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摇篮曲,也有很多讲究

12-04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唱摇篮曲,也有很多讲究”,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妈妈唱着恬静、柔美的摇篮曲哄宝宝入睡是幅多么美的画面……

可是,年轻的妈妈是否知道,唱摇篮曲也有很大的讲究吗?如果,唱法不对,宝宝不仅不容易入睡,反而会出现吵闹的现象。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唱法并不是说用美声或者用流行的唱法,而是指唱的时间、场合和曲目。

唱摇篮曲,也有很多讲究

摇篮曲,怎么唱

1、选择通俗,曲调优美的歌:如“风儿吹,树不摇,鸟儿也不叫,小宝宝要睡觉,眼睛闭闭好。”歌词简单,宝宝易于接受。成人选择歌曲时,首先要了解曲子的性质是否符合宝宝的特点。

2、哼唱优美,音唱准确:哼唱摇篮曲一定要优美、动听,并注意音准。如果音不准,会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影响宝宝安静入睡。

3、所唱曲目要固定:无目的地唱摇篮曲,曲调变换不定,宝宝的情绪会随歌曲的变化而变化,不易安然入睡。而唱固定的曲子有利于在宝宝脑中形成一种信号,只要一听到这首曲子就自然而然地入睡了。

4、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场合唱:当宝宝正在游戏或处于亢亩的状态时,成人哄宝宝睡觉,宝宝是无法安静入睡的。另外,宝宝睡觉的环境喧闹或常有人说话、走动,即便成人哼唱优美悦耳的摇篮曲,宝宝也不会理会你。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灰色童谣为何不能唱


北京的教育界人士开始对灰色童谣口诛笔伐了,诸如“祝你一路顺风,半路失踪!”、“头顶白菜,腰缠海带,你是衰神二代!”、“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坐在马桶间……”等等一律都在禁止之列。更有专家为禁绝行动激动不已:“这是民间文化从娃娃抓起的典型,北京民谣后继有人,民间文化抢救工程有了试验田……”云云。

所谓童谣,指的就是孩童间流行的歌谣,其实是很简单的概念,何必一定要与民间文化扯上关系呢?至于“灰色”,肯定是成人美其名曰的,孩童的世界里并不存在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黄”、“黑”、“灰”的概念。其实,与其忙不迭地定性,教育者们倒不如花些时间来品评所谓的灰色童谣:“一路顺风”之后来个“半路失踪”,虽让出行者悚然一惊但也着实无伤大雅;“头顶白菜,腰缠海带”之类,倘若放在作文里,绝对是对衣衫褴褛、不修边幅者的精彩描写;至于“李白坐在马桶间”这样的玩笑话固然俚俗,但是或许正能引导孩子参透诗仙醉态后的性格。这些童谣能够在孩子中间流传,就证明其是有生命力的;既然有生命力,粗暴的扼杀就显得残酷。

在阻击了灰色童谣之后,北京的教育专家们开始硬生生地为孩子造童谣。比如有个孩子就用童谣告诉他妈妈北京的区县划分是“东西崇宣,朝海丰石,通顺平怀密,房门大昌延”,孩子能够把没有美感、也不见得有什么文化意义的地理概念的组合背个滚瓜烂熟,真是太了不起了。还有“眼望对方面带笑,跟人说话有礼貌。听人讲话要专心,东张西望可不好。求人帮助说声‘请’,事后道谢别忘掉”之类的童谣,说教的色彩太浓重,这样的道德教化倘若能让孩子们在课后乐此不疲、争相传唱,那就真是咄咄怪事了。

客观地讲,教育儿童时,成人还是要更多地进行换位思考、逆势思维。有时候不妨想一想,不让孩子说唱他们喜欢的灰色童谣,与“壅其口”有何本质区别?不让孩子穿“暴走鞋”,与“斫其足”有何分别?不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张扬的空间,不就是在干“夭梅病梅”的坏事吗?

儿童也有睡眠障碍


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但为人父母的你是否知道,儿童也会受到多种睡眠问题的困扰,如失眠、梦魇、睡行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由于孩子不能准确表达,其睡眠问题常常不会被及时发现和正确认识。专家提醒,孩子的睡眠容易受到饮食状态、环境因素、精神因素或者疾病的影响,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睡眠状态,并及时作出调整。

失眠

当一个孩子闹着要玩、不肯睡觉时候,大部分家长都会感叹一句“真是野性”,然后继续投入到哄孩子睡觉的工作中去。然而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入睡或维持睡眠困难,而且每周至少发生3次,持续至少1个月,并导致白天明显感到疲乏、易激怒、学习效能下降,就要警惕孩子是否患上儿童失眠症。

“儿童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多梦或醒转次数增多等,是儿童睡眠障碍中程度较轻的睡眠问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神经专科主任罗向阳表示,造成儿童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对于小婴儿来说,营养平衡的失调导致微量元素缺乏,或者消化不良都会导致失眠。如果脑部发育不好,不仅表现出失眠,甚至常常处于兴奋的状态;而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是受到学习压力、外界刺激、过于兴奋等情况的影响。

儿童失眠并非简单表现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而多表现为强制入睡性睡眠障碍和夜间进食(水)综合征两种。罗向阳介绍,有强制入睡性睡眠障碍的孩子,入睡前总是找各种借口或提出各种要求不愿睡觉,比如通过频繁进出房间,要求讲故事,需要食物或水,或要求允许再看几分钟电视等借口来拖延上床睡觉。但这些患儿一旦入睡,睡眠的质量和时间正常,多导睡眠图表现正常。发病率大概在5%~15%左右,其中多发于男孩。如果家长能及时作出应对,例如严格限制他们活动,那么他们很快就可以回到自然睡眠状态。

而夜间进食(水)综合征又称夜间摄入过量、夜间饥饿,好发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和低龄儿童,夜间入睡后经常醒来并伴有明显饥饿感,必须进食或饮水后才能重新入睡。如果孩子醒来的次数不会过于频繁,没有过多影响到白天的精神状态,那么家长多留意就可以了;如果随着孩子的成长,夜间进食(水)综合征仍然没有好转,建议到医院就诊,检查原因。

“惩罚”孩子也有智慧


有个孩子,3岁前以爷爷奶奶带为主,两个老人很宠孩子,家里条件很好,孩子从小要什么都满足。有时候不给,孩子一闹东西就到手。孩子3岁后以妈妈带为主,他还是用对付爷爷奶奶的方法对付妈妈。

妈妈再打,他也要坚持到最后答应他的条件,妈妈又是讲道理,又是打,却没有任何用处。问题就是妈妈的态度不坚决,讲完了、打完了,最后还是满足了孩子的要求……所以说,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家教艺术。

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及时惩罚莫迟疑

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最忌讳讽刺挖苦

家长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根本就没听。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就事论事莫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将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幼儿也有“相思之苦”


为何婴幼儿也有“相思”之苦呢?其实婴幼儿相思,不同于成人的爱慕与思念,它是古人对婴幼儿心理疾病的一种特定称呼,是指婴幼儿在离开了熟悉的亲人,改变了熟悉的环境以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退化和动作异常,如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昏睡不醒或啼哭不止、睡眠不宁等等。当这些东西重新得到以后,患儿便会恢复如初。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对母亲会产生一种依恋行为。到4-5个月时,能认识母亲,并表示出对母亲的依恋,当看不见母亲时,会立即哭叫。爬行以后,母亲一走开,会爬着追随;见到母亲出现,会伸出双手要母亲抱,或举双手快活地拍掌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熟悉了周围的人和物,有了进一步的心理依恋,如亲密的小伙伴,可爱的玩具等。当这些环境一有改变,陌生的场面会令他无所适从,他就会变得孤单、沉默,出现“相思病”,而一回到熟悉的人和环境中,婴幼儿就兴奋不已。

有关调查表明,一些精神病或变态人格的发病原因,多是由于母亲和婴幼儿之间早期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的。或因种种原因,幼儿从小未得到母亲的爱抚,就常会出现拒食、夜惊或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或者由于搬迁、环境变化大,幼儿失去了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就会变得郁郁寡欢,甚至不说话,怕见人等婴幼儿孤独症的一些表现。

本世纪40年代,鲍尔贝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母亲与婴幼儿过早分离,如丧失双亲成为孤儿或父母离婚等,常常使孩子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怕做游戏,怕冒险,怕探索,怕发现自身以外的世界,乃至自己等。

“依恋”是婴儿的“情感需要”,婴幼儿失去依恋会有“相思”之苦,会害病。因此,母亲应尽量多与婴幼儿共处,对孩子进行抚摸、亲吻、逗趣、拥抱,精心照料其起居饮食,给予充分的母爱。并鼓励和帮助孩子走出家门,主动与周围的小朋友建立伙伴关系,促进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样,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和伙伴关系,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家庭书架有讲究


阅读专家说,所有的阅读从选择开始。因此在开始阅读前,必须有足够的图书储备可供选择。但是光有储备也是不够的,图书应该是举手可拿伸手可触的;图书还应该进行展示,让书的颜色、书的质地、书的形状、书的气味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引起阅读的兴趣,逐渐成为孩子阅读的家常便饭。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庭都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家庭图书架。如果没有条件建立书架,也要尽量一次多借几本书。孩子的兴趣随时会变,很有可能借回家读了一会儿就不喜欢了。多借几本书,孩子回到家仍然可以选择,就可以确保孩子有喜欢的书可以读。

如果可以建立书架,建议将孩子的书籍放置在便于孩子拿取的格子里,最好是放置在和孩子的视平线接近的格子里。这样,只要孩子看到书架,就会看到他的书,就可以非常方便地选择书籍来读。

我曾建议家长把孩子的书分格放。就是把近期读过的一些书和还没有读的新书分别放在相邻的两个格子里,读完一本就移过去一本,看着读过的书不断增加,孩子很容易产生成就感。而在未读过的这一格,家长要帮助孩子不断进行读本的补充,保证孩子在其中可以选到感兴趣的书来读。这样做,还很容易发现孩子阅读的倾向性。我做过试验,留下来的往往是一些长篇累牍的、印刷密密麻麻的、内容缺乏新意或者缺少趣味的书。如果这些书籍长期不动,家长就可以考虑孩子是否在阅读上能力还未达到,抑或是孩子的阅读上存在畏难情绪,如果这些都不是,那么可以考虑将这些读本撤离书架,补充新书,以免孩子产生阅读厌倦。

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公用书架,在孩子取书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家长的阅读数目,如果孩子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拿来阅读,这会使孩子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

小小幼儿不宜唱成人歌曲


由于3岁左右的婴幼儿咽部、声道的肌肉尚未发育成熟,音域相对较窄,所以应该选择适合这个年龄阶段歌曲演唱,因为儿童歌曲、童谣音域一般在小三度之内,符合这个年龄的生理特征,最适合儿童学唱。而成人歌曲音域宽,音高起伏大,为了达到歌曲所要求的音调,必定加强咽部和声道的肌肉的收缩,结果加重肌肉和神经组织的损伤,这样很容易损害幼儿的嗓音。

一般而言,幼儿从2岁开始就喜欢模仿唱歌,3岁以前的幼儿,对音乐只是一种直觉的刺激,他是没有太多分辨的,听到什么不学什么,若不加以引导,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损害了孩子的嗓音。

其实,音乐对孩子是很有好处的,但一定要有所选择。比如在睡醒后、饭后,可以给孩子听听舒缓的音乐,特别是一些经典的名曲,还具有稳定情绪的作用。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孩子听音乐每次不超过20分钟,1~3岁的孩子每次不超过30分钟。音乐的更换也不宜过频,一般可以2~4个月更换一次。孩子欣赏音乐的同时,家人还可以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将所听到、所感受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能力。

孩子也有社交困惑


KK的妈妈这几天觉得,KK似乎在幼儿园里遇到了什么难解的问题。有一天,KK回家时眼睛红红的,显得很不开心。妈妈问她怎么了,KK只说是“和小朋友闹了别扭”。4岁的孩子也可能有烦恼吗?事实上,人都是社会的动物,小朋友也是有烦恼的,在幼儿园或学校的大范围里,则可以被称为“社交困惑”。

现象实录:

也许很多家长都没注意到,小孩子也有他们的社交困惑。记者采访发现,他们不但有困惑,而且还挺影响情绪呢。

困惑一:好朋友也会背叛?

今年6岁的琳琳在幼儿园里有一个一直非常要好的朋友小佳,两个人经常一起玩,谁带了什么好吃的也一起分享,琳琳有时候不小心摔了,小佳还帮琳琳揉腿呢。可最近,琳琳午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最喜欢的Hello

kitty橡皮筋不见了,那可是妈妈去日本时走了好多地方替她买到的,琳琳平时都不很舍得戴呢,这一丢,可让琳琳难过极了。老师帮着琳琳找,也问了其他小朋友,却很久都没找到,结果过了几天老师终于发现,竟然是小佳“偷”拿了琳琳的橡皮筋,藏在了自己的枕头下面。问小佳的时候,小佳只说是“替琳琳保管的”。小孩子的事也许很难说清楚,但这次琳琳真的觉得很纳闷:最好的朋友怎么会拿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呢?

困惑二:不想去幼儿园

小新4岁时才上幼儿园,之前一直由家里的奶奶带着。所以小新对于幼儿园的环境特别不适应,还是喜欢家里自由自在的生活。上幼儿园的头几天,小新总是哭鼻子,而老师怎么劝也劝不好,就吓唬小新说:“你再哭就把你扔到楼下去”,还让其他小朋友一起说小新是个“爱哭精”。结果,小新不但没有喜欢上幼儿园,反而对于去幼儿园产生了更大的恐惧和抵触情绪。

困惑三:被大家“孤立”了

林小姐来信诉说了自己的烦恼:“我儿子今年5岁,平时很活泼的,无论在家里和幼儿园都跟小朋友很玩得来,可是前几天我看见他自己一个人在幼儿园的健身架旁边发呆,孤零零地看着其他小朋友,没跟他们一起玩。我觉得好奇怪,就问他,结果儿子说某某叫别的小朋友不要跟他玩。唉,这么小的孩子就会这一套了?”

困惑四:不擅交际怎么办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都为孩子的“害羞”而困惑,有的小朋友“上厕所都不敢和老师说,平时也是自己一个人躲在一边玩,别的小朋友找他玩也不搭理”。有的小朋友“很怕生,一有叔叔阿姨逗他,他就哭个不停”。有的小朋友明明“很开朗”,却“常常一个人,没人找他玩”。让家长们很担心。

喜欢《唱摇篮曲,也有很多讲究》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摇篮曲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