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式:传统VS现代

01-07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教育方式:传统VS现代》,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今天,在教育中出现了一种“还是过去的方法好”的潮流。是什么让我们对现代教育产生了这种失落感?

我们的孩子被宠坏了,没有规矩,不懂得尊重师长……

从广播中听到的,从杂志上看到的,和从心理学专著里读到的,使我们越发对儿童教育不知所措。

是不是要退回到过去?

不一定!让我们清理一下思路,然后告别这种怀旧的情绪。

孩子的眼里不再有权威了

一些心理、教育专家提出,如今,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在建立规矩、让孩子体验挫折感和建立父母权威方面的欠缺,使得孩子变成了“家庭里的暴君”。

到底是该树立权威,建立规则,还是强调民主、平等?其实,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什么矛盾。因为权威并不意味着专横,规矩也不是束缚孩子的武器。

无论是民主型的家庭,还是权威型的家庭,规则都是必须建立的。就像孩子必须知道过马路要一看二慢三通过一样,对睡觉、看电视、做作业,以及在某些场合必须遵守的礼仪等,都应该有一定的规定。

建立规则,其实就像《父母必读》下半月刊2004年第[!--empirenews.page--]8期《规矩,为成长导航》里提到的那样,说到底,是让孩子觉得生活中有一个固定的结构,在心里形成一个稳定的感觉,知道有些事是有章可循的。当他逐渐自觉地遵循这些原则的时候,他不但不会感觉束缚,反而能获得最大的自由。

正因为如此,父母切忌根据自己情绪随意改变规矩。试想一个开汽车的人,每次开车都重新创造新的交通规则,那将是个什么样的情境!父母权威,意味着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学会遵守交通规则,自己首先就应该是一个遵守交通规则(言行一致)的人。然后,再决定什么时候可以把方向盘交给孩子。

要什么就给什么!

因为曾经生活在物质匮乏时代,所以对于孩子的要求,许多父母会在第一时间满足。除了物质方面,另一个最突出的表现便是事无巨细地包办代替。

爱孩子并没有错,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同时,更具有时代意识的父母会发现,目前在家庭和学校里,“自主独立”同样是个很流行的词汇。

“自主”是什么?“自主”在希腊语中的含义是“对自己的规定”,而心理学家布赞的解释也许对父母更有帮助:“对孩子来说,自主就是指既能脱离大人,同时又能够坚信,只要自己需要,父母就在身边。”

一些父母总是喜欢替孩子去做事情,如为孩子穿鞋、穿袜等,仿佛只有这样才是爱孩子的表现。但心理学家建议,最好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自我服务的事,然后利用剩下的几分钟给他讲个故事。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他不需要通过父母的帮助,也能知道他们是爱自己的。

他集中不了注意力

他不停地动、不停地玩、不停地……他是不是多动症?今天,只要孩子一动,或者顽皮一点,就会马上被冠上多动症的帽子。

[!--empirenews.page--]事实真的有这么糟吗?还是我们做父母的过于焦虑?

其实,好动就是儿童的主要特点之一。真正的多动症不但好动,还伴有许多其他障碍,如冲动、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散漫等。这种学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症发病率并不像大人想象的提高得那么快,近20年来一直保持平稳,仅占人口的3%—5%。

父母对于孩子好动的焦虑往往产生在孩子将要入学或刚入学的阶段。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安静下来呢?第一课就是要帮助他学会从头到尾不中断完成最简单的任务,如收拾自己的书包或者餐具,准备几件物品等等。

这个方法是否有效,关键在于事先要评估怎么下达指令对于孩子来说更清晰、准确?任务难度是否适中?同时一定掌握注意力集中的节奏。

打一顿屁股,挺管用的?

过去,在一家之长面前,孩子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否则小心你的屁股!今天,我们听到的是“环绕立体声”,一只耳朵听到的是心理学家疾呼父母的权威,另一只耳朵听到的是对儿童虐待的报道。幸运的是,在放任自流同暴力的无底深渊之间,还有余地。

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如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奥地利等,是绝对不许动孩子一根汗毛的,他们有不同的研究作为支撑。研究表明,即使“打一下屁股”在短期能收到效果,但是当打屁股成了习惯之后,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

2004年[!--empirenews.page--]11月初,英国围绕着体罚问题进行了辩论,最终议会投票通过了绝对禁止对儿童试行体罚,可同时,他们又认为打一下屁股也是可以接受的。在法国2002年进行的调查中,74%被询问的父母承认“打过孩子的屁股、手和脸”。当然,这些父母同时也承认,当忍不住伸出手打孩子的时候,他们也感到了一丝失败。

那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不少心理学家一致建议,应该实行三次警告:要求孩子马上停止,否则他将受到惩罚!如果孩子没有改变行为,我们就应该毫无负疚感地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因为,要想让孩子懂得你说的话,父母说话时需要带有一定象征性的手势。

当然,心理学家同时也强调,不要在冲动下采取行动,因为这样教育的价值等于零。

由以上的几个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无法清晰地界定哪种方法更好,关键在于哪种方式更适合于孩子。在这一点上,父母往往比心理学家更有发言权。就像心理学家索龙说的那样:“让我最开心的是,今天,我遇到的父母不再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专家的论点。在育儿的过程,他们在试着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正因为这样,他们的经验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更有效,也更灵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隔代教育之优势VS劣势


1、隔代教育的优势:首先,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其次,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第三,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2、隔代教育的劣势:老人往往溺爱孩子,而较少理会这种满足是否对孩子有益。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个性。过分保护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容易使孩子变得更加娇气。祖辈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接受新生事物较慢,影响孩子创新个性的形成。

3、父母不管多忙都应该抽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现在的年轻爸爸妈妈都有工作,文化程度比较高,接触面广。孩子在爸爸妈妈身边,能接触到许多在爷爷、奶奶身边接触不到的东西。孩子还是父母多带比较好。

4、教育方法最重要: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抚养、照料和教育这些事上,父母对孩子的作用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祖父辈们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不全权代替,把握好“配角”的角色。当孩子的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孙辈常会向祖父辈寻求庇护,这个时候,祖父辈不应袒护孩子。有关孙辈生活大事的决定权都应该交给孩子的父母和孩子自己,祖父辈可以提出自己的经验帮助儿女共同教育孩子。

5、心理健康很重要:与父母关系不和、自闭孤独或是任性顽皮,不少把孩子交给祖辈带养的父母们发现孩子的“坏脾气”让人束手无策。年轻父母们不能因为工作忙而耽误孩子的心理健康,隔代教养首先关注心理健康。

教育方式也要时尚


假期是用来休息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懒觉可以睡到中午,其余的时间则用来看电视和上网。有计划才有收获,孩子可以自己规划自己的假期,把每天的安排列出来,然后家长审核,一块执行。父母仍需为孩子进行整体上的安排和管理。年幼的孩子显然需要完全的监督,请人在家照看,或把孩子安全地寄放在别人家里,即使是十几岁的孩子也不能放任自流。

学习绝对不只是对书本知识的学习,除了看书,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学一门手艺也是很有必要的,长长的假期里,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学一种手艺,可参加一些技能培训班,也可在家帮助父母买菜,然后动手学做几道菜,为父母减轻家务劳动的同时,还能成为家中的理财小管家。

作为家长,有时间应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这叫“拜大自然为师”,利用暑期去一些平时想去而没有时间去的地方。如果有条件,家长可以考虑带孩子出门旅行,让孩子增长书本以外的知识。出发前,学会尽可能地找些相关资料,了解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交通状况、历史传说及风土人情等,查找过程也就是扩大孩子知识面的过程,游玩时可与孩子一块儿收集旅游资料。将旅游看成培养孩子能力的一次机会,家庭成员共同准备,那些费心的单调之事也会变得有趣。孩子还可以在社区做个小义工,到社区里照顾老人,帮人带孩子,参加社区文艺演出、帮助社区做社会调查等等。一定的社会经历对于促进孩子的成熟与学习都有好处。专家:著名教育工作者、知心姐姐卢勤记者手记谁为孩子暑期买单

从接触的学生对暑假的态度看,暑假的兴奋劲没过几天,许多孩子已经开始觉得没意思了,究其原因,不外乎假期的生活安排单调,内容没什么新意,使孩子们提不起劲来。孩子的暑期活动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吃饭、睡觉、看看书、呆在家里看电视、到同学家里去玩,偶尔和同学去附近的广场和公园玩玩。

还有一部分孩子则觉得暑假比平日上学还辛苦,因为每逢暑期来临,各类补习班也就应运而生,如绘画、书法、舞蹈、声乐和乐器等等。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便将孩子暑假的学习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难怪一些孩子大发感慨:“放假比上学还累!”

放暑假对孩子们来说可以比喻成“放羊”,可对于父母来说,去哪里找“牧羊人”和怎样“放羊”却成了最头疼的问题。以幼儿园为例,大多数公办幼儿园按照教育系统的统一规定放暑假,还有一部分幼儿园为了照顾双职工的孩子特设留园班,但是却将大中小班的孩子混班管理,老师只起看管作用;不想孩子留园的父母便将孩子交给家中老人看管,有的干脆直接将孩子送进一些有托管性质的兴趣班,管吃管学。总之,爸爸妈妈想着只要有个“收容”宝宝的地方就行了。暑假还没过半,平日工作辛苦的家长都变得身心疲惫。孩子也觉得假期没什么意思。

谁能为孩子的暑假买单,谁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假期,虽然商家都不放过这个大好商机,推出了多种活动,但选择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样的活动对孩子有帮助,这是家长们永远想不清楚的问题,多和孩子商量沟通,在玩中能学到东西就是最好的结果了。(高晨)异域暑假新加坡学生利用假期掌握技能

新加坡当地学生享有长短不一的4个“暑假”,他们利用假期或出国游学开阔眼界,或参加公益及文体活动了解社会、掌握技能。

新加坡是个城市国家,出国游学逐渐成为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其他国家的重要途径之一。出国游学一般由学校组织,为期1至2周,目的地包括中国、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国家等,费用在1000新元(1新元约合0.64美元)至数千新元不等。为了让家境不富裕的学生也能走出国门开阔眼界,新加坡教育部和社会机构纷纷推出援助计划,资助这些学校的学生出国游学。

学校放假期间,新加坡街头的一道风景是一群群抱着募捐箱的学生。他们所在的学校和当地慈善机构大多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学生利用假期筹集善款,既有利于培养他们关心困难群体和回报社会的意识,也能为慈善机构增加资金来源。

新加坡中小学校都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在课外活动方面的得分在升学成绩中也占有一定比重。一些学校利用假期对喜欢音乐、舞蹈、科技、救护和球类运动的学生集中培训,例如组织学生野营,让学生在野外条件下学习救护技能,或是带领学音乐和舞蹈的学生排练和演出等。韩国学生暑假“修学旅行”

每年到了暑假,韩国各地大、中、小学生都会组团参加被称为“修学旅行”的各种海外考察、旅行和进修活动,以拓宽眼界,增加阅历。

韩国的社会团体和基金会历来有在假期组织青少年到国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文化交流的传统。韩国的大、中、小学也会安排学生参加各种类似夏令营的“修学旅行团”,在国外边旅行边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适应能力。

近年来,除了传统的观光和考察类型的“修学旅行”,韩国还出现了外语“修学旅行”、体育“修学旅行”、电脑“修学旅行”等全新的形式,在让学生们走出校门和家门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于外语、体育、电脑等各方面的兴趣,寓教于乐,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不同教育法:急性子VS慢性子


孩子长到3、4岁时,一般就开始显现其个性特征了。有的孩子做事麻利,有的孩子却慢慢吞吞。孩子天性各异,盲目参照或千篇一律的教育显然不可取,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才能,只有及时发现其性格特征,因材施教,才能培育出有思想有头脑的天才儿童。

在弄清了孩子的个性是兔宝宝还是龟宝宝后,家长不妨对症下药,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展开不同的教育。

兔宝宝的教育法则

这类孩子一般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时,能明显表现出敏捷和灵活的特点,并能从众多的小伙伴中脱颖而出。但他们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缺乏耐力。兔宝宝做事一般不能持久,比如玩玩具总是玩一个丢一个,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一旦有什么声响,便能很快将他们吸引过去。在和小伙伴们相处时,他们也大多表现出不合群或好斗等不良倾向。对于这类急性子的孩子,如果不用心调教,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成为上课坐不住、容易开小差的差生。因此,教育这类宝宝,得注意三个法则。

法则1: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强制性耐力训练。

耐力培训可以从锻炼身体着手。比如:每天规定一段时间专门从事某项体育运动。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跑步是首选的方式。慢跑基本适合4岁以上的所有健康儿童,当然,具体实施起来还得根据孩子的体质情况设定具体的训练时间和强度,但爸爸妈妈必须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法则2: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培养其做事的专一性。

注意力分散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一个孩子即便再聪明,但如果做事不专心,也不可能有大的成就。提高注意力首先要从其兴趣入手,比如年龄小的孩子一般喜欢做游戏,那么家长这时就应该抓住孩子好胜的心理,通过不断地过关斩将,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也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或者看书,家长也可通过这些方法培养孩子延长做事的时间,让他们在兴趣中忘记身边的干扰,从而提高注意力。

法则3:给予适当的鼓励。

兔宝宝一般比较欠缺耐心,对某件事情如果做得不好,便极容易放弃,包括做游戏也一样。因此,家长此时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难度相当的游戏或者家务活儿,同时多鼓励孩子,在孩子出错时,尽量不要指责和打击。另外,家长要注意控制时间,让孩子劳逸结合,保持孩子对事物的兴趣。

龟宝宝的教育法则

这类宝宝并不是头脑不聪明,而是性子沉稳些,行为动作反应也慢些,相对兔宝宝来说发育得稍微迟缓了一些。科学研究发现,只要父母们能用正确的方法培养(不要过分斥责,不要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较),那么他们大多会比那类早早就表现出神奇天赋的孩子要发育得更好。

慢性子的孩子一般很少发脾气,与人相处也极为融洽,但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是他们的一大缺陷。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调教和引导,他们就会从周围的气氛中隐约嗅到排挤的气息,继而表现出不合群,甚至越来越孤僻的倾向。

法则1:鼓励的妙用。

鼓励是最好的良方。就像一朵正在成长的花儿,他们需要的应该是温暖的阳光,轻柔的雨水,而不是当头的烈日或狂风暴雨。因为内向,所以这类孩子一般比较敏感,不像兔宝宝般性格开朗,相对来说能经得起打击。他们有什么事都喜欢放在心里,到最后慢慢变成一个心结,无法消除。因此,鼓励和关注能帮助宝宝重建信心,从而获得力量和勇气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法则2:放手让他做事,并培训其速度。

如何提高孩子做事的速度呢?家长必须谨记,在指挥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先给他们讲清规则,这其中就包括时间的约定。让他们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事,让他们明白,并不是事情做好了就行,而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才算合格。另外,家长还可以尝试一下奖惩制度,即完成有奖,否则便罚,这种办法,对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也是相当有效的。

法则3:多带他去公共场所,鼓励他与人交往。

鼓励交往是教育这类宝宝的一个重要法则,我们都知道,与人交往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乐趣,还能获取知识、信息等资源。从小让孩子适应公共场所,广交朋友,对其今后的成长和生活有百利而无一弊。

育儿方式:全职妈妈or隔代教育


若说妈妈教养与外婆教养出来的孩子有多少区别,还真不明显,也许是母女之间好沟通。因为外婆们常说:我女儿说了,味精对孩子身体不好;我女儿说了,让孩子自己吃饭。又或者:我女儿说了,让孩子每天洗澡……不胜枚举。女儿的教养观念,母亲貌似能良好地贯彻执行。但细细观察下来,又似乎有那么点细微的差别。

性格差异

全职妈妈身边的孩子,性格或恬淡或活泼,但都比较随和、稳定,不会乱发脾气,上课时注意力集中而持久,偶有情绪,在妈妈的安抚下能很快平静下来。

相比较之下,外婆羽翼下的宝宝,或娇气、或暴躁,情绪不稳定,稍有不如意就会哭泣或尖叫,更有甚者还有暴力倾向,这时候,外婆往往自己也很沮丧,不能很好地安抚宝宝。上课时坐不住,时不时就要绕着教室跑,或者去打扰其他小朋友。当妈妈客串带孩子上过亲子班后,外婆再带,孩子更会有情绪上的不适,反弹会更大。

生活习惯

全职妈妈的孩子通常都有良好的起居时间,饮食有序。自理能力也很强,很小就开始学着打理自己,还能帮妈妈做事情。而外婆总要娇惯些,由着孩子的性子,爱给宝宝吃零食。凡事包办,吃饭的时候,别的宝宝都好好坐在位子上自己吃,他们却坐在外婆的怀里,一口口被喂着吃。

生理发育

这点,让我们有些诧异。大多由外婆带大的孩子,更容易尿裤子。据宝宝的妈妈说,他们家外婆从小就给宝宝把尿,频繁到20分钟1次。夜里很早就开始甩开尿不湿,给宝宝定时把尿。也许这些都是造成孩子尿频的原因。

鼓励方式

当宝宝完成一项活动时,妈妈会说:宝宝,你看,只要努力了就能完成,加油!或者,宝宝,真是能干的小伙子,能自己穿鞋了——是非常具体的。

而外婆,不管宝宝有没有完成任务,对活动有没有兴趣,或者没有做什么,只是坐在那儿,她们也会表扬宝宝:你好棒——后果是,宝宝没有表扬就不吃饭,没有表扬不动手做作业,没有表扬不肯上课。

为什么全职妈妈与外婆带出的宝宝会有些许的不同呢?兴许是宝宝在妈妈身边自然而然产生的自信、忍耐力与安全感;又或者,外婆带的孩子,白天接受的是一种生活习惯及规矩,晚上父母回来,又是另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变化在宝宝幼小的心理上会兴起波澜,反映出来的就是性格上的不稳定。

也有说我们宝贝外婆或祖母带,脾气也好着呢!是的,世事无绝对,并不是每一个祖辈都溺爱孙儿,就像也不是每一个妈妈或者爸爸都有科学育儿观一样!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


1、从家庭生活做起,从自身做起

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例如说,当妈妈把苹果洗好之后,妈妈可以有意识的和爸爸分享,和孩子分享,并提醒孩子,他也可以把手中的苹果和爸爸妈妈分享,和爷爷奶奶分享,并要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2、移情手法引导孩子

有的孩子只愿意去分享别人的东西,而对于自己的东西则不愿意分享给别人,家长们充分了解了孩子希望获得他人东西的心理特征时候,可以利用移情的方法进行训练,让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

3、父母要学会分享孩子的东西

教会孩子学会分享,首先父母要学会分享孩子的东西,当孩子拿着饼干要和你分享时,家长要咬上一口并且夸奖孩子真乖真懂事。

4、不要强迫孩子

当孩子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家长不要强迫孩子,或许是因为物品短缺,或许是因为这件东西对孩子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爱中教会了孩子分享,才是我们所能给与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我们每一个人的字样生息之地,是人生走向社会的起点。儿童、青少年组除湿通过家庭及其关系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会做人的。他们在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嘎中品质和能力也首先是家庭中得到培养与训练的。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人的笔触教育,更是一种终身骄傲与。家庭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教育水平高低如何,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我校重视家庭教育,将素质教育延伸到家庭,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了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为学生营造了安静、和谐、有利于全面发展的环境。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突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学校必须充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重视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

,深化对家长学校的指导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成立了在校长领导下由主管德育校长、各室主任和年级组组长为成员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德育组负责家长学校的组织及各年级家长委员会指导工作;各条线行政人员负责家长学校每一个课程的授课、碑刻管理工作;教科室负责学生、家长情况的反馈调研和教材的编审工作;总务处负责家长学校后勤及保卫工作。各部门的齐抓共管,使家长学校顺利办起,并使其真正成为连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和纽带。

二、明确目标,注重实效

开办家长学校,只有学生家长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才愿意接受教育并加以实践。这就要求学校在授课中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为此,首先要明确授课目的:一是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增强家长提高自身苏辙的自觉性。二是普及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三是强化家长的角色定位功能,提高家长的德育能力。四是明确新时期家庭教育的任务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念,选择科学的育人方法。

根据杀熟目的,我们在低年级以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长的资生素质为切入点,在中年级以科学的育人方法为切入点,在高年级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为切入点。找准切入点,使备课、讲课内容与目标相融,解决了家长的实际问题,得到家长的欢迎与支持。

其次,要做到有的放矢。为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家长学校的凝聚力,我们非常重视授课前的调查研究,尽可能多而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家长的需求及学校、家庭生活中典型事例等,使授课内容更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于是在每节授课前,我们都召开学生座谈会、班主任座谈会、家长座谈会等,使授课内容更贴近家庭教育实际,更具针对性。

三、强化主题,提高针对性

在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

,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就阿张,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了性家长学校,以提高家长学校的实效。

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


现在的小孩自尊心都特别强,而且非常的叛逆。作为家长,打骂教育只会适得其反,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已成为家长们头疼的一件事了。

一、树立榜样: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二、环境熏陶: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批评惩罚: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四、指导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五、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六、实际锻炼:实际锻炼的内容相当广泛,如适应周围环境,锻炼身体,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独立作业,文明礼貌,社会交际等等。进行实际锻炼,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锻炼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交给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必须适当。要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误,不可过分苛求。家长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锻炼。

七、表扬奖励: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通过肯定和好评,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八、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子女阅读书报杂志,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家长要掌握子女阅读的内容,和子女一起讨论,引导子女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扩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电视:电视进入家庭,子女可以从看电视中得到许多知识,增长见识,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没有选择,不要时间过长。看完电视最好和子女谈论,讨论电视内容。

十、带领子女外出接触社会: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教育孩子讲究正确的方法,这样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喜欢《教育方式:传统VS现代》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现代教育技术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