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创新观后感(分享八篇)

10-11

如何构思一篇能成为别人参考的优质影评呢?写一篇影评,其目的是真实地揭示我们从作品中汲取的启示。此刻,一篇影评能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感受。编辑为您推荐的这篇“创新观后感”文章,绝对是值得您欣赏的佳作。我相信这个网站能帮您解答疑惑!

创新观后感【篇1】

本书一开始,就开明宗义地提出了三个问题:(1)你想要什么?(2)现实是什么?(3)你打算怎么做?如果不打算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这几个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想清楚的。一开始的时候,或者在很长时间内,我们也许对这几个问题都没有清晰的答案;甚至,随着我们的阅历增长,人生目标也在不断变化。但我们必须经常思考这几个问题。

根据我的经验,人生中的很多不快和痛苦,都是由于自己的'期望和现实之间的不匹配造成的。期望和现实之间有差距,这很正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有两个选择。第一是选择接受现实,因此拉低自己的期望。第二是不打算接受现实,那就需要制定出一个行动的计划,让现实逐渐向期望靠拢。我们可以短时间生活在期望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之中,但时间长了肯定行不通。

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期望和现实往往也都在不断变化,因此这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最理想的状态是,我的期望总是设定得比现实高那么一点,这样我既有动力去努力工作,也不至于因目标定的太高而气馁沮丧。

其次,是要极端诚实、正确面对自己的弱点。这里说的诚实,不是说不能欺骗别人,因为那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根本就不在讨论范围内。这里的意思是说,要极端诚实地面对自己。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性格如何,我们的强项和弱点是什么,我们自己最清楚,如果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找别人帮助。我们可以尝试,可以提高,可以失败,但不能伪装。如果不能对自己诚实,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那我们就很难进步,就无法拥有更加有意义和成功的人生和职业。

和多数人的观点不同,这本书告诉我们有弱点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在他看来,他没有遇见过完美而成功的人士。即使他眼中的英雄,在一生的经历当中也会不断遇到各种挫败,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的弱点所导致的。但这些英雄式的人物能够正视自己,能够克服弱点,并不会让自我感觉阻碍自己的进步。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

第三,和上面那点相关联的是,我们如何面对失败。我们不是不可以失败,而是该如何去面对失败,是被失败打倒,还是把失败当作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从中汲取经验而完善自己?尼采说过,“凡是杀不死我的都会让我更强大”。没错,但前提是我们要从错误中学习。

曾经很多次,自己努力去追寻某个目标,但是每每实现目标后,心中不但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反而会有点失落,不知道下一步该走向哪里。现在明白,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并不是自己当初设定的目标错误。人正是在一次次的追逐目标过程中,实现了一次次的升华与提升,所以人的本性就是会不断追逐新的目标。

创新观后感【篇2】

博朗的设计理念源于1955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善,这一特点鲜明、注重功能的设计风格被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概括总结为产品设计的十原则:

1、出色的设计是需要创新的,它既不重复大家熟悉的形式,但也不会为了新奇而刻意出新。

2、出色的设计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因此,设计的第一要务是让产品尽可能地实用。不论是产品的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都有一个特定及明确的用途。

3、出色的设计是具有美学价值的。产品的美感以及它营造的魅力体验是产品实用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每天使用的产品都会影响着我们的个人环境,也关乎我们的幸福。

4、出色的设计让产品简单明了,让产品的功能一目了然,

如果能让产品不言自明、一望而知,那就是优秀的设计作品。

5、出色的设计不是触目、突兀和炫耀的。产品不是装饰物,也不是艺术品。产品的设计应该是自然的、内敛的、为使用者提供自我表达的空间。

6、出色的设计是历久弥新的。设计不需要稍纵即逝的时髦。在人们习惯于喜新厌旧、习惯于抛弃的今天,优秀的设计要能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让人珍视。

7、出色的设计贯穿每个细节。决不心存侥幸、留下任何漏洞。设计过程中的精益求精体现了对使用者的尊重。

8、出色的设计应该兼顾环保,致力于维持稳定的环境,合理利用原材料。当然,设计不应仅仅局限于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应注意不让人们的视觉产生任何不协调的感觉。

9、出色的设计越简单越好。

10、设计应当只专注于产品的关键部分,而不应使产品看起来纷乱无章。简单而纯粹的设计才是最优秀的!

创新观后感【篇3】

1 题目的含义

创新者的位置是相对的。在某个阶段,一家公司扮演着革新者的角色来击败一些保守派。但当作为创新者的公司发展壮大成熟之后,又会进入到保守者的位置,又被新的创新者所打败。

这本书主要针对那些曾经是创新者,之后发展为成熟的大公司,尽管管理者卓有成效、员工上进,但依旧会被新的创新者干掉,这确实挺囧的。难道这就是命运?

2 不是讲如何创新的

关于如何做创新,我还真没看到特别好的书。或许创新并不像一门技术,可以很好的去掌握。更像写作的水平,需要不断的去领悟。

笔者的论点是明确的,而且所选的例子更有针对性,主要是破坏性的创新,特别是磁盘驱动器的变化。破坏性的创新主要是指性能指标比已有的主流产品弱,但却又能满足某类新市场,等它们在新市场站稳脚跟后,又会侵占掉曾经的主流市场,而之前主流市场的那些佼佼者被挤垮。

为什么会这样?书中主要从价值网、资源、流程、价值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吴军在《浪潮之巅》中的基因决定论与其类似。一个企业越适成功,就越适合它所积累的做事方式、决策方式、流程等,对于某一类型的市场,其结果很容易被新市场所忽略。

那主流企业坐以待毙吗?书中分析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是并购一家新市场的小公司,如果把新公司融入到已有公司,十有八九是会失败的。

二是改造现有的企业文化和流程,难度很大,阻力很大。第三种是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只面向新市场,不用已有的文化、流程,独立发展,这样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3 做学问的方法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柯林斯的《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格拉德维尔的《异类》,以及克里斯滕森的这本《创新者的窘境》,这一类伟大的书籍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使用大量详实的数据来论证一个基本的观点。读后印象深刻且深表信服。yjs21.cOm

你感觉读到的是论文,事实上有些著作就是从论文扩展而来的。这种学习态度是许多国内作家所缺乏的。主观臆测加上大量的教学,阅读与不阅读没有太大的区别。

4 读过时的经典

《创新者的窘境》发布于1997年,写的东西是否具有指导意义?是不是过时了?这个时代发展很快,但大师们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正是只有当他们为自己阅读时才能感受到的。

在书中,常常会有一些当时的前瞻性判断,这些判断可以通过实际情况来验证,并思考他为什么是对是错?

达尔文的150年前写的《物种起源》,卡梅隆的1984年拍的《毁灭者》,codd在1970年发表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论文,事隔这么多年,你依旧能够感受到创作者的睿智。

5 对互联网领域的借鉴意义

书中的例子主要是物理设备,它们被性能指标较弱的产品所取代,但具有更高的性价比、更好的便利性和更简单的实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征?从国内互联网的角度来看,这十年依经走过了门户、搜索、网络游戏、博客/微博、电子商务等领域,似乎并非如此。

这种情况就像一个发展壮大的生态环境。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被对方取代。对于搜索等同一行业领域,传统的目录搜索被倒排索引搜索所取代,技术上比较好。博客以微博为主。它确实符合破坏性创新的定义。它更容易使用,也更便宜。

书中提到的产品的发展阶段理论,也很有借鉴意义。产品的竞争模式将经历功能性、可靠性、便捷性和价格性四个阶段。第一个拼写功能,比如搜索,你真的能搜索到你想要的东西吗。

如果都能搜索得到,质量差别不大的话,谁的服务稳定用谁的,经常访问失败是不行的。然后就是便捷性,通过任何途径都能使用到,如浏览器上直接嵌入。最后就是价格,这在互联网免费模式上并不存在。

书不厚,值得一读。

创新观后感【篇4】

读有感

业余时间,我在办公室开江西教育书刊。对其中一篇文章印象特别深刻----。它说植物的生长不仅需要良好的种子和适宜的土壤,而且还需要良好的环境。

学生的活动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室要做的就是创新课堂环境,在课堂布局和教材配置上下功夫(主要指教学活动教材),为学生提供正能量。一节高的质量的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尽其所有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都能有所收获,这就需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好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材料。

在三尺讲台已有三年了,不敢说在教书方面有所心得,但却有些感触。随着教育的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填鸭式”转变为“自主式”。与其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只需要像大海一样自发地吸收新知识。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绝对的主导者。现在教学模式生动,师生互动更多。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参与过程中理解,掌握新知识。教师也由绝对主导变成指导。让学生参与新知识的形成在数学课堂上尤为重要。

既然要让学生参与到知识过程,其中的变数也多了,如何提起他们乐于学***趣,就不言而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时教师。如何创新教学环境让孩子们在课堂绽放“光彩”。

书刊中提到,创新的教学环境能使数学尽可能生动、简单,使学生乐于学习。其中提到以下几点:1.

帮助学生激发兴趣。2.帮助学生触摸知识。

3.帮助学生领悟规律。3.

帮助学生建立概念。4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5帮助学生增强体验。

6.帮助学生掌握技能。教师应努力理解、掌握和巩固知识。

文中有一篇案例使我眼前一亮。是特级教师吴正宪教的第一课。吴老师在班上的第一堂课不是急于传授知识,而是总结了这学期有趣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行趣。他把许多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整齐地排列在黑板上,并添加了许多有趣的问题:

“认识我吗——伟大的0”,“别小看我——小数点”,你知道阿基米德检验王冠的故事吗?数学家索菲愿意做你的朋友、、、、、讲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立体模型,有棱有角的长方体,胖胖的圆柱尖尖的圆锥、、、、,教室里挂满了红红绿绿的纸条,数学迷宫、、、、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吴老师的精心安排让学生看到另类的数学,在他们的扬中数学是好玩的,有趣的,这便为今后数学的学***了“趣”的基础。

创新的教学环境布置,让教室变成学堂。

在教学中,我还有许许多多需要学习,读江西教育书刊使自己受益颇多.学***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活动与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这三年的教学经验自己总结除了一条教学大忌,不要拿自己所认为简单的知识去揣摩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还是应多设计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活动机会。尽管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老师还是尽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数学教学不仅可以局限于课堂,还可以从生活教育的角度,让学生在潜移识中认识到,学习只是局限于课堂。在生活中只要用心发现,也可以去学习。让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不等于课堂,教学的意义比课堂更广泛、更开放。聪明的教师应该创新并利用所有可用的知识教学环境。

身为教师也应活到老,学到老。今后,我会尽我所能让我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享受。

创新观后感【篇5】

内容简介:本书的目的在于重温熊彼特的生活和工作,以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评价熊彼特这个人及其影响。尽管熊彼特本人对数字十分感兴趣,但《创新的先知:约瑟夫·熊彼得传》不会是一部涉及极多统计数据的作品。不过,在我们认识熊彼特之前,先让我们用一种他很喜欢的快速统计预览法来简单考察一下他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当今普通美国人的现金收入是1800年时的二十多倍。如果你是美国人,试着想象一下你只花你收入的二十分之一来生活,由此所造成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可能让你不得不去种植自己生活所需的粮食,就像你的大多数先祖在1800年所做的那样。

创新的先知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2010年11月出版,出版就下单买回来。对于熊彼特一直有种好奇,不仅是名字,还有他的企业家精神。学经济学三年,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在经济学说史课上,老师讲到,熊彼特对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立场上摇摆不定。如果说一个经济学家对于意识形态是矛盾和不确定的,那么他的理论体系他的学术如何能做到旗帜鲜明?而事实上,熊彼特作为......

创新的先知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正在开始读这本书.我相信这本书比较适合真正有兴趣学经济学的人....无可否认,熊彼特在我国国内的位置的确比较尴尬,或者是有些许被忽视了。我们信马克思,或者赞同凯恩斯,或者参考佛利民和哈耶克,但是偏偏却忽略了创新的先知,熊彼特。正如书的序里面所提到。熊彼特在描述资本主义动态方面,的确是独树一帜的伟大经济学家。

创新观后感【篇6】

越简单的越有力量——读《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3000字:

老早之前就听说了这本书,一般来说我不太喜欢看和企业管理沾边的书。我尤其反感的是多数这类文章那种指点江山的气势,如果一个病人去找医生看病,医生什么检查都没做张口是包治百病,然后讲一堆诸如早睡早起,少食多餐,清单饮食之类的道理,想来病人也是满腹狐疑的。

除非,这位患者已病入膏肓,既然医生打包票妙手回春,那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不妨一试了。另外,管理这个概念太宽泛了,似乎什么问题都能装进这个框里。从一两个名词出发,各类专家都能立的住脚,如果再有传统文化加持,或者拉几个国外专家背书,那就如虎添翼,无往而不胜了。

这个万金油式的处方我想起一个考试的秘籍——细心。保证每一题不粗心失分永远是对的,但如果你后面三道大题不会做,作文基本每次都跑题,那答题卡涂的再漂亮也是白给。

管理问题,就是个细心的问题,而很多企业的问题,肯定是碰到了不会解的难题。《创新者的窘境》让我喜欢的一点是,他先分析了大量的案例,试图从中找到自己的结论,然后,他用这个假设又去分析其他的案例,最终证明了这一点,并基于此给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这一套路,是做研究的套路,是令人信服的。书中的结论,与创新有关。创新,是绝大多数企业的存亡必争之路,就如同考试中考察企业是否对知识点融会贯通的三道大题。即便是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也每年都在尝试推出不同口味的饮料——虽然多数并不成功。

然而,还是不断地有企业死于“失去活力”、“无力创新”,随着科技发展的提速,似乎企业的寿命也在迅速的缩短,“百年老店”似乎愈发的稀少。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即便连这样的公司都难逃厄运,如同死于政治幼稚是很多能征惯战的武将宿命,创新似乎也成为很多大企业的死穴。

创新,究竟是什么?

最简单的理解,创新就是创造之前没有的东西,如果再具体点,针对一个企业来说,就是创造消费者需要的,之前没有的东西。但显然,柯达、诺基亚和摩托罗拉都做到了。死于数码相机的柯达,是实际上的数码相机的发明者,实际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原型机就是柯达制作的,而且,柯达公司一直手握此项专利到最后。但是,柯达还是被数码相机打败了,曾经的优势——遍布全球的洗印店,最终成了柯达公司巨大的包袱。

诺基亚,死于智能手机,但是诺基亚也曾开发有自己的智能手机系统——塞班,并一度与安卓平分秋色。作为一家因品质卓绝而备受消费者追捧的手机品牌,诺基亚败的莫名其妙、突然而势不可挡,令人唏嘘。而摩托罗拉的失势也同样让人难以理解,从最初的大哥大,摩托罗拉就一直是手机界的领头者,我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段两个雕像使用摩托罗拉打电话的广告。如果说摩托罗拉不思创新,那又如何解释其每个月都有新机型上市的行为?

他们的创新都被后来证明是有价值的,但依然不能阻挡他们走向衰败。因此,很多人说,大公司人浮于事,官僚僵化,导致公司对市场的响应迟缓,最终没落。因此,问题又落到了管理上,就如同每次讨论疾病,最终都会落到生活习惯不健康上一样。

不是的!——《创新者的窘境》明确的说道——实际上,有些公司采用了更加高效的管理后,反而更快的走向了死亡。因为创新意味着风险和未知,而高效的管理则恰恰是要降低风险和未知。按照书中给出的理论,高效的管理将企业更加牢固的绑定在现有的价值链体系中,而公司死亡的根本原因则是现有价值链体系的崩溃。抱着一艘要沉的船,抱的越紧,死的越快。

整本书都在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论证和分析,如果将作者用以分析硬盘制造商以及挖掘机制造商的方法应用于柯达,则会发现同样是适用的。

柯达在早年拥有强大的冲印门店的渠道铺设力量和胶卷市场,因此在发明了数码相机后,柯达并没有重视这一技术,反而担心这一技术会冲击自己现有的利润空间。直到日本的佳能、尼康、奥林巴斯等对其迎头痛击,柯达才奋起直追,但大势已去,这家百年企业,最终还是上演了一场当代商界的《俄狄浦斯王》。有人把这解释为公司内既得利益集团的自私和狭隘导致的大公司病,相比之下,《创新者的窘境》的视角显然更有高度。

自私和狭隘暗示了偶然性,依然认为是人的问题,而《创新者的窘境》则指出了其中的必然性——对现有价值体系的依赖,要跳出这种宿命,是一场充满偶然性的冒险。书中给出了一条指导性的原则——要勇敢的为新技术寻找合适的市场,而不要始终盯着现有的市场推进技术。在这一指导原则下,作者还给出了可行性的方案,并用实例证明了其可信性:在现有公司的体系之外,成立独立的实体来全权自主的发展新的业务。

在这些观点上,作者成功说服了我,虽然在实际中,其操作性还要受到很多现实因素的制约,但是起码给想要活下去的公司指明了一条生路。究其核心,不论形式如何,就是要自己颠覆自己。很多国内的企业家也是英雄所见略同的,比如马化腾似乎就说过(大致意思),微信就是要革QQ的命,不这样向死而生,腾讯就难以长存。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我在看书的时候不断思考的问题,盯着市场,盯着客户,为什么会出错呢?说明这个逻辑本身是有欠缺的,而这是《创新者的窘境》没有讨论的。不断地满足客户和消费者,这个原则是没问题的,矛盾在于,企业的研发和投入具有延续性和积累性,而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则不是简便的,甚至连群体本身都不具有统一性和连续性。这才是本质的矛盾。

可以说,经济学里通常将消费者假设为完全理性的,而在对产品的选择上,消费者整个群体来说,也许真的可以看作完全理性的。他昨天还在跟你讨论硬盘的容量再大一点,价格再一点,体积不是问题,但是转身可能就去购买了更小的硬盘——哪怕价格更贵。

这个群体不做思考,只做选择和判断。因此消费者群体,或者说市场在当下做出的选择对未来可能完全没有参考意义——因为下一刻选项可能就变了。而选项的改变,不是市场导致的,是技术本身导致的。这可能就是乔布斯说的“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消费者并不知道下一刻有哪些产品可以让自己选择。

在技术出现变革之前,技术的发展本身是有延续性的,因此厂商可以拿着自己下一代产品的图纸给消费者看,从而根据选择进行迭代。这么做的合理性在于所有主流厂商的下一代产品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区别仅在细节,说白了,就是消费者其实没什么选择。但是当技术出现了变革,之前做的那些问卷就全都白费了,因为问卷里根本没有出现变革的选项,而现在,消费者可以有更为开放的选择了。

当然,这是一个静态的分析,并不能替代书中关于从市场下端向上端移动的现象的分析。但我认为这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倘若如此,那么抛开占领市场的技术环节不说,新的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对于企业来说,又如何选择呢?书中给出的建议依旧是独立经营,因为这样团队就可以足够小,那么培养市场的初期,很小的营收就可以支持团队活下去并进行发展。这其实还是试错的方式,作者刻意回避了一点,如果同时出现了多个技术方向,那该如何呢?要知道,当初柯达并不是完全的墨守成规雪藏数码拍照技术的,而是押注在快速成像的拍立得相机上了。一家能够做大企业,不可能完全放弃创新,死吃老本,更可能的是很难有精力同时推进很多技术方向,在选择中出现了失误,被市场所抛弃。

创新观后感【篇7】

《入学导论与管理前沿博士论坛》

个人作业

题目究竟什么是行之有效的管理

二〇一八年九月

究竟什么是行之有效的管理?

——读《创新者的窘境》有感

根据经济学理论,企业的经济效益**于企业高层结构管理效率、资本流动效率和经营效率的有效发挥。总之,管理必须有效。换言之,任何企业要想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都必须实施有效的管理。有效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企业追求的目标。

企业通过分级管理,将管理融入日常工作,对企业实施全方位管理。有效的管理可以达到“一响应、一指挥、一禁止”的效果,使企业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管理要不断创新才更有效。

根据企业的发展特点,不断寻找适合企业的管理方法,细化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集中全员的人才,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和力量,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源泉。有效管理的五项任务中,第一项是设定目标。我相信没有人会质疑这一点:

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是我们目标的一半。第二项则是组织实施,第三项是做出决策。一个合理的决策不仅是由管理者决定的,也是由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尽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第四个任务是监督管理,最后是人才培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一般的公司,而是那些严格按上述步骤操作的以精于管理著称的公司,它们是大多数公司管理层羡慕并尽力效仿的对象,以很强的创新和执行能力闻名,但是在面对某些市场或技术的变化时,却往往无法保持其领头羊的地位,甚至最后沦落到退出市场的地步。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管理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分析了计算机、汽车、钢铁等行业的创新模式,一针见血地指出:

良好的管理是导致这些企业衰败的原因。良好的商业惯例,例如将资金和技术集中在目前最高端客户所需的最大、最有利可图的产品上,最终将削弱大公司的实力。乍一看,克莱顿的观点似乎有点荒谬,但想想却很可怕。

他清晰的观点和仔晰的分析使世界各地的经理们开始坐立不安。曾任微软董事长、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的比尔·盖茨说:“自从克莱顿提出破坏性理论后,出现在我桌上的每一份提案都自称是‘破坏性的’。

”《创新者的窘境》讨论了那些锐意提高竞争力、认真听取消费者意见、积极投资新技术研发,但却仍然丧失了市场主导地位的企业,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书中详细地为我们解释了发生在发展迅速和发展缓慢的行业、建立在电子技术和化学机械技术的行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看上去无法解释的失败。该书从硬盘行业出发,将创新分为持续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两种类型。

持续创新是进一步发挥现有产品组件中个组件的功能,采用更先进的技术,降低该组件的成本,提高单个组件的性能,进而提高整个产品的性能。颠覆性创新是将现有的零部件以新的形式组装起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在不追求高水平技术创新的情况下迅速进入新的低利润市场,然后转身颠覆现有的高端市场。颠覆性技术往往更简单,*更便宜,性能更低,通常利润更低。

在龙头企业中能够获得最大利润的消费者,通常不会使用或接受。此外,颠覆性技术通常首先在新兴市场或不重要的市场投入商业运营。以it市场为例,当14寸硬盘占主流时服务于mini***puter市场的8寸硬盘;8寸硬盘占主流时服务于pc市场的5寸硬盘;5寸硬盘成主流时服务于笔记本市场的3.

5英寸硬盘;当3.5英寸硬盘成为主流时,用于ipod的1.8英寸硬盘;当傻瓜相机成为主流时,用于数码相机;当直拨**成为主流时,用于全触摸屏的手机这些都是破坏性的技术。

破坏性技术通常会推动新市场的产生。大量数据证明,相对于后进入市场的企业,最早进入这些新兴市场的企业拥有巨大的“先行优势”。然而,新兴的小市场并不能解决大企业的成长性需求。很多大企业都采取了等待策略——等到新市场的规模足够大时再进入。

这也就导致了创新者的窘境。其次,如上所述,详细的市场调研和良好的规划,以及随后的如期实施,构成了良好管理的基本特征。但在实际的企业管理活动中并不总是用到这些方法。

克莱顿认为,在持续的技术创新中遵循这些方法将使企业受益无穷;然而,这些方法无法有效地处理能够产生新市场的破坏性技术。事实上,硬盘产业、摩托车产业、微处理器产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专家们对新兴市场未来发展规模的看法基本上是错误的。因此,对于那些在进入市场之前需要获得市场规模和财务回报率等定量数据来进行投资决策的企业来说,在面对破坏性技术时往往会变得束手无策或犯下严重错误。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价值网络。价值网络是公司在现有的**链条、销售体系、规章制度、市场财务等基础上形成的整体,每个岗位和流程的存在和优化都是为了提升这个价值网络的价值。整本书的逻辑就是:

原有市场的公司占据大量的资源和优质客户,同时在努力的做延续性创新(提升价值网络价值),管理人员即使没有犯错,也是对现有价值网络的维护和加强,在此同时,原有市场的公司会渐渐放弃低毛利市场,以保证自己的财务健康。另一方面,通过对现有构成要素的优化,新兴企业从低毛利和市场细分入手,继续向上发展。而在新兴公司占领低毛利市场后,受“东北角吸引力”法则,会不断地向高毛利的优质客户进发,颠覆现有的大公司(同时自己等待下一次破坏性创新的颠覆。

)。例如,3.25英寸硬盘向1.

8英寸硬盘的发展过程中,大企业也不是没有研发出1.8英寸的硬盘,但受限于财务结构、利润点、员工意识和kpi等一些大股东们或者其大客户们重视的一些数据,中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都会倾向于保守稳健的策略,在延续性创新道路上越走越远。

众所周知,柯达公司是被数码相机这个破坏性技术所颠覆的,但极少有人知道其实最早研发出数码相机的也是柯达公司。1975年,美国柯达实验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它不需要胶卷。它以电子方式拍摄和记录图像。

作为全球最大的传统胶片制造商,柯达担心胶片销售的影响,并没有大力发展其数字业务。这一战略最终招致了灾难性后果,在忽然到来的数码相机普及潮中,柯达手足无措,公司从2004年以后便连年亏损。到2011年,该公司濒临破产,不得不计划专利才能生存。

“坚守胶片,拖延数码”,这是柯达所做出的战略选择。很明显,这个选择在今天看来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说战术是针对眼前,那么战略关乎未来。

柯达在数码上拖延,和其在胶片上的强大是相关的。柯达为了维护眼前,而错过了未来。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加看重未来,为未来做好准备。

没有未来就没有希望,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时候,为了更加重要的未来,我们需要对眼前做出一些放弃。只顾眼前的成功往往是短暂的,难以持续的;而放眼未来的成功才是能够持续的,一直能够不断着眼于未来就能够取得不断的成功。

柯达赢了胶片,输掉了数码;赢了现在,输掉了未来;赢了昨天,输掉了今天。或者说是,放不下胶片,错过了数码;放不下现在,错过了未来。企业在做战略决策时不能只顾着眼前利益,应该更加关注未来,从长计议。

破坏性技术的存在使得大企业的管理者们惴惴不安,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破坏性技术创新呢?俗话说:“先下手为强。

”先发优势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当企业觉察到一项破坏性技术的时候就应该及时投入研发,发展破坏性技术的职责交给确实存在消费者需求的机构,以便确保资源能够流向这些机构。该书作者认为企业最好的方式是设立一个能够欣然接受小收益的独立的小型机构。

一个机构的能力体现在其流程和价值观中,而且正是构成当前业务模式核心能力的流程和价值观,决定了它们无力应对市场的破坏性变化。建立一个能接受小收益的独立小型机构,既能获得大股东们的同意为破坏性技术的研发提供足够的资源,又能保证机构独立地进行研发工作,减少公司“顽固势力”的妨碍。与此同时,公司还需要为失败做好准备。

不要在第一次就用尽所有的资源,因为你不可能在第一次尝试中就抓住正确的市场放行啊。在对破坏性技术进行商业化开发时,将最初的种种努力看作是学***,在获得相关数据后做出调整。最后一点,不要寄希望于技术突破。

尽早开始行动,为破坏性技术的当前属性寻找市场,公司将在当前主流市场以外的地方找到它们的市场。而且,还将会发现,对主流市场不具备吸引力的破坏性技术属性正是建立新型市场所依赖的属性。

今年3月份,福特在加州的 palo alto 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福特智能移动技术责任****(ford **art mobility llc),宣布将其中一些项目独立出来。福特表示,希望“新公司能像初创公司一样去竞争”。

这家全资子公司就是对克莱顿所给对策的一个很好地应用。通过这种子公司的方式,福特将继续参与连接性、移动性、自动驾驶、客户体验,以及数据和分析方面的研发。这些新技能将扩展到它的fordpass marketplace上,fordpass可以提供为司机寻找停车位、租车、共享汽车以及远程遥控方面的服务。

因此,用户们可以享受智能停车服务以及按需搭车服务、以及更方便快捷、更舒适的用车体验等等。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虽然福特目前汽车销量还很不错,每年创造的营收大约在2.3万亿美元,但福特公司能够敏感地察觉到汽车共享经济(uber,滴滴打车等)、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以及特斯拉正在冲击着传统汽车厂商的生存空间。

这种超前的危机意识值得每一个管理者去学习。此外,福特公司也为目前的制造型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地转型思路和典范。

有效的管理可以达到“一响应、一指挥、一禁止”的效果,使企业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管理要不断创新才更有效。因此,今天的管理不仅仅只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五项任务、六项原则,还需要觉察和应对破坏性创新的能力。

行之有效的管理在新时代应添加新的理念,与时俱进,这样企业才能先声夺人。

创新观后感【篇8】

有机会读了《创业的国度》这本书,收获颇多,感慨颇多。犹太人的成功,源于他们聪明的智商、强烈的危机意识。当然,肯定还有其他因素。这本书首先对以色列人和以色列公司的成就进行一番描述:以色列的人均风险投资是美国的2.5倍,欧洲国家的30倍,中国的80倍。一个只拥有710万人口的小国却吸引了近20亿美元的风险资本,远远高于很多发达国家。我们不禁要想,以色列,这个四面楚歌的国家是如何成就他们的今天又是如何开创他们的未来的。

读了这本书,我微微知道了点答案。看看以色列的发展轨迹,再回顾我们中国发展的艰苦历程,感慨很多。中国的发展走了很多弯路,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以色列的发展历程、成长经验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十二五规划开局之时,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很多,个人的进步也是国家的进步。总结并学习以色列这个犹太国家的成功经验非常必要。

1、肆无忌惮的沟通方式,预备兵役制以及这个民族的传统,使得学生能勇敢挑战教授、下属能勇敢挑战上级。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思维可能就很不活跃,或者非常受限。有想法但无处表达。在中国古代这样的例子很多。个人无法改变体制,但想法要有,有了想法要去做。十八大即将召开,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标语随处可见。中国也是一个民主的国家,有时候我们也要行使我们的权力,因为我们也是国家的主人。同时,我们更要履行我们的义务。爱国不只是说的,还要去做。

2、对失败的包容:只要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实验,就没有失败,因为你能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以成败论英雄,在中国,这样的观念普遍存在。你失败了,更多的是批评。真正的成长是自己的,可能是看透现实,可能是卧薪尝胆。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别人的冷嘲热讽、自己的一蹶不振。可能只有你自己去承担失败的后果,但你更要从中获得经验。当然,他人的包容也是绝对必要的,我希望我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做到包容,我更希望我身边的人,朋友、亲人、同事、领导,包容自己,包容他人。

3、忧患意识:以色列战争连连,他们长期受到周围阿拉伯国家的围攻。只有努力争先,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回顾中国屈辱的历史,我们可能就能马上领悟到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落后就要挨打,可以说,中国目前也是四面楚歌了,与邻国间的领土争端不断,更有甚者无中生有、搬弄是非。现在中国也有了大国的身份,但是现在的糖衣炮弹多了,各种干扰也多了。唯有我们继续奋发图强,先天下之忧而忧,才能在国际上立足。

4、长年的战争和义务兵役制,也使每个以色列人都受到了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培养了他们果断、勇敢的品质。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才真正争取到民族独立。中国的义务兵役制和以色列存在很大区别,我们要考虑国情的同时,以色列在兵役制方面的很多做法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事实上,今天的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如此强大,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建国者的爱国主义、使命感、短缺意识和灾难意识,以及以色列和犹太人骨子里的好奇和逍遥自在的秉性等等。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学而知不足。以上是我的一点感受,愿与大家共勉。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