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读后感集合

08-23

你知道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读后感吗?在作品这本书当中对于情节的描述相信感动了很多人。老师让写的读后感一是让看书思考养成习惯,我希望您会喜欢我为您准备的“诗经读后感”。

诗经读后感 篇1

读完这本书,自己的第一感觉是自己的古文字辨别能力相当的欠缺,有些字只能靠猜,能领会他的意思却不知道读什么,《诗经,朴素的歌声》读后感——孙亚非。由此不禁埋怨编辑这本书的人,为什么不注上拼音呢,不知害苦了多少读者呢,读者懒得去查字典,当然不是所有读者楼,但我不得不承认我是懒人中的一部分,我遇到生僻字一般懒得查字典,要么在手机上查一下,要么问一下别人,有的不认识的字也就错过了。现代的高科技技术有优异的方面,比如信息的传播的广度,速度,几乎是以前无可比拟的,然而他的害处优势显而易见的,就拿我来说吧,我虽然不喜欢玩电脑游戏,但如果写文字喜欢在电脑上敲敲打打,过了一个暑假,自己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写字水平退步了,先不说写字的好看抑或难看上,单是有些字很生疏,写不上来,很令我无奈。

看完这本书,己最大的感悟就是多认字,多写字,多练习,多用笔写字,少在电脑上敲字,但这好像又不大现实,因为以后用电脑的地方确实会很多,学生时代就能觉出来,更不用说工作之后了,总之,自己要做到别忘本就行了,这里所说的本当然是动手用笔写字啦,加油!我记得自己还有一本字帖呢,是弟弟淘汰给我的,自己希望自己能够重新拾起来,别丢掉,练字练好字。

正如书的题目所说,诗经,朴素的歌声,自己真的感觉确实很形象,诗经,虽然这两个字中没包含一个歌字,但我们不能否认,不能否认什么呢否认它是诗歌,是远古的诗歌,如果拿到现在,说白了就是歌词,但当然人那歌词比现在的歌词要好得很多,现在有的歌词要么直白的让人掉鸡皮噶大,要么无病呻吟让人出冷汗,那时的歌词真是优美,我读着,想象着配上乐,该是多么动听呀!自己想象着,如果真听到诗经中的歌声,自己不免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吧,读后感《《诗经,朴素的歌声》读后感——孙亚非》。

诗经第一篇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可谓是脍炙人口了吧,几乎所有的男士都会吟咏吧,当然这里开个玩笑。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否认《诗经》的影响。单凭这句话,我们就能看出《诗经》的魅力。

其实这里的窈窕我们现代人理解的是侧重于身材,而在那时偏重于美好,这就包含很多方面了,不仅外貌,而且内心,都要美好。确实是这样,这种感情很淳朴,就像娶个好媳妇,人之常情么,这种感情表达得很质朴,不是像流行歌词那样,动不动就把爱字挂在嘴边,全诗未出现一个爱字,却把爱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确实很令人感动。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歌确实挺多,还有典型的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因**家琼瑶的名字而对这首诗的印象特深,感觉琼瑶真会给自己起名字。然后想起冰心,“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取得名字也很有诗意,自己的网名是渭城朝雨,取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中,同时,自己感觉还有潍坊的潍有点关系,原来自己也是挺有诗意的人,自恋一下吧。

诗经中还有写家庭怨妇的,如《氓》,有写统治者的,如《硕鼠》,有写劳动者生活的,《卷耳》等等。就到这里吧,以后会再看,那就必须借一本有注音的书喽。

诗经读后感 篇2

《毛诗序》中即言明;“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诗歌本来就是表达人生志向、抒发思想感悟、宣泄内心情绪的产物,是故并无雅俗之分,王孙贵族吟得,咱普通老百姓自然也歌得,你吟你的阳春白雪,于宫廷殿堂之上,我歌我的下里巴人,游走于乡村山野,各享其乐,理所当然是无可厚非的。路上的车夫,水田里的农妇,落榜返乡的穷苦书生,在等待“闺房”二字中心的清纯少女,都可以为所欲为地带来真正的小东西。

身边的人儿变成曲调,悠悠吟唱,非但不俗,甚至可能因生动有趣富有意义反映生活而被传颂千古。所以《诗经》中广为应用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自是别有一番滋味。接下来便以其个中典型——《七月》谈起。

纵观下来,《七月》全诗分为八章,其内容涵盖了授衣、寻桑、采繁、养蚕、剪枝、织麻等,最后又回到春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的男女农人们也逐日逐月重复这些工作,虽然劳动成果常常被贵族阶级所剥削,虽然年月常常无衣无褐难以卒岁,生活艰难苦不堪言,可是往里层看,往最深处看,可以看到他们充实的日子满是情趣,可以看到他们带着精神的追求来享受生活,还可以看到他们是为了衣食而勤勤俭俭不断劳作,人们起居生活所离不开的“衣食”与“劳作”在本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七月鸣鸲”等动静结合之景之物铺展开来,成为一切劳作活动的背景,极富画面感,令人观之即在脑海仿佛身临其境;“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归”等被贵族阶级剥削的内心不满直白,体现了奴隶阶级的无可奈何、怨恨而不敢言,愤懑却只能在心中哀叹悲泣,同时也真实反映了当时奴隶阶层生活的社会状态;“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等恶劣天气的描写,于现实中烘托了农人们劳动过程的凄苦;而“七月食瓜”“八月断葫”等生活小乐的叙述,瞬间升华了整个篇章的意义内涵,表达出了低阶层农民的苦中作乐,苦中有乐。

既然没有亭子,在我们的精神家园里建造一座空中楼阁也是一大乐趣。就是《诗经》这样的作品向百姓们杂乱的现实生活中注入了精神追求。

总结来说,《诗经》里很多作品都是在老百姓中产生的,故非常贴近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具有很高的人民性,这也符合当初的实际。因此,它的写实风格十分突出,其写实色彩也十分浓烈。

诗经读后感 篇3

《诗经》中的婚姻观念给我们的启示【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杨铭硕,哲学学院汉学试验班08年级,2008300010086

1.关于《诗经》我最大的疑问:《诗经》反映了怎样的婚姻观念?对于今天有什么启示意义?

2.我思考从哪些方面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从制度的层面分析,为《诗经》中的婚姻观念寻求理论依据;然后对当时的婚姻诗进行分析,以探寻当时人们的婚姻观;最后,我们可以从今天的社会中得到启示。

三。可能得答案是:第一,婚姻在周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周人对婚恋的态度更加自由开放,鼓励追求幸福爱情;第三,女人要学会独立,不要把男人当作生命的全部和唯一。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心灵变得脆弱。很多人只是走到死,不敢爱也不敢恨。倒反不如《诗经》产生的那个年代,生活虽然简单,人们的心灵却都是那样纯净明澈,还有勇气大胆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爱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婚姻,应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丽、最神圣的感情。《周易·序卦传》有言:“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一对夫妇,然后是父子,然后礼节和公义出了问题。

”《诗经》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周代的一整套关于昏礼的礼仪制度。《仪礼》中有士昏礼,即所谓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繁琐的礼仪成了一对夫妇结合所必须履行的义务。《礼记·婚义》中说:

“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婚姻关系与宗法制度、伦理道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加突出了婚姻在周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昏厥仪式和婚厥工具的制度规范,人们对爱情问题和婚姻生活的态度趋于严肃和谨慎。但是制度规范如同道德感召一样,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负心背叛之人的出现,最典型的要数《卫风·氓》。这可能也是男女分工不同而造成的结果,男主外女主内,女性终日埋首家务事,“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结果面朝黄土背朝天换来的结果却是“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比较值得提出的是,《氓》的女主人公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喊出了那一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果断地结束了这一段不幸的婚姻。

事实上,这种悲剧的根源在于男女双方对婚姻的态度。对男人来说,婚姻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婚姻和家庭往往成为生活的全部。

在女性所受的教育里,三纲五常的思想成了她们终生的行为准则。婚变经常使得一个女人感觉天塌地陷,于是《氓》的女主人公得出了那句至理名言:“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婚姻,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压抑和束缚。比如“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就要求女性要会持家。“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指要守为妇之道。

这些也成了之后几千年父权社会禁锢妇女的直接理由,成了道学家的说辞。事实上,除了生理结构,男女在本质上应该是平等的。

《诗经》产生的年代,正好处于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由群婚制向对偶婚制过渡的历史阶段。这种制度上的变化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不利条件:大量被遗弃的妇女的出现以及年轻男女在婚姻中的自由缺乏。

但越是这样,女性作为弱势角色,就越不应该自暴自弃。幸福的爱情是需要自己努力去争取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就是女性大胆表白爱情的突出体现。原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幸福,是用一生的青春光阴来诠释的。

诗经读后感 篇4

篇一:诗经》读后感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 305 篇。原称 “ 诗 ” 或 “ 诗三百 ” ,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 “ 毛诗 ” 。

关雎这是一首爱情恋歌,描写一位痴情小伙子对心上人朝思暮想的执着追求。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

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心态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成双成对的雎鸠就象恩爱的情侣,看者它们河中小岛上相依相和的融融之景,小伙子的眼光被采荇女吸引。诗人在这里采用了 “ 流 ” 、 “ 采 ” 等词描述小伙子的心里变化过程。

其中许多句子都蕴含着很深很美的含意,千古传颂的佳句有 “ 窈窕淑女 ” ,既赞扬她的 “ 美状 ” ,又赞扬她的 “ 美心 ” ,可说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又如 “ 辗转反侧 ” 句,极为传神地表达了恋人的相思苦,后来白居易《长恨歌》 “ 孤灯极尽难成眠 ” ,乔吉《蟾宫曲 * 寄远》 “ 饭不沾匙,睡如翻饼 ” ,都是从这里化出的名句。而最后一句 “ 钟鼓乐之 ” ,又更是 “ 千金难买美人笑 ” 之类的》故事的原本。

透过无名作者的笔,我们被朴素的爱情和美丽如画的风景深深打动

众所周知,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 是我国诗歌创作的源头 , 它为后世的诗歌创作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 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从《诗经》的表现手法看,赋、弼、行的运用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1.

赋,是直陈其事。《诗经》中的大多数文章都使用这种技巧。如:

小雅中的采薇的诗句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它不仅有着鲜明的形象,而且通过情景对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兴,是气言托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

《陈风月出》中 ' 月出皎兮 ' 、 ' 月出皓兮 ' 、 ' 月出照兮 ' 等,使诗中人物更形象。 3. 比,顾名思义上打比方,典型篇章便是《魏风硕鼠》中利用 ' 硕鼠 ' 形象的揭示了深刻阶级寄生虫的本质。

总体来说,《诗经》中运用 ' 赋、比、兴 ' 的手法是相当成功的。

《诗经》还富有现实主义精神,首推《国风》中的两周民歌,其次是《小雅》、《大雅》中的文人讽喻诗。它们在内容上的主要特点是直面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艺术的主要特点是风格简单、语言简单、比较巧妙、人物真实自然生动、生活画面友好动人等。《诗经》在内容和艺术上的主要特征,也就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继《诗经》之后,两汉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诗歌,唐、宋、元、明、清文学,都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作品。

篇二:诗经读后感

五百年的诗歌,三千年的历史,儒家文化的传承,在当今喧嚣的世界,如清泉,纯净的姝心精神。

两千年前,爱情在田园诗中生根发芽。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没有直白的文字,对不起《诗经》原初的情感冲动,没有含蓄的表达,难以让《诗经》的爱情委婉动人。

本书以清新的笔调优游于《诗经》的田野中,采撷两千年前田园牧歌里的快乐与甜美,那里有纯真无邪的爱情,直抵人心的男女相思,回到《诗经》,找回自然的和美与生活的快乐。

初夏的清晨,阳光明亮而柔丽地从树叶间轻盈落下,碎碎地铺满翻开的《诗经》书页里,异常美好。这颗善良的心在心底,生长蔓延,蜿蜒向窗外矗立的梧桐树。在这个夏天,梧桐这种《诗经》中就有的远古植物,在和风中落下清凉的树荫。

年少时候,觉得《诗经》就是一部爱情的诗歌,汉、溱、洧、淇之水,透彻清凉,我欲淌之;蕙、兰、芷、蘅之花,招展美丽,我欲采之。在优美而浓密的诗句穿梭中,看着古河两岸的男女,他们的欢笑与泪水、喜怒哀乐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动。

《诗经》中那么多的爱情真挚而生活化,没有呼喊着伟大与高远,但那些朴实无华的句子,让人回味无穷。《关雎》中君子对窈窕淑女的热切追求;《汉广》中男子对游女的盼望与留恋;《击鼓》里流传千载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还有《木瓜》里不分贵贱的真爱馈赠,都是凡人真实的恋情,字里行间,朴素之美尽现。

除了爱,还有那个时代的工作和智慧。伴随着繁星的陨落,先民们耕耘、狩猎、祭祀、园艺、结婚等,这是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诗经》就是那个时代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诗经》的言辞是一幅幅质朴淡雅的国画中最美的注脚。或是月光如水的夜晚,或是弥漫芳香的田园,或是那丛丛纤尘不染的植物,莫不失古朴的意蕴。《诗经》的艺术形象,清纯简约,没有任何粉饰,却深深烙印在人的心里。

应该感谢《诗经》这部诗歌总集。在高楼大厦灯火通明的现代社会中,当我们开卷深读《诗经》,一下子就回到了星点零落的古代村落。穿越过三千年的漫长时光,我们依然可以感触到先秦诸民的生活。

阡陌尽头的那个古朴小村,有鸡鸣狗吠,也有男女谈情说爱的身影,在水一方的“伊人”,逾墙的“仲子”,贻我彤管的“静女”。战事来了,便有了建功立业的豪情与驰骋沙场的雄姿,绵长的黑夜给思妇留下望穿秋水的悲凉,那一个个翘首盼望君归的故事在遥远的年代成为梦中的期许。

《诗经》中的男女是幸运的,他们生活在最朴素的地方。推门而出是一片舒心的原野,山川与河流让人心旷神怡。这个浩瀚的精神世界充满了芬芳和风。人们采摘植物和自己的快乐、悲伤和希望。

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能够唱出歌来,成为歌谣,也许这就是最高境界的诗歌,不加修饰,却吟出最纯粹的旋律。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在田野花草间,步行于美妙的大自然,聆听纯美的歌声,执笔飞速记下每一个音符。

《诗经》这部记载着周朝到春秋时期长达五百多年岁月的诗歌总集,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而至,满载着远古意蕴,袅袅娜娜地走来。远古时代的风吹过灵魂,感受着美丽的风景,在喧闹的世界里,洗净了清晰的**感。

中国是诗歌之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总是以其独特的力量触动着我们心中最动人的弦。而诗歌永恒的生命力,不是那些华丽的文字和美丽的风景,而诗那些至今仍难以磨灭的情感。如果时间的跨度也要征税,那么诗经乐府中“清养的纯爱”,唐诗宋词里“公然走私的感情”,魏晋骈文中的人生心事,渗透古卷,扑面而来时,我们首先要交出大把大把的“心税”,才能换回诗词中最真挚的生命感悟。

“阅读大中国”系列从内到外,莫不“蓄意征服”当下小资和都市白领的心思。柔美的风格,个性化的情感诠释,清新典雅的封面,时尚的布局,精致的色彩插入,都捕捉着读者激动的阅读欲望。笔锋所及,王侯将相达官显贵的私人生活,百姓市井才子佳人的情感纠葛,一一融化在字里行间。

这里,关乎他年风月、关乎人生风流,关乎幸福的过去式。悠游于最美的诗词,在诗词中开释心灵,静享当下的愉悦。

篇三:诗经读后感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这三个古国的文明早已衰落并消失,只有古中国的文明保留了下来,并得到了发展,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后淀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文化,因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在这无边的中华文化大海中,有一颗金子之重在闪闪发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现存的《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叶共500余年的名歌和朝庙乐章,传统上分为风、雅、颂三类。西周到春秋中叶的民风较为开放,人们一般都用诗歌直白的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因此从《诗经》中可以窥得当时的民风民情。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他的爱情诗。

《关雎》是为人们所主旨的一首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女子是青年的好妻子,为此青年“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结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这首是描述了一个男子为追求心爱美好的女子使劲浑身解数,表达了男女之间最为纯洁的爱情。类似表达纯洁爱情的诗歌还有《静女》、《木瓜》等,当然爱情不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有《氓》这类的怨妇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几句诗出自《采薇》。男子很早就去戍边守关,边关的军旅生活是艰苦的,性命没有保障、生活条件差这些都是其次,更为难过的是无边无际的》孤独,在边关没人》慰问、没人关心、没有家人的消息,心是空的!等到终于可以回家时,一切已经物是人非,自己也不再年轻,心情是沉重的,开头的几句试形容的就是他的心情。

这首诗描写了守卫边疆的广大士兵的辛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几句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们都出自《鹿鸣》。《鹿鸣》是一首燕飨诗,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主人向嘉宾或君主表达自己的热情和谢意,以及向人示好,暗示自己的忠诚。

因此诗也是一种政治工具。

《诗经》中还有其他主题,在此就比一一举例列举。《诗经》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历史、社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把,《诗经》中更多的诗歌以各种形式编入教材,让学生们从小学习,让他们充分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性,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深度。

诗经读后感 篇5

————2010级临本1班范秀青

诗经,穿越中国西周到春秋时期长达500年的岁月风尘,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三百故事,三百心情,在风起处高唱与低吟,大雅与小雅前呼后应,三颂声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淘过时光的细沙,涤尽尘埃,穿过蒹葭,袅袅娜娜地走来。她们爱美,文静柔软,大胆执着,活泼顽皮。

那些怀揣古典情怀的女性犹如仙境,让人在静谧中回到时光隧道,品味优雅与美丽。

开篇的《国风·周南》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一首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

鸟儿在河中沙洲鸣叫,美丽的女孩展示着自然之美,让谁见到都会动心,何况那原本爱美的君子呢?淑女,远古至现在都被人们追崇的美丽健康、自然清新的形象。千古以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它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美的明证,也让人们感受到无限的向往和想像,这是一副美丽的风景。乡村,清新的空气,邻家妇女,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胭脂粉装饰,工作中有美,自然中有美。

想想现代人对美无尽的追逐,瘦身减肥,隆胸抽脂,整容化妆,雪白的粉,浓黑的眼影,闪光的唇膏,又怎敌得过河之洲不饰不掩的女子?人们失掉的是什么,现代化的工业进程,磨灭了女性身上应有的一份雅致、清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央女子是副什么模样,也许怎么也走不近,看不清她的容颜,但她总令人向往,让男子甘愿克服重重险阻也要去追寻,也许这就是爱情的魔力。路途艰险,怎样才能够到达彼岸,对心中的女子表达爱意。隔岸观花,可以想像得很美。

也许,这就是距离产生的美吧。水草的深处氤氲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让我们遐想万分。《诗经》中最让人心碎的小草蒹葭,离爱情如此之近,仿佛触手可及,在梦中挥之不去,但灵魂却无法轻易到达完美的境界。

想想现代人总是那么迫不及待的追逐着,什么都是加速度。在浮华的世界里,在浮躁的心灵里,如何把握美与爱?流行语说:

“审美疲劳”,再美的东西在浮躁的人心里也无法激起浪花,快节奏的生活与快速变化的世界日渐淘空人的心灵,物质丰富着服装,改变着住房,填充着肚子,却不知精神的花朵在何处散落。水中央,有花,很美,有我们失落的精神家园,可是,追寻的路崎岖而漫长。

单纯淘气的安静女孩,女孩的纯真凝聚着一种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一位静雅温柔的女孩子,与情人相约在城隅,男子赶到时,她她偷偷地藏了起来,急得那男子“搔首踟蹰”。这时她出来,赠给那男子一根野草——“彤管”,这爱情的信物,令男子不禁惊喜交集,因为这“彤管”是心上人送给自己的,所以他觉得真是分外美丽,不同寻常。 她轻轻地把红管草递给男子,心里想着傻哥哥知不知道那究竟代表着什么?

还有一朵牡丹花,她在放牧时悄悄采摘,一起送给他。小女孩顽皮而羞涩的形象跃然面前,一份浓浓的情意静静蔓延。女人的恬静、优雅、活泼、羞涩,让人感受到她的纯朴。

哪像现在人认识不到三两天,就可以搂搂抱抱,热情过后感情随即烟消云散,爱情少了过程,少了回味。

一部诗经,多少美丽的女子穿梭其间,当然少不了漂亮的新嫁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花开了,美丽的女子要出嫁了。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应该是结婚的时候,是爱情有依赖的时候,是心灵有港湾的时候,是女人幸福写在脸上的时候。简单透明,未来充满希望,新的婚姻,一切都会开始新的画面。

锣鼓响,轿车驶来,红灯笼挂起。幸福中的女人是最有魅力的,快乐可以传染人,己乐人亦乐。“宜其室家”的氛围,容不得我们再去多想其他什么东西。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喜气从悠悠的远古飘来,浸染着洪荒,红妆薄粉的女孩在那一刻完成生命的蜕变,艳若春桃。而后的岁月,相夫教子,伺奉长辈,其乐融融。幸福的种子在春天播下,迎着夏的雨露悄然开花,在秋结蕾,在冬蕴藏。

周而复始,一如流动的江水,把时光带走。女子啊,完成了生命的最伟大的轮回。

人生百味,酸辣苦甜交替着浸染。经历,也是一种财富,铸造人的一种个性。自古有多情女子负心郎,面对不幸,敢于控诉与抗争的女子,是生活的强者。

《氓》中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这样的奇女子,“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男子当初的海誓山盟,没想到都已改变,既然感情不在了,就一刀两断算了。这是一个有思想和勇气的女人。

她以一个过来人身份回忆往事,经历过《蒹葭》、《静女》、《桃夭》中的任何一种情感,她把自己的感情经历先先后后仔仔细细回想了一遍,最后只好发出一声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深深感慨,那是怎样一种刺痛心扉的疼痛啊?一个三千年前的古代女子就可以把一个虚伪男子的爱情看得那么清楚,需要怎样睿智的眼光。一个不怕**的压力,把事情看得如此清楚的女人,是空谷中的一朵奇葩!

与其沉迷于爱情不知归途或成为物质奴隶的女性相比,《氓》的女主角是勇敢而有个性的。如今,有的女性却心甘情愿做一条寄生虫,在物欲的腐蚀下丢失个性与尊严,成为捕猎者的食粮,实则可悲。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写出,叙述了自己和丈夫恋爱、结婚、受辱、被弃的全过程,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和决绝,把她勤劳善良、温顺安命的性格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女主人公是知礼守礼的。在心上人来求婚时因为没有媒人,不合礼法而没有答应(“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女主人公是温顺多情的。首先表现在婚前对心上人的一片痴情。女子因为没有良媒而拒绝结婚,这引起男子不满和愤怒,于是女子送男子返乡,送了很远很远,路上女子最后还是同意结婚(“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此后女子天天盼望心上人来迎娶(“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一直没有见到心上人出现不禁忧伤哭泣(“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在被丈夫无情地抛弃后,女子还留恋当初和丈夫两小无猜的欢乐(“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以及丈夫爱的誓言(“及尔偕老”)。

女主人公是吃苦耐劳的。她没有嫌弃夫家贫寒,承担下所有的家务劳动,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尽心竭力地操持劳作(“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秀外慧中的女子怎么不令人倾慕?《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所谓美女,是个什么样子呢?容貌颜如芙蓉花,“白里透红,与众不同。

”只是同车而行的缘分却让男子神魂颠倒,青春美丽,仿若含苞欲放的花蕾。身体轻盈优美,像鸟儿在空中飞翔,仙女也是!身上佩戴着晶莹剔透的玉坠叮当作响,举手投足,无不幽雅贤淑,无不德行高尚。

曾看过一部电影《巴士奇遇结良缘》,一对男女在公共汽车上偶然相遇,终成佳缘。其实,浪漫岂止属现代人,早在诗经时代就有了。同乘一车,男人看到美丽脱俗的女子不禁会发出由衷的感叹,泛起内心的爱意。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对我们的眼睛来说,这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芙蓉花一般的姑娘,天生丽质,更皆高雅的风度举止,打动人心的德行。叫人如何不想她,叫人如何不爱她?

矜持的女人是庄重的,但过分矜持的女人让人觉得冷漠、可敬却不可爱,而热情坦率的女人让人觉得亲切、自然而不做作。“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多么直白的爱情信号,“追求我的小伙子,切莫错过好时辰。”欣赏这样的女性,能够大、胆的追求与表达。有则广告:

“亮出你自己。”对,喜欢就说出来,其实古代女子这样大胆直白,是需要勇气的,真诚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愿望,不转弯抹角,一个多么坦率与可爱的女子。现代歌曲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

”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三千年前的女子早就表白过“哥哥你大胆地往前走”。只要你求婚,我就嫁给你。多么直白的爱的表达!不用玩什么花样,无须故弄玄虚,女子朴实无华的爱情告白,如梅子一般开胃解渴。

《诗经》在手,那些模糊或清晰的女子形象在脑海盘旋,总想时光为何不倒退至那时,看一看白露茫茫中俏立的女子,巧笑倩兮的女子,让君子想"琴瑟友之"的女子,听一听“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的女人低泣,感慨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光流逝何等迅疾,不由人挽回。 美丽的女人如诗如画如曲,聚山川大地之灵秀,一切的色彩、曲线、声响、形象、韵律与气氛,在女子举手投足间流动起来,明亮起来。

曾为《红楼梦》水做的女子醉过,为《聊斋》仙骨狐风的女子醉过,而诗经中的女子,是深深砌在灵魂里的,成为我对美的至高追求,那些月光下、稻田中、芦苇旁、水中央的精灵,穿越千年依然是最美的风景。

诗经读后感 篇6

是谁在彼岸低声讲述着古老的爱情,又是谁在繁盛的芦苇边苦苦寻觅心上人儿的身影。——题记在某个清闲的午后,我喜欢捧读《诗经》,感受它那清新、典雅与神秘的气质,心是空灵的灵魂,是放飞的。我可以不用去关注其他任何事,安安静静地读书,快快乐乐地欣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翻开《诗经》的第一页,就望见那再也熟悉不过的诗句,读着读着,却痴了——仅短短几句,却道出对少女的爱慕。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道出了城墙上少女对情人的思念,道出了她的埋怨与小女儿心态。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则体现了古代人与人之间真诚、和谐的品德,在《诗经》中,我们感受到的,不再是古人的愚昧、保守。“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则体现了妻子对远方归来的丈夫的喜悦,这喜悦是不含一丝杂质,纯粹的高兴,不含一丝欲念,而不像现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同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让人心颤,紧紧握住你的手,白头到老不分离。

没有海誓山盟,也没有白马王子对灰公主所说的“我爱你”。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平平淡淡的一生这,份对爱情的执着令人潸然泪下。轻轻翻着书籍,眼前出现的不再是浓厚的亲情、爱情,是人民在统治者剥削下的叹息,是对德高望重的人的赞美……“勿翦勿拜,召伯所说”是人们爱屋及乌,对德高望重的召伯遗留的东西的珍惜,对为人民做好事的清官的赞美?

而“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是人们的不满,对统治者的剥削的不满,他们愤怒却又无可奈何。无论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爱情,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真诚,是“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的仗义,还是“硕鼠硕鼠,无食我苗”的愤慨,他们都是真实的,有血有肉,反映的是周代社会,而不是博物馆里的文物,存在的就只是具有考古价值和被人观赏。《诗经》已不再只是一部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也只是《诗经》的内容和表现手法。

但更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的文化遗产,它养育了几代人。我相信这种传承在未来会继续下去,有不朽的精神和不朽的传承。

写作水平的提高必须不断获得生活的积累,这包括读书、工作、娱乐、交流、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等,你需要随时将这些存储在大脑中,并在字里行间中应用。终身学习是不断创造优秀作品的源泉。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