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师优质交流的两件法宝

01-11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与老师优质交流的两件法宝》,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转眼,新入学的宝宝已经在幼儿园和老师相处了半个学期,已经和老师很熟悉、很亲近。可是身为上班族的你,在这几个月里和宝宝的老师认真、有效地沟通、交流过几次呢?而如果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没有协调好,就会让宝宝在幼儿园陷入窘境。二件交流法宝沟通无极限

时间限制带来无奈,但无奈不等于毫无办法。尽管时间限制了父母与宝宝老师经常面对面交流,但进入E时代,更多的交流媒介可以帮助我们来化解时间障碍。

常规法宝

移动电话、办公室电话或E-mail地址

常规法宝,类似于中的基本大路,能起到不变应万变的作用。不管遇到什么类型的老师,这一招都管用。一般,家长在宝宝的幼儿园档案上只留下家里电话。但很多双薪家庭平时都把宝宝放在长辈家里照顾。一个家里电话是显然不够的。家长应该把自己最常用的移动电话、办公室电话和E-mail地址都告诉老师和幼儿园。这样,既能防止有突发性事件时老师找不到家长的情况发生,更能让老师体会到家长与她交流沟通的渴望与诚意。yJS21.CoM

独家秘笈

动手做一本家园联系手册

其实,由长辈或者保姆接送宝宝的家长,如果不想错过早上和下午接送孩子的这段与老师交流的宝贵时间,不妨自己动手做一本家园联系手册。如果当天在家里发现宝宝有什么小问题,可以马上写下来,第二天通过长辈或保姆直接给老师。老师很乐意给家长参考建议的。

也许,有的家长在问,那我不好直接打电话吗?但是,有经验的家长知道,文字的感染力比一个电话更强。如果您的问题只是“宝宝今天碰伤胳膊,希望老师明天帮他换一下药”,那么打电话再快捷不过。

但如果家长想向老师提意见,或者在教养方法上跟老师有不同看法时,那么这本私人的家园联系手册能给老师更多思考余地,不至于让老师觉得丢面子。这样,老师也才能与您更诚恳地交流。双方的真诚才会让交流更有效。

优质交流不等于拍马屁

与宝宝老师进行优质交流,可不是让你去讨好老师。送礼物、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给老师帮助的确会让老师与你相处更好,但这样对宝宝自身发展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宝宝需要的是一个能准确判断出宝宝发展状态、并能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的老师。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宝宝负责的老师真正需要的是,根据宝宝的成长对教学进行不断地自省和调整。如果家长一味讨好老师,老师做法出现问题时,家长也不向老师反映,那么等于间接剥夺了自己宝宝获得更合适的教育机会的权利,这与家长为了宝宝好的初衷简直是南辕北辙。

家长和老师都是宝宝发展的领路人。你和宝宝老师其实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假如我们把对宝宝的教育很形象地比作一场战争的话。真正的优质交流,正是在家长和老师完全平等的平台上才能进行的。平等的位置,平和的心态,相互交流才能更少保留,传递更多关于宝宝的信息——不论从老师口里到家长心里,还是反过来,都是成功有效的。

两种方式学会和老师闲谈

有家长会问,一碰到宝宝老师,我除了打招呼和简单询问宝宝在幼儿园的情况,我都不知道还可以和老师说什么、问什么?这里有专家给您解答:

一日活动,话题多多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一般都会告诉家长。细心的家长只要每天问老师,宝宝在一个活动中的表现状况,慢慢就会了解到很多宝宝在幼儿园生活的细节。此外,家长还可以顺道向老师请教幼儿园的整体动作情况和工作安排。

安静宝宝,更需关注

与老师交流时,苦于没有话题的家长,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安静宝宝”的家长。首先很幸运的一点是,你的宝宝不是“问题宝宝”。但,这就让家长和老师由于没有“问题”可谈,而逐渐忽视交流。这样子,对安静宝宝而言是很不公平的。所以,安静宝宝的家长可以更多地询问宝宝的在身体、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家长可以主动与老师商量,“我能为这个班级做点什么”、“我能为这个幼儿园做点什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和活动中,这也是家长与老师的优质交流方式。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亲子交流的3大法宝


1.爱

孩子的异常行为通常是在寻求父母的爱。一旦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就会敞开心灵,教育就会变得十分轻松。

为人父母几乎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是否让孩子感受到了呢?是否用语言、用态度表现出来了呢?如果觉得在育儿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这就证明没有很好地将自己的爱传递给孩子。

2.严厉

对孩子赏识和宽容,并不意味着一下都批评不得。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随自己的心情有时批评有时不批评,只要孩子一违反了原则就要批评。

当然批评也要有诀窍。陈明兴的建议是:时间控制在1分钟内;就事论事地批评;批评孩子做的“行为”。批评之后不要还是愤怒的样子。孩子反省后要给予安抚,激励孩子改正错误的决心。

3.信赖

育儿要接受孩子所有的现状,家长不要以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待孩子,要经常告诉孩子,你在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就感到很幸福了,会与不会都没有关系。

“怎么说你都不懂,你真是很没用!”这样的语言是很伤孩子心的,当感到被轻视的时候,孩子心灵就会封闭起来,什么也不想做,大人也一样。相反,如果感到被信赖被认同时,会做得比原来更好。

家长与老师交流常见的三大问题


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得怎么样,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而最了解孩子情况的人要数老师了。那么,家长如何恰当地向老师了解情况,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有效沟通呢?针对几个常见的问题,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问题一:

没时间和老师沟通

建议:联系不在次数多,如果父母工作太忙,没时间和老师交流,可以通过短信和电话,简单向老师说明家里的情况,请老师配合。

问题二:

缺乏和老师交流的经验

建议:如果不习惯直接面谈,可以给老师发短信,熟悉之后再决定交流的方式(电话或面谈)、时间,如果觉得孩子没什么问题,也可以向老师说明,等到家长会上再交流,让老师知道你对孩子的关心。

问题三:

交流仅限于家长会

建议:有的家长平时不怎么和老师联系,只在家长会上与老师聊一聊,但这个时候老师和每位家长交流的时间有限,效果也不会太好。时间允许的话,隔一两个月和老师见面或打电话聊一聊,不要等到孩子有问题,才和老师交流。

与孩子做朋友的三个法宝


1.爱

孩子的异常行为通常是在寻求父母的爱。一旦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就会敞开心灵,教育就会变得十分轻松。

为人父母几乎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是否让孩子感受到了呢?是否用语言、用态度表现出来了呢?如果觉得在育儿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这就证明没有很好地将自己的爱传递给孩子。

2.严厉

对孩子赏识和宽容,并不意味着一下都批评不得。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随自己的心情有时批评有时不批评,只要孩子一违反了原则就要批评。

当然批评也要有诀窍。时间控制在1分钟内;就事论事地批评;批评孩子做的“行为”。批评之后不要还是愤怒的样子。孩子反省后要给予安抚,激励孩子改正错误的决心。

3.信赖

育儿要接受孩子所有的现状,家长不要以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待孩子,要经常告诉孩子,你在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就感到很幸福了,会与不会都没有关系。

“怎么说你都不懂,你真是很没用!”这样的语言是很伤孩子心的,当感到被轻视的时候,孩子心灵就会封闭起来,什么也不想做,大人也一样。相反,如果感到被信赖被认同时,会做得比原来更好。

老师家访和家长交流内容记录优质模板收藏


身为教师就通过家访来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在家访结束后肯定对学生的情况有了自己的见解,那么我们就能通过写家访记录的方式记下自己的感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师家访和家长交流内容记录优质模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师家访和家长交流内容记录优质模板(篇一)

家访或接待家长主要事由

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景,探讨如何教育该生,使该生能真正融入到同学中间。

家访资料:

教师向家长反映情景:

该生在校喜欢和教师接触,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向上的进取性,但同时缺乏自我约束力。上课时不能按铃声进课堂,不能安静地坐在位上,要么用橡皮砸前面的同学,要么向同学吐唾沫,要么张口大骂,要么打开窗户朝窗外大喊,扰乱了全班同学的正常学习,教师的话听不进去,和同学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教师真心期望家长能腾出一些时间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聊聊天,让该生做一个令人喜欢的孩子。

家访手记:

时常静下来观察这个孩子的举动,看着看着,便有些心酸,这是个可怜的孩子。他经常大喊大叫或大打出手,为此总是感到很头疼,但也在思考,为什么他会这样。我觉得主要是孩子的心理问题,他在潜意识中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渴望与其他孩子一齐玩耍,当这些得不到时,对于一个这样的孩子又不明白如何来表达这种情绪,于是便以一种叛逆的方式宣泄出来,以此来引起别人的关注。表面看似他没有烦恼,其实他也没有真正的欢乐。他人的排斥使他倍感孤独,作为教师,我能为他做点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应当让他做一个令人喜欢的孩子,告诉她怎样是对,怎样是错,怎样和别人交往,怎样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孩子的路还很长很长,他将来该怎样办,我觉得家长应当多研究研究,而不是放任自流,从平时的一些表现看,他有一颗向上的心,比如她喜欢参加活动,或做手工制品,动作的协调程度也不亚于其他孩子,只是一些习惯不好,期望能够引起家长的注意。

老师家访和家长交流内容记录优质模板(篇二)

学生姓名:xxx

家访时间:xx

家访形式:面谈

学生在校表现:

该孩子在校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但脾气较暴躁,虽然脑袋灵活,但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比较拖拉。

家访资料:(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等情景)

孩子的父母很负责,对孩子的学习抓的很紧,但孩子在生活上不太善于收拾,学习时也总是注意力分散,思想不容易集中,完成作业自觉性不够,需要家长守着。

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意见及提议:

家长期望教师多给孩子鼓励,作业时多盯紧她,家长也会进取配合教师帮忙孩子改正缺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家访和家长交流内容记录优质模板(篇三)

xx

家访或接待家长主要事由

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景,探讨教育方式。

家访资料:

教师向家长汇报该生在校表现:该生是一个十分文静、十分踏实的女孩,学习态度很认真,每次听写、考试都很让教师放心,做事很稳,教师布置的任务都很出色地完成,但该生不擅长表达,上课很少回答问题,在班级工作中缺少一种魄力。喜欢读书,善于积累,在习作方面比较突出。期望该生再大胆些,在活动的磨炼中不断成长。

家访手记:

xx是我十分喜欢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她不大爱笑,也许是自我的性格吧!但我更期望她能绽放笑容。微笑是内心愉悦的外在表现,同时也能够将欢乐传递给他人。看到贺都,我便想到自我,她很像童年时期的我,具有自我约束力和上进心,却也缺少协调组织管理本事。这种本事的缺失也直接影响到了我的人生轨迹。但愿xx在今后的活动中能渐渐磨炼自我,使自我提高全面素质。

老师家访和家长交流内容记录优质模板(篇四)

学生姓名

Xx

就读班级

五、四班

家庭住址

xx区老半边街xx号

学生在校表现: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尊重教师、团结同学。用心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活动并取得好成绩。在学习方面,学习态度端正。基础一般,在思维灵活度方面还加大力度,还需加强阅读。

家访时间

xx年x月xx日晚

家访形式

到家中交流

家访资料:(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等状况:)

透过在xx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孩子变化很大,比以前更懂事。懂得感恩和包容,懂得为他人着想,善解人意。能主动地完成各科作业,也用心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意见及推荐:)

xx的教师对学生十分好,公平、公正,关注、关爱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把孩子送到xx是明智的抉择!

老师家访和家长交流内容记录优质模板(篇五)

家访对象:xx

家访事由: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学习、活动等各方面的状况。

家访资料:

(1)家长向老师反映该生在家表现:孩子在家十分听话,照看弟弟,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能够做些简单的饭菜。父母对她的学习成绩很是关心,凡是需要的书籍,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还是尽量满足孩子。

(2)老师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表现:该生十分认真,作为语文课代表,从收作业到作业检查到安排早自习都很用心,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从该生的家庭作业能够看到家长的细心和关注,但该生的心理素质还有待锻炼,在参加大赛时往往怯场。我期望她能多用心参加一些活动,及时调节心理状态。

家访手记:

经常会看到他的妈妈,也多次交流。这是一位朴实、严厉和艰辛的妈妈,虽然生活很难,但她很注重对女儿的培养,每一天都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也在母亲的教诲下慢慢成长,并崭露头角。芮芮是一个十分重情感的孩子。记得一天下午,我让她帮忙去买份午饭。当我从外边回到办公室时,我的桌子上放了这样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对不起,x老师,我因有急事而忘记给您买饭,请您原谅,但愿我的失误不会造成您中午没吃饭,就让这朵花(旁边画有一朵漂亮的小花)代表我深深的歉意。

衷心的提醒:老师,我发现您有点不舒服,如果吃药会让您睡觉的话,那您就多喝点水。

您最可爱的喜欢蓝色的学生:xx

那一刻,我感动,我真想立刻拥抱一下芮芮,还有什么能比学生的情感更能打动人心呢?

 

老师家访和家长交流内容记录优质模板(篇六)

家访事由:

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学习、活动等各方面的情景。

家访资料:

1.家长向教师反映该生在家表现:孩子在家十分听话,照看弟弟,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能够做些简单的饭菜。父母对她的学习成绩很是关心,凡是需要的书籍,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还是尽量满足孩子。

2.教师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表现:该生十分认真,作为语文课代表,从收作业到作业检查到安排早自习都很用心,是教师的得力助手。从该生的家庭作业能够看到家长的细心和关注,但该生的心理素质还有待锻炼,在参加大赛时往往怯场。我期望她能多进取参加一些活动,及时调节心理状态。

家访手记:

经常会看到他的妈妈,也多次交流。这是一位朴实、严厉和艰辛的妈妈,虽然生活很难,但她很注重对女儿的培养,每一天都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也在母亲的教诲下慢慢成长,并崭露头角。芮芮是一个十分重情感的孩子。记得一天午时,我让她帮忙去买份午饭。当我从外边回到办公室时,我的桌子上放了这样一张纸条,上头写着:

对不起,xx教师,我因有急事而忘记给您买饭,请您原谅,但愿我的失误不会造成您中午没吃饭,就让这朵花(旁边画有一朵漂亮的小花)代表我深深的歉意。

衷心的提醒:教师,我发现您有点不舒服,如果吃药会让您睡觉的话,那您就多喝点水。

您最可爱的喜欢蓝色的学生:xx

那一刻,我感动,我真想立刻拥抱一下x还有什么能比学生的情感更能打动人心呢?

学会俯身与孩子交流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家长高高在上地在教育年幼孩子,可孩子则可怜巴巴地站在一边不敢出大气”。也许,年轻的父母们会说,这样的情形很正常呀,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是的,在小的时候,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或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也会这样“居高临下”地“教育”自己。在被传统文化普遍影响的中国家庭教育理念里,这种“师长式的”教育方法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笔者在这里所要说的是:此一时彼一时,这种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于当代家庭教育实际需要。

彼时,多数家庭家境并不轻松,父母因现实原因,教育方式可能会有粗暴,那是社会普遍现象;彼时,传统教育理念是社会的主流,现代教育理念很难有发挥作用之处,我们的父母也很难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彼时,我们不是独生子女,家里兄妹众多,父母精力有限,教育方式难免简单。

种种原因综合,居高临下地教育孩子是彼时时代的普遍现象,这其中有一定的社会必然。

当代,家庭与教育现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明显不适应当代育儿需要。

笔者认为,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当立即改变,父母应当要学会俯身与孩子交流。

当代社会,家庭结构已衍变成了“421”结构,即“四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孩子已成为整个社会教育的中心和焦点,无疑,传统育儿理论需要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演进。

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认为,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孩子的人文性格培养和情智训练。如果依然采用高高在上的指导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并无助于孩子的人文性格得到科学的塑造,从根本上无助于让孩子在得到尊重和理解的状态下健康成长。

实践表时,孩子的尊严认同与个性能力尊重已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一味的高高在上的教育,轻者会让孩子的自尊受损,重者会让孩子的性格破裂,传统的家长式教育已日益陈旧。

幼教专家研究表明,以平等和尊重的姿态和孩子交流,会让家长倾听到孩子的内心,了解到孩子的成长心声,有助于家长不断做出教育方式的调整,会让孩子在个性能力,人文性格方面优于其他孩子。

因而,我们呼吁,为人父母者,我们要学会俯身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在自尊与平等的情况全面、健康成长。

用孩子的思维与他们交流


一、别用成年人的想法揣度孩子

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报道,题目是《6岁男孩与4岁女孩模仿电视里亲热镜头男孩被打得皮开肉绽》。

夏天某日的晚上7点钟左右,6岁的男孩山山(化名)见妈妈不在家,就像往常一样骑着小童车来到小伙伴——4岁的小女孩兰兰(化名)家玩耍。当时,兰兰的父母都不在家,两个孩子就模仿起电视上男女亲热的镜头,关掉屋内的灯光,搂抱在一起。

就在这时,小女孩的母亲回到家中,听到有人说话,便打开电灯,见到自己的女儿与小男孩山山光着身体搂抱在一起,大吃一惊,赶紧将他们呵斥开。接着,周围邻居就听到了山山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山山的姨妈赶到现场,却被兰兰的妈妈拦在了屋外。晚上10时许,闻讯赶来的山山母亲见到自己的儿子时,差点没晕过去:只见孩子遍体鳞伤,屁股上留有血迹,耳朵也被拧得通红。

在110民警的干预下,次日3时左右,兰兰的父母才将山山交还给他的妈妈。但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兰兰的父亲又来到山山家,威胁说要将山山再次送到兰兰家,等天亮后一起到医院接受检查。

后来,医生诊断,山山全身软组织严重挫裂伤,肛门黏膜破裂,伤势十分严重。

兰兰的母亲之所以对山山下此狠手,是因为她认定山山的举动是流氓行为,破坏了女儿的贞洁。这恰恰反映了兰兰的母亲对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缺乏基本的了解。

作为6岁的孩子,山山根本不具备产生流氓行为的动机,也没有实施性侵犯的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许多言行只是一种外在的模仿。并不存在我们成人所担心的思想、道德问题。所以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成一种缺点,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应该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

还有一次,我到湖北讲课。吃中午饭时,坐在我对面的女老师几次欲言又止,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提了问题。她小声说:

孙教授,你讲课的时候说过,孩子从小要与父母分床睡觉,独立睡觉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育都有好处。可我的孩子都9岁了,非要跟着我睡觉,手还非要放在某个位置。我跟他讲了很多次道理都不行。我先生有点儿不高兴了,就找儿子谈话:“儿子,你都9岁了,是男子汉了,男子汉应该自己睡觉。”我儿子眼睛突然一亮,指着爸爸说:“你更是男子汉,更应该自己睡觉了。”他爸爸一听急了,说:“你懂什么,这是我老婆!”儿子想了想说:“那我现在跟你老婆睡觉,将来你跟我老婆睡觉……”他爸一听急了,这不是乱伦吗?非要揍孩子。这可怎么办呢?

乍一听,家长们会觉得这个男孩思想道德有问题,其实不然。孩子说的这些话表明了儿童的一种推理方式,我把它叫做“顶针式”推理:你怎么说过来的,我怎么说过去。并没有严谨缜密的思维,更没有成熟的实践经验。所以,他们的见解会跟大人完全不同。不能随意判断,更不能冤枉孩子。

二、用孩子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面对孩子,必须用孩子的思维与他们说理,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交谈,否则,就可能毫无收效。

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柳先生到北京光明小学考察工作,临时决定听听四年级的课。

四年级这个班正在上语文课。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在讲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大意是:

一个猎人带着猎狗走在森林中,发现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从树上掉了下来。猎狗想吃掉小麻雀,却突然飞来一只老麻雀,一边发出凄厉的叫声,一边用身子掩护着小麻雀,并最终吓退了猎狗……

读完课文,女教师微笑着问同学:

“你们想想看,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什么精神呢?”

“表现了伟大的母爱!”

一些同学脱口答道。这是课文的标准答案,书上写的明明白白。

可是,另一个男生却突然反问:

“你怎么知道这只老麻雀是母的呢?”

大家一愣,旋即爆发出一片笑声,的确,谁能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呢?提问的男生接着说:

“课文中没有任何说明这是一只母麻雀,怎么就归到母爱了呢?为什么不可能是父爱呢?”

这时,大家不笑了,将目光集中在教师身上。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兴奋地点点头,说:

“这位同学独立思考,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我们应当把答案改为: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伟大的亲子之爱!”

全班一片热烈掌声。

这位小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让柳斌先生十分感慨,他在多种场合讲这个故事,希望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要忽略孩子们的创新精神。给孩子们自由的天空!让他们能飞得更高,更远!

发现儿童就是发现儿童成长的规律,解放儿童就是打破对他们的束缚。

让孩子养成与父母交流的习惯


进入幼儿园可以算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孩子离开母亲的第一步。从那一刻起,孩子就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要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单靠早期家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刚刚走进社会的阶段,家长必须切实了解孩子方方面面的情况,针对性很强地为孩子提供有效的帮助。

孩子入园后,老师就将取代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在群体效应的作用下,老师的影响力很快就要超过家长。很多情况孩子们都懒得跟家长说,觉得没必要——其实很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养成与父母交流的习惯格外重要。

对此,家长要提前采取了措施,让孩子每天在回家的路上给自己讲幼儿园里的“新闻”,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练习表达能力,还有一个更深远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养成与家长交流的习惯,以便让她与父母长期保持密切的精神联系,当她遇到麻烦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极其个性化的指导。

培养孩子的交流习惯,其实并不困难。家长可以利用做晚餐的短暂时间和孩子谈谈学校的情况。内容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孩子的学习情况,这种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也把学习看作头等大事。另一部分是各种孩子认为值得一提的事儿,尤其是那种引起她情绪波动的事情,无论是让她高兴还是让她生气或让她觉得有趣的各种琐事和疑问。

只要大人肯认真听,其实孩子很乐意跟家长谈各种事情,错过了这个阶段,大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而和孩子保留着这种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习惯,对当妈妈的人来说,也是实实在在的幸福啊。

在孩子需要点拨的时候,家长还可以点拨她几句。这种平等交流的方式,会使孩子很乐意接受家长的指导,心甘情愿地尝试用家长的社会经验去解决问题。

像一些发生在孩子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如果没有家长的帮助,很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理创伤,轻者造成是非观念的混乱,重者形成反社会倾向。如果在问题形成之后再来解决,将非常困难,为了避免走到这一步,家长为何不把功夫下在预防之上呢?

与固执孩子交流的有效方法


与固执孩子交流的有效方法

事件问题分析:点点作为一个孩子,他的固执只是表面现象,成长是一个过程,孩子出现状况总有一定的原因。当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动机,抱着理解的态度,不和孩子硬碰硬,巧妙地用其他办法调和,结果会不一样。据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儿童背后的那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一个成人若想找到这些谜底,他必须对儿童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增强对孩子的责任感。他必须成为一个研究者,而不是一个迟钝麻木的管理者或专制的评判员。”让我们先找找原因,了解一下孩子固执背后的心理秘密。

问题一、有的孩子很小就有固执的性格成分,是因为遗传因素,而大部分是跟早期家庭教育不当有关。造成孩子性格固执普遍有三种原因:

原因1、家长惯出来的。有些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予的关怀和爱护太多,孩子有什么要求,无论正确与否都一律满足。时间长了,孩子就形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错误认识,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话,就会大哭大闹。这个时候家长妥协,就助长了孩子的固执。

原因2、家长打骂出来的。有些家长非常严格,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只要孩子稍微有点过失就打骂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逆反心理,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要反抗,形成固执的脾气。

原因3、家长暗示出来的。孩子有时候耍些小性子、发个脾气很正常,却被家长认为“犯倔,任性”,人前人后讲孩子怎么不听话,给孩子贴标签,久而久之,孩子接受暗示,真正变得固执了。

问题二、当孩子进入“执拗敏感期”,孩子2岁以后,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主观意识越来越强,喜欢说“不”、“我就要”。这表明孩子已经进入“执拗敏感期”,这不能说是坏脾气。他只是不想再像以前那样,事事都要依靠你:穿衣服、吃饭、到外面去玩都要听从你的安排。他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愿望,以为(当然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只是无意识地以为)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不需要再求助于人。而且,他希望别人也能知道这一点,但往往很多想法和行为会与成人的主张产生冲突。他们的思维发展能力有限,无法去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个时候,他会非常委屈、失望,语言表达能力又不够,只会用哭闹来表示反抗。

对于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耐心地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如果处理不当,一味顺从或压制都会给孩子成长带来不良影响。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们给出的秘招:

密招一:对于孩子的固执要巧妙诱导,灵活处置。家长要分清哪些事允许孩子自己做主,哪些事为了避免出现危险,应该如何巧妙诱导孩子不做。比如上面点点的案例,家长就应该巧妙地使得双方达成共识。但是,如果他想自己穿裤子,或者非要穿红毛衣而不想穿绿毛衣,你就没有必要和他较劲。给他一定的自由,满足他想独立的愿望,可以让你免遭这个“小暴君”的折磨。你既要理解孩子,又要给他一些规矩。

密招二:对于孩子的固执不要一味压制。一个什么都要自己做主、不肯妥协的孩子,其实长大之后更容易成为具有独立性格、自信和坚强的人。如果家长总是想方设法让他屈服,一味压制,他的反抗可能就会越强烈,而且容易造成孩子任性、纠缠不休、固执等人格特征。如果孩子的执拗是合理的,比如他坚决不让你给他穿鞋,你就让他自己穿好了。先让他自己做一回主,当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时候,会重新回来找你帮忙的。当然,遇到这种情况,你需要有一点富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如果孩子的固执不合理,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态度,装作若无其事,等孩子平静下来再跟他讲道理。

密招三:对于孩子固执带来的后果不要讽刺,要帮助。在孩子无法自己穿好衣服而又回来求你帮忙的时候,不要说:“我早就跟你说过,你自己穿不上的!”而要说:“穿不上没关系,妈妈很乐意帮助你。”让他明白,在自己做不到的情况下,接受一下别人的帮助并不是什么坏事。学习本身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如果孩子意识不到这一点,今后怎么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呢!

专家名师看点:固执和执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执著是优点,不要当成固执来指责,否则就阻碍了孩子成才。因此,不要错判孩子,独立愿望强烈是一种优点,家长不要剥夺孩子的这一权利。如果孩子确实是固执,就要从小修订,但是家长要注意采用春风化雨的方式,慢慢引导。

通过孩子的画与孩子交流


在成年人的眼里,孩子的画作也许是稚嫩的,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宝宝早期教育角度来看,宝宝的任何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与潜能特征,具有良好的教育借鉴意义。

幼儿教育专家认为,对于宝宝作品,不能用评价成人画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作品的价值,而应站在孩子的立场,用“童眼”去看、去欣赏、甚至去鼓励宝宝们任何“稚嫩”的表现。

孩子们用画来表现自我,可能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但我们可以通过和他们谈论作品,让他们觉得你懂他们的“语言”,这样不仅会使孩子更信任你、喜欢你,同时可以通过他们的表达了解他们的想法;另一方面在谈画作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内省自己的作品,有助于提高绘画的技能,亦能在正确、有效的回答中,让孩子了解画中的造型特色和别人对他的画的评价。这不但可以激发孩子绘画的兴趣,还可以学习如何与别人谈自己的画。

以现实教育为例,某幼儿园中班宝宝在反复练习了点、线、圆后,老师们开始鼓励小宝宝们进行有意识的创作。在一次创作中,该班圆圆宝宝的一张人物画引起了老师的兴趣,她在画纸的一边画了一个大头人,在另一边画了一个小不点,老师在旁猜想一定是妈妈和她吧,刚想表扬她画的好,突然她在小娃娃的嘴边画了许多三角形和圆形,这可把老师搞糊涂了。于是老师便问她这是什么呀?她望着老师笑着说是妈妈和她在逛街呢,又指着那些图形说:“这是妈妈给我买的饼干!”老师恍然大悟。

老师从圆圆宝宝的画作和语言中圆圆在周末所做的事以及她的某个喜好,让老师今后能更好地教育有针对性地和孩子们交流。

丰富的现实生活给了孩子画画的无穷内容,孩子的画并不是为了临摹真实的世界,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觉。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画,快乐而纯真地表现自我抒发情感。由此发现他们的不同之处,学会用“童眼”欣赏孩子的画,肯定孩子细微的进步,增强孩子自信。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与老师优质交流的两件法宝》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优质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