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素描教案

03-15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大部分的教案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幼儿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2024素描教案,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素描教案 篇1

素描教学课程在所有视觉艺术领域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其是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功底,对学习者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构图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锻炼具有重大影响。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在不断提升。为了有效提升素描教学水平,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要求,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进行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各大艺术设计类高校以及相关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在进行素描教学时大多采用的是统一标准的授课形式。所有设计类别专业的素描教学课程在整个教学安排中属于基础课程,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大一统模式,其专业针对性较弱。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和社会对设计类人才素描能力要求的不断增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对素描教学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这些探索和成就仅仅是改变了素描教学的'某一个方面,比如用结构素描、创意素描以及新表现素描来增添并细分传统写实素描,这仅仅是将发散思维引入了素描教学。其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要求上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这种缺乏对事物的特殊性进行专业化的探索和研究,难以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这种素描教学现状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素描基础课程教学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紧密性,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因此,必须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进行纵深化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满足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发展要求,增强此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并促进素描教学专业化的提升。

2、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分析

根据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能力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掌握相关的造型技能及造型规律,这是所有设计类专业都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在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习者对设计素描绘制的造型技能和探索相关规律的训练,满足设计类专业对素描教学的基础教学成果要求。二是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空间想象和空间重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由于本身具有较高的严谨性,因此在进行素描教学时,要培养学习者对实物图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空间图形的重构能力。只有当学习者具备了一定的空间重构能力,才能进行有效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三是要训练学习者的物体相对尺度、物体材料性表现以及基本透视关系的把握能力。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会运用到相关的材料。因此,在进行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素描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培养、锻炼学习者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求。此外,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还表现在静物写生、人像写生以及几何形体写生等方面。在进行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素描教学时,要有所针对性的对室内、室外空间写生以及石膏像写生方面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提升学习者相关素描技能,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

3、如何提升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要求

为了有效改善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现状,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求,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方式、内容、师资以及课程设置进行重构是有效方式之一。

3.1重构环境艺术教学中素描教学方式

我国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目测式,这种直观的观察方法和分析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但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的要求更多的是呈现在理性方面。因此,需要改善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对素描教学方式进行透视方法、材料质感表现以及材料细节方面的科学、合理重构。比如,在对材料进行感性观察与理性分析时,可以将传统的素描写实方法与几何形体写生知识相融合。将任意等分分割、等分已知透视、CV点平面图投影透视画法、八点求圆以及任意等分延续等画法用于素描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此外,在对材料质量的表现与细节进行表达时,需要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习者的专业要求和专业细节,采用“新、准、净”三原则防止对材料质感的过度表达,并突出对材料细节的表达。

3.2重构环境艺术教学中素描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方式大多采用的计算机软件制图,这种素描教学模式与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紧密相连。随着科学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不断渗透,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部分高校在进行素描教学时甚至完全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全部采用的计算机软件构图教学方式,这使得学习者的素描手绘技能缺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计算机软件制图与手绘表达能力结合起来合理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以保证学习者能够在经过素描学习之后,能够运用相关的技能知识绘制出结构准确、线条明朗、空间重构取舍适当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3.3重构环境艺术教学中素描教学的师资队伍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有效提升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求的关键。因此,各大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要从源头上践行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对素描教学的师资队伍进行重建。在进行相关的素描授课教师招募和选择时,要多选取环境艺术设计科班专业出生的教师,或者是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素描授课教师的安排。只有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从更深层次上明晓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要求,也只有具备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的教师才能在素描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并提升学习者的素描技能,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专业化发展。

素描教案 篇2

素描排线教案是指教学者根据素描技法制定的一套教学计划,用于指导学生进行素描排线练习的课程。素描排线是素描技法中最基本的一部分,也是学习素描必不可少的过程。在素描排线教案中,教学者会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练习题,同时还会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画线技巧和技法。

素描排线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逐渐掌握画线的技巧和对物体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其绘画水平。在素描排线教案中,学生需要通过模仿真实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去掌握绘画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在素描排线教案中,教学者会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绘画基础课程的教授

在素描排线教案中,教学者会从最基础的课程教授开始,从铅笔的使用和握法开始,逐步向学生介绍素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画线技巧、明暗关系的组织、材料的处理等等。

二、实物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素描排线教案中,教学者会引导学生通过多方面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这包括透视和形态感的认识、对明暗关系的识别、对材料的掌握等等。

三、规范化的练习题目

在素描排线教案中,教学者通常会为学生提供一系列规范化的练习题目,目的在于让学生的练习有序、有规律,以便更好地进行绘画技巧和技法的消化和吸收。

四、教学经验的分享和交流

在素描排线教案中,教学者除了提供各种练习题目外,还会分享自己的绘画经验和技巧,以及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使学生不但能够学习到基本技能,还能够通过交流和分享,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五、开展创作的空间

在素描排线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不仅仅局限于基础技艺的教授和练习,还会为学生开展创作的空间。这既能够让学生在练习基础技巧的同时有所创新,又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以获得更多的反馈和指导。

总之,在素描排线教案中,教学者需要从基础技艺的教授到练习题的规范化,再到创作的指导,多方位地引导学生进行素描技法的学习和练习。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并在艺术创作中发挥出更多的创意和艺术魅力。

素描教案 篇3

2017素描教学课件

实训目的:1.透彻理解弧线的透视规律。2.掌握陶罐和梨子的结构表现方法。3.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训内容:1.陶罐的结构表现2.梨子的结构表现实验设备:教学场地:画室教具准备:图片实训步骤:一、陶罐结构素描写生1.引入:(将陶罐结构素描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提问:陶罐的结构素描需要表现什么?2.分析:在绘制陶罐时,首先要抓准形体关系,然后找到陶罐的明暗交界线,然后对陶罐的口、颈和身体有转折的部分进行结构表现。绘制步骤:①起稿,定出罐子的高、低、左、右四点②画辅助线,确定物体的轮廓③调整形,画出明暗交界线和内部结构④强调物体的空间感,注意虚实变化⑤对暗部和阴影略施调子,调整3.学生操作:对陶罐进行结构素描写生4.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与改正的方法。二、梨子的结构素描写生1.引入:我们上周对苹果和橘子进行了结构表现,我们在画苹果和橘子的结构素描时,主要是对它们的明暗交界线和结构转折线进行了描绘。事实上,梨子的结构素描也是如此。2.分析:我们对梨子进行结构素描表现时,在准确表达梨子形体关系的基础上,对梨子的细微结构进行表现。绘制步骤:①起稿,定出梨子的.高、低、左、右四点②画辅助线,确定物体的轮廓③调整形,画出明暗交界线和内部结构④强调物体的空间感,注意虚实变化⑤对梨子的暗部和阴影略施调子,调整3.学生操作:对梨子进行结构素描写生4.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与改正的方法。实训小结我们今天对陶罐和梨子的结构素描进行了学习。要画好这些物体的结构,首先要对它们的结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理解清楚了形体关系后才能画出准确的结构。

素描教案 篇4

关于初中美术素描课件 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初中美术素描课件范文 ,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方法:讲解、欣赏、观察、比较和练习相结合。

一. 教学目的通过线造型素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结构线表现物体之间的比例、轮廓、体积、对比、远近、方法和透视等的作画方法,培养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能力,发展窨造型想象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解线造型的功能和线造型素描的步骤。说明物象形态内部的构造特点决定了处部形态的面的性质。难点:运用结构线刻画物体内部和外观的组合关系,直至结构本身。第一课时教具、学具准备教具:1.线徒刑的素描作品数幅,明暗素描作品数幅;2.立方体和圆柱体框架模型一个;学具:软芯铅笔、橡皮、课本、作业 本。第一课时(1)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的准备( 。(2) 导入 新课线造型素描作品数幅和明暗素描作品数幅,(3) 给学生欣赏、鉴别、然后讲解。设问:线造型的素描和明暗素描有相同点和不同点(4) 讲授新课1. 线造型素描的特点及线的造型功能。线造型的素描图是通过线结构的运用,直接体现和暗示物体的体积、远近、方位和对比等牲,表现出物体内外部组合关系及前后左右的空间状态。线造型素描剔除或减弱明暗色调层次,强调物体本质的实在的形体结构,所以表现物象的效果明确、肯定、清晰和刚劲有力。线徒刑素描是以线徒刑的方式研究自然的造化和物象的结构,线的造型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表现物象的外形轮廓,(2) 勾画形体的边界。(3) 表现物象的内外结构、空间位置、透视变化及物与物之间的.组合关系。(4) 表现物象的虚实关系、明暗关系及体积感。(5) 表现物象的势、力、节奏、韵律感,(6) 抒写人的情趣,(7) 气质。线造型素描不但可以在美术专业方面方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以图解形式适用于理工科专业中,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徒刑技能服务于设计,在建筑、园林、工业设计等图纸绘制上,结构线的徒刑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设计手段,广泛适用到现代建设的各个产生领域中。1、 立方体与圆柱体(1) 立方体(对照立方体框架模型分析)立方体是一切形体的基础,它的结构是由大小相同的六个正方形平面,按照垂直关系而构成的。圆柱体是以长方形的长边为轴,旋转360。而构成。也可以说是由无数个相同的圆面叠杨(如硬钱币叠成一圆柱体)教材p14上图,立方体与圆柱体结合图形是说明立方体内可以产生一个圆柱体,圆柱体在立方体内的构成是以一个正方体的二分之一边为轴,以立方体一个面的中心点为圆心,旋转306而成。圆柱体的立体感可通过顶底面的透视圆面体现。(6) 作业 要求1、 临摹p14立方体和圆柱体范画。2、 用3b、和6b铅笔作画,3、 要求表现物象透视准确,4、 结构清晰。(7) 课堂小结:选出一部分作业 讲评,指出优缺点,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第二课时(1) 教具和学具准备(2) :教具:1、立方体的切挖模型;2、用泡沫塑料做两个相等的长方体模型,把它们拼在一起是一个立方体;3、大幅基本形体切诠彝迹?、能进行切挖的软性固体材料。学具:萝卜、柑桔、苹果、肥皂、泥巴等软性材料;2、小刀、铅笔、橡皮、课本、作业 本。(3) 组织教学:(4) 复(5) 习旧课,(6) 导入 新课我们了解立方体及圆柱体的构成,那么把这些基本形体进行切挖后,会是怎能样一种结构变化呢(7) 讲授新课板书:基本形体的切挖:1、 立方体的切2、 割与组合:课本p14下图说明从立方体中间切开成为两个长方体,然后将这两个长方体可以拼叠成各种造型(用二个长方体拼叠演示)切去立方体的八分之一,首先找出立方体三个相邻的面的面中心点,并把每个面分成四等分。然后将三个相邻的四分之一等分垂直切去。用泡沫块做一个立方体,切去八分之一,被切去部分仍可嵌入原处,以便演示,并用红色在立方体相邻的三个面上画出垂直水平线,切去后的截面用三种色·区别,(自制模型进行演示)2.圆柱体、球体、锥体的切挖:用较规范的萝卜、桔子或苹果及橡皮泥等到物,在课堂进行切挖示范,揭示圆信体、球体、锥体被切去一部分后的结构变化,并挂出以线徒刑的切挖结构图。(8) 作业 要求作业 一:临摹p/15四种基本形体切挖图。作业 二:可任选一种基本形体作切挖练习,如立方体可用肥皂块、泡沫块等;圆柱体可用萝卜等;球体可用柑桔、苹果等。将切挖后的伤口放在课桌上进行写生。要求运用虚实、轻重不同的线条描绘声绘出对象的内部与外观铁组合关系。课堂小结对切挖练习及以线造型写生较好的作业 进行表扬,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布置下堂课的准备工作。

素描教案 篇5

素描明暗教案

一、背景介绍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通过对物体的明暗变化以及光影的处理,可以将平面上的图形呈现出立体感。明暗是素描的重要要素,它不仅能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还能营造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因此,掌握素描的明暗处理是学习绘画的第一步。

二、主题概述

本次素描明暗教案的主题是“反差与层次感”。通过对物体的反差处理,使其在画面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同时通过层次感的营造,使作品能够呈现出三维的空间感。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素描中的明暗处理原理与技巧;

2.掌握素描中的反差处理方法;

3.学习如何通过层次感的表现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4.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对明暗关系的敏感度。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

1.教学内容

(1)素描明暗处理的基本原理;

(2)素描中的反差处理方法;

(3)层次感的表现方式。

2.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明暗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反差处理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素描中的明暗关系;

(2)实践练习:通过一系列练习画面,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反差处理和层次感的表现方式;

(3)教师示范: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如何处理明暗关系,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

五、教学流程

1.导入环节:

和学生一起观察一些富有变化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明暗变化和光影的分布。

2.知识讲解:

通过投影幻灯片等方式,向学生讲解素描中的明暗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反差和营造层次感。

3.实践练习:

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通过观察物体并进行素描,练习明暗的处理和反差的表现。

4.教师示范: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如何处理明暗关系,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

5.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6.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激励,指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

六、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

1.教学资源

(1)素描教材或幻灯片;

(2)绘画工具、画纸等。

2.评价方法

(1)书面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书面评价,评价其明暗处理和反差表现的程度;

(2)口头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口头评价,鼓励和指导学生的进步。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素描明暗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素描中的明暗处理原理和技巧,掌握反差处理的方法,同时通过层次感的表现,使作品呈现出更好的空间感。教师的示范和引导是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机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评价方面,要注意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肯定,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素描教案 篇6

摘要:设计的基础应该是什么?这一直是设计教育工作者思考的核心问题,而素描更是讨论的首要内容和焦点。回溯历史,素描教学源自传统艺术的基础教学,从德国包豪斯开始顺应社会工业生产发展的变化,到后来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素描在教学中展开了对语言本体和抽象造型的研究。

关键词: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形式;内容

这是一个景观和图像泛滥的时代,与之相对应的当代设计与艺术的基础教育也得到了发展和延伸。当代艺术早已超越架上绘画的范畴,素描作为传统写实训练的基本功,其意义和重要性也发生了变化。要适应不同艺术对基本功的要求,素描自然也要扩大训练的内容与形式,从而导向真正的造型语言训练。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设计素描有着自己的语境及培养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思考素描的定位,使教学课题和教学方法更具针对性。对设计来说,我们的素描训练的目的是什么?是观察和研究外在事物以建立人和世界一切事物的关系,而不再把技法表现、写实形象的模拟与塑造看成是素描训练的终极目的。我们试图通过训练将素描看成是认知的种种角度和路径,超越了传统素描技巧的概念,语言也变得灵动和丰富,这本身也体现了设计的特点。

在中国的艺术专业基础教育中,素描可分为绘画素描、意象素描、结构素描、创意素描等,其实,这种分类过于明确。无论是绘画的素描还是设计的素描,都强调对学生观察能力、造型能力的培养,在本质上,这些分类都是在“大素描”概念下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的形式各自完成不同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就素描原本的功能性而言,它可以两种,一种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素描作品,一种是在绘画、建筑等各种设计过程中的辅助草图。我们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与达芬奇的素描和设计草图相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达芬奇意在研究自然事物形态和结构,并记录了许多发明创造的草图,还利用草图研究了解剖学、地质学、植物学、生物学等。也许有人会说,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用计算机软件工具代替素描,但是我们至今没有看到素描设计草图完全被取代消失的迹象。素描草图体现设计师的思想痕迹,是思考的一个工具,甚至在当代艺术从架上走向行为、装置、概念时,素描草稿仍然起着推进作品的重要作用。历史上存在以素描为独立表现媒介的大师,如印象派画家德加说过:“如果绘画拒绝素描的体验,就意味着拒绝它开始。”对设计师而言也一样,拒绝素描就意味着拒绝设计的开始。在大多数设计师那里,素描只是一种设计初始的手段,通过素描寻求设计造型的可能性,准确有效地表达思路和意念,而非素描本身的追求。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设计素描教学的三种属性:首先,素描是我们训练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种方式,例如明暗的观察、结构的观察、线条的观察、体积的观察等等,都是对事物形态研究的切入点。通过新的观察点来获得一种体验和认知。借助当代科技的发展,我们观察对象的范围也更加扩大和开放,无论是自然形态还是人工形态、宏观形态还是微观形态,都在我们的素材研究之列,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启示和灵感。例如,我们引导学生画常见蔬菜水果的各个角度和解剖面,以提取和概括更多的抽象设计元素(见图学生作业。在包豪斯任教过的保罗克利认为,一切自然事物都发源于某些基础的形式,艺术不应该对自然进行表象肤浅的模仿,而是解释这些形式,努力追求自然造物的过程。若我们让学生画一片树叶,不能让学生惯性地表达几根模式化的线条,而是观察真实细微的叶脉在光影下伸展、分裂的表现力和生命张力。其次,素描是我们研究造型的一种手段。这种研究方式把观察和创造联系起来,从形态表象到内部结构、从自然具象到抽象元素,从立体到平面再到立体,从常观到微观再到宏观,这种研究造型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从传统的模仿式素描里解脱出来,不再留恋事物本来的生动外表,而是把事物结构作为重点去“造物”,从无到有、无中生有,从视觉认知到心理感受形象来完成具备审美意义的造型训练。

素描是设计师和艺术家们练就个人风格的必经之路。特殊的符号与表现形式是打开创造性的一把金钥匙,是造型与审美形式训练的基本手段。最后,设计素描的核心灵魂是设计思维的训练。我们从写实素描过度到创意设计素描,从开本的选择、布局、构图,再到对象的选择、取舍、组织,无不体现“设计”的精神。从造型角度来表达设计的意图,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思维的特征体现了思考、感受、了解、深入的要点,艺术感知和科学思考的融合,感性与理性的贯穿,让学生在素描直觉与分析过程中了解设计的'思维方式。对于学习设计的学生而言,由于所学具体专业的要求,在素描的训练中不必在写实性素描上做过多训练,也不必在表现技巧上做过多强调,这一点是设计素描的真谛所在。素描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理性态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简单地说,画素描,就是画思想、画分析、画认知,这是设计者从事素描应有的基本态度。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素描为设计的本质观念服务,而非为效果图做基础性的服务,这才是素描作为所有设计专业共同基础的根本出发点。以上是我们对设计素描教学的基本认知,那么我们的教学改革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们反映物质世界,更是创造虚拟世界、表现精神世界。现代设计已经成为链接技术与艺术之间的纽带领域,我们应该在“大设计”、“大艺术”的概念下,实验和延展艺术设计的无限发展空间。就具体的造型训练而言,通过观察,将自然界的形态转化为设计的形式和要素,通过图像来传递设计理念和信息,超越表面的临摹,强化语言和形式的意识。在设计教学中,应该强调用灵活、多样、丰富的方式来教学,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将绘画与设计的壁垒打破,帮助学生更敏锐地思考和科学地观察,从而掌握具象与抽象的语言表现规律,以不同的观察方式理解物象的特性、掌握形态空间的运动法则。在教学内容上,具象和抽象是两个不同领域的表现形态,抽象和具象也是两个不同范畴的语言,反射出的是两种不同的观察方式,不同的思想表达。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也是教学内容转化的重点。我们引导学生从超写实的精微素描到开始关注点线面元素的构成性素描,再到打破自然形态的结构素描,最后慢慢发展演变成表达设计思想的抽象素描,这个过程即是引导教学的过程。内容上我们从身边的人、动植物、风景山石、生活用品大小物件入手,从写生到观察分析、概括提炼,最终从各种形态中启发和寻找设计的原理。在写生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抽象形态,到后来的对纯粹抽象形态的研究,结合了形式构成的基本原理,如线条、平面、空间、节奏、韵律、均衡等等,能够表达自身的审美和彰显个性的创作设计。造型原理通过不同人的不同观察与再加工,创造出了无限的新物象。这是一种创造力的训练、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对于一个学设计的学生而言,对形态的多角度观察提炼分析而创造出新造型的能力,以及对画面构成秩序、节奏韵律、骨架结构等形式要素的灵敏感觉也十分重要。这种设计素描的教学方式最大的愿景就是对学生的创造力的激发,使其最终能掌握视觉艺术的基本原理、以独特审美表达形态,在未来的设计领域中做出自己独具一格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设计素描-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青波.设计素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

[3]周小娟.设计素描[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2024素描教案》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素描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