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冬季读后感

02-19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当我们从作者的作品中得到新的启示时,我们会收获许多新的经验。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应该从哪些角度着手撰写?在我的观点中,我认为“饥饿的冬季读后感”是众多文章中的一部精彩之作。

饥饿的冬季读后感【篇1】

静静的小河,温暖的三角地,会说话的铃铛......这个寒假,曹文轩伯伯用优美的文字,把我带进了小说集《饥饿的冬季》。

这本书是由六个独立的故事组成的,故事不长,但却催人泪下,我几乎是噙着眼泪读完的。沿着清水湾村前安静的河水,我和鸭宝一起走上回家的路,明白了不能欺骗,要做个品行高尚的人;在饥饿的冬季,我和小伙伴们保护着那些藏匿在山坳中晶莹闪亮的柿子,感受到希望就在我们心中;在三角地,我又与兄妹五人一同品味着成长的滋味,懂得了不抛弃、不放弃,有家就有期待;还有那会尖叫的皮卡、傻得可爱的丁丁当当,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都让我难以忘怀。每读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严、顽强、诚信......这一切都散发着人性之美的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告诫我不忘初始,要做个纯真的人。

书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三角地》中的大哥。他生活在一贫如洗的家庭里,爸爸是酒鬼,妈妈是赌徒。作为大哥的他,不仅要上学,还要照顾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但他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分外勇敢和坚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想尽办法把家里管理得井井有条。当二弟的成绩严重下滑时,他绞尽脑汁赚钱请家教,甚至身受重伤也在所不惜;当三弟偷东西时,他代替父母严厉地管教了他,并带着他向别人道歉;当妈妈重病时,他宁愿退学,也要在床边伺候妈妈......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跃然纸上。曹文轩通过时而诙谐幽默,时而优美感人的文字,让我看到了一个无私的大哥的形象。正是在他的影响下,爸爸妈妈戒酒戒赌了,弟妹们的成绩越来越好了,全家人过得其乐融融。人性的善良美好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什么让这个濒临破碎的家重新振作起来?是浓浓的爱呀!这流淌的爱温暖了主人公全家,也感染了手捧书本的我。它让我明白了:我们只要心中有爱,满怀希望,即使再大的困难也能坚强面对。

在成长的岁月长河中,我们也会经受种种挫折与困难,比如说:考试成绩下降了;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学新本领学不会......这些都让我们痛苦,止步不前。但是,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去勇敢地面对,不放弃,不退缩,不改变纯真的内心。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美好的生活总会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饥饿的冬季》这本书魔力般地吸引着我,它让我懂得了真、善、美,体会到了生命的力量,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芒。它就像一瓶陈年老酒,酒味甘甜如岁月一样绵绵流长,越品越香。

《饥饿的冬季》是一本永远值得珍藏的好书!

饥饿的冬季读后感【篇2】

这个寒假我看了许多书,《饥饿的冬季》是我觉得最好看的一本,特别是《饥饿的冬季》这一章节。故事讲的是:由于整个夏季和秋季,天空中没有掉下一滴雨,人们种下的庄稼全都颗粒无收。然而,寒冷的冬季还是悄悄来临了,它不带着一丝怜悯。米缸、米桶空了,饥饿的孩子们也越来越瘦,似乎一阵风都能把他们刮倒。

村里的树鱼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了一棵柿子树,上面结了36个红艳艳的.柿子,在饥饿的冬季,这是多么宝贵呀!后来,他把这鲜为人知的秘密告诉了寻找他的37个孩子,并约定谁也不说出去。临近过年时,树鱼曾经的对头——丘石儿病倒了,小伙伴们含着晶莹的泪花摘了一个火红的柿子送给他。至此,枝头挂着的35颗就再也没少过。春天终于来了,鸟儿叼走了所有的柿子,但却没人后悔曾把它们留在枝上。

……

我是在寒假里读的这个故事,刚好也是冬季,没有积雪,没有饥饿,有的是温暖的取暖器和可口的美食,我只是想象了一下,当我整个冬季都不能拥有它们时,这将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而那些小伙伴们的环境比这还要恶劣千万倍,所以冬季才变得漫长,像一条黑洞洞的隧道……我很同情可怜他们。

当树鱼和其他孩子发现了柿子树后,我真想摘下来发给他们每人一颗,但孩子们都约定好不摘。而且从始到终,他们就真的没摘,这份诺言,我觉得比山还重。我又想到自己,有一盒精美的饼干,原来打算分几天吃完,但后来总忍不住,一会儿就偷吃完了,好惭愧呀。小伙伴们的诚信与坚持值得我好好学习!

那一树红灯笼般的柿子呀,在寒冷的冬季里,它们代表着希望,也温暖了38颗纯真的心灵。哦,不,是39颗……

饥饿的冬季读后感【篇3】

读了《饥饿的冬季》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饥饿的冬季》这本书是曹文轩的精品集。曹文轩是北京大学文系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从“整个夏季和秋季,天空没有掉下一滴雨,所以有的庄稼全部枯死,冬季来监时,这百户十人家的山村,开始接受饥饿的煎熬”这里我感受到:这个山村上的人们非常可怜,在两个季节里,没有下一滴雨,农民们颗粒无收。从“全部”两字感受到:没有下雨,不只是一家的庄稼枯死,而是百十户家的庄稼全部枯死。树鱼说:“你们不想到山那边看看吗?山底下有条小溪,说不定有鱼呢!我们可以抓鱼烤了吃!草丛里有橡果!你们都不饿吗?”这里我感受到树鱼他非常大方,不小气,原来这一树柿子是树鱼发现的,他不但没有自己吃,还让朋友一起去吃。说明树鱼非常有爱心。从“车里躺着的是丘石儿,他眼睛又大又亮,很瘦,躺在被子里都看不出被子里躺着一个人。但丘石儿微笑着,仿佛很高兴出远门去,很高兴躺在板车里让爸爸拉向别处去。”这里感受到丘石儿,他已经很久没有吃东西,才只剩皮包骨头。树鱼才摘下来一个柿子,放在丘石儿面前。这一树柿子,三十六个,只用一个,说明这些孩子诚实。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一个道理:要做一个人,要诚实,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

饥饿的冬季读后感【篇4】

冬季――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寒冷肃杀的季节。

窗外的一片树叶儿无力地从树上凋落下来,在半空中打着旋儿,寒风一吹,它就迷路了。冬季的夜风透着一股寒意,从手心凉到身体里,使人瑟瑟发抖。

昏暗的路灯照在树上,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似鬼一般,去书店的路不远,就在少年宫边,我加快脚步想在里面暖和一会儿。

不出我所料,一走进书店大门,我就被一股暖流包围了,不仅仅是暖空调的作用,还因为书也是暖的。

书中有黄金珠宝,书中也有美玉面包,最多的还是那无穷无尽的知识。置身书林,使人头脑清醒,心情愉悦。随手拿起一本书啃,也别有一番风味,散文的优美婉转,小说的惊险刺激,诗歌的简洁精练,把读者带到书的意境中,仿佛世上只有人和书。拿起一本《精品随笔》,我爱不释手,盯着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如果说我是饥饿者,那书便是充饥的面包了;如果我是劳累者,那书便是舒适的枕头了。在书境中泡上一两个小时算是平常事,但此时已是晚间,也只好“打道回府了。”好几个月没下雨了,天气十分干燥,人们已经好久没见着雨了,路上,可以看见有一只只手伸出雨伞,感受冬天。有些人甚至不穿雨衣,伸出双手,展开外套,迎接冬天……

冬雨,落在树上。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珠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黄豆大的珍珠;那一棵棵小草齐齐楚楚站在那里,像一个个水灵灵的小姑娘,抖着翠绿的裙子,骄傲地昂着头。花朵们急急忙忙举起漂亮的小花伞……冬雨,落在楼房上。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诗中的一句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人说,雨,就是地球母亲给大自然的一个大“水泵”,抽了水,再还给你。我想了想,这“水泵”在冬季都那么赋有情调,不使人纳闷。

总之,我爱书,自称“书痴”,亦叫“书虫”,这个绰号不过分吧!

饥饿的冬季读后感【篇5】

寒假里我第一次读《饥饿的冬季》这本书,作者是曹文轩,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整个夏季和秋季,天空没有掉下一滴雨,所有庄稼全部枯死,冬天来临时,这百十户人家,开始接受饥饿的煎熬。米桶、米缸都空了。人们开始用长柄的铁叉挑起去年的麦秸、豆秸一个劲的抖动着,企图抖落下一些残留的麦粒和豆粒;人们本想用来喂猪的米糠,用细眼的筛子重新筛了一遍,把一些看不见的碎米全筛出来。终于,一个不幸运的孩子在后山山坡下发现了一树柿子他就是树鱼。这时山顶上传来了寻找他的声音。他爬上山坡,并把孩子们叫下去,一起看并没有吃。之后,他们经常在那里找到食物……不久,远方的救济粮食运到了这个山村,人们终于熬过了这一漫长的冬季……。在那个饥饿的年代,一树的柿子成了孩子们活下去的希望,在这个冬季,当孩子们看见柿子的时候就忘记了饥饿,告诉我们,当有一个理由让我们活下去,就不要放弃,因为明天有更美好的生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