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乱扔东西正常吗?

11-02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宝宝乱扔东西正常吗?”,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都喜欢乱扔东西,这让很多妈妈都很担心,宝宝是在发脾气吗?宝宝脾气不好,难以管教,以后该怎么办?更让妈妈们觉得崩溃的是,宝宝乱扔东西,捡的腰都快要断了。

其实对于宝贝们来说,扔东西是一种能让他们感到快乐的新技能,也是宝贝发育良好的信号。松开手指让东西掉下来需要精细动作技能,而要把这个东西扔出去,还需要相当棒的手眼协调能力。宝宝会发现,不管把什么扔出去,都是向下落,永远不会向上去。虽然他还不知道“地心引力”,但是他肯定能观察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如果他扔的是球,球会弹起来;如果扔的是李子,李子会发出“啪”的一声。这也让宝贝们明白了什么是因果关系。

当然了也不否认,无论宝宝多大,偶尔都会产生一种想狠狠扔东西的冲动,用来发泄自己内心的冲动和怒气。宝宝还小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当他发现乱扔东西能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的时候就会将这种动作再次进行重复。如果宝宝把面条弄到你刚擦过的餐厅地板上到处都是,或者把干净的安抚奶嘴扔到肮脏的人行道上,会让你气坏了。宝宝扔东西,你该怎么办?下面玩偶大师就告诉你几个处理的好方法!

首先,让他尽情的扔吧,但告诉宝宝什么是能扔的什么是不能扔的。尽可能地提供给宝宝各种各样可以扔的东西,鼓励他的实验,这很重要。但是注意,给他的东西一定是不易打碎、很轻而且不能太小的防止被宝宝误吞。在游戏时间,所有符合以上规则的玩具都可以用来给宝宝扔。如果很多东西你都允许宝宝扔,甚至鼓励他扔,那么他就能更快地知道什么东西不能扔。球显然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泡沫塑料球的危险性最低,你可以在家里多准备一些。

其次,阻止宝宝扔有危险的东西。如果你的孩子扔了他不该扔的东西,比如沙盒里的沙子或朝别的孩子扔积木,你该怎么办?尽可能在他头几次这么干的时候别管他,因为如果他知道朝别人扔不该扔的东西能让你注意他,他很可能会再去扔。如果你的孩子常常朝其他孩子扔东西,有伤害别人的危险,你记住每次都要用相同的方式来处理,因为孩子是通过重复来学习的。下一次他再这么做的话,告诉他:“不行,那会很疼的。”然后迅速把他拉到一边,不让他玩,好让他明白什么是“不行”。

然后,可以尝试着把玩具拴在宝宝的椅子上。宝宝坐在手推车或儿童汽车安全座椅里时,你可以给他拴几个容易够着的玩意儿,用小段的绳子把玩具拴在上面,把长出的部分剪掉,这样就不会绕住孩子的脖子了。他很快就会发现除了能把这些东西扔出去外,还能再把它们拽回来。这样做能让他获得双重乐趣,也能让你省一半劲儿。

另外,和宝宝一起收拾残局。不要让你的孩子把他扔出去的每件东西都捡回来,因为这项工作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太艰巨了。你要蹲下来先自己捡,然后让他帮忙。你可以说“看看我们俩捡这些积木多快啊”!

最后,家长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并不是说你偶尔朝沙发扔个垫子都是绝对不允许的。事实上,你可以利用平常在家里扔的东西告诉宝宝什么是能扔的,什么是不该扔的。下次孩子再扔不该扔的东西时,你可以带着他在家里转转,和他一起把袜子扔到洗衣筐里,把用过的纸巾扔进垃圾桶里,把玩具扔进玩具箱里等等。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宝宝爱趴着睡正常吗?


网友:每天睡觉的时候放的好好的,但他都会睡一会后自己翻身趴着睡了,这种姿势他睡得还蛮香的?因为我的宝宝睡眠老是很浅,所以一般都不敢动他,而且每次稍有一点点异样的声音都会惊醒,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答疑:

婴儿睡眠和静卧时的体位,完全由家长负责,特别是宝宝不能翻身以前;因此正确的做法是,要经常更换小儿睡觉位置和玩具的悬挂位置。床头灯不要长期固定一个位置,要经常换位。经常给宝宝更换睡眠体位,一般3-4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如仰卧、侧卧、俯卧等。注意俯卧位时需要有家长监护。刚喂食后睡眠,前30分钟提倡右侧卧位,有利于胃排空,减少腹胀。经常更换睡眠体位,有利于宝宝头型不扁不偏。1岁以后的睡眠体位,一般是顺其自然。

俯卧位睡眠,对肺、心、胃肠和膀胱均构成一定的压迫,而且口腔分泌物不易下咽造成口水外流。同时由于婴儿不容易转动头及翻身,枕头及被褥极易阻塞口鼻,有发生窒息的可能。

哪些宝宝不适合趴睡?

研究人员对350个健康宝宝进行睡姿研究,发现趴着睡的宝宝智力发育较快,躺着睡的宝宝也能够慢慢赶上趴着睡的宝宝。但是趴着睡容易突然窒息,躺着睡则安全无虞。

那么,到底要让宝宝怎么睡,才会聪明、健康又不会突然窒息呢?研究人员建议,晚上睡觉时,最好让宝宝们躺着睡。白天午睡或有大人照顾时,再把睡姿调整成趴着睡的状态。宝宝的睡觉房间最好保持适当温度、湿度和光线,宝宝才会睡得又香又甜。

哪些宝宝不适合趴睡:患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喘鸣、肺炎、感冒咳嗽时痰多、脑性麻痹的宝宝,以及某些病态腹胀的宝宝,例如患先天肥大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阻塞、先天性巨结肠症、胎便阻塞、坏死性肠炎、肠套叠和其它如腹水、血液肿瘤、肾脏疾病及腹部肿块等疾病的宝宝,不适合趴睡。

哪些宝宝很适合趴睡:患胃食道逆流、阻塞性呼吸道异常、斜颈等的宝宝,可以尝试趴睡,以帮助缓解病情。下巴小、舌头大、呕吐情形严重的小孩,必须趴睡。另一种状况要特别注意,幼儿有痰时,常常会呕吐。

宝宝睡觉的最健康方式

仰睡,会让宝宝的头形变扁;侧睡,则须时时改变方向,以免宝宝将来头颈歪一边;而趴睡,又令家长担心是否会因被褥、枕头堵住宝宝的鼻孔,而造成窒息,到底哪一种睡姿才是既安全又正确的呢?

宝宝趴睡较能睡得稳,不易将溢出的奶吸入气道,而且脸型也好看,但是根据欧美近来研究显示,趴睡的时候,婴儿床周围的玩具、被褥可能会堵住宝宝的鼻子,造成婴儿猝死症。

医师建议,还是让宝宝仰睡比较安全。此外,侧睡的方式也不错,不过要注意常换头部侧躺的方向,以免头形歪斜。

育儿心得:孩子在家乱扔东西怎么办


育儿心得:孩子在家乱扔东西怎么办

我孩子3岁了,在家常常把玩具乱扔,你跟他讲道理,夸奖他收拾好就是乖孩子,他不听;你跟他说再扔以后就不买了,他还是扔;就是打他,他最多当时好一会儿,过一会儿还是要扔,而且是故意扔。针对孩子的这种心理,如何教育好他?

有一类孩子的特点就是“软硬不吃”,家长的表扬或批评对他都没有明显的效果,这样的孩子属于比较独立的性格类型,他们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想法和感觉做事,较少受外界因素或环境的影响。针对孩子的这种心理,比较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自然后果法。

孩子经过亲身实践,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并体验适度的不快和痛苦,规则意识才由此建立起来,这叫“自然后果法”。自然后果法要求父母不能包办代替孩子承担行为责任,把孩子罩在一个绝对安全的保护伞下;也不是说父母就撒手不管,让孩子自作自受。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孩子先承担行为后果,再对他讲明道理。例如孩子乱扔东西,家长讲道理他不听,批评甚至打骂也不听,家长就任由他乱扔,等他想再玩却找不到玩具的时候,家长不要替他着急,更不要替他找,让他体验乱扔玩具所带来的不便,同时与他交流。乱扔玩具的后果舒服不舒服?如果不舒服,今后应该怎么办?自然后果法有助于激发孩子改变自己。当然,如果孩子的行为将导致长远后果,近期不容易看出结果,则不宜用“自然后果法”,例如坐姿不端正、握笔不正确等等。

早教是个啥东西,你知道吗?


早教是个啥东西,你知道吗?早教这个词我原来根本没多理会。但在妈妈群里听妈妈们谈论上早教班的事后,不由得有些急了:人家孩子都上早教班,我却还不知道早教是个啥东西。有天在淘宝网上看到卖杜曼闪卡,然后店主介绍杜曼早教理念有多科学多好。这才发现,早教可真是重要得不得了啊。我更着急了,我想,我得做些什么呀,要不我不就误了我的儿子吗?

查了查资料,更加一头雾水,而且各有说法,貌似各有道理。我决定,我也要拿出我自己的主张!我觉得,整明白下列问题,早教这事就算折腾清楚了。

1、早教到底是啥意思?我觉得早教的意思就是早期教育。而教育的范畴就大了。生活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的树立、知识技能的培养……

2、早教得多早?既然是早期教育,应该是越早越好,从胚胎期开始也不为过,不,从孕准期开始也不算太夸张啊(打好遗传基础嘛)。不过早字固然重要,“什么人上什么菜”更重要。也就是说,顺着孩子的发育特点和时机切入相适宜的教育方法最重要。教一个刚出生几天的孩子建立小便规律,这就是违反客观规律。而放任一个正在语言敏感期的孩子不理不睬也有点暴殄天物,超级浪费。

3、为啥要早教?其实我对早教这个说法本身就有些排斥。我觉得教育是个有始有终的事,不管任何阶段都要进行教育,如果非要分早教,那就也要有相应的“中教”、“晚教”。而孩子要教育要引导,这没啥为什么可问了。教育的意义谁都明白的。

4、早教要教啥?早教如何教?

1)我先了解了下孩子的各个敏感期,了解了下孩子的发育基本过程,然后注意一一对上“号”,根据各阶段不同情况施教。

2)我觉得爱心、耐心和持续性是教育孩子的基础。起码有五个妈妈和我说,她们当初也教过自己的孩子识字认卡片背儿歌和唐诗,但三岁后全部忘记了。我追问了下,她们全部是孩子一学会就作了罢,而我现在经常定期给xx复习复习,还根据某种情景而读出某首儿歌或诗歌,加深他的感受。就算xx三岁后完全忘记了现在背下的诗歌儿歌,我觉得之前的教育也不是浪费,而是绝对发挥了作用,起码,在建立良好亲子关系这方面起过作用。重要的其实根本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3)自己要做好表率。检举下我自己:今天早晨我捏了个提子抱着xx出门,打算路上让他吃这粒提子,剥了皮便随手扔在了地上。老猫见了便批评我:你这样没公德心。还真是。我以后一定要注意再注意。

4)因材施教。看到蚂蚁讲蚂蚁,看到机器说机器。反正不放过机会,说个不停。当然,一切顺着孩子的兴趣转。只要他不愿意听立即叫停。

5)不打扰孩子的游戏。只要不是不安全不卫生,都让他接触,摆弄,哪怕自己要收拾得很辛苦。

6)尽可能多地陪孩子。及时地回应孩子的需求。

7)让孩子快乐了,我觉得就是早教成功了。

好象还是没折腾清楚呀。不管不管了。我在这地方没处去上亲子班或者早教班,曾经体验过一次,出来后我比较狂傲地对我同事说,那早教班的老师还不如我呢。反正我对早教班不抱特别高的幻想,我对我自己比较抱以重任。

你家宝宝有耐心吗?


现在的孩子没有耐心似乎是众所周知的常态了,有些父母也说自己的孩子没有耐心,还会顾虑孩子学不会等待,担心以后做事情都受影响。别着急,看完小育今天的分享就会有办法了。

1、刻意让孩子等待

妞妞通常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东西,如看动画片、切开刚买回的西瓜或是再讲一个故事等等。妞妞妈妈都会告诉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给孩子时间用来体会和比较,让她明白“等待”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段时间里可以为孩子唱个短小的歌曲或是从1数到10。这样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

提醒:也可以在孩子等待的时间里干点事,比如父母接电话时,让孩子安静1分钟。如果孩子能安安静静地等待了这1分钟,应该这样表扬他:“你真有耐心,能在我们说话的时候自己玩。”如果孩子不能做到,那么接下来的1分钟可以不理会他,并且向他说明为什么这样做。

2、暂时转移注意力

当父母正要和朋友交谈时,不妨给孩子一个他平时没有见过或者不怎么让他玩的小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当孩子弄明白那是一件什么东西时,或是他能用那玩意儿做什么的时候,你已经结束谈话了。

提醒:如果父母给3~4岁的孩子一个玩具,意味着父母要替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训练孩子的耐心不利。不妨让孩子在等待的时间里画张图,或是自己看看绘本等,做一些孩子平时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如何打发时间。

3、默契沟通的技巧

如果父母在路上碰到熟人需要交谈几句,此时孩子想要得到关注,可以事先训练他与父母的默契。譬如让孩子把手放到父母的手上,父母握住他的手,以此告诉他:我知道你的要求,我会尽快满足你。这种方式可以在和孩子沟通的同时不必中断与人的谈话。

提醒:3-4岁的孩子是难以理解“从现在起10分钟”有多长时间,训练时应把孩子知道的一些事联系起来。譬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用10分钟给你的芭比娃娃梳好小辫,穿好裙子,妈妈就给你讲故事。”这样孩子就会逐渐理解时间长短的概念

你家宝宝乐意起床吗?


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是新一天的开始。爸爸妈妈做家务、准备早餐、照顾宝宝起床,争分夺秒赶着上班。而宝宝往往一时半会儿还醒不过来,任你怎么叫,他都不肯醒过来。爸爸妈妈心一急,就硬拉宝宝起床。结果,宝宝还未完全清醒就得闭着眼睛先发脾气。

真是可惜,新的一天刚开始,不愉快的情绪就已经伴随着宝宝和父母。那么,怎样诱导宝宝自然觉醒、愉快起床呢?

父母不该采用突然袭击式的方式,大声呼叫或强行拖起孩子。要唤醒处在大脑抑制状态的孩子,采取诱导的方法比较妥当,使孩子自然觉醒,完全清醒后再起床。

第一步,每天清晨,在孩子起床前10分钟,先将窗帘拉开,让光线射入,再播放轻音乐,以光和声音组成柔和的刺激去唤醒孩子。父母也可以唱一首自编的起床歌,使孩子对这首歌建立起条件反射,听见这首歌就知道起床的时间到了。

第二步,父母可用亲切的声音呼唤孩子,用手轻抚孩子的背腰部,再抚摸他的手和脸,触动他的听觉和触觉器官,在舒适的刺激中,逐渐从浅睡状态自然地转换到静态觉醒状态,再转换到动态觉醒状态,这时孩子就会睁开眼睛,活动身体。

有了这样充足的准备工作,宝宝起床就变得轻松多了。让家长和孩子都在快乐的情绪中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吧!

左撇子宝宝,真的是天才吗?


在我们周围,总会看见一些孩子用左手拿调羹或筷子吃饭,用左手写字、画画、用左手打羽毛球……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左撇子。作为人数达到6亿的群体,左撇子也受到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

孩子若是左撇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心理学家指出,首先,让孩子正确认识左撇子的差异性,而非错误性或优越性,以免他们产生不恰当的自我评价。第二,对孩子使用左手不责备不纠正,任其正常发展,同时耐心地引导他们多用右手,并及时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最终能左右开弓。

为何你的宝宝会成为左撇子?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这两半球的分工各有偏重,左半球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右半球的形象思维能力强。儿童时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孩子的右脑功能偏强。而右脑负责左侧肢体的活动,因此儿童时期孩子左撇子较多。

宝宝的脑发育和动作发展的联系

一岁前的宝宝,左右脑的功能尚未分化,而左右手也尚未分工,所以这个阶段的宝宝经常是用双手来拿奶瓶,用双手、双脚来爬行。

到了二岁时,左右脑逐渐分化,可以隐约看出宝宝习惯用哪一只手拿东西,用哪一只脚做动作。

三岁时,宝宝的动作更协调,身体的各种动作反应变成反射性行为,不再需要大脑皮质来控制,因此,大脑皮质转而负责较高层次的学习认知工作了。

四岁的宝宝惯用哪一手的习惯就会很明显了,而且宝宝用手做事情的机会也变多了,这时候宝宝都会主动以惯用手来操作,而对应到的也就是大脑功能比较优势的一边。

用手习惯是遗传而来

我们可以从宝宝使用左右手的习惯,观察宝宝是左脑优势还是右脑优势外,其实绝大多数宝宝惯用手的习惯是家族遗传,以及先天脑部基因决定。1岁以前的幼儿,还不太会有明显的方向分化,等孩子过了1岁,行为自主能力逐渐生成的同时,左右手的惯用特征就会明显出现。爸爸妈妈其中有人是左撇子,宝宝会习惯使用左手的机会也就相对提高。从研究数据来看,大部分惯用左手的宝宝,都可以从亲属中找出相同属性的长辈。

左撇子宝宝更聪明?并非如此

据近日有趣报导指出,历届的美国总统,从里根、福特、老布什到柯林顿,通通都是“左撇子”。看起来,“左派人士”似乎较常人优秀,但到目前为止,左撇子宝宝是不是真的比较聪明?目前尚无可靠的实验证明。惯用左手或右手,纯粹是天性使然,与智能表现无直接关联,大家不必过度解读。从人的大脑功能来看,当我们的左手、左脚碰触到东西后,会将感觉传回右脑,而右手、右脚碰到东西的感觉会传回左脑。左右脑会把所有的讯息统整后,再发出命令,执行动作,因此,左手和脚的动作命令是来自右脑,而右手和脚的动作命令则是来自左脑,所以不论是左手或右手,都会刺激大脑发育,同时帮助左右脑的发展。

大脑构造复杂精密

从受精卵着床起,大脑细胞建构就已开始。当宝宝出生时,脑神经细胞数量就已大致固定,也就是说,婴儿出生时,早已具备成人般的智慧潜能。一般人一生的脑力运用,只占小部份,大脑中多数部份,都是尚待开发。

脑部组成部分

人类的脑部,是由大脑、小脑及脑干所组成,小脑负责维系人体平衡功能;脑干掌控人类呼吸、心跳及意识,有“生命中枢”之称;而所占面积最大的大脑,主要负责情感调节与感觉表达等较高层次的心智运作。

错误观念

先前许多关于左右脑功能的假设,有些已被证明是错的。如右脑利于学美术和音乐,后来发现,有很多音乐家是用左脑来处理音乐;以往说左脑善逻辑思考,有利学习语言和数学,其实当数学家在解数学题时右脑较活跃。

左撇子宝宝需要被改造吗?

到底“左撇子”该不该纠正?孩子学会自己用手吃饭时,父母才能明确孩子的习惯用手。一旦发现孩子是个左撇子,父母和长辈往往在惊奇的同时,又会带有一丝忧虑,主要是怕左撇子会给孩子带来不方便,比如吃饭、写字的时候常会和别人“打架”,或者由于“与众不同”而被小朋友们嘲笑,甚至害怕习惯使用左右不利于孩子的脑发育。为此,家中的长辈总希望改变孩子的用手习惯。

对左撇子的改造,从根本上说违反了天性。而且这种改造,也不可能改变脑的优势部位。就像我们提到过的那样:这种改造不仅不会实现优势脑半球的转移,相反,它会导致非优势脑半球的负荷过重,并由此导致脑组织出现问题。对左撇子孩子进行改造,会迫使他们的行为和天赋错位,是对他们天性的一种扭曲。尤其是当这种扭曲涉及到书写之类的复杂活动的时候,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脑子的完美组织会被带入完全混乱的状态。

孩子若是左撇子,家长不要强迫孩子改用右手,因为虽然孩子在家长的强迫下改用右手,但孩子大脑中的优势半球却无法改变,反而起到了扬短避长的副作用。此外,还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一些障碍。对左撇子,家长应顺其自然,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会日趋增强,有一部分左撇子会改用右手,但也要看到有些左撇子已养成习惯,很难改变过来,家长就不要再人为地强迫孩子改用右手。反之,孩子是左撇子,长期使用左手,还可以充分利用右脑的功能,平衡、协调大脑的整体功能。

专家提醒在以右撇子为主轴的世界中,左撇子宝宝在生活上难免会碰到一些困扰,父母要把这样的不便告诉宝宝,让他有心理准备,不需过度矫正。孩子运用自己头脑解决事情的能力,远超出我们想象,无须担心。不管孩子惯用哪只手,经常活动四肢有助于左右脑的协调及运作。

培养左撇子宝宝的4条实用建议

适当训练

父母和宝宝用手不同,这是许多家庭常见的情况,这时父母在教育宝宝时尤其要讲究方法,要尊重宝宝,以宝宝为主。比如让宝宝系鞋带、扣纽扣等事情,可采取“镜象法”。爸妈与宝宝面对面,让宝宝以爸妈为镜象,模仿爸妈的动作。

但是在训练宝宝的时候,可要给左撇子宝宝特别的防护才行。比如学骑车时应戴上安全头盔,参加游戏时脚穿防滑鞋,但这并不是说你可以不允许宝宝参加正常活动。

关注特殊需要

左撇子宝宝在学习上有一些特殊需要,爸爸妈妈要予以注意。比如宝宝用左手写字,爸爸妈妈要注意宝宝的坐姿及光线。让宝宝坐得靠桌子右边一点,使左手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在给宝宝布置房间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把它布置成宝宝自己的个人空间,“左气”十足,书架啊,玩具盒啊,电话啊,都放在桌子的左侧,便于左手动作,舒适、方便。

生活中注意细节

左撇子的惯用手与非左撇子不一样,在群体生活中有时难免和别人磕磕碰碰,而这些事情稍加留意是不难化解的。吃饭是孩子天天要碰到的问题。如果家里的餐桌是方桌,就要让孩子选择在桌子的一个左侧角的位置坐下,举筷碰杯,与谁也不冲突。如果是圆桌,就要选择一个左侧无人的位置坐下,避免和其他人的手“打架”。幼儿园的桌子常两个并在一起,左撇子宝宝尽可和同桌商量,自己坐左边,中间一大块空间,大家都方便。

购买左手用品

爸爸妈妈应尽可能为左撇子宝宝尽早准备必要的左手用品。西方不少国家中,家里会为左撇子成员准备好适当的左手用具,包括餐具、文具和工具。这显示一个家庭内的互相尊重,也利于子女独立人格的发展。

有的学校里也常备有适于左手的学习用具和体育用品,使左撇子学生和一般学生一样方便使用。特别在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中,手工课为左撇子孩子配备左手用剪刀已成通例,左手用剪刀也是五金商店的常规商品。

你的宝宝智力超前吗?


你的宝宝智力超前吗?

新生儿身上不同能力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尽管这些能力之间有某些关联,但是根据一两种已测出的能力的发展来判断其他能力的发展是难以做到的。婴儿的某些技能与其身体发育状况有关,有些与经验有关,而有些与两者都相关。在设法判断孩子聪明与否的早期迹象时,要把他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总而言之,聪明儿童在发展中各个方面都超前,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们有可能保持住这一优势。

在出生时,聪明的孩子可能要比其他孩子更机警。有些孩子从一开始就能独自把头抬高一会儿,仿佛在环顾四周,对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

一个感觉敏锐、反应迅速的婴儿常常很聪明。在你抱他时,你会感觉到这一点。如果他似乎避开某个东西,那就表明他能区分什么是让他感到愉快的,什么不是,这也就是心理活动的开始。婴儿越敏感,也就越容易得到满足。

孩子笑得越早,聪明的可能性就越大。尽管这不是完全可信的迹象,但它是个象征。很早就开始笑的婴儿常常会成为聪明活泼的儿童。

非常聪明的儿童在出生时常常大一些、重一些,但也不尽然。理由是:大一些的健康的婴儿更有可能是由那些怀孕时得到良好营养和关照的母亲生的。这些母亲也更可能在家中给予她们的宝宝最好的教育和帮助,这在后来的智力测验中会表现出来。较重的婴儿也可能在生活中有心理上的优势,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因而有理由比其他孩子更快活。

例如,他们每次可以吃更多的食物,因而不需频繁地喂养,可以把精力转向更多的智力活动方面。此外,父母因不必忙于给孩子喂食和清洗,会认为孩子可能是社会型的人,于是就可以对他采取不同的做法。因此,从一出生起,与较轻的孩子相比,较重、较吸引人的孩子可能会发现他们处在一个愉快的、情感上得到支持的世界里,就会以许多方式利用这种最初的好运气。

你会解读“宝宝语言”吗


宝宝为什么总是哭个不停?他(她)是想撒娇,还是饿了……你会解读“宝宝语言”吗?你能够通过他们的“表情+哭声”,准确把握宝宝的心情吗?

你会解读“宝宝语言”吗

哭能够表达5种情感

研究发现,婴儿在撒娇、生气、饥饿、困倦、难过等不同心情状态下,所发出的哭声是不同的。为了帮您简单地理解宝宝哭声的“含义”,接下来我将按照宝宝的“倾诉内容”,分别介绍他们哭声的特征。

撒娇时的哭声:

当宝宝想向父母撒娇时,发出的哭声比较高。也许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哭泣大多不会流出眼泪来。

生气时的哭声:

当没有找到好玩的玩具、尿布湿了很难受的时候,宝宝就会生气甚至发怒,此时发出的哭声与撒娇时的哭声相比,声音更高,而且尖锐、刺耳。另外,也许是过于亢奋的原因,有时也会产生反作用,所以时而也会夹杂一些低音。

饥饿时的哭声:

当宝宝肚子饿了,想吃奶的时候,发出的哭声大多混有“m”音。此时宝宝的哭声中,大多伴有类似“manma”、“ma—ma”的呼唤声。有趣的是,不管说什么语言的国家,婴儿时期饥饿的时候,大多都会发出混有“m”音的哭声。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宝宝乱扔东西正常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尖利的东西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