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让孩子专注的源头

01-31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兴趣"是让孩子专注的源头”,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不少妈妈都担心除了看动画片能安静坐住,其它时候总是动个不停的孩子,是否是个"过动儿",有妈妈甚至被孩子烦得来求救:"怎么样能控制自己不揍安静不下来的孩子?"

当听到这妈妈直率的言语时,我不由哑然失笑,因为我也曾有过如她般的心情。

某次原本计划与朋友晤面两小时的,却不到半小时就仓皇告辞,因为他那儿子,似个停不下来的陀螺般,身、嘴都一刻不停的,让人被闹得头昏"想揍人"。

不过想想这些被视作"过动儿"的孩子还真可怜,因为他们就如同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般,总是被关在没有足够空间可活动的家里或学校,丰沛的精力没地方消耗的情况下,自然就会"坐不住"。但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事,就可以让他安定下来的话,就不必担心他有过动问题。所以注意观察一下,除了看动画片外,听故事、玩胶泥、积木….,他是否也有安静忘神的时候?

你不妨用激励他的口吻说:"宝宝看动画片时好乖的坐着,妈妈相信宝宝玩胶泥时,一定也能乖乖坐着玩。"

就从这些他感兴趣的事物开始,5分钟6分钟7分钟….一点点的延长他安静专心的时间。并在他能专心完成某件事时,积极表现出欣赏、赞美的态度,以让他明白专心是个会蒙人喜悦的好行为。

不要一开始就替孩子定下过长的"专心"时间,免得孩子无法达到目标,双方都会感到挫折而放弃;也千万不要轻言放弃,或为引起孩子注意而频繁更换事物,反而不利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孩子的专注力是这样炼成的


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不爱干的事情常常半途而废。针对这些情况,成人应有意把一些事情郑重地作为一个任务交给他,可使孩子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责任,也就增加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也就逐渐养成了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目前,许多孩子都存在着专注力不够做事有始无终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做孩子的表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连任的教师,孩子每天都在用最精细的眼神观察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模仿着、学习着,往往在你还没有觉察的时候,你的言行举止已经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句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想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那么“上梁必须正”,必须以身作则,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圆满地完成,做孩子的表率。

2、从严要求

坏的习惯,非严格要求不能矫正;好的行为,非严格要求难以形成、巩固。有的家长兴之所至,要求孩子完成某件事情,起初能坚持督促孩子去做,日后,当孩子不肯做时又轻率迁就,这些做法都不可取。

3、让孩子负一点责任

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不爱干的事情常常半途而废。针对这些情况,成人应故意把一些事情郑重地作为一个任务交给他,比如,家里喂养了小动物,要求孩子给它们喂食、让孩子去取牛奶等。孩子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责任,也就增加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也就逐渐养成了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4、坚持鼓励为主

如果孩子做事中途退缩,不想完成,成人切忌唠叨个没完,或者张口就骂,动手就打,更不要讽刺、挖苦,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致伤害其自尊心。而应细心观察,对于他们产生的困难及时予以帮助,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予以鼓励、表扬,使他们产生愉悦感和自信心,从而使孩子树立坚持完成任务的决心。

5、应重视对孩子自制能力的培养

自制力就是能够控制自己、支配自己的行动的能力。它表现为既能善于促使自己去完成各项任务,又能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孩子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做事往往有头无尾,所以,要根据以上特点,从孩子生活习惯方面入手,先提出小的要求,让其通过不大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地学会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完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孩子不够专注家长的行为是罪因


孩子不够专注家长的行为是罪因

在孩学习的时候缺少专注力,家长们可能就会抱怨了,但家长们是否想过或许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自己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了呢?

干扰一:不给宝宝独处或安静的空间

让宝宝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学习或游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宝宝正在房间里读书,爸爸在一旁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宝宝在一边兴致勃勃地玩玩具,奶奶在一边大声谈笑或看电视……试想,宝宝的注意力怎么能不被转移?一般在成人的陪伴之下宝宝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在此过程中给予宝宝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有助于宝宝建立良好的专注力,并能保证宝宝有兴趣参与这样的活动。

干扰二:不分时机的关心、干扰、催促

2岁的家家正在地板上专心拼积木。她把积木堆起来,哗地又推掉,然后再堆再推。堆的时候一脸专注,推的时候满脸兴奋……奶奶一会儿过来“宝贝,喝水了”;一会儿“宝贝,饿不饿?”;一会儿“宝宝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了?”本来玩得好好的家家发起飙来……

很多父母会抱怨孩子写作业坐不住,不是吃东西,就是摆弄小汽车,一会儿又去偷看电视……看家家的案例就该知道原因了!当宝宝专注地玩的时候,你一会儿问要不要喝饮料,一会儿问饿不饿,试问宝宝怎么会专注于手头上的事情呢?宝宝的专注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是被保护出来的。因此,你不分时机地关心、干扰宝宝,只会破坏宝宝的专注力。

干扰三:提供给宝宝太多玩具

你若是以为玩具多、书籍多,宝宝就会很开心,就会增长很多知识,那就大错特错。当然,如果有你在旁边陪伴和指导,宝宝会有一定的收获;如果你只是把玩具和书扔给宝宝自己玩自己看,宝宝很容易形成浮躁和注意力涣散的毛病。因为宝宝一般很快就会厌倦,并不断地换其他玩具。久而久之,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就形成了。

有目的的活动更容易集中宝宝的专注力。游戏开始时,你可以帮助宝宝选择,不要所有的玩具都堆在地上,宝宝一会儿玩一样,什么都玩不长,这样的游戏是没有意义的。游戏质量的高低不在于玩具的多少,也不在于玩具价值的高低,而在于宝宝在游戏中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干扰四:玩游戏时过多干涉、强迫

星星在沙滩上玩沙堆游戏,他小心地用铲子挖着,把沙子送进小桶里,装入桶里的沙还没有洒在衣服上的多。可他一点不在意,不一会儿星星垒出了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体……妈妈从旁边走过来大叫:“怎么把衣服都弄湿了!”爸爸也来了:“儿子,你的房子怎么没有装门呢?来,爸爸教你,在这里留个小门!”“我不要留小门……”星星立即沮丧起来。

爸爸妈妈总是不经意间破坏宝宝在快乐中建立起来的专注力,用自以为是的行为干涉瓦解了宝宝的自尊心和成就感。

教育小叮咛:请在宝宝需要的时候再出现。当宝宝沉浸在游戏中,请远远地陪伴他,以能给他安全感的距离为宜。不要对宝宝的半成品评头论足,当他希望你分享他的快乐时再和他分享。

干扰五:对待宝宝的重复不耐心

3岁的童童反复把杯子里的水倒进另外几个杯子里。他仔细观察着,发现这些杯子高矮、粗细各不同。有的杯子水刚满,有的杯子水刚好半杯,还有的杯子很小。妈妈在门口观察了半天,看到童童把水洒了一身,再也忍不住,立马制止童童。

宝宝如此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完全忽略外物,这样的情况专家称之为“重复练习”。每次完成这种体验后,宝宝就像完成重大任务一样充满了喜悦和满足。其实,宝宝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通常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一旦碰到吸引他的事物,就会忘我的投身其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这时,你不要去干扰他,让他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那么宝宝以后每做一件事情都会非常专注。

干扰六:缺乏耐心

动物园猴山旁,蒙蒙高兴地看着爬高跃低的小猴子。一旁的爸爸不断催促着:“走了走了!还要看老虎、狮子呢!”小家伙不为所动:“我要看猴子!爸爸,猴子也有手对不对?”爸爸一边敷衍着一边又开始催:“走啦,有什么好看的!”

很多时候不是宝宝缺乏耐心,而是大人提前丧失了观察的耐心。就像蒙蒙爸一样,总会从现实的角度去考量,如买了门票就要一次都看完或者天快黑了要尽快看,但是宝宝的专注力却集中于自己感兴趣的事上。所以,当宝宝专注于看,专注于观察的时候,你不要为了赶时间而打断他的蓬勃发现力。与其走马观花快速看完所有,不如一次看不完再来一次,让宝宝尽情享受专注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让孩子专注成为一种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该把孩子的专注力激发出来。具体来说年轻的父母可以这样对幼儿进行专注力的训练。

视觉注意力训练

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给孩子看一张照片,让他说说照片里都有什么人,几个男的、几个女的、几个大人几个小孩,他们每个人都在干什么。不过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地变换,不然孩子就会感到没有兴趣了。

听觉注意力训练

给孩子讲故事,事先说好,故事讲完之后要提出问题让他回答,如果能够在讲故事之前就把要问他的问题提前告诉他,相信效果会更好,这就好比我们听老师讲课一样,如果先做好预习,找出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在听讲时就会特别留心。

动作注意力训练

即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比如教他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都能达到这种效果。

混合型注意力训练

实际上就是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动作结合起来,既训练了视觉和听觉,又训练了动作。这种训练难度大,可以边说边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跟着做,比如说出一种行动,让孩子表演出来等。

孩子的注意力增强了,专注渐渐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他的专注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培养2岁宝宝兴趣“专注力”


2岁的孩子兴趣变化非常快,前一分钟还在玩积木,后一分钟已经在拔电视的插销了。虽然这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共同特点,但是爸爸妈妈们也并不是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任其随意发展。

其实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持久一些,慢慢地培养他对事物的专注的能力,这对以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很有好处的。

2岁的亮亮特别喜欢荡秋千,但每次也就坚持玩1分钟而已,他的妈妈说:“下一分钟他问我可不可以去喂狗,不一会儿他又跑去踢球,然后又回来荡秋千。我被他折腾的简直要筋疲力尽了。”

大家都知道2岁左右的儿童总是喜欢不停地变换着各种活动,也许这在家长看来是很头疼的一件事,实际上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很正常的,也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反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总是希望可以同时进行各种不同的活动,但在你的帮助下,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在某一件事上更长久地集中注意力。

为什么兴趣转移得那么快?

还记得最后一次你在超市购物的经历吗?在你面前有着诱人的龙虾、美味的火腿、金黄的蛋糕等,无论哪一个你都舍不得放弃,但最终你还是得进行选择、舍弃。而孩子却没有这样的自制力,面对童车、积木、画笔等等,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想统统据为己有。

心理学家LawrenceE.Shapiro认为: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他们吸取到最丰富的知识。美国丹佛大学心理学副教授JanetteBenson也说:“各种不同的经历有助于形成大脑内神经中枢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儿童可以由此不断得到新的信息。”正因为这个原因,孩子对某件事的兴趣可以很快就消失,对任何事情的关注都不会超过15分钟。

如何让孩子的兴趣长久一些?

在认识到孩子对所有事情的5分钟热度后,我们也完全可以做点什么来帮助孩子,让他的兴趣停留的时间更长久些。

这样不但可以让你得到休息,而且在以后上学时也有助于他在课堂上提高注意力。

*不要一次性提供过多的选择。一次只给孩子几个玩具,而且每次也可以提供不同的玩具来提高孩子的新鲜感。

*提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玩具。任何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事情都会令他很快放弃,转而去关注其他的东西。记住:有趣的并不见得就是最好的,一位父亲就有这样的亲身经历:“我们给2岁的儿子买了一个电动小汽车,他在上面坐了一会儿,但发动引擎以及把脚放到踏板上对他来讲都太难了,所以不久他就再也不玩了。”即使玩具说明书说该玩具适合所有的学龄前儿童,你最好也要根据自己的了解来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选择运动型活动。纽约大学的儿童心理专家LoriEvans博士说,那些让孩子动起来的活动更容易吸引他们,比如随着音乐跳舞或在院子里踢球等。

*确保足够的睡眠以及健康的饮食。缺少睡眠和不健康的饮食会影响到大人的关注能力,对孩子亦是如此。

*控制看电视时间。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的DimitriA.Christakis博士说,如果1~3岁的孩子每天多看1个小时电视,他到7岁时出现注意力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将近10%。

*增加趣味性。为了鼓励孩子延长他对某件事的关注,你可以设定一个时间,然后察看孩子是否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如果这个方法行不通,也不要气馁,总有一天孩子可以学会对自己选择的活动或玩具保持兴趣。

*切忌“疲劳轰炸”。虽然宝宝的注意力需要耐心的培养,但是每次让2岁的宝宝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是在学习几分钟之后,给他几分钟自由活动的时间。而且要经常更换让宝宝注意的内容,以便能让宝宝有更高的兴趣,把“注意力”坚持到底。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你需要孩子马上安静下来,则需要一些特别的技巧:

*到餐厅吃饭:除了要准备玩具和彩色图书之外,你还可以让孩子加入你们的谈话中,或者常常抛开大人的话题,问孩子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你看到墙上那幅画中的船了吗”等。

*乘坐飞机:在一个袋子中装满“神秘”的包裹,隔一会拿出一个,这些“礼物”并不一定都要是新的东西,即使是孩子在家里经常玩的,在他打开包装后也同样会带来惊喜的欢叫。

*去超市购物:准备一点零食,同时可以让孩子帮你把一些小的不易打碎的物品放近购物车。在排队等待交款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点小游戏如拍手游戏或者悄声地一起唱歌。

Tips2岁宝宝的注意力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在这个阶段,宝宝已经能够专心致志地玩一个玩具了,而且可以集中注意力听你给他讲故事,但是专注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

如果你拿他感兴趣的书给他看,他能自己聚精会神地“翻阅”10几分钟。虽然,他能按照你的话语去注意某一个事物,但是这种有意的注意还只占一小部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分散和转移。大多数时候宝宝的注意力是“无意的注意”。

什么样的玩具或游戏能让2岁的宝宝兴趣十足?

只有宝宝喜欢的玩具和游戏,才能充分地吸引宝宝的注意力。2岁是宝宝语言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他已经掌握了很多词汇,而且能说完整的句子,并且喜欢每天说个不停,一会儿说儿歌,一会说广告词;对故事里的人物也非常感兴趣,经常会急于想知道那些童话人物的结局;爱看动画片,学会分辨颜色,而且手和身体变得很灵活,听到音乐会不由自主地扭动身体,身体的各种动作已经趋于更协调。

让“阅读”和“兴趣”陪伴孩子成长


宁宁快9岁了,现已成为二年级的小学生。她乐于读书,也有点小小的思想。看着她一天天的快乐成长,全家人都很欣慰。过程中有着太多的点点滴滴,我真想把它一一呈现,与大家分享我的快乐。但那与现实太远,现就“阅读和兴趣”方面与大家一起交流下我的做法和思考。

小学生活一年多,孩子的识字量越来越大,通过在校的学习,她掌握了很多字、词,同时为了让她能主动去学习,我也在不断地摸索教育的方式方法,也用了些方法。

孩子都爱听故事,以前每天晚上都要我讲。我概括不好,就和她一起捧着故事书,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念。她的眼睛就一直跟着大人的手指走。就这样日复一日,有时候我没有时间陪她读,她也能自己捧着书好一会儿,也不知道她看懂没看懂。只是,慢慢的她就不再缠着我讲故事了。偶然间发现她确实可以自己阅读了,尤其对街上的店面、一些发的资料等上面的字词很感兴趣,也会让我说说或者帮她判断一下是不是说的正确,当得知自己说的正确时,非常有成就感。这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自然,是有意无意间的意外收获。

无论工作有多忙,每天我都会抽三个小时左右辅导孩子学习,因为年纪小,宁宁的自控能力很弱,做作业时一会要要吃水果,一会要喝水,一开始我非常有耐心,也是觉得她念书很辛苦应该满足她,随着次数多了我逐渐怀疑,她是不是乘机玩玩,而且这样也不利于她专注学习,所以我在她学习时会提醒她不要随意分心,如果要吃什么的话一定是在学习前或学习后,基于我坚定的态度,逐渐把她的习惯慢慢改掉了。

提到学习就一定要提下她的课外学习——古筝学习,大家都知道学习乐器是非常枯燥的,宁宁也是如此,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路跌宕起伏。她,最初因新奇表现出无比的喜爱;慢慢因难学又每天练琴而失去好感;后来因能弹出一些美妙的曲子博取亲友称赞,又燃起了一丝兴趣;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长期重复下,练琴开始变得枯燥乏味,渐渐又出现厌倦与抵触情绪;这时,在老师与家庭轮番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促使她能坚持下去,这是一段非常痛苦难熬又很关键的日子,很多孩子与家长都是因为难以忍受这种痛苦而失去坚持的耐心,而终止了前行的脚步,非常可惜。因为,我发观一旦熬过这段时间之后,突然有那么一天,发现她出现了质的飞跃,一首首旋律开始在她手指灵巧的拨动间变得灵动起来,表现得声情并茂,整个状态也很投入,同时融入了情感,我惊呆了,她自己也被打动了,这样,信心与热情又重新回来了。不过,也别妄想从此就走上康庄大道了,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也许要等到成年后才会步入平稳的境界吧。我想,目前除了坚持,已别无选择,其间父母最需用心良苦的地方就是激发、呵护好孩子的兴趣。

当然,除了学习,我更注重其他经验、能力的积累,所以我们全家每年都会有外出旅游活动,来拓展学习以外的知识,开阔宁宁的视野。今年我们带她去云南,从乘飞机到旅游的每一个景点,我都细细地给她介绍,与她互动,对一些漂亮又有特色景点让她用自己觉得最适合的语言进行描述,潜意识中让她将学到的词语学以致用,而不仅仅是学到一个字、一个词,她更在旅途中将所见所思所想运用到以后的作文中,为其积累素材。旅游不仅让她获得更多知识,更是放松了学习之后的心情,那份快乐永驻于心,没齿难忘了吧?

作为父母我们平时注意引导孩子体验成功,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让孩子知道你看到了并且欣赏他的长处。引导孩子接纳自我,无论自己是优秀还是在横向比较中处于劣势,让孩子认识到成功不是难事,成功不一定要人人皆知,成功未必是惊天动地

兴趣班的选择让孩子来做主


一般来说,宝宝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风格在他6个月大的时候开始显露,到了3、4岁的时会愈发明显。如果让一个天性肆意的孩子去学习围棋,或者让一个天性内敛的宝宝去学习表演,就会无形之中为孩子平添不少的压力。如果你是一个有眼光的妈妈,就要让宝宝按照他固有的个性来发展自己,这样不仅他享受着他的快乐,你省去了你的操心,最重要的是:小宝宝也能做出一些成绩来,这对于做妈妈的你,不是最快乐的事情吗?

Ⅰ安静解谜团宝宝

最爱的游戏:拼图、积木、走迷宫……

在他眼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理论得到了最好的证实。他喜欢比较,并能够耐心地发现他们的不同,比如妈妈包的饺子就是和奶奶的不一样。所以像拼图版这样的游戏能够让他快乐地摆弄上几个小时。

相面兴趣班:奥数、科学实验课、围棋……

这样的宝宝有着耐心的个性和细致的观察力,并且有着强烈的逻辑思维的能力。认为万事都有着“因为”,才能够有“所以”,这使得他们总是不经意地去探索和找寻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以最终获得完美的解释和解决为快乐的源泉。对于这样的宝宝,可能是我们未来的科学家呢,你不妨鼓励他严谨、较真的个性,尽可能给他合情合理的答案。

Ⅱ爱选美服饰宝宝

最爱的游戏:收集彩色糖纸、最爱形象各异的玩偶、橡皮泥……

他喜欢收集漂亮糖纸和布娃娃,小小年纪就常常对服饰又挑又选,不好看的还不穿呢,可谓小小时尚达人。这种宝宝能从一样的小朋友们的毛巾中毫不费力地选出属于他自己的那条——千万别怀疑,毛巾是她喜欢的粉色,边角有他让妈妈绣上去的他的名字。

相面兴趣班:绘画、雕塑、儿童模特队

这样的宝宝非常有意思,如果只是听老师念儿歌,他多半不知所云,这就像收音机接收不清一样,收音机没有问题,电台也没有问题,是频道没有对准。如果你要给他配上鲜艳的图片或着绚烂视频。强烈的视觉刺激总是能够让他立刻进入状态。所以彩色的世界对于他来说非常的重要,在形象化的世界里,他会感到舒心又开心。

Ⅲ喜欢学说话宝宝

最爱的游戏:表演唱、读书、听收音机……

这样的宝宝对于富有旋律的音乐会特别地有反应:比如啊、啊地叫起来,挥动小手,扭动身体等。他可能是个小小歌唱家,常常照着镜子不停地唱歌、跳舞,能够模仿小鸡小鸭叫。比如突然听到电视传来一段音乐,立刻跟着唱起来:“宝宝金水——”。他开口讲话比较早,喜欢学说话,对于来自爸爸、妈妈、奶奶、舅妈的抑扬顿挫的不同的声音能区别得很清楚。

相面兴趣班:声乐、钢琴、故事班、相声……

这样宝宝的思维模式是声音带动思维,他喜欢利用声音,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是老师通过口授进行教学,这对于听觉学习型宝宝是最有利和得益的。在唱歌、朗读这样的活动中,这样的孩子往往能够表现得游刃有余。但是对于是否有音乐天分这件事,还要看孩子的先天条件,比如是否有夜莺般的嗓音也是妈妈要考虑的。

Ⅳ最爱打打闹宝宝

最爱的游戏:轮滑、踏板车、打闹……

在人群中,他可能被评价为最有活力的,或许,更常用的字眼是“麻烦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他的生活总是整装待发迎接战斗,不是在跑就是在跳,即使在吃饭的小小间隙也不消停。不论是爬行还是走路都比其他宝宝要早,刚能走路就需要父母追着他在后面一路小跑。

相面兴趣班:跆拳、武术、游泳……

触觉学习型宝宝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吃亏,最不被看好的宝宝,常常被称为好动、不专心、爱破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你要知道,他只是通过他的双手或者身体的感知来探索世界。这样的宝宝也有他的优势,就是动作协调能力比较强,对于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富有激情。而适当地让这些孩子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更有利于日常安静的学习。

Ⅴ精细动作型宝宝

最爱的游戏:帮妈妈剥豌豆、给小娃娃梳辫子、自己制作手工……

这样的宝宝富有耐心,并且能够完成技巧较高的活动,有着超强的动手能力。比如拆装汽车、串珠子、码碗碟等。通常,这样的活动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常常进行,但只有为数很少的孩子能坚持到完成任务,多数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而我们说的就是这一少部分孩子,他们乐在其中,直至最后完成。

相面兴趣班:书法、编织、珠算……

这样的孩子非常难得,通常在良好的引导下,成人之后都有着认真、细致的态度,这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所以无论将来他们做任何工作,都会有着良好的态度。但就样细致的个性而言,孩子毕竟年龄小,如果能适当地参加一些手工方面的兴趣班,可以帮助他们在拓展这部分个性的同时,学到一些技能或完成一些具体的事情,因而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的喜悦。

Ⅵ超级模仿秀宝宝

最爱的游戏:扮鬼脸、讲故事、模仿……

这样的孩子不仅希望得到妈妈一个人的关注,而且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所以,你会发现这个小家伙有一个特点,就是“人来疯”。也就是说,人越多,他表现得越活跃,越希望他是世界的焦点。当然,这样的宝宝也有着能够吸引你注意力的本领:比如丰富的表情、手舞足蹈的样子,和高亢的声音等。

相面兴趣班:表演、主持、舞蹈……

如果是上了幼儿园的孩子,表明自己的小宝贝已经向社会迈出了第一步,那个世界将是他要多多接触的。所以,你可以和幼儿园的老师谈谈,不妨在适当的时机给自己的宝宝表现的舞台。从第一次开始,当孩子在正常的公众场合得到认可的时候,他会很乐于、并且很自信地去表现自己。而不是躲在家里,只在镜子面前自我陶醉一番。

TIPS:给妈妈提醒!

●询问他 “告诉妈妈你想参加什么兴趣班?”

做妈妈的你要知道,我们的孩子单纯属于某种类型是很少的,大部分宝宝都拥有不同个性的交叉,不过是各有侧重而已。所以一方面,你可以根据我们专家的提醒有所观察,另一方面,也要问询孩子的意见,让他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鼓励他 “宝宝,你肯定能做到的!”

不管是什么兴趣班,在上班第8次课左右,宝宝基本上会出现退缩情绪,尤其是在受到老师的批评后,这时,你要判别宝宝是确实不喜欢还是害怕困难,如果是害怕困难,在你的鼓励和监督下,宝宝一定会坚持到底!

●激发他 “宝宝,你来试一试,看看好不好玩?”

宝宝对于某种物质的认知是通过不同的感官一点点获得的,比如:宝宝用嘴巴啃、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等,所以要让宝宝动用自己身体的一切去感受外界,才是正确的,仅仅凭单一的感知觉学到的东西则会很快被遗忘。

●顺应他 “想去就去吧!你可要好好表现。”

有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安静的个性而为他选择一个围棋班或是书法班,这是不和适宜的。这样反而会令他缺少活动的机会而变得焦躁不安,与其这样,还不如带他去踢球更实在,至少他发泄过剩精力后能够安静下来,并且也慢慢知道体育竞技的艰辛。

让孩子上兴趣班是好事 别进入这四大误区


误区1: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结果,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他们多个器官、多种感觉,培养多方面能力。比如学习弹琴,手眼耳的协调非常重要,耐性、毅力、战胜困难的能力决定着他是否能学习下来,而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也使他心情愉悦。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品质,父母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再有,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功可能只是学习中的一个小节,比如跳舞,一个舞步要练好长时间,给父母的感觉是孩子几次课什么正经的也没学,但实际上,基本功的训练是为让孩子能完整跳下整个舞蹈而打下良好基础。基本功如果不扎实,学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学不下去了。

误区2:周末上兴趣班如同赶场,没了亲子时间

有些父母不在乎花钱多少,在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英语、影视表演、钢琴、滚轴;孩子忙,父母也跟着一起忙。本来上一星期幼儿园就没多少时间陪孩子,而周末又全用来上兴趣班了。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离不开亲情的,与父母在一起,是使他们心理发展正常的基础,如果忽视幼儿心理以及亲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等等。今后容易与子女在心理上产生隔阂,难以沟通。

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容易使孩子疲劳、厌倦。今后他可能对什么都知道一点儿,但对哪个都不精。不如只选择一两项重点学,学会了再学其他项目。孩子如果在哪个项目上特别有潜力,就要多花时间重点培养。

误区3: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小时候条件不好,没有条件实现理想,而有了孩子后,就把理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比如一位父母,英语顶呱呱一直是他的梦想,他就让孩子从小上英语班学习英语,而成绩稍有不好就一通批评。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大人把自己感兴趣的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的负担就太重了,孩子学习起来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此,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感兴趣的事,孩子能学得又快又好。而父母自己的理想,还是自己努力去接近目标吧!

误区4:认为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学习,忽视生活中的教育

有些父母忽视自己的能力,认为只有带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课,才是真正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知识反而视而不见。

重视孩子的教育,无疑是最值得的投资,但不能一味地投资却忽视孩子的感受。既然是兴趣班,就一定要从兴趣出发,只要孩子有兴趣,就能自主学习,快乐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相信《"兴趣"是让孩子专注的源头》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孩的兴趣培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