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见闻作文精选7篇

02-17

学生需要掌握短时间内写出一篇合格作文的技能,作文写得好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写作之前的知识经验,会给作文带来很好的效果。是否还在构思作文怎么写吗?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元宵节的见闻作文精选7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的见闻作文【篇1】

就不那么好了。

每年到了元宵节,爸爸都会对我和妈妈说上这么一句,这句话已经成了我们家的一个习惯,听到了也就是赏灯的日子到了,我们家要一起去过元宵节了。我们那里元宵的灯好看,各式各样的灯,好看地挂在公园里,也挂住了我们那里元宵节的气氛,挂住了我们元宵节的习俗。

我是一个做什么事儿都慢吞吞的人,唯独元宵节去赏灯,爸爸那一声出来,我就会像个军人一样非常迅速地换衣服换鞋子,站在爸爸妈妈身边一起走去公园。毫不夸张地说,去晚了一点点,我和爸爸妈妈赏灯的位置就变成了犄角旮旯只能看见一点儿灯影的`位置,而去早一点的话,我们仨可以像是皇家贵族一般,走在公园的桥上,一一赏玩元宵节里挂在公园里的灯,数一夜的灯花,猜一夜的灯谜。

印象最深的一次元宵节是我六岁时候的元宵节,那一次我和我的爸爸妈妈去赏灯去晚了,我因为看不着好看的灯,差点儿就要哭了,可过年是不能哭的啊,爸爸为了让我不要哭出来,把我驾在他的脖子上,让我够得着看树上挂着的灯,妈妈则在旁白出灯谜让我们猜。我一边猜灯谜一边用手去碰灯影照着的树叶子,又因为我驾在爸爸的脖子上,比爸爸妈妈都要高的,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我当时快乐的模样,记得我还是个小娃娃时候的元宵节。

在那之后的元宵节,我们家都会尽早的去赏灯,免得错过了好位置也错过了元宵节的灯与气氛。

元宵节的见闻作文【篇2】

今天是元宵节。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兴高采烈地去街上看花灯。夜景真美呀!节日的城市被华丽的街灯装扮得无比美丽。

一串串车灯像一条条奔流不息闪光的长河。放眼望去,一盏盏路灯好似一条长长的银龙,一直伸向天边。高楼大厦上各式各样的霓红灯不停地闪烁着。天桥上五颜六色的扫射灯在不停地扫射着。仿佛我们来到了灯的海洋中。我抬起头来,咦,今天天上的星星、月亮怎么都不见了?噢,原来,华丽的街灯实在太美了,星星、月亮都吓得不敢出来,躲起来了。

大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卖灯的摊位都挤得水泄不通。今年的花灯品种还真多,有各式各样的猪灯,因为今年是猪年,所以猪灯特别多,蜻蜓灯,花猫灯……特别是孙悟空火眼金睛灯,那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真神气!小朋友手中都各自提着自己喜欢的花灯,一蹦一跳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晚上,我做了一个好梦,梦见自已变成了一盏兔子灯,我身上的毛色可鲜艳了,黄毛中夹杂着些白毛。两只圆圆的大红眼睛不时地闪动着,真可爱!我手上还抱着一只大萝卜。我被小朋友得意地提在手上,真神气!

元宵节见闻小学作文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元宵节就是我喜欢的节日之一。

元宵节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到了人间,却被一位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天帝知道了,十分生气!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去火烧人间,天帝的女儿非常善良,知道了去告诉人们,一位聪明的人提议在正月十五挂灯笼,放鞭炮,天帝往下一看,人间一片火红,处处都是炮声,就以为天兵放过火了,于是就有正月十五挂灯笼的习俗。

每年的正月十五,家人都会带我去玩。街上的灯笼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蝴蝶灯笼,一阵风吹来,“蝴蝶”灯笼好似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美丽极了!有蜻蜓灯笼,“蜻蜓”的两只大眼睛好奇地瞪着我。花灯也是“大明星”啦!有一个花灯上贴着一个帅气的蝙蝠侠,他向我“飞”来,仿佛在对我说:“我来拯救你啦!”欣赏完美丽的花灯,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做花灯的店里,老师傅教我们怎么做花灯,我们便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刚开始,我老是弄得乱七八糟,老师傅笑了几声,便又手把手地教我做,在老师傅的帮助下,我终于做成了一个花灯。

元宵节不但美丽热闹,而且有趣好玩,我太喜欢元宵节啦!

元宵节的见闻作文【篇3】

上元佳节,一夕良宵。算是初春,冬走得不远,风还清寒,我与家人正在一家饭店吃元宵。

老板殷勤热情,为我们推荐了好几道菜肴。我比较挑食,不喜欢元宵,嫌它太甜,吃起来太腻。我囫囵地咬了两口元宵,正准备拿出手机打游戏,这时一个瘦弱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一个花甲老人扛着一只大麻袋,慢慢走在路边,脸被西风吹得微微泛红。当他路过这家饭店时,一盘盘白花花、圆溜溜、热腾腾在汤中滚着的小东西让他放缓了脚步。那位老人吞了吞口水,谨慎地向饭店里瞄了几眼,把那只难看的大麻袋从肩头放下,才迈进了店。

他取下帽子,拿在手里,对服务员道:“麻烦来碗元宵吧”

服务员看了他一眼,给他指了个靠窗的单人座请他坐下。那老人拍了拍衣服,把大麻袋藏进桌底,才坐了下来。随后,他从一个小口袋里掏出一些皱巴巴的纸币,翻来覆去数了几遍,才慢吞吞地把钱递给送来元宵的服务员。而那位服务员,她摆了摆手,笑着拒绝了老人的钱,指了指站在

门口,一脸笑容的老板说:“我们老板说了今天元宵节,一个应该与家人团圆的佳节。而独自来我们这里过元宵节的,肯定有什么原因不能与家人团聚’”,服务员顿了顿,“那么就暂时把这儿当作家吧,免费送您一碗元宵!”说完,转身走了。

老人愣了一下,眼里似乎也有了些泪光。他环视了一下四周正与亲人一起吃元宵的人们,叹了一口气,默默地低下头,吃起了碗里元宵。

“再吃个元宵吧。”妈妈的话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看着亲戚们和和睦睦地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着,我突然觉得又有了胃口,元宵也可口起来…

原来,过元宵节重要的并不是吃元宵,也不是那些高高挂起的花灯而是那些不厌其烦地与你一起吃元宵、赏花灯的亲人们。是他们,让我的元宵节欢乐起来;是他们,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

元宵佳节,有你们相伴,真是幸福!

元宵节的见闻作文【篇4】

元宵节看花灯是一种中国传统习俗。这不,昨晚我就去看了,我们这个家庭有一个规定,大年三十去姥姥家,和正月十五去姥姥家,大年初一去奶奶家,大年初五去奶奶家。

在姥姥家看的焰火汇演,可漂亮了,又打出笑脸的,又打出圆圈的。在姥姥家吃完晚饭,看了一会焰火汇演,聊聊家常,我们就走了。来的时候搬来了一箱烟花。走的时候,我们下去放,还有几挂白色的全放了。把我姐姐他们送回家,我们就去陶瓷科技城去看花灯了。那里的花灯,真叫个漂亮啊。

去了那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劈山救母,演的很形象,可惜就是不动,如果动的话就好了。会更逼真,还有一个叫鬼什么来着,忘了,不过也挺好的。还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一边走,我一边听妈妈解释着牛郎织女是怎么一回事。

渐渐地,我有些渴了,妈妈说:“要不要梨汤?”“要!”我们俩买了两杯,10元钱啊。够坑的。最让我生气的是,竟然和矿泉水一个味,不不不不,比矿泉水还难喝啊。我猜测,矿泉水加上食用色素加了梨片,真够难喝的。走着走着,我看见了孔雀开屏,真够大啊,而且还很漂亮。一个羽毛上有许多的灯泡,LED的。我们该向回走了,漂亮漂亮真漂亮。看得我眼都花了。

妈妈说:“总的时候买一个纪念品回家。”我高兴的要死。

我来到几个小摊前,有许多种类,我都不知道选什么好了,我最终决定,选狼牙棒。因为这个很吸引人,我看用心许多人买呢。所以我也买了我们打价一段时间后,决定8元钱出手。我也很同意。

这次去看花灯很爽,美中不足的是买的梨汤。我们都没有喝完就不要了。我感觉那十块钱真是花的冤枉钱,下一次来的时候,再也不能买了。真是欺骗客户吗。喝的我很难受很难受得。总体来说花灯不错。

元宵节的见闻作文【篇5】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大早起来,我就盼望着时间快点过,由于,晚上在街心广场有燃礼花庆元宵活动。

夜幕终究降临了。月亮姐姐披着薄纱披肩,带着星宝贝们来到天空。原来,它们也是来看礼花的。广场上,人头蹿动,到处都是三三俩俩的人群,我好不轻易挤到一个看礼花的有益地势。

这时候,天空中出现红、黄、蓝三颗信号弹,我兴奋极了,由于放礼花马上要开始,一个紫色的大礼花直冲云霄。紧接着,很多色采缤纷的礼花飞上天空。绮丽非常,有的像绽放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有的像串串雨丝;还有的像盏盏小灯笼被点燃。看!一个大瀑布从天而降,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缤纷的礼花把天空点缀得奇异而美好。忽然,又一个大礼花咚的一声,飞上了天空,这个礼花可和别的不太一样,里面出现了几个红灯笼,渐渐飘落天幕,可真是太奇异了。最后,小礼花也开始燃放起来,色采各异,分不清是星星还是礼花。

元宵节的见闻作文【篇6】

正月十五元宵节,听父亲母亲说这是个中国民间传统风俗的节日,这个节日主要是观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听起来好有趣。碰巧萧山小记者活动在举行一个亲子活动——-自己动手做灯笼,可以DIY自己想要的图案;知道后好激动,特别想去试试,结果母亲告诉我,没报上名,瞬间有点小小的失落,还好后来有小朋友请假,我又有机会可以参加了,真是喜出望外啊。

中午跟父亲母亲来到举办地——-湘湖下孙文化村祠堂,子弹哥哥和其他老师已经早早到了那里等候,我签到后领了猜灯谜的游戏关卡、笔、衣服等。游戏规则是猜对十个谜底后才能领到做灯笼的材料;我们先来到了祠堂内,里面柱子上挂了大概三十个谜语,谜语条都是系在小灯笼底下,围一圈有序的排着,看着好精致。接着我们就猜灯谜了,我记得有这么一个谜题:石头太顽皮(打一字),经母亲的引导,我竟然猜出来了,是“破”字;还有一这么一题:“说竹不是竹,营养价值高;外面像茶籽,里面像蒜瓣(打一水果),”我又一喜,这不是我吃过的山竹么,我又猜对了,就这样我们连续猜对了10题,然后拿题卡去领做灯笼的材料。

接下来就是自己动手做灯笼的环节了,这是我最期待的环节,因为是第一次,母亲也没做过,看着母亲拿支架比划着,不知道怎么下手,后来看了指导说明书,用支架卡着两个小孔就可以撑起灯笼的外壳了,我们把外壳固定好后就选择做灯笼的图案了,我选择做的是小白兔,因为我觉得温柔漂亮的小白兔是最可爱的。我用剪刀剪出小白兔的两只耳朵、眼睛、嘴巴、胡须。开始总是剪不好,不是小了就是大了,后来多剪几次就剪好了;第二步骤就是把它们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其他的都好贴,就是小白兔的耳朵最难贴,老是贴不稳,母亲歪着脑袋问,这可怎么办呢宝贝?后来想了个办法,用两颗小星星贴在小白兔的耳根上,即固定住了又好看,这样可爱的小耳朵就稳稳的竖起来了,这样总算大概完成了,差一根提灯笼的杆子就大功告成了。看,这是我自制的小白!

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同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百花齐放,共同装点了纷繁的中华大地。不必说西方的什么圣诞节、复活节,也不必说傣族的泼水节,单单是汉族自己传统的节日,就已经让我们眼花缭乱了。

我自幼长在江南水乡,自然难以体会到北方安塞腰鼓的壮阔与豪迈,但江南却以她自己的方式,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个普遍的习俗,就是每逢过年过节,要舞龙灯、舞桥灯,根据各地习俗不同,灯的样式也不同。我最不能忘怀的,是外婆家的桥灯。

每年元宵节前一天,外婆所在的那个镇子上就会舞桥灯。桥灯是元宵节前制作的,由于桥灯很长,从二三十节到五六十节不等,一家人是断断不能在元宵节前完成的,于是分派到很多户人家,每户人家负责其中的一节,等到临近元宵的时候,各家把所有的龙身连接起来,再添上龙头、龙尾。

龙头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是由有经验的师傅制作,且这种手艺绝不外传,往往是从祖辈一代代传下来。龙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条龙的外形,倘若龙头没有精神,纵使龙身舞得怎样卖力,也没有多少人看了。

龙头是提前半个月就要做好的,等到龙头做好,便放在社区的戏台上,人们可以提前去看。但看的往往是孩子居多,就是图个新鲜。记得小时候,我和妹妹在外婆家完,便常常跑去看龙头。幼年的印象里,龙头仿佛是有点吓人的。用纸糊成的花白的胡须一直拖到地上,很大一片,倘若一个小孩子藏在底下,也不一定能被发现。

龙的眼睛是由两个嵌在脸上的电灯泡做的,灯泡点亮的时候,仿佛一个凶神恶煞的妖怪瞪着铜铃大的眼睛。我向来不敢与龙的眼睛对视,尤其在晚上,我总觉得它会活过来似的。龙角上粘着各色的纸花,亮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到了元宵这天晚上,什么都不能平复我激动的心情。只等夜幕降临,抓一大把烟火,听着喧闹的鼓声,跟着的人群一起看桥灯。小孩的的头上戴着发光的犄角,手上是五色的荧光环,坐在大人的肩上,占据风水宝地。

看着舞动的龙,人们放飞孔明灯,放飞对新年的希望。在一年又一年的鼓声中,孩子长大成人,老人白发新添。不变的,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对生活的热爱。

昨天是元宵节,可热闹了!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傍晚7:00多,我刚刚吃完饭,天空中响起了炸雷一般的响声,嘭!嘭!嘭!每一家接二连三的放起了烟火!我早知开始放了!于是赶忙停下手中的筷子,冲出饭厅和爸爸、弟弟跑到楼上观赏起烟火来!因为我家在这一带是属比较高的楼房!我站在楼顶上一切景物尽收眼底!烟火升起来了!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像萤火虫般满天飞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开了一般!最有趣的还要算“老鼠跑”了!刚开始是白色像火箭一般射上天空!随即便像老鼠遭人攻击一样四处跑开!不一会儿便没了踪影。最好看的要数“大礼花”,朵朵犹如火山爆发,嫣红、翠绿、金黄,“一座山”连“一座山”爆发出来!如流星般四散,衬着漆黑的夜幕,艳丽夺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我们看后无一人不发出赞叹声!最使人耐人寻味的要属“导弹”了,先是一束白色的烟火串上天空,而后便在空中爆炸,最后销声匿迹……

看完了别人的烟火,我和弟弟也把自己的烟火拿出来放了!我拿出了“冲天炮”,点燃后,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五彩缤纷!弟弟拿出了“圣诞树”,发出了强烈的火花!颜色各种个样!像喷泉一样,时高时矮,时亮时暗!火花从“天”而降,像无数条珍珠挂在天空!落下时像天上的银河一样!闪闪发光!还放了“雨花”就像仙女散花一样,从空中落下来,时而“花”心中还绽开“小花”,如花蕊一般。还有的像“ufo”一样闪过去,速度快的眼睛跟不上,有的像陀螺一般“疯狂旋转”……在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烟火就好象在比“美”,一家比一家壮观,一家比一家希奇……

终于放完了烟花,四周也静下来了,看到这美丽的烟花,让我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元宵晚会已经结束了,但那欢声笑语,久久缭绕在我们窗前……

又到元宵夜,十里长街十里灯,对处飞红溅绿,流光溢彩。工在灯河里游弋,却无心观赏,只为尽快见到她一位卖灯女孩。

去年元宵的晚上,我正忙着批阅学生的试卷。老伴拖我去看灯,说是放松放松。这几年是我半生里最艰难的岁月。由于连年任教毕业班,工作紧张,饮食起居没有规律,我落下了神经衰弱和消化不良的毛病。每当我对着镜子,看着自己形销骨立的样子,就会心灰意冷。

我陪老伴在街上逛了一会儿,有点累,便登上双桥倚栏小憩。卖灯罗,卖灯一个卖灯女孩来到老伴跟前:大娘,买盏灯吧,自家做的,精工细作,价格公道。她指着灯架一一介绍,红梅报春、莲花仙子、百年好合、国色天香女孩所言不虚,地道的手工,件件玲珑剔透,巧夺天工。

老伴看中了莲花仙子,忙问价钱。卖10块,图个吉利,您给8块吧。老伴招呼我给钱,我忙掏口袋,可翻遍了上上下下的口袋却是空空如也。我尴尬地说:姑娘,真不好意思,出来匆忙,没带钱。她莞尔一笑:没关系,这灯您先拿着,明年再给钱不!这咋行?我连连摇手,她却硬把挑灯的木棒塞到我手中。

我被女孩的真情和豪爽打动,与她攀谈起来,她家在山东潍坊,今年18岁,艺专毕业找不到工作,携一手编扎技艺浪迹天涯说话间,桥下又有一群人上来了,她转身迎了上去。

女孩踯躅桥头,左右顾盼,不断招徕买主。可惜看的多,买的少,她费了许多口舌才卖出一盏。看着眼前的情景,我不禁心酸起来。孩子呀,你那瘦削的双肩能找得起这绵长的日子吗?叔叔阿姨们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吧!老伴抹着眼泪:看人家孩子多不容易咱不能还是把灯,还给她吧。我走过去要把灯还给她。大伯,大娘喜欢,您就留下,这灯算我赊给您的。 赊?那成!我连忙拿出纸和笔写下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她接了过去:明年元宵灯会见。那瘦削的身影慢慢地消失在桥下的灯河中......

为了去年的约会,我带着那盏灯,也带着那份感动,伫立桥头,苦苦守候。然而,卖灯人走过一个又一个,而她恰似黄鹤一去不复返。

我举起那盏灯,红荷怒放,芬芳四溢,花中仙子飘然欲飞。灯,犹存;人,何在?举目十里长街,灯火阑珊,尘烟茫茫,弱女孤身天涯路,凄风苦雨堪奈何?我步履沉重地走下桥去。

突然,手机响了,原来是她!大伯,您好吗?我想此刻您一定还站在桥头,让您久等了,真对不起姑娘,你在哪儿呀我我刚到羊城,我向您和大娘拜晚年啦!那盏灯就算我送给你们的纪念吧。也许您到现在还会厅怪,我怎么会把灯赊给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告诉您,是校徽,是您胸前佩戴的那枚校徽给了我保证。

听到这儿,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托起胸前的校徽,戴了30年了,从未感到如此沉甸甸的分量。我把灯贴在心口,这是比黄金都贵重的东西呀,够我深藏一辈子的!有它相伴,后半生里我不会孤独,不会彷徨,不会懈怠。我,无怨无悔。

今年我在丽江,第一次赶上了元宵节和少数民族的棒棒会。

早上,我一起床,洗完脸刷完牙,就开始帮助奶奶包元宵,和其他各族人们一样准备过元宵节。我从奶奶刚和好的大糯米面团上揪下一小团,把它按成圆圆的一小块面饼,再把糖馅放入面饼的中间,包好搓成球形,就做成了一个个的元宵坯子。因为爷爷不喜欢吃糖,所以奶奶特地准备好了肉馅,包肉元宵。刚开始学放馅儿的时候,我并没有放太多,但包起来之后,馅儿还是露出来了。我便仔细观察奶奶是怎样包的:原来她是先把面饼中间按凹下去一个小坑,这样就能把馅儿完全包住不再露馅了。

我们包好了所有的元宵坯子,再把煮元宵的水烧开,把元宵坯子放进开水里去煮。过了一会儿,原本在水面下的元宵逐渐浮到了水面上来,奶奶说这浮上来的元宵就表示它已经煮熟了。于是我们把熟了的元宵都盛在碗里。

再过一会儿,我们便围坐在饭桌四面,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元宵早餐。由于我也参加了包元宵的劳动,今年的元宵我吃起来特别有滋味。元宵又代表团团圆圆,一颗小小的元宵,就代表着人们的心愿。

棒棒会是少数民族人一个特殊节日,实际上它和元宵节是同一天,也可以说是少数民族人民过元宵节的活动之一。过完元宵节之后,年也就过完了,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春耕即将开始。我们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就会把木棒做成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或者玩具,拿到集市上和其他的人交易,因此就形成了棒棒会。这些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棒棒会内容愈来愈丰富,规模也愈来愈大。

我们吃完早饭,就去文化广场。作为棒棒会的内容之一,这里正在举办花卉展览和书法展览。那些花形状各异,有的还挂上了金、银、铜奖牌。我仔细观察了挂上奖牌的树木,有的下半部分似乎都已经枯萎了,可是,上半部分竟奇迹般的生长出了新鲜的枝干和树叶,甚至绽放着鲜艳而硕大的花朵。也许是人们赞赏它们坚强的品质,才给它们奖牌的。

书画展览室里,有许多的名人书画。那些字,个个都那么生动形象,刚劲有力;那些图画都那么栩栩如生。有几幅最令我难忘:一幅是许多向日葵正迎着太阳茁壮成长,将来一定会为国家做出贡献;还有一幅画着一只雄鹰,正在展翅飞翔,我仿佛看到了将来的希望。

看完书法展,我们就去昭庆市场赶棒棒会。一进来,除了买卖锄头把、镰刀把、链盖等传统农具之外,还有买卖苗木花卉甚至大型根雕艺术品、工艺品的,有买卖飞鸟鱼虫的。还有大量肥沃的山基土:整车的、整袋的、成堆的,价廉物美由人挑选。还有人买卖各种造型的花盆:陶瓷的、细瓷的、木质的、塑料的、大的'、小的、新奇的、古怪的,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在一个地方,我们看到卖木头兵器的人,妹妹顺手买了一把宝剑,叫青龙剑。还有卖拐杖的,一根才十元钱,爷爷就买了一根。我们还买了三盆花,两袋优质山基土。在赶会的会场里,爷爷还遇到了他的很多朋友也来赶棒棒会,他们热心交谈,非常开心。

棒棒会象征着春耕农忙时节即将来临的情景。棒棒会又代表着我们丽江少数民族人民的勤劳、刻苦、而又享受着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快乐,这真是少数民族人民的一个神圣而又快乐的节日。今天,是我在丽江度过的第一个元宵节和棒棒节。所以,我感觉到今天不管做什么事都非常的快乐。

元宵节的见闻作文【篇7】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为了庆祝这个传统节日,吕老师决定给同学们少留点儿作业。我开心地回到家,却得知母亲今天上夜班,不可以回来了。我有点儿失落,母亲是大夫,常常会上夜班,但是这回母亲缺席的是一年才有一次的元宵节团圆。我抬头看看月亮,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也就有点释然了。

看着餐桌旁边母亲的座位空着,我眼前仿佛浮现出她工作的场景:医院CT室里正是一片忙碌,大夫和护士们耐心地把病人安顿好,再匆匆跑回工作室、拍下片子,然后把病人送外出,紧接着还要看片子、写报告。刚忙完,又要迎接下一位病人……此时,母亲正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着病人的健康默默付出辛勤劳动。

想到这里,我用勺子舀起一个汤圆,咬了一口,嗯,是黑芝麻馅儿的,这是母亲最喜欢的口味!看着那香稠的黑芝麻馅儿慢慢地流出,甜甜蜜蜜,让我感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想,今天我家虽不是一个团圆的元宵节,但正是千千万万像母亲如此的大夫在元宵节的守护,才让更多的家庭团团圆圆。母亲,我为你骄傲!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