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观后感9篇

01-11

电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每当欣赏时,我们的内心都会被深深地触动。观后感成为了表达我们对电影作品独特看法和理解的方式,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分析、评价以及鉴定影片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那么,如何将我们的感情融入到对作品的观后感中呢?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最新的“百年孤独观后感”相关内容,请务必阅读。如果您想深入了解这个话题的细节,请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百年孤独观后感 篇1

面对这样的作品,当你读不懂的时候,不要试图去理解它。不要强迫自己去面对那些看似混乱的情节,不要强迫自己去发现一代又一代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不要把一些名字相似、名字不同的人物弄清楚。这些屏障存在于那里,已经说明你无须去读它,起码是当下,无须去读。

就像高中的我,因为好奇买下来它,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为了所谓的一点点虚荣心去阅读这部作品,很认真地读,它却让我恐惧。翻了两章,便不敢再拿起来看。

和很多人的经历相同,我把它放在书架的最顶层,记忆里告诉自己,我读过它,然而不过如此,因为我没有看下去。

几年后,我经历了许多我不想经历的事情。但没有过去的浮躁,在一个寒冷的下午再去读一遍。

你仿佛重新发现了一个被废弃已久的宝藏。曾经晦涩难懂的文字如今却像滔滔江水一样一波一波的撞击你的心灵。睡梦中还会赞叹怎么会有这样环环相扣精彩绝伦的叙事方式。

冷静旁观的口吻,读罢却激起心底最深处的苍凉。

因为我年轻时的无知和冲动,我差点错过了。所以,当你还没有尝到痛苦的滋味,当你还没有开始尝试看透生活的时候,请好好地接受它,不要去读它。

百年孤独读后感左右(二)

穿越百年的孤独,我飞到这个寂寞的夜。

我,是一只蛾。我把翅膀妆扮成没有色彩的灰褐,就像我的心情。以为这样可以隐蔽自己的孤独。

据说有一种蝴蝶在白天追求花朵的美丽和芳香。但我追求一种光,我不喜欢这一天,因为它没有温度。蝴蝶有七彩的翅膀和轻柔的舞姿。

人们写优美的诗,用最华丽的语言赞美他们。而我注定要孤独的隐蔽在这寂寞的夜。可我从不悲伤,也不自卑。

但,我孤独。

百年的寂寞,换来的是一个醒着的夜晚——没有月光的温柔,没有暖气的储备,只有一片片蛙声,撕碎了整个滴血的夜晚。今夜,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个音符,也是我最美的一个终于要追求的一种火光,用全身。

而那丝光亮,似乎又那么遥远。我没有时间抚慰受伤的翅膀,带着一丝痛苦,去追寻。是的,那是一团烈火,火红的光明。

我倦了,累了。没有丝毫的恐惧和犹豫,我孤独,疼痛,疲惫和正义的飞向光明

一只飞蛾,历经百年的寂寞,终于在烈火中,化作一个透明的灵魂。

而那个灵魂,终究会回到那一百年的孤独。

百年孤独读后感左右(三)

《百年孤独》一书中,奥雷里亚诺第二是个欢快的胖子,他精力旺盛,经营彩票生意,喜欢请很多朋友一起喝酒,一边拉着手风琴,一边马不停蹄地醉。然而,他却依然反复地说着,人生短暂。毕竟,喧嚣将是安静和孤独的。每个人都受到折磨,但临床表现不同。

奥雷里亚诺上校的晚年,终日把自己关在梅尔基亚德斯的作坊里制作小金鱼,每打造出一尾,便将其投入冶炼的火焰中烧毁,如此反复,在那羞涩而凉薄的时光里等待死亡降临。阿玛兰妲坐在糖浆般的阳光下,日复一日,日复一日,夜以继夜地编织裹尸布。从孩提时代起,丽贝卡就在口袋里装满泥土,偷偷地嚼着。像蚯蚓一样,她爱上了那接近死亡的芳香。然而,她父母的头骨总是在每次噩梦中嘎嘎作响。

还有思维像滑扣螺丝一般的老布恩迪亚,终日被绑在棕榈树上,风吹雨淋,他瞪大双眼,究竟在想什么?从来没人喜欢去享受孤独,为何我还渴望更多的人来喜欢此书?借用一下摇晃着存在主义旗帜的那些人理论,先将自己逼到绝望的天涯,再回过头来建立希望的天国,唯有这样,才更懂得珍惜生命。

我们不需要悲剧,但应该有悲剧精神。即便是浮光掠影活一次,在这斑斓且喧嚣的世间,也该沉下来,挨着土地行走。

在时光里,所有活着的生命,都在踩着节奏行走,并非只有第五交响曲,才流淌命运的旋律,即便踽踽独行的人,也并非只有一进一出的呼吸与每分钟50-80的心跳。生命依然存在,蔓延不止,也许,下一秒就会春天。

百年孤独读后感左右(四)

在高中的时候就接触到《百年孤独》这本书里面的一个章节,当时泛读了一遍,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四年后,在经历了一些世事之后,我越来越喜欢这本书。我认为这本书的书名充满了哲理。完整的看完这本书是在大三参加夏令营的那个暑假里。

重复的名字,不同的孤独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孤独史,更准确地反映了民族的苦史。在过去的100年里,七代人的故事在马贡多被重复和改变,但最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拉丁美洲民族摆脱不了历史因袭的圆周率,走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就像中国近代一样,充满了心酸血泪。但有些不同的是,中国近代的的国民是麻木,是鲁迅笔下的看客;而拉丁美洲国民是孤独,一个人把自己束缚在自己的世界里,任其自生自灭也不愿意相互交流。

中国麻木的人似乎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当侵略者的屠夫抓住他们的同胞时,他们中的一些人会爆发出笑声。

布恩迪亚家族他们脸上那种一望便知的特有的孤独神情是那个时代民族的符号,马尔克斯入木三分刻画出时代的悲哀。在这部壮丽的史诗中,你似乎能够亲身感受到他们的孤独,仿佛你生活在马贡多小镇,目睹了一切。我们急切的想探知羊皮卷的秘密,就当羊皮卷破解时,我们呼吸急促,揭露谜底的那一刻总是动人心弦。

然而,当羊皮卷什么的面纱被揭开之时,布恩迪亚家族最后一代人被拖进了蚁穴,马贡多也在沙暴中消亡。

在我所看到的作品中,没有一幅如此震撼我。《百年孤独》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孤独的本质含义,跟让我看到了拉丁美洲悲催历史的根源。一场心灵的旅行让我与现实脱开又回归现实,审视着这个世界。

现代人的孤独感有来自与何处?人类越来越了解外太空,却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是谁。人类在喧嚣中恣意畅欢,却在也是人静时不觉得感到空虚。

科技带给了我们财富,也带给我们孤独。

人类何时会逃脱孤独的枷锁呢?或许科技的发展,人类用于不会了。只会越陷越深了。

百年孤独读后感左右(五)

就在最近,我读完了马尔克斯写的《百年孤独》。最开始,我选择这本书时其实是受到了一些早期其他歌曲中出现百年孤独的字眼,所以我才去书店买了回来看。

在我刚开始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太深奥了,有很多地方都读不懂,而且很多事情很荒谬。这本书中的人名反复出现,相同怪事的重**生,这是只有在电视剧中才会发生的。从生活实际出发,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会有。

但是这些竟都写在了这本书中,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成立了一百多年的世家中,男士,叫来叫去就是叫阿卡迪奥或叫做奥雷良诺,一点新意都没有。且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

这些都太奇怪了,甚至使人感到有些害怕。虽然凭借我的阅读水平还不能很好地向大家详细解释什么,但我相信我只要我再细读几遍一定能够读出一些更深的东西,只是我现在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

人物给我印象较深的是霍布恩蒂亚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这对孪生兄弟。首先,他们叫的不一样,不像别的那么复杂,记都记死了。然后就是他们继承了父辈的名字却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性格。。

这样的怀疑并不离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名字不一定要和性格一样嘛。这是一个深深的讽刺。

然而最后两兄弟死去时又搞错了墓穴仿佛这样才是正确的归属,一切是命中注定的。

虽然每一代的成员都经历着波折,但这个家族仍然一代一代地承传着,并且一直传承了下去。只是最后,当家族中的男子死去时,让这个百年世家终于陷入了衰败。不过好在的是,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开窍了,因为他最终发现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这的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这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

即便合上手中的书,那些情节还会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地涌现出来。这本书实在让我受益匪浅,难以忘怀。

百年孤独观后感 篇2

男人过了30很多事就不得不想了。人生总是这样充满了苦累,但是也充满了希望和成就。我们都是这天地间飞舞的尘埃。

还是要尽量开心的过日子!我说的太多了,显然是事业,家庭,身体的病痛共同造就了姑父的忧郁,不是《百年孤独》可是我的孤独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用了两天半的时间把那本书看完了,那两天晚上和书里的结局一样忽然下起很大的雨。外面一直有只猫在叫,声嘶力竭的,声音很恐怖,很狰狞.但我没害怕或是讨厌,只是觉得它很可怜。有时我们想照顾一个人或一个生物,但我该关心谁呢?

北方的天气是这样的。即使夏天下雨也会很冷。突然,我觉得自己成了故事里的人物,被孤独所吞噬。第二天,我开始生病,去医院住了几天。虽然雨停得很早,而且很早就放晴了,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我想孤独是沿着瓶子里的液体流进我的身体的,我不能出去

百年孤独观后感 篇3

前段时间,《百年孤独》又掀热潮,荣登排行榜之首,于是我翻起小学时候买的这本《百年孤独》,决定再看一遍(之前一直看看停停,没有看完过)。想来我13、4岁就读这书,我真是早熟啊.....

说一下我深有感触的几点:

1、书中的每一个人的性格脾气,我都能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人和特点;而我的经历如果细细回味,就会跟书中的不同人物发生的事情产生微妙的联系,甚至是雷同......这是多么神奇的一本书啊.....大家奉此书为魔幻主义的先驱代表,而于我,魔幻的魅力在于此.......

2、历史总是惊人的类似,不管是百年的轮回,还是不同地域人文。那些罹患了失眠症的狂热,那些帮助记忆的纸条,那场3000人的大屠杀,那些修改过的教科书......不管他是否有政治寓意,但确确实是在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国家的历史长河里都惊人的以雷同的方式发生过。这让我想起京极夏彦说过的话:遗忘的历史即不存在(大概的意思)。

3、且不论本书中所指的独孤代表了什么,但是对我而言,孤独它就像空气,甚至就像中微子,无时无刻,随时随地,充满了我们的生活。书中有一百种人面对各自孤独的一百种方法,就像我们每一个在现实生活里的人,都有不同试图去克服孤独的方法,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是孤独成就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独特性,但是孤独时终身的,就像最后密码书解开的,不是那个家族的没落,而是爱情终究没有办法战胜孤独。

4、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本书作者故意为之,总觉得书写的语言很奇特,感觉全是平铺直叙,看上去像是第三者在讲一个家族的故事,可是却不带一点感情的叙述,真的是很奇特。

小学的时候,读不下来,觉得太难读懂了,这么多年多去了,能读一遍全文了,感觉真的是一本好书。

百年孤独观后感 篇4

【导语】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百年孤独》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这本书的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孤独。当时,数十万人死于哥伦比亚内战,英雄班迪亚上校也是这个时代创造的英雄。战乱必将使**离失所,孤独随之而生。

在那个时代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在作者的描写中以另一种形式,无形中**这一切,却最终摆脱不了孤独。在那个时代,尽管有人挣扎着去打破这份孤独,但终因无法凝聚成一股力量而告终,走向失败。诚然,孤独是导致一切恶果的导火索。

笔者希望拉美人民能够团结起来克服这种孤独感,让团结的力量促使拉美加入现代文明的洪流。不要被世界孤立,骄傲地站在文明发展的大潮中,打破封闭,开始新的生活。

过去是假的,记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只有孤独是永恒的。作者所说的这句话并非绝对,放眼未来是正确的,而孤独并非永恒。竭尽所能,摆脱孤独,纵使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难敌全军万马。

在整体提升下促进个体进步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部分。整体而言,个人并不太孤独和无助。这也正是中国不断向前迈进的原因之一。

有人问作者马尔克斯,在你这本书里,狂热昏愦的总是男子(他们热衷于发明、炼金、打仗而又荒淫无度),而理智清醒的总是妇女。这是你对性别的看法吗?马尔克斯回答说,我认为女性可以支持整个世界,这样就不会受到损害;男性只知道如何推翻历史。

归根结底,人们会明白哪种方法不够明智。

我想,不是因为革命起义的危险,马孔多四年多连绵不绝的大雨,还是男男**的畸形爱恋,而是害怕自己无法忍受像奥雷里亚诺上校不断反复熔铸小金鱼,阿玛兰妲织了又拆,拆了又织不停做寿衣,庇拉尔·特尔内拉在与不同男人的纠缠中麻醉自己的那种孤独。

百年孤独观后感 篇5

加西亚·马奎兹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喧嚣而生动的现实反映了一个大陆及其人民的财富和贫穷。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布恩迪卡家族建立了马孔多小镇,并在那里定居了数百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家里的七代人都有着跌宕起伏的神秘感。作者运用敏锐的批判眼光、简洁的直观语言和夸张的表达手法,为我们描绘了百年孤独的家族史。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卡是西班牙人的后裔。他来到一个海滩,决定住在这里,因为他的梦想的灵感。后来,人们陆续来到这里定居。这是马孔多小镇。这是一个极有创造力并富于思考的人,因为家族中曾出现过近亲结婚而生出长有猪尾巴的孩子的先例,所以他的妻子乌尔苏拉对此一直保持警惕。

在这个有百年历史的家庭里,所有的男孩只有两个名字:何塞·阿卡蒂奥和奥雷里亚诺。根据布恩迪卡家族悠久历史中的重复命名传统,不难得出结论:

所有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都性格冲动,体格强壮,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但唯一的例外是何塞·阿卡蒂奥的第二对双胞胎和奥雷里亚诺的第二对双胞胎。他们一出生,就热衷于身份交换的游戏,把自己的角色都藏在对方的名下。

很戏剧性的是,双胞胎相继去世后,葬礼上的人们因为混乱而把他们送到对方的坟墓里。家庭中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家中第六代女儿梅梅的私生子奥雷里亚诺无意中爱上了阿姨。乌尔苏拉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

他们俩生下的孩子竟长着一条猪尾巴!当奥雷里亚诺终于译出预言的手稿,手稿卷首的题辞是:“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在他译完最后一章的瞬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儿马孔多镇从地球上刮走,从此这个村镇就永远地消失了。

这部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的**虽然荒诞,但确是人类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读了《毕全书》,我们可以理解,在这一系列的故事中,我们应该思考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找到摆脱命运的正确途径。

真正的杰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品味着字里行间的耐人寻味,咀嚼着作者留下的深意。合上书,思绪早已随书中的梦幻生活而去

百年孤独观后感 篇6

用了一个月时间,看了《百年孤独》这本书。现在看完了,回过头来想了想“百年孤独”这个名字。可以把“百年孤独”这个名字拆开来品了一下。“百年”可以表示年代的长久,也就是说拉丁美洲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孤独”,造成拉丁美洲孤独的原因是什么呢?拉丁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拉丁美洲的近代史却充满了耻辱与压迫,血型与悲剧。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这片神秘土地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在作者进行创作的七十年代,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治的统治下。

在布恩迪亚家族中,夫妻之间,父母之间,父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贡多镇,而且由于渗透了愚昧的思想,成为阻碍国家进步的绊脚石。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命中注定百年孤独的世界最终会获得并将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后来殖民者虽然给拉丁美洲带来了西方文明,似乎改变了它与世界隔绝的独立状态,但是他也掠走了大量的宝贵财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痛苦。

如果拉丁美洲能够在殖民者侵入之前觉悟,拉丁美洲命中需要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拉丁美洲感到孤独的原因就是一位闭关自守,造成愚昧思想,二“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脱离孤独的状态的途径也就是孤独的反面——团结起来。M.yJS21.CoM

百年孤独观后感 篇7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前后写了18年,他最终凭借该部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获得了拉丁美洲地区的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莫言也以其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成为首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于是我对《百年孤独》一书产生了兴趣。

读完后,我一是到这本书的优点。一是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二是孤独主题的揭示,三是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

什么是魔幻主义呢?经资料查询,“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其形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世界民族运动的发展,拉丁美洲人民开始反帝反**的运动,以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为**,揭露社会弊端,抨击黑暗现实,于是此手法开始在世界文坛上大放异彩,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正是其集大成者。这本书描述了布恩第七代人的兴衰和马贡多镇100多年的兴衰。

书中,死人会出现,鬼会说话,失眠会蔓延,雨季可以持续4年以上

这些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运用魔幻主义手法增加了全书的魔魅、奇幻,让人在阅读中产生亦真亦假,如梦如幻的错觉,读者的胃口被调动了起来,会紧跟书中提供的线索一直读下去。然而,作为一名普通读者要更好的理解本书,需要对拉美的文化和历史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那些所谓的魔幻和荒诞的情节都具有象征意义,需要读者把书同现实社会和个人经历结合起来,多思考,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

在读书的过程中,阿桑**《叶子》中的一句歌词,“孤单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在《百年孤独》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正是因为孤单,才使害怕寂寞的人们聚在一起,彼此驱赶孤独,宽慰彼此的心灵;然而纵使聚在一起,在浮华喧闹中,自己的内心仍然禁锢在各自密闭的空间,所以一切仍然归于孤寂。但马尔克斯写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读者能思考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找到摆脱命运操纵的正确途径。他写书的目的是希望人民团结起来,打破孤立落后,走向文明、开放、繁荣。

联系我们国家的历史,晚清**因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新中国因三十年改革开放而大国崛起,这是多么鲜明而又强烈的对比,因此这本书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去品读,去思考。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写道:“马贡多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但愿,马尔克斯著作这本书的的苦心和夙愿最终成真。

百年孤独观后感 篇8

《百年孤独》读后感700字!

不知道是中午吃的大闸蟹,还是这两天看的《百年孤独》,总觉得胃里实在太撑难以消化,心里更是无法释怀。总想写点什么。跑到图书馆装模作样地写起来,以消耗一点积食和精力。

《百年孤独》这本书,很早就听说了,晦涩难懂而且魔幻。在大学时从图书馆里借过,还没几天就还回去了,果然难懂,就凭里面无穷无尽的奥雷里亚诺和阿尔卡迪奥就迷失了。从此便对外国子女继承长辈名字这个习俗更添不解(后来学习了西班牙语之后才明白),更何况开篇就出现的升天、飞毯,永生,让人摸不着套脑。就此认定此书胡言乱语,不着边际。

这次,因再次看了《霍乱时期的爱情》,对加西亚·马尔克斯很感兴趣,想多读下他的作品,便趁着国庆节假日的空闲发愿要啃下此本书。本以为要花上十天半个月的,没想到两天就读完,可见此书有多么神奇。

刚开始就想着一定要把书中人物名字记清楚,以免后面阅读产生混淆,结果不知道这十年间自己虚长了记忆还是时候到了,人物关系突然不再混乱,能轻而易举的理解族谱,知道谁是谁的后代。此难题一解决,此书读起来就不再生涩。里面魔幻的内容不再惊奇,可能21世纪的现实更魔幻吧。

两天以后,面对一房子的学习看书的人,我将会回想起那晚跳舞回家后,拿起书架上的这本《百年孤独》,愉快地读着它经典的开头。

在不被打扰地状态下看自己喜欢的书真的很惬意。看完这本描写拉美土地上的文字,不免心生疑问:在我们这片神奇而独特的土地上,是否也有此类宏大的著作?仔细想了想,好像近代的国内文学大多是描写在大时代里被裹挟的人类的命运,更多的是无奈被动得接收时代和命运的考验。《百年孤独》里也有大时代的冲击和影响,但马孔多小镇更像是一座孤岛,野蛮生长,自生自灭,最后被一阵风刮走,多么美妙。

百年孤独观后感 篇9

一部拉丁美洲血泪史,一部魔幻主义开山之作,一部被博尔赫斯誉为比《堂吉诃德》更能体现西班牙浪漫主义色彩的鸿篇巨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他用想象力构建的名叫马孔多的奇特小镇鲜活地呈在人们面前,从一个家族传奇色彩的兴衰史映射出穿透了人类从洪荒到繁荣从愚昧到文明都永远无法抹去的烙印――孤独。

家族中整整七代几十名成员,却循环往复只用五个名字命名,循环往复地做着相同的事情打发孤独,时间,永远在这个家族中转着圈,一切不过是重复的轮回。每天做两条金鱼的奥雷连诺上校,做满二十五条又放回坩锅中溶化从头开始做;把自己终日关在房中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直到死去的阿玛兰塔;躲在房间中足不出户研究吉卜赛预言家梅尔加德斯的手稿直到老死的霍?阿卡迪奥第二他们内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孤独感无法排遣以至于不得不离群索居,如果不选择死亡,便只能寻找排遣各种孤独的方法,然而从他们每个人的经历来看,带来的孤独感却不尽相同,我无法完全揣测他们内心所遭受的苦楚与冷遇,不甘与绝望,这既同我的年龄与经历有关,更与某种不忍有关,我不忍去细细品尝这一份份透骨穿心的孤独,任何一个能品尝完这些孤独的人,必定忧郁至极,相反地,任何一个没有挣扎于如此生活摧残中的人,是无法体会这种失落感的,这也是这部书不能被很多年轻人所能看懂的原因。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