等的常模和量表。家长们如果运用这些测量工具,对儿童进行测查,并将测量的结果与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常模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自己的孩子身心发展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孩子某方面的发展比较迟缓,可以有的放失地帮助孩子克服不足之处;如果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属于正常发展状态,则可按常规进行教养;如果发现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超常表现,可以按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特殊教育措施,以加速孩子智慧的发展。
陈会昌教授:着名儿童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中国区的负责人
陈会昌:三十年前,1980年我正在上海师范大学读书,文革之后第一批心理学研究生,我记得我们《父母必读》杂志,第一期是在那一年出版的。因为我的专业,所以我对这个杂志自然而然有兴趣。当年我也发表了一些文章,所以我是《父母必读》杂志比较早的作者。
到了八九十年代,我在《父母必读》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也多起来,有的年份几乎每一期都有我的文章,大概是持续到九十年代的后半期。人是三十而立,《父母必读》今年三十岁。而我们这些老作者都退休了,但是《父母必读》却正茁壮的在发展,这些年来《父母必读》之所以成为我们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家庭方面的科普杂志,这是有原因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是坚持走科学性第一的道路,有一批强大的作者力量,而且这些作者都是活跃在科普战线上的专业人员,而且是最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我们心理学界的一些权威的老的心理学家也给《父母必读》写过文章,所以我觉得这一条路线一定要坚持往下走。
另外,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这些年是办的越来越好,随着商业大流的冲击,杂志和网络的激烈的竞争,有时候也必须应对这种挑战,也不是说《父母必读》杂志没有任何的缺陷,我非常关注《父母必读》的发展,每期都阅读它的杂志,也不是说每篇文章都是好的,但是我觉得有我们现任主编还有现任的好几位主要编辑都是专业人员,他们本身是一些专业人士,比如说心理学和医学,这些人的头脑和相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其他人是有不一样的,我相信他们,将来会一直坚持走这一条路。
有一个科普作家,他的那本书在上个世纪,1980年在美国出第一版,第三版是在美国出了第三版,这个书的名字就是《忙忙碌碌的儿童》,指出在美国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多初就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儿童负担越来越重。老百姓年轻的妈妈爸爸争先恐后的把他的孩子送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特长班去训练,参加各种俱乐部、体育、文艺、美术,还有智力方面各种各样的。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不安,所以他写了这么一本书。他出第三版书的时候,他说这种现象不但没有减轻,而是越来越严重了,在加拿大、美国、欧洲一些国家越来越严重,为什么我们中国要翻译这本书,就是因为这种现象在中国也是越来越严重,我们虽然比美国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稍微晚一点,他们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个时候我们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现在2010年的中国,特别是在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知识分子当中,白领当中,比较有钱的人当中,给孩子的教育,确实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大家趋之若鹜的让孩子学东西,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我们不能够盲目的下结论。无形当中也会带来一些音乐、国学的普及,不能说是完全坏的。但是孩子的幸福童年这个概念,被严重的扭曲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个概念被扭曲了,我在04年参加美国儿童发展研究会,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在美国出现了,孩子一岁以内的婴儿期几个月时候,利用心理学方面一个现象,发现一个规律叫习惯化和趋习惯化,一个孩子看到一个熟悉的词就会注意,一直盯着他看的,一些商家教育机构,利用孩子心理特点,开发一些软件,让不会说话的小孩学习数学和英文,在美国一时非常兴旺,很多人都请老师来教孩子学习。我们中国好像没有那样这样的程度。
当时美国的心理学界他们对于这种现象怎么看?他们不是说我一看到就反对,他去研究,研究过来发表很多的论文,发表的论文是关于小孩在一岁以内学这些东西的小孩,追踪好几年看他智力发展到底有没有影响?还有的人研究这些孩子的父母,他们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情绪会随着孩子的学习成功不成功会有什么变化。
最后总体来说,他们研究大概十来年,现在还在研究中,总体来说对这种现象表示否定。比如说美国儿科专家委员会提出一个明确的建议,两岁以前的小孩不要看电视,在美国比我们中国多的多的一些影响,这个压力我总结一下,这些发达国家,包括现在中国,你们说是发展中国家,我说不是,中国其实很复杂的,在中国当中有一个发达国家,在中国有一个半发达国家,在中国当中还有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是好几个国家的这么一个综合的。我们综合国力,我们军事力量,我们体育竞技,举办奥运会我们金牌第一,我们经济是世界第三四,国土面积,我们人口,我们中国在校大学生世界第一,我们不能说中国是一个纯粹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
所以在世界范围内的家庭教育当中出现的问题,我总结一下,来自父母的压力有高控制的教养方式,还有过多不符合儿童兴趣的学习,还有升学压力,另外来自媒体和社会的压力,包括广告、暴力电视节目、私立教育机构和电脑软件游戏,使孩子成为盲目的儿童,对于所有的这些东西,不同的价值观念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不能够说全盘的否定,高控制教育方式绝对的不好,或者过多的学习,对于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这句话也不能下结论,比如说儿童的教育软件,对孩子什么好处都没有,也不能这么说,但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我作为一个心理学者,我特别注重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有统计意义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结果所说明的现象。
现在大多数的心理学家,都认为高控教养方式带来主要是坏处,不符合儿童兴趣的学习,对儿童是不好的,升学的压力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事情,升学压力对孩子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这个压力超过正常,对儿童心理健康可能造成负面的作用。
这些广告有没有好处,有一定好处?但是也有坏处,比如说儿童肥胖症、吃垃圾食品,跟广告也有关系的。还有一些儿童看暴力片也会造成一些影响。
至于说美国他们针对婴幼儿的电脑软件,这种软件在美国多的不得了,赚了很多的钱,在中国现在也逐渐的多了,比如说阅读数,在美国前几年是非常普及的,前几年已经深入到中国,在中国已经打开了市场。到底有没有好处?对孩子的感觉、知觉,各种感官的配合是有好处的,对他大脑中枢的形成,神经元的建立是有好处的,但是有一个坏处,这个小孩的情商和社会性发展是有明确的害处的。因为他们迷恋上这个电脑软件,就会吸引住,跟小朋友玩的时间就会减少,所以总体来说,我的美国同行、日本同行,我们建议家长控制对学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电脑软件使用,有人公开写书,儿童在实践当中学习,他们在摸爬滚打当中,在和自然接触当中学习到的东西,比他们在电脑软件上学到的东西更有实际应用价值,对他们的情绪发展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也有研究证据,我们实验事例戴在头上的头套,可以看大脑不同部位的活动的情况。这个大脑的图象,红色、粉红色、橙红色表示大脑活动比较低的部位,白色和蓝色是表示活动水平比较高部位,当一个孩子做他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时候,大脑皮层相应部位就会处于高唤醒的状态,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当一个孩子在玩泥沙,看起来对他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但是他的大脑是属于白色状态,让我们强迫他读书的时候,他的大脑是属于暗红色的状态。所以家长的这种想法其实是完全愚蠢的,他们也都读过大学,他们也明明知道自己就是这样疯玩长大过来的,但是他们现在让孩子们过一种和自己完全不同的生活,这是一个很值得遗憾的现象。
下面我讲第二个观点是关于两颗种子的问题。这是涉及我自己研究,我在95年,北京找了208个小孩,当时他们是两岁,把他们叫到我实验室做了一系列的测试、观察、父母问卷,每隔几年叫他们来观察一次,一直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15年了,现在这些孩子已经17岁了,大多数都已经高考结束了,在这15年研究当中,我所发现的结论非常多,光这一个研究带出了五十个研究生,他们都是写这个研究的,我认为在我们众多的发现当中,有一个发现很重要,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就是两颗种子。
我的研究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有两粒种子,其中第一颗种子就是自我控制力。听话、守纪律,做别人让你做的事情,这是我们平时的大白话。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出门交通规则,校规、班规这些你都遵守。上级领导给你发的任务完全听话执行,这就是自我控制力,这个东西重要不重要,我们认为非常的重要。
在孩子的身上,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还有另外一颗种子就是个人主动性。内在兴趣、内在动机,自发性,首创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促进一个孩子的和谐发展。如果在一个孩子身上两颗种子都发达那是最令人满意的,也是最困难的,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孩子比较少。所以我们划一个横坐标和纵坐标,出来四个象限,第一个是高自控、高主动性,理想型。还有一种是高自控、低主动性,小绵羊型。还有一种是低自控、高主动性,破坏型,还有一种低自控,低主动。
我们来看看第一颗种子。在1995年了6月份当时我们对孩子观察四十分钟,其中两分钟是画画让他等着,我们先把蜡笔和纸拿来,你喜欢不喜欢画画,然后小孩拿过来就要画,但是我们把他的蜡笔拿过来了,说让他等一分钟,也不给他什么奖励,这个小孩回头跟他妈说,不让画了。他正在用分心术来等待,就是玩纸,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回过头看看妈妈,手放在下面,扭扭身子,看看门口,用这样的分心术压制自己的内在动因。
当时我正在外面那个窗帘挡着摄象头,他看到那个窗帘动了一下,他跟他妈说阿姨过来了。他的思想动机是你过来我就画,估计这一点特别有意思,他刚要画,他又放回去了,因为他脑子里面记得是等阿姨回来。在小男孩当中做了这个行为是非常少的,现在我们已经给他发出命令,让他画了。
我们看208个小孩的情况,女孩比男孩得分高30%到40%,关键是追踪下来,两岁能不能等到实验员回来再画画,到他11岁的时候,我们看他的语文成绩,就是两岁时候的自我控制可以预测到11岁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预测在学校的获奖情况和负面预测在课堂上的学校表现的问题。这是第一粒种子,在一岁多,两岁的时候,表现出来这种能力,可能影响他今后的人生。
这是我综合国际上的研究和我自己的研究提出来,培养儿童自控力的建议。其中正面教育我不详细说了,还有强化,就是对他考生的表扬。负面惩罚性的措施,就是像冷落,我们最主张是对孩子情感冷落,还有暂停和剥夺权力,这些心理研究很多了,今天不在这里详细说了。
第二颗种子,就是内在的兴趣,内在的动机,很多的家长说了,我的孩子兴趣不广泛怎么办?给他报了一个课程班,三分钟的热气,对学习不感兴趣。还是刚才那个57号的录像,刚才第一次录像是1995年,现在的录像是1997年和2000年,大家看到背对镜头穿的花背心男孩就是57号,现在情景是第二课种的情景,我们拿了一个他们谁都没有见过的玩具上来,你们喜欢吗?老师就教这些小孩,哪个键可以干什么,我们就是看每个孩子抢这个玩具到自己手里的时间,前面大家看看57号,他听讲的时候注意力,这些也是我们的指标,但不是主要指标,主要指标是最后抢到这个玩具,拿到自己手里玩的时间。
现在57号正要抢。大家看57号抢到了,另一个小孩去跳舞,内在兴趣第二颗种子是不一样的,没有大人在现场看着,他们自发的表现出来,现在开始了争夺大战,这三个孩子轮番的跟他争,但是这个57号开始抢了,有两个小孩不太怎么抢,继续的跳舞,有一个小孩跟57号抢,但是他弱小,他抢不过,只好呆在旁边跟他一块玩,我们时间是五分钟,在这一段五分钟时间里面,这位57号吴某某,谁都没被抢过去,他一直在霸着这个玩具玩了五分钟,跟他两岁时候自我控制有点矛盾,他听大人的话,但是不听小孩的话。
我们现在看一看这一种心理行为特性是不是稳定的,遗传基因导致的还是社会性导致的。一个孩子身上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分别是什么?我现在做的一个课题是儿童发展的稳定性和变化性,我们这个研究里面有很好的证实。大家看到了三年以后,这个穿绿色体恤是57号,也受过教育,现在又这么一个情景,他又第一个抢到飞机,但是另外三个小孩跟原来不一样了,对他来说还是陌生的,他现在开始玩了,他大概玩到大概二十秒的时候,后面那个小朋友就跟他要的,按照他的本性四岁的时候不会给这个小孩,但是在七岁的时候,经过几年的教育,他不愿意给,但是过了四秒钟就给他了,他不变的是又一次第一次抢到这个玩具玩,这个孩子是我所谓的典型的两颗种子和谐发展的典型,他现在是人民大学附中高中的高材生,这里面遗传占一半,他父亲就是人民大学毕业的,他妈妈是中央财经大学的,家庭教育比较好。
等到这三个孩子玩了一圈之后,现在该轮到我了,现在他坐起来了,意思是第三个孩子已经玩的差不多了,他坐起来了,他被动的坐起来了,往那边靠,人家不给他手松回去,人家主动给他,他才玩。
在每个孩子身上,两颗种子表现都是完全不同的,什么造成的?天性占一半,教育占一半。57号四岁时候谁都不给的。所以我们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当中,我这样研究结果都是好好应该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我们媒体好好的宣传一下,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家长心目当中就有一个方向,我的孩子身上缺什么,什么时候应该给他做什么样的教育,很多的孩子现在在家里是无法无天,没有自我控制力,家长也不有意识的培养,另外到上幼儿园,小学以后,很多教育工作者缺乏对孩子第二颗种子的培养。这是我今天给大家发言要讲的内容,谢谢大家。
人有喜怒哀乐,哭也是一种情绪的表现。出生婴儿在饥饿、疼痛、尿布潮湿或有其他不适时,会张嘴啼哭。对于这种啼哭,父母比较容易理解,常常会采取安慰的态度。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啼哭往往掺杂了更为复杂的因素。例如,当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或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孩子就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对于这种情绪上的宣泄,一些父母往往不神理解,尤其是一些缺少耐心的父母,常常恐吓、威胁孩子,企图一强行止哭的方式来阻止,这是不可取的.实际上,当家长用强硬的方法时,有时候孩子哭得反而更厉害,这意味着父母的训斥使小儿感到害怕和不安全,啼哭的性质发生改变,有不愉快变为害怕。
偶尔在父母“高压政策”下,孩子会停止哭,父母还以为此方法奏效。殊不知,这样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将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孩子语言发育尚未成熟,不会使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而将不满、忧郁积压在心中,并以异常的心理或行为表现出来,甚至出现打人、骂人等攻击性行为;与小伙伴难相处,不合群等。
相信《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