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读后感(汇编5篇)

02-29

写读后感的要求主要是要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对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优质的作品能够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让我们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本质,从而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视野。希望通过本文整理的资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激发您写读后感的灵感和创作力。

荒原狼读后感 篇1

今天的午休,睡的非常深沉,深沉到迟迟无法醒来,醒来了又不知身在何处。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我是谁?我在哪?这两个问题其实并不好笑。渐渐从那种虚无中清醒过来,于是我又是我了,现在又是现在了,然而又突然变得怅然若失了。还是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人生,我不能是别人,经历过的不会重新经历,要面对的还要必须面对。

刚刚读完黑塞的荒原狼,最后的几十页读的很急,一心想要一口气看出个究竟,然而看得越急仿佛越看不明白,似乎有一根看不清的线在眼前飘着,迎着风一把没有抓到,却又在另一边闪现。

一个人的体内到底有多少个灵魂,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永恒在哪里,精神与现实矛盾吗,智慧的追求会比欲望的满足更神圣吗,人身上的动物性可鄙吗,人与人是不同的吗,会有多不同,完全被理解可能吗,什么是真实,什么又是虚幻呢。

这本书反复问着无尽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一直存在,很难回答或者没有答案,就像你体内存在的一匹荒原狼,游走在文明边缘,不常出现,但却偶尔提醒着你,你其实不是你,不是别人看起来的那个样子,不是别人要你成为的那个样子,不是你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也不是你自己以为的那个样子。

荒原狼读后感 篇2

人本就是多面的。普通意义上的正常人是多面之间维持了一个平衡,精神分裂者是多面的失控。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为了某几个小时的虚度光阴和与社会上成功学所讲的勤奋、正能量、热情、坚持等鸡汤背道而驰而自责、懊悔,产生更大的沉没成本。

生活中,我们可能常常会在心里说,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我不喜欢我刚才那样的`表现,我不喜欢我的缺陷,我的不完美。

生活中,我们也常会幻想,如果我怎么怎么样该多好,要是那样是不是就会好一点?

可我们似乎很少去选择接纳,也许你会说,放过自己不就是一种接纳吗?不不,放过是不再纠缠在犯过的错误和问题上,但这些错和问题、本性中负能量的、懒惰的、贪心的、焦躁的等用所有社会上公认的不好的词来形容的那些面对你来说依旧是痛苦的存在。

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承认你身体里住着很多的你,好的不好的,善良的,可恶的,敏感的,决断的,多愁伤感的,……所有的这些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你。你以为的缺陷其实是你的缺一不可。

虽然有这么多的面,但这些面都只是你手里的棋子,这些棋子,想怎么下,下在哪个位置,怎么安排,完全取决于你,诺,你看,变成了一场策略游戏。

不要排斥小看任何一枚棋子,就像你讨厌的那些不如意的自己,不如想想怎么合理安排,在什么时刻发挥哪枚棋子比较适合。首先要承认那些不一样的你的存在,然后选择接纳,尔后合理安排你的棋局,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才是每个我应该做的。【M.GZ85.CoM 工作总结之家】

哪有完美的自己,只有更完善的棋局。

荒原狼读后感 篇3

《荒原狼》读后感1000字:

一刷的时候怪翻译的版本不好,影响了阅读体验,所以二刷特意找了评价好的赵登荣、倪诚恩译本来读,在文字方面确实比一刷的体验好很多。然而,直到看完最后一个字,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完全读懂。

《荒原狼》是以一位精神病患者哈里·哈勒尔的自述,加上一个所谓房东亲戚视角的出版者序为内容的篇幅不算太长的小说。在出版者序中所描写的几个场景贯穿了全篇,在自述的部分这些场景多次出现,或许颇具象征意义?书中涉及的人物不多,人物之间的互动清晰明确,但正是这种生动的互动关系与作品本身所隐藏的人物之间的实际关系,使小说变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黑塞很擅长将一个完整的主体拆分成不同的个体,并通过个体间的互动来叙事,甚至借此阐述一些艰深的道理,比如他1922年的作品《悉达多》,又比如本篇作品《荒原狼》。在这种解构中登场的那些书中的人物,大多为一个主体的两面,甚至多面。

但在本篇中,这些本应相互独立的个体中,却又存在着一个一分为二的哈勒尔(主人公),他是一个拥有双重个性的独立却又分裂的个体,这种分裂时刻困扰着主人公,搅扰着他的生活,甚至严重的威胁到了他的生命——无时无刻不想要自杀。就在哈勒尔又一次遭遇了分裂的人格所带来的麻烦时,他遇到了赫尔米娜。小说从此刻开始,一步步走向高潮。

可以说主人公哈勒尔的自述,就仿佛是一位精神病患者自洽的过程,这是一条自我认知的路,通过它便完成了一场自我救赎。这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人自洽的过程,是一代人自我认知的路,通过它重新审视旧的时代才有勇气面对新的未来。但这条路布满荆棘,稍不注意就会落入地狱。

这条认知之路,似乎并不仅只适合哈勒尔所处的时代,而是适合每一个历经变革的时代,就像在出版者序中写道的:

哈勒尔的一段话给我启发,使我懂得了这一点。有一次我们谈了所谓中世纪的种种残暴现象之后,他对我说:

这些残暴行为实际上并不残酷。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中世纪的人会非常厌恶,会感到比残酷、可怕、野蛮还更难忍受!每个时代,每种文化,每个习俗,每项传统都有自己的风格,都各有温柔与严峻,甜美与残暴两个方面,各自都认为某些苦难是理所当然的事,各自都容忍某些恶习。只有在两个时代交替,两种文化、两种宗教交错的时期,生活才真正成了苦难,成了地狱。读后感·如果一个古希腊罗马人不得不在中世纪生活,那他就会痛苦地憋死;同样,一个野蛮人生活在文明时代,也肯定会窒息而死。历史上有这样的时期,整整一代人陷入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两种生活方式之中,对他们来说,任何天然之理,任何道德,任何安全清白感都丧失殆尽。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尼采这样的天才早在三十年前就不得不忍受今天的痛苦——他当时孤零零一个人忍受着苦痛而不被人理解,今天已有成千上万人在忍受这种苦痛。

如今,变革似乎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每过十年,生活方式就似乎被刷新一次。每一个人仿佛不止陷落在两个时代中,而是在时代的漩涡中挣扎求存,跟上时代已经渐渐变成了生活的必须。

而《荒原狼》是黑塞送给当时的人们的生存手册,更是黑塞送给全人类的生存解读报告。

荒原狼读后感 篇4

《荒原狼》是二十世纪著名瑞士籍德裔作家赫尔曼。黑塞(1877—1962)的名著之一,发表于1927年六月。小说问世后,先后被译成二十种文字,在文学界和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黑塞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是在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东方精神的环境中长大的。他的小说大多以青年为描写对象,反映他们的生活、苦闷、彷徨与探索。而《荒原狼》描写的是中年艺术家的精神危机。小说主人公哈里。哈勒尔自称荒原狼,一只“迷了路来到我们城里,来到家畜群中的荒原狼。”下面就让我介绍一下这匹荒原狼吧。

哈尔勒年轻时曾想有所作为,做一番高尚而有永恒价值的事业,他富有正义感,具有人道主义思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的理想破灭了;他反对互相残杀的战争,反对狭隘的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却招来一片诋毁与谩骂他到处看到庸俗鄙陋之辈,追名逐利之徒,各党各派为私利而倾轧。社会上道德沦丧,文化堕落,什么东西都发出一股腐朽的臭味。荒原狼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在他看来,周围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猴戏。他感到非常烦躁痛苦,他烦躁不安,无家可归,“啊,在我们的世界……要找到神灵的痕迹是多么困难啊!在这个世界,我没有一丝快乐,在这样的世界,我怎能不做一只荒原狼,一个潦倒的隐士者。”

他很悲观,但他的悲观主义的基础不是鄙视人世,而是鄙视自己,他把自己所能做到的尖刻、批判、厌恶和憎恨,全部发泄在自己身上,而对其他人,对周围世界,他始终勇敢而严肃地尝试着去热爱,因为“爱他人”就像恨自己一样深深地印在他的心灵上。可是他十分清楚,人活着,不爱自己就不可能爱别人。而憎恨自己,最终会导致可怕的孤立和绝望。

从来没有一个人想荒原狼那样深切而强烈地需要独立。他越来越独立了,没有人能命令他,他自由而独立地确定自己的言行和取舍。但是在已经到手的自由中,哈里突然觉察到,他的自由就是死亡。周围的一切使他陷入寂寞,世人都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连他自己也与自己无关了。他在变得越来越稀薄的没有交往、孤苦伶仃的空气中慢慢窒息而亡。但是,死亡之路无时不通,死亡之门永远敞开着这种想法,反而给他以力量,使他有兴趣,甚至是好奇地饱尝痛苦和逆境。

赫尔米娜是一个形象棋子,也是荒原狼的理解者。她是哈里心中的女性性格,是创造力与智慧之源,在这里是他调和矛盾之旅的向导。

“面对充满暴力与谎言的世界,我要向人的灵魂发出我作为诗人的呼吁,只能以我自己为例,描写我自己的存在与痛苦,从而希望得到志同道合者的理解,而被其他人蔑视。”这是黑塞说的话。而荒原狼恰是他本人第二次婚姻触礁后的写照。

荒原狼读后感 篇5

感觉看不懂啊,有人能评价一下我的读后感吗?

我觉得我根本就读不懂这种书,借用下作者的比喻:我完全溶解了,在那零碎的、纷杂的语言的漩涡上漂游,让我随着节拍在混乱的、矛盾的思潮上颠簸飘荡。

虽然我看不懂,我还是很喜欢作者的写作风格,喜欢他那平滑的、优美的、流畅到底的文字(应该有一部分翻译的功劳),所以还是很喜欢,起码读得舒服。

哈里有点像个自诩不凡却有些无力的人:梦想与现实背道而驰;思想崇高却摆脱不了所厌恶的种种事物;他认为自己的灵魂中人性和兽性在争夺、撕扯。

——高尚的哈里鄙视市民生活,现实的哈里却无法脱离;道德的哈里无法忍受放纵的贪欢,情欲的哈里却沉迷其中;幸福的哈里享受爵士乐和狐步舞,孤傲的哈里却鄙视那些麻木的、孜孜不倦的年轻人.......

而赫尔米娜的身上似乎有着哈里理想的样子:与他灵魂共鸣,却热衷于忙碌的市民生活——她没有像他那样痛苦绝望地挣扎与逃脱。也因为赫尔米娜,哈里开始追求永恒的存在。

在魔剧院,哈里经历了自己每个人格渴望经历的种种,并且遇见了永恒的莫扎特——我理解为以一种迷幻的方式与多面的自己和解(也是游历自我内心的炼狱)。应对所有的浮躁的庸俗的表面付之一笑,透过表面去触摸永恒的、高尚的精神——忍受痛苦,学会“绞刑架下的幽默”。

我觉得书体现了作者想要回归美好生活的愿望,最后,希望自己今晚能做一个关于魔剧院的梦——那种魔幻的感觉,真是很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