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嗅觉与母婴交流

11-27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趣说嗅觉与母婴交流”,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科学实验证明,哺乳动物的精子与鼻腔内的细胞中含有两种完全相同的分子,即精子细胞也具有嗅觉功能。大量的精子能游向同一个目标——卵子,竟是卵子释放出的一种可以吸引精子的香味所致。

趣说嗅觉与母婴交流

嗅觉对于母婴间的交流接触更是十分有趣。科学家观察了20名出生只有2天的孩子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发现这些小婴儿已拥有嗅觉。试验时给每个孩子分别闻茴香、醋、本醇等几种气味,当一种新气味传递给婴儿时,他们会改变行为、心跳和呼吸。如果这种气味持续不断,孩子就会变得习惯而没有反应;如果更换另一种气味,婴儿的心跳、呼吸则会理次变化。

科学家还观察到,当孩子被送到母亲的怀抱中时,在看到或碰到乳房之前,就已经把小脸转向了乳房。研究人员把一小块纱布垫子放进婴儿母亲的乳罩里,然后把这块带有母亲乳汁气味的垫子放在孩子头的一侧,靠着他的脸颊,同时又把另外一块干净的垫子放在另一侧脸颊旁边,进行录像;接着再把这两块垫子交换位置,继续拍录像。结果显示,不管放在左边还是右边,那些5天大的孩子更多地转向带有母亲乳汁气味的垫子,而不是干净的垫子。继续实验,结果发现2天大的孩子对这二者没有区分能力,6天大的孩子就已经会更多地朝向母亲的而不是另一个妇女的乳垫,换句话说,婴儿已经能够区分母亲和其他妇女的乳汁气味了,这一现象对10天大的孩子更是惊人地明显。

母亲的嗅觉行为也是很有趣的。科学家把一组产妇蒙上眼睛、戴上耳罩,以试验她们是否可以闻出自己的孩子,结果70%的母亲只凭嗅觉就能辨认出自己的小孩。另一项研究要求70对生儿育女的夫妇,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周内,去闻装在密封瓶内的不同气味(气味来源包括婴儿穿过的恤衫、沾有婴儿尿液和粪便的纸尿布、婴儿油)。

结果发现,母亲对自己小孩的气味非常敏感;而做父亲的虽然似乎也有这种天赋,但其敏感程度则取决于小孩出生后多久才抱到他们的手上。而这一切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说,却是很难做到的。此外,用母乳喂养的孩子和用奶瓶喂养的孩子体味是不同的。母乳喂养的孩子的粪便好闻一些,而用奶瓶喂养的孩子粪便的气味更像大人的。似乎母亲们也比较适应她们自己孩子的粪便,而对其他孩子的粪便却会感到恶心。

千万年来,哺乳动物依靠特有的气味和灵敏的嗅觉来辨认母子关系,人类仍然保留了这种生物学特点。实验证明,绝大多数新生儿能将头部和鼻子准确地转向自己的母亲气味的方向,并唤起愉快的情绪,从而使食欲增进。若哺乳的母亲涂脂抹粉,浓厚的化妆品味驱散了原来的体味,或采用不停地更换陪睡人员的做法,会令婴儿情绪低落,不愿与之靠近,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哭闹、拒哺、无法安睡。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紧张会延迟到幼儿期,出现性格孤僻,甚至心理障碍等不良后果。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母婴缺乏交流影响孩子成长


最近,一项由某市人口计生委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该市妈妈和0至3岁婴幼儿每天在一起少于8小时的占到26.7%。专家提醒,母婴之间缺乏足够交流,很可能使孩子在成长中缺乏安全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母婴母乳喂养辅食母婴交流

[典型个案]妈妈不管宝宝忙自己瘦身

今年9月底,26岁的小晴顺利产下一个可爱的“金猪宝宝”。但因为害怕长期母乳喂养,破坏自己体型,宝宝刚满月,她就早早断奶了。如今,长达4个月的产假才过去一半,她已开始了自己的新计划:瘦身。

为了减去因怀孕而迅速增长的体重、恢复先前苗条玲珑的体型,小晴每天都要去健身房锻炼。由于产后元气尚未完全恢复,再加上大量运动,每天回家后,她都感到精疲力尽,无暇照看宝宝。因此,与丈夫商量后,两人决定由婆婆、公公照看宝宝。

自从婆婆接管了照料宝宝日常起居的重大责任后,小晴更加心无旁骛地锻炼起来,运动时间也一再拖延。最近,每天一回家,小晴只是例行公事般地亲亲宝宝,随后就忙不迭地回房睡觉,根本无暇顾及亲子交流。

[记者调查]年轻妈妈成产后瘦身“主力军”

记者在本市市中心一家健身中心发现,在健身人群中,不乏刚刚坐完月子、迫不及待地想要恢复体型的“80后”妈妈。其中,绝大部分的“80后”妈妈表示,为了尽快恢复体型,自己不但早早给孩子断了奶,还选择将孩子交给祖父母代为照料,以便自己能够专心致志地“瘦身”锻炼。

一位“80后”妈妈说:“一来自己渴望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二来祖辈也乐于和宝宝朝夕相处地生活。既然如此,将宝宝交给他的爷爷、奶奶照顾,何乐而不为?”同时,她也承认,自从祖辈照料宝宝后,自己和宝宝的相处时间大大缩短,有了更多的个人空间和时间。”

[数据分析]母婴平均相处每天13.2小时

尽管目前本市0至3岁婴幼儿的科学育儿受到家庭普遍重视。但与此同时,在母亲分娩和婴幼儿养育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母亲日常带养婴幼儿的时间偏短,母婴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

调查显示,本市母亲和0至3岁婴幼儿每天在一起的时间平均为13.2小时,44.1%的母亲每天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于12小时,和孩子在一起小于8小时的比例为26.7%。

“妈妈为了保持体型,不愿意母乳喂养或喂养过短,不仅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对母亲自己的健康也极为不利。‘上班族’妈妈由于工作,与宝宝接触的时间过短,则很可能让孩子在成长中缺乏安全感。由于缺少充足的和母亲相处的时间,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年轻妈妈还是应该尽量想办法,多和孩子在一起。”市人口计生委规统处长徐晋勋解释说。

三成宝宝3个月内添加辅食

尽管“金猪宝宝”都是妈妈的宝贝,但调查却显示,本市母婴之间的交流正在变少。首先就是纯母乳喂养时间过短,添加辅食过早。

数据显示,54.5%的年轻妈妈纯母乳喂养时间少于3个月,34.1%的年轻妈妈在3个月以内,便过早地给宝宝添加了辅食。

[专家说法]过早补充辅食可能影响婴儿发育

专家解释说,过早补充辅食,可能会影响婴儿发育。由于新生儿和婴儿早期消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还不成熟,辅食添加过早可能会引起消化紊乱,增加胃肠道负担,还可能引起婴儿吃母乳的数量和次数减少。另外,过早添加这些食物,特别是谷类,对生长发育、尤其是对婴儿形体的影响要引起注意。专家建议,婴儿辅食的添加是必须的,但要适时进行。最好在4至6个月龄,不可添加过早。

早期教育从母婴交流开始


早期教育从母婴交流开始

正规的早期教育,应始于母婴间的四种交流。

触觉交流:母婴间的触觉交流,最常见的是母亲为婴儿授乳。因为,授乳已不单是为婴儿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而且为婴儿大脑的触觉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婴儿以其最为敏感的口角、唇边和脸蛋,依偎着母亲温暖的乳房,能在大脑中产生安全、甜蜜的信息刺激,这对其智力发育起催化作用。母亲经常抚摸、拥抱压儿所产生的肌肤接触,也会获得同样的效果。高桥的研究发现,一生下来就失去上述交流的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会表情冷淡,发育迟缓,性格孤僻而难与同龄儿和睦相处。

视觉交流:婴儿出生一月左右,视网膜已经形成,但中心凹尚未发育成熟,故其可见距离不会超过40厘米,可见区限于45度,几乎只能见到眼睛正前方。不过,此时他们对于人脸,特别是人眼已有识别能力。母亲在授乳时,总会发现婴儿边吃边用眼睛直视着自己的眼睛,这是婴儿情感发育过程中的视觉需要。因此,婴儿可在吃奶速度和进奶量上,达到所需要的标准;失去这种交流,其吃乳时会频繁转身摇头,甚至烦躁不安。当然,除授乳以外,平时多与婴儿作对视交流,大多会得到晏儿甜蜜的微笑,从而有益于其心理健康发育。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母亲在使用奶瓶授乳时,更应有这种视觉交流。

嗅觉交流:生物学研究证实,人类在视觉相当发达后,嗅觉便开始退化了。但是,婴儿的嗅觉却相当灵敏。刚出生几天的婴儿,便能闻出气味的好坏。在试验中,如果把浸过母乳的布片靠近婴儿异端,婴儿会顿时止哭而做出寻乳的姿态。由于婴儿能嗅出是不是母亲,故日本学者高桥提出,婴儿期由母亲陪睡可产生良性刺激,有利于其智力发育。他指出,那种不停更换陪睡者的婴儿,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睡眠时间和质量均大幅度下降。这对其心身发育不利,严重者可导致婴儿发育迟缓和幼儿期心理障碍。

听觉交流:研究表明,婴儿出生一周后,即能分辨出人声或物声。这是因为,婴儿自出生起,便有声响需求,并能从各种声响中产生诱发效应,从而很快以声音辨别是不是母亲。可别小看母亲与婴儿间毫无意义的对话,细心的母亲会发现,在对婴儿说话时,他会动手动足,一副满足的模样。更重要的是,多与婴儿对话,可使大脑正处在急剧发育中的婴儿,很快牙牙学语,为日后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事实上,缺乏母婴语言交流的婴儿,发语均迟于有母婴语言交流的同龄儿,且发语不清,表情不活泼。

由此可见年轻妈妈和婴儿的密切接触与交流多么重要。千万不要因为快节奏生活等种种原因,忽视了身边的小宝贝。别忘记,婴儿需要母亲带她认识这个充满爱的新鲜世界。

母婴交流,从4项知觉开始


母婴交流,从触觉、视觉、嗅觉、听觉开始

触觉交流:母婴间的触觉交流,最常见的是母亲为婴儿授乳。因为,授乳已不单是为婴儿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而且为婴儿大脑的触觉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婴儿以其最为敏感的口角、唇边和脸蛋,依偎着母亲温暖的乳房,能在大脑中产生安全、甜蜜的信息刺激,这对其智力发育起催化作用。母亲经常抚摸、拥抱压儿所产生的肌肤接触,也会获得同样的效果。高桥的研究发现,一生下来就失去上述交流的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会表情冷淡,发育迟缓,性格孤僻而难与同龄儿和睦相处。

视觉交流:婴儿出生一月左右,视网膜已经形成,但中心凹尚未发育成熟,故其可见距离不会超过40厘米,可见区限于45度,几乎只能见到眼睛正前方。不过,此时他们对于人脸,特别是人眼已有识别能力。母亲在授乳时,总会发现婴儿边吃边用眼睛直视着自己的眼睛,这是婴儿情感发育过程中的视觉需要。因此,婴儿可在吃奶速度和进奶量上,达到所需要的标准;失去这种交流,其吃乳时会频繁转身摇头,甚至烦躁不安。当然,除授乳以外,平时多与婴儿作对视交流,大多会得到晏儿甜蜜的微笑,从而有益于其心理健康发育。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母亲在使用奶瓶授乳时,更应有这种视觉交流。

嗅觉交流:生物学研究证实,人类在视觉相当发达后,嗅觉便开始退化了。但是,婴儿的嗅觉却相当灵敏。刚出生几天的婴儿,便能闻出气味的好坏。在试验中,如果把浸过母乳的布片靠近婴儿异端,婴儿会顿时止哭而做出寻乳的姿态。由于婴儿能嗅出是不是母亲,故日本学者高桥提出,婴儿期由母亲陪睡可产生良性刺激,有利于其智力发育。他指出,那种不停更换陪睡者的婴儿,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睡眠时间和质量均大幅度下降。这对其心身发育不利,严重者可导致婴儿发育迟缓和幼儿期心理障碍。

听觉交流:研究表明,婴儿出生一周后,即能分辨出人声或物声。这是因为,婴儿自出生起,便有声响需求,并能从各种声响中产生“诱发效应”,从而很快以声音辨别是不是母亲。可别小看母亲与婴儿间毫无意义的“对话”,细心的母亲会发现,在对婴儿说话时,他会动手动足,一副满足的模样。更重要的是,多与婴儿“对话”,可使大脑正处在急剧发育中的婴儿,很快牙牙学语,为日后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事实上,缺乏母婴语言交流的婴儿,发语均迟于有母婴语言交流的同龄儿,且发语不清,表情不活泼。

学会俯身与孩子交流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家长高高在上地在教育年幼孩子,可孩子则可怜巴巴地站在一边不敢出大气”。也许,年轻的父母们会说,这样的情形很正常呀,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是的,在小的时候,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或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也会这样“居高临下”地“教育”自己。在被传统文化普遍影响的中国家庭教育理念里,这种“师长式的”教育方法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笔者在这里所要说的是:此一时彼一时,这种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于当代家庭教育实际需要。

彼时,多数家庭家境并不轻松,父母因现实原因,教育方式可能会有粗暴,那是社会普遍现象;彼时,传统教育理念是社会的主流,现代教育理念很难有发挥作用之处,我们的父母也很难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彼时,我们不是独生子女,家里兄妹众多,父母精力有限,教育方式难免简单。

种种原因综合,居高临下地教育孩子是彼时时代的普遍现象,这其中有一定的社会必然。

当代,家庭与教育现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明显不适应当代育儿需要。

笔者认为,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当立即改变,父母应当要学会俯身与孩子交流。

当代社会,家庭结构已衍变成了“421”结构,即“四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孩子已成为整个社会教育的中心和焦点,无疑,传统育儿理论需要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演进。

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认为,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孩子的人文性格培养和情智训练。如果依然采用高高在上的指导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并无助于孩子的人文性格得到科学的塑造,从根本上无助于让孩子在得到尊重和理解的状态下健康成长。

实践表时,孩子的尊严认同与个性能力尊重已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一味的高高在上的教育,轻者会让孩子的自尊受损,重者会让孩子的性格破裂,传统的家长式教育已日益陈旧。

幼教专家研究表明,以平等和尊重的姿态和孩子交流,会让家长倾听到孩子的内心,了解到孩子的成长心声,有助于家长不断做出教育方式的调整,会让孩子在个性能力,人文性格方面优于其他孩子。

因而,我们呼吁,为人父母者,我们要学会俯身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在自尊与平等的情况全面、健康成长。

换种方式与孩子交流


换种方式与孩子交流

“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一位和孩子难以交流的母亲发出的无奈心声。“找不到好的沟通方法”已成为青春期孩子家长的最大苦恼。

了解是沟通的前提。母亲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模式、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最近由全国妇联儿童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等单位开展的“你对孩子了解多少”千名母亲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很多母亲对孩子比较了解,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尤其在和孩子交流的技巧方面,很多母亲还需要提升。

其实,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挑选最适合的方式。

“我很想和孩子交流,但孩子就是不想跟我谈,我也很难让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有时候谈不上几句孩子就嫌烦了,甚至谈着谈着就吵起来了。”这是很多家长的共同感受,家长们也为此衍生了很多苦恼。

其实,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想一下,改变一下交流的方式,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

1、书面交流: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

书面交流方式相对于面对面的口头交流,有着独特的优势。于家长,可以尽量斟酌语句,努力使自己的表达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于孩子,在嗅着温馨墨香、感受来自家长亲笔关爱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和父母进行心灵的对话。而且,这还有利于孩子反复阅读,仔细揣摩。

家庭可以设一本谈心本。有经验的班主任常用这种方式和孩子谈心。在家庭教育中,这种方式也是可取的,它简单易行,只要准备一本本子和孩子交换写写自己的心里感受就可以了。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和孩子共用它来写日记。

父母平时可以给孩子留言或写信。有些不好口头表达的东西,你可以通过写留言或书信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你可以准备一块白板,随时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上面,孩子也可以通过它来向你传递信息。或者写一张纸条直接给孩子,也可以将写好的纸条放在孩子的书包里,夹在他的书中等等。写给孩子的书信,可以直接给孩子,也可以通过邮局寄给孩子,但两种方式的效果是不同的。

2、网络交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基于网络的交流方式和传统的书面交流方式相比,有多方面的优势。多媒化:采用这种方式除了可以使用文字表达外,音乐、图片、动画等各种有利手段都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虚拟化:这是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由于虚拟,你可以以孩子同龄人的身份去和孩子沟通,也可以以长辈的身份对孩子进行教导。由于距离产生的美,孩子更易听进这种“第三者”的话语,交流会变得更加容易。多角色:由于虚拟,你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变换角色,或年龄的,或性别的,或身份的等等。

BBS交流。如果你的孩子有上BBS的习惯,你可以到他常去的论坛注册一个用户名,然后和他进行沟通交流。这是我和孩子交流的重要方式,我每天把孩子的作文发到BBS上,然后用一个虚拟的用户名和他交流一些看法,几个月的实践证实,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方式。

电子邮件。和写信相比,电子邮件有着更丰富生动的表现形式,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等都可以帮助你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你可以以真实的身份出现,也可以以虚拟的身份出现,这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来确定。

QQ交谈。如果你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是个十足的网虫、聊民,我建议你用这种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方式应是最佳选择,“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用孩子嗜好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也许更为容易,效果更好。

3、电话交流:避免面对面的尴尬

电话交流有面对面交流的优点,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面对面的尴尬。短信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你给他发一条温情的短信,他的内心就会撒满阳光,在和孩子交谈遇挫的时候,一条短信可能会打破言语的坚冰。

4、委托他人:借助第三方力量

当你在和孩子交谈无效的情况下,你可以邀请别人(比如亲戚、老师、同学等)和孩子交谈,间接地表达你的观点。这样做有时候会比自己直接说一些问题更有效果。

交流的方式很多,最重要的是,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到和孩子交流沟通,而不是大发雷霆,在冷静下来后,你会想到并采取合适的交流方式的。

在聆听中与孩子交流


作为家长要想深入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要在与孩子说话的时候,认真地聆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深入地了解一下孩子的出发点。听孩子说话对父母来说并不困难,但是要做到不仅仅是给孩子一只耳朵,而是认认真真聆听孩子说话,并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就不那么容易了。有的人也许会说,“我是想听他的谈话的,可是,我的孩子从来不想同我谈。”几乎每一位父母都有类似的体验,在向孩子问了一大串问题之后,得到的回答往往只是简单的“是”或者“不是”。孩子不愿多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仔细思想一下,其实原因并不在孩子,而在父母,是做父母的并没有认真地和诚心地聆听孩子谈话的结果。

让我们来看一个普通的例子。珍珍13岁时,有一天她告诉妈妈,她“爱”上一个男孩,并且要跟他结婚。母亲用略带嘲笑的眼神听女儿叙述,似乎是听童话故事。但是珍珍讲得很认真,她把自己的“爱情”第一次讲给她最亲近、最信赖的人听。然而有一天放学回家时,她却听到母亲正和一位朋友在电话中谈到她:“你猜我家发生生了什么事?珍珍告诉我她在恋爱了,她认定那个男孩就是‘白马王子’,你说好不好玩?”不管这位母亲怎样看这件事,实际上她伤害了珍珍。对母亲来说,这件事不过是很好玩;但对13岁的珍珍来说,这绝对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如果以后珍珍再有类似的感情经历,她肯定不愿跟妈妈说了,因为她母亲没有尊重她的隐私和感情。

父母应该回想一下,当自己十几岁时,喜欢上了某个异性同学,考试考砸了,跟要好的朋友闹了别扭......这些在孩子狭小的内心世界里可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呢!父母在试着理解这些事情对儿女的重要性时,也就学会了对子女的尊重和翔。你也许听过这样的抱怨:“哎呀,爸爸,您这么落伍。”的确,许多父母无法跟上90年代孩子的想法。做父母的常常会想:“我小时候不也这么过来的吗?”但是这种想法可帮不上什么忙。父母如果要表达对子女的爱和尊重,就必须认真尝试进入青少年的世界。比如当孩子回家谈起在学校跟同学、老师之间发生的什么事时,你首先要认真地听进去,不要心不在焉地做别的事情,然后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孩子。在交谈时,你不能以一位高高在上的长者身份,而应该扮演一个孩子最要好的朋友的角色,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在与孩子交流、商讨甚至建设性的争执中与孩子一起成长。

喜欢《趣说嗅觉与母婴交流》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说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