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感恩之心的成长

03-22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关于幼儿感恩之心的成长》,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原意是告诉人们要知回报。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能力的成长,是个人维护自己的内心安宁感、提高自己的幸福充裕感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

新生儿在饥饿时从母亲那儿得到了乳汁,这对它是一种“安定状态”。许多1岁左右的学步儿已经养成了听母亲唱歌或讲故事的习惯,听歌或听故事时,他们那甜甜的表情所反应的“安宁”已经具有了可以被称为“幸福感”的色彩。这就是感恩能力发展的第一步——即感受满足。

感受满足是必须以“感受缺失”为前提的。没有对缺失的意识,就不会有对需要的意识,也就不可能有弥补缺失——满足需要的安宁体验。而现在,我们许多父母看不到这两种感觉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为了避免儿童因某种缺失而产生焦虑体验,往往会过于卖力地超前预计儿童可能面临的缺失,然后对儿童实施“超前满足”。殊不知:“缺失经验”的获得与“缺失体验”能力的成长对儿童的整个成长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被剥夺了缺失——焦虑——满足——安宁经验的儿童,感受他人恩惠以及感受幸福的能力成长都会受到阻滞。

感恩能力成长的第二步是发展对“恩惠来源”的认知能力。第三步则是发展对“施恩者”的回报意向。3-4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大致理解妈妈上班,妈妈辛苦的内容,也能够理解搬张椅子请妈妈坐、亲亲妈妈等行为。这些成长,是与感恩能力的第二步、第三步的教育和发展密切相关的。

当然,随着个人越来越趋向人格的完善,其感恩报恩的能力水平也会越来越高。人会感激大自然的各种恩赐,并用保护自然的行为,努力去予以回报。人会感激他人能够接受自己的帮助(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价值),并回报社会以更加努力的奉献。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培养宝宝感恩之心的三个妙招


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爸爸妈妈应该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以身作则,让宝宝在一个感恩的环境下健康成长。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宝宝的感恩之心呢?下面将介绍三招培养宝宝感恩之心的方法。

1、理解宝宝间接表达感恩的方式

在家庭中经常可以看到,宝宝非常高兴地接受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的礼物时,马上就开始乐此不疲地玩起来,也不说一声“谢谢”,这样的举动令亲人感到震惊和失望。“应该说什么?”父母会再三问道,可是宝宝已经沉浸在新玩具的喜悦之中,往往不予理睬。当宝宝兴奋地打开礼物的一瞬间,他对你蕴涵着一种同样温暖的感觉,就像你在挑选礼物时对他的感觉一样。他或许会跑过来抱一下你或说“这太棒了!”或让你跟他一块儿玩。你只要细心一点,就能感受到这些感谢形式。感谢不一定要用“谢谢”来表示,也可以用表情或者动作来表示,如给你一个天真无邪的微笑,拥抱一下你等。

2、给予宝宝难忘的感恩体验

不管“谢谢”听起来多么舒服,不管你多么爱听这句话,宝宝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懂得,爸爸妈妈可以给予宝宝帮助,为他们提供条件。大多数宝宝喜欢送爸爸妈妈一些小礼物,如一片美丽的树叶,一块可爱的小石头,一幅自己画的画,刚刚学会写的数字等等。宝宝是善于模仿的,他们直接站在爸爸妈妈的面前仔细观察爸爸妈妈的反应。如果他们看到爸爸妈妈为礼物而高兴时,他们会特别开心。如果爸爸妈妈再加上一句:“我很喜欢,谢谢你!”宝宝更是会洋洋得意、心满意足。这样也会让宝宝懂得,爸爸妈妈也重视那些舒服的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宝宝喜欢帮着做家务,如浇花、帮妈妈拿扫帚、帮爸爸递双鞋等,如果不会搞得天翻地覆的话,父母应让宝宝干干也无妨,即使有可能出点小差错也没事。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切勿冷漠或忽视宝宝的行为,可以真诚地对宝宝说一声“谢谢”。宝宝得到一声衷心的“谢谢”,肯定比你很多次催促或强迫去使用那种成人式的好交往的方式,就是对别人的帮助或者关爱表示由衷的感谢。

3、支持、帮助宝宝表达感恩

成人期待宝宝感谢自己,如果宝宝不感谢的话,成人也许会表示出不满,这些场面对宝宝来说很可怕,他们会惊慌、会紧张。如果宝宝因为快乐、兴奋得难以言表,害怕陌生人,有点害羞,或自己不知道怎样表达谢意,爸爸妈妈就要保护宝宝,帮助他们表达,给他们一种充足的安全感、信任感。这时可以替宝宝说话,以宝宝的名义说声“谢谢”。宝宝可以从中懂得,如何用言语表示感谢,他们越觉得爸爸妈妈支持自己、理解自己的处境,他们自己也就越愿意使用这种形式。

宝宝的感恩之心需要从小培养,需要从生活当中的点滴小事培养,也需要爸爸妈妈们的榜样作用,希望父母们重新看待宝宝的感恩之心,帮助宝宝成为一个会感恩的人。

育儿观念:莫因溺爱毁掉孩子的感恩之心


育儿观念:莫因溺爱毁掉孩子的感恩之心

清晨,网上浏览信息,无意间看见一位妈妈写得一篇反思性文章——《许多爸妈不知不觉中在培养着白眼狼》。拜读完之后,深有同感。

文中的妈妈叫女儿吃饭,女儿没有立即过去,但当她终于忙完自己的事情过去吃饭时,却看见妈妈并未像往常一样给她乘上饭。“我的饭呢?”看着女儿脸上愤恨的表情,这位妈妈突然觉得也许自己的溺爱和包办代替正在培养着一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我班上的一个小宝贝——炳毅。炳毅十分乖巧可爱,在学校的时候也对老师“言听计从”,我一直以为他是个十足的乖宝宝。直到有一次,我在门口值班,远远地看着炳毅骑着自己的小三轮车开开心心的来了,孩子一看是我在门口,急急忙忙的下车跟我打招呼,没想到车子倒了。我还没等说什么,孩子就举起了小手,一边把小拳头挥向身后的奶奶,一边嘴里理直气壮的说:“你怎么没给我扶车子,你干什么去了,你不就是送我的吗?”我当时看到孩子的表现,只当是孩子偶尔的小脾气。直到今天早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并不仅仅是孩子的原因,也许孩子的错误表现与孩子生活的环境,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溺爱也是分不开的。

文中的妈妈何其有幸,在孩子七八岁时就及时的发现并纠正了宝宝的错误,让孩子渐渐地重拾感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几年前,那个机场弑母的日本留学生汪佳晶的妈妈似乎就没这么幸运。她无怨无悔的付出,一切的包办、溺爱培养出的并不是一位高学历、高能力的“海归”,而是一只真真正正的“白眼狼”。

一幕幕的惨剧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作为孩子家长和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不要再去一味的怨恨社会、吐槽教育,是否也要学会反思,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帮了孩子。

当你拿起橡皮帮孩子擦去错误的字时,你是否想过孩子自己也能擦得很干净;当你为孩子乘上一碗热乎乎的白饭时,你是否想到,孩子也许会干的更好;当你为孩子系上一枚扣子或者鞋带时,你是否想过孩子如果不练习,那他也许永远需要你......

这就是我今天看到的、想到的,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注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渐长成一名有担当、懂感恩的有为青年。家长朋友们,莫用自己的“力所能及”去助长孩子的“无所事事”,也莫再用你的溺爱和包办毁灭自己孩子那颗最纯最粹的感恩之心。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有感恩之心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有感恩之心上周六在公车上遇到那么一幕,如此平凡的一幕,却又如此感人的一幕,又是如此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幕。

从XXX站下车的乘客有那么的两三个,可上车的乘客却是那么多。车上原本站着的那个约10岁的小男孩,见乘客下车有座位可坐,便坐下,而原本站在其身旁的母亲则往车厢后面走去。刚上车的乘客中有一位是孕妇(其肚子大得已有点规模),跟随其后的是一位抱小孩的年轻母亲。待乘客打完车卡后,公车再次启动,这时一位头发斑白的老爷爷站起来,伸手拍拍那位孕妇的肩并示意让其坐自己的位置。孕妇道谢后便坐下,孕妇坐下后于是让那抱小孩的母亲把小孩给自己帮忙抱着。在我站着的旁边也有一位老人(估计这位老人是小男孩的爷爷),只见他在那小男孩耳边低语着,可小男孩不为所动。没过一会儿,老人便站了起来,把自己的座位让给那位白发老人。这时,白发老人说不要紧,但黑发老人说:"我觉得你应该比我大,你坐吧。"白发老人说:"我快80岁了。"黑发老人说:“我快70岁,你比我年长,你坐吧,我站着。"打量了一下这两位老人,白发老人虽然年长,但体格比黑发老人好,看起来挺硬朗的,而黑发老人则比较廋削,看起来有点孱弱……

这么一幕,让我联想到很多,如今大多小朋友都是独生子女,且多是娇生惯养,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尊老爱幼。加上年轻一代的父母不懂得如果更好的引导小孩子,只知道一昧的溺爱着自己的孩子,一心只想着给孩子最好的,可往往忽略了给孩子最好的其实是一颗感恩的心。当一个孩子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去学习,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去生活,我想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幸福。

而最值得我们敬佩的是老一辈的那淳朴的思想,从他们身上我们仍能看到儒家思想的礼让谦虚与孝悌。我想他们才是我们后一辈人学习的好榜样。

感恩之心需要培养,这比起学习知识更为重要


暑假中,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完了王修文博士的《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这本书。作为一名家长,读完后受很多的启发和感慨。

现在的孩子都缺少感恩之心。没看书之前,我认为这不是缺点,看了书才懂得了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感恩之心不能仅限于对父母的感恩,对父母感恩只是感恩的第一步,实际上我们生存于是,世间万物都值得我们去感恩。【感恩之心需要培养,这比起学习知识更为重要!】还有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快乐学习,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最重要“。教育好孩子就是所有事中的最重要。要让孩子爱上学习,帮孩子把学习当成玩,孩子喜欢做的,再多也不是负担,不是痛苦。孩子不喜欢做的,再少也是负担,也是痛苦。家长就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快乐学习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快乐的学习。

总之,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

《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读后感(周亚诺)

暑假中,在老师的推荐下,读完王修文博士的《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后,我知道了该怎样去教育我的孩子。

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最重要”。小时候,学习和成长是最为重要的;年轻时,找到一个好工作、找到一个理想的伴侣是最为重要的;当成为人父人母的时候,教育好孩子就是所有事情中的“最重要”。

书中讲到,教育子女,父母首先要学习。多数中国父母对教育的认识来自父辈或周围人的影响,还有自己的想当然。所以强调教育子女要加强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潜移默化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所以要培养教育好孩子,就先得从自身做起。

要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有礼貌、守信用、拥有感恩之心的人。

首先,要平等与孩子沟通。通过讲,一些古圣先贤的事例,比如孔孟学说,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挫折,让她从中受到激励,更要有勇气面对和承担,凡事都有两面性:成功与失败,如何做到成功不骄傲,失败不气馁,告诉孩子要以平常心看待这一切,都是人生中的一种历练。

其次,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一个有礼貌、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感恩之心建立在孩子对父母辛苦付出的认同和感激基础之上。孩子只有了解父母的辛苦,才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才会怀着感激之心看待父母,并随时准备回报父母。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当多的家庭已无需通过艰苦奋斗,甚至挣扎等艰辛的方式支付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孩子常常感受不到父母的艰辛。沟通的缺失是孩子感恩之心丧失的重要外因,随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家庭中更多的交流没有了,只有低着头玩手机,不能停的刷着朋友圈,跟父母几乎零交流了。【的确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家庭中可以定时使用电子产品,更多的时间用来交流,这很重要!】生活中,面对任何人与任何事都要心存感恩,时刻让自己的心量扩大,多包容他人。

然后,就是要有责任心,敢于承当。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事,特别是自己做过的事,好事不邀功,坏事不推卸责任,要敢于承当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从错误的事情中,总结经验,争取做到同样的事情不再犯第二次。

最后,要诚实守信,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不管在生活上、学习上。了解了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使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从而培育出聪明、健康、活泼、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家园共育《关于幼儿感恩之心的成长》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成长的滋味作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