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经意间的“心理虐待”

12-16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父母不经意间的“心理虐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子女、教师对学生,一怒之下,开口便训,且言语刻薄,什么“笨蛋”、“蠢货”、“没出息”,顺嘴劈向孩子,这种不经意的“心理虐待”却并非少见。

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次因数学测试成绩差被老师当众训斥,并罚抄试卷三遍。平时性格内向的他,从此便更加精神压抑,离群寡欢,一上数学课就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后来竟发展到只要朝学校方向走便浑身发抖,上课常常觉得头晕眼花,耳边总回响着教师那尖刻的斥责声,度日如年。最后,家长不得不叫他休学。

这是一个受“心理虐待”产生严重后果的例子,当然也是极个别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子女、教师对学生,一怒之下,开口便训,且言语刻薄,什么“笨蛋”、“蠢货”、“没出息”,顺嘴劈向孩子,这种不经意的“心理虐待”却并非少见。

心灵虐待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

一、强迫型。根本不考虑学生(孩子)需要,强迫他们按老师或家长的意志行事,甚至连孩子的申辩、愤怒、反抗权力都被剥夺。这些孩子往往胆小怕事、遇事退缩,缺少独立性,这必将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

二、冷漠型。对孩子需要漠不关心,缺少亲近感和同情心。对他们的过失,不是帮助教育,耐心引导,而是采取冷落态度。这些孩子多苦闷、孤独。

三、贬低型。对孩子的细微进步毫不重视,经常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贬低他们的学习成绩,然又不放过任何一点过失。致使孩子自悲,缺乏自信心,无主见。

四、抹煞型。在孩子出现失误时,不是从整体上评价他们,帮助其找出原因,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而是抹煞过去的一切,批评责骂,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撒盐,这类孩子常常一蹶不振,看不到希望。

“心灵虐待”实不可取。作为家长和学校的老师,首先要认识对孩子“心灵虐待”的危害性,认识到少儿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个性修养,慢慢改掉心灵虐待这个坏毛病,以耐心和情感打动孩子,尽量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给孩子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及生活环境,这样才能真正使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孩子天生很专注,请别在不经意间破坏它


当孩子在上学后被发现上课不注意听讲、写作业心不在焉的时候,常常会被贴上不专注的标签。然后家长到处寻求“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法宝。殊不知,专注力原本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具有的本能。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成长的环境里总是充满了干扰因素。

【破坏就在不经意间】

[1]

四岁的乐乐正在地板上专心地拼积木,他把积木堆起来,然后哗地推掉,然后再堆再推。堆的时候一脸专注,推的时候满脸兴奋...

奶奶一会儿过来:“宝贝该喝水了。”一会儿:“宝贝,你饿不饿?”然后爸爸凑过来了:“别总是推倒啊,来咱们盖个结实的大高楼!”爸爸边说边拿起积木动手。

“我不嘛,我不嘛!”本来玩的好好的孩子发起飙来……

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写作业一点都坐不住,一会吃东西,一会摆弄小汽车,一会又去偷看电视,怎么就不能安生地把作业写完呢?看了乐乐的故事就该知道原因啦。

当孩子专注地玩的时候,如果看护人不去一再干扰,而是让他专注完整地做完他想做完的事情,孩子就会有持久的专注能力。孩子的专注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而是被保护出来的。请保护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从容地做完他想投入去做的一项“工作”。

[2]

动物园猴山周围,围着很多的游客,一个5岁的小男孩兴致勃勃地在看里面爬高跃低的小猴子。一旁的爸爸说:“走了走了,还要看老虎、狮子呢!要不然就看不完了。”

小家伙不为所动:“看猴子,看猴子,爸爸你看猴子还会用矿泉水瓶喝水呢!爸爸,猴子也有手,对不对?”爸爸一边敷衍一边又开始催:“快走了,这有什么好看,看了半个小时还不过瘾!”

不要小瞧孩子,孩子具备科学家的品质。一个5岁多的孩子可以看猴子看半个小时,一个2岁多的孩子可以看河马看半个小时,这不但正常,而且可喜。

当孩子专注于看,专注于观察的时候,家长不要为了赶时间而打断孩子蓬勃的发现力。与其走马观花快速看完所有,不如一次看不完再来一次,让孩子尽情享受专注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保护需要无限耐心】

[1]

火车上,一个2岁多的小孩子不停地将手中的饮料瓶砸向地面,妈妈捡起来给她,他又砸,持续了很久。周围的成人都感觉心烦和焦躁,妈妈也准备斥责她了。

这时,中铺上一个10岁的男孩,伸出头对孩子的妈妈说:“阿姨,他想学猴子,像砸坚果一样把瓶盖砸开。“妈妈捡起瓶子问小孩子:“你是想把瓶盖打开吗?”小孩子认真地点点头。所有的大人顿感释然,释然中带着惊奇。

相对于30岁的成年人,10岁的大孩子更容易接近这个两岁小孩子的世界。如果没有大孩子的提醒,这个2岁多的小孩子,可能会继续砸下去,直到她认为这个方法不能帮她打开瓶盖时,才会换另外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眼睛不会去观察瓶子之外的世界,不会想到她是否打扰了别人,他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在高度地专注于如何才能打开瓶盖。但是如果没有大男孩诠释他的这个行为,专注的小孩自己可能受到干涉,因为大家感觉到她在胡闹。

这样的情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容易看到。在不受打扰的前提下,专注力是孩子自然具备的一种品质。家长越有耐心,越乐于理解孩子的行为,孩子的专注力就可以越完善地得到保全。

[2]

3岁的琪琪,在玩积木的时候,不停地把一堆圆柱体放进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又把他们取出来。这些圆柱体大小不同,正好可以放进那些容器相应的孔里,就像用软木塞盖住瓶子一样。一切过程看上去缓慢而有节奏。

出于好奇,一直在教室外观察他的老师便数了数他这种重复的动作,结果是42遍。所幸的是,没有人去打扰她,她每完成一个动作的时候,脸上总是不自觉地微笑。到最后琪琪好像累了,环顾了四周后感觉像刚从梦中醒来似的。

琪琪如此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完全忽略外物。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出现过,专家称之为“重复练习”。每次完成那种体验之后,他们就像完成某种重大的任务一样,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琪琪其实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通常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换到另一件事。然而,一旦碰到吸引他的事物,就会忘我地投身其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这时候老师不去干扰,让孩子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长期这样,他每做一件事情都会非常专注的。

如今家庭中的孩子都很少,所以家长的宠爱就更多地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处处都帮她打理好一切,学习的机会减少,专注力的培养就更加困难。

对 同一对象所能坚持的注意时间,时间持续越长,注意力的稳定性越强。给孩子讲一个故事,看他的注意力能集中几分钟,作为初始状况记录下来,下一次讲故事延长 一两秒(分钟),如果他能坚持听下来,就给她一个小奖励(如一张小贴画),这种情况稳定以后,父母接着适当延长时间。做游戏、画画等也可以这样训练孩子。

家长在不经意间成为了破坏孩子注意力的一大“帮手”


家长在不经意间成为了破坏孩子注意力的一大“帮手”

很多家长说孩子写作业时一会玩玩橡皮玩玩铅笔,一会到客厅喝水一会去厕所,就是在椅子上坐不到10分钟。这一类孩子,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表现在学习上,上课思想开小差、不能坚持听讲;学习粗心大意,经常出错;做作业拖拉磨蹭。

不得不承认,注意力不集中,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通病,不仅仅是孩子。成年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比如看书的时候眼睛在看,大脑却还在思考其他的事,一个字也没读进去;拿起手机本来要回一个消息,却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应用,忘记了自己原本要做的事。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

注意力是所有学习的第一步。如果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一个孩子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儿童成长规律的统计表明,在3-6岁这个阶段,是孩子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家长正确的保护和引导。然而现实却是,家长常常在不经意间,成为了破坏孩子注意力的一大“帮手”。

一、打扰孩子

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一次坐地铁的经历让我印象很深,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坐在我旁边,一上车孩子拿着平板玩一些益智游戏。

这位妈妈在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一刻也不停地去打扰孩子,一会问热不热,渴不渴,一会拿水果饮料给孩子吃,一会又“逼着”孩子和爸爸视频通话,花样百出,孩子到头来也没几分钟时间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

说实话,我都被那位妈妈吵得焦头烂额,更何况是那个孩子。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就是这样被父母破坏的。

在孩子认真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就是注意力训练的关键时刻,家长不要自作聪明地去打扰他。

在这个时间段里,孩子在建构自己的认识体系,控制自己的动作、语言,充分思考,这样的时间段十分珍贵,对成长极具价值。

家长要尽力去维护好孩子这样的状态,不要去破坏,也尽力防止其他人事物的干扰,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注意力训练。

二、过度控制

一个孩子正准备自己倒水喝,这时家长突然尖叫一声:“别动!”立马冲过去给孩子倒好水。留下孩子茫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这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常见。父母总是放不下担心孩子的那颗心,不管什么事都想帮孩子做好,让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掌控下才肯放心。

殊不知,过度控制,也会破坏孩子注意力。一个家庭里出现这种带着控制欲的爱,会让孩子产生不自由、受束缚的围困感,做任何事心里都无法快乐起来,容易对很多事情丧失兴趣。而没有了兴趣,更别谈集中注意力了。

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总是被控制,就会逐渐丧失主动的能力。一旦这个控制消失或薄弱时,身体就会失去指挥,不知该如何是好,没有自己的主见,做事的时候注意力常常涣散。

保护孩子的注意力,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我成长空间,让他自己去探索、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家长不要事事插手。独立、有主见的孩子,更容易专心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上。

三、忽视环境影响

很多家长在家里咋咋呼呼,家庭氛围总是纷乱嘈杂,还在抱怨孩子学习静不下心,坐不住,其实正是忽视了环境对孩子注意力的影响。当环境的扰动因素过多时,也容易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书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太多,孩子房间物品凌乱没条理,家长常常在家里打牌、电视声音开得很大等。

我们不难发现,当孩子处在平和、安静的状态下,不仅能主动完成很多活动,而且非常专注。

孩子生理、心理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所以家长环境的影响和家长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

家长尽量不在家里打牌、聚会,尽量减少电视、音响等带来的干扰,尤其是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除此之外,规矩的约束至关重要。坚持原则,和孩子商量着制定好规矩,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防止孩子养成做事懒惰、无目的、散漫的性格。

你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从学习物归原处、整理个人物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秩序感。在这样有秩序,有规矩,简约安静的环境中,孩子的注意力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锻炼。

家长不经意砍向孩子的八把刀,刀刀致命!


家长的身上藏着八把刀,家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这八把刀,使孩子天生纯真的品性一步步消失殆尽。

1、第一刀:砍去民主-种下强权的种子

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有些家长就是家里的皇帝,他们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比方说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长从来不去征求孩子的意见;当家庭内部出现争执的时候不采用民主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而这种行为就是一刀砍去了孩子脑子里的民主意识,而让他觉得强权就能战胜一切。

2、第二刀:砍去爱心-种下自私的种子

当你为如何抚养年迈的父母而与你的兄弟撕破脸皮,为分父母的那点遗产与你的姐妹大打出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一双惶恐的眼睛正疑惑地看着你的表演?

当你看到小偷在撬邻居家的门,拉着儿子匆忙离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儿子的另一只手握成了拳头?

当女儿告诉你小区花园的水龙头坏了,你是提上工具就去修理或者立即给物业打电话,还是告诉她不要多管闲事?

你的这些表现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你的每一个行为都在一刀刀砍去孩子的爱心,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自私的种子。

3、第三刀:砍去诚实-种下说谎的种子

孩子一旦明白说谎就可以不挨揍、不挨骂,或者可以让皮肉之痛尽可能迟一些来临的时候,他就可能慢慢变成说谎专家。

小孩子说谎都是被逼出来的。如果我们说实话可以得到实惠,那谁还愿意冒险去说谎呢?

很多的孩子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大人可以说谎,而小孩就不能呢?小孩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发觉了大人是经常说谎的。

我们给孩子的解释往往是辩解说我们的谎言是“善意”的。但对孩子来讲,善意的也好,恶意的也罢,那都是谎言!

4、第四刀:砍去冒险-种下平庸的种子

孩子要下河游泳不是教会他怎样保证自己在水里的安全,而是简单地拒绝——理由当然是危险。孩子十多岁了,还不敢一个人到门口小卖部去买瓶酱油,因为大街上是危险的。不会自己削苹果,因为刀子是危险的。二十岁的孩子还不会开火做饭,因为煤气是危险的。

我们就这样一直保护着,他们又如何能长大呢?一点点危险都不能经历的孩子肯定是平庸的。危险处处存在,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识别危险,处理危机!

5、第五刀:砍去守纪-种下违法的种子

孩子自己过马路很少会去闯红灯,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口诀。可是当他们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时候总是被大人拉扯着不走人行横道线,不走地下通道,不走人行天桥,而是翻栏杆、横穿马路。

大人的借口是我忙,赶时间。殊不知这一刀让孩子体会到的是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自己的利益大于规则的严肃性。这就教会了孩子人治大于法制,哪个人天生就是罪大恶极的呢?不都是从一些占小便宜开始一步步地走向违法的道路的吗?

6、第六刀:砍去善良-种下恶行的种子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不愿意带着孩子去为灾区捐献衣物,因为我们交过税了,那是政府的事情;我们不给街角的乞丐一点施舍,因为他们肮脏。

当孩子想给交不起学费又体弱多病的同学捐款的时候,你却问他学校规定最少捐多少?家里做饭少几棵大葱,你不去找邻居借,而是叫孩子到走廊去“拿”几根。其实你正在一点一点砍去孩子身上善良的本性,并播种上恶行的种子。

7、第七刀:砍去创新-种下机械的种子

我们可怜的孩子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摧残下,已经不懂得什么是创新了。

当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工作的劳累而懒得回答,或许就是他问的问题超出了我们的知识范围而敷衍塞责,又或者你正在为麻将的不胡牌而烦恼。

而我们惯用的伎俩就是这个等你长大就懂了!这个不要求掌握,你记住就行了!这个是不会考的!等等等等自以为聪明的说辞。殊不知已经让孩子慢慢变成了考试机器,脑子机械化了,不会思考了。

8、第八刀:砍去欣赏-种下嫉妒的种子

孩子小的时候总会毫不掩饰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东西的欣赏,会毫无顾及地表达出自己的喜爱。

孩子告诉家长某某同学多么优秀的时候,家长总是拿孩子的短处去跟他崇拜的人进行比较,要么说看人家多聪明,多努力啊!哪儿像你这么懒啊!这种批评式的比较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那良好的欣赏的心态就会变成糟糕的嫉妒心了,嫉妒这个人生的一大公害就被我们天真的孩子学会了!

催促孩子进餐实是心理虐待


宝宝在进餐过程中成人如果因宝宝顽皮而产生催促、威胁、生气、责备、甚至打骂等行为,就无法为宝宝营造出一份积极的进餐氛围,这些行为除了会造成宝宝在身体上产生营养不良的现象外,还会在心理上产生营养不良的现象。

宝宝在进餐过程中成人如果因宝宝顽皮而产生催促、威胁、生气、责备、甚至打骂等行为,就无法为宝宝营造出一份积极的进餐氛围,这些行为除了会造成宝宝在身体上产生营养不良的现象外,还会在心理上产生营养不良的现象。

催促孩子进餐实是心理虐待

在协助宝宝进餐时,成人与宝宝产生的矛盾冲突,一方面表现为成人的妥协迁就行为——让宝宝看电视、玩玩具、哄骗、追着喂等;另一方面表现为成人的威胁强迫行为

——催促、责备、威胁、打骂等。这两种解决矛盾冲突的方式,都会给宝宝的心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妥协迁就的方式比较容易让宝宝在进餐时保持愉快的情绪,但却使宝宝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进餐自理的能力降低、不懂得配合进餐的秩序和规则等;威胁强迫的方式往往会让宝宝在进餐过程中有情绪压抑和焦虑心理,使宝宝逐渐产生胆小、怯懦的退缩心理或大哭大闹等对抗心理。

我们希望宝宝进餐时能开心地安坐在相应的位置上、有饥饿感并渴望进餐、喜欢学习自己主动进餐、不挑食、进餐时很专注、进餐量适宜、知道每种食物的名称、口味、色彩、形状、了解所吃食物大致的营养等等,总之,我们期望进餐对宝宝来讲是一件很快乐的生活活动。

一日三餐,一年

365天,每年近一千顿饭,餐餐都要让宝宝吃得好、吃得开心,养成不挑食等好习惯,这除了需要有极大的爱心与持久的热情,还需要有极大的耐心与灵活的技巧。

宝宝进餐,催促三遍,就是心理虐待!让宝宝开心进餐,你做到了吗?如果妈妈做到了,那她就一定是位好妈妈;如果托儿所、幼儿园的老师做到了,那她就一定是位很优秀的老师。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北京市曾做过一个调查,随机选择了10个托儿所和幼儿园,看看全托的孩子们的健康状况,结果发现:很多全托的宝宝营养不良!

当结果出来时,很多儿童营养学专家都感到非常吃惊,因为国内托儿所、幼儿园的宝宝配餐标准是由许多专家共同研究制定的,一般托儿所、幼儿园的配餐都只是在参照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度的调整而已。按道理说,孩子们的配餐虽然做不到量身定做,但也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偏差了。

为什么孩子们吃的是营养配餐,却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呢?

丁宗一(全国儿童营养喂养协作组组长、亚洲儿科营养联盟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在进餐时没有积极的营养行为和营养气氛所造成!”

在儿童的早期,尤其是人之初的前一、两年里,如何给予均衡、充足的营养素,使得肌体对营养物质的调节和控制模式达到正常的生理水平,可以保证童年期、青少年期甚至于中老年期营养素的丢失保持在正常的水平和速率内,防止提前出现一些那个年龄组不该出现的疾病,这就相当于在宝宝“营养银行”里存了钱,等到需要的时候可以提出来使用。

宝宝不好好吃饭有多种表现:到处追跑着喂饭的、一边玩玩具一边吃饭的、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的、一边吃一边跳舞的、挑食的、吐着玩的、含着饭在嘴里不爱嚼不爱咽的……这些问题,让许多成人都忧心忡忡:常常费尽了心思做出一顿可口营养的宝宝餐,开心快乐地期望着宝宝能美美地吃一顿,但往往还是会因为成人自己的耐心、技巧有限,无法应对宝宝进餐过程中的各种顽皮行为,于是乎出现了:生气、责备、甚至打骂宝宝的现象,这些情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小婴儿时期这类问题并不明显,在1岁半左右宝宝心理出现反抗期以后就会变得日益严重起来,成了许多家长天天都要头疼的问题。

宝宝在进餐过程中成人如果因宝宝顽皮而产生催促、威胁、生气、责备、甚至打骂等行为,就无法为宝宝营造出一份积极的进餐氛围,这些行为除了会造成宝宝在身体上产生营养不良的现象外,还会在心理上产生营养不良的现象。

在协助宝宝进餐时,成人与宝宝产生的矛盾冲突,一方面表现为成人的妥协迁就行为——让宝宝看电视、玩玩具、哄骗、追着喂等;另一方面表现为成人的威胁强迫行为——催促、责备、威胁、打骂等。这两种解决矛盾冲突的方式,都会给宝宝的心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妥协迁就的方式比较容易让宝宝在进餐时保持愉快的情绪,但却使宝宝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进餐自理的能力降低、不懂得配合进餐的秩序和规则等;威胁强迫的方式往往会让宝宝在进餐过程中有情绪压抑和焦虑心理,使宝宝逐渐产生胆小、怯懦的退缩心理或大哭大闹等对抗心理。

父母与婴儿间的神秘色彩


婴儿的社会关系,总的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他们主要是同照看人发生接触,而一般情况照看人是父母。如果是别的人,如保姆、祖父母等,情况也是一样的。

父母与婴儿间的神秘色彩

一、母-婴同步性

母亲和婴儿之间,似乎多少有些神秘的色彩,他们彼此不用言语,却能很好地协调起来。当婴儿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似乎总是恰好准备要去看她的小宝宝;而当母亲去看宝宝的时候,宝宝也似乎总是正在等待着她的到来。这种紧密协调的关系被称为母-婴同步性。据观察,仅仅几个星期的婴儿的在接触母亲时就会睁开和合上眼睛。母亲和她的小宝宝之间存在着类似“交谈”的关系,在许多方面相似于成人间的对话,只是婴儿不会用词而已。

这样的交流如何进行的呢?一个母亲也许凝视着她的小宝宝,平静地等待着他谈话、动作。当小宝宝天真地做出了反应时,母亲也许通过模仿婴儿的姿势,或者对着婴儿微笑,说某些事情来回答婴儿。母亲每这样做一次,中间都略有停顿,以给婴儿一个轮流“交谈”的机会,好像婴儿在这种交流中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当这种交流持续时,宝宝明显地表现了紧张,他的动作和声音不仅变得更频繁,而且更突然和不稳定。在某些时候,宝宝放松和打断这种紧张,不去注视他的母亲,而是用一小会儿时间注视或触摸其他的物体。在一个适当的间隙之后,母亲和宝宝都又回到对彼此的注意上去,继续开始了他们的交流。

直到宝宝几个月时,这种母-婴之间的协调活动仍就保持着。但这时的交流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小宝宝开始主动影响他的母亲,他友善地同母亲微笑,注视并咿咿呀呀地谈话。这种母-婴同步性强化着母亲和宝宝的关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宝宝成年以后与家庭的关系。

二、同父亲的相互作用

在对宝宝的影响方面,父亲和母亲确实有很大的差异。比如,父亲和母亲同宝宝玩同样的游戏,但他们的方式不同。同父亲的游戏往往倾向于出现激动的情形,比如,有些父亲喜欢忽而把孩子高高举起,忽而又放在床上。同母亲相比,父亲倾向于更多的竞争感,而更少的交谈。父亲总是喜欢用更多的时间同孩子玩,而不是“交谈”。

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能以适当的形式同他们的小宝宝发生相互作用,这是无容置疑的。所以应当相信,父亲和母亲在培养、教育自己的子女中有着同样的义务和能力。

别把批评变成情感虐待


教育孩子当然也需要批评,但一定不能老批评,老批评就变成情感虐待了,就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孩子大了容易抑郁。如果父母老批评孩子,最后批评会变成孩子内心中的一个小人,即便父母不批评,这个小人也会自己批评自己,老对自己不满意,不接受自己,变得特别自卑。所以我觉得批评要特别讲究。

我理解的批评,第一,要对事不对人。我每次批评孩子都要告诉他,是这个事让妈妈不高兴,但是妈妈永远爱你这个人。我说你懂不懂?他说,懂。第二,小孩不是天生就知道很多规矩。事实上孩子要不是犯错误,就不知道那个规矩,你告诉他这是规矩以后他就不会做这个事情了。比如,有一次我去幼儿园接孩子,老师说:你们儿子带头大叫,所有的小孩就像疯了似的跟着你儿子叫,我们控制不住。我特信任幼儿园那位老师,我相信她说的是真的,但我也知道孩子没错。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家去郊外玩的时候,他爸爸开快车,我们觉得特兴奋,在车里大叫。他以为在幼儿园也可以这样做。后来我就跟孩子说:“在咱们家可以大叫,在爸爸的车里面可以大叫,但不是所有的场合都可以大叫。你是不是不知道这个规矩?”他说:“对!”那他就明白了。如果我们当成错误批评他,他就会觉得很委屈。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在批评孩子时发现他的优点。我儿子每天回家都喜欢先告诉我他得了多少小红花。那天,他先告诉我得了七朵小红花,可晚上整理书包的时候,我发现他反而心事重重的。他忽然站起来说:“妈妈,其实今天批评比表扬多!”我说:“没事没事,你跟我说都什么事批评你了?”他就告诉我,第一,听广播时老师不在,班长看着我们,我有小动作了;第二……第三……还有第四,老师说下课了,我就跟同学聊天,我们平常聊都没事,不知道怎么今天老师就批评我们了。我就说:“妈妈还真不知道你是一个特能聊的孩子,这挺好的啊,说明你能说话爱表达。但是时间不对。老师已经提醒三遍了,你还在那儿说话,就不对了。”就这样,我觉得在批评中,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告诉他应该怎么发扬这些优点。

父母离异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美国耶鲁大学的耶鲁儿童研究中心主任阿尔伯特早在80年代指出:“离婚是威胁着80年代儿童的最严重和最复杂的精神危机之一。”这种家庭解体所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父母离婚后,能继续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生长的环境,带来了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问题。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双亲离异的家庭是向社会上输送精神和道德上畸形人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离婚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离婚而造成的子女在心理、道德行为上的问题,却不能被我们忽视。如果为人父母者,能从子女教育的角度出发,多花一些经历维护自己的婚姻,在为自己考虑的同时,也想一下孩子的发展,就会减少很多需要的补救措施。

一离婚子女的心理变化与特征

1、他们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绪。

这些消极情绪必将作用于他们与同伴的交往活动,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他们与人交往相处能力的下降,结伴难度的增大。在我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多起因家庭父母离异,子女在情绪、情感上发生大的变化的事例。他们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以及离异后,表现出:胆小怕事、孤僻、易怒、走极端、不相信人等,这些行为和性格表现直接影响到他们与周围的同学、师长、朋友的交往。

2、他们容易缺失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信心。

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子女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的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心灵蒙上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生活和学习上的信心,在行为上具有较多的逆常表现,如易怒;与父亲或母亲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由于感受不到家庭温暖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影响,行为的反社会倾向与对立情绪比较严重等。正因为如此,原是优等生的学生相当比例由于家庭的父母的离异,使他们在生活态度和学习状态上,出现明显的下滑,甚至结识不良的社会分子,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3、他们容易出现较严重的性格缺陷,个性形成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在个性塑造上,父母亲是子女的首任教师,而离异家庭带给子女的却是残缺不全的个性影响与教育,这样必将造成子女后天性格形成中的缺陷。有的离异父母各自抱着补偿子女或者视子女是今后生活的包袱等心理来处理与子女的关系,致使子女在性格形成中,出现多种性格缺陷。

4、他们的心灵上受到的创伤有很长时间的持续性,难以平息和恢复。

我所接触到的高中阶段学生中,不少离异家庭的子女,父母是在他们读小学阶段就离异的,但当我问及他们的父母亲时,他们一般都是闪烁其词,不愿多谈父母和他(她)的家庭。这现象表明:父母离异的阴影,至今还在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成为他们永久的一块不愿揭开的伤疤。

二.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

究竟父母离婚事件本身,是否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唯一因素?有研究者发现:

父母离婚后包括孩子在内的新建立的家庭生活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父母离婚后,对孩子不出四种命运:

1,父母不再结婚,孩子归属于父亲,如此就是父亲归属下的单亲教养环境;

2,父母不在结婚,孩子归属于母亲,如此就是母亲归属下的单亲教养环境;

3,父母再婚,孩子归于父亲,如此就形成了孩子家有继母,外有生母的环境;

4,父母再婚,孩子归于母亲,如此就形成了孩子家有继父,外有生父的环境。

上述四种环境下生长的孩子,命运将不会相同,唯一可以希望的是,父母离婚后,能继续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生长的环境。当然这有很多困难。

其一,父母没有再婚,因为孩子的抚养费,探视权等问题,还会继续引起争执和矛盾,孩子有时就不能避免成为争斗,攻击的武器,就不易建立良好的单亲抚养环境。

其二,父母再婚,继父,继母的关系,在加上还可能出现的同父异母,同母异父,兄弟姐妹关系,或者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关系。使孩子很难良好适应。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一定是有影响的。但是就影响而言,离婚本身并不是唯一因素,离婚后如何安排孩子的生活,才是最关键的问题。三、如何关爱孩子?

第一、离异家庭的父母亲应尽量避免在子女面前流露自己的反常情绪和行为。

夫妻离异,对离异双方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会带来双方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而子女,特别是年幼的子女,因其有很强的模仿性,加上在压抑的家庭中生活,会很快受父母的影响,导致其在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变化。因此,无论子女和离异后的哪一方生活,不要在子女面前说或者做一些过激的事情,以免伤及子女已经受到伤害的心灵,使他们更压抑,更消沉。离异家庭的父母亲应该做到的,是如何让子女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父母的行为,并接纳这个现实,从而使他们尽快的走出家庭离异的阴影。

第二、改善人际关系,矫正自卑等不良性格影响。

离异家庭的孩子,特别是单亲家庭中生活时间较长的孩子,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这与孩子本身的自卑心理,及同伴可能的歧视有关。家长最好取得老师的帮助,使教师在获知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的特殊情况后,尽可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鼓励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将这些离异家庭子女的注意力调整到学习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使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在家庭中缺失的关爱,在集体中得到补偿,让他们学会用学习和各项活动的喜悦来冲淡家庭离异的阴翳,走出心理阴影。增进他们与人的交往,克服他们的自卑、自抑等不良性格特征,发展健康的个性。学校教师还教育其他的学生不能歧视这些离异家庭子女,尽量减少其他学生在离异家庭子女面前谈论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以免使离异家庭子女触景生情,引起他们的伤感。同时,教师也应该利用一些恰当的机会,对这些离异家庭子女进行挫折适应能力的教育,鼓励这些离异家庭子女在逆境中成才,鼓励这些子女学会正确认识和接纳父母亲的行为,能够客观的理解父母,改变这些子女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观念,适时调整自我的心态,帮助他们自觉的走出心理的阴影。

第三、尽量减少、避免社会不良刺激对离婚家庭孩子的影响。

离婚家庭中的孩子,对外界的刺激感受性提高了,这既有可取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父母,老师可以利用可取的一面,采用正强化的方法,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活动,增进同伴友谊,减少对不幸的回忆。

家园共育《父母不经意间的“心理虐待”》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父母和孩子良好关系的建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