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诊治不宜拖延

12-23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拖延症”的诊治不宜拖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儿子不到睡觉时间不做作业,跟他说了也不听。”家住青岛山东路的郭女士说,儿子小林上小学四年级,放学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自己鼓捣着玩,就是不主动完成作业。“让他先做作业吧,他就说作业很少一会儿就能完成,结果玩着玩着就到睡觉时间了,这时候才急急忙忙地赶。”对儿子这个不知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郭女士有点忧虑。

做事拖拖拉拉的可不只是一些中小学生,很多大学生也存在这个问题。青岛大学大二学生王敏说,身边确有一些同学是“赶考族”,不交作业不动笔,不到考试不用功。“我也不想把事情都堆到最后来做,可是实在是提不起精神。”“复习太浪费时间,过会儿再说吧。”“总是觉得时间还很多,再等等再等等,结果时间就没了,只能心急火燎地赶工。”

“写论文大致是这样的:首先花一周左右的时间下资料,在此阶段可能会看很多的电影和美剧;接下来会有2到3天的焦躁悔恨郁闷期;最后花2天时间看资料,花1天时间动笔写论文。”这番关于写论文的话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认同,也说明了大学生做事拖延的现象非常普遍。一项中国青年报社的调查表明,2250人中,有72.8%的人坦言自己患上了“拖延症”。M.yjs21.cOm

做事拖延困扰了很多人,有人认为拖延行事是一种病症,而把这种行为冠以“拖延症”这个名词。在豆瓣网上,“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的组员已经接近5万人,一个标榜要战胜拖延症的网站——“战拖会”也开始出现,其中的参与者很多都是大学生。

形成原因很多对成长有影响

“做事拖拉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四方实验小学副校长冷玉娟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拖拖拉拉做事不及时的情况在不少学生中间存在。

冷玉娟认为,造成做事拖拉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孩子年龄小,自主意识和自我控制力不强,可能依赖外部督促会多一些。”冷玉娟认为,做事拖拉也因人而异,有的学生会很主动地尽早完成作业,有的则要一直往后拖,这是个人习惯的问题,拖延行事这种情况大多是在多次行为后形成的。再有可能是时间管理方面的原因,做事拖拖拉拉的这些学生可能在时间管理上还不够科学,在时间规划和利用的计划性上还有待完善。

“其实没有绝对的拖延,也没有绝对的不拖延,只是每个人拖延的程度不一样而已。跟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一样,每个人都会有拖延,所以说拖延是一种病可能并不准确,而更多的是习惯所带来的。”青岛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会副会长王国梅认为,出现做事拖延的情况可能跟个人的性格特点、个人习惯、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多方面原因有关。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亲子互动出现了问题。”王国梅认为,在跟孩子从小互动的过程中,家长替孩子做的太多,没有帮助孩子形成及时做事的好习惯,而造成了孩子做事拖延。

还有的人性格上就有点拖沓,属于推一把动一下的类型,这种人说话做事都要慢一些,跟那些“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人比起来自然会显得拖延一些。动力不足也会导致学生拖延,像写作业,很多学生是在老师要检查的压力下才做,缺乏自主学习的足够动力,很容易出现做作业拖到很晚的情况。

虽然做事拖延基本上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却能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在拖延的过程中其实孩子的内心并不轻松,焦虑情绪如果频繁出现,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很多人在工作后仍然不改拖拖拉拉的习惯,弄得经常熬夜工作,时间长了会影响健康。拖拉还会影响人的情绪,破坏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做事拖延怎么应对

做事太拖拉算是一种不好的习惯,那我们怎么才能改掉这个习惯呢?

“孩子如果有拖拉的习惯,需要适当改变跟孩子沟通互动的方式。”王国梅说,跟孩子进行谈判,制定做事情的一些规则,比如在什么时间前完成作业等,可以对拖拉的习惯进行一些改正,关键是要长时间坚持。

“很多学生做事不及时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动力,打骂孩子不能解决问题。”冷玉娟认为,要解决做事拖拉的习惯必须增强学生自身的主动性,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把应对的情感由消极转为积极。

对于已经是成人的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要端正自己的态度,用态度去影响和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是性格就有些拖沓的人,就要加强自律,时刻提醒自己。如果是因为害怕失败,就要制定目标做好计划,给自己打气以建立信心。如果迟迟不肯动手是因为想将事情做到最好,就要适当地降低心理预期。不管是什么情况,关键是不要再犹豫,及早迈出第一步。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古人早在很多年前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今日事今日毕”,拖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更加棘手,只有“拖延”才应该被拖延。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孩子的拖延症是家长惯出来


孩子的“拖延症”,多半来源于父母的过度纵容和保护!长久以来,家长的纵容和保护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依赖感,认为很多事情都是父母该做的,自己没有任何责任,于是孩子遇事能拖就拖,不想去做,从而导致“拖延症”。

9岁的钟钟是个活泼开朗、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但是,他就是有个小毛病,做错了事情,要是被家长指出来,就会为自己辩解,把责任推到其他人身上。

比如他刚玩完积木,妈妈让他收拾起来,他则说,“过一会儿我还玩呢!”可是过了一会儿,妈妈发现钟钟并没有收拾,于是再次提醒他,钟钟争辩说:“我累了,我想休息一下。”

有一回,楼上的伙伴星星来家里玩。星星走后,妈妈让钟钟收拾玩具,钟钟却说:“星星玩的,凭什么让我收拾!”

听钟钟这么说,妈妈又像往常一样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妈妈知道,钟钟仿佛什么事情都知道,道理也明白,但就是不愿意自己做。对这个虽然聪明但不好说服的孩子,她感到实在没有办法。

钟钟妈妈在一次教育讲座后得到启发,她想到儿子从小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直到上小学才回到自己身边。在之前的6年时间里,姥姥姥爷事无巨细什么都管,所以让钟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钟钟妈妈开始采取补救措施了,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渐渐的,情况有所好转,钟钟不再总犯“拖延症”了。

对于孩子的“拖延症”,家长们一定不能忽视,不能认为是一点小事就姑息,或者自己顺手就帮孩子做好了,这样惯着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

“拖延症”的孩子缺乏责任心,做事就会消极被动,行事作风里永远离不开等待、拖延。做什么事都需要老师、家长的督促和监督。不难想象这样的孩子长大进入社会后很难把事情做好,而且还会厌烦别人的催促,觉得自己受制于人,认为人家是故意找麻烦的。这样的人,无论是工作和生活中,谁会喜欢呢?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做个“懒爸爸”“懒妈妈”。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很多事情不用开口,父母就已经帮他做好了。长期下去,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很强。所以,家长要学会“偷懒”,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放弃依赖性。如收拾书包,家长要尽可能地把这些小事交给孩子来做,让他们从小事中培养独立的习惯。

第二、孩子的事情要有规律

就是让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循环往复。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钟钟的妈妈就是这样做的,早上起来让钟钟先刷牙,接着快速地喝下一杯温水,再去洗脸、吃早餐等。这样有规律的生活能有效地纠正孩子“拖延症”的毛病。

第三、做个小“提示板”

像备忘录一样,家长可以做一个“提示本”或者“提示板”,让孩子写好他应该做的事情,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快速的检查自己要做的事是否完成。

第四、偶尔让孩子尝尝“苦头”

虽然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改掉“拖延症”的坏毛病,可是一旦孩子拖延了,又很快地帮助孩子,纵容孩子。其实,在一些特定的时候,让孩子尝尝“苦头”是有必要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果承担法。比如孩子老是拖延不做作业,一而再再而三,这种情况家长就不要催,让他尝尝不能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的苦头。

第五、跟孩子说“你长大了”

不要总觉得孩子很小,什么都不懂,所以什么都不交给他做。告诉孩子“你长大了”,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孩子会很高兴,并且乐意帮你承担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长大了”。父母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该担当的时候就让他担当,适当的给孩子一些“长大了”的信号。

最后、做个好榜样

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对家里的家务事能拖就拖,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的孩子也多半是“拖延症”患者。只有家长做好榜样,将家庭环境打理得井井有条,才有利于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家庭教育一定要讲究方法,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正确地引导孩子,即使是孩子已经形成的坏习惯,只要我们努力,也会逐渐被改正的。

孩子拖延症太严重,怎么办!


1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

另外,与孩子一起讨论磨蹭的害处也必不可少,家长要明确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

2多一些鼓励和奖赏

如果父母能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 “你看你做得多快”,“做得真棒,加油啊”,“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

另外,当孩子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等。

3让磨蹭付出代价

比方说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点可要迟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担 心孩子上学会迟到,其实我们恰恰就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上学迟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迟到了,老师肯定会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 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4不能责备打骂

其实,对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长采用发脾气的办法是于事无补的,比如有的时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较慢,这时如果家长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会越发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

另外,面对家长发脾气、责备和打骂,孩子的心理感觉一定不好,有时他就有可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时间来表示对家长的反抗。

5让孩子觉得“快得值”

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比如做作业磨蹭的问题,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经常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任 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家长的一大堆作业还在那里等着。孩子心里很不情愿,但是父命难违,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

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老对孩子层层加码,要把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6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

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没有掌握操作的技巧,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家长就必须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怎样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怎样洗漱才能不浪费时间,怎样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

另外,对于一些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还应当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特殊训练,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7消除分心因素

比如孩子进餐的时间可能正好是电视里播放动画片的时间,于是许多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就边吃边看起来了,这样一来孩子当然会吃得很慢,这时,家长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关掉电视机,或者把进餐的时间要么提前要么推后。

再如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应当尽量给他创造一个较为安静的、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这时家长不要上网玩游戏,不要给朋友打电话唠嗑,不要不时地去问寒问暖,即使是在做家务也要尽量防止发出很响的声音。

8拒绝包办代劳

比如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由于害怕孩子上学迟到而急得不得了,可是孩子却在一旁依然慢条斯理的,因为孩子心里明白,自己动作磨蹭一点没关系,到时 候妈妈会来帮我的,反正上学是迟到不了的。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磨蹭,父母就必须剔除对他的多余的关爱,让孩子远离对父母的依赖,更不能因为看孩子干得慢就包办代替。

帮你治愈孩子拖延症的五大绝招


帮你治愈孩子拖延症的五大绝招

一、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也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他不知道时间对他来讲意味着什么,因此,培养时间意识对磨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微博)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要想办法让孩子明白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的道理,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另外,与孩子一起讨论磨蹭的害处也必不可少,家长要明确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一个做事磨磨蹭蹭的人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这样的人不仅做事效率不高,而且还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

二、多一些鼓励和奖赏

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积极动机,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一般的孩子都较为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或认同,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那么磨蹭,父母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是必须的。如果父母能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你看你做的多快”,“做的真棒,加油啊”,“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孩子便会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而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另外,为了使孩子更有动力,当他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或者当他达到了大人的要求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给孩子加一个小红星,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等。用鼓励和奖赏来“催”孩子做事,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让磨蹭付出代价

孩子只有在体会到磨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之后,他才能够自觉地快起来,因此,让孩子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让孩子自己去品尝磨蹭的自然后果,不失为一个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比方说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点可要迟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担心孩子上学会迟到,其实我们恰恰就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上学迟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迟到了,老师肯定会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四、不能责备打骂

当孩子做事磨蹭时,一些家长会表现得比较性急,加大嗓门冲孩子嚷,对孩子责备个不停,有的甚至打骂孩子。可是,许多时候这些简单、粗暴的方式并起不了多少作用,孩子看上去暂时好像是被吓住了,做事的速度加快了一点,一旦事件平息之后,孩子照样磨蹭依旧。其实,对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长采用发脾气的办法是于事无补的,比如有的时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较慢,可能是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难度较大,可能是孩子不知道其中做得更快的要领,也可能是孩子已经养成了磨蹭的习惯,这时如果家长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会越发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另外,对孩子采用过激的态度和行为还有可能造成他的逆反,孩子年龄虽小但也需要得到尊重,面对家长发脾气、责备和打骂,孩子的心理感觉一定不好,有时他就有可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时间来表示对家长的反抗。

五、让孩子觉得“快得值”

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感觉到做事快是值得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比如做作业磨蹭的问题,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学的多一些,玩的少一些,最好是一点都不要玩,在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经常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任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家长的一大堆作业还在那里等着,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了,还有画画、拉琴等许多事情需要孩子去完成,孩子心里很不情愿,但是父命难违,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孩子自己有一笔帐:我做的越快任务越多,反正也不能出去玩,不如索性做的慢一点,起码可以省点力气。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老对孩子层层加码,要把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就要给孩子自由安排生活的权力,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学习拖延症没什么大不了


我以前说过,成绩不好的同学,都是严重拖延症患者,于是应很多家长邀请我写写关于拖延症的文章。刚写完题目,一种羞恼之情传遍我的全身,我自己就是一个拖延症很严重的一个人,比如这篇文章就是,题目其实早就拟好,正文就是一直拖延到现在才去动笔去写。

其实,我们都有拖延症,只是程度轻重罢了。很多人喜欢用毅力和拖延症作战,诚然,短时间以内可能有点作用,但是就长时间而言效果也很难保证。谁能保证每天遭遇各种烦心事各种压抑还能保持打满鸡血保持旺盛的精力以维护自己的执行力呢?

拖延症是一种慢性病,没有特效药的。

所以这篇文章,叫做我的题目不是解决拖延症,而是面对拖延症。

如果说解决拖延症我觉得力不从心,面对拖延症,我倒还是有一些方法,虽然自己作为资深拖延症患者,但是拖延症至今还未影响到我的生活和学习,今天拿出来,供大家观瞻评阅。当然,这些问题只是泛泛而谈,至于具体的方法,在我编写的讲义里面。

第一个方法,不要让自己的劳动带有强迫性。

还是先讲一个段子:说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草地踢足球,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元钱,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毛钱。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5毛钱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1毛钱。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1毛钱,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你看,同样是踢足球,只是孩子们觉得这种劳动具有强迫性,就不愿意干了。

上次有个家长留言问我,我的孩子学习特别喜欢拖延,我怎么强迫怎么施加压力都没有用,我该怎么办?我回答道:“我都吃了七个馒头了,可是还是觉得很渴,你说怎么办?”。

不知道他懂了没有。

第二个方法,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中学时代,我们都遇到这种情况,本来说好的是体育课,天气也很不错,并且约好了有一场足球赛,摩拳擦掌之际,突然数学老师飘到教室,笑靥如花,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体育课取消,考数学试卷,一下子哀鸿遍野。想象当时考试的感受吧,各种不情愿,各种不愿意!但是如果数学老师提前两个星期就说有考试,我想大家的悲伤情绪会降低很多,也更加愿意去做。所以要有一个心理预期,我就是这样去克服拖延症,比如我前阵子写中学讲义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目标希望每个月至少更新一百页,当然会犯拖延症,虽然表面上我在拖延,实际上我在跑步、游泳甚至旅游的时候都在思考怎么去写,只要一下子开写,那就根本停不下来,因为自己已经思考的很深入了。再比如考语文的时候,我习惯先看看作文题目,实际上你在解答前面题目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得形成语文作文的框架以及结构,等你写的时候,一气呵成。

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第三个方法,群体的压力。

不知道大家看过美剧没有,美国的精英阶层政府官员大多都是瘦子,比如乔布斯、洛克菲勒、奥巴马等等,反而穷人大多是大腹便便的胖子,这个和我国正好相反(此处不敢举例了)。我问过美国朋友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因为在美国上流社会普遍觉得胖子一般都是比较贪婪、消极、懒惰,所以只要你一旦进入精英阶层,你就感受到一种群体压力,聚会的时候都是干练高瘦的帅哥,就你一个脑满肠肥的死胖子你好意思吗?!所以,群体的压力,让美国的精英阶层基本都是瘦子。

学习也是一样,需要氛围,需要群体的压力,让自己置身在一种氛围之中。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说,独学而无友,则迟钝而拖延。

把这三个方法恰到好处的应用,面对拖延症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拖延的苦头,让孩子吃吃


每当听到有人叫我育儿专家,我总惶恐心虚。要知道我们这些喜欢把生活中丁点小事就一惊一乍,洋洋洒洒晒出来的主妇,要说专业知识,没有,要说多方实践,也没有。如果真有那么一点值得提起来说的,那就是“久病成医”。

每个人都有一个固定的角色,我们喜欢取笑捧着政府铁饭碗的同学,说她们眼睛一睁,国家给的工资就到手了,一闭,国家给的丧殓费也到手了。后来我们全成了妈妈,不管国企、私企,不管高官、白领,我们全有了一个共同点,每天眼睛一睁,孩子的吃穿用度得照应了,每晚眼睛一闭,明天孩子的吃穿用度得准备照应了。所有的时间,都在准备照应与照应之中。

然后到孩子会行会走会闹,除了悉尽照顾,还得斗智斗勇。

小泥上中班的时候,最令大人崩溃的是她的拖延毛病。

在家是这样。洗个澡,一直拖。有时说让她弟弟先洗,有时说让她爷爷先洗,我们住7楼,水压不够,8点以后就得轮着来,她一个个让,让到晚上10点喊她睡觉,才发现她还躺在她卧室一角开着灯看书呢。

出门也是这样。我提前10分钟告诉她,赶紧把那套裙子穿了出门,别让我们大家等着。她会大声应我说好!20分钟后我提着包包,穿好鞋子,把钥匙插钥匙孔,僵着身子等半天,才见她还穿着睡衣拿着橡皮筋问我,是扎头发好还是披着头发好。

写作业还是这样。学校有作业,让她写几个笔划,她从下课回家开始写,貌似很认真地猫在我特地为她准备的卡通书桌上,一直写到晚上10点催她睡觉,一检查,哇,还有一半没完成,不就几个笔划嘛,1分钟就可以全部写完。她在桌上搞什么呢?嘿,全是花花草草,拿把小尺子,把从外头搞的小植物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放在纸折成的小袋子,装了满满几袋。有时搞不到花草,就切橡皮,好好一个橡皮切成碎块与粉末。

有时干脆拖着拖着就给忘了,睡到半夜醒来突然发现自己作业没完成,于是哭起来,这事儿我可接受不了。

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你今天能不能不这么磨磨蹭蹭的?手脚麻利点儿,你看看你的时间全花哪儿了你?”

小泥嘟嘟喃喃:“以前不都这样吗?”

于是我知道了,拖延这种毛病,来源于习惯。我也曾经想过,如果小泥再这样,那我就一再地叮嘱,坚持让她改正过来就是,就像拖延的毛病,我起码会告诉她今日事今日毕吧,起码告诉她,凡事不要拖到明天吧。但是事到临头,似乎我又没那么坚决了。

作为家长,像我,有时也不能坚持原则。

于是我放手了,不说教,不训斥,开始让她承担拖延的种种后果。

比如她经提醒后还是拖着不去加件衣裳,着凉的结果是拉稀,吃药;比如她夜晚忘记做作业,我一定不让她补做,第二天交白卷挨骂;比如考试拖着不起床,我也不催,考试差点迟到……

有了作业没做挨批的教训,有了考试快迟到的恐惧,小泥的拖延毛病自然而然就好了。作业一般在学校就做完了,一周五天的书法练习也很自觉就完成了,一切的衣服、课本、费用,全是她自己打理,要交什么钱,要买什么学习用品,上课要准备什么,全是她自己整好了再告诉我们,现在不仅没有拖延的毛病,连带的,独立性都显得比同龄人强多了!

跟孩子的小毛病斗争,我基本属于投降状态,什么都没有说,没有做。只是偶尔让孩子吃吃苦头,受受教训,如此而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再怎么说教引导,孩子的人生终究是她的人生,在她的人生里绊上一脚,让她摔一摔,不是比说教一百次更有效的吗?

故事法改孩子拖延习惯


故事法改孩子拖延习惯

暑假放了快一个星期,因为不用上学,xx的暑假作业变得拖延.本自己制定每天下午做三页,但昨天他就找借口说要下一会棋就少做了一页.今天又说学了棋回来就做作业,结果下午到点了又说周未有一个小时间电脑时间先用完后再写.可等用完电脑又说要画两张画,晚上再写.反正能拖就拖,暑假作业完全不按作息表走.

看到xx这样,把他叫到跟前问:"假若你把暑假作业一直往后拖,到开学了还没做完,到时你会怎么处理?"xx听了忙说:"我不会拖到开学的,就这几天我就能写完."我说:"照你现在这样,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一天一天地往后拖,你以为一个多月会有多长呀?只不过是转眼就过的事.你若做事这般拖拉,那暑假计划完全会打乱,到时你到开学再回头想想,这两个月你会一事无成."xx听了没有出声.我说: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说过:"一个人若耽职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那你现在拖延自己的时间就如同慢性自杀."xx听了不服气地说:"有这么严重吗?"我说:"你很小的时候就有听过"寒号鸟"的故事吧!那你现在跟妈妈说说这故事内容讲了些什么?"xx听我这一问却说自己忘了.我说忘了没关系,那现在和妈妈再听一次.

于是打开电脑,让xx和我一起再听一次.听故事前我对xx说:"你现得认真听,呆会我再问他问题."故事开始了:在很老的原始森林,阳光明媚,鸟儿欢快地歌唱,辛勤的劳动。其中有一只寒号鸟,有着一身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他到处卖弄自己的羽毛和嗓子,看到别人辛勤劳动,反而嘲笑不已,好心的鸟儿提醒它说;“快垒个窝吧!不然冬天来了怎么过呢”。寒号鸟轻蔑的说:“冬天还早呢,着什么急呀!趁着今天大好时光,尽情地玩吧!”就这样,日复一日,冬天眨眼就到了。鸟儿们晚上躲在自己暖和的窝里安乐的休息,而寒号鸟却在寒风里,冻得发抖,用美丽的歌喉悔恨过去,哀叫未来:“抖落落,抖落落,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第二天,太阳出来了,万物苏醒了。沐浴在阳光中,寒号鸟好不得意,完全忘记了昨天的痛苦,又快乐的歌唱起来.鸟儿们劝他,“快垒个窝吧,不然晚上又要发抖了。”寒号鸟却嘲笑地说:“你们真是不会享受的家伙。”晚上又来临了,寒号鸟又重复着昨天晚上一样的故事。就这样重复了几个晚上,大雪突然降临,鸟儿们奇怪寒号鸟怎么不发出叫声了呢?太阳一出来,大家寻找一看,原来寒号鸟早已被冻死了."

故事听完后,我问xx:"现你说说,这只寒号鸟是怎么死的?"xx脱口而出:"冻死的."我又问:"怎么会被冻死的?"xx:"因为它天天玩,没有垒窝,"我又问xx:"寒号鸟它开始是不是认为离冬天还早?后来冬天到了,晚上挨冻后,第二天看到又出太阳,它还是不是把垒窝的事拖延到第二天?"xx说:"是的,它还认为别人不懂得享受."我说:"那现在你想想,你把作业一天天往后拖,跟这寒号鸟的行为是不是一样?"xx听了没有出声.我又说;"寒号鸟就是因为把垒窝的事一天一天的往后拖,结果就被冻死了,这就是慢性自杀."xx听完把眼光望着我说:"妈妈,我现在就去写作业."我说:妈妈今天跟你说这些,不光是指你的作业.只想对你说几点,第一:以后一有事,你就得立即动手去做,一定不可拖延,要养成一个好习惯.第二:今天的事就今天完成,决不可拖到明天.因为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明天还会有明天的事,不会有多余的时间.第三:你要记住拖延做事会让一事无成.xx听了点了点头.我想他现在还小,有许多地方还得要我们家长多提带,不然一旦养成拖延的坏习惯,以后做事会让他以拖延为借口,到时真的会让他一事无成.

自闭症的其他广泛发展障碍症


1.非典型自闭症(AtypicalAutism)

它与自闭症不同处在于发病年龄,或无法符合上述自闭症A和B所有的诊断条件。这些病人的自闭症状在三岁后才表现出来(即A项条件不符),或自闭症的B项症状全部未达6项,或1.未达2项,或2.或3.并未出现,譬如同一性行为不明显(即B之3.不符),或社交缺陷没有严重到完全符合自闭症的诊断标准(即B之1.不符),或语言沟通正常(即B之2.不符)。非典型自闭症可见于极重度智能不足患者,由于其功能非常低以致无法表现出诊断自闭症所需的特定偏差行为;此类病人有些医生将他们诊断为智能不足并有自闭倾向。有些高功能的自闭症患者,到学龄期部分症状改善或消失,无法完全符合自闭症诊断要件,亦归于非典型自闭症。有些严重接受性语言发展障碍患者,也常表现出仿说现象,以及社交、情绪、行为上和自闭症类似的现象,也就是和自闭症的诊断有重叠之处,也合乎非典型自闭症的诊断。在ICD-10,将非典型自闭症再分为发病年龄非典型、症状非典型、和发病年龄及症状均非典型。DSM-IV则将此亚型扩大包括非典型自闭症及其它无法归类的PDD,命名为「未明示之PDD,简称PDDNOS」。

2.雷特症候群(Rett’sDisorder)

这是一种绝大部分发生于女童,以痴呆、自闭现象、痉挛、小头和丧失有目的的手部动作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典型的个案出生后之前五个月有正常或近乎正常的早期发展,在5至30个月之间发病退化,丧失全部习得的手部和语言技巧,同时在5至48个月之间开始头部生长减缓而成小头。丧失有目的的手部动作,代之以固定反复的手部动作(如,搓手、扭衣角)及过度换气(深呼吸)是其特征。社交及游戏的发展停滞,但仍有视线接触,有些病人后来社会互动会进步。在儿童中期常发展出协调不佳、步态不稳,且合并有驼背或脊柱侧弯,有时会有舞蹈徐动症状。病人都会有严重的智能障碍,在儿童期早期或中期也常出现癫痫痉挛。与自闭症不同的是,少见严重的自我伤害及复杂的重复性偏好或常规的同一性行为,主要是越来越严重的运动功能退化和智能退化。

3.儿童期崩解症(DisintegrativeDisorder)

它为广泛性发展障碍的一种,也称为崩解型精神病或海勒氏病。这类儿童至少在二岁前仍有正常发展,在二至十岁间发病,最常见的是三至四岁发病,发病后丧失已习得的技巧,同时合并和自闭症相同的社会功能和沟通功能质的异常。通常呈现明显的语言退化或完全丧失,游戏、社交技巧及适应行为退化,常见大小便失去控制,有时会有运动功能的退化。病人对周遭环境失去兴趣,出现重复的作态性动作,及类似自闭症的社交互动及沟通障碍。病人男女均有,但以男童居多。其病程是开始退化后大都在六至十八个月之间退化到最坏的地步,此时与低功能自闭症患者难以区分。部分病人退化到最坏的谷底之后,会逐渐恢复部分功能,但部分病人则持续退化,后者可能有神经系统的病变,应予以检查治疗。

4.亚斯柏格症候群(Asperger’sDisorder)

1944年亚斯柏格在德国报告和自闭症非常相似的症候群,不同的是病童先会讲话后会走路(自闭症则语言发展严重落后),且语言近乎正常,此外,二者在人际关系及同一性特征几乎完全一致。有部分学者至今仍认为亚斯柏格症是高功能自闭症中很特殊的一群而不需单独分类。这类儿童通常无显著的语言或认知发展迟滞,但社交互动质的障碍及局限、重复及同一性行为、兴趣及活动则与自闭症相同。病人可能有与自闭症类似的沟通问题(语用缺陷),但没有显著的语言迟滞和文法上的缺陷。大多数个案一般智能正常,但动作常显得笨拙。这个症候群主要发生于男童(约8比1)。此种异常多半会持续至少年期及成人期,而成为一种特殊人格,且其攻击行为的出现率较自闭症患者为高。

孩子不宜过早学打高尔夫


每周一至周五,郑先生都会驱车送五岁的女儿去市中心边上的一个高尔夫球练习场上课。每堂课两小时,收费200美元,给女儿授课的是一位来自苏格兰的职业高尔夫球教练。

但现在新学年开始了,小姑娘只好减少学高尔夫球的时间,参加另一个高尔夫球场开设的周末班。除学校安排得满满的课程外,她还要去一个学前教育机构上课,课程被称为少儿MBA课程。

35岁的季女士曾是一位信息技术专家,她的丈夫是一家知名报社的广告部经理。他们属于上海新一代富有的家长,正想方设法巩固其子女在一个迅速崛起的精英阶层中的地位。

现在竞赛很早就开始了,受重视的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孩子们在今后预期要过的精英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除了让孩子尽早练习高尔夫球外,有钱人还送孩子去学习芭蕾、音乐、马术、滑冰、滑雪甚至马球。

青少年高尔夫运动从2005年开始在北京逐渐升温,不到一年时间便达到了高峰。从北京朝阳SGA高尔夫俱乐部、体育训练局、天一高尔夫俱乐部等各大培训机构了解到,暑期北京各大青少年高尔夫运动俱乐部都出现了报名火爆的局面。

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在暑期预计招收两期学员,每一期30人,据负责人介绍:“7月初第一期开课前一周,就有上百人打电话咨询,不但第一期的30人排满了,报名参加8月份的第二期学员,也只能等9月份开学后上长期班了。比前一年50人的报名人数翻了一番。”

“去年暑期班我们招收了二十多名学员,今年6月打出广告短短两个星期就有四十多人报名。”另一个高尔夫俱乐部的负责人这样说。

孩子学打高尔夫首先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不菲的学费,从许多城市各大高尔夫俱乐部的招生简章看到,报名学费均在千元以上。有一个SGA高尔夫俱乐部给孩子们制订了专门的暑假短期培训方案,在夏令营的十天期间,每人每期收费2800元。体育训练局暑期班为4000元。而其他各个俱乐部的价格也都在2000元至4000元不等。

“学打高尔夫不但可以学习如何打球,锻炼身体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学到更多的高尔夫礼仪和做人的道理。”一位家长认为,扩大交际圈子,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成为家长热衷让孩子学打高尔夫的目的。

而另一位孩子的母亲则更关心孩子的自身修养。“高尔夫在美国也是一项贵族运动,让孩子学打高尔夫可以培养他的贵族气质,提高自身沉稳自信的气质修养,而且将来考美国名牌大学还可以加分。”

在一个SGA高尔夫俱乐部少儿暑期班,孩子们和教练、伙伴之间完全用英语交谈的授课体现出孩子们的国际化特点。在基础训练课上,这些小学员身穿高尔夫专用服装,头戴休闲帽,手拿专业球杆,有模有样地并排站在每个人的“打席”位置上。澳大利亚教练一边纠正每个人的挥杆动作,一边用英语讲解起杆角度等技术要领。

其实,过早学习高尔夫可能造成儿童肢体发育不平衡。 高尔夫强调训练人的手眼协调能力、肌肉力量、目测能力等,对于六岁以下的学前儿童来说,这些技术性的训练都为时过早。

面对社会上出现的类似皮划艇、射箭、高尔夫等众多价格高昂的“少儿贵族夏令营”,家长们认为让孩子打高尔夫球可以接触素质高的阶层,这或多或少体现了家长的虚荣心。当然,家长的心态也会影响孩子。参加“贵族夏令营”的孩子,难保不会产生这样的错误想法,打高尔夫、懂马术、玩皮划艇等,就是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社会“精英”,从而产生互相攀比的心理。所以,不管是任何运动,家长都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否则很可能成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负担。

“玩具陪睡”不宜提倡


孩子对自己心爱的玩具,常会自个儿喋喋不休地说着,忙个不停地摆弄着,吃饭时看着,外出时带着,睡觉时也要陪着。的确,玩具是孩子的天使,能给孩子带来欢乐。

据了解,不少家长睡觉时让孩子带着玩具睡,说是电影、电视里都这样。其实,这种做法不宜仿效和提倡。原因有三:

首先,睡觉时玩具置于身旁,孩子玩着玩着,时间短则十几分钟,长则个把小时,甚至更长。这不利于培养孩子按时入睡、自然入睡的好习惯。

其次,布制玩具和长绒毛玩具,如布娃娃、长毛狗之类,容易脏,孩子睡觉时置于身边不卫生;金属玩具、硬塑玩具,如枪、变形金刚等,棱角坚,质地硬,放孩子身边也不安全。

第三,卧室即使开着灯,光线一般都比较暗。孩子睡在床上,边玩边睡,眼与玩具的距离较近,通常不到20厘米,眼睛需要紧张调节,眼肌容易疲劳,眼内压力增高,眼轴容易伸长,不利于保护孩子视力。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保护孩子视力,家长还是要慎重对待这一环节,不能让“玩具陪睡”养成习惯。

家园共育《“拖延症”的诊治不宜拖延》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