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前建立孩子的价值观

02-07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10岁前建立孩子的价值观》,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内一家调查公司针对国内四所名牌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85%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一些大学生表示,专业不对口是导致厌学的主要原因。于是,根据要求,学校调整了这些学生的专业。但是,学生转专业后厌学情绪依然存在,根本无法保证毕业生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

教育专家表示,大学生厌学的情况,很大程度在于学前没有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目前,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习完全是迫于社会的压力,几乎都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所学知识完全为了升学、应试、高考。进入大学之后,既不了解所学专业及未来发展,又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就业难也就不足为奇了。

6岁至13岁是少年目标价值观、意志力和挫折抵抗力发展的关键期。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培养孩子的就业能力、个人素质不仅深入到中学阶段,甚至向小学、幼儿园延伸。解决就业难,从娃娃抓起已成为社会共识。

实现个人自我发展的手段,就是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现在大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缺失,不是大学、中学造成的,而是没有从小学、学前进行培养。当今在我国的应试教育环境下,不少家长和教师往往只关注孩子的语言能力、智力和体质方面的发展,结果只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同时,还忽略了对儿童的情绪和社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情感淡漠、性情孤僻、自控能力差、人际交往障碍、不合群、缺乏责任心和自信心以及厌学、网恋等一系列问题,最终难以适应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要求。

教育专家认为,如果能在10岁前,建立学习心理、学习兴趣、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发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英国妈妈怎样看待孩子价值观


好朋友晓聪在英国留学,前不久回国探亲,硬是拉着我在她家住了几天。正巧,她的表姐也带着儿子顶顶过来玩。这天,顶顶跟晓聪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回来时,我们给他买的玩具枪没了,手上却多了一个用布缝的小沙包。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是和邻居家小朋友交换了。还没等我们说话,他妈妈的训斥便劈头盖脸地落下来:“你怎么这么傻啊?好好的玩具枪去换人家一个小沙包,真是笨死了……”看着顶顶一张委屈而无辜的脸,我和晓聪也一脸无奈。

等表姐走后,晓聪给我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我留学期间,曾受雇到一个当地家庭,给女主人教中文。主人家有一个很可爱的女儿叫艾玛。有一天,我正和女主人在家里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地闲聊,艾玛回来了。她一边跑,一边很开心地对着妈妈大喊:‘妈妈,妈妈,你看,我今天得了一个好东西!’女主人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张手工做的卡片,上面画着简单的画,还有几行歪歪扭扭的字。我问艾玛,这是谁送给你的啊?没想到艾玛说:‘这不是别人送的,是我用妈妈送我的那顶帽子和小朋友交换的。’我心里一惊,下意识地担心:这下艾玛肯定要挨骂了,那顶帽子我见过,非常精美,听说是花了不菲的价格买下来的,艾玛居然用它去换了一张不起眼的小卡片……唉,这个傻丫头!就在我心里暗暗为艾玛不值和担心时,女主人却亲了亲艾玛的额头,对她说:‘小宝贝,这卡片真不错!这一定是那个小朋友很珍贵的东西吧?’艾玛仰着头:‘妈妈,你怎么知道的?对啊,这是她最珍贵的东西呢!所以,我也愿意拿我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你送的那顶帽子,去和她交换,这样才算公平。妈妈,你说对不对?’女主人说:‘嗯,小宝贝,你做得对!所以,你要将这张卡片好好珍藏哦!’”

听了晓聪的讲述,我很受触动。是啊,也许从价格上来看,一张卡片和一顶帽子、一个沙包和玩具枪无法划上等号。但孩子纯洁的心灵并不是以物质为标准论轻重的,在他们看来,这些小玩意儿有着同样珍贵的意义和价值。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您身边,您会像英国妈妈一样理解孩子独特的“价值观”,包容孩子的纯真的童心吗?当孩子能把一张手工卡片看得和精美帽子一样重要时,他长大后便能在困难时不忘施舍他人,危难时不忘帮助他人,甚至在父母老去时,对他们的尊敬、关爱和依赖仍一如当初。这些,不正是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为人处世的标准吗?您又如何能在孩子年幼时就将他的纯真和善良狠狠抹杀呢?

在中国,特别是在一些深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的家庭里,当孩子做出一些在家长看来不可取甚至不可思议的选择、决定或者行为的时候,家长往往以过来人自居,对孩子抱怨、责备或训斥,而不去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或愿望,扼杀了孩子最珍贵的童心和智慧。有感于这两个事例的鲜明对比,现在就让我们都学学这位英国妈妈吧,别用成人的思维去限制或打压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善意地给出点评和建议,一切以保存孩子珍贵纯洁的心灵为原则。这样,孩子才能从我们的身上深刻地理解“价值”的意义。

不教“知识”教价值观


不教“知识”教价值观

美国幼儿园教育

不许嘲笑残疾小朋友,孩子打架了不让大人管,不爱“乖孩子”……这就是美国的幼儿园,这里几乎不传授任何数学语文等知识,而是更多传递如何遵守社会秩序等基本礼貌和价值观。

纽约时间6月26日下午,我在纽约州的长岛与五位华人母亲展开对谈,主要探讨中美幼儿园教育的差异。她们有的孩子在国内上过幼儿园,正在美国读小学。有的小朋友完全在美国接受的幼儿园和美国教育。我们的这次谈话主要以幼儿园里的一些有趣现象为主。她们说,美国的幼儿园教育几乎不传授任何数学语文等知识,而是更多传递如何遵守社会秩序等基本礼貌和价值观。

幼儿园不教识字教守规矩

“幼儿园从来不会教拼写认单词和浅显的数学,这些”真正的知识”都不教。但是幼儿园教学最注重的是关于社会秩序的教育。”两个女儿都在美国出生长大的母亲纽约蓝蓝告诉我。

“我的女儿艾薇告诉我,她从幼儿园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别人讲话的时候绝对不能插话。如果不举手或者不示意就插话了,就会被看作是很无礼的行为。老师会不厌其烦地循环地强调这个道理。这几乎贯穿了整个幼儿园的生活。”蓝蓝说。

另一位华人母亲李云渲补充,“的确如此。除了这一点,幼儿园还强调一些于细节处的基本生活礼节。比如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或者肘部遮挡。排队的时候要排队不能插队。所以现在我的小孩一看到别人插队就想跳出来“帮助”别人排队。插队这件事情对于他,已经变成他无法容忍的事情之一。”

“幼儿园会传递一些价值观。比如说对残疾小朋友或者需要特殊教育的小朋友不能嘲笑,而是要理解帮助和尊重。不尊重弱势群体会被看做是非常卑微,不值得尊重的行为。我的女儿艾薇后来上的公立学校就有特殊教育部门,但是没有小朋友嘲笑有残疾或者孤独症的孩子。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可以嘲笑搞笑聪明人和富人,但是嘲笑残疾人是一种很低级的态度。”蓝蓝说。

孩子发生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华人妈妈们告诉我,美国幼儿园改变了他们的一个态度。就是不要插手孩子之间的冲突。而是让孩子们试图自己解决。

“我的孩子有一次和另一个男孩子打架,回到家里非常不愉快。我的儿子气呼呼地告诉了我,我觉得有必要和老师交谈一下。第二天我去找了老师,老师笑着说,老师和家长都不要参与孩子们的冲突,而是告诉孩子,这是你的朋友,你自己处理和他的关系。如果你还想和他玩,你自己去找他沟通。后来果然是孩子之间自己解决的冲突。这个时候,老师刻意培养的是孩子的沟通能力。”李云渲告诉我。

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对学校生活的参与度减少。相反,幼儿园显得更加开放。家长对学生活动的参与度非常高。华人妈妈们李淼告诉我,“在一些学校的日程里,老师教孩子们认识防火队员、护士、警察等生活中的角色。而家长如果是其中一些职业的,就会请到幼儿园里去讲课。”而更是有很多家长当志愿者,到课堂上给孩子们讲故事。

不怕外向怕内向

如果说国内更爱乖孩子,在美国老师会特别担心“内向的孩子”。李云渲告诉我,“我的大儿子特别害羞,在幼儿园时不太爱和其他孩子讲话。我的老师告诉我,孩子需要培养和他人沟通的能力。要鼓励他多发言多讲话。”

华人家长崔芳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她说,“老师也说过我的女儿过于内向,所以在一些场合会特别给她安排一些角色。比如说,演小话剧的时候让她当主演,培养自信。排队领食品的时候,老师鼓励让女儿站在第一个。在读小画书的时候,安排她给其他同学讲解。主要是为了克服她性格内向的问题。”

相比国内喜欢评选突出个人,奖励小红花的历史,美国的幼儿园更重视个人对团体的贡献。比如幼儿之间的相互帮助,集体排演小话剧。而学校会帮助安排家庭之间的”玩伴日”活动,就是让小朋友相互到家里去玩。让孩子们在玩耍和交流中提高情商。

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


卡尔-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核心,是要做真实的自我,我认为这就是儒家的诚,儒家的诚,不是坚定不移的善良,不是服务的热忱和意愿,而是与智慧一体的,这种智慧,能够回到生命体验的实质,能够呈现中庸之道之后的事实。这种忠于内心情感原则,就是诚。儒家讲“诚则明也,明则诚也”,诚就是事实,明就是智慧,既然是事实,就不会有欺骗,既然是智慧,就不会受人愚弄。但是,要做真实的自己,要体现自己的真性情,不是那么容易的,做真实的自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终极的目标。

做真实的自己,就不会有委曲求全的感觉,自然是可以长久的。做真实的自己,对生命的态度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态度得到的体验,使个人感觉对生活的胜任感和力量感,甚至是美感。

如果老师回到真实的自己,学生自然回到真实的自己。一个人,回到真实的自己,周围的人也会回到真实的自己,“同气相求”,相互吸引的法则如此。

回到真实的自己,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要搞清楚自己的价值观。说到价值观,我就想到人生的信条,但是卡尔罗杰斯关于价值观的理论,大大丰富了价值观的内容,就人格教育来说,这是重大的突破。

今天我们面临的价值观危机不是源于我们丧失了价值观,而是我们的价值观与人生经验的矛盾和分离,事实就是事实,没有对错,我们的价值观与事实不符,不符合社会现实,不符合自己的经验,一定是我们的价值观错了,我们的价值观错了,社会的价值观就错了,我们是社会最直接的组成部分,是对社会直接产生影响的部分。价值观错了,人格出现分裂,痛苦和抱怨就产生了。

关于价值观

生物体通过行为表现出对某个客体或者目标的偏好性,这种偏好性称为操作性价值观,他不需要任何认知和概念性思维的参与,仅仅是有机体通过选择某客体、拒绝某客体的价值选择。好像把蚯蚓放在Y型迷宫里时,蚯蚓就会选择往光滑的一边爬,而不会选择铺有砂纸的一边,这就是操作性价值。

比如,我的孩子生下来就喜欢吃脆性的凉菜,喜欢吃酸的东西,有的孩子抓岁,多次抓相同的东西。

操作性价值观也可以处理复杂的事情。曾经有人做过实验,把20多种食物放在婴儿面前,孩子自己会取符合自己身体健康的食物。

第二种价值叫构想价值,也就是机体对文字符号(佛法称为名相)客体的偏好。比如“真诚至上”的信念,就是一个构想价值。

通常我们的道德信条都是构想性价值观,可能不是自己真正喜欢和接受的,是虚假的,是“高要求”的,但是我们跟着它走了,久之我们自己也分不清楚,什么是真实的自我,什么是虚假的自我。

案例:一个大孩子去抢小孩子的东西,小孩子不同意,结果大孩子咬了小孩子一口,小孩子的东西被抢走,大哭。这时候,小孩子的妈妈非但不保护自己的孩子,反而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不哭,你要学习孔融让梨,把你的东西让给哥哥玩。”小孩子由于没有得到安慰,一直哭个不停,妈妈对孩子孩子说了六次要学“孔融让梨”。小让大,是妈妈的价值观,但是在小孩子的眼里看来,自己的东西被抢了人被咬了还要忍让,天理何在!

构想价值观越接近操作价值观,合理性越好。比如,按照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应该是物权主人优先原则,别人要用自己的东西,是要经过自己同意的。这种价值观是否会让孩子长大后变得自私呢?回答是否定的。一个物权得到尊重的人,他因而更有安全感,更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一个从小物质不匮乏的人,他成人后,精神层面的匮乏感就弱,大方的可能性就很大;小孩子的自私得到满足,物权主体资格得到尊重,他就会逐渐变得慷慨。所以,儒家提倡先满足一定程度的自私,来塑造一个人为公的精神。真正的贪欲,来自于精神层面的贫乏,这是一种负面的力量。如果一个人从小受到“要大方”的教育,有可能从此就走上虚假的自我,这种人是“优秀”的,但是也是紧张的,这种紧张,感召来的人和事,终究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人生的际遇大多不够理想。有天,我对我对一位常做善事且对孩子严格的朋友说:“以你的为人来说,积了德给子孙后代,你的孩子会很有作为,但是他的人生多半是不幸福的。”

关于构想价值观,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与人。”那么“己所欲”呢?要慎施于人。

最后一种叫客体价值,就是从客体可取性方面考虑,而不管是否为他人所接受。比如:失去自我的父母,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以为给孩子的关注越多越好,结果成了关爱强迫症,让孩子痛苦不看,但是却总对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

价值观的演变与回归

操作性价值观不只是婴儿有,一个人格成熟的人,总是以操作性价值观为主导,所以孟子讲,一个成熟的人,即大人,是“保其赤子之心”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从婴儿来看,婴儿有如下现象:

婴儿饥饿时不舒服,会哭,会大声而明确的表达出来(成人经常撒谎)。

食物是美好的,但是婴儿吃饱以后,不再留恋和喜欢,甚至表现出厌恶,从来不会占有食物(成人不是这样)。

婴儿喜欢被关注、拥抱等能够带来安全感的行为。(成人喜欢被拥抱的情况极少,要选择对象)。

婴儿喜欢来自于自己身体的新奇的体验,即使发现自己的脚趾头都会快乐,探索性和好奇心都很强(成人变得保守呆板)。

婴儿不喜欢苦味,疼痛和突发的巨大声响(成人有改变)。

可以看出,婴儿的操作性价值观,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价值判断过程,而不是一个不变的固定系统。正如对同一种食物,他有时喜欢,有时厌恶,他喜欢安全和轻松,但是为了满足好奇,他又可以放弃这种环境。这种价值,来自内部的天然的感觉,是一种本有的智慧。不象我们成人,被父母的意愿,宗教的经文、某个领域的权威或者广告宣传所左右。婴儿喜欢清楚地知道喜欢哪个不喜欢哪个,哪个人对他好哪个人对他不好。而成人很多时候不知好歹,不知主次,相反,成人的的价值判断很多时候都是僵化、无效和不明确的,成人是怎么从婴儿完美而有效的价值判断状态退变的呢?

婴儿需要爱,他也同样爱父母,对父母表现出无限的忠诚性,所以他为了爱改变自己。比如,一个孩子喜欢扯姐姐的头发,他觉得听到姐姐又哭又闹很开心,但是家长会给他惩戒。多次以后,他就会形成一个概念,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好,坚持自己的偏好,可能失去成人对自己的爱,拒绝爱的行为,是反生命的。他会把别人的价值判断内化,变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为了爱,他远离了自己先天的判断机制,放弃了自己的内部评价,以别人的价值预设引导自己的行为。

案例

一个男孩,从小梦想自己成为艺术家,但他感觉到父母更愿意他成为一个医生,于是他迁就父母,表示有意向成为一个医生,这时候,父母给他更多的爱和鼓励,他成为医生的意愿逐渐坚定起来,进入医学院以后,他很多科的成绩都不及格,咨询师发现从智力上看,孩子完全有能力取得好成绩,但是,事实相反。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他疏离了自己天然的判断机制,疏离了内心的判断过程,自己从来都没有真正想过要当一名医生。对另一个孩子来说,则有可能是自己想当医生,最后顺从了父母的意愿做了艺术家,同样是悲剧。

当今社会严重的心理问题,与自己的价值判断有直接的关系,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所以面临选择时不果断,总是受到情绪上面的困扰,一但选择,选择的或者得到的又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美国,卡尔.罗杰斯对师范学校的学生做了调查,问:如果你们成为老师,最想教给孩子的价值观是什么,结果他们列举出了“说话用词恰当”、“不用非正式的口语”、“干净”、“遵守纪律”、“按照老师的指导做事”、“老师的指导要说一不二”等等,卡尔.罗杰斯为这些准老师感到汗颜。反观我们自己,也是把那些掩饰自己胆怯的经验,把那些禁锢我们自己的规条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们,而不是尽量保留孩子们本有的智慧。

个体为了保持得到爱、赞赏和自尊,不惜把自己的价值评判权拱手让人,个体从小就不信任自己的经验的可靠性,不相信仅仅靠自己就可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他们从别人那里学来一堆构想价值观,不管自己的这些观点多么背离了自己的真实体验!因为这些观点不是自己的,所以显得生硬、不能变通。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把环境中的与自己生命经验无关和事实矛盾的价值观,盲目地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价值观的病态内化,举例如下。

性欲和性行为是罪恶的。每年有很多青少年因为缺乏对性的了解和认识,造成上百万人未婚先孕。(误区来自道德常识)

(通过实践发现,大人坦荡地告诉孩子生命的由来,孩子自然就不讲粗话,可以顺利地解决早恋问题。儒家讲“食色性也”,从来不回避性这个问题,目前中国的结婚年龄,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所以性压抑的时间很长,由于缺乏对性问题的正确认识,有些人即使体验了性生活,偏执的性观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又把这些错误的观念复制给后一代。我不是提倡性泛滥,而是希望早些告诉孩子关于性和生命来由的真相,可淡化孩子们跨越性禁区的成就感,通过实践发现,孩子们都表示明白这层道理后,更能妥善对待性问题,以后有机会再举相关案例。关于性于心理行为的关系,《夏山学校》的尼尔,理解很彻底,辅导方法趋近于完美,大家可以阅读相关章节。回想起自己初中时候的生理老师,讲到有关性的章节时,总是紧张兮兮的。很多老师自己对性问题都缺少承认事实的勇气。)

已经内化的社会价值观的误区

挣钱越多越好。(来自社会,已经深刻影响到家庭)

人们最需要学习的是知识,这是精英与平庸的区别。(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

浏览和娱乐性、探索性的阅读不被人认可。(来自学校)

紧跟潮流很重要。(来自于媒体和商业广告)

爱自己周围的人是最高美德。(来自于宗教)

竞争比合作好。(来自于商业公司)

名牌产品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来自于商业宣传)

南怀瑾先生讲,人格独立,要“卓尔不群”,但是有多少人做得到呢?似乎没有人提倡过,人类作为个体,更应该相信自己的感觉和信念,我们都活在人云亦云之中。佛法提倡自己的本有的智慧,提倡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就是超越思维的感觉,但是知之者甚少,很多人都落入宗教的窠臼,可叹。

机遇

当我们寻求内在的独立,倾听来自内心的声音时,转机就出现了。心理辅导发现,自主意识的出现,自己准备做真实的自我时,治愈就开始了,这是所有有效心理辅导的共同特征。当我们感到自己是活生生的人,感到有趣,感到胜任,感到自豪,我们就会慢慢珍惜和欣赏自己的方方面面,慢慢地敏锐于自己每时每刻的感受和反应,这就是活在当下,活在感觉而不是活在思维里,自我的觉醒就开始了。如此,我们会对自己的体验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甚至与自己的体验融为一体,我们的价值取向将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婴儿期的价值取向又重新出现,即来自内部感觉的的特异性的、情境性的反应能力,这比笼统的道理强过百倍。这样,我们的言语和行为可以趋近于知时知量,趋近于中庸之道。

对于外部的价值观,我们也是要考量的,但要批判性地看待,它只是参考,远不如我们的经验和直觉更有用。对待外部的价值观,就像服中药,要看它是否能够恢复或者强化机体本有的运转机制。

成熟的人格体现

理想的价值观:我们既能调动丰富的经验与认知功能,又能相信来自自己身体内部的真实的感受。

对于成熟的个体来说,价值判断的趋向于客体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满足自己主体的需要,使自己更完美,更富有,更强壮。这听起来是自私的,是否会损害到人际关系?事实上,美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有足够真实自我感的人,他自然会保持自利利他的平衡,由于他的人格的稳定性,更能够给他人安全感和信赖感,从而与人保持亲密而互助的关系。纯粹的利己和利他,都会给人压力,从而产生人际关系的疏离感,良好而轻松的人际关系,是平等而互利的。成熟的人的价值判断,果断的特质与婴儿相似,但是前者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参考。

有时候,即使人格成熟的人,价值判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判断就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态度,正视自己的缺点,允许自己犯错误,就会更好地在错误经验里学习,使我们的判断模式不断趋近于完善,从而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如果我们信任自己,运用自己的感觉和直觉做判断,将比单纯地使用理论知识更为明智;一个完整人格的人所做的判断,要比单独的一个头脑所做的判断要敏感准确的多。

卡尔.罗杰斯根据自己研究发现,所有人格健全的人都心胸开阔,价值取向都是有利于个人、周围的人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给孩子爱和自由,得到重视,能够自由体验生活时,他来自自我的价值导向就会出现,成人也是如此。

我们不需要哲学家和统治者或者牧师从外界强加一个普适的价值观到我们身上,相反,做真实的自己,就可以从我们的经验中,浮现出普适的价值观,在把这种价值观,与《论语》诸书做个对照,发现圣人的语言,不是说教,而是可以印证我们自己真实的感受。所以我们批评社会价值观同时,更多地要从自己做起,这是现实可行的。

对自己了解多少,对社会就了解多少,自己改变多少,世界就改变多少。

小心身边不当鼓励 可能扭曲孩子的价值观


“妈妈,妈妈,今天我在学校里和小强吵架,他往我腿上踢了一脚。但是,我没有还手,我没有打他,所以老师夸我了!说我是个特别懂事,特别好的小朋友!”

虽然有些疑惑不解,听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婷婷妈妈还是放下了手中的包,拉着儿子到一旁坐下,仔细问问,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老师到底是怎么处理的。

但是一听老师的处理方式,婷婷妈妈大吃一惊。

“没有然后了呀,老师说这种事都是小事,小强也只是轻轻踢了我一下,老师让他下次不要再这样就没了。”才刚上小学的儿子一脸兴奋,开心地和妈妈说到:“老师夸我了呢,夸我是个特别懂事的好孩子。我以后也要像今天一样,做个特别懂事的好孩子,就算他们打我我也不还手。”

这,虽然的确是一件小事情没有错,但是,孩子却被这件小事给误导了,竟然觉得自己被人欺负、被人打了以后不还手是一件特别光荣,特别懂事的表现。

照这样发展下去,这样的价值观固定了以后,孩子岂不是遇到了所有的争执都先选择退让一步,彻彻底底成为一个怕事、躲事的窝囊废吗?

自家的孩子毕竟是个男孩,顶天立地,挡风遮雨那才是一个男孩子成长为男人时应该有的模样。躲事甚至怕事,将来走上了社会,只有永远吃瘪的未来!婷婷妈妈生怕自己的孩子被老师的一句随口鼓励扭曲了原本应该正常的价值观,赶紧给老师打电话。

“哦,这个事啊,你家孩子做得挺好的呀,我觉得。反正也没有什么大事情嘛,得饶人处且饶人。要是所有的孩子都像他一样,遇到事情都退一步,该多好呀!”

这样看似对孩子好的“谆谆教导”,实际上却在某些方面对孩子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最关键的是,这样的“谆谆教导”,往往充斥在孩子身边!!!

“哎呀,别太在意了,孩子还小嘛,你体谅一点。别害怕,勇敢点,打碎了什么东西妈妈赔!去玩吧。”

“宝贝干得真漂亮,这样的臭的要死的流浪汉就应该这样对付他们!”“没事没事,不就是一个口红嘛,我来和我女儿说。”“哥哥是不是很厉害?以后咱们也要娶这么有钱的姐姐当老婆好不好?”“你是不是傻啊,超市里那些东西放着不就是给人吃的嘛。走,妈妈带你再去拿点水果吃吃。”“回家告诉你妈妈,今天这个玩具是叔叔买的,她不会找你麻烦的。快去玩吧。”

怎么样,这样的“谆谆教导”,是不是很耳熟?人生在世,保不齐周围就有这么多的奇葩亲戚、奇葩邻居、奇葩朋友。而他们的一些奇葩价值观,往往都通过这些“谆谆教导”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往你孩子耳朵里面灌。

就算你严防死堵,你的孩子还是会耳闻目染一些,足以污染、扭曲他们价值观的人和事。

你告诉孩子,拿别人家东西是不好的。但是他会看到,来自己家串门的亲戚家孩子,眼睁睁地拿了他心爱的玩具回家;他会看到,超市里的大爷大妈,偷偷把试吃摊的水果带走;他会看到,爸爸的朋友给他买了玩具,还让他不要告诉别人……

你告诉孩子,打架是不好的。但是他会看到,打架最好的孩子成了孩子王;他会看到,电视上的画面在播放着大人们打架的画面,而爸爸看得津津有味;他会看到,班级里的男生在欺负女生……

你告诉孩子,这样那样的做法都是不可以的,但是孩子眼中,却看到了身边的那些人是怎么做的,而其他人是怎么对他们的表现大加赞赏,甚至鼓励他一起加入进来,做那些妈妈说是不可以的事。

这样的不当鼓励,源于他人扭曲的价值观,却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污染着、扭曲着孩子的价值观。

孩子是一张白纸,就看大人在他们身上怎么画。

但是,就算你画上了锦绣江山,看画的人,却能在嬉笑怒骂间,打翻了你画画的墨水,把整幅图变成了一张废纸。而你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都变成了无用功。

所以,我们才这样重视教育,才会有孟母三迁这样的典故,才会反复提倡着素质教育,才会努力孩子们接触到高素质的人,努力筛选着孩子们身边最常接触的伙伴。

温馨提示:

环境造人。家长们,你们的教育做得再好,再到位,禁不起周围人的一通和稀泥。我们能做到的,是努力提升自己和自己身边众人的素质,从而营造一个相对优异的环境,让孩子不被奇葩扭曲了原本正常的价值观。教育这条路很长,但是我们必须一直在前进。

人才公式:价值观取向的巨大作用


在正常的生活中,价值观的问题好像不被人们注意,除了买卖时人们对物品的价格注意外,在生活和生存面临选择时,人们并不太注意价值观的取向问题。实际上价值观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决定人的一生关键期的选择和自己一生生活的质量。对于做父母的来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价值观更是起着巨大的作用。每一个事件、每一次冲突、每一次机会的选择都决定了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着这个人的一生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对人类和社会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

本•拉登是人才吗

人是必须受教育的动物,教育的目的是怎样把孩子培养成易于生存的人。只要人是易于生存的就必须是利他的,人通过服务于别人而获得生存的机会。一个人是否被别人所需要,决定因素并不在于他有多少的知识,而在于他的人格状态是否能够使他因为生存的需要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他是否能够被大部分的人所接纳,他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使用是否对人类和社会是建设性的。由此看来,教育就不只是一件通过灌输来解决问题的事情。

现在,有些家长还停留在知识技能大于一切的认识上,有些已经认识到良好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对于人的生活和生存的重要,也就是人控制情绪的能力、承受力、毅力的重要。美国科学家通过对一些成功人士的调查发现,一个人能否成功,情商的比重占80%,智商仅占20%。我们不禁要问:知识的位置在哪里?如果说知识的掌握,是高智商的产物,那么知识的使用却不能没有情商。而高的情商来自于哪里呢?肯定来自于健康的心理和能够为自己带来自信的人格。所谓出类拔萃的学生一般都是情商和智商兼备的。在今天,单纯高智商已不再被人们认为是出类拔萃的。尽管如此,还有很多家长不敢不逼着孩子拿名次考高分,不敢放弃拔苗助长,内心的焦虑使他们不得不对“土地资源”进行提前的过度的掠夺。其实他们知道死记硬背出来的知识不能使孩子得到发展,更不能使孩子滋生出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但是由于对生存没有安全感,家长们不敢选择那些对孩子发展更有利的教育而只敢随大流,最终只能用“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的理论来安慰自己。其实大家也清楚中国的国情在飞快地变化着,人要用20年的时间来准备以后四五十年的生活,目前的随大流只能应付一时,难以受惠终生。

这只是就智商与情商的对比而言的。实际上,一个人如果想成为人才,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他的素质构成中还有比情商更为重要的东西,我们称之为人的核心部分,那就是感受力,就是爱!

如果抽掉爱、良知和情感而判定人才的话,本•拉登、希特勒就是最大的“人才”了。他们在创造力、勇敢精神、敬业程度等方面都“无可挑剔”,但他们以及与他们相似的人,给人类制造了多大的苦难啊。这就涉及“人才”这个概念了。做父母的没有不想把自己孩子培养成人才的,但是对于什么是人才并非十分清楚。

人才公式

什么是人才呢?人才就是“人”与“才”的结合。向善、良知、关爱、宽容、同情心,这些代表人文情怀的东西都属“人”的部分;“才”就是能力、聪明才智、知识技能。两者相加才是“人才”。

我们还可以简化一下,把“知识技能”简化成“知识”,把“聪明才智”简化成“能力”,把“人文情怀”简化成“人格”。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就“才”而言,单独来看,“知识”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是个“0”;“能力”呢,是知识前面的数字。能力为“0”的话,与知识待在一起还是“0”;能力是“1”,就变成“10”;能力是“9”,得数便是“90”了。这个公式说明:只有把知识与能力搭在一起,才能形成“才”,“才”的价值就会以几何级数上升。

而如果把“人”与“才”放在一起相比,那么“才”只是处于“0”价值的位置。“才”的价值只有依靠良好的“人格”方能显现,人格的分值越高,人才越有价值。

所以,人格就像太阳一样,用它的光来照耀“才”;像雨露一样,全方位地滋润“才”。知识也好,能力也好,只有通过阳光雨露的照耀与滋润,才能生长,才能生机勃发,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对整个人类有益。可以这样说吧,在未来社会中,一个即使在知识、能力这些方面非常出类拔萃的人,如果没有“人格”的成分的话是很难立足的,谁会希望自己的老板、下属、生意伙伴、朋友是一个没有德行的人呢?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家公司空缺一个重要的职位,招聘的时候,来了好多硕士博士,本科生只来了一位,还是硬着头皮来的。结果,本科生被聘用了,硕士博士反而落选。为什么呢?所有的“士”全都坐在那里指手画脚,而本科生一声不吭,在一旁端茶倒水。

如果将人的素质比作一棵树的话,“人”是根、是干,“才”是枝、是叶。或者说,“才”里面的“能力”是枝,“知识”是叶。可现在,一些父母逼着孩子只在枝与叶上使力,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只能造成根与干的枯萎甚至死亡。

孩子10岁前应养成九个习惯


1.早睡早起的习惯:

睡眠对于孩子们的身体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从生活方面来说,早睡早起也可以让孩子在一天的时间里都充满活力。

2.正确的饮食习惯:

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要让孩子明白,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营养均衡摄取是多么的重要。并且要教育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做其他事情,要专心吃饭。

3.自己整理书桌的习惯:

不好好整理书桌的孩子,总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找东西上。可以从制定学习计划和整理笔记开始,来培养孩子勤于整理的习惯。

4.运动的习惯:

最近,孩子在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体力却在下降。只有身体强壮了学习才能搞好。所以,要培养孩子至少坚持进行一种运动的习惯。

5.做家务的习惯:

要让孩子们明白,他们作为家庭的一员,也应负起相应的责任来。可以让孩子做一些诸如自己房间的清洁卫生和垃圾分类回收等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6.先做作业再玩耍的习惯:

作业是学习的基础。不好好做作业的话,是跟不上学习课程进度的。一定要让孩子养成不论怎样都先完成作业的习惯。

7.读书的习惯:

读书是进行所有学习的开始。如果孩子讨厌读书的话,家长就大声朗读给孩子听,一直到孩子会自己去读书为止。

8.自己收拾书包的习惯:

不放心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而代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孩子们在收拾书包的同时,也是在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准备,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去妨碍他们。

9.保持清洁的习惯:

只有身体清洁了,心情才会舒畅。并且,勤洗手也是预防疾病的最简单的方法。

孩子10岁前应该做的三件大事


导读:孩子在10岁前应该多亲近自然、亲近家庭、亲近社会。

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跟我抱怨工作忙,还要给孩子选择辅导班,什么画画啊,钢琴啊,少儿美语啊,一大堆,晚上回家还要抽时间辅导孩子这个那个的,一个字,累!我问他,你带孩子去捉过虫子没?他说你问的问题怎么这么没头没脑啊,我跟你说正事呢。我不解释,让他快点回答我问题。他告诉我没有。我又问他,你孩子认识几种鸟类?他更迷惑了,说这个还真不知道。

至于我为什么要问这两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是因为正巧看了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列出的《孩子在10岁前应该做的32件事》。这32件事分别是: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用面粉捏小玩意儿、采集青蛙卵、用花瓣制作香水、在窗台上种水芹、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树、在院子里挖个洞穴、用手和脚作画、自己搞一次野餐、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用沙子“埋人”、做面包、堆雪人、创作一个泥雕、参加一次“探险”、在院子里露营、烘蛋糕、养小动物、采草莓、玩丢棍棒游戏、能认出5种鸟类、捉小虫子、骑自行车穿过泥水坑、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在公园找10种不同的叶子、种菜、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和人小小地打一架。

我将这32件事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把孩子10岁前应该做的事归纳为三件:亲近自然,亲近家庭和亲近社会。

一、亲近自然

有些家长也常常跟我抱怨小孩子给他休息时间反倒不知道怎么玩了,无非是看看电视,上上网,打打游戏之类的。想当初我小时候,生活苦是苦点,但童年的生活却是乐趣无穷的。上树捉鸟蛋,下泥塘摸螺蛳,多了去了。现在呢,家长有空带孩子出去玩,去动物园,隔着铁栅栏看动物,认识了这个是什么生物,但没细瞧过,没摸过,没研究过,轮到要写关于动物的作文了,要么就瞎编乱造,要么就卡住不会写了。猜谜语回答的倒是挺快,反过来问孩子这种动物植物有哪些特性就是一问三不知。加上现在孩子金贵,摔一跤就得心疼死全家人,七大姑八大姨一个劲宝贝着,更别说主动让孩子去泥地上打滚了。

当然我们不可能像美国家庭一样的,在院子里搞个露营啊,挖个洞穴啊什么的,都是一幢幢公寓,没有独门独户的院子,没那条件。咱们教孩子亲近自然,得根据实际情况来。比起给孩子把休息时间排的满满的,不如抽个空带他们去大自然“探索”一番,这也不失为一种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途径。

二、亲近家庭

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不论哪个年龄段,普遍有一个毛病,很少会想到为父母做点什么。这与家庭教育是非常有关系的。平时对孩子的事情家长总是亲力亲为,洗个袜子也不让他们动手,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为家长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应该的,渐渐地,孩子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自私。加上现在很多家长都是双职工,物质上照顾孩子周全了,思想上交流却是十分匮乏,孩子体会不到这种特别的爱,自然也就不会表达爱了,孩子的情商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都说中国人含蓄,不像西方人常常把“我爱你”放在嘴边,那么中国家长何不给孩子一个机会做做饭,洗洗衣,偷得浮生半日闲,还能让孩子体会自己的辛苦和爱呢?孩子心理充满的暖暖的爱意,自然就会去关爱别人。

三、亲近社会

你可别小看小孩子之间打架,这里头也有学问。所谓不打不相识,很多孩子认识伙伴都是从一场小架开始的。这个过程难免会受点皮外小伤,但有的家长就会大惊小怪的领着自家孩子上门讨说法,往往双方家长没说几句就吵起来了,殊不知孩子隔天就会忘记这场不愉快,又开开心心地玩在一起。这是人类社会性的一种表现,是进入社会之前,与人交往的“预演”,是孩子交流能力和独立能力的一种锻炼。

有时候,孩子的能力超出大人的想象,别把孩子想得太弱了。

说到这些就得说说减负了。学校作业是少了,多出来的时间怎么利用呢?很多家长就向老师讨着要复习资料,各位家长不妨参照下那32件事和我说的三件大事来帮助孩子合理利用好多余的时间。

3岁前应该让孩子经历的10件事


早教专家研究出0-3岁婴幼儿应当经历的10件有意义的事,这10件事情虽然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

1、 骑在爸爸肩上

能感受父亲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成人的信任感,增进亲子间的情感;感受特有的高度,体验和理解成人的视野,体验视角转变的乐趣。

2、在雨中行走

倾听雨滴在身上、伞上、屋顶上、地面上等的不同声音;看见小水坑,在家长的帮助下,可以跳过去,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当然,别忘了帮宝宝折好小纸船放在水中漂浮。

3、和父母下乡

新鲜的、差异明显的环境能激活孩子观察的兴趣,调动孩子的思维,激发无限的想象力,并激发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4、穿大人的衣物

满足婴幼儿“进入”成人世界,模仿成人行为、情感和愿望;还可进行大小、长短、胖瘦的区别、比较。

5、走“特别”的路

走不同的路面如泥、沙、水泥、草地等,脚底产生不同的感受,发展宝宝的感知和平衡能力,这也是孩子体验人生道路的最初启蒙。

6、体验黑暗

黑暗对孩子来说,代表着恐惧,代表着可怕。不妨陪伴孩子一起勇敢地面对黑暗,帮助孩子战胜困难,学会勇敢,今后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

7、在草坪上滚爬

在草地上自由地滚爬,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父母和孩子可一起滚爬,并设置一定的难度,如改变方向,在大人身上滚爬等等,草坪要平整,注意安全。

8、和父母一起沐浴

彼此身体各部分相同的器官,不同的形状、大小能引发孩子观察的兴趣;性教育的自然启蒙,在轻松、日常、自然的状态下感受男女性别的差异。

9、在亲友家暂住

感受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体验父母不在身边的“独立”,促进孩子与人交流。

10、和父母一起看书

让孩子学会翻书,有助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当允许孩子自己“乱翻书”,让孩子找出自己喜欢的画面“自言自语”,可以建立相对稳定的“亲子阅读时间”。

五六岁是建立金钱观的最佳时机


货币交换中蕴涵着许多我们应该教给宝宝的价值观。儿童心理学家认为,五六岁是给宝宝建立金钱观的最佳时机。如果宝宝在童年时代就懂得怎样明智地消费和节制自己的购买欲,很可能成为一个更有耐性更有计划性的人,花钱方面如此,其他方面也是这样。有心的爸爸妈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一个懂得合理消费的宝宝。

1、告诉宝宝钱的来处

要让宝宝知道ATM机并不是一个印钞机。可以这样对宝宝解释:ATM机就像宝宝的储蓄罐,你要先把钱存进去,想用的时候才能有钱可拿。如果里面的钱用光了,你就得努力工作把钱挣回来,再放进去,这样里面就又有钱了。要让宝宝懂得家里的钱是有限的,并不是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的。花钱买东西之前得先考虑清楚买这样东西的钱是不是够,是不是应该买。

2、玩玩“花钱”游戏

可以画一个图表,在上面画上各类家常用品和宝宝喜欢的食品、玩具,标上价钱,贴在冰箱上或者宝宝的房间里,让他了解钱物的价值。帮助宝宝学习钱币知识,经常跟他玩玩兑钱找钱的游戏。宝宝在幼儿园常常玩在超市购物的角色游戏,在那里,大家热衷于扮演顾客、店员之类的角色,在家里可以换上一种玩法,着重培养宝宝对于金钱的概念。在铅笔、橡皮、皮球、小熊上贴上价格标签,然后,给他一些钱,让他自己算算这些钱可以买什么,决定取舍。

3、定期给宝宝一个“消费日”

在你所规定的“消费日”,带宝宝去超市的时候可以允许他把储蓄罐里的钱带上,买他想要的东西。如果宝宝花光了今天所带的钱,却还想买其他的东西,告诉他只能下个“消费日”再买了。宝宝再吵再闹也不能妥协,否则就失去你训练他的本意了。

如果宝宝想买较大型的玩意儿,比如画册、电动玩具,可以帮他做一个预算,算算看他一个星期能存多少钱,要存多久才能够买下来。也有专家建议爸爸妈妈在教宝宝合理花钱的同时,告诉他钱除了买东西之外,还可以用来做一些其它事情,如捐助慈善机构、帮助失学的儿童等,可以带宝宝一起做一些这样有意义的事情。

当宝宝付钱的时候,帮他一起计算所需的总数。让他把钱交到收银员手中,等待找零。如果宝宝要将下次的钱提前用掉,家长可以提醒他,这样的话,下一个“消费日”就取消了。

4、给宝宝机会挣钱

宝宝应该懂得通过劳动可以增加他的储蓄。罗列一些宝宝可以做的事情,如擦灰、扫地,列出你愿意支付的费用。让宝宝通过劳动来换取他想买的东西。但是,决不能养成不给钱就不帮妈妈做事、一帮家人做家务就要钱的习惯,要让宝宝懂得为家庭尽职是理所应当的,这个家是爸爸妈妈和宝宝共同拥有的。

其实,只要爸爸妈妈用心一点,注意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多一点给宝宝建立金钱以及理性消费的观念,这样宝宝将来对待金钱就会变得更加的科学以及有一个良好的金钱观。

相信《10岁前建立孩子的价值观》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父母和孩子良好关系的建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