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小窍门 卡通也益智

02-26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选好小窍门 卡通也益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卡通片为什么受宝宝欢迎

卡通片之所以对学龄前幼儿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主要在于此年龄段幼儿凡事都处于摸索阶段,对任何东西都很好奇,特别是腔调、画面和声光效果,而这3大要素在卡通片里正好特别充足。

要素1:腔调

幼儿之所以爱看卡通片,多半是被卡通人物的可爱娃娃音腔调所吸引,尤其是2~3岁的孩子,正处于学习语言阶段,所以对腔调特别敏锐,很快就会流露出喜爱的感受。

要素2:图案

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思考逻辑的发展还不健全,而卡通人物的构图简单,比较容易让孩子感到可亲近、容易理解,自然而然就会喜欢看卡通。

要素3:表情动作

卡通片里夸张的脸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都充满了丰富的变化,容易引起幼儿注意。如果情节内容符合幼儿的生活情境,则更能够吸引他融入情境之中。

二卡通片3大益处

益处1:改变暴躁情绪

由于幼儿对于卡通片拥有高度的专注力,因此看卡通片所收到的教育效果会比其他工具好很多,比如书本、录音带等,可说是相当适合用于调整幼儿性格的教养工具。平时父母可先收看卡通片内容,筛选出适合幼儿观赏的精品节目。再说现在的年轻父母都很忙,下班后也可能要加班或忙于家务,无法长时间陪伴幼儿,因此幼儿可能会闹情绪,此时便可挑选温馨一点的卡通片给孩子看,帮助他稳定情绪。

益处2:帮助学习规矩

由于幼儿很喜爱卡通片里的人物,所以多将自身投射到某一角色身上。比如很受女孩子欢迎的芭比娃娃,每个小姑娘都想变成她,既漂亮又有气质。因此,家长可能发现3岁左右的女孩开始注重打扮。其实这就是很好的教养契机。父母想要幼儿学习良好的习惯,如保持环境清洁,都可利用幼儿喜欢模仿的习惯来达到目的,比如对孩子说:“要随时保护环境清洁,才能像芭比一样讨人喜欢那!”

当然,在利用卡通片里的角色来教养孩子时,必须考虑到该角色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情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不能胡乱联系、乱给卡通人物戴帽子,否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思考能力逐渐变强,就会认为家长一直在糊弄人!

益处3:加速语言学习

说到卡通片有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很多家长可能感到难以置信。其实,只要婴幼儿能够多接受语言刺激,就可以达到提升语言学习的效果。平时父母平时比较沉默寡言的话,不妨多让幼儿收看卡通片,可间接增加其语言刺激。

以“天线宝宝”为例,对刚要学习说话的婴幼儿而言就非常合适,因为天线宝宝说话速度慢,孩子很容易就能听懂它在说什么,而且又一再重复,对幼儿学习说话确实有很大帮助。不过,天线宝宝比较适合2岁以下幼儿观看,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而言,已经难以发挥帮助语言发展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对于卡通人物的模仿能力极强,所以必须慎选卡通片,否则当幼儿跟着其中的卡通人物学到看似好玩、实则难堪的话语时,如蜡笔小新常说的口头禅“你笨死了”,父母就会发觉要改变这些用语习惯相当困难。

三如何选择卡通片

可能令许多父母感到头大,因为总是担心卡通片里存在不利于幼儿发展的因子。要避免此类问题发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父母陪同收看。凡是卡通片中正面的、积极的内容,如“巧虎”中包含了教导小孩如何学习生活细节,家长可借机将卡通片中的内容转化至日常生活,教导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卡通片中的负面信息,如“哆啦A梦”中的胖虎,总是仗着自己身强体壮就欺负弱小,家长也可趁机告知幼儿“不可仗势欺人,应当帮助别人”。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更好地去思考卡通片的情节、逻辑,并且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问题。

●选教育性、启蒙性的卡通片

音乐、节奏和色彩:婴幼儿不妨看看《泡泡宝宝》。这是一部没有任何情节的连续剧。被卡通化了的主角是一群五颜六色的可爱的泡泡般的“宝宝”。他们跟着仿佛来自外空的音乐飞翔舞蹈,他们的形状很简单,只有圆锥形的身体和头上的两只大眼睛,刚好足以抓住低幼孩子的注意力。

颜色、形状、数目、字幕、生词:资格最老的当然要数《芝麻街》。拍摄这部连续剧时,一群严肃的教育工作者每拍完一集,都先放给小批儿童观看,随时修改不能吸引儿童的地方,最后终于找到了现在成为经典的结构和拍摄模式。《小小爱因斯坦》系列,也是适合低幼启蒙的作品。另外还有国外正走红的Blue’sClues,很生动地对孩子进行启发,无形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社会交往: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需要自幼开始培养。一些表现人际之间美好情感和交往的卡通可以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方面,《天线宝宝》是很好的选择。很多成人不明白为什么如此简单的情节和人物设置会对孩子产生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但《天线宝宝》不是随意之作,也是由一群儿童教育专家反复调查研究,专门为低幼孩子量身制作的,充满友好、团结的气氛,世界一片明媚,正是小朋友们想要的。

给低幼孩子选择卡通片,一定要注意影片的节奏。1997年,当《神奇宝贝》的某一集开始播放时,世界各地都出现儿童在观看该集影片后惊厥的现象。后来的调查发现这些孩子本身都有癫痫等易于出现惊厥的疾病,证明卡通片中飞速变化的声光色可能引起孩子大脑信息处理的短路。卡通片中的信息以各种形式极快地传输给孩子,孩子的大脑必须快色处理这些信息,在有缺陷的孩子那里引起惊厥,在正常孩子中往往导致误解。而在习惯了快速接受信息之后,孩子会对接受更加细节的、有条理的信息,比如书本学习失去兴趣。幸运的是不少人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而开始制作适应孩子接受的节奏舒缓、信息量有限、解释清晰详细的影片,比如《巴巴爸爸》、《蓝色小欧斯》都是其中的典型制作。如果你家中有一个十分活跃好动的孩子,可以试试看这两部连续剧能否让他安定下来。

●选富于情节性的、以故事为主的卡通片

想象、冒险:很多日本动画片富于想象力。《哆啦A梦》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大雄体育不行、学习不好,总是被人欺负,影射无聊乏味的“会社人”(公司职员),但天外来客哆啦A梦却让他平凡无奇的生活变得格外有趣起来。《神奇宝贝》也属于此类异想连篇的卡通,附带宣扬忠实友谊和勇于冒险的精神。动画片大师宫崎骏的《千千寻》、《森林王子》等影片,富于东方哲理和美学风格,想象奇特,可以让孩子和大人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英雄类:男孩子到一定年龄就会开始看《蜘蛛侠》、《变形金刚》,即使你很不情愿。看这一类拳脚和力气取胜的影片,你能把关的是片子是否有正面积极的意识取向,语言是否有不妥的地方,制作上是否粗制滥造。

浪漫片:很多小女孩喜欢温馨阳光的卡通,迪斯尼的很多片子都适合女孩子观看。不一定给她们全看芭比或者仙女故事,因为这些包装美丽的故事里往外也宣扬很多英雄救美之类的陈词滥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职场妈妈的育儿小窍门


上班前的育儿小窍门

1.肌肤之亲很重要

上班前和孩子亲密接触,对他和妈妈一天的心情都很有好处。方法有很多种,妈妈可以用手指轻刮一下孩子脸颊,给孩子穿衣服时可在其腋下或背部挠几下,使孩子体会到乐趣。肌肤之亲是让小宝宝感觉到妈妈关爱的最好途径。

2.说“再见”时抱起孩子

孩子知道妈妈要上班去了,会多么伤心啊!妈妈要抱抱孩子,再对孩子说“再见”。即便是孩子听不懂,也要给他讲明白妈妈离开的理由:“妈妈要去上班了,如果宝宝好好玩,好好吃饭,妈妈很快就回来啦!”

很多妈妈为了避免孩子的纠缠而偷偷离开,这种做法是不好的。因为孩子会一整天找妈妈,这种做法持续下去会使孩子形成整日找妈妈的习惯,再见到妈妈更是一刻也离不开了。妈妈应让孩子接受妈妈要离开的事实。

3.把工作扔在家门外,把家事扔在办公室外

有位做广告经理的妈妈,她的办公室里绝对没有孩子照片之类的东西,工作时间她很少想孩子。但是一回家,她就会关掉手机,所有公务一概拒绝,不管是多么诱人的生意。

下班后的育儿小窍门

1.大声喊着宝宝的名字进门

妈妈下班回来后,要一边喊着孩子名字一边进门。如果孩子跑出来(或由保姆抱出来)迎接妈妈,妈妈要捏捏孩子的脸蛋,抱抱孩子。

2.和孩子一起洗澡、游戏

如果孩子超过2岁了,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了,在水里尽情玩耍。如果孩子太小,可以在给孩子洗完澡后给孩子按摩,通常孩子会乐得咯咯笑的!

3.和孩子一起听音乐、跳舞

如果妈妈不会唱歌不会跳舞,那也没关系,只要和孩子随着音乐一起哼哼、一起扭动腰肢就可以了。同时拉起孩子的小手,并与孩子目光相对,传递妈妈的爱。

4.发挥睡前故事的威力

在孩子睡前给孩子讲故事,这是对不能在白天陪伴孩子的最好补偿。还可以给孩子唱催眠曲,让孩子在安静舒适的氛围中进入梦乡。

开心豆的亲子识字小窍门


今天碰到一个因为为识字困扰的朋友,她因为孩子七岁了识字量还特别少而心急如焚。因为看不懂题目,所以其它功课也跟不上。学前班的孩子还不会认字,让人非常意外,但是出现在从这位没接送过一次孩子的妈妈家倒是非常正常。

开心豆的亲子识字小窍门

一、坚持亲子阅读睡前故事。

有研究发现宝宝睡前左右脑是同步的。左脑负责语言,分析,右脑负责记忆,想象,而且睡觉故事有利于睡眠,有助于身体发育。

二、在宝宝不会说话前,当孩子的”点读笔“。

孩子指故事书,就读故事书,指超市里的分果,就读水果商品标签。指路边的广告牌,站牌就读广告牌,站牌。等他的识字兴趣来了,见到认识的汉字宝宝就像见到了熟悉的好朋友一样兴奋,你想不帮他读都不行哦。

三、宝宝会说话后,当孩子的”说写笔“

宝宝会说一个字,就在准备好的卡片上帮他写一个字。后来写词语,短语,句子等。

注意:放慢速度,让宝宝看到你写字的过程,而不是看已经写好的字。

用红色的粗笔写大字更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因为小宝宝的眼睛更容易看清楚红色。渐渐的只要是会说的就能认识,基本做到说话与识字同步。

四、和”汉字宝宝“玩游戏,当孩子的”游戏笔“

等积攒了一些卡片就和他一起玩游戏。

游戏一,帮实物找名字:

帮家里的物品都找到自己的名字。

游戏二,角色扮演:

一人拿出“猫”另一人就当做“游戏笔”,发出“喵喵”叫的声音

游戏三,分类:

可以分玩具,日常用品。分植物,动物。也可以分动词,名词,形容词。

游戏四:找相同和找不同

比如”太“和”大“,”人“和”入“

游戏五:捉迷藏

有个”口“字藏起来了请聪明的小朋友快找找它吧。

哦,原来藏在豆豆的”豆“里面了!

加强亲子关系的几个小窍门


近日,一档明星夫妇育儿体验观察记《萌仔萌萌宅》的综艺节目播出后,收获口碑、收视齐佳,据骨朵数据网络综艺榜显示,自开播以来,网络播放量均排名前三,真正掀起新一轮爆款级亲子综艺热潮。节目中,四个可爱的宝贝各有特色,吸粉无数,小编也是其中一个忠实的粉丝。

而现在,80和90后已经逐渐结婚生子,迈向人生新篇章,但是对于如何养育孩子,却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很多80与90后都是独生子女,本身自己还是孩子,虽然对亲子生活充满着最大的憧憬和热情,却又由于缺乏经验而“惧怕”“家庭文化”。“红心夫妇”是当下80、90后年轻夫妻典型的家庭生态:愧疚于对四位萌娃照顾不周,两人也常在节目中表现出对照顾萌娃的有心无力和对萌娃父母的抱歉,而这正是当今现实社会 “二人世界”家庭婚姻中普遍的现象。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子女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和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关系和谐的状态下,孩子才会尊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要想更好地教育孩子,就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就需要学习有效的沟通方法,有效的沟通方法是一门艺术,是每一个为人父母都需要学习的。亲子关系如何提升,告诉您几个小窍门吧!

阅读

跟孩子共读一本书,可以促进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提升孩子的读书兴趣,增进亲子间的交流;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和回味书中的故事情节,让孩子说说在书中最感兴趣的故事,启发孩子;对书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寻找书中每个人物身上优秀的和有“闪光点”的地方。

沟通

经常和孩子们聊聊天,跟孩子说说自己工作上的事,听孩子说说他们学校里发生的事;如果觉得孩子和自己有些疏远,不妨和孩子交换一个小秘密;多和孩子聊一些他们更感兴趣的话题。

和孩子一块进行一项运动

让孩子到室外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孩子一同参加一项体育项目,是一家人亲情互动与情感升华的大好机会;家长对运动的理解和参与,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旅行

抽个假期,和孩子进行一次家庭旅行:培养孩子关心天下的广阔胸怀;让孩子知道世界大地纷繁多样;让孩子的眼界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让孩子参与制定家庭出行方案、参与管理日常开支,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认识力,拉近亲子关系、增加孩子的幸福感。

自立

可以先简单地让孩子参与到一道菜的制作中,和孩子一同做一道菜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洗袜子、分类衣物、整理衣柜,收拾房间等等小技能,也让孩子参与。

家规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家规,避免孩子问家长,“为什么你能做,我却不能呢?”有了家规,家里变得民主了,孩子也变得更自觉。

尽孝

对于家长、孩子来说,尽孝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想要教会孩子有孝心,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带孩子多去看望老人长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都会模仿,父母对老人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不小的影响。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小窍门


容易分心,是很多小孩子都有的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而注意力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有了它,孩子便能学到好多东西,可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涣散,很多有用的信息便无法进入孩子头脑中。虽然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很多,但仍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你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拼图、下棋

让孩子尽早学会拼图,并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学习简单棋类的玩法。

猜物

把几种不同形状、轮廓鲜明的东西放在袋子中,让孩子去摸,然后提问孩子:“一共有几样东西?都是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什么东西不见了

摆出几样东西,让孩子看上1—2分钟,再让孩子闭上眼睛,拿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东西,再请孩子说说什么东西不见了。(提示:可先从少数几个东西开始,等孩子记忆力增强后,再逐渐增加东西的数量和拿掉的数量。)

听故事

在讲故事前,先向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听完后回答问题;还可以要求他在听完故事后复述给你听。

传话

经常让孩子做传口信的人。“你去告诉爷爷,今天晚上9点,中央电视台有他喜欢的节目。”从简短的到长一些的句子。

学话

教孩子跟随你说话,在完整地说一句话后,你说前半句,让孩子说后半句。

找数字

让孩子在纸上把大小不同、次序混乱的1—100的数字,依次找出并圈上。(提示:这个训练可常做,每次记录下时间,或跟家长比赛,增加训练的趣味性。)

连图形

让孩子把1—100甚至更多的数字按顺序连接起来,组成各种有趣的画面。

小帮手

经常让孩子帮助家长拿各类小东西,从一件到几件不等,要求他在一次完成。“请帮我拿一个苹果、一把小刀、一些纸巾和几个牙签。”

听CD、看图书

准备配有磁带或CD的图书,让孩子先听,再看图书,理解其中内容。这种图书以听为主,用图书来加深理解,此方法对孩子将来进入学校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孩子在听、看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更主要地培养了孩子安静、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做一个好家长的几个小窍门


做一个好家长的几个小窍门

家长朋友们都知道,教养孩子恐怕是人生最富有挑战性的一件事了。至于应该如何教养自己的孩子,每个人的做法可就大不一样了。其实,做家长和做其他事情一样,也有一些即简单易做又行之有效的窍门。今天向大家介绍几个教育小窍门,您不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试一试。

窍门一:要经常称赞孩子有意或无意中做出的善意行为。比如孩子对同伴表示谦让、在车上为老年人让座位、这些都值得家长赞赏。人们往往意识不到,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由于成年人承受着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常会把孩子的好心和善意当成理所当然而忽略不记,只把眼光放在孩子的“错误”与缺点之上。而经常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鼓励和赞赏他的良好行为,孩子心目中就会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使他对自己更加有信心,在别人面前也会感到自尊,会逐渐长成一个富有道德感的孩子。

窍门二:尽量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问题,避免过分担忧孩子的一些小是小非。要做到这一点的确不太容易,因为家长们似乎天生就习惯为孩子的一切担忧。其实,很多研究发现都告诉我们,人们越是往消极的方面去想问题,消极的后果就越容易发生--比如,孩子吃东西多一点儿就怕孩子长成肥胖症,吃得少了又怕他营养不良,结果在管制或强制孩子饮食的同时,家长的做法却在无意中助长了孩子的行为。所以,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不如暂且放孩子一马,给他留一些空间去尝试。

窍门三:家长们要学会经常透过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经常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用孩子的头脑来理解周围世界、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看法,都是培养促进亲子关系强有力的联结点。家长们不妨试一试,每个星期里都找上那么一两次机会,遏止住自己想批评教导孩子的冲动,让孩子放心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最后还有一点是,父母亲应当有意识地放下自己的家长架子,不要总是天天严肃,事事严厉;而要尽量多对孩子微笑、多和孩子一起度过一些欢乐时光。微笑的父母能够培养出乐观的孩子,乐观的孩子会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乐观的孩子长大更可能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样简单的一件事,好处却那么多,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让孩子爱上幼儿园的几个实用小窍门


让孩子爱上幼儿园的几个实用小窍门(一)、奖赏带来惊喜

观察了儿子几天,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儿子每天早上喊着:“我不上幼儿园!幼儿园不好!”的话,一天天推迟,而且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微弱,表情不再痛苦!今天早上看我要上班走了,竟然又说上:“我不上幼儿园!”有点恶作剧的表情,看我背包竟然说:“妈妈包里能变出什么呀?”结果发现了一块水果糖,就嚷上了:“给我吃吧,给我吃吧?!”我逗他说:“你表现好才能吃!”“我表现好了!”“你怎么表现好了?”“我快乐了!我喜欢幼儿园了!”瞧瞧这孩子为了一块水果糖,就失去立场,还是小孩子呀!别小看这一招,这可是吸引刚上幼儿园让孩子喜欢幼儿园的一个小招,像我和儿子之间就有一个小秘密,就是接他的时侯或者回家时他如果表现很好,可以得到仙女变成的一个神秘礼物。当然这些奖励不能用的时间太长,孩子适应后就要赶紧撤出,否则会成习惯。

(二)、饮食和上幼儿园时间上的调节

其实儿子上幼儿园,基本上已经适应了,只是不喜欢一天圈在一个地方受拘束而已。儿子自从上幼儿园,吃睡没太大变化,我观察几天他早上起来的晨尿,发现尿液清亮,不发黄,说明没有上火,大便也和以前正常,以前早上起来嘴里有时会有味,现在也没有了。这些想想可能得益于我进行的饮食调整,早上起来我都会让儿子先喝一点凉开水,玩一会后再吃饭前半个小再吃一大块苹果,同时还多煮一些红糖大枣水喝,也可以多给孩子喝点金银花、菊花饮,这多少可以减少孩子上幼儿园的焦虑不安之火。在上幼儿园时间上的按排,我们以早餐时间而定。一般情况下饿了就在家吃早饭,不饿就到幼儿园去吃,没吃早饭就早去幼儿园赶上幼儿园的早餐,在家吃了早餐可以晚去幼儿园。儿子也很适应这种变化。这样的调整也让儿子早早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去了幼儿园后不但没瘦反而胖了呢。所以妈妈要用心观察,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按排孩子的饮食和上幼儿园的时间,帮助或者说协助孩子尽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减少孩子的焦虑和不安。

(三)、接孩子回家后全身心和孩子在一起

这一点很重要,想想孩子在幼儿园待了一天,回到家后如果家长不全身心陪伴,孩子焦虑的心情怎么能完全释放?像我一般接儿子回来时在路上我们就开始疯上了,一般我们跑步比赛,我喊“一二一”跑在前面,儿子大喊:“等等我!”追上来,追上时扑到我身上或骑在我身上,然后哈哈大笑,有时我们走在道边上,儿子专走窄窄的小道上练习平衡,快倒时大呼:“妈妈,救命!”哈哈大笑之中我们回了家。回到家后我准备晚饭,他开始玩喜欢的活动,等我收拾完一切,我们又开始做一些儿子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比如他喜欢炒菜和大锅,我们会看一些图片或者讲一些故事;他喜欢企鹅,我们抱着企鹅描述着企鹅是如何从南极跑到我们家床上的,边讲边做动作,有时让儿子躺在床上我给他做做按摩什么的,小家伙往往都乐得不行。临近睡觉时我们才安静下来,洗漱完毕,陪他睡觉。因为这些全陪活动让他全心放松,几乎开心得不再受白天幼儿园的影响。

(四)、不追问幼儿园的事,谈起时多以表扬赞赏为主

儿子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我们询问老师时都说:“我儿子今天表现得一定很棒,对吧?”这时老师也很配合地说:“当然了!表现好极了!”儿子听在心里自然很开心。需要家长配合或儿子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都要求老师不要当孩子的面说起,一般写在本上给我们反馈出来最好。回家后我们不再问儿子关于幼儿园的任何事,后来几天儿子自已就说了一些而且还叫出了小朋友的名字。家人忍不住谈起时,大多都以表扬赞赏为主,儿子自然心情舒畅,表现好了。

这些都在儿子身上得到验证,小家伙不到二周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虽然现在仍有时不愿意去,但是至少孩子身心健康,快乐,这就足以说明一切。适应还需时间!有需要的家长不妨多试试一些好方法,帮助孩子尽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实例探讨小朋友学英语的那些事儿(附自然拼读小窍门)


概要

小朋友学英语的能力还是很欣喜的。想想我们小时候学英语那叫一个痛苦,时间和收效不成正比。回头来看儿子这一年半的英语入门经历,我觉得方法和环境很关键。以下是一些心得体会,记录一二以作阶段总结。

小朋友现在4岁半,对于大部分的单词基本能够按照一些规则方法拼读出来。对于简单常用单词会读会说会意。比如牛津树前三个系列、苏斯博士前十册、sight word tales系列的书能流利读出。初次接触英语算是从3岁开始,在一个外教中教结合的托班呆了半年。后来上了公办幼儿园,同时在一家美语机构报了班,一周两次课。其它时间都是我自己教教。

自然拼读之前

大多数培训机构的套路都是围绕自然拼读来展开。所以我本人一开始就对自然拼读关注的比较多。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我的判断标准也比较简单,先排除那些确实是不好的方法,其它的就多去尝试。毕竟每个国家也不一样、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英语国家的确也是用自然拼读来教孩子的,不过有一个事实是那些孩子在进学校前是有过好几年的英语环境熏陶。好比我们说普通话,从出生到学拼音已经听大人讲了好几年普通话了。所以不能一上来就硬教自然拼读。学习26个字母、听唱儿歌、学绘本是必经过程。基本上儿子的半年托班就是在练习这些方面。当然这个时候的绘本学习基本上是看图片的。

26个字母

我认为这个环节很重要。

首先是会唱字母歌。儿子托班结业典礼上他就选唱了字母歌作为才艺展示。

其实是认识全部的大写和小写

然后是发音,每个字母的发音对否影响到后面的单词学习。记得关于X的发音我陪儿子练习了差不多一周。

儿歌

这是培养兴趣的最好方法,这一点儿子上的那个托班做的很好,差不多一周一首儿歌,每首都能非常熟练唱出来,虽然很多音是不对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培养出自信。

自然拼读

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就可以开始比较前期的自然拼读教学了。说前期是因为一开始不能教太难。要么围绕每个字母拼读一些简单单词,要么围绕生活里的主题比如颜色、季节、公园等。从字母到单词的过渡就靠这个环节。

这个环节也很适合跟小孩子互动,比如说出5个d开头的单词,比如说出十种水果。

接下来可以加强常用单词的熟悉,sight word tales就是一套以常用单词为基础的小故事书。

同时也可以读其他的分级阅读系列,比如牛津树,海妮曼,苏斯博士。但目的都是围绕自然拼读的前半部分,比如5个半元音字母的拼读,多种发音的几个特殊辅音字母、组合元音、组合辅音。这个环节里我尝试下来最好的互动方法是跟孩子一起找同样发音的字母组,或者说押韵的字母组。这里尤其以苏斯博士这套书做到最好,通篇是类似发音字母。比如hop on pop, fish in tree。

单词熟悉,有一些组词能力之后就可以加强常用句型了,这也是我跟小朋友真正努力的阶段。

有了造句能力后,接下来就要锻炼讲小故事的能力了,也就是句子的衔接能力。这其实是很多大人都很欠缺的能力,因为这里面有逻辑判断,什么是转折句,什么是补充说明句,什么先总结什么后展开描述。这也是中文和英文不同的地方,也是两种思维。

几点注意事项

基本上我上面讲到的一些方法和互动方式其实都是属于归纳总结法,这也适合6岁以下小孩子。意思是说语言学习在这个阶段就是不断的操练加重复,做到这些再去总结规律,指导后面的学习。

每次只增加一点点知识 确保孩子有信心,我每次一半的时间是复习之前学过的,特别是之前不太熟悉的。

坚持输入 每天都要有输入,哪怕只是几句对话, 我每天给孩子洗澡的时候都不忘跟孩子练习几句英语。

多管齐下 口语对话、英语儿歌、点读笔读绘本、动画片,多种渠道输入。

小结

自从小朋友学英语以后,自己也重温了很多单词发音和语法。每天教教他感觉自己收获也大,他好学有进步也增加了我的动力。莫问前程,前程在长期坚持和积累。

幼儿园里的小秘密,让新老师变身小能手的几个小窍门


亲爱的老师们,你们在幼儿园里是不是经常为孩子们一些不经意的小问题而苦恼呢?比如如厕时的卫生问题,喝水时的习惯问题,游戏时的道具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采取一些小措施哦,今天,康康老师就要分享给大家这些“幼儿园里的小秘密”~

1.厕所里的“小脚印”

刚入园的小班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较缺乏,特别上厕所,对于距离的控制总是掌握不好,不是尿到地上,就是不小心尿到了身上。有些女孩子因为脚站得太靠边,甚至会一脚踩进了便池里。

针对这一“入厕问题”,我们采用了“小脚丫引导法”。根据小班幼儿的身高和年龄特点,我们在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便池前分别用了蓝色和粉色的小脚印进行区分。幼儿在入厕时,两脚分别踩在对应的脚印上进行入厕。这样既帮助幼儿控制好入厕的距离和方向,又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排便习惯。小班幼儿的“入厕问题”就这样被“小脚丫”解决啦!

2. 小吸管 大作为

《指南》中指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显然,良好的饮水习惯也包含其中。可是怎样才能促进幼儿自主饮水并保证一天的饮水量呢?其实几根“吸管”就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室里开辟出一块幼儿饮水记录表,每个幼儿姓名的下方对应贴上一个纸杯,代表幼儿今天的饮水量,在记录表的旁边有一盒可供幼儿自主选取的吸管。幼儿每喝一杯水,自己便拿一根吸管放入自己的纸杯中。

这样,幼儿通过饮水放吸管的小游戏,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和同伴一天的饮水量,相互促进,增加自主饮水的次数,保证一天的饮水量。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饮水记录表,随时了解幼儿一天的饮水量,对于喝水较少的幼儿可以进行个别提醒。一天结束后对幼儿饮水情况进行小结,并把纸杯中的吸管再次放入小盒中,次日重复使用。一个小小的趣味吸管既能有效地帮助教师了解幼儿一天的饮水量,又能促进幼儿自主饮水习惯的养成哦。

3.小纸盒 帮分类

上大班了,孩子们日常活动中需要的材料更多了:彩笔,剪刀,胶水,彩纸等等。每次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桌面上就像炸开了花,乱七八糟。怎样才能让他们有良好的收纳习惯呢?看到幼儿园仓库里的大小纸盒,我想到了好办法。

首先,让每组的小朋友自己选出喜欢的纸盒,接着各组成员讨论本组收纳盒的分类标识。比如,哪个小盒子专门用来放彩笔,哪个小盒子专门放剪刀。讨论完后自己给纸盒做上相应的标志,便于区分。最后分别把自己的东西放入小组的收纳盒中。这样每次操作活动时,各组拿各自的收纳盒,既省时又省力,桌面再也不会乱糟糟啦!

4.玩转桌椅

除了以上生活中的小秘密之外,平时老师进行体能活动时很多幼儿园因受场地和器械的限制,体能游戏很难开展起来。在实践中我发现,幼儿每天接触的桌椅就是很好的体能游戏器械。这些桌椅可以直接摆放在教室里,并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延伸出不同的难度和玩法。这类体能游戏很适合场地较小的幼儿园开展。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体能游戏——“玩转桌椅”以锻炼幼儿的走、爬以及跳跃等动作技能为活动目标。

具体玩法如下:

玩法一:

6张桌子依次摆放成“U”字形,椅子接着桌子依次摆放成“U”字形,桌椅围成一个圆。幼儿可在上面玩“过桥”游戏,桌椅之间的间隔可逐步拉大以增加难度,旨在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见图1)。

玩法二:

6张桌子并列拼成一条“U”行线,所有椅子排成两列,并分别在椅背上镶嵌上绳子,布成一张“电网”。幼儿可沿着这些桌椅排成的线路匍匐前进,旨在锻炼幼儿的匍匐前行动作技能(见图2)。

玩法三:

每张桌子之间放置一块软垫;椅子倒下放置,与桌子围成一个闭合路线。幼儿可先从桌子上往下跳,在沿着椅子依次立定跳远,旨在训练幼儿的跳跃动作技能。注:椅子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幼儿实际能力进行调节。(见图3)

今天的小建议有没有帮助到大家呢?赶紧实施起来,让孩子们更加喜爱幼儿园吧~

儿童爱看卡通片的秘密


儿童为什么爱看卡通片?他们和成人在看卡通片时到底有何生理差别?近日,我国科学家解开了相关的秘密。儿童在观看卡通片中虚拟人造角色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可以被自动激活,这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韩世辉教授等研究人员以10名10岁左右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名男孩和5名女孩。研究人员让10名儿童观看了真人电影片断和《变形金刚》等动画片片断,然后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测量这些儿童观看电影和卡通片时的大脑激活情况,结果发现,儿童的大脑内侧前额叶在观看电影表现的真实人物和卡通片表现的虚拟角色时都会被激活。

此前,国外科学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成人在观看由真人表演的电影片段和虚拟角色的动画片段时,大脑活动有显著的差异,看真人电影时,成人的大脑内侧前额叶自动参与加工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如理解他人的意图),对卡通动画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人物角色或非人物角色却没有类似的自动加工,大脑内侧前额叶不会被激活。

韩世辉等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10岁左右的儿童观看卡通片中的虚拟人造角色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可以被自动激活,这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这也解释了儿童为什么对于卡通片有着浓厚兴趣的原因。

韩世辉表示,该研究结果提示,儿童直到10岁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还是不能自动区分真实生活中人物形象和虚拟人造角色。这一研究结果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儿童与成年人在自动地区分真实与虚拟角色的认知与神经机制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喜欢《选好小窍门 卡通也益智》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卡通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