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日记(精品5篇)

10-22

周记是一个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许多人在生活和学习中都有写周记的习惯。通过写周记,我们可以提高对生活和人生的认知和理解。今天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一篇介绍“关于教育的日记”的文章。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更多的知识和建议,建议您将其保存下来!

关于教育的日记(篇1)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需要不放弃的精神。

小时候学车的时候就是我人生中一个最好的例子。

我喜欢骑车,很小的时候,我就渴望有一天我能骑着山地车在树林中穿行。终于有一天,我迫不及待地做上了自行车的坐垫。我开始摸索着一点点地骑车。我的小心翼翼地踏上踏板,但是学车的难度在我意料之外,还没有提上速度,我就已经四脚朝天了,我甩着破了皮的手,倔强地又做上了自行车。可是我的车龙像一个不听话的小孩,挣脱了我的手,整辆车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晃来摆去,我再次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我擦着流血的伤口,坐在地上,反思了一会儿,似乎领悟到一些诀窍,我又上了车,抓紧了车龙头,用力踩下踏板,前轮稍稍一颤,我边上的景物缓缓往后退了,但我还未从喜悦中探出身子,我便一头撞上一旁的树,树上的叶子撒了一地,站在一旁的妈妈说:你才五岁,再等长大一些在学吧。我气愤地底下了头,唉,连妈妈都不支持我了!我在心里暗暗地想,一只笔尖大地蚂蚁拖着一块巨大的饼干,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对啊,蚂蚁都懂得坚持不懈,那我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男生,连一辆自行车车都摆不平,那不成笑话了吗?我骑上车,抓紧车龙头,集中精神,用力踏下踏板。

我成功了!

只要心中有坚持两个字,万事都有可能!

关于教育的日记(篇2)

第一次月考分析-教育随笔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都一个月了。最近学校组织了第一次的月考,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们顶岗的12个小伙伴们都感到不安,。月考,可以说是对我们工作的检验。害怕由于自己工作经验的不足,使得自己所教的班级比其他班差很多。

这两天体会到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监考,学生们认真的答题,我的眼睛连眨都不敢眨的看着,比他们还认真,不敢有半点的懈怠。第一次判卷子,考试之后,进行流水式判卷,虽然我只是判第二大题的第一小问,但是还是感觉自己的责任很重大。年级组还是很照顾我们这些新老师,让我和另一个老师一起判一道题。于是我俩商量了一下判卷的标准,争取标准一致,力求公平。

考完试的第三天,年级的总排名就出来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看了看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的成绩,令我比较欣慰的是,不是倒数第一。因为我所教的两个班是程度最差的班,学生基础很差,考试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倒数第一的名次。当我看到成绩时,在我脑海里闪现过的只有两句话,自己的教学水平还是值得肯定的,另一句就是,不管多差的班,只要认真教都能教好。没有不学的学生,只有不认真的老师。

之后我认真看了一下两个班的成绩又认真分析了一下每个学生的成绩,发现上课的状态直接反映在成绩上。考的相对差的班,上课的状态也比另一个差。所以差的班,高分的不多,低分的不多,中间分的同学较多。考的好的班,高分的同学多,低分的同学也相对较多,这说明一部分学生在跟着老师学习的同时,有少部分同学游离于课堂之外。于是,我对这两个班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导。对于差的班,肚子大。所以我先找到肚子中在前的同学,主要是鼓励式教育,在班里起到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考的稍微好的班,高分的多,学习氛围不用担心,于是我把那些考的很差的单独叫出来,鼓励他们学习。我知道,让他们一次就改变学习状态,是不现实的,得有过度的过程,于是我要求他们先从认真听课开始,下课主动找我检查笔记,形成督促学习的作用。我知道要提高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只是希望他们能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认真学习的好习惯。毕竟他们才高一,未来的路还很长。

我希望我的一点点努力,能够对他们的学习生涯有所帮助,希望他们能在下次考试中,超越自己。

关于教育的日记(篇3)

由期末考试作文想到的-教育随笔

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门是英语,我最有把握的一门,确切地说,即使不复习也能考得不错的一门。这么说不是吹嘘我的英语学的有多好,虽然我的英语水平在同年级中算是数二数三的了。只是大学考试,考前划题已经是很稀松平常的一件事了(至少在我们学校是这样)。可当试卷发下来,很多人就开始翻白眼了:考前说好有一半是课后原题,可除了翻译和两道听力,其他都貌似是从从学校题库中随机抽取的。更要命的是,题量十分大,像我这样做的算快的,图完答题卡也就剩10分钟了。对于那些靠场外亲友帮助才通过四级考试的同门可就算是大大的不幸了。于是在收卷子时,很多人的答题卡还是半壁空白,至少200字的作文也大多是些不知所云的短句。为了争取多涂几个答案,有人甚至跟监考老师吵了起来。在我看来,甚至有当场落泪的趋势。

回到重点,这次的作文题目还是相当有意思的,Isnewsalwaysreliable。我脑中第一个Idea就是华南虎照事件。这场由一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农民与充分相信支持他的省一级政府部门和众多打虎网友上演的新闻让人唏嘘不已。而事件初期,当地某报的报道让我对野生华南的存在雀跃不已。即使在网络上刚有怀疑声出现时,我还对这些神经质的怀疑主义者的无聊论断深恶痛绝。可随着事件的深入,却让我感到我开始觉得天真的人是我。而这时,那家报纸的立场开始有了些许的转变。这让我对这家媒体的印象大打折扣。而后了解到,这家报纸在创办初期的某年曾因假新闻而被质疑,当年中国十大假新闻中有两条都是这家媒体报道的。

开始思考,作为大众信息来源甚至有些是政府喉舌的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是否真的有所谓的新闻良知?曾经有资深新闻人说,真正的媒体是没有立场的。他们将事件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对事件的判断权在读者手里。这当然难以做到,没有感情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新闻也不例外,更何况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虽然标榜着个性至上,可在很多事情上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他们需要别人来引导他们的思维,然后在这些观点中凭借个人喜好做出选择。这就像你选择了草莓蛋糕并不代表你真的喜欢草莓口味,而是柜台上的选择实在有限。

于是,新闻工作者开始研究大众口味,依据他们想象中最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的口味,结合各方面利益将一条条加工过的新闻刊登在报纸上,粘贴在互联网上。然后你打开电视,收听者广播,在不经意间被他人催眠,进而洗脑。

但总有醒着的人,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探求来揭示真相。可如果某个事情不是大众所熟知并接触的到的呢?

关于教育的日记(篇4)

教育是一场舍生忘死的坚持

评汪洁琴老师《秦兵马俑》一课教学

这句振聋发聩的豪言,不是从杂志上的寻章摘句,而是发自于一位教师的肺腑,她就是来我校交流指导的汪洁琴老师。汪老师是安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之一,我们上星期有幸观摩了汪老师执教的《秦兵马俑》,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更感受到名师的名不仅在于精湛的教学艺术,更在于孜孜不倦的追求。

追求唯美的语言艺术

语文是学习语言艺术的一门课程,教师从事的是一门言语艺术的工作,教师言语的表达,是教学艺术与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汪老师的语言凝练明快,有丰富的情感性。在孩子们眼中一尊尊陶俑,就是一个个泥塑。在汪老师眼中,一个兵俑不是泥塑陶人,而是一位驰骋疆场的热血英雄。她这样描述道: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那又是怎样的一支威武之师,南征北战,为他创下丰功伟绩呢?顿时,一尊尊塑像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我们似乎听到了他们奋勇杀敌的呐喊声。她说:每一尊兵马俑都是将士们出征前的写照,无声地讲述二千多年前的历史。曲调未成先有情,孩子们在这种语言的感染下,在这种用语言创设的情境中,穿越时空,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去倾听每一尊兵俑的脉搏跳动,去感受每一位将士的英武神勇,这便是语言的魅力!汪老师心中怎么会有那么多美好的词句,课堂语言如汩汩山泉,清冽隽永。我想,这与她长期的积累,不懈的坚持有密切关系。她的评价语言及时中肯,你的朗读就让我看到了一位气定神闲的将军!多么有大将风范的将军!。这些精妙的点评,评读评俑合二为一。在这般语言的推波助澜下,学生们也读得荡气回肠,人俑合一了,更让我敬佩的是,汪老师将组织教学的

关于教育的日记(篇5)

你就是我心中的雷夫老师-教育随笔

今天的读书沙龙活动中,我和老师们交流了我阅读雷夫老师《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的一些感悟,我上小学时的班主任,如今的同事刘雪兰老师说自己面临退休,无法向雷夫学习了,虽是一句玩笑,却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记忆中的刘老师,梳着一条又黑又亮的大辫子,用百灵鸟一样的声音给我们领读课文,教我们唱歌。雷夫老师用他的房车载着学生看球赛,送学生回家,而童年的我无数次自豪地坐在刘老师那辆漂亮的女式自行车后,玩着她的辫梢上学、回家,对于家中农活太多的孩子来说,这为我争取到了多少宝贵的学习时间啊。我们成为同事后,刘老师对我的生活总是嘘寒问暖,去年我从兰州治病回来,刘老师提着牛奶、鸡蛋,赶到家中看望我,让我一时间感动得不知所措。今天的读书交流中,刘老师谦虚地说我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而我只想真诚地对她说:你就是我心中的雷夫老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