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观后感

10-19

你是否正在为写作夜袭观后感的观后感而苦恼呢?这部电影将人性的阴暗与光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引发了深刻的思考。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强烈推荐您观看这部电影,希望我的作品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示!谢谢阅读!

夜袭观后感 篇1

我们的年代是和平的年代!

我们和平的年代的老一辈革命家打下来的!

我们的和平时代是建立在千百万革命先烈的血肉基础上的!

电影往往将我们重新拉到那个年代,重温当时那悲壮凄凉的历史,《夜袭》便是如此,又将我们拉回三十年代挨打的中国。

《夜袭》一篇取材于历史真实故事"夜袭阳明堡".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锡联便担任了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团长。为了减少日本空袭带来的**的数量,他于1937年10月率领部队夜袭日本机场,一举摧毁了24架日本飞机,同时,他赢得了129师的第一次胜利,这对日本军队造成了沉重打击。

我们八路军原来的计划是防止日军去增援雁门关,但总有日军的飞行部队攻击我们的抗日军,这是很明显的。

但是,八路军没有防空**,所以总处于被动状态,当然陈团长不会只一味的生气痛惜,而是派人去摸小鬼子的机场在**,在摸清了鬼子机场确切位置后,陈团长是下定决心要炸掉鬼子机场。

经过周密部署,将摧毁小鬼子机场的任务交给了第三营,另外两个营负责摧毁和切断古县至阳明堡可能的增援部队。经过准备,敢死队开始向敌人的机场进军。一场战斗即将开始。生死不再重要。士兵们只有一个目的。他们炸毁了鬼魂的机场,减少了自己的牺牲。

枪声、**声是战士们临终前最美妙的歌声,那映亮天际的火焰与那鲜血抛洒成最美的景色,八路军给小鬼子送上了节日的礼花,祝他们早点从中国的土地上滚蛋。热血没有撒错地方,"一腔豪情忠义胆,化作乱红漫天飞".没有人离开这飞机场,就算只有一口气、半条命,也要完成任务,那挥洒在大地上的鲜血,多么绚烂美丽,而它们正是它们主人义无反顾的献出,是他们用生命留下的图案。

生命是宝贵的。是什么让他们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因为他们懂得舍小取大的含义,他们明白他们奉献出了自己,却拯救了更多无辜的人民群众。这才是真正的代价和回报。他们的革命精神值得学习。他们的力量和勇敢将成为我们的精神依靠。

虽然我们身处和平的年代,不同时期民族精神也不同,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丢弃了当年革命精神的精髓,对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认真,不能因为有挫败而放弃,相反我们应该越挫越勇,永不退缩,一定要为国家作出贡献,只有付出才是最好的回报。

对薛行来说,只有流过鲜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界顶级歌曲,只有经过地狱的一般磨练,我们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

夜袭观后感(二)

1937年7月,全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10月忻口战役打响,八路军129师769团接受任务,北上敌后,插入雁门关,牵制阻击向忻口进犯的日军增援部队,配合正面战场歼敌。《夜袭》就是以这个历史为背景,上演769团北上途中,炸毁敌军战机驻地阳明堡机场的情景。

那赤胆热血的中**人,那豪情满腹的769团战士,那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经过淋漓尽致的演绎,怎么能不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龙——”火车开动了,载着晋绥军的战士们开往向忻口,他们,第一次订火车的八路军129师769团的团长和战士们,朝着寂静崎岖的山路行进。他们为什么不坐火车,宁愿多走几程路呢?战争年代,危难关头,征战路途漫漫,多走一程弯路,便多了几倍的危险,他们又何尝不知道。

可他们也深深地明白抗战是全民族的,这个时候,又是抗战的关键时期,怎能为争一节车厢而伤了国共两党的和气呢?因此,他们让我们为了正义,为了统一战线,为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而铭记。与其说他们让出的是一节车厢,还不如说让出的是做为一个军人,一个八路军战士,一个落难民族的子孙渴求振国的期盼。

他们用热血铸造的以自我牺牲为前提的这种宽容大度以深刻的内涵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欺辱,消灭鬼子"的迫切期盼。

颠簸不堪,九曲回肠的山路,像一条卧龙盘在神州大地上为八路军战士垫脚,长长的队伍走在上面,虽然凹凸不平,幽辟难行,履步维艰,但他们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因为他们是不怕风雨,不怕困难,不怕的八路军战士,有他们"不灭鬼子死不瞑目"的斗志。敌军的飞机跟苍蝇似的,走到哪儿翁翁跟到哪儿,并且时不时的投下一颗炸弹,他们却沉着,冷静的面对,不慌,不焦,依然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行,纵使有千仇万恨他们也深藏不露,只是积压于胸,等待时机发炮,鬼子**知道,那份临危不惧的镇定,正是他们汇聚力量,冲杀敌人的**。

狼烟四起,战火熊熊,冲杀声震天惊地,是他们主攻营趁夜袭击敌军战机驻地阳明堡机场。他们身上背着炸药,手里拿着刀,枪,一个个怒气冲天,杀气腾腾,是啊,不从长远说,就说近来这十几天,鬼子的飞机,炸弹炸死了多少战友,残害了多少军民,那血淋淋的尸体,那绝望的痛苦,呻吟——,一切残酷的场面一一涌上心头,愤怒,仇恨,就像浇了油的火焰越少越旺,终于无法忍耐,"冲啊——",随之后面的战士排山倒海般地冲进机场。炸弹一颗颗**了,鬼子一个个倒下了,飞机一架架爆了,散了,战士们也有死的,伤的,但他们依然奋勇向前,炸药背在身上,随时准备与鬼子同归于尽。

最后,他们赢了,魔鬼的飞机被摧毁,狼窝被打散。试问,世间有多少人甘用生命去拼,甘用生命去斗?可他们一个个都是用生命去战斗的,那份罕见的勇气,难得的执着,又怎能不给人潸然泪下的激奋。

他们舍弃小家的私情,用大义,用鲜血给祖国铺就强壮之路。

他们有秉直刚强,也有柔情温和之处。对敌人他们是横眉冷对,怒发冲冠,对人民他们是关怀备至,温情四顾。征途中风雨夹击,危难重重,可他们心系百姓,请为国家,谁能不说,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赤胆男儿。

电影结束了,但战争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一个光彩夺幕的战事,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那些为保卫国家而献身的人,那些抛头颅的人,那些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都在我的心中定格得不可磨灭。他们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夜袭观后感 篇2

这天,我们去电影院观看了《夜袭》,它讲述了一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感人故事。那时我国的武器十分落后,而日本人已经早有了飞机、装甲车了。在一个晚上,中国军队袭击了日军的一个飞机场,将敌人的机场夷为平地,在那里三营长与二百多个人光荣牺牲了。

看完它,我心久久不能平静。战士壮烈牺牲,敌机轰炸抗日军民,抗日民众奋力反击的情景依旧回落在我的脑海之中。其中,最使人感动的是:团长默默地将一把雏菊塞进了一位年仅七八岁女孩的手中,这名女孩已经牺牲了,随后团长又默默地将女孩的手放在心上。还有一个情节也让我很感动:一个士兵在临死之前,向团长说:“团长,已经三架了……”

看完《夜袭》,我的心被震惊了。我以前只是听说过日本鬼子的凶恶残暴,但是,这天我才亲眼看见了日本鬼子的所作所为,但是我们中国人却没有感到恐怖,感到害怕,而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英勇地与敌人作战,我真为我们中国人感到自豪不已。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

夜袭观后感 篇3

这个周日是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但是我的心情却不是那么的轻松。因为我看了一部叫做《夜袭》的电影!

《夜袭》电影中,让我看见了血与火迸溅,枪与炮考验,爱与恨交织,让我看见兄弟之间铁一般的情谊,男女之间雪一般的感情,师徒之间血一般的情愫。剧中的团长陈锡联,他坚毅坚强却消瘦,重手重足重感情,公私分明,于公于私,负责,有责任感,为了团队勇于牺牲,有团队精神;团员赵大力,刚强有力,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可以给人安全感,爱笑,开朗乐观,机灵聪明,为了炸日本飞机而导然自己身上的炸弹,与飞机同归于尽;记者郭小娟柔美却倔强,调皮可爱,敢爱敢恨,风度翩翩。

看了晚上八路军109师769团进攻日本机场的战斗场面后,我感到震惊。日本人的做法是错误的,野心很大,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打中国八路军?对于战争来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必争得你死我活呢?

和谐解决不好么?伤的最终是百姓啊!

今天的和谐、美好、幸福、和平的世界,是革命同志的工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要怀着一颗大爱的心来看世界,要欣欣向荣,珍爱生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可以自暴自弃,为了祖国,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为了明天!!

长郡雨外

c1106黎依茗

夜袭观后感 篇4

上个星期五,学校播了一部关于八路军攻打日本人的电影。

这部电影名叫《夜袭》,说的是一位军团长带领战士们攻打可恶的日本人的事情。这位军团长带领一个团去打仗,可是这支军队武事装备十分差,根本就比不上有那大炮、战斗机、直升机的日本人。其中有一个叫张大力的排长,别看他胖乎乎的,像个麦兜,但他挺聪明的。一次,他被军团长派去侦察日本人的近况。他潜伏在水中,虽说他被敌人射了好几枪,但都躲过了,一点儿也没伤着,还带回来好几把日本人的军枪呢!

看过影片之后 ,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知道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宝贵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不畏惧困难,迎难而上,将来长大了建设我们的祖国,不辜负革命先烈对我们的期望。

我觉得这个团可贵的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不到最后一刻,不到生长命垂危的时刻,不准下战场,不准离开前线。死也不投降!其中有位叫小飞刀的战士,军团长似玩笑非玩笑地对他说:“好好练习飞刀,一定要射中日本人的飞机!”这一句话激励了小飞刀,他真的用飞刀射中了日本人的飞机,可惜的是,小飞刀没有等到八路胜利归来的那一天。他,被日本人杀害了。

一次,奶奶教我煎荷包蛋。我煎好几次,都没有成功,不是变成炒鸡蛋,就是没熟,我泄气了。一直观察我的爸爸什么都没有说,拍了拍我的肩膀,便站在了一旁。我明白了爸爸的意思,用心煎了起来,终于成功了!这是坚持不懈的成果!

中国人有信心,有可贵的精神,有无数战士,有那不到最后一刻不下场的信念,还有那我们需要学习的坚持不懈。虽然这个团死伤无数。但,胜利还是归于这支装备很差,信念很高的队伍。

学习吧!学习这些坚持不懈的人吧!

夜袭观后感 篇5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为配合正面战场的忻口战役,在山西代县袭击日军飞机场的战斗。1937年10月19日夜,八路军129师第769团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协助下,隐蔽在进入代县南阳明堡飞机场,突然发起进攻,经过1小时激战,歼灭日军100余人,击毁击伤飞机24架,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这场战役的八路军129是地769团团长陈锡联时当22岁。接到的命令是到正面战场支援,22岁的陈锡联却带领部队离正面战场越来越远,在那个途中算准了敌军一心保机场和公路,不敢贸然行动,与敌人斗智斗勇。这支游击队训练有素,是长征后留下的队伍。陈锡联在15岁的时候加入红军,参加红军,作战杀敌英勇,被称为“小钢炮”。时年22岁,便当上了八路军129师第769团团长,作战有谋略、灵活应对。

团长22岁,队伍当中的人大多数也是一二十岁,却怀抱着理想和抱负,在真正的战场中磨练(用血的代价)。这支队伍,训练有素,这支队伍中的人们不贪生怕死,在战场上颇有经验。纵然有些人还略带着稚气,或者做事较为鲁莽,但是他们在实战中硬朗不屈,在血泪中快速成长。联想到现在在高等学校的我们,寒窗苦读十几年,到现在,大多数的人也是停留在学习的阶段,并且坚信现在的学习只是读书,很少有人真正地实践过——实实在在地赚钱、跟社会上的接触。当然,现在的我是作为一个大二的学生以自己所了解的程度发表意见,这个社会上也确确实实地存在将学习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学生。但是考证、背书、靠家里的关系象征性地实习这些都非真正的实践。我认为,大部分的大学生如同我所说——学习和实践严重脱节。实践,看,听掌握知识的效率是递减的。而大多数的中国学生在用枯燥的方法进行低效率的学习,被考试和死死的课本夺走了原本所有的创造力和激情。

“到现在为止,你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是什么?”20岁的我得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第一反应懵了。高中读重点班?虚伪。考上一所重点大学?苍白。大一得校一等奖学金?无力。当我极力在脑海里搜寻能体现生命价值的,做过的事时,脑海里所冒出来的东西却是如此的空洞和无力,所有的这一切只能跟学习搭上边。因为我知道自己所学的东西忘了八九成,所剩下的一二成在真正操刀时有得折煞六七成。这样的学习不令我而自豪。班上一两百的学生都默默无语、如鲠在喉。之后,我努力地回想,发现最能符合我所设想的有价值的东西是拿到驾照——在驾校的学习以及与人的相处,然而车依旧没有一个人开过,社会上的人也很少接触。现今20岁的我,在大学读了一年多的书的我,依旧只有苍白的理论在手——摇摇欲坠。没有真正赚过一分钱,不懂得如何跟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没有赚钱的技巧。大部分二十几的大学生依旧在父母的荫护下,没有真真正正、潇洒没有包袱地实践、旅游、赚钱养活自己。即使选择这样,也会被父母牵着,束缚着,在耳边软语“外面危险,在校园里好好读书就好”、“考上公务员,这样的工作最稳定”。《北京青年》中的几大青年与其说洒脱,更不如说他们的人生些许畸形。二十几岁,在公务员安逸的条件下,坐在办公室里做日复一日的工作,受父母的管辖,在结婚的前一秒才敢真正地抗拒,鲁莽地摧毁过去所有的一切,只是想重新获得过去所没能或许的。我们丧失了实践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毫无感觉麻木地接受父母、社会所设定的一切。到了大学,明知道这样束缚了我们,却被种种的安逸所纠缠,半挣扎地享受其中。

现在的青年,理应相信自己。只要自己敢于行动,我们可以自食其力。在大量的输入中我们也能输出——设计产品,模拟整个公司一两年的财务报表,炒股,操作实务,旅游,打工,做项目。还有很多很多。感兴趣的话,概率论的学习,还可以结合统计知识学习,并且实盘操作——可以参加模拟。喜欢演讲的话,并非单纯地看书写文章,更要多张口,参加比赛,到人群中去。赚钱,并不是让我们放下本职工作——学习,而占用学习的时间去打工。而是结合我们的兴趣和专业,在实践中加强我们的专业能力。如果喜欢视频制作,可以到网上揽活等。我也清楚,身边,被束之高阁的人往往是平时喊得最大声的人——自己。不过,不要再自我评定为一个大学生,因为我们的能力,我们的责任,我们的内心并非如此定义。不是只要学习好,考证过,保研等便尽到了我们的责任,我们已然成年好多年,领了身份证好多年——我们有担当,有了责任。在两年后,便迎向社会,而非被动地扯社会后腿。敢于去闯荡,敢于独立,敢于有自己的主张,我们才是一个真正的青年人。

陈锡联15岁便在自己一生的领域中闯荡,用勇气和实践,用抱负和学习来提升自己。十几岁的毛泽东便心系天下,二三十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初期的长征中从千千万万战士的死亡,战争经验中提出了游击战-建立红军政权的方针。20岁的我们正当青年,更应该多去经历,多去担当,在学习和生活中摆脱学生、学生领导等单一的定位。我们的青春无限可能,或许短时间无法去经历那些铭心刻苦,但是学会对自己担当,在学习中敢于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大有作为!

夜袭观后感 篇6

《夜袭》这本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20xx年7月,全国全民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10月忻口战役打响,八路军129师769团接受任务,北上敌后,插入夜门关,牵制阻击向忻口进犯的日军增援部队,配合正面战场歼敌。

20xx年10月19日凌晨,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的率领下,得到设计图后,和现机场对比,做出策略后,突袭了位于山西代县的日本侵华军队“阳明堡”机场。该团600多名战士冲进机场,与舰队中的日本士兵一起发射白刃刀。

双方激战约一小时,769团的勇士们炸毁了机场上的全部24架作战飞机,歼灭日军两百多人,769团三营营长赵大力以下一百余名勇士壮烈殉国。陈锡联带领着土八路,就凭着几杆破抢,几门小炮,居然摧毁了日军的飞机场,从10月中旬之后,一连十多天,忻口和太原的守军都没有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此后,阳明堡机场夜袭胜利,犹如飓风般席卷前线,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激情,

这样一部有意义的革命电影,将有助于我们这一代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革命先烈的智慧和爱国精神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夜袭观后感 篇7

1937年7月,全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10月忻口战役打响,八路军129师769团接受任务,北上敌后,插入雁门关,牵制阻击向忻口进犯的日军增援部队,配合正面战场歼敌。《夜袭》就是以这个历史为背景,上演769团北上途中,炸毁敌军战机驻地阳明堡机场的情景。

那赤胆热血的中**人,那豪情满腹的769团战士,那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经过淋漓尽致的演绎,怎么能不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龙——”火车开动了,载着晋绥军的战士们开往向忻口,他们,第一次订火车的八路军129师769团的团长和战士们,朝着寂静崎岖的山路行进。他们为什么不坐火车,宁愿多走几程路呢?战争年代,危难关头,征战路途漫漫,多走一程弯路,便多了几倍的危险,他们又何尝不知道。

可他们也深深地明白抗战是全民族的,这个时候,又是抗战的关键时期,怎能为争一节车厢而伤了国共两党的和气呢?因此,他们让我们为了正义,为了统一战线,为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而铭记。与其说他们让出的是一节车厢,还不如说让出的是做为一个军人,一个八路军战士,一个落难民族的子孙渴求振国的期盼。

他们用热血铸造的以自我牺牲为前提的这种宽容大度以深刻的内涵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欺辱,消灭鬼子"的迫切期盼。

颠簸不堪,九曲回肠的山路,像一条卧龙盘在神州大地上为八路军战士垫脚,长长的队伍走在上面,虽然凹凸不平,幽辟难行,履步维艰,但他们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因为他们是不怕风雨,不怕困难,不怕的八路军战士,有他们"不灭鬼子死不瞑目"的斗志。敌军的飞机跟苍蝇似的,走到哪儿翁翁跟到哪儿,并且时不时的投下一颗炸弹,他们却沉着,冷静的面对,不慌,不焦,()依然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行,纵使有千仇万恨他们也深藏不露,只是积压于胸,等待时机发炮,鬼子**知道,那份临危不惧的镇定,正是他们汇聚力量,冲杀敌人的**。

有很多狼,战火,杀戮的声音令人震惊。是他们的主攻营地在夜间袭击了敌人的飞机击敌阳明堡机场。他们身上背着炸药,手里拿着刀,枪,一个个怒气冲天,杀气腾腾,是啊,不从长远说,就说近来这十几天,鬼子的飞机,炸弹炸死了多少战友,残害了多少军民,那血淋淋的尸体,那绝望的痛苦,呻吟——,一切残酷的场面一一涌上心头,愤怒,仇恨,就像浇了油的火焰越少越旺,终于无法忍耐,"冲啊——",随之后面的战士排山倒海般地冲进机场。炸弹一颗颗**了,鬼子一个个倒下了,飞机一架架爆了,散了,战士们也有死的,伤的,但他们依然奋勇向前,炸药背在身上,随时准备与鬼子同归于尽。

最后,他们赢了,魔鬼的飞机被摧毁,狼窝被打散。试问,世间有多少人甘用生命去拼,甘用生命去斗?可他们一个个都是用生命去战斗的,那份罕见的勇气,难得的执着,又怎能不给人潸然泪下的激奋。

他们舍弃小家的私情,用大义,用鲜血给祖国铺就强壮之路。

他们有秉直刚强,也有柔情温和之处。对敌人他们是横眉冷对,怒发冲冠,对人民他们是关怀备至,温情四顾。征途中风雨夹击,危难重重,可他们心系百姓,请为国家,谁能不说,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赤胆男儿。

电影结束了,但战争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一个光彩夺幕的战事,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那些为保卫国家而献身的人,那些抛头颅的人,那些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都在我的心中定格得不可磨灭。他们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夜袭观后感 篇8

夜袭观后感今天下午,我们来到电影院看一部电影《夜袭》。这个电影主要讲八路军129师769团团长陈锡联奉命生东击西,可路上遇到日军的轰炸,就抗命,带人把小鬼子的飞机场给炸了。更好的完成了任务。

但军队中有一半以上的山西绥军人也想用自己的火车去打鬼,于是两军发生了争吵。这时,小魔鬼和飞机一起**了,两军都很重。这时陈锡联发现旁边有个日军飞机场,再加上电报说日本用飞机轰炸,陈锡联就带他的兵力夜晚去袭击飞机,把飞机场24架飞机都炸掉了,可营长赵大力却与鬼子同归于尽了。

这其中有许多伟大的人,比如陈锡联,在夜袭飞机场时就被鬼子用刀刺伤了,而他却坚强的站起来继续作战;比如”小飞刀”他死的很惨,他想知道飞机是什么做的,正好团长派他去侦查,他就跑过去用刀磨磨飞机,看看是什么做的,可他却被飞机里睡觉的日本兵给打死了,不过他的死也是光荣的;还比如赵大力,他看见小鬼子的飞机来了,就拧开手榴弹,这时小鬼子的飞机正好撞住他,飞机被引爆了,他们同归于尽了。这些人很棒。他们用鲜血打败了日本鬼子和国民党。直到那时,他们才建立了我们的新中国,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夜袭观后感天亮了,太阳光芒四射。

而我的思绪却一直停留在《夜袭》这部电影的一幕幕画面中。1937年10月,129师769团团长陈锡联率部轰炸阳明堡机场。最后,战士们用生命赢得了战斗。

在**电影的时候,我们一些同学认为郭记者是个”害人精”.没事干嘛吧、跑到机场去拍摄**?很多人为了救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但我不这么认为。事实上,记者郭冒着生命危险去了机场!如果她不冒生命危险开枪,今天有多少人知道战争的危险?又有多少人知道日本大帝国的凶恶与狠毒?

所以,对于记者,我们应当存着尊敬的心,他们也是伟大的人。阳明堡战役只是我们抗日战争的一个小小缩影。我们有比这更残酷的战场。我们的抗日战争是艰难曲折的。在我们伟大的抗日战场上,今天有多少战士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英勇牺牲!多少部队为了保卫家园,把炸药包绑在身上,与敌人同归于尽!

有人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让我们像詹天佑一样互相学习,让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不被欺负,能够屹立在地球上!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夜袭观后感《夜袭》这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1937年7月,全国全民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10月忻口战役打响,八路军129师769团接受任务,北上敌后,插入夜门关,牵制阻击向忻口进犯的日军增援部队,配合正面战场歼敌。

1937年10月19日凌晨,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的率领下,得到设计图后,和现机场对比,做出策略后,突袭了位于山西代县的日本侵华军队”阳明堡”机场。该团600多名战士冲进机场,与舰队中的日本士兵一起发射白刃刀。双方激战约一小时,769团的勇士们炸毁了机场上的全部24架作战飞机,歼灭日军两百多人,769团三营营长赵大力以下一百余名勇士壮烈殉国。

陈锡联带领着土八路,就凭着几杆破抢,几门小炮,居然摧毁了日军的飞机场,从10月中旬之后,一连十多天,忻口和太原的守军都没有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此后,阳明堡机场夜袭胜利,犹如飓风般席卷前线,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激情。如此有意义的革命电影**,让我们这一代人更加了解中国的历史。革命先烈的智慧和爱国精神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夜袭观后感 篇9

本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主要讲述了八路军769团在23岁的陈锡联团长率领下攻破日军“阳明堡”机场,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军事事件。

夜袭电影观后感1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电影院看一部电影《夜袭》。

这个电影主要讲八路军129师769团团长陈锡联奉命生东击西,可路上遇到日军的轰炸,就抗命,带人把小鬼子的飞机场给炸了。更好的完成了任务。但军队中有一半以上的山西绥军人也想用自己的火车去打鬼,于是两军发生了争吵。

这时,小魔鬼乘飞机**了,两军都很重。这时,陈锡联在附近发现了一个日本飞机场。此外,电报还说日本用飞机轰炸了它。陈锡联率部夜袭飞机,炸毁机场24架飞机,赵大力司令员与魔鬼同归于尽。

这其中有许多伟大的人,比如陈锡联,在夜袭飞机场时就被鬼子用刀刺伤了,而他却坚强的站起来继续作战;比如“小飞刀”他死的很惨,他想知道飞机是什么做的,正好团长派他去侦查,他就跑过去用刀磨磨飞机,看看是什么做的,可他却被飞机里睡觉的日本兵给打死了,不过他的死也是光荣的;还比如赵大力,他看见小鬼子的飞机来了,就拧开手榴弹,这时小鬼子的飞机正好撞住他,飞机被引爆了,他们同归于尽了。

这些人很棒。他们用鲜血打败了日本鬼子和国民党。直到那时,他们才建立了我们的新中国,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

夜袭电影观后感2

天亮了,太阳光芒四射。而我的思绪却一直停留在《夜袭》这部电影的一幕幕画面中。

1937年10月,129师769团团长陈锡联率部轰炸阳明堡机场。最后,战士们用生命赢得了战斗。

在**电影的时候,我们一些同学认为郭记者是个“害人精”。你为什么不跑到机场去射击**?很多人为了救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可我却不那么认为,其实郭记者也是冒着生命去机场的呀!她要是不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今天,又有多少个人能知道当年战争的危险?又有多少人知道日本大帝国的凶恶与狠毒?

所以,对于记者,我们应当存着尊敬的心,他们也是伟大的人。

夜袭观后感 篇10

这是一部让所有中国人热血沸腾的电影,讲诉八路军129师769团的战士英勇抗战“端机窝”的故事。

每一天,战士们正在英勇抗战时,头顶的轰炸机呼啸而过,然后丢下想雨丝一样密集的炸弹。每天都有很多战士就这样受伤了、牺牲了。颠簸不堪,九曲回肠的山路,像一条卧龙盘在神州大地上为八路军战士垫脚,长长的队伍走在上面,虽然凹凸不平,幽辟难行,履步维艰,但他们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因为他们是不怕风雨,不怕困难,不怕的八路军战士,有他们“不灭鬼子死不瞑目”的斗志。敌军的飞机跟苍蝇似的,走到哪儿翁翁跟到哪儿,并且时不时的投下一颗炸弹,他们却沉着,冷静的面对。

有人提议炸掉鬼子的飞机场,便制定了一个夜袭飞机场的计划。陈团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夜幕降临,陈团长呆着战士们到了阳明堡机场,三营营长赵大刀,带着几个战士剪断了铁丝网,冲了进去杀死好几个哨兵,团长突然呐喊一声:“冲啊!”769团全兵冲了上去,一个个勇敢地爬上飞机,因为机舱里有飞行员,于是,战士们和飞行员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把敌人杀得横尸遍地,最后,手榴弹盖一拧,向飞机肚子里扔去,纵身一跳,飞机“轰”地一声炸响,手榴弹一下把飞机炸散。后来,日军装甲车来保护飞机,但抵挡不住我们坚强不屈的战士,他们用油桶炸毁了好几辆装甲车。三营营长赵大刀已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仍宁死不屈,拧开一串手榴弹的盖子,背在自己身上,向日军主机扑去,最后,主机被手榴弹炸毁,赵大刀也与它同归于尽。到第二天凌晨,激战才结束。

我军给敌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有30位展示壮烈牺牲。

这是一次胜利,是一次伟大的奇迹,在武器装备和技术都不如敌方,但却取得的巨大的胜利,因为战士们有崇高的、伟大的理想和刚毅坚定的信念。让他们拥有了不可战胜的力量。

在电影即将结束时,陈团长回忆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亲兄弟们,回忆起和死去的战士们一起在战场上拼搏,回忆起曾经与他们度过的一切。但他们在这次夜袭中失去了生命,陈团长发誓一定要打跑日本。

夜袭观后感 篇11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范文

夜袭观后感

夜袭观后感(一)

《夜袭》是一部战争片,描写了八路军129师769团偷袭阳明堡机场的战斗经过。

129师769团的成员个个都很朴实,他们虽然普通话都说不标准有很浓重的乡音,常说一些不文雅的话,可是着更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心更加贴近。他们不但朴实还很勇敢,为了战争的胜利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赵大力说的一句话,与一架飞机同归于尽的画面至今还在我耳边回荡,在我眼前浮现---赵大力看了看身后的飞机,转过身对团长说:"团长3架了。

”然后他点燃了所有的炸药,跑向身后的飞机。

“铁蛋”、“机巢”、“钢鸟”——八路军战士口中迸发出的一系列词汇,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复杂而又单纯、无情而又有意的时代,一个《夜袭》导演极力想呈现给下一代人的时代。

当“铁蛋”从天而降,散落的弹片撕碎了血肉,升起的巨浪摧毁了围墙,飞扬的浓烟掩埋了家园和山河??还有谁,屹立不倒于这锦绣万里的河山之上?他们便是这样一群说着亦庄亦谐的词儿们的战士,携着中华民族千年不朽的灵魂,与敌人周旋在每一寸被沦陷的土地上。

战士即"站"士,即便刀山火海、枪林弹雨,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绝不让倔直的双膝弯下??这是一个战火纷飞,民族灾难深重的复杂时代,但却激发了每一个国人单纯而热烈的爱国情,同仇敌忾,没有任何的顾虑,没有任何的理由,毅然决然地投入了滚滚的抗战洪流。这部激动人心的电影给了我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悲剧性的画面伤了我的眼睛,我终于知道血真的可以沸腾,而那些坚强勇敢的身影也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他们不怕死,但他们珍惜生命。为了更多战友的生命不被白白牺牲,为了同胞不再受苦,他们与碉堡一起在熊熊烈火中牺牲。

不能忘记每个战士在火灾中的身影,他们最后一次炸毁飞机的场景,他们最后一次的表情?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