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听话不要打屁屁

11-04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当一次工作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提前查阅一些资料。资料一般指代可供人们参考的信息知识等。有了资料的协助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些可以用到的幼师资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宝宝不听话不要打屁屁”,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导读:先给宝宝一个解释的机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尽量以温和的语气告诉他错在哪里,怎么做才对,引导孩子说出下次发生类似情况时应该怎么做。

父母想要教育孩子,想要孩子懂事、礼貌,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打屁屁对孩子不但不起作用,有时甚至会使他们的行为更糟糕。

父母该明白的一点是:规矩不等于惩罚。

规矩是生动的、积极的、有教育意义的;惩罚则是消极的,它具有巨大破坏性,尤其对于一个2岁的来说。打屁屁这种常用的惩罚方式虽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老传统了,但用它来引导孩子的行为却是一种十分糟糕的办法,它根本无法帮助你把孩子教导成你想要的那个样子。

当孩子惹你生气时,打屁屁确实是发泄你不满的一种途径。但同时会让你的孩子误以为:打人是达到目标的一种合意的办法。

有研究已经证明:肉体的惩罚能增加孩子的敌意,不但不会让他们变得温顺,反而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好斗。

有时,这种肉体的惩罚还可能弄巧成拙,因为你的宝宝很可能想尽办法避免挨打,比如不和你说真话,不承认错误,由此疏远你,甚至养成说谎的坏毛病。如果是这样,你一定会后悔当初解决问题的办法过于简单化了吧?

孩子毕竟还小,犯错是难免的,当然,在这种时候你生气也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当你觉得自己开始冒火的时候,明智的做法是:

1、平静自己的情绪。

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能意气用事,记住: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做出理智的事情。你可以把你的宝宝关在房间里,让他一个人待一会儿,然后给朋友打电话聊聊轻松的话题,或者出去散一会儿步。这样可以帮助你冷静下来,避免做出一些让你后悔的冲动之举。

2、温和地与宝宝沟通。

先给宝宝一个解释的机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尽量以温和的语气告诉他错在哪里,怎么做才对,引导孩子说出下次发生类似情况时应该怎么做。

想想吧,你不也有犯错的时候?难道你喜欢别人用训斥的口吻来说你的不是?被人指责总是不愉快的,不要再打宝宝的屁屁了,不管怎样,教育他比惩罚他更重要。

最后,即使事情解决得没有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要责备自己,因为你和你的宝宝都在学习,都在进步。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大班看图讲述不听话的小鸡


这是大班看图讲述不听话的小鸡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目标 :

1. 通过对图片观察能够讲出小黄鸡是因为不听话,离开了大家才险些被老猫捉去。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

2. 学习词: 难为情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1. 挂图一套

2. 母鸡妈妈头饰一个.老猫头饰一个.小鸡头饰若干

过程:

1.让幼儿听声音引起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新朋友,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听一听是谁来了。"教师模拟母鸡的叫声叫三声。再模拟许多小鸡同时叫的声音,让幼儿问答。

2.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并引导提问

让幼儿睁开眼睛,导入图片内容:"有一天,天气晴朗鸡妈妈带着鸡宝宝来到了草地上。出示图片

图片一:请小朋友观察,请幼儿相互间自由讲述,再回答问题

鸡妈妈和鸡宝宝在做什么?鸡妈妈对鸡宝宝说了些什么?鸡宝宝怎么做的?小黄鸡在做什么?

图片二:请小朋友观察,请幼儿相互间自由讲述,再回答问题

小黄鸡走到什么地方去了?发生了什么事?小黄鸡看到老猫来捉它,它表现的怎么样?(请幼儿表演)

图片三:请小朋友观察,请幼儿相互间自由讲述,再回答问题

谁赶来救了小黄鸡?鸡妈妈是怎样救小黄鸡的?(引导幼儿做动作来想象鸡妈妈是怎么赶走老猫的,请幼儿表演。)

图片四:请小朋友观察,请幼儿相互间自由讲述,再回答问题

鸡妈妈对小黄鸡说了什么?小黄鸡又对妈妈说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妈妈小黄鸡时,小黄鸡是怎么表现的?

3. 请幼儿自由讲述四幅图,教师巡回指导

4. 请个别幼儿代表性讲述,教师引导鼓励

5. 教师总结性讲述:(参考)

有一天,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到草地上捉虫子吃,鸡妈妈对鸡宝宝说:"宝贝们,你们别乱走,要跟大家在一起。"小黄鸡不听话,离开了大家。

小黄鸡来到大树下面玩,忽然从大树后面跳出一只老猫,向小黄鸡扑去,小黄鸡吓的大叫:"妈妈,妈妈,快来啊!"鸡妈妈赶来了,救了小黄鸡,老猫逃走了。

鸡妈妈对小黄鸡说:"你以后要听话,别乱走,要跟大家在一起。"小黄鸡底下了头,难为情的说:"妈妈,我错了,我以后听话了,再也不离开大家了。"

6. 情景游戏

老师做鸡妈妈,请一个小朋友做小黄鸡,另一个老师做老猫,其他小朋友做鸡宝宝,情景表演。

延伸:到户外请小鸡吃虫子。

课后反思:

这节活动主要是通过一张张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幼儿一步一步的进行讲述,然后再完整的讲述故事。幼儿对这些图片很感兴趣,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认真的去想去说,然后完整的讲述故事,同时还明白一个道理,幼儿知道了不能随随便便的离开集体,否则会发生危险,要学会保护自己。这节活动,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能够看图完整的讲述故事,还有个别幼儿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整的讲述。 活动是通过小黄鸡不听妈妈的话,离开集体自己独自出去玩遇到了危险,大花猫差点把小黄鸡吃掉,最后鸡妈妈把大花猫赶跑,救出小黄鸡的故事。意在教育幼儿不能独自离开集体,否则会有危险。以后要听妈妈的话,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相关文章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桥教案》:大班主题活动桥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幼儿了解桥的名称、外形等粗浅的知识,学习建立积累本的方法,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关于桥的资料,并能用汉字、符号、图画等方式进行表征、记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桥教案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长大了教案》: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题生成,活动目标,活动过程等内容,能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尊重、关心、爱护、体谅他人,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我长大了教案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桥教案》:大班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桥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结束等内容,感受桥的不同,体会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操作中运用记录、比较的方法,判定不同桥面的载重量的大小,激发幼儿研究桥的爱好,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各种各样的桥教案吧。

孩子不听话找心理原因


导读:孩子大了,却变得不如小时候听话了。孩子不听话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心理原因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值得大家注意。

路路越来越“不听话”

大家都夸两岁的路路聪明可爱,可妈妈最近在抱怨:路路真是越大越不听话了,早上我急着去就上班。他就急着跟我捣乱,我这边帮他穿上鞋了,他那边趁你不注意就脱下亲……平时在家里越是不让他做的事他偏要做,种花我要去他也会用丢捏一招;沙发套后面的拉链也要拉开,掏出里面的东西看看;你刚把玩具收拾到篮子里,他那边又一股脑全倒在了地上;有时他连打火机、插座、暖水瓶都想去碰碰……害得我们每天都要对他“严加防范”。

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了

随着体格的快速发展,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路路最初的“不听话”就是这样造成的,他只是想运动一下自己的身体,到处摸摸碰碰,只有通过这种运动尝试,他才能不断地获得感性经验,发展运动能力,提高认知水平。如果你像监视“犯人”一样监视宝宝,他想碰什么都被拒绝,只会激发他更强的好奇心,他一旦有机会就会再去尝试。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路路就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想尝试周围的世界,发现自己的能力,可妈妈不仅不理解和支持,还总是想方设法阻止他的“破坏行为”,惩罚他的“不听话”。这不仅会加剧宝宝的“不听话”,严重时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

宝宝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生了。

可见,宝宝早期的“不听话”和儿童时期的不听话,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你不能简单地阻止他,而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对待成长中的宝宝。宝宝“不听话”,你该怎么做?

1给予理解和尊重

宝宝开始不听话的时候,就是他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获得成长空间,要求和你有一样的平等地位,此时对他的行动不要轻易干涉。在宝宝最初要自己做什么的时候,不妨满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这样,会使宝宝觉得你尊重他,自尊得到了维护的宝宝会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自然会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2及时转移

宝宝的注意力

当宝宝对某些物品感兴趣时,他会不顾一切地想得到,还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这时你不能粗暴地制止,而是提出一些他更感兴趣的建议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并及时带他离开目标物品的出现地。比如当宝宝非要拿桌上的水晶球扔着玩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皮球。并带他到另一个房间,陪他一起扔着玩。

3满足宝宝的好奇

心和合理要求

在确保宝宝远离危险品的情况下给他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为了让宝宝远离危险的东西,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便是为他提供其他的替代品,同时给他设立一定的规则,对他的探索进行一定限制,因为此时的宝宝对可触摸与不可触摸的东西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

主动提供一些有趣的玩具和物品有效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使他把精力集中于可满足探索需要的活动中。试着给他多提供结构性玩具,让他拼拼拆拆;引导他创新旧玩具新玩法或把废弃物当玩具,如把旧报纸揉成球当足球踢,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又满足了他渴望动手操作的愿望,他一定大为开心。

当宝宝提出合理的要求,特别是当他遇到自己能力范围可以解决的事情时,如要求自己穿衣服、洗脸等,请及时放手让宝宝自己去做,这会使他体验到成就感和愉悦感,也能避免“不听话”行为的产生。

4用正确的语言

与宝宝交流

用何种方式与宝宝交流,直接影响他的行为表现。

建议多用正面而积极的话语。比如不要对宝宝说“不要把花捏碎了”,而说“这花朵多嫩呀,宝宝要用手指轻轻地碰它”。不要使用“不”字,因为“不”字会吸引他的好奇心,加剧他想尝试的欲望。

用宝宝能听得懂的话语。比如他在超市看到了一个和家里一模一样的玩具时,他非认为那个就是他的,非要拿回家去,这时你如果对他说,“宝宝,小汽车现在想妈妈了,它想趁着你不玩的时候,回家来看看妈妈。可是当我们回家时,妈妈保证,它肯定也会回家的!”这样和宝宝交流,他就不会赖着不走了。

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听话”的孩子,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有出息。家长们都觉得,孩子听大人的话,这自然是应该的。可是,孩子偏偏有些时候不大听话,甚至是很不听话,这使许多做父母的十分伤脑筋。

应当怎样看待和怎样对待孩子的“不听话”?这几乎成了许多做父母的难题。

孝顺,孝顺。我们的老祖宗们也总是把孝与顺连在一起。“不听父母之言就为不孝”,则是众所周知的古训。

尽管现在人们对传统都在作有分析地继承,在提倡学敬父母的同时,并不认为事事都要一成不变地按爹妈的要求办。可是轮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却都又打心眼儿里不愿意听到孩子嘴里那个“不”字。

孩子“顶嘴”了,你说一,他偏说二。这时候你是气不打一处来呢,还是先平静下来,听听他说的这个二是否真有道理?

也许,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说得不对。可是,他为什么不对?是由于天真无知,还是有意给你找麻烦?

是不是在同孩子争执时,自己的确不对了,却又不肯认错;自己对了,孩子依然不听时,是否会怒火中烧?这里面是否缺乏一点平等的精神?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是同孩子平等不起来的。

怎样看待和怎样对待孩子的“不听话”,这里既有方法问题,更有观念问题。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并不简单,很值得思考。

对“不听话”的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压服,是对孩子的自信和个性的压抑,除了引起更大的逆反之外,只能为社会制造“驯良”的庸才。许多哲人都讲过这样的话。

8步改变不听话孩子


导读:孩子是一块玉璞,好的工匠师都能将它雕琢得完美,那么,希望每一位家长都成为最好的工匠师。

突然间你发现,孩子的性格变了,不听话了,你让他往东他偏偏往西。其实应对孩子的执拗是有方法的。通过小小的引导和启发,孩子会给你惊喜!

“亲子成长8步法”是美国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的康丝坦斯?汉夫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首创的,后由他的学生、马萨诸塞大学巴克利教授等在临床中使用和修改而成。按计划,共有8个步骤,每一步花1周的时间。

第一步:从出生时开始关注孩子。孩子从小就期望父母而不是别人的肯定、欣赏和接受,父母的微笑和点头告诉婴儿,学习站立和走路很重要,甚至值得冒摔倒的危险。但有的孩子后来渐渐发现,父母的关注总是负面的———批评、命令、不满,很自然地,孩子就不再有为表扬而努力的动力。

第二步:正确积极地关注孩子。这一步教父母注意和承认孩子的良好行为,同时忽视不良行为。帮助父母欣赏孩子及享受和孩子一起的时光。

通过“特殊时间段”:每天花15—20分钟,完全投入地与孩子轻松游戏,不要命令、指导或提问,让孩子做主。最好的游戏是孩子自己选择的游戏,只要时间一到,就对孩子说:现在是咱们一起玩的特殊时间,你想玩点什么?如果是两个人玩的,父母就要处于次要位置,让孩子做指挥官;如果不是能一起玩的游戏,父母则要心甘情愿地做个亲切的伙伴和有趣的旁观者。

原则:1、不指导,不纠正。不管父母说什么,别指导孩子做什么,或试图改变孩子玩耍的方式,这种做法只会被解释为您要控制局面,孩子会立刻跟父母顶牛。如果父母的描述不带批评色彩,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对他干的事感兴趣。

2、不提惹人烦的问题。对9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问更多的问题,以显示父母对孩子有真正的兴趣,对年龄小的提问内容要丰富多采,如“你最喜欢哪块积木?”“我们明天出去玩,你想买什么?”。

3、有选择地表扬。表扬孩子时应相当具体,也可以因为没做不受人欢迎的事而表扬他,如“真高兴看到你最近干净多了。”

方法:1、家长发出指令后不要离开孩子去忙自己的事,而是要和孩子在一起,孩子不论何时服从了家长的要求,家长都要表扬他。另外,家长要用放大镜盯着孩子的良好行为,如果在没有家长提醒的情况下,孩子遵守了家规做了家务,家长要给孩子以表扬和奖励。

2、给孩子提出一系列简单、温和的指令,如“请把那只铅笔递给我”。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孩子养成服从习惯的程度取决于练习机会的多少。每天至少找出两三次机会指令孩子给忙,要选择孩子不是很忙的时候,不至于让孩子痛恨家长打断他的事情。在孩子服从每个指令时表扬他1次,对于很小的孩子,可以用点心或饮料作为奖励,对大些的孩子口头表扬就可以了。

3、对于不听话的孩子,只要改变发出指令的方式,就能极大地改善孩子的行为反应。发出指令时请注意:

不要发出没有必要的指令。家长发一些日常指令前,要停下来想想指令的重要性:这是需要先做的吗?是孩子必须做的吗?如果回答都是否定的,那家长就不必发这条指令了。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家长则要准备鼓励和惩罚双管齐下,让孩子服从指令。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明白,家长是言出必行的,就会更加服从家长。

家长的指令要简单,一次只发一个指令。孩子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如果听到一个复杂的指令或一次听到几个指令,就会犯糊涂,通常的反应是哪条指令也不执行。

确保孩子听见家长的话。要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家长不要从另一间房子里往外喊或连头都不抬就发号施令,必要的时候轻轻地把孩子的脸转向家长,以确保孩子在注意家长说什么。

消除干扰物。比如在发指令之前关掉电视。

如果你的孩子才3岁或更小,请及时、灵活地奖励他的服从性,比如孩子听话就给他一小块点心、一根棒棒糖等。但家长会发现,如果孩子还有自然和数学作业要做,不太可能因为他完成了语文作业就马上奖励他看电视15分钟,也不太可能因为他10分钟没打搅家长,家长就放下手中的事陪他玩30分钟,另外,小点心和小奖励很快会失去吸引力。

这个问题可通过建立一套代币系统解决:如果孩子完成了指定任务,就能挣到扑克牌或奖励分,然后用这些代币兑换孩子喜欢的奖励或特别待遇。

1、家庭扑克牌方案,适合4—7岁的儿童。

找一副扑克牌,告诉孩子,你觉得他在家里表现得很好,所以用扑克牌奖励他的好行为,使他得到自己喜欢的奖赏或特别待遇。给孩子看牌,向他解释:完成不同的任务,挣的牌数不一样,任务越难和花的时间越长,挣的牌越多。

按任务难易程度给1-10分,对于难于做到的任务,给的分要多,一天一般能挣30—50分。根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可包括:个人自理方面如按时起床、穿衣洗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增加责任感;学习任务的完成:不马虎、拖拉;行为问题的纠正:不和大人顶嘴、吵闹,不做出攻击性行为等。

2、家庭奖励分系统,适合8—12岁的儿童。

买一个笔记本,在封皮上注明是孩子的家庭奖励分登记本。在笔记本上设5列:日期、事项、存入、支出和结余。告诉孩子只有家长能用这个笔记本,孩子只能看,不能自己往上写数字。按照扑克牌方案一样的办法列出奖励表,比如按时起床存入5分,看电视30分钟支出4分。

3、注意事项:

不要告诉孩子因为他总是犯错误,所以家长把他所有的待遇都剥夺了,他得再挣回来;开始一周不要因为不良行为罚掉孩子的分,在此阶段,只将本方案用于激励孩子的良好行为;第一周不要小气,哪怕微小的良好行为都要奖励;家长要确保本方案实施;要立即奖励孩子;在你给孩子扑克牌或奖励分时,一定要微笑;孩子得分时、家长要说明具体原因。

小编点评:这八个步骤,最核心的精髓就是家长要耐心和细心,其实孩子是一块玉璞,好的工匠师都能将它雕琢得完美,那么,希望每一位家长都成为最好的工匠师。

孩子不听话,你怎么看?


导读:心理学家认为三岁幼儿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儿童。即使五六岁的幼儿反抗行为也是很明显的。何况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许多信息,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案例:一位家长曾这样对我说:“我的孩子特别听话,很懂事,守规矩从不惹事,对人有礼貌,做事比较认真,回家后能把老师教的东西告诉我们。可是,我们却发现这个孩子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活泼,好动,对什么事情都兴趣不大,总喜欢做我们为他安排好的事。他对没有玩过的玩具,没有见过的事和没有接触过的人总是躲躲闪闪的。即使别人把他的玩具抢走了,他也只是站在那儿眼睛看着不知该怎么办……我很担心他将来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也有一位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特别不听话,你叫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他太活泼好动,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要动动,试试,什么都不怕。”

专家观点:心理学家认为三岁幼儿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儿童。即使五六岁的幼儿反抗行为也是很明显的。何况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许多信息,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长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而且容易扼杀儿童的天性,使孩子从小失去儿童最珍贵的创造性人格,这会给家长留下难以弥补的悔恨。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研究:在2—5岁儿童中挑选出同样数量的反抗性较强的和几乎看不出反抗性的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作出快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这一研究说明,反抗行为强的孩子,长大易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一点正是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所以对孩子的反抗行为,家长要有正确的认识,进行正确的引导。

好育园观点:对孩子一些不听话的行为,应肯定孩子积极的一面,以商量的口吻提出一些建议。我想,如果家长这样做了,孩子会从家长那里得到尊重和理解,孩子将会变得既听话又聪明能干,有创造个性的孩子,从而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幼师资料《宝宝不听话不要打屁屁》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宝宝入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