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读后感(汇集十二篇)

02-13

我们的心事会转化成笔尖输出的文字,通过写作文可以培养我们正确的价值观,经常写作,练习文笔,阅读书籍都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优秀的作文要怎么写,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安顿读后感(汇集十二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安顿读后感【篇1】

许多年前看过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当时觉得作者的笔触是娓娓道来,记得当时这本书也上了畅销榜,为书中的妞妞从生到死的短短的人生伤感不已。虽然那时我没有结婚生子,但我仍然能感受到作者的不舍和伤害。

推荐书是作者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感悟,是作者与自己心灵的对话。本书谈到了许多的思考,关于工作,关于爱情,关于生活,关于教育,等等,最后也谈到了法制和民主和现在中国的医患关系,城市病,可谓是面面俱到,限于篇幅,作者也不可能展开论述。或者作者不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不可能讨论,所以很多问题只限于简单的现象。

一:感言

本书的现象很多,只说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其一有句话:人只有自己经历是独有的。这句话我很认同,许多的事情,只有你经历过了,才有更深的感觉,古人云: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上得来的知识总是浅薄的,要真正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还是要自己亲自实践。而自身的经历,是别人只是说说得不到的。

第二,我们不仅要有爱心和善良的心,而且要及时表达出来,让有关的人都能享受到。

二:商榷

我在书的第十九章对儿童教育有不同的看法。文中关于教育基本是大家说的快乐教育,提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我不认为有一件事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那就是脱离现实。

目前,高考基本上是最公平的,这使得大家在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上,而不是找关系等。辅导班或培训班都是为了参加考试。学习考试技巧没有坏处。毕竟,这是许多老师多年来总结的经验。总比自己去摸索的好。

学***时候也是个苦差事,古人早就说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孩子年纪小,自控能力差。如果他们都是快乐教育,当然,每个人都喜欢玩。所以必要的督促必需的。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只是玩耍。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应该付出每一分钱,获得每一分钱。钢琴家朗朗小时候也不爱练琴,也是父母逼着练的。nba的天才球员科比,也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练习上,他每天四点多就到球场上练球。

天才来自勤奋。为什么要学习好?是为了以后有更多的选择。

国外的精英阶层,也是给自己的孩子请家庭教师,上辅导班。他们一方面宣称素质教育,这样一来,广大中下层人们听信了,这类人从事的卡车司机,超市收银之类员工的子女,下一代的阶层如果没有受过好的教育,一般也从事这样的工作,而精英阶层的子女,却在上着辅导班,以后能上更好的学校,从事的也是更体面的工作。虽然工作高低没有区别,但生活中有更多的选择。

国外也是有学区房之类的事情,只是我们的更特殊一些,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我认为仅仅快乐教育是不够的。同事的小孩就因为听信快乐教育,导致现在上一年级跟不上班,她的感受就是该上的课外班一定要上。树木生长都要修枝剪杈,小孩子更要家长指正,不能听凭他们自由生长。

当然,我们也不能违背孩子的天性。

三:存疑

百度周国平里说,他是学哲学的,学哲学肯定离不开宗教,但是我觉得他文中的关于宗教的内容有待商榷,在第九章的关于佛学的色与空的论述,我认为完全就是错的,佛学的色与空根本不是他书中所描述的那样,难道是他没有涉猎佛学么?不应当啊。世界上的宗教都是教人向善的,所以不存在好的宗教,坏的宗教之学。

佛教在现时的中国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往上再推一百年之前,佛教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佛教的寺院都是一样的,是最早的有统一标识,品牌意识的,无论那个寺,建筑规整都是一样的,譬如今天的麦当劳、肯德基,外面都是统一的标识,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地方都是如此,而佛教的寺早就这样子了。僧人也有统一的服装。

许多方面值得今天的企业学习,而不是一个一个的。

当然我认为书中还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比如他认为国外的人比较爱做慈善,捐款什么的,国内的就不行,其实不是他想的那样,国外的好多国家受制于税收管理,他捐款做慈善对他来讲是最好的选择,也并不是他本意就爱如此。还有其它类似的东西,我觉得是受制于作者的专业水平,我不能理解所有的领域。

《把》这类书我统称为鸡汤文,鸡汤文的特点就是正确的废话。比如第22章,作者絮叨了许多,其实老祖宗早就说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鸡汤文能看到我们的心,但知道怎么做和怎么做不是一回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需要有独立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接受。

安顿读后感【篇2】

暑假期间读了周国平先生的随感集《把心安顿好》,这是一本周国平先生思考价值观的书,众所周知价值观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对于人是生活的态度,对于国家就是国家的发展战略问题。周国平先生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分析了我们社会的价值观。

周国平先生在书里提到了现今很流行的养生,人们没别的事可以关心了,就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养生上,保养药品、书籍等大受青睐,关心自己的身体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过度地关心就显得有点儿病态了,对任何小事都紧张兮兮的,人生的乐趣也就少了。周国平先生认为,最好的养生方法其实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只有自己的心态放好了,用心去感受生活,才是真正的养生。有人会问,怎么样才能把心态调整好?

其实很简单。我每天跟着我的心走,做我喜欢做的事,知道如何协调我的生活,用我的心享受生活。把焦点集中在一个点上是一定会出问题的,放宽心,过的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要有一颗平常心,时刻记着自己是空手来到这里也将空手离开的,虚名浮利都是过眼云烟。常有人说,爱才干、求名气的人怎么样。但我认为追求名利其实是每个人的自由。每个人都来体验这个社会的生活。只要他快乐,他怎么能不伤害别人呢?当然,他们得牢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可以爱财,但必须用光明正大的手段。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有人认为他每天环游世界会很兴奋。有人认为为人民服务会提高他的价值,但事实上,只要他快乐,就足够了。

有人会说,人怎么可能每天都开心?又回到刚才养生的问题上了,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的确,人们不能每天按着自己的计划过上好日子。即使有太多,他们不是很无聊吗?

有七个颜色的才叫彩虹,有喜怒哀乐的才是人生。我们是来体验生活的,开心,我享受过了,很美好;难过,我也品尝过了,很苦涩;……我会说,我的人生是丰满的,我享受了生命的过程,我在这个世界上很认真地活过。

这是许多当代人对子女和女儿的想往,也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周国平先生认为,把孩子寄托于以后“长大成人”是一个非常荒谬的提法。首先,它忽视了儿童的成长过程,就像一件事太注重结果,太注重目标一样。

孩子是社会存在的一个本体,不能将养育孩子当作你人生的一个项目,要计划、要实施、要调整、要总结,这些都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存在性,他有自己的人生,我们要做的是教他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让他在这个社会上开心地活着,让他自己去感悟这个社会,最后用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像大多数人一样,我认为家庭教育比任何其他教育都重要。家庭教育是儿童人生价值观的起点。很多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事实上,父母的言行培养了什么样的价值观。那些要求子女参加一堆补习班、兴趣班的,父母通常也比较急功近利,参加补习班、兴趣班本身其实非常好,他可以培养小孩更多的兴趣、开拓小孩的视野,让小孩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但要加上父母的那些名利观就着实变了个味了,不但成果不能如父母所想,小孩也会郁郁寡欢的。如果父母淡泊名利,只希望孩自自由成长,孩自自然会活泼开朗、快乐成长。

坦率地说,周国平先生说,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生活采取这样的态度:第一,尽可能诚实;第二,尽可能超然。其实,古人所追求的那种开放,也是很多当代人所追求的。面对自己的生活,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我想,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首先,我们应该尽可能诚实和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任何经历,快乐或悲伤,害羞或冷静等等。很多人或许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其实不是,仔细想想,你是不是有比较自卑的东西?是不是有一些忌讳别人谈论的东西?

是不是有你想逃避的话题?我相信大多数人仍然拥有它。尽可能诚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时间。当你能诚实地面对生活的时候,其实你也可以摆脱它。以你的生活经历为样本,任何经历都能唤起你内心浅浅的微笑。

活着,要开心,何必太拘束自己!

安顿读后感【篇3】

周国平先生是我所熟悉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也是一位生活导师,也是一位精通中西的哲学家。在大学时代,我拜读过他的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为妞妞的逝去而伤心不已。

赵校长推荐我们读了他的《智慧引领幸福》和《生命的品质》两本书,更是感到周国平先生像一位长者在谆谆教导我们,如何获得幸福和怎样提升生命的品质,让我们在大师的教导下学会思考智慧、幸福、生命等终极问题。在思考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我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为了更好的汲取周国平先生的思想,正逢“十一”长假,便去新华书店购买了他的随感集——《把心安顿好》。

当我还没有翻开时,就被封面上沉思的先生和他的话吸引了。他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

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这句话深深地刺疼了我,我扪心自问,我把命照看好了吗?把心安顿好了吗?

我的人生圆满吗?

当老师是我的夙愿,也是我的理想。这种感慨,既有家教的功劳,也有村里长辈的鼓励。我在潍坊白浪河沿岸的一个小村庄长大,但这个小村庄很出色。

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家,有建国后五六十年的清华生,有**十年代的西安交大、中国医科大的大学生,正是这种学习的氛围激励着我,鼓舞着我,去实现人生的目标——大学。2000年高考,我考上了山东省重点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实现了我的大学梦。但专业是非师范的,多少有点伤感,但毕竟是师范,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到地理教育专业班听教育学、心理学的课,为将来奠基。

那是的我,真的对知识充满渴求,对工作充满向往,对人生充满美好。

工作近十年,工作如流水般平静,没有激情,何况当年对知识的激情,心中似乎一直徘徊。但当读到《把心安顿好这本书时,我的心才有了着落。我的理想,人生的追求是成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心放在教育上。

虽然在把心安顿好读后感教育孩子上,出现过或多或少的过错,但我的核心教育方式没有变,那就是爱你所教过的所有孩子。而这种“爱 ‘ ,也让我获得了快乐。真正的幸福来自精神,而不是物质。

教师比其他人能得到更多的这种幸福。今年的教师节是我教育生涯中值得纪念的一天。我从一个大二学生那里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他是一个有天赋的学生,写得很好。记得在高一时,我走进教师,班长喊完起立后,仍有一个学生坐在座位上,正在专注地写毛笔字,我当时特别生气,竟然有这样的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当其他学生坐下时,我走向他。 也许我的室友提醒他,那个小男孩抬起头,有点困惑地看着我。

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道歉,特别是当我看到他写的毛笔字时,更觉得他在这方面是有造诣的孩子。我没说话。我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给了他一个微笑。然后我回到讲台继续上课。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逐渐消失了。

后来,小男孩考上了聊城大学。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他们邀请我过去玩,我欣然过去,看到学生升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他们向我敬酒,谈论大学里的美好事物。

我的班长说:”老师,张勇的毛笔字很好,现在是大学里的书法学社的社长,你不索要一幅字吗 ? “我一向是不便向学生开口的,但今天班长提起来了,我就试试看。

张勇非常高兴地说:”正是那堂地理课前的小插曲,让我对老师有了感激之情,在过去的课堂上,我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批评,而你却用微笑来化解了我心中的错,我一定会写出最好的字送给您。“正是我的无意之举,获得了学生由衷的赞美,这比他们考上大学更让我幸福。

今年的教师节,张勇邮寄了他写的字,方方正正,非常大气,写的是”春催桃李,雨润栋梁“八个大字。我怎么能得到孩子们这么高的评价呢?我鼓励他继续练习书法,让书法成为一种人生追求。我能想象出孩子在写字时,那种全神贯注地从事自己喜欢的事,并伴随其一生,这是何等的快乐,更是何等的幸福。

我迫不及待地将字送到相军美术社,将字装裱起来,现在在我的书房里,每天我都看看它,它激励着我,鼓励着我。我们不仅是老师和学生,也是好朋友。我们经常发短信和聊天,这些都能被学生们所认识并记住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正如书中所说的,教育的主要使命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在张勇成长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没有做什么,而只是轻轻的微笑,就让学生感激很多,使他的天赋得以发挥,这就是人性的光辉。我们更应该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不但指自然环境,美丽的校园,更重要的是心灵的环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作为教师,教育既然是我们的职业,为什么不把她当做事业呢,只有两者的结合,把心放在教育上,我们才能在工作中获得乐趣,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灵魂的高贵和精神的卓拔。

这个暑假好好的品读了这本书 ,通过读书真的让我看通了许多,对教育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对学生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今天仅对其中一章谈谈感受。

”人“是教育的原点,”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一个教师,如果拘泥于教育的”技术“,而没有对人、对人性的一种整体洞察和思考,教育就会有局限和偏差。周先生的这些观点显然给了我很多思考!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周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教育即生长“这一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

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那么,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呢?

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空闲时间,第二是好老师。

周先生说:教育必须有空闲时间。归根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

这让我想到了”教育即解放“这句话,让受教育者拥有丰富而又自由的心灵,应该是教育的追求吧。”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意为给孩子自由的时间,除却无穷的功课,留出一些时间让他们玩耍,去做他们想做的、应该做的事。

这与陶行知的”六大解放“中的”解放孩子的时间“倒是不谋而合。

书读到了这里,让我深刻的反思了自己,学生是个孩子,同样是个自然人,未经雕刻的自然人,我们不是雕刻工人,孩子不需要我们可以的雕琢,我们缺乏的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的时间,让孩子按着自己的优势快乐健康的成长。他们太缺少自由了!

好的老师也很重要,怀特黑德说:忘记你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剩下的就是教育。知识的细节很容易忘记,一旦需要,就很容易在书中找到。

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如果你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如果什么都没有留下,那就意味着你白白接受了教育。

好教师是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是一种充满知识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它能完全渗透到学生的身心之中。对优秀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当今应试教育对教育工作者的巨大挑战。

教育的本质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智力活动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爱因斯坦把好奇心称为”神圣的好奇心“。

好奇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这几乎是一个规律,即使在最好的教育制度下也是如此。那些能保持好奇心的人是幸存者,人类大部分伟大的文化创造都是他们创造的。因此,教育必须非常小心地保护好奇心,并为其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好奇心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一旦遭到破坏,后果很可能不可逆转。

一个人做事情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强迫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出于兴趣做事,心情愉快,头脑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往往事半功倍。出于做事的强迫,沮丧,头脑处于被动状态,是过去的两倍努力。

做一般的事尚且如此,学习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学习是一种纯粹的智力活动,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感受到智力活动本身的快乐,学习就会百分之百的痛苦。不幸的是,这是今天大多数学生的情况。

好学生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它能从学习中获得极大的快乐。二是自学能力强,善于安排自己的学习。该使学生第一爱上学习,做知识的恋人,第二学会学

习,做知识的主人。相反,如果学生成为知识的敌人和仆人,那就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教育即生长。“生长,多么自然和谐而充满生机的生命状态!生长,春风,雪,溪流活,燕子来了,草绿了,桃花开了;生长上,夏莲、秋菊、冬梅,每一朵花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内在需要,按照季节绽放出美丽的酒窝。

我想,既然是成长,就让每一朵花尽情生长,就是迎春,在春风中绽放;是夏荷,就玉立在夏日下;是秋菊,就傲立于霜天;是红梅,就灿烂在雪野。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风格,只要是合生长,一切都是美丽的。

当我在昭通书店里看到这本书后 ,随即买了下来,是喜欢这个名字吧,或许潜意识里感觉自己尚未能”把心安顿好“。

这本书的作者是周国平。我以前读过周国平的一些短文。这是周国平随意的感觉。这是一本由语思写的书。在这本书中,作者思考的焦点是价值观问题,它解释了什么是完美的生活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把书放在你每天随身携带的书包里,利用业余时间在晚上或业余时间一点一点地读。书中的语言朴素、简洁、精确、深刻。它静静地流过我的心。当内心浮躁、迷茫、沮丧、寂寞时,尤其适合阅读这样的字眼,它能使人逐渐回归平静。

尤其是书的前半部分特别尤其发性。

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安定下来就是积累灵魂的财富,关注内心的生活。周国平的这本散文集,句句不乏哲理的光芒,但它归根结底还是在跟人们交流着如何清醒而幸福的活着,读来有一种雨后天晴恍然大悟的味道,自然间就把人从复杂引向简单。

简单的人生并非无追求,并非一定要远离尘世,让心澄明才是最根本的。读此书,往往有心灵相通之感,觉得有些话语就是我内心想的,但是是我不知如何表达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在书中找到表达的确切方式,那种顿悟与喜悦无可名状。

人生是一次单程旅行,永远不会失去。把心安顿好,学着把心安顿好,少一些纷争,少一些担忧与对物欲的追求,让生命充满智慧,丰富而简单,忙碌而充实,简单幸福地栖居于这红尘人世。

摘录几段我喜欢的话语:

”我们不妨去追求最好——最好的生活,最好的职业,最好的婚姻,最好的友谊,等等。然而,我们能否做到最好取决于许多因素,而我们不可能只靠努力工作来取得成功。因此,如果我们尽力了,结果不是最好的,而是第二好的,我们也应该冷静地接受。

生活中有缺陷,生活中需要妥协。不愿意妥协,而自己,其实是一种愚昧,是对生活的无知。“

” 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所谓智慧,就是要懂得人生的根本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懂得做人,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优秀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区分生活中的首要和次要价值,知道我们想要什么,才能真正获得并感受到幸福。 “

”人生在世,首先应当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做一个优秀的人,在这个前提下,不妨把成功当成副产品来争取。

所谓优秀,是在人性的意义上说的,就是要把人之为人的禀赋发展得尽可能的好,把人性的品质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根据我的理解,这些品质可以归纳为四类:善良的生活、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心灵和高尚的灵魂。“

”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支配不了的,比如运气和机会,**和毁誉,那就不去管它们,顺其自然吧。

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可以支配的,比如兴趣和志向,处世和做人,那就在这些方面好好地努力,至于努力的结果是什么,也顺其自然吧。“

”心中有完美,同时又把不完美作为人的命运承受下来,这就是哲人。“

——王咏

很早就想看这本书了,他在我的书柜里已经躺了很久了,只是每次说 ” 现在这个先干好,心静下来再看 “ , ” 先去玩会,有时间了再看 “ 。这次没有借口不看他了。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高中数学考试中。当我绞尽脑汁准备读高中数学时,老师拿出一本书,非常着迷。

出于好奇,抬头张望了一眼《把心安顿好》,考试结束后,他就把这本书介绍给我们。在这本书的序中,周国平先生解释 ”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因此,本书就用《把心安顿好》做书名。

“ 老天给了每一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 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安定下来就是积累灵魂的财富,关注内心的生活。

安顿读后感【篇4】

今天,终于把《把心安顿好》读完,最使我想看这本书的原因,是以前看到一本书《你拿什么成功安慰你的心灵》,所以一看到这本书就很想看看。

《把心安顿好》 刚一看,就非常喜欢,看完以后也很受益。在当今社会,我们时代的价值观真的变得如此单一,大家说着做着的都是一个字:钱!钱!钱?

生命和精神是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幸福与道德都要据此衡量,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道德在于生命的善良和精神的高贵。

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生命的快乐,例如健康、亲情、与自然的`交融,二是精神的快乐,包括智性、情感、和信仰的快乐。物欲是社会刺激出来的,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其满足诚然也是一种快乐,但是,与生命的快乐比,它太浅,与精神的快乐比,它太低。

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就是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唯有这样,才会懂得如何做人,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人生在世,首先应当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优秀就是把人性的品质即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

安顿读后感【篇5】

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我已经读过了很多优秀的书籍。其中,许多作品不仅引起了我的注意,还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近日我读了一本关于放松和平静的书籍,这本书就是《安顿》。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书籍,它让我对生活有了不同的看法,让我更加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平静是多么的重要。

《安顿》通过一系列故事,向读者介绍了如何减压和放松。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平静。通过这本书,我意识到要保持心灵的健康,需要不断地工作和学习,并且不要局限于自己的观点。这本书还教会了我如何认同我的快乐和幸福,以及如何保持对生活的感激之心。

故事中的主人公们都是很平凡的人,他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各种不愉快的事情。无论是面对金钱问题还是家庭纷争,每个人都有自己面对压力的方式。有些人选择逃避问题,有些人选择发泄情绪,而有些人则选择寻找平静。

在这本书中,主人公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寻找平静。一些人可能会去旅行,有些人喜欢静坐冥想,还有人会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找到内心的平静。我喜欢这本书教会了我除了逃避和发泄情绪以外的选择。

除了寻找平静外,这本书还提醒我们要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一些优点。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时常忽视自己身上的优点,过分关注自己的缺点。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更加认同自己,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自己的优点。

这本书的故事让我更加明白,要想生活得更好,我们需要寻找内心的平静,认同自己的优点,并且展现出自己的最好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会面临很多挑战,但如果我们响应书中的教诲,寻找我们内心的平安,我们将会更加容易应对这些挑战。

总之,《安顿》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籍。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减压和放松,还教会了我如何认同自己的优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展示它们。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意识到内心的平静是多么重要,而寻找快乐和幸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寻找内心平静和快乐的人。

安顿读后感【篇6】

许多年前看过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当时觉得作者的笔触是娓娓道来,记得当时这本书也上了畅销榜,为书中的妞妞从生到死的短短的人生伤感不已。虽然当时不曾结婚生子,但仍然能觉出作者笔下的不舍与衰伤。

推荐的这本书,是作者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感悟,是作者自己与自己心灵的对话。本书谈到了许多的思考,关于工作,关于爱情,关于生活,关于教育,等等,最后也谈到了法制和民主和现在中国的医患关系,城市病,可谓是面面俱到,限于篇幅,作者也不可能展开论述。也或者作者也不是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士,也不可能展开论述,所以好多的问题也仅限于单纯的现象。

一:感言

本书的现象很多,只说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其一有句话:人只有自己经历是独有的。这句话我很认同,许多的事情,只有你经历过了,才有更深的感觉,古人云: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上得来的知识总是浅薄的,要真正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还是要自己亲自实践。而自身的经历,是别人只是说说得不到的。其二:心中不但要有爱和善意,而且要及时的表达,让那个与之相关的人享受到。

二:商榷

书中19章关于儿童教育,我有不同的见解。文中关于教育基本是大家说的快乐教育,提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我认为看一件事情,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即不能脱离现实。现阶段的高考基本上是最公平的了,它使大家都处在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上,而不是找关系之类的上大学。辅导班也好,培训班也罢,都是为了应试而出来的,学些应试技巧也没有什么坏处,毕竟是许多老师这么多年以来总结的经验。总比自己去摸索的好。

学习很多时候也是个苦差事,古人早就说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孩子年纪少,自控能力差,如果都是快乐教育,大家当然是爱玩的。所以必要的督促必需的。作为家长,切不能让孩子只是玩,要知道,一分付出一分收获。钢琴家朗朗小时候也不爱练琴,也是父母逼着练的。NBA的天才球员科比,也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练习上,他每天四点多就到球场上练球。天才来自勤奋。为什么要学习好?是为了以后有更多的选择。国外的精英阶层,也是给自己的孩子请家庭教师,上辅导班。他们一方面宣称素质教育,这样一来,广大中下层人们听信了,这类人从事的卡车司机,超市收银之类员工的子女,下一代的阶层如果没有受过好的教育,一般也从事这样的工作,而精英阶层的子女,却在上着辅导班,以后能上更好的学校,从事的也是更体面的工作。虽然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人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国外也是有学区房之类的事情,只是我们的更特殊一些,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我认为仅仅快乐教育是不够的。同事的小孩就因为听信快乐教育,导致现在上一年级跟不上班,她的感受就是该上的课外班一定要上。树木生长都要修枝剪杈,小孩子更要家长指正,不能听凭他们自由生长。当然,我们也不能违背孩子的天性。

三:存疑

百度周国平里说,他是学哲学的,学哲学肯定离不开宗教,但是我觉得他文中的关于宗教的内容有待商榷,在第九章的关于佛学的色与空的论述,我认为完全就是错的,佛学的色与空根本不是他书中所描述的那样,难道是他没有涉猎佛学么?不应当啊。世界上的宗教都是教人向善的,所以不存在好的宗教,坏的宗教之学。佛教在现时的中国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往上再推一百年之前,佛教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佛教的寺院都是一样的,是最早的有统一标识,品牌意识的,无论那个寺,建筑规整都是一样的,譬如今天的麦当劳、肯德基,外面都是统一的标识,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地方都是如此,而佛教的寺早就这样子了。僧人也有统一的服装。许多方面都值得今天的企业借鉴,不一一而言。

当然我认为书中还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比如他认为国外的人比较爱做慈善,捐款什么的,国内的就不行,其实不是他想的那样,国外的好多国家受制于税收管理,他捐款做慈善对他来讲是最好的选择,也并不是他本意就爱如此。还有其它一些类似的事情,我觉得是受制于作者的专业水平,对于一些领域也不能都了解。

《把》这类书我统称为鸡汤文,鸡汤文的特点就是正确的废话。比如第22章,作者絮叨了许多,其实老祖宗早就说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鸡汤文可以照见我们的心灵,但是知道怎么做和要去怎么做还不是一回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有独立的思考,批判的接受。

安顿读后感【篇7】

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看林清玄的散文,读他的文章,就如同跟一位心灵导师交谈,让你在浮躁的现实社会里感受到一种难得的空气清新,最近读他的《身心安顿》一书,更是受益颇深。该书从“智慧的开启”、“慈悲的胸怀”、“生死的面对”、“禅定的人格”与“因缘的成就”等各种层面深刻思维,提出完整、简洁的概念,以具体可行的方法,引领人们进入了一个身心安顿的平宁境界。

《身心安顿》一书告诉我们,如何开启自己的人生智慧,如何把自己的勋章擦亮,认识人生的无常,体验人身的难得,相信因果的真实,看清生命的痛苦,保持从容的心,保持生命的会心,保持梦想的心,永远保持学习的态度,做一个智慧的人。

《身心安顿》一书,在看清生命的痛苦里,林清玄给我们讲了一个平凡而又充满哲理的故事,说的是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水河里,并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弟子经过了许多的圣水和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了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做晚餐。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的地说:“奇怪啊,泡过那么多圣水,进过那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弟子们听了,好几位立刻开悟了。这是一个生动的教化,一个有智慧的人并不能改变人生这个苦瓜的本质,我们只能随时随地吃好人生这个苦瓜,面对人生痛苦时,保持一个很好的态度。善待自己,善待周围的人。

《身心安顿》一书还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心是不可分割的,现代人定力薄弱,心性浮躁,现代人欲望强盛,烦恼繁多,现代人资讯繁忙,知识丰富,现代人我执强烈,随波逐流,戒心薄、定力浮、慧力浅,所以才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调柔自己的身心,调柔得像水一样。因为人生旅途不只有阳光和鲜花,更有重重险阻和荆棘,把我们的身心安顿好了,我们才能坦然面对痛苦和磨难。

《身心安顿》一书,在谈论人类的生死问题上,告诉我们,应该轻松的面对死,庄严的面对死,所有美好的人和事,都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所以我们才会学会珍惜和感恩,解脱生死是佛教最重要的基础,生死的根本教法,就是每一天往好的方向去活!

安顿读后感【篇8】

这是一本充满哲学气息的随感类语言书籍。收集了作者周国平老师20xx年到20xx年间一些关于价值观问题的零散随感文字。

如果单纯像看故事书一样从头到尾的去阅读,似乎感到很乏味。因为字里行间,找不到故事情节,前后文之间也找不到关联性的线索。但细细品读每一段文字,都独立的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每一个段落都是一节优美而深邃的篇章。

读周国平老师的文字,需要细心慢读,需要专注思考。每个短小精悍的篇幅里都深藏着博大精深的道理于其中。

这本书共分39个章节,来汇集其这些年的点滴语言。每一个章节好似日记,也似心得。每个点都借助现实生活的背景题材,用周国平老师那娴熟的哲学思维,切中要害,剖析本质,宣扬普世价值观。

本书最经典的一个观点就是书名----《把心安顿好》。这个书名就像一个品牌一样,将一粒粒细小的珍珠串联成一副精美的项链。

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外,更主要的取决于是否把心安顿好。如果把心安顿好了的话,命自然而然就照看好了。所以,把心安顿好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修行的主要内容。

生命的偶然和脆弱,本属大自然的常态。当人有了思维以后,欲望和想法没有了边界。而当脆弱的躯体承载无边的欲望时,心是不能安顿的。心不能安顿时,人就不得安宁。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快乐。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英国哲学家亚当斯密的观点)。

所以,把心安顿好了就能幸福。

把心安顿好,就是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的日子,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的生活。

周国平老师以价值观为纲,每一个章节都是在指引我们如何安顿自己不曾安顿的心。

看了这本书,更加坚信哲学对我们思维观念训化的重要意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提高自己的哲学修养,融会现代哲学工具,指导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个是我们学会把心安顿好的理论保障。

看了这本书,更加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就是一个与高级灵魂对话的过程,在对话中汲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越阅读,就越知道世界之浩大,就越知道自己之渺小,就越能提升自己能力。

看了这本书,也更加认识到书写的重要性。周国平老师,6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可以说当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高材生。但周国平老师的一生,就是阅读与书写相伴的一生。书写成就周国平老师伟大一生的重要法宝。不去清点他写出了多少本书,就拿这本书为例,都是周国平老师平常的一些点滴书写记录,日积月累,就可以汇总出一本书。几十年如一日的书写习惯,不但记录着他一路来的思维记忆,更能提炼出他清晰的思维方向。长期具有书写的习惯,该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能力啊!

看了这本书,感受到周国平老师身上具有那种天然的反省反思的习惯,这种善于思考的习惯也是特别助人成长的。生活-阅读-思考-书写,这样反复重复的生活模型,就是伟大思想的产生地。周国平老师不愧为当代作家、学者、哲学家。

把心安顿好,周国平老师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典范。通过生活-阅读-思考-书写这个模型,反复锤炼。驿动的心终将会安顿好。心安顿了,你不幸福才怪!

通篇随感,也有很多是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比如:金钱社会的浮躁、教育体制的弊端、官场贪官的无厌、传统文化的淹没、道德体系的错乱,等等。周国平老师的语言里充满的忧虑、痛心,甚至嫉愤。好像能看出他愤青的影子。

但是,正因为他敢于表达情绪,并善于书面表达,所以他找到了心灵对话的窗口。将心思书写出来,心情就畅快了,心灵也就安顿了。

所以,当你心里空落无聊时,就捧上一本书来阅读填充吧!当你心里压抑堵塞时,就拿出纸笔来书写抒发吧!

感谢周国平老师用其一生的亲身经历来教育我们如何把心安顿好!感谢缘来有爱读书会推荐此书,非常期待李东老师分享带导!

安顿读后感【篇9】

寒假闲来无事,又不喜外出,常常扃牖而居,偶然看见书架上放有一书,为其名所动,遂拈来读之。

此书为周国平先生所着,正如他早书中所说的:“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读完他的这一本随感后,我也想写点什么,哪怕真的与本书无关,它给予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种合宜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发芽破土。

?诚然,这本书让我在新春佳节的熙熙攘攘中寻得了一份静谧和从容,把心安顿好,然后诗意的栖息,注重内在修养。周国平先生本身是学哲学出身,对生活,对人生,对世间百态都看得很实在,很透彻。在他看来,人生在世,首先应当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最恰当的态度是把优秀当作第一目标,把成功当作优秀的副产品。这个优秀是做人的优秀,由此我联想到了稻盛和夫经常提起的那个问题:作为人,何为正确?很多人盲目的追求所谓的成功,而忘了如何做一个拥有优秀人格的人,实为可悲。

?我觉得,无论我们想做什么事,要干什么事,都应该把精神上的收获看得更加重要,做事只是灵魂修养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目的是做人。如果能够明白和贯彻这一点,做事时就会有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博大的气象。周国平先生还说:“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当一颗心在低劣的热闹中变得浑浊之后,它就既没有能力享受安静,也没有能力享受真正的狂欢了”。曾国藩也说过:“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其深意着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把心安顿好,也是是为了更好的启程。《把心安顿好》读后感把心安顿好读后感周国平的《把心安顿好》读后感

安顿读后感【篇10】

最近读了周国平的最新随感《把心安顿好》,先引用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我的开头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读完周国平的这本最新随感,我也很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他似乎无关,他给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合适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我不但想写,还一直沉浸在思考的王国里,这本书带给我的思想上的不是震撼,而是大彻大悟,他启迪我不断地思考,反省,他使我逐渐由浅薄走向深刻,由浮躁走向宁静,由痛苦走向幸福,由迷茫走向明朗,由狭隘走向博大。我没把这本书读完,就迫不及待的向我身边的人推荐这本书,因为它的很多观点都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和生活。

他首先从价值观方面来告诉我们要注重的是内在生活而不是外在的生活,他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一个人把许多精力给了物质,就没有什么闲心来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了。读了这些内容,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命很多时候在被我们自己浪费,我们的不快乐是由于价值观有了问题,如果我们注重内在生活,多关注我们的灵魂,我们会走出痛苦的深渊从而做一个快乐的人。物欲是社会刺激出来的,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其满足诚然也是一种快乐,但是,与生命的快乐比,它太浅,与精神的快乐比,它太低。我们应该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把人性的品质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即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这样从人性意义上说,我们就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成功就会像优秀的副产品一样不期而至。其实真正的成功应该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它又从内在生活方面告诉我们怎样安顿自己的心灵,他说: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自强不息。读了这几句话,我如醍醐灌顶,知道了丰富自己的心灵才是最重要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才是快乐的源泉和坚强的基石。

面对复杂纷扰的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该追求什么,面对沉迷网游和电视的学生和孩子,我们感到教育的苍白无力,可周国平的几句话,会让我们豁然开朗,他说:为了抵御世间的诱惑,积极的办法不是压抑低级欲望,而是唤醒、发展和满足高级欲望。人一旦品尝到和陶醉于更高的快乐,面对形形色色的较低快乐的诱惑就自然有了定力。最好的东西你既然已经得到,你对那些次好的的东西也就不会特别在乎了。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力所不及的事情,每当我们努力了却没有成绩的时候,我们就会痛苦、懊恼、或者抱怨,周国平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尽了力,结果得到的不是最好,而是次好,次次好,我们应该坦然的接受。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协,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懂得了这些,我们还会为自己做不好的事情痛苦吗?谁也不想去和自己过不去,从而成为一个对人生无知的人,所以当我们再次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我们会坦然的面对,不会让自己载到痛苦的深渊里去品尝心酸的滋味。

他还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里生活,忙也许是常态,但是,常态之常,指的是经常,而非正常,倘若被常态禁锢,把经常误认作正常,心就会在忙中沉沦和迷失,警觉到常态未必正常,在忙中保持心的从容,这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幸福。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学会保持一颗从容的心,这样我们也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关于完美,他这样写到:心中有完美,同时又把不完美作为人的命运承受下来,这就是哲人。生活中,追求完美的人往往由于不够完美而痛苦,看来,这种做法是对生活的无知。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和人交往的困惑和痛苦,周国平这样告诉我们:世上有不义的人,这是你无法改变的,为你不能支配的别人的品德而痛苦是不理智的。你还想一想,不义的人一定会做不义的事,只是这一件不义的事碰巧落在你的头上罢了。你这样想,就会超越个人恩怨的低水平,把你的遭遇当做认识人性和社会的材料,在于不义作斗争时你的心境就会光明磊落得多。懂得了这些,你还会由于别人的误解、无理取闹等等而痛苦吗?当然不会。

讲到这,我想我已不用再往下讲,更精彩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等待大家自己去阅读,相信这本书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领悟、感受和思考。

安顿读后感【篇11】

这本书是个大杂烩,什么都有。遇到问题,可以去查查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友情

我在暑假的时候,天天窝在家里,一方面让我的生命能量低,有点抑郁,另一方面我也体会到深深的孤独感,人是需要朋友的,友谊是可贵的,值得珍惜的。书里也提到一些方法,我觉得也挺好的。找共同点可以拉近之间的距离,还有宽容,把人难免会和未必如此经常过在嘴边。朋友不是玻璃,有不满的地方要说出来,特别是超过了你能接受的范围的话。

爱情

最重要的是把对对方的期待放下。两个人的相遇,不仅仅是肉体的相遇,更是两段成长经历的相遇。带着觉知与悲心,去和对方互动,去接纳真实的女性的样子,而不是意淫里的女神。正如大多数男人都是好色的,在街上会忍不住看漂亮的小姐姐;女人也一样,忍不住卖弄风情,说的俗一点,几乎每个女人都很骚。一个人心智越成熟就越能接纳真实。

自己

想好了,就去做,生活没有亏损,全是收益。是我的,就应该去拿,公道。莫名其妙的退让,是自卑引起的,是没有必要的。如果感受到剧烈的情绪,要停下来觉察,慢下来,去了解。一个人在内心世界不能接纳自己,所以才会在现实世界里去寻找别人的接纳。

安顿读后感【篇12】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一)

在当当上看到这个书名,随即买了下来,是喜欢这个名字吧,或许潜意识里感觉自己尚未能把心安顿好。

这本书的作者是周国平。以前看过周国平的一些短文,也阅读过他的两本写给两个女儿的书《妞妞》和《宝贝,宝贝》,这是我阅读的第三本他的作品不是着作至少我不这样认为。这是周国平的随意感受。这是一本由线组成的书。

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圆满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把书放在你每天随身带的书包里,利用业余时间一点一点地读。书中的语言朴实、简练、准确、隽永,静静地流淌在我的心中。当你浮躁、迷茫、沮丧、孤独的时候,尤其适合阅读这样的文字,这样可以使人逐渐回归平静。

尤其是书的前半部分,读来特别让人有所体悟。到了中年,人们逐渐觉得世界上没有比安静更美的生活了。

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周国平的散文集充满了哲理的光芒,但归根结底,它仍在与人们沟通如何过上清醒、幸福的生活。书中写道,雨后有一种晴朗的天空的味道,自然使人从复杂走向简单。

简单的生活不是没有追求,不一定远离尘世,让心灵清醒才是最根本的。读此书,往往有心灵相通之感,觉得有些话语就是我内心想的,但是是我不知如何表达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在书中找到表达的确切方式,那种顿悟与喜悦无可名状。

人生是一次单程旅行,失去的永远不会有。把心安顿好,学着把心安顿好,少一些纷争,少一些担忧与对物欲的追求,让生命充满智慧,丰富而简单,在忙碌中在尘世中,不时的和那个文学的、哲学的自己偶遇,聊上一聊,简单且幸福地栖居于这红尘人世。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二)

最近读了周国平的最新随感《把心安顿好》,先引用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我的开头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读完周国平的这本最新随感,我也很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他似乎无关,他给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合适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

我不但想写,还一直沉浸在思考的王国里,这本书带给我的思想上的不是震撼,而是大彻大悟,他启迪我不断地思考,反省,他使我逐渐由浅薄走向深刻,由浮躁走向宁静,由痛苦走向幸福,由迷茫走向明朗,由狭隘走向博大。我没把这本书读完,就迫不及待的向我身边的人推荐这本书,因为它的很多观点都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和生活。

它又从内在生活方面告诉我们怎样安顿自己的心灵,他说: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思想足够丰富,即使在最单调的环境中,你仍然可以享受自己。

如果你的心足够高尚,即使在最悲惨的灾难中,你也可以继续进步。读了这几句话,我如醍醐灌顶,知道了丰富自己的心灵才是最重要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才是快乐的源泉和坚强的基石。

面对复杂纷扰的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该追求什么,面对沉迷网游和电视的学生和孩子,我们感到教育的苍白无力,可周国平的几句话,会让我们豁然开朗,他说:为了抵御世间的**,积极的办法不是压抑低级欲望,而是唤醒、发展和满足高级欲望。人一旦品尝到和陶醉于更高的快乐,面对形形色色的较低快乐的**就自然有了定力。

最好的东西你既然已经得到,你对那些次好的的东西也就不会特别在乎了。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力所不及的事情,每当我们努力了却没有成绩的时候,我们就会痛苦、懊恼、或者抱怨,周国平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尽了力,结果得到的不是最好,而是次好,次次好,我们应该坦然的接受。人生本来就是有缺陷的。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妥协,拒绝妥协,和自己一起生活。其实,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愚蠢和无知。

知道这一点,我们还会为我们做不好的事而受苦吗?没有人愿意和自己生活在一起,从而成为一个对生活一无所知的人。因此,当我们再次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我们会冷静地面对,不会让自己背到痛苦的深渊去品尝苦涩。

他还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里生活,忙也许是常态,但是,常态之常,指的是经常,而非正常,倘若被常态禁锢,把经常误认作正常,心就会在忙中沉沦和迷失,警觉到常态未必正常,在忙中保持心的从容,这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幸福。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学会保持一颗从容的心,这样我们也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至于完美,他写到:心中有完美,同时,不完美被视为人类的命运。这是哲学家。在生活中,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会遭于不完美,这似乎是对生活的无知。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与他人沟通的困惑和痛苦。周国平告诉我们,世界上有不公正的人,你不能改变。为你无法控智的他人的道德而受苦是不合理的。你也以为不义的人必行不义的事,不义的事却临到你头上。

如果你这样想,你会超越个人怨恨的低级,把自己的经历当做了解人性和社会的素材,在于不公正作斗争时,你的心情会更加光明磊落。知道了这一点,你会不会遭受别人的误解、无理取闹等?当然不会。

说到这里,我想我不需要再继续下去了,更激动人心,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等着你去读。相信这本书也会带给你更多的理解、感受和思考。

把心安顿好读后感(三)

作为周国平先生的第四本随感集《把心安顿好》,所收文字主要写于2006至____年间。

作者在《序》中这样概括近几年他的价值观: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这也是作者将这本随感集定名为《把心安顿好》的主要原因。

读周国平先生的作品,之前只是零星接触。这一次读他的《把心安顿好》可以说是比较完整地接触到了他的整部作品。这本书从《价值观》一文导入,谈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价值观的问题自始至终都贯串在整个作品之中。

在《价值观》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的生活。作为万物的精神,我们应该追求精神上的幸福。

作为哲学家,周国平在审视人生及其意义时,总是感到内心的平静。这种淡定来

从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从踏实到平凡的生活真的很好。这样一位大师,以他丰富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思考和剖析我们的平凡生活。作者在《内在生活》一文中这样论述:

一个人越是珍视心灵生活,他就越容易发现外部世界的有限,因而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作者的心灵是丰盈、快乐而坚定的。

把心安顿好,一个人也只有把心安顿好,才不会被形形色色的较低快乐的**所沾染。同时,他自然会凭借这种精神的快乐定力来抑制外在的干扰。在评价人们当前的价值观时,作者说:

真正可惊异的是,我们时代的价值观竟然变得如此单一,大家说着做着的都是一个字:钱!钱!

钱!钱似乎是生命的一切,人们的追求方向和目标产生了很大的问题,每个人必须认真思考,自己做主。

不要被外在的物质欲望迷惑了我们的内心世界,静下以来,认真对待平凡的生活,从经历中、情感上、感悟里去丰富内心世界,追求精神层次的境界。通过追求精神的内容达到精神的快乐,这才是作为万物之灵的最高境界。

面对教育,周先生更是表达了自己的愤怒,《问责今日教育》中说道:现行教育的尺度极其狭隘,无非是应试、升学、就业,其恶果是把孩子们培养成片面的人、功利的人,既不优秀,也不幸福,丧失了人生最要的价值。在孩子发展这一方面,周先生还是注重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他对当前的应试教育这样斥责:

从长远来看,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身心的健康生长远比一纸文凭重要。他还这样担心孩子们将来的价值观: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将会以怎样的可怕方式显现出来。

教育的体制不改,寄生在教育中的许多弊端真是很难改变啊!

把心安顿好,我们每个人是否真把自己的心安顿好了?我们以怎样的价值观及方式才能把心安顿好?这些都是当今我们每个人需要认真去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