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哈姆雷特读后感如何写

07-29

经过谨慎地筛选小编给大家整理出了一篇最新的“哈姆雷特读后感”。我们应该把阅读看得和吃饭一样重要,作品便是一本给我们精神粮食的好书。 以系统化记录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在做出决定之前请参考各方意见并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1)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哈姆雷特》就是一幕极具震撼力的悲剧。

哈姆雷特是勇敢的,也是不怕死的;但是,他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却了行动的力量。哈姆雷特理想崇高、思想深刻,他立志重整乾坤,但他又耽于沉思、自责、自我怀疑上,加之忧郁与孤独,他迷惘、矛盾又痛苦。于是一再拖延复仇计划,导致了最后的结局。

文中最令人同情的就是悲惨的配角奥菲利娅,她柔弱、沉静、腼腆又天真无邪。但她脆弱的身心却被爱和恨挤压和折磨。不幸的是,她是痛苦和无助的,但她忍受了,最后她失去了自己,离开了自己。

“生存还是毁灭?就是默默地忍受命运的**,就是勇敢地面对世界无尽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清除掉。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尚?”这峨我不知道,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分得清的事情,只是哈姆雷特选择了后者,承担起了那项他承担不起,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但又决不可推卸的复仇重任。

在今天的现实中,如果我们遇到困难,我们应该面对困难还是选择逃避困难?我想应该是面对。不管有什么困难,没有人能解决,除了死亡。

可是就算在死亡面前,如果能勇敢的接受,那么也算的上高贵了。总之,不管我们面临什么困难和障碍,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接受挑战。

很早以前就拜读过莎翁的经典之作——《哈姆雷特》,而再次阅读,却让我生出了不一样的的想法。有一句话说“一千个人的眼中,有着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觉得一个人的眼中,也有着一千个哈姆雷特。

以前,我认为哈姆雷特是懦弱的,他对于复仇犹豫不决,“生存还是毁灭”的思考使得他精神恍惚。但在我的印象中,英雄总是勇敢果断的。即使面对死亡,他也毫不犹豫地慷慨地死去。哈姆雷特对他母亲的爱是混合的。虽然她母亲爱他,但她对丈夫不忠,做了一些违背道德的事。

如果是英雄,不是应该大义灭亲,保全自己也是保全母亲的名声吗?

面对他叔父即位,迎娶他母亲,哈姆雷特十分不满,心中诅咒,却无可奈何,任凭事情的发生。如果是英雄,我认为应该坚决反对。

我认为哈姆雷特是愚蠢的,比如安排一场戏剧,让自己以前刻意的装疯的努力前功尽弃,暴露了自已。我想英雄们一定会有更巧妙的办法!既能看清敌人也不会暴露自己。

例如,当国王祈祷时,他有机会报仇,但他因为一时的软弱而放弃了。“他现在在祈祷,我正好动手;我决定现在就干,让他上天堂去,我也算报了仇了。不,那还是要考虑一下:

一个恶人杀了我父亲,但我,他唯一的儿子,把他送到了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抱怨了。”太愚蠢了,如果是英雄,早就一刀杀了国王,自己登上王位,与美丽温柔的奥菲丽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哪有后来的悲剧结尾。

所以哈姆雷特怎么能算是英雄呢?但古往今来,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赞美他?这一遍读《哈姆雷特》,我找到了答案。

我想象中的英雄是完美的,但没有人不怕死,没有人不爱他的母亲,没有人不犯错误。

不完美体现真实。谚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作为审美对象的人或事物,不可能尽善尽美,必然带有某种缺陷。“白璧无瑕”与“微瑕”往往结伴而行,唯其残缺,才能真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正是哈姆雷特的犹豫使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完美的上帝。

不完美促人以遐想。若是哈姆雷特一开始就决定复仇,没有开始和后面的犹豫不决,那么《哈姆雷特》的故事便不会这样跌宕起伏,引发无穷的联想;若不是哈姆雷特性格上的矛盾,那么也不会发人深省,引起读者的思考。

不完美孕育着希望。倘若把现实想象得过于单纯而美好,稍遇挫折就易于一蹶不振;倘若把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意中人想象成“完人”,一旦发现他(或她)的瑕疵就会备感失落。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在失望中看到希望,在现实中创造未来,在不完美的超越中拥抱新生活。

畸形之美,生命真谛的展示,希望的摇篮。

不完美才是人生。季先生在文章中说:每个人都为完整的人生而奋斗。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想想确实如此:除了苏东坡先生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外,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还有“不如意事常**,可与言人无二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一生,面对未知的世界,注定是不完美的。只有在不完美中,人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人清楚地看到前方道路的曲折,路旁的荆棘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只有在不完美中,人们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因为不完美,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残缺,思维的残缺,性格的残缺,生活的残缺,然后才能逐步的改进,更新,努力,追求,奋斗。

要学会接受现实中的不完美。生活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不完美。我们都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有太多的错误要弥补。为了保持平衡,我们必须给自己一点宽容,接受现实生活中的不完美。必须明白有的事是自己无法改变的,所以得学会如何平衡自己的内心,不执著、不强求。

事世上,世上真正的智者往往理解完美的不完美。拒绝完美就是珍惜拥有,过分追求完美往往会失去远处的美丽风景!

一个复杂而矛盾的悲剧———《哈姆莱特》读后感

莎士比亚的这部《哈姆莱特》为我们展示的,是当一个高贵的灵魂——哈姆莱特遭遇两难的抉择时,在命运的驱使下,并围绕他展开的一个悲剧。

《哈姆雷特》整整被推崇了几个世纪。直到现在,依然震撼人心。这一切不是情节的因素,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学手法,还有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它描述了一个非常原始的悲剧,人类悲剧。剧中的人物,地位不同,性格鲜明,但都遭受了同样的东西的摧残,那就是摆布自己的欲望,还有被称之为命运的伟大的囚笼。这样的情况,也许从有人之后就没有消失过。

他们是与人共生共在的。然而,这些都是从西方角度得出的结论。

作为莎士比亚的中国读者,我想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这部作品。但正如标题所说,哈姆雷特是一个矛盾的悲剧,理性与复仇,理想与现实。但当我们用中国正统来看待西方文学时,这不是一个矛盾吗?

我们固然同情和惋惜他的遭遇,父王遭毒杀,母后被夺志,原本应该将要属于自己的王位,被自己的叔叔夺去,为了复仇而装疯卖傻,终日在矛盾中挣扎而让自己郁郁寡欢,最终,复仇是成功了,但也陷入了圈套,性命也搭上了!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个男子汉应该是有远大志向的,应当是冷静镇定,坚毅,当机立断的。但是他却总是沉郁,总是在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苦闷,总是那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缺乏城府,有了想法,就是不去实施,总把时间浪费在思考上,这实在看得让人着急。更令人觉得不痛快的是,他居然错过了手刃仇人的机会,理由是因为国王正在忏悔,此时杀他,会让他得**堂。

这在我们眼中是何等可笑的理由呢?我们注意的报仇是肉体的消灭,但哈姆莱特把仇人的灵魂也兼顾了。看来在西方人的世界里面,宗教在生活里扮演着重要的格式,人文主义和宗教思维之间的斗争,这个大概也是哈姆莱特的矛盾之一吧。

随着对这部作品的深入阅读,才发现,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以中华文化的角度予以评论,只是评论,而不能用于了解的。这种角度只是一种理性的看待,事事岂能尽如人意。所谓不是伤心人,不作伤心语。

何况,在理性和复仇,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第三者,就是那个让哈姆莱特发出“生存或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在奋斗中扫清一切,哪种选择更高贵?”这样的感叹和疑问的命运。

试想,一个正值人生大好年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一个本来对生活充满理想和希望的,热爱和熟悉戏剧的,性格带有一些忧郁的王子,忽然,命运驱使,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了,王位被夺了,身边充满谋害,而父亲的灵魂希望他为自己报仇。他也曾经觉得“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但这个世界,突然之间变得黑暗了,变得丑陋不堪了,让他也觉得,“这

个泥土塑造的生命算什么,人类不能使我发生兴趣”,这种极度的绝望和痛苦,叫人情何以堪,哀莫大于心死,要是发生在我们身上,该会是怎样?

说这里,不得不说哈姆莱特犯下的两个错误,其一,用戏剧来试探国王,其二,终日讲一些有逻辑的“疯言疯语”,不过,那是些很有道理的话。例如“上帝给了我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改了另一张脸”,“宁愿死后得到一首恶劣的墓志铭,也不要在生前受到恶毒的讥讽。”这些话既表现了哈姆莱特内心得独白,也表达了作者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当人文精神遇到丑恶的现实时,原来人们是这么想的。

言归正传,我觉得哈姆莱特毫无保密观念,如果是一个中国王子碰到他那样的遭遇,必然是韬光养晦,低调行事,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等待爆发那一天,可他却用戏剧来试探国王,也总在与人的对话中,隐隐约约地表达了对国王,母后的不满和痛恨。幸运的是,国王没有发现,只是想尽办法把他压制住,最后还想把他送去英国,顺顺便借刀杀人。

还有,这部作品,并不是哈姆莱特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涵盖多人的,互相相连的悲剧。哈姆莱特装疯卖傻,侮辱了奥菲利亚,杀死了她的父亲波洛涅斯,在这些打击下,奥菲利亚疯了,自杀了,奥菲利亚的哥哥,雷万提斯,因为父亲被杀和妹妹的自杀,和国王走到一起,参与了**哈姆莱特的阴谋,结果,他也死了。本性纯洁,却为了名声和欲望挣扎的往后,选择了欲望,改嫁给国王,最后为儿子喝下毒酒,也死去了。

究其根源,就是欲望的道德的矛盾,理性和感性之间的矛盾,在我看来,悲剧的根源,局面的打破,就在于国王为了权力和欲望,杀害了自己的兄弟,夺去了王位,他的双手沾满鲜血,他的忏悔让他逃过一劫,但是却逃不过命运最终的审判。而当他的侄子哈姆莱特想要复仇,便牵扯出后面的故事,种种丑陋和黑暗的行径,被玷污的灵魂,连哈姆莱特也被污染,他的咒骂话语,他对奥菲利亚的侮辱,个人也不太想得通,为什么他能对自己心爱的女人说出那样的话呢?还把她逼死了,或许,雷万提斯对于哈姆莱特的评价,也有几分道理,哈姆莱特的爱情,只是“一朵初春的紫罗兰,早熟而容易凋谢,馥郁而不能持久,一分钟的芬芳和喜悦“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复杂,矛盾,互相交织的悲剧。从上边的论述看来,除了对人文主义的宣扬和反思以外,《哈姆莱特》这部作品,还多了一种警世意义。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创作于1601年,是四大悲剧之首,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的思想特点和创作成就,被誉为莎翁戏剧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颗钻石,它是莎士比亚的骄傲。

《哈姆莱特》主要写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王复仇的经过。后来用“哈姆莱特”来比喻那些遇事犹豫不决,顾虑重重的人。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概括了他的复杂性。

莎士比亚在剧中说:“这是一个颠倒的时代”。不错,彼时丹麦国的状况是:

婚礼紧接着葬礼;敌军压境,宫中却仍在纵欲狂欢;朝廷里众大臣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社会上民众群情激奋。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哈姆莱特生活的时代与环境,这一切造就了他的性格与一系列看似怪异的行为。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2)

怎样才是心碎,怎样才是悲痛,怎样才是忧郁,以前的我看过许多表演,居然从没有这么深刻的体会过,直到看到万斋桑演的《哈姆雷特》那一刻,我终于了解人类的痛苦可以达到怎样的地步。

哈姆雷特的叔父杀害他父亲,娶了他母亲。哈姆雷特为了复仇,伪装疯癫来麻痹他叔父。可是一个人痛苦到了极点,情绪过于激动,歇斯底里的时候,本来也就和神经失常差不多,怕是连本人也不能肯定并没有疯掉吧。

失去父亲的痛苦,对母亲再婚的愤怒,对叔叔的仇恨,

无力报仇的感觉总时交织在一起,使他无法得到安宁。

第一秒还在抑郁,第二秒失控,情绪不断变化,矛盾心理几乎把他撕成碎片。

即使作为观众,我也能感受到那种感觉的敏锐和强烈。然而,我感到的痛苦只有哈姆雷特的千分之一。看了万斋桑的哈姆雷特,我这样想着。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认为复仇是荒谬和毫无意义的。不是应该向前看,move

on,不要停留在没有建设性的负面情绪里吗?即使报了仇,能让死者复活吗?

可是看了万斋桑的哈姆雷特的我,没有一刻怀疑过他为父报仇的决定。这个决定,与理智无关,纯粹出于情感。但凡看到他的极度痛苦的人,会了解到只有杀死仇人,才能使他重获心灵的平静。

用理智来衡量,反而变得没有意义了。

他复仇的决定,就是所谓的“成年人的抉择”吧。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做决定时,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出于什么原因或情感,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此必须承担一切后果。

抉择是否正确,合乎道德标准,并不是重点,因为不管怎样,他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甚至付出生命。

万柴山的哈姆雷特不是传统的犹豫怯懦的王子。日本评论家对他反传统的演绎颇有微词;而我,却喜欢万斋桑的哈姆雷特:那个在这混乱的世间还保持清醒的王子,那个成熟勇敢决绝的王子,那个血液中没有一盎司犹豫存在的王子。

不同的哈姆雷特,但在我心目中是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3)

to be ,or not to be

“to be or not to be , this is a question!”

众所周知,《哈姆雷特》被誉为莎翁戏剧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颗钻石,它是莎士比亚的骄傲。这本书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沉默,寻着我灵魂的方向。

“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与其说是哈姆雷特的人生困境,不如说是莎士比亚对人生哲学的洞察。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看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和他最伟大的作品,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演绎都会让人对这一部经典再一次来一遍心灵对话,每一次的对话都是对人生新的体验。

志向远大的王子热情奔放,乐于思考,热爱父母,对友谊和爱情忠心耿耿。他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坚信自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很喜欢他对人类的这段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文艺复兴时期,莎翁的这声疾呼,唤醒了人的意识,实在令人精神振奋!

然而,父王的忽然死去,自己敬爱的母后又在一个月内嫁给自己的叔父——克劳迪斯。他说“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来表达对母亲的不满。

在这个异常重大的变故面前,使得哈姆雷特对爱情、友谊、理想的幻想都开始破灭,他开始怀疑“女人”,怀疑“人”,怀疑社会、人生。使他一点一点的“失魂落魄”下去。

在城墙上遇到自己父王的灵魂,得之自己的父亲是叔父所杀之后,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是不言而喻的。对自己原先的天真进行了再次否定,他不信任,“我所见的幽灵也许是魔鬼的化身”。所以,哈姆雷特找了一出和鬼魂所说的情景相似的戏剧《贡扎克之死》,添加了一些台词让戏班子演出,以试探克劳迪斯。

在戏中戏中发现了叔父的罪大恶极之后,哈姆雷特依然没有终止他的彷徨。为什么?哈姆雷特并不是那种高喊口号的人,怀疑使他思索。

原本完美的东西不存在,贞操无法抗拒欲望,道德无法战胜贪婪。

在母亲的卧房里,他杀掉了偷听的老臣--------他心爱的姑娘的父亲,因此被堂而皇之的遣送出境。可想而知,他的爱人——奥菲利亚,这个孤苦无依的姑娘,在父亲被情人杀死、情人不在身边,哥哥在外流浪的情况下,终于疯了。

奸王密信要借英国之手杀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掉包计划和返回丹麦的旅程也竟然如此顺利,以及掘墓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令王子加深了对上帝和天意的迷信。严酷的现实使得他必须将思路集中在克劳迪斯身上。比剑中,奸王在旧的罪行上又加上新的罪行,激发王子采取果断的行动,自己也同归于尽。

他完成了为父亲报仇的任务,但他没有也不能完成改造宇宙的任务。

对于和奥菲丽亚的“爱情”。哈姆雷特对奥菲丽亚到底有没有爱呢?可以说是有的,但还是忏悔多于痛苦。

怜惜后悔多于爱。实是上,他看到奥菲丽亚,这个从前无知的女孩,因为自己的原因失去了家庭、理智和生活。他不禁后悔。在这种状态下,他跳进奥菲丽亚的坟墓忏悔。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发生在哈姆雷特身上的事情,引发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他的人生中诸事顺逆的时候,他是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的,那时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的光亮面,那时的生活无疑是美好的,那时他只是个无忧无虑的王子。当突如其来的悲剧迫使他直面生活的阴暗面和人性的丑恶面时,正值中年的哈姆雷特肩负着沉重的复仇使命。他的心整天充满仇恨,这使他的心又黑又沉,他掉进了无法解脱的痛苦深渊。最后,毒酒和毒剑结束了一切,一场宫廷悲剧终于结束。

尽管汉奸国王死了,哈姆雷特也付出了失去自己、朋友和母亲的生命的代价。

我们不能以一笔交易来看待这场复仇悲剧值或不值。但如果哈姆雷特没有死,他一定会成为丹麦最受欢迎、最仁慈、最宽容的国王。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着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哈姆雷特”,已经不是一个形象,而是一个人。在《哈姆雷特》里有着似乎应该是属于永恒与不朽的东西。

因为它谈到了人生的抉择,谈到了一个生活在特定的历史与生活环境下的人,在对他个人来言是独特的,而对于全人类来说又是普遍的命运面前,在只有从过去所积累的有限的经验可以凭借与依托的情况下,所选择的人生之路。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经里也代表了我们自己的经历,他所面临的命运也是我们在人生某个阶段所面临的。面对绝望的存在,我们在矛盾中摸索真理,在迷雾中寻找真理,在困境中行动,在没有标准和可衡量标准的世界中重建价值体系和精神大厦

我发现剧中的所有角色都面临着一种极其强大的力量,即外部世界。原来,他们都像孩子一样快乐地生活在天堂为他们安排的温床上。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这些襁褓中的衣服其实是一片沼泽,就像一个深渊,他们有多小。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哈姆雷特最早发现了自己的无能。这不仅是他复仇的无能,更是复仇本身的无能。

国王的篡夺王位,王后的改嫁,都不同意义上和这个行为有共同之处。他们全都没有达到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反而陷入了另外的困境中。

在困境中,苦苦挣扎,不能自已。

阴谋,暗算与残杀,这些是违背哈姆雷特善良纯真的本性的,但又是他复仇的使命所必须的。处在人生中花样年华的哈姆雷特背上了沉重的复仇使命,心中整日充满仇恨,使他内心阴暗而沉重,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痛苦的深渊,悲剧开始了。

哈姆雷特是不完美的,有时他的抉择是非理性的,相当冲动的,比如当他在激怒之下一剑刺死他误以为是国王的波洛涅斯时,然而或许正是他这种不理智的抉择,这种人性的弱点的表现,让我们打心底里接受和认同他的艺术形象,因为我们常常可以在自己身上看见他的影子……

冷静下来,回头看看。事实上,哈姆雷特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一个人。他的改变过程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吗?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当我们在幼年、童年、没有踏入真实的社会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快乐的踌躇满志的王子,在我们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与好奇,那时我们有太多的梦与想,让我们为自己的梦与想都来不及应付又怎么可能会有时间来伤感那么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呢?

当我们慢慢地成长起来,到了青春年少的时候开始变得落魄,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也是如此,更何况我们在这个时候是比较敏感与心萌动的时代,也仍然保留着童年时代的那颗童心,对有些事情仍然抱有美好的憧憬,当事情的结局不如自己的梦想之中或理想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郁郁寡欢甚至是自暴自弃,那时周围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那么的丑恶与讨厌,让我们觉得个社会、世界是特别的残酷,认为自己太无辜,就有想逃避现实的念头。

当我们经历了一些残酷的事情之后,我们会左思右想去做任何事情。我们来不及行动了。我们有太多的顾虑。最后,我们之时一次又一次地错过机会。有时我们错过了机会反而还会给自己找借口,以此来摆脱内心的失望与空虚,更会以此来向别人证明自己的无奈与清白。在我们考虑不周全或鲁莽的无奈的行动失败之后,仍然还会给自己找种种的借口以此来完善自己的面目,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做反而到头来只会弄巧成拙。

经历是一种财富,就让自己学会时刻呵护自己的心灵吧,慢慢的成长,在以后的岁月里,在前人的教导下,慢慢的走向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期许着与自己的梦想更贴近些吧。

或许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不是象"to be,or not to be"这么严重,然而,要想在这个充满风险的混沌的世界里做好,而不是做对。每一个抉择都不会容易。在一个除了目标,再也没有任何尺度可以衡量其善恶的世界里,勇敢地作出抉择,然后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运。

这就是哈姆雷特带给我们永恒的魅力之所在吧。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4)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创作于1601年,是四大悲剧之首,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的思想特点和创作成就,被誉为莎翁戏剧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颗钻石,它是莎士比亚的骄傲。

这本书,叙述的是一个“王子复仇记”,是莎翁的著名悲剧之一,爱与恨的纠缠时刻让人揪紧了心,从哈姆雷特在痛苦中的经典独白中我看出哈姆雷特对人生的思考,从他的行动中我看出哈姆雷特对人生的追求。总之,这本书让我受益颇多。

最初,哈姆雷特是天真的、单纯的,也是幸福的,他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后来,父亲的暴死和母亲的再婚让他觉得一切都颠倒了,于是他感到失望和孤独,又开始忧郁起来。他漫无目的地生活着。

就在这时,鬼魂告诉了他真相,于是哈姆雷特很生气,他开始意识到他想要复仇。

哈姆雷特用自己的智慧证实了事情的真相之后,他开始冷静下来,思考自己是否应该承担责任。那时,他的灵魂却没有停下来等待,仍在前进。最后,哈姆雷特做了一个决定。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放弃了他的爱,但他没有料到克劳狄斯的阴谋,但毕竟,他在死前也给了敌人致命的一击。

尽管他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但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铺平了道路。这时,哈姆雷特的灵魂走得更远,直到它消失在通往天堂的路上。多好的灵魂啊!

本剧的一大亮点是对哈姆雷特内心冲突的表现。他追求理想,又失望于现实。他向往人性之善,又深信人性本恶。

他想重整乾坤,又深感自己无能为力。他厌倦人生,又恐惧死亡。他爱恋人和母亲,又恨她们脆弱。

古希腊戏剧主要表现人与外界自然力量的冲突,而莎士比亚则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以及人自身的理性、信仰、情感和欲望,这是一种灵魂的悲剧。外在冲突源于内在精神与心理的差异,最终表现为心灵的冲突。莎士比亚成功地表现了哈姆雷特的精神悲剧,是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

该剧充分展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情感特征和欲望要求,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本主义、反禁欲主义、人格解放的追求。

看完《哈姆雷特》最大遗憾就在于自己不精通英语,因为不论是什么版本的翻译,我想比起原著,终要黯然失色。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领略原版的风采!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5)

本剧表现得并不只是那个年代的某个故事,也不只是那个时代矛盾的缩影,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为我们指引航向。因此,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整个时纪。他的戏剧,就象灿烂星空中的北斗七星,指引着人们的方向。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情节的曲折、人物的深刻刻画,更是其中蕴含的哲理。这也许就是莎翁及其戏剧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哈姆雷特》就是一幕极具震撼力的悲剧。

“生存还是毁灭?就是默默地忍受命运的**,就是勇敢地面对世界无尽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清除掉。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尚?”这我不知道,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分得清的事情,只是哈姆雷特选择了后者,承担起了那项他承担不起,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但又决不可推卸的复仇重任。

在今天的现实中,如果我们遇到困难,我们应该面对困难还是选择逃避困难?我想应该是面对。不管有什么困难,没有人能解决,除了死亡。

可是就算在死亡面前,如果能勇敢的接受,那么也算的上高贵了。总之,不管我们面临什么困难和障碍,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接受挑战。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6)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我大概读了莎士比亚的文学巨著《哈姆雷特》,他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位传奇人物,虽然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不深,只是在课堂上老师的简单介绍和自己的大概阅读中清楚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对于哈姆雷特的形象,我还是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哈姆雷特是独一无二的。在老国王去世之前,哈姆雷特就像一朵生活在温室里的花。他是丹麦王子,很有钱,不愁物质生活;他在英国威滕堡大学学习,受到人文主义等先进思想的影响;他对世界充满了无限的热情,也对爱情有着无尽的憧憬。

可是灾难来临了。不到两个月,老国王去世了,哈姆雷特的叔叔继承了王位,他的母亲成为了新国王的妻子。哈姆雷特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他没有勇气去调查真相。

但是老国王的灵魂出现了,告诉哈姆雷特他的死亡真相。知道自己父亲的惨死,母亲的失贞,叔叔的残暴,哈姆雷特准备为自己的父亲复仇,可是对于一切他都保持着怀疑的态度。他不接受朋友的帮助,不相信爱情,装疯伤害情人。

有人说:“哈姆雷特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想要为父亲报仇,为此设计了无数的计划,但却始终犹豫不决,无法付出行动。

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着,徘徊着,想要找到解脱,却又怕报仇的后果,他在积极报仇过程中表现出人性的懦弱与退怯,使他的人物形象复杂而真实。

整本书的结局是国王下毒,王后因误喝毒酒而死,哈姆雷特在中剑毒后用尽最后的力量,把国王刺死,自己也同归于尽。在我看来,哈姆雷特的死是一场悲剧,而不是一场悲剧,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结果。他的所有亲人都死了,爱人也死了,在人伦、道德和责任的种种枷锁下挣扎他已十分疲惫了,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对于哈姆雷特,早就失去了任何的意义。

简而言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既复杂又真实。 他是一个快乐的王子,一个忧郁的王子,一个被耽搁的王子和一个复仇的王子。读完整个故事哈姆雷特的形象使我有一个小小的感触,在苦难来临之时,勇敢地作出抉择,尽管期间经历种种犹豫和怯懦,但最终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运,哈姆雷特的这一个闪光点让我懂得: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面临很多选择,当我们要做出选择时就意味着要放弃某些坚持的东西,而放弃总是那么地不舍。

我们应该勇敢地接受这种选择的挑战,用自信去面对选择后的后果,坚持地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奋斗,哪怕有再多痛苦和坎坷!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7)

在莎士比亚所有的作品里,《哈姆雷特》或许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也是最受注目的一部。我之前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在观看了1990年版的《哈姆雷特》电影后,我感慨良多。

在悲剧发生前哈姆雷特是多么幸福啊,他将世界看的那样的美好,世界各处都是花香鸟语,而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失去父亲的痛苦,对母亲另嫁的愤怒,对叔父的仇恨, 无法报仇的无力感,时时交织在一起,让他无法得到安宁。对于哈姆雷特而言,世界自然不再美好。在经历了人生的冲击之后,他陷入了人生的边缘境地,痛苦、困惑、焦虑、怨恨。

当哈姆雷特沉浸在丧父之痛中,曾一度发问:“生存或毁灭,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奋起,还是堕落。

因为悲伤和沮丧,在他眼里,所有高贵的花朵都死了,但杂草却长在那里。露台那一夜之后,仇恨的火焰终于燃烧在哈莫雷特的胸间。他选择了复仇,

身为现代人的我,之前认为复仇是荒谬和无意义的。不是应该向前看,不要停留在没有建设性的负面情绪里吗?即使报了仇,能让死者复活吗?

但看着哈姆雷特的《我》,我明白他复仇的决定与理性无关,纯粹是情感上的。但凡看到他的极度痛苦的人,会了解到只有杀死仇人,才能使他重获心灵的平静。用理智来衡量,反而变得没有意义了。

抉择是否正确,合乎道德标准,并不是重点,因为不管怎样,他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甚至付出生命。

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面临很多选择,当我们要做出选择时就意味着要放弃,但放弃才能有更宝贵的所得,至少是期望中的收获。如果你想让你的生活充实和快乐,那么你应该好好利用每一个选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目标更能衡量善恶的尺度了,哈姆雷特勇敢地作出选择,平静地接受自己的命运,这是他永恒的魅力所在?

哈姆雷特在对命运的抉择中构造了自己的悲剧,原来他完全可以屈服于自己的命运,不去探询父王死去的真相,但哈姆雷特的性格不允许他带着一个疑问生活在庸庸碌碌之中,所以他毅然走上了找寻真相的道路,此后,只要他所做出的任何抉择稍有不同,他和其它人最终的命运都会改变,但是他的经验促使他一次次作出在他认为是正确的而实际上是致命的抉择,最后,哈姆雷特并没有为自己的抉择感到遗憾。

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村庄。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将直接影响我们未来的命运。没有标准来衡量我们的选择是否正确,我们一定会接受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一切后果。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8)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剧作家,也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的悲剧作品揭示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冷酷客观现实产生的剧烈冲突.他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倡导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反对一切形式的封建桎梏,谴责资本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深受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他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作为自己作品的主题,将对人性的探索和关怀贯穿于每一部作品中,并且以莎士比亚式的诗化语言,抒发着人文主义的理想.

在《哈姆雷特》里,年轻的主人公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是一个有理想、有魄力、好思索的人文主义青年,他诚实、坦率、追求高尚的道德与美好的情操,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残酷的现实将他的理想王国击个粉碎,使他从平静、和谐的美好世界中惊醒,他不得不面对丑陋的现实.当他因为父亲的死亡回到丹麦王宫时,发现宫廷已变成了“监狱”,整个丹麦王国都变成了监狱.

在这座监狱里,是非颠倒、善恶不分,**者高居王位之上,阴谋家、野心家飞黄腾达,纯洁的友谊受到嘲讽,神圣的爱情遭到背叛.按别林斯基的说法,哈姆雷特看到了“关于生活的理想和生活本身完全不是一回事……信心曾经是哈姆雷特的生命,而现在这个信心却被毁弃,或者至少在他身上大大地动摇起来——原因何在呢?——原因在于他所看到的世界和人并不是如他所向往的那样,而所看到的只是它们实际的本来面目……”由此可见,哈姆雷特的悲剧和痛苦,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而是莎士比亚所代表的整整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和痛苦,是人文主义的理想与“颠倒混乱的时代”之间的冲突.

曹禺被誉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话剧艺术的天幕上升起的一颗璀璨耀目的明星”,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开拓者和杰出代表.在创作生涯中,曹禺不仅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更广泛吸取了西方戏剧的精髓.早在读中学时,他便开始接触西方戏剧,到了清华求学期间,他更是系统地学***方戏剧的发展史,从古希腊悲剧到现代的易卜生、奥尼尔,从莎士比亚到契诃夫、高尔基,他流连于世界艺术的长廊里.

曹禺曾说,外国剧作家对他的影响较多的,头一个是易卜生,第二个就是莎士比亚.曹禺不仅用诗一样的语言翻译了莎剧名篇《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时也学习、借鉴了莎士比亚戏剧的诗化语言和莎剧生动的故事情节及复杂、丰满的人物刻画.更为重要的是,贯穿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成为影响曹禺戏剧观的重要因素.

曹禺的戏剧雷雨深刻集中地表现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与黑暗社会,成为五四新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这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对其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雷雨》讲述的故事,尽管发生在24小时之内,但却是浓缩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更应该指出的是,《雷雨》不仅仅是一部“暴露大家庭罪恶”的家庭悲剧,而是通过都市社会上层人物和底层人物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纠葛,以及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问的矛盾斗争,揭露了封建资产阶级的罪恶本性及其不可避免的分崩离析的命运

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曹禺不仅仅关注社会问题,更将笔触深入到人性的深处,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展现人性的方方面面.同莎士比亚一样,曹禺在处理戏剧冲突时,往往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是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心灵的交锋,或是刻画人物自我内在的矛盾.一切外在的冲突、争辩与日常生活场景,都是为了酝酿、激发与表现内心冲突.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对人性的关怀,对人的本能需求所给予的深切的同情和理解.人性的毁灭及由此产生的张力与震撼,普通人在个人与社会、梦幻与现实、本能与理性、情欲与礼教、过去与现在的不断冲撞中,荡涤了人性中的粗鄙与丑陋,呈现出一种纯粹与洁净的美,实现了人性的升华,这些都成为曹禺作品的主题,也是他悲剧主人公的魅力所在.在《雷雨》中,我们之所以感到繁漪是最“雷雨”的一个人物,是因为她心灵深处的扭曲与压抑最为极端.

她有着火一样的热情,有着年轻女人正常的欲望与性情,有着人的丰富的感情世界.然而她却不得不在那个“牢狱”般的封建家庭中伴着“阎王”生活,一举一动都要听话,“给孩子们作出服从的榜样”.十八年的压制和抑郁使她变得乖戾和阴鸷可怖,也将她胸中的欲望积压成火山.

在即将窒息的时刻,她以**的行为进行决绝的反抗.曹禺是这样评价繁漪的:“在遭遇这样不幸的女人里,繁漪自然是值得赞美的.

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虽然依旧落在火坑里,热情烧疯了她的心,.”尽管莎士比亚和曹禺都没有宣称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但在他们的作品中,读者和观众都能深切地感到他们对女性的同情和崇敬,以及对女性命运的关怀.

他们都抨击了以男人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制度,揭露了这个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和压迫

作为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从未在悲剧中表现出悲观和妥协,他总是以诗人的情怀,以诗一般的语言,表述着自己不屈的斗志,弘扬着人文主义的理想.哈姆雷特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象征,是决不会向黑暗势力低头的.他的痛苦与忧郁,完全是来自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爱与憎:

他爱世界是锦绣河山,憎它变成了一个蔓草丛生的荒园,变成了一所大监狱:他爱人类是“宇宙之华,万物之灵”,憎人类被作践成粪土,成畜生;他爱人世间的真、善、美,憎恶荒淫、**、残杀、背叛、势利、假仁假义、卑鄙下流等一切假、恶、丑的行为.在他思考生死存亡的问题时,他的独自表达了他最强烈的**:

“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打和讥嘲、压迫者的**、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这实际上是莎士比亚为人类的尊严受屈辱而鸣不平,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做人情操.崇高的理想与责任感,使哈姆雷特必须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最终他果敢地施行了一系列的复仇计划,刺杀妖王,铲除恶臣,把国事托付给他志同道合的密友,表现了人文主义者所特有的机智勇敢、镇定缜密以及超人的智慧.

尽管结局是玉石俱焚,哈姆雷特悲壮地牺牲了自己,但“他在斗争中使人道、正义、理想发出了不灭的光辉”.在戏剧的结尾,莎士比亚用了他所有剧本里最堂皇、最热闹的场面——奏军乐、鸣炮,向哈姆雷特致以军人般的敬意.

曹禺在《雷雨》序中曾这样说:“周冲是这烦躁多事的夏天里的一个春梦.在《雷雨》郁热的氛围里,他是个不调和的谐音,有了他,才衬出《雷雨》的明暗.

”而周冲也正是曹禺人文主义理想的化身.他向四凤描绘的那个深藏在心底的幻想世界,实际上就是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世界:“……在无边的海上……哦,有一条轻得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风吹得紧,海上的空气闻得出有点腥,有点咸的时候,白色的帆张得满满的,像一只鹰的翅膀贴在海面上飞,飞,向着天边飞.

那时天边上只淡淡地浮着两三片白云,我们坐在船头,望着前面,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我们可以飞,飞到一个真正干净、快乐的地方,那里没有争执,没有虚伪,没有不平等,没有……”(《雷雨》第三幕)虽然这一篇诗一般的话语显得天真幼稚,这美丽的幻想在强大的黑暗现实面前显得那么虚妄,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理想,人类才有别于兽类,人性的光辉才能闪烁在天地间.

人文主义大师莎士比亚在他不朽的作品中,将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对普通人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对人性所受到的扭曲和压抑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文主义理想的追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而他伟大的人文主义情怀,不仅感染和影响了欧美国家的文学家,对远在东方中国的作家曹禺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恐怕是他自己也没有料到的.曹禺与其说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不如说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他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揭露和鞭挞,更多地表现在对人性的怜惜、关怀和理解上.

他对人性的探索,对人类命运根源的追寻,对人的心灵深处复杂情感的描述,对人类理想世界的憧憬,使得他的作品久演不衰,散发着永恒的魅力.而这一切,与莎士比亚人文精神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曹禺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上,借鉴和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理念,并将其融进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中,开中国之先河.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