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教育:上了大学为何还喜欢吸手指

04-18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儿童心理教育:上了大学为何还喜欢吸手指”,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心灵导航:

阿邵已经上大学了,让他苦恼的是,他还有个让同学们取笑的坏习惯,就是居然跟婴儿一样喜欢吸手指。阿邵性格比较内向,一直没有离开过父母身边,外人看来他并没有什么缺乏的,但是阿邵总是觉得,可能是父母给他的关注太少了,才让他有些怪习惯。

阿邵:我从小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我的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关怀。从我记事开始,我就喜欢一个人吸手指,直到我现在上大学了,我还是喜欢吸手指,虽然被人笑得我很不好意思,但是我就是改不了这个别人看起来很古怪的习惯。

芳芳:为什么你会觉得,你的成长过程缺少关怀?

阿邵:怎么说呢,还是说说我的父母吧。他们可真算父母中的极品了,其实他们两个感情倒是很好,不过就是因为他们过度恩爱,反而疏忽和冷落了我。

芳芳:可能你现在已经长大了,所以他们会认为你已经能够照顾自己了吧。

阿邵:他们又不是现在才这样,从我很小记事的时候开始,他们就是这样,一有时间就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我,好像我可以天生天养似的。从小学开始,每次开家长会他们都要缺席,但是我就没见到他们哪次去看电影缺席过。有时候我简直觉得,我就是个意外的第三者,冒失地闯入了他们甜蜜的生活,我觉得他们可能会认为我像个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他们原有的节奏。

芳芳:这可能是你父母的一种教育方式吧,可能他们会觉得你自己也能生活得很好。

阿邵:我从小就喜欢一个人趴在地上看小蚂蚁,看小昆虫、小狗,直到现在,我还对蚂蚁很感兴趣,我看到商场有“蚂蚁屋”卖的时候,简直高兴坏了。不过,每次看小蚂蚁,我都会一边看一边吸手指。

芳芳:你有这个习惯,可能是因为你虽然长大了,但是内心却没有安全感。

阿邵:我觉得从小他们对我这个习惯就不闻不问的,而且他们真的不像我同学的爸妈一样懂得关心孩子,人家家长下雨了会送伞到学校,每天上学放学来学校接送,我父母啊,从来没做过这种事。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小时候对这些细节很在意,当然,现在已经无所谓了。

芳芳:难怪,吸手指可能有时候也是你自我安慰的一种形式。

阿邵:反正这个习惯很让我崩溃,我虽然比较内向,但我还是蛮自信的人。但是人家一看到我有个吸手指的怪癖,除了耻笑就不会对我有别的评价了。

专家点评:

王静

深圳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顽固性习惯更需要心理调节

在阿邵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对孩子缺乏关爱,只能用顽固性习惯来加强脆弱的自尊。

吮手指、咬指甲、咬铅笔和咬衣襟,这些顽固性习惯在儿童中是最常见的,大多始于幼儿。如果在幼儿期能及时消除吮指行为,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会逐渐消失,不需要特别的矫治,像阿邵已经是青年了,还存在这种习惯的不多见,并有可能影响他今后的人格成长。

此外,随年龄增长,青少年对父母权威认同程度下降,像阿邵这种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对父母权威认同程度最低,亲子间的亲和度低,因此,它对亲子关系的消极影响也最大。建议阿邵父母要跟他一起配合心理治疗,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教育不当儿童心理问题多


教育不当儿童心理问题多

黑龙江省大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最近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心理问题不容乐观。专家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家长和学校教育引导不当带来的。

这家心理卫生机构地对2000名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的调查中以现,有30.3%的孩子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其中40%有情绪不稳定,适应不良,学习压力感过强等问题。

这家中心的心理科主任赵希武等人分析认为,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至上的错误家庭观念。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过高,把孩子的学习看得过重,父母的这种观念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孩子,往往造成子女学习压力过重。其次,社会上成才观念的误区也间接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认为只有上大学才是成才,否则就要被家庭和社会歧视,迫使孩子把过多的时间投在学习上,影响了孩子的社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人际关系问题也随之产生,此外,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儿童心理科医生姜欣指出,除了学习,孩子们都有爱玩的天性。在玩耍中,他们学会了与人相处,模仿伙伴们的为人处世方法,学会忍让、宽容、合作等人际交往的优良品质和性格,这是儿童自我发展的需要。违背孩子成长的正常发展规律,管束过严,经常打骂,会形成两类性格的孩子:一类孩子压抑成性,变得内向、胆小怕事,没有自信心,敏感自卑,创造能力差,不会与人效;加一类较倔强的孩子则形成逆反心理和反抗性格。

生活中,父母往往对自己孩子的发热、咳嗽、打喷嚏过于关注了。无可厚非,对于弱小的孩子来说,生理疾病的确是头号敌人。而单纯关注孩子身体状况是不够的,一个真正健康的孩子,不但要身体健康,更要心理健康。

那么,对于孩子遇到的一些心理上的问题,父母该通过哪些手段进行疏导和化解呢?

1、受屈孩子的安抚

孩子受到委屈时,父母应该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当时的心情。当孩子向你表达某种感受时,你可用孩子的原话表示你对他的理解。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作反射情感。

如,小勇从幼儿园回家后,一直不高兴,妈妈问他出了什么事,小勇说:“今天下午,明明不是我打刘娟的,可是老师硬说是我打的,真气人!”这时,我们可以接着说:“明明不是你打的,老师硬说是你打的,是气人!”小勇觉得父母是站在自己一边的,气也就慢慢地消了。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安抚受委屈的孩子,使抑郁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孩子的情绪便会趋向平静。

相反,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委屈的样子,一个劲地追问:“老师对你说了什么?!干了什么?!”,“你为什么不对老师说清楚?!你怎么这么蠢?!”

对面这样追问和责备,所起到的作用只会使孩子倍感感不满和委屈,使孩子负性情绪的能量成倍地增长,可以说父母的这种解决方法无疑等于火上浇油。

2、允许孩子自然流露各种情绪

孩子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是毫无掩饰的,他们敢爱、敢恨、敢说、敢笑,这是幼小孩子心理方面的一种优势,一种使得孩子能及时宣泄各种情绪能量的优势。他们自然流露这些情绪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只要不扰乱别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伤及别人,就没有什么对和错之分。并且我们要鼓励孩子他们这样做。

发脾气、反抗行为、哭泣、大声喊叫比默默承受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当然,这里所提倡的情绪宣泄,必须区别于以哭闹为手段去达到某种不合理的需要。

有的年轻父母或者不了解情绪自然流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意义,或者缺乏相应的耐心,他们往往不允许孩子公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当孩子出现了不良的情绪时,他们强行地让孩子自我压抑,甚至有的父母还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压抑孩子的情绪的自然流露。有的男孩心里难过时大哭不已,往往会遭致父母们的讥笑或者压制:“男子汉也哭,羞!羞!!羞!”、“男子汉要坚强,不许哭!”如果长期地经常这样压抑自己或者受到压抑,最终将会使孩子不堪重负,而导致心理失衡,造成人格方面的病态发展。孩子的残忍行为、强迫行为、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等等,很多时候就是其内心的紧张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或者正当的宣泄而造成的。

3、玩具也存在心理问题矫治功能

玩具不仅有玩耍功能,还能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父母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问题选择玩具。

1)积木、棋类、串珠

玩这些玩具,需要“心静”,因此能让孩子改变缺乏耐性、注意力不易集中等问题。经常玩这类玩具,有利于培养毅力和注意的坚持性。而这些玩具,对于那些性格孤僻不爱动、沉默寡语、不合群的的孩子来说,会更容易令他们沉迷于此,而失去许多与人交往的机会,孩子越是沉迷于此,他们就越发变得孤僻不爱动、沉默寡语、不合群。

2)制作性玩具

制作玩具可以纠正孩子急躁的脾气。孩子性情暴躁,做事毛手毛脚,“破坏性”很强,他们如果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会慢慢培养耐心、细致、不急不躁的良好性格,使孩子变得心灵手巧。

3)新奇玩具

给内向的孩子买些特别“好”的玩具,让其有“资本”吸引其他孩子,并从中获得与人交往、分享的快乐。

4)动态玩具

给性格孤僻不爱动、沉默寡语、不合群的的孩子,提供动态的玩具,如惯性玩具、声控玩具等,让他们在轻松、自由、不受压制的游戏氛围中追逐汽车、飞机、坦克,踏着童车四处转,并和小伙伴一起共同操作,使用同一玩具。

另外,有些孩子存在着某些心理行为问题,这时我们可通过游戏方式进行矫治,例如:纠正孩子怕黑的游戏,将房间里的灯全关上,在黑暗中进行抢球比赛,看谁抢得多。多次活动后,孩子也就不怕黑暗了。

此外,目前多数学校还是应试教育,为提高升学率采用题海战术,学生以考试成败论英雄,片面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忽视情商的培养,对孩子的心理畸形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造成孩子面对挫折不知该如何面对,不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以致发生极端的行为。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主任匡桂芳提醒,儿童出生气质类型可以分为三种:易抚养型、中间缓慢型、难抚养型。易抚养型儿童天生乖巧爱笑,正面情绪比较多,适应能力比较快;中间缓慢型儿童适应性慢,能忍耐,心理变化不容易被发现;难抚养型儿童爱哭闹,坚持性特别高。与易抚养型相比,中间型与难抚养型心理更脆弱,更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问题。

重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重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也就是说,如果精神和社会生活状态不够完好,不是健康的标志。

孩子的一些问题:

不好好吃饭;不能独立睡觉;

不愿和他人交往;

不懂礼貌、不服从纪律;

经常打架、爱发脾气、攻击行为;

过分胆怯或焦虑;多动、学习困难;不良习惯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是家长的困惑,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医生的关注。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育儿理念滞后,只重视身体健康、智力发展,忽视早期良好心理和行为培养的倾向,全国4-16岁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达13.97%,社会适应问题的检出率为23.46%。儿童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全国各地调查,儿童行为偏离的发生率达到10-20%,明显的心理障碍性疾病为3-5%。

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童保健科于2010年对我市11个镇区各级幼儿园66间共12804名儿童进行了心理行为情况筛查(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结果显示:阳性率为14.1%(主要表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其相关影响因素涉及性别、年龄、住址、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管教方式、父母关系、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家庭收入、家居面积及母亲孕期情绪、营养、新生儿期患病等等。

儿童有其心理年龄特征:

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由此表现出的占主导地位的、典型、本质的特征,为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儿童行为发育即心理发育,儿童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包括:动作、言语、认知、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成,同时又受不同年龄生理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其制约。多数儿童在发育的某阶段都会经历各种心理、行为方面的暂时性适应不良。

重视儿童心理行为筛查:

一个人的心理失调或异常,其根源大多在幼儿期,因此,心理卫生保健从儿童抓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意义重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心理行为筛查是儿童保健的内容之一,家长应重视定期的儿童保健,进行儿童健康管理。如发现孩子难养育或不符合年龄的异常表现,最好找儿童心理专科医生进一步诊治。

隔代抚养有害儿童心理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工作忙等原因,常常将孩子交给孩子祖辈抚养。这样既可让老人因抚养孩子有事可干,而内心充实,又因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情关系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父母放心,可谓一举多得。就目前看,隔代抚养主要出现在农村夫妇两人都外出打工的家庭和城市双职工的家庭。据调查,目前我国约20%的独生子女是由其祖辈抚养着的。而祖、父、子同住,孩子主要由祖辈抚养的在我国则更普遍。孩子由祖辈抚养有多种好处,但隔代抚养也有不利之处。

1、隔代抚养较之父母抚养,更易养成孩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老人的心都比较慈、比较善;再加上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祖辈抚养,祖辈们更是备加关爱,真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什么事都依着孩子,迁就孩子,为孩子辩解。而在这种溺爱、袒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这实际上给孩子培植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病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隔代抚养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整天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将自己全部感情投到孩子身上,也是无法取代父母之爱的。孩子缺少血肉相连的父母之爱,极可能使孩子因情感缺乏而产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导致产生诸如心理和行为障碍、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易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等问题。

另外,隔代抚养也会影响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有时甚至是一辈子的。笔者的一位老师,因觉得上海的教育条件较好,就将孩子送到在上海的父母家,一直到孩子14岁时,才接回到身边。可孩子回来后,与父母好像是陌路人似的。开始孩子的父母以为与孩子还处于磨合期,就想尽一切方法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然而四五年过去了,他们与孩子的关系仍处在开始的状态,令他们后悔不迭,痛苦不已。

3、隔代抚养最严重的危害在于这种抚养方式极可能导致小孩心理变异,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和疾病。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隔代抚养一般会导致以下几种心理问题和疾病。

首先,孩子长期处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语言和行为,这对于模仿力极强的孩子来说,极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或更严重的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

第二,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极有可能使孩子的视野狭小,使孩子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活泼,不利于养成孩子开阔的胸怀,活泼、宽容的性格。这样使孩子长大后,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易产生交际恐惧症。

第三,人老后,其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为模式化,往往表现出固执、偏激、怪异的想法与言行。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怪异的心理和行为、人格的偏离、暴力倾向加剧等等。

第四,老年人抚养孩子,常常是过分的关心和溺爱,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没有机会做自己的事情。长期下去,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和果断力,产生依赖心理和受挫力差的毛病。这使孩子在成长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产生心理与行为的障碍。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第一,有正常的智力活动。求知欲强,好奇好问,爱观察、爱学习、爱幻想,有抱负,注意力比较稳定、集中,喜欢自己动手做事。

第二,乐于同人交往,能适应学校和家庭的生活。乐于交朋友,待人热情,能跟周围的人友好沟通,有同情心,心中有他人、有集体,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在家里也跟家人亲切、和睦,心情愉快。

第三,性格开朗活泼,情绪饱满愉快。热爱生活,心情开朗,天真活泼,乐观,积极向上,心地善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解脱烦恼。

第四,正确评价自己。懂得自尊、自爱,不自卑也不妄自尊大,自信心强,有一定独立性,喜欢独立做事,也爱表现自己(或叫“逞能”)。

第五,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的正常表现在四个“一致”:1、行为举止与年龄特点相一致。

2、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

3、反应强度与刺激相一致(如该激动时激动,不因琐事而发脾气,该冷静时就冷静)。

4、行为一贯与统一(不是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儿童心理辅导 家长是关键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孩子的心理与性格,其实大都是在父母潜移默化的行为中被塑造起来的。有“长不大”的父母,就不会有“长得大”的孩子,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科刘金同教授建议广大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以榜样力量塑造孩子性格,以实际行动完善孩子心理。

心理问题重视而不恐慌

英国作家罗德亚德·吉普林曾在一篇著名的写给自己12岁儿子的诗中写道:如果你在成功之中能不忘形于色,在灾难之后勇于咀嚼苦果……你就是真正的男子汉,我的儿子。但现实中很多家长却唯恐给孩子“苦果”,每天源源不断供给孩子的都是“甜果”。

“自私、被过度保护与溺爱,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刘金同教授说,“但是这种通病是否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是否需要接受治疗或者严厉惩罚,是需要经过严格判断或者诊疗之后才能下定论。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心理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但绝不应恐慌。”

刘金同教授表示:“很多父母喜欢采用非此即彼的极端方式来教育孩子,过分溺爱是一种,过于严苛、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是另一种。两种方式都对孩子身心健康不利。”

奖惩方式适当而不教条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奖励与惩罚。有的孩子可能通过父母的指正批评能够自我改善,但有的孩子确实屡教不改,这时候该不该惩罚呢?又应该怎样把握惩罚的度呢?

“奖励与惩罚都是必要手段,但是在具体使用中,应该合理正确运用。”刘金同教授告诉记者,“比如有的孩子年纪很小,不懂得道理,这时候采用一些惩罚措施,利用行为矫正手段,是可以起到良好效果的;适当的,而不伤害人身与人格的体罚,也是可以被运用的。”对于如今很多家长过度敏感、干涉教师体罚孩子的行为,刘金同教授也建议家长们应该正确冷静看待:如果体罚在适度范围内,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如果超出适度范围,伤害到孩子身体或者人格了,应当予以及时制止。

很多家长谈起对孩子的奖励也是多有顾虑,既想鼓励孩子行为,又怕孩子养成“无利不起早”的习惯。对此,刘金同教授认为不同类型孩子应该区别对待:对于一贯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所做的诸如打扫家务、完成作业等份内事的行为,不必予以奖励,但是对于那些原本没有养成这样良好习惯的孩子,应该给予奖励,等孩子慢慢做得好了,奖励也逐渐减少,最终达到让孩子自觉行事的习惯就可以了。

习惯养成践行而不说教

“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心理需求。”刘金同教授告诉记者,“孩子如果有了‘病’,病根大多数都在家长身上。”

在家庭中建立起良好的秩序,让孩子明白长幼有序,是形成孩子良好性格的关键。这方面父母是否起到了好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人类的精神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不像血压等数值,有标准可供我们参考,所以把握孩子心理走势,最重要的就是家长能否以身作则。

“比如,对于那些要求不断提高,甚至超出合理范围的孩子来说,家长们首先应该思考,是谁长期以来,一直在放纵着孩子的欲望。”刘金同教授说。

最后,在寒假到来之际,刘金同教授也建议家长让孩子多参加团体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活动,培养孩子融入集体、与他人分享的习惯。孩子心理究竟能否健康成长,家长是最关键的“引路人”。如何做好这个“引路人”,是家长需要不断学习的课题。

儿童心理疾患多因父母


儿童心理疾患多因父母

儿童心理疾患多由父母引发

有关资料表明,79%的儿童心理疾病是由父母心理错位而引发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家长认定自己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将达到本科以上水平,几乎100%的家庭赞成在孩子0岁~3岁期间进行教育,并有相当部分的家庭用智力开发的形式来代替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遗憾的是,这种“拔苗助长”同儿童注意力只集中几分钟的心理发展规律相违背,只能是欲速则不达,时间一长,儿童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渐渐会失失控制和协调能力,极易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由父母心理错位引发的常见儿童心理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电视孤独症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呆在家里没有小伙伴,家长们又怕孩子到外面去不安全,迫使他们只能与电视为伴,长此以往,很容易将电视节目里的人或小动物当作自己的伙伴,以替代与同龄伙伴相处的乐趣。但是,电视画面的直观性节目内容的丰富多彩,往往也让孩子迷恋,以至于对别的事物渐渐失去了兴趣,进而与家长及周围的人交流也日趋减少。有的儿童在不看电视时,也常常独自发愣,沉默寡言;有的孩子甚至见人就躲,见物就怕,性格孤僻,精神医学上称之为“电视孤独症”。

学习焦虑症心理学家认为,过度焦虑会使人失去心理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恐惧心理。孩子放学回家便被父母关在家中做作业,心理上会受到很大压力,从而产生了“作业恐惧症”;二是应付心理。大量作业给孩子带来的是苦涩,有的孩子不得不被动应付,以“交差”了事;三是反抗心理。孩子们渴望从“书山”、“题海”中解脱出来,不能容忍家长的粗暴态度,一些个性倔强的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采用“不会做”、“身体不舒服”为借口以示抗议。

神经性紊乱综合症该综合症是由于学习紧张、心理压力过重引起的,患神经性紊乱综合症的学生对课堂有一种神经性的条件反射,一进教室就不由自主地挤眉弄眼、打嗝干咳、四肢抖动、目光散乱、自言自语,而这些行为一开始并没有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表现,往往被误认为是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从而使病情加重,得不到及时诊治。

感觉综合失调症其主要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一考试就紧张,人多不敢说话,学习丢三挪四,挑食厌食,爱哭爱闹等。感觉综合失调的儿童,智力一般在平均或平均水平以上,但由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会出现学习成绩落后、运动技能差、适应能力差等现象。

为防止儿童心理疾病的发生,父母应主动调节好自己的心理期望值,不要强制“拔苗”。

喜欢《儿童心理教育:上了大学为何还喜欢吸手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