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

03-04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的详细内容,好的影视作品不仅给我们带来视觉享受,更可以提升我们,观看正能量的作品,往往能激发我们的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写观后感时应抓住主次关系来写。您在思考如何去写作品名的观后感?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篇1)

最近我们组织了集体观看《为了和平》系列纪录片的活动,缅怀抗美援朝先烈,学习先进精神。看完后,抗美援朝烈士们的故事像短片一样在我脑海中浮现,一位位英雄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保家卫国。

1949年10月1日,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世界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但国际上普遍并不感冒,仍然认为中国是那个任人欺辱的、待宰的羔羊,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后的抗美援朝战争,让世界对中国有了全新的看法。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宣告了延续百年之久听任列强随意宰割的旧中国已一去不复返,强大国家凭借武力为所欲为的霸权体制也由此而发生动摇。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先后有三十多万名英雄和近六千名功臣。很多烈士都没有留下照片,其遗体无法辨认。直到今天,DNA辨识技术取得发展,英雄们才得以回家与家人相会。还有更多人我们已经无从知道他们的形象,甚至连名字也不能知道,可是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每当回想起抗美援朝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我就感到热血满腔。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一名中山大学的学生,我选择了材料领域,就应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在前期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的基础上,于20__年12月16日开展了观后感交流研讨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主任黄跃文主持研讨会并做总结发言。

研讨会上,全体教师围绕《为了和平》纪录片拍摄背景知识、纪录片展示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汤云珠、张丽萍、史霄和林小倩等四位老师做了重要交流发言。

黄跃文总结中指出,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强调,我们要继承并弘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等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潜心立德树人,勇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担,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描绘好新时代漳城院改革发展新画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篇3)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这首雄壮激越的战歌在我的耳畔响起,仿佛把我带回了70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场为了和平的抗美援朝战争。

在环境恶劣、条件艰难,敌人强大,我军弱小的情况下,我军以中国特有的近战、夜战、运动战、枪林弹雨的战场,勇敢穿梭,让敌人惊恐万分。在重要的战役打出了万岁军38军的威名。

看完纪录片,我深受感动,其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曹玉海的故事。1951年第四次战役打响,曹玉海接到命令,坚守350.3高地。美军孤注一掷,以一个团的兵力猛烈进攻350.3高地,在敌人的炮火下,曹玉海负伤了。在他负伤后,他和团里通了电话,本可以撤走的他选择了继续坚守阵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而在此前,他已经和未婚妻订了婚。然而,在新生中国面临危难之际,在家与国之间,他选择了为国而战。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和曹玉清一样的英雄模范还有很多,他们无一不为了祖国和平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不愧是“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和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礼,也可以说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立威之战。他证明了领导的党和人民军队不但可以战胜任何国内的*,而且可以战胜武装到牙齿的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及其同盟军。正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后来的核武器的实验成功,最终奠定了新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也使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冒险与新中国发生直接武装冲突。

身处和平年代,我们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坚强勇敢,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篇4)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四史”学习教育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我系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如下:

纪录片《为了和平》讲述的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抗击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八连已经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

礼敬英雄,当以美德为先,向老前辈们学习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平凡而伟大的精神。真正的英雄,从来就不只是活在历史和记忆里的。在生活中无需做什么惊天动地之事,只需从点滴小事做起,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件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美德就是藏在在点点滴滴的小事里。树立起我们的榜样,树立自己的理想,积极学习,用我们的努力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诠释美德,让我们的美德感染更多的人。

我们要,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在芳华的年纪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秉承英雄的精神,继续前行。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篇5)

离家犹是少年身,归来已成报国躯。抗美援朝胜利这几个字中包含了多少志愿军烈士的鲜血和牺牲,深深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的伟大民族气节。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一场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人民极其希望能够过上安定和平的日子,可美帝的魔爪已经伸到了新中国的大门前,老虎总是要吃人的,退缩永远换不回来和平。应朝鲜政府的请求,英勇的人民志愿军带着忠于祖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奔赴朝鲜战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一战打败了号称无法战胜的美帝,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拼来了祖国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真正的站稳了脚跟。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爱好和平的大国,一直以来都在努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事业,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今中国经常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派出了许多支维和部队,这展现的正是我国的责任担当与气节,表明七十年前流传下来的抗美援朝精神,在中国人心中一直未曾熄灭。中国精神让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篇6)

观看了央视纪录片《为了和平》后,我们深深感到:作为中华儿女,我们绝不能忘记,也不可能忘记老一辈革命家浴血奋斗的艰辛历程!

70年前那场伟大的战争历历在目: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韩国军队节节败退,然而,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地位和利益,随意出兵干涉他国内政,于1950年9月15日在仁川登陆,使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惨重,不得不战略后退,然而帝国主义者野心勃勃,无视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并多次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帝国主义者原以为,他们可以在朝鲜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他们原以为,中国人民将被帝国主义的进攻所吓倒,将坐视自己的近邻朝鲜遭受侵略,将忍让自己的国土遭受威胁、轰炸和直接的侵略。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他们不畏强敌,血战上甘岭、鏖战长津湖、激战云山城。在多次战役中,我军充分发挥灵活主动的战略战术,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者,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一片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新天地。

抗美援朝关系到我国民族根本利益,关系到世界和平与发展。这场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站稳了脚跟,向世界宣告了,续百年之久的中国听任列强随意宰割的屈辱历史由此终结,新中国在世界上真正诞生了!志愿军的巨大牺牲与付出让新中国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向那些为祖国英勇战死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英雄们致敬!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变迁,这场战争所具有的积极影响则愈发显得持久恒远:中国人民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一百多年来无数英雄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就是要大力学习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应始终坚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我们应始终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篇7)

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两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毙伤俘敌军109万多人,其中美军39万多人,击落击伤敌机12200多架。抗美援朝战争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帝国主义的一次直接的军事较量。它揭穿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维护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利益,巩固和增强了新中国的独立安全和国防力量,显示和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和世界声望。

今天,回首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需要看到,中国人民保护自己国土的决心从未动摇,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是不容抹杀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既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坚定维护,也是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人民的真挚热爱;既是对祖国和民族尊严的认同与自豪,也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使命与责任。内心升腾着爱国主义精神,就会深深植根革命忠诚精神,昂扬起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从决定出兵到胜利收兵,自始至终高扬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力维护了祖国和人民利益,打出了国威军威,使刚成立不久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能够顶天立地地立足于世界舞台。

让我们永远记住英雄的志愿军战士吧,让我们用无限的思念永远怀念他们吧,并寄托我们的哀思!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篇8)

时光荏苒,战火硝烟早已从东北上空散去,但是抗美援朝精神仍然被人铭记于心。今天的我们,国家富强,工业体系完备,很难想象1951年时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之中。外交封锁,经济制裁,工业几乎为零,连一台卡车都造不出,全国上下还有大量人群处于温饱线之下。面对如美国般的强敌所需要的勇气是我们今日所难以想象的。但是,正是在这股勇气,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志愿军成功将美军推回了三八线,以巨大的代价完成了战略上的目标。这种不畏强敌,奋勇前行的精神更是能激励我们面对现在的世界。

疫情过后,世界面临着二战以后的经济危机。欧盟的经济刺激基金经过排除通胀的运算后与马歇尔计划相比,更是已经在数量与动员程度上更胜一筹,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萧条,为维护自身利益,一些国家不顾国际公约,破坏国际治理体系,国际经济体系。由此,国际环境更加险恶。

在这种时候,回过头去,抗美援朝帮助我们重塑信心,展望前行。这种在险恶环境中不畏强敌,为和平而战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维护国际治理体系,带动他国经济发展,对不公平,破坏秩序的现象说不。疫情之战的初步胜利已经证明了中国在应对危机时的团结力与组织力。但是,在此后的国际环境中持续发展,中国面临的是更加严峻,持续时间更长,也更不可预估的挑战。面临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局,我们更需不畏强暴,努力向前,以向上昂扬的、坚持和平的大国形象立于东方。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