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日记(汇总12篇)

03-28

这是一篇非常值得推荐的“家访日记”文章,文档处理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必要环节,要求的范文数量正在增加。学习范文的全文结构能够帮助作者更好地进行文章组织和表达,我们要怎样学习借鉴范文呢?你一定能找到对自己有益的资讯!

家访日记【篇1】

“啥?老师要来家访?”我惊讶地说道。我拍了拍自己的小脑袋瓜,突然想起来:老师说放假第二天要来家访。可是刚放假,我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了,要不是爸爸提醒,我可能“永远”也记不起来这件事情了。

我开始扫地、整理、泡茶……所有事情干好之后,我和一位同学站到路口等待老师。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看到谢老师的身影出现了。见到谢老师,我又激动又紧张,远远喊了一声“谢老师好”,就转身飞快地奔回家里,跑得比兔子还快。一会儿,谢老师就到了我家。面对谢老师,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地傻笑,连笑的声音都是颤抖的。谢老师打趣说:“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哭笑不得的样子呢!”

我先带老师参观了我家的院子,东面有几盆花,南面有一个南瓜架……然后进入客厅,东面是沙发,西面是电视……老师还在茶几上发现了一把带有流苏的.小扇子,谢老师拿着小扇子,和我们幸福一家合了一张影。

接着,谢老师正式开始家访。老师先说我的缺点:速度有点儿慢,打“疲劳战”……当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嘛,老师也欣赏我的优点:字写得好,态度好……最后老师教了我改掉缺点的方法:计时写作业,写好一样作业休息15~30分钟……我把老师说的牢记在心里,暑假我一定按照老师的方法改掉我的缺点。

最后我要给老师露一手——做芒果沙拉。我先将芒果切成小粒粒倒入碗中,接着倒入酸奶,一碗好吃的芒果沙拉就完成了。我做的沙拉,谢老师连连称赞“好吃”呢!

今天收获满满,我会把缺点改掉,优点也会继续发扬。希望我的缺点越来越少,优点越来越多。我会努力的,加油!

家访日记【篇2】

很早以前谢老师就说过要家访,我把自己房间也认真的收拾过一番。但是几周过去了也没有什么要家访的痕迹,我的心也就松弛了下来。

谁想到我今天一回家,爸爸便告诉我谢老师说要来家访,第一站便是文化苑。可能是因为文化苑里有我们班好几个同学,正好一块家访了。让我快点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然后自己又收拾一下客厅沙发上的东西,等着谢老师的到来。

我准备好了一切,写起了作业。我正写着英语单词,才写了一半儿,突然响起了敲门声,门外隐隐约约有邵和的声音,咦?邵和来干什么?这时爸爸打开门,我从我的屋向外看见了闫家荣和邵和。外面又传来了谢老师的声音,绝对是谢老师来家访了,我放下笔向外走去。

果不其然,真的是谢老师来家访了。谢老师正在客厅参观,一见我出来,谢老师便问我可不可以参观一下我的房间,当然可以了。说是参观,其实也就是大概的看一看,其中谢老师表扬了我屋的一个作息表,一个座次表,还让闫家荣,邵和向我学习。

说实话我当时还是很紧张的。因为我们家虽然说不上很乱,但跟周围的一些同学家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说不定谢老师不满意,会批评我。谁想被老师批评呢?在老师的参观,也就是家访时,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但好在结果还不错,让我那颗心重回到了它的地方。

然后我像闫家荣,邵和一样也穿上了外套,加入了谢老师家访的队伍。我们的最后一站便是王琪涵家。她家非常干净,而且东西摆放也非常整齐,井井有条的。使人放眼一望,赏心悦目。

我以后也要像王琪涵学习,把自己的家打扫的干干净净。

家访日记【篇3】

昨晚和_约好,这天去江夏家访。英语夏教师也出差回来了,我们就相约在学校对面集合,一齐去江夏几个同学的家中家访。

武汉的天,说热就热,说冷就冷,这天就是个性冷的一天,又下着小雨,我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衣,好冷!

第一站是杨轩家,他的家在庙山小区。十二点的时候赶到他家,就杨轩的状况跟他的家长作了交流。其实杨轩也是个挺可爱的孩子,就像电视里的懒羊羊的样貌,个性惹人喜爱,尤其是教音乐的黎教师,就差恨不得找个“大便”道具安到他头上了。可是他的学习习惯不是太好,听讲总是爱走神,主要是自制力太差,对自我的要求不高。就他的状况,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主要是期望家长能够给他请一个家教,多帮忙管管孩子。家长也表示认同。

杨轩家里开了一个社区医务室,就在他自我家的一楼。杨轩总是在二楼做作业,我分析,他的注意力不能够太集中可能是跟这种环境有些关系吧!离开时,我也对他的家长提出给杨轩创造一个好一点的环境的推荐。杨轩的妈妈非要请我们去对面的酒楼吃饭,好容易才推辞掉。

驱车直往江夏,路上,飘过了_结婚时请客的酒店,她提议进那里去吃饭,遭到了我和夏教师的一致反对,我们是“羡慕嫉妒恨”,怕她勾起了完美的回忆。呵呵!

到了江夏后,找到了一家私房菜馆。自然轮到我作东,她们俩很是替我节俭,只点了几个小菜,可是那鱼头和排骨,还有那豆腐,确实是很好吃的。江夏家访的第一站,让我感受到:那里的私房菜,真好吃!

家访日记【篇4】

家访记录内容

6月12日,下午放学之后,与黄勋老师一起到2.2班两名同学家去家访。

黄老师先与何施宏和曹云两家的家长进行了联系,他们均有人在家等候。

在农村绿树浓荫中,一座座新楼房在绿荫中显得耀眼。在乡间的水泥小道上行走,感觉心情自由而舒畅。为了更好的完成对两个学生的家庭访问,达到家校合作教育,沟通教育思想,交流教育方法的作用,我们作了些准备。

何施宏家。

三层小楼,一个老院子。虽然楼房的装修不是很新,也不现代和时尚,但还算是比较整齐。显示出这一家人的经济属于中偏下一些水平。父母年纪都是60多的人,姐姐在初中毕业时也家长赌气自杀身亡后,才生的这一个。

孩子在家能比较好的与家人相处,听父亲的话,与父亲交流比较多,与母亲没什么交流,因为母亲很强势,话多,声音大,不停顿的说话,没有孩子说话的机会。孩子学习成绩在班上算中等,但实际却并不好,英语只能在50分以下,数学好些,也能考110左右,语文也只能是及格左右。孩子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也没有去想过,他说想起累得很。在家里,孩子只玩游戏,没看书和作业的习惯。周末与同学正常交流,也相约在家玩。家里的生活习惯比较好。基本能料理自己的房间。

对孩子的管理,比较规范,也比较朴实。但方法不对,要求也不高,对过程的管理基本没有到位。

家长与孩子之间对今后上学的打算,有些分歧。意见没有统一。家长眼光高,但学生实际分数和学习状况却很差。

家长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觉得怎么都要读一个普通高中,对职业高中,家长不愿意让学生上。

今后的教育方法及建议:

家访日记【篇5】

星期日下午,天气比较冷。张荣从邻居家下完象棋回来,在家门口听到传来班主任王老师熟悉得声音。这时,他想:遭了,王老师准是向爸爸告状来了!唉,只怪自己上课时偷偷看那本吸引人得连环画,被老师发现了,又为争抢打乒乓球同吴林吵了壹架。过去得班主任碰到这种事上门壹告状,自己就得挨爸爸壹顿打。如今新班主任王老师又上门了!

只见爸爸笑容满面地迎接着,拉着王老师忙坐下说:王老师,太过意不去了,这么冷得天,为了我家得孩子,你不辞劳累赶来家访,我真感动。我家得孩子真不懂事,他有什么表现不好得你尽管直说。老师边擦额前得雨水,边笑咪咪地说:你孩子真好,老师每次交代得各项工作都能较好得完成,对待同学也比较热情,乐于帮助他们,唯壹不好得就是就是胆子太小了点,上课很少发言,班级工作不敢独立完成,应该

门后边得我这时跳在喉咙口得心终于归位了,心里感激地想:老师,真是谢谢你。还没想完,突然听见王老师问我爸:今天,你得儿子哪儿去啦?我爸吃惊地说:那孩子刚才还在呢!这会儿到哪儿了?

听了他们俩得对话,我只得低着头从房间里走出来。王老师拉着我,摸着我得头和蔼可亲地说:张荣,不要怕成这样,胆子放大些,今后多培养自己得自信和勇气,你会成为壹名好学生得!

我如释重负,暗暗下决心:为自己得自信和勇气奋斗吧!

老师得家访结束了,我抬起头,挺起胸,看到窗外壹道美丽得彩虹,高悬在天空,我亲爱得王老师骑车消失在绚丽得晚霞中

家访日记【篇6】

现在的孩子对家访比较陌生,而对于上个世纪7、80年代的人来说,“感觉”颇深。小时候的我们,一听到家访二字,往往会感到心惊肉跳,老师又要向父母“告状”了。家访之后,轻则挨一顿训斥,重则受皮肉之苦。长大成为一名老师后,我基本家访很少,主要是认为家访主要是班主任和语数老师的事,家长对音乐老师家访未必欢迎,能够交流的也很少。在这次“万名老师进万户”家访大活动中,通过对任教的一年级学生进行家访,彻底颠覆了自己固有的错误观念。现将本次家访活动情况记录如下。

家访第一站: 李诺婷,2018年8月8日下午放学后。

把李诺婷放在第一个家访,主要考虑她是个乖巧的女孩子,成绩很好,而且在学电子琴,家访起来应该比较好沟通。该生的最大不足之处是在学校里缺乏自信和活力。

来到了李诺婷的家里,映入眼帘的是温暖舒适的小卧室,一角摆放着多功能电子琴,小小的书架上满满的各类书籍,再加上她家人从容的微笑,看得出一家人平时非常和睦幸福。

坐下来细聊,知道了孩子平时在家很活泼,今天大概是因为我在的原因,显得有点拘谨。我让孩子表演一段电子琴演奏,她立即没有了刚才的羞赧,优美的旋律随十指轻快流动,让我感受到了那颗可爱的童真童心。曲毕,我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看到孩子露出的害羞又喜悦的笑脸,让我想到,我们老师总认为应该把更多的关爱留给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经常进行个别辅导。但事实告诉我:优秀的学生同样期待老师的关爱。通过这次家访,我相信找到培养她自信的方法,也相信内向的她未来会变得更优秀!

家访第二站:王学奥,2018年8月8日下午放学后。

这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小男孩,听他数学老师讲,他学习比较拖沓,多次听到家长反映不爱动脑筋,每天的家庭作业要花几个小时来完成,决定去看个究竟,邀我一道。由于事先没有打电话联系,当他的家长应声开门见到我们后,很有点意外,忙问是不是孩子在学校惹祸了。我们笑着说“没有没有”。接下来我们没有和家长交谈,直接让王学奥去做家庭作业,他妈妈在旁边盯着。突然听到他妈妈说你又做错了,王学奥惶恐地看了妈妈一眼,呆在那里,陈老师赶忙让他继续做,他才低头做起来。我和陈老师交换了一下眼色,我便拉着他妈妈走开了。他妈妈说她是个急性子,每当孩子作业慢或老出错时,都要挨骂或挨打。我明白了王学奥做作业很慢的原因了,就跟他妈妈说:“你以为陈老师刚才没有看见王学奥算错了嘛?你去看看陈老师是怎么辅导学生的吧。”于是我和他妈妈又回到书房,只见陈老师站在旁边不作声,每当王学奥不会做发问时,陈老师让他把那题放一放,去做下一题,等做完了一道问。大约20几分钟后,王学奥说作业做完了,于是陈老师给他讲刚才不会的几道题,并指出其他做错的题,让他补做和订正。不一会,他做完了,经检查全部正确,总共也就用了半个多小时。他妈妈看到这种情况后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说按今天数学作业量,他平时要花一个半小时。临走时,他妈妈接连向我们说感谢,说我们的这次家访让她看到了自己的辅导方法有问题。

家访第三站:吴家鑫,2018年8月15日下午放学后。

这是个普通的孩子,普通得连他的妈妈都没有足够的自信。进家后,我向她谈了孩子在学校的里的表现:不太遵守纪律,贪玩,上课总是走神,课间却活力十足。近期有了一点好转,但听语数老师反映家庭作业总是不能按质按量完成,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督促一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他妈妈听后很不意思,说非常愿意与老师配合,但也说出自己的困难:孩子爸爸平时早出晚归,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辅导不了,孩子又不怕她,每天回到家里,把书包一放,就下楼与小朋友们一起玩,回家吃完饭后又要看电视,快到睡觉了才不情愿地写作业。同时,家长也表达了老师对她孩子严加管教的愿望。

看着家长带着歉意而又满怀期待的目光,我知道工作有很大的难度。但我仍感到一点欣慰,毕竟这次家访是有收获的,收获了家庭的理解,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意愿。

家访第四站:王绎宸,2018年8月15日下午放学后。

来到王绎宸的家,开门的正是这彬彬有礼的小男孩。当我和他妈妈开始交流时,他给我倒了一杯茶,就安静地去写作业了。

我和他妈妈说起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当我说起王绎宸不但能管好自己的学习,还乐于帮助其他同学,配合老师搞好班级管理,是个不错的小能手。他妈妈不好意地呵呵笑着说“哪有那么好!”

聊着聊着,我发现他妈妈似乎想说什么却又停住。我忙问她有什么问题。原来她给孩子报了个看图写作班,可发现孩子每次在家写作时总是感到很难,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去引导,可能因为想起我是音乐老师,就没好意思问出口。看着她歉意而又担忧的眼神,我告诉她没关系,我刚工作时是教语文的`,凭仅有的教学经验,认为写作与平时的阅读有很大关系,孩子现在刚上学,还处于学习拼音和识字阶段,不用那么紧张。等孩子稍大一点,认识的字和词多了,适当地增加他的阅读量,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解决了一个家长疑惑的问题,心情很不错,去进行下一个家访吧。

家访第五站:陈思媛,2018年8月15日下午放学后。

就近一个学期的表现看,这个小女孩的性格较为沉静,相对同龄人,已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语文和数学成绩很好,音乐课的表现却不愠不火,不点名一般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试唱或进行表演。

在通知家长要去家访时,其母亲接的电话,听语气惊讶中带着点不安,估计是与我小时候父母得知老师要来家访时同样的忐忑心情。

放学后,按约跟陈思媛一起来到她家中,她的母亲已在家中等候。进家后,首先将她的住家大致看了一下,房子不大,客厅摆放简洁有致,陈思媛的卧室兼做书房,小小的书柜中已存有不少的各类书籍。

在谈及陈思媛在音乐学科方面的表现时,母亲明显有了点局促,但很坦诚地告诉我,她和孩子的父亲都是从农村走到城市,在内心里,确实有重“主科”轻“辅课”的观念。为了缓和气氛,我笑着谈及自己孩子学习钢琴的苦恼、顽皮的头痛,并请教她们是如何培养出陈思媛同学很强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下子打开了这位母亲的话匣。她说曾经也想给孩子学习一门乐器,但考虑到自己夫妻二人平时工作都很忙,也不懂,担心半途而废,就打消了念头。说起受父亲的影响,女儿自开始识字后,就比较爱看书,养成了比较爱静的性格;在给女儿讲过一些孩子自己起床、洗衣的故事后,立马就能够学着去做;边讲边是满脸的幸福……。

家访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也很坦诚地告诉这位母亲,作为音乐老师,我来家访,并非一定要求孩子非得把音乐当作目标去追求。人无完人,金无赤金,我们没必要让孩子样样俱佳!就像她的女儿,音乐虽不那么突出,但她自小就有着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爱看书的良好习惯,她的未来天空一定非常广阔。

出门说再见时,我依稀从孩子母亲的脸上、眼睛里看到一种愉快和感激。

家访第六站:张文迪,2018年8月16日下午放学后。

她的家庭算是比较特殊,父母均长年在外打工,平时跟爷爷奶奶生活。决定去她家家访,主要是想和她爷爷奶奶沟通一下如何培养她讲卫生、讲整洁的习惯,去的路上心情有点沉重。

到了她家,见到她的爷爷奶奶,已经上了年纪,显得有点苍老。趁着他们招呼我沏茶的功夫,观察了一下她家的摆设,狭小的客厅里只有一张桌子,一台冰箱,几把椅子,没有沙发。两间卧室除了床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家当。坐定后,我跟爷爷奶奶拉起了家常,首先表扬了张文迪非常乖巧,在学校很讲礼貌,爷爷奶奶听后呵呵地笑着。当我向爷爷奶奶提出要加强她的卫生习惯培养时,爷爷不安地搓着手,奶奶眼里似乎有泪要涌出。看此情景,我突然变得嘴笨起来,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教育张文迪平时在家一定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张文迪一一答应着。

结束这次家访出门后,心情又沉重了一点。

家访第七站:刘凯轩,2018年8月18日下午放学后。

该生在校表现尚可,尊敬老师,跟同学相处也很好,但各科学习基础较差,学起来相当吃力。

打电话时是他的妈妈接的,但出乎意料的是,开门迎接我的是他的奶奶。通过交谈才得知,父母一起在做小生意,平时很忙,顾不到孩子,多与爷爷奶奶相处。他爸爸平时有空也不管孩子的学习,母亲文化程度很低,辅导不小。从小上过很多辅导班,但还是因为地过问得少,也不知道学得怎么样。爷爷奶奶对我的到访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在今后能对孩子的学习多一些关心和辅导,缩小与同学们的差距。

出门后,心情有点沮丧,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光靠学校,就能教育好孩子?抱怨归抱怨,孩子们总是天真可爱的,尽自己所能吧!

家访第八站:余子欣,2018年8月18日下午放学后。

这又是一个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孩子,平时也跟爷爷奶奶生活,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此行的目的是了解家庭是如何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的。

去之前打电话是她爷爷接的,到她家的时候,只有爷孙两人在家,奶奶出去买东西了。余子欣家房屋虽说有点陈旧,但摆设让人看了很舒服,简洁、干净、温馨。

当我说到余子欣在校的优异表现时,她的爷爷毫不掩饰对孙女的骄傲之情,说她小从就很让人省心,平时主要都是奶奶在教育她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在没有爷爷吩咐的情况下,余子欣又是倒水又是拿水果,做事情很得体,足以看出这些已成为良好的习惯。我问余子欣父母不在身边会不会想念他们,希望父母留在身边吗。爷爷抢先回答说,她父母在外老担心孩子吃不好、学不好,已决定今年春节回来后,妈妈留在家里不出远门了,在家照顾孩子和自己老俩口。我没有多说什么,我想这个决定是明智的,我也看到了余子欣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这次家访留有的遗憾是没有和奶奶谈一谈,我想知道一个老人,在中国隔代亲的传统之下,是怎么教育余子欣的。但不管怎样,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重大的,在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孩子的榜样。但愿所有的家长都能像余子欣的家长一样关心孩子的成长,也愿所有的学生都能像余子欣一样自立自强。

家访总结: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系统、综合、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与老师的经常性联系和广泛沟通,能够让我们彼此加深对孩子的认知,发现她的特长和缺点,更好地因人而教,让孩子们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积极、愉快的心态,更好地茁壮成长。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家访也不必非得谈孩子的音乐学得如何,最低限度可以担当桥梁,把孩子在学校的点滴表现传递给家长,把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这对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未失是一种有益帮助。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音乐老师也可以家访!

家访日记【篇7】

星期六一早,本来是我睡懒觉的好时间,可是为了迎接老师的第一次家访,我不得不早起做好了准备,将房间收拾了一番。(为何要等到老师快来了才收拾呢?呵呵。)“叮咚——叮咚!”抬头看了看墙上的大钟,咦?离我们约定的时间还差十分钟呢!我们一家三口顿时“不知所措”,爸爸急忙冲进洗手间刷洗,我和妈妈只好放下手中的美餐。(当时的情景一定很有意思,表达真是准确、生动。)

看着龚老师喘着大气上来了,我的心都要脱轨了:我在学校里有没有表现不好让龚老师印象深刻?他会向爸爸妈妈“告状”吗……我捧着一大串问号上前去迎接龚老师,看到他那笑眯眯的表情,我的心才安定了许多。

龚老师上来就一个劲地夸我作文写得好,夸得我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后来,龚老师问了我一个致命的问题:“你每天晚上几点睡觉?”我顿时“刷!”的脸红了,(有语误,建议整理。)“怎么?不好意思说出来?”我只好望了望妈妈,妈妈说:“你自己告诉老师吧!”可我却沉默不语。本想指望她能给我点面子的,可一向不爱撒谎的妈妈这次又怎么会替我隐瞒呢?瞧我说得没错吧!那狠心的妈妈见我半天不开口,就把我的秘密“叽里呱啦”地说了出来。真想拿出胶布把妈妈的嘴封起来。(如果能够将当时冷场的那种感觉也写写就更好了。)这时,爸爸从厕所冲出来,没想到他也“口水四溅”地说了起来。(比妈妈还厉害耶!这样说得人家很没面子,唉!)我唯有静静地坐在一旁,把他们的话当唱歌!(此处建议分段。)接下来,我又得接受龚老师的的一番教导。龚老师说:“我相信你一定能把握好时间,改正这些小小的缺点。”我点点头,心里暗暗想:我一定能对龚老师的这句话付出努力。(有点不自然,建议改为:龚老师,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改的。)

我真想让龚老师在我们家多坐一会儿,可是,因为老师的时间有限,这次的家访只能到此为止。看着龚老师离去的背影。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家访……(我的心也泛起了波澜,因为这还是老师第一次来我家家访……)

家访日记【篇8】

家访心得体会

这几周我与班辅导及相关的任课教师走访了班级的几位学生,我们都感慨良多。家长的热情和欢迎,消除了我们先前的种种顾虑及担忧,让我们感到家访并没有随着通讯的发达而淡出历史的舞台,反而广受家长的青睐。确实,有些问题不是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是无法较好地沟通的。此次家访我们收获颇丰。现在家庭中大多都是独身子女,家长对孩子虽抱有比较大的期望,所以父母对孩子都十分疼爱,很多的家长在某中程度上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平时很少与孩子交流,不知道孩子的内心,所以很难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父母的眼里成绩较差的孩子是一无是处的。教育孩子只是采取简单粗暴的行为,当他们看到孩子失败的时候,家长没有宽容一点,给孩子鼓励,而是棍棒相加,孩子变得麻木了,他对学习已经漠不关心,甚至提到学习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这样的孩子让他成绩好是十分困难的。相反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都很高,特别注重孩子的成绩,他们对孩子的成绩太关心了,对于孩子的教育除了成绩还是成绩,所以他们往往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补习班或买好多辅导书让孩子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胜一筹,所以搞得孩子没有了学习的时间,他们开始对学习不感兴趣了,甚至厌恶了,成绩自然不会有所提高。所以这样的父母面对老师的质疑,总会显得很无奈。还有的父母都忙于赚钱,很多孩子都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所以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与庇护下,许多孩子养成懒惰的习惯,从而将这种习惯带到了学习上,时间一长就成了一种顽疾。看来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家庭教育是一催化剂。反应的好,起到促进作用,反应的不好,那么是一塌糊涂。所以此次家访要求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并从孩子的学习状态中寻找正确的教育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访日记【篇9】

今天要去我们班一补困难学生家家访。两个张王岗6组的,一个熊营4组,一个熊营5组,又是我们班最多!本来饿着肚子,大中午去家访非常辛苦,但当我看到这几个学生家中的情景后,再也不忍心抱怨什么了。

真是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破旧的平房,屋里阴暗潮湿,除了一张简陋的小木桌和几把旧竹椅,几乎没有多余的物件。家里不是有多病的老人就是有患先天性疾病的孩子需要大笔的花销。

原来这些孩子平时就是这样生活的,太让人心疼了!我要尽我所能,给他们带来一丝温暖,让他们的人生多一抹亮色,多一点快乐和希望!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感动。这些困难家庭虽然生活不宽裕,但他们的朴实、真诚和热情却不比任何人逊色。知道我是抽工作间隙去家访,又不认识去村里的路,他们每一家都热心地派了人来学校接我。走完一家,又把我送到下一家来接我的家长车上。

虽然坐在三轮车上一路很是颠簸,需要抓紧车边的护栏以防磕碰,还要顶着正午火辣辣的太阳,但这些家长有的放下手中的工作,有的放下需要照看的孩子,有的放下还没来得及吃完的饭,让我感到辛苦被理解,只剩下了满满的感动。

原来,除了平日看到的不修边幅,除了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身上也还是有这么多闪光点:他们尊敬老师,也懂得感恩,说话也许不算漂亮,但做人都是实实在在的。

爱,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家访日记【篇10】

小学作文频道小编[柠檬树@]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二年级日记:家访日记》的优秀作文,这篇二年级日记:家访日记共有500字,是一篇优秀的原创作文,下面我就一起来阅读一下这篇二年级日记:家访日记吧。

老师说过她会来我家家访,我一直等着。

眼看已经下午了,我以为老是不回来了吧?可是妈妈的手机突然想起,是老师打来的,妈妈告诉我说:“老师们迷路了,你去黄角树下等一会儿,看到老师把他们接下来。”我冲到啦树下,我凝望着那长长的道路开始等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老师还没来,我开始担心起来:老师回来吗?老师迷路了吗?都无从知道。这时妈妈也上来了,我们一起等,不一会儿一辆小车过来了,都过车窗看见是老师,随后我们把老师带回家里。妈妈端出板凳到着开水,我也去了,我用一只手把水递给了老师,妈妈说:“老师是长辈,你要用双手才礼貌。”我点了点头,随后老师开始和妈妈聊了起来,一位老师拿出一张单子问妈妈对学校有什么意见没有,妈妈笑着回答老师:“很好啊,无论是老师或者是环境都很好啊。”老师叫妈妈放开了说,妈妈是真没有意见,老师相信了。坐了一会儿后老师又该走了。妈妈叫老师玩一会儿,吃晚饭。老师说:“不用了我还要去下一家,还有机会的。”我们把老师送上了车。车缓缓驶走,望着车子远去的背影,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却不会抱怨。多么伟大啊!

家访日记【篇11】

今天,唐老师准备到我家以及在我家周围的几个“窝点”加以盘查,我非常的紧张可以说是五味混杂,为什么这么紧张,说到底还是在学校表现的不好,生怕被老师指责,等老师走后,被老妈指责,再被老妈打一顿。

不说今天家访的结果,连未家访的前奏都呢么漫长,也让人紧张,紧张在于等待与稀奇古怪的想法,这让我受尽“折磨”。

放学了,看到同学们一个个的回家,心里不免有点失落,但仍然有几个未完成作业正在补的同学,其中王阳阳我在已习以为常,一切都是这么平淡,可当时间流过,连他们也都慢慢地走了,剩下的也只有那个“残渣剩饭”(王阳阳)他像往常一样慢慢吞吞的做着每一件事,直到唐老师来,这个自我身边叽叽叫的“老鼠”才得以受到“猫”的制裁,这下真的安静了许多,可以说是安静的可怕,连一点风吹草动也能听的一清二楚,我按照唐老师的吩咐做起了作业,写了不知道多久的作业,我便碰到了一个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问题,我写作业的细水长流之势便被堵塞了。

我折腾了几分钟之后彻底没有了希望,便失去了对作业的兴趣,便把我的拿手小菜——华容道,我四处张望见没有了动静,便小心翼翼的玩起了它,玩着玩着没想到入了迷,连有人走过来都不知道,“你在干嘛”,警察叔叔说,我下的神魂颠倒,华容道被摔了一地,“吓死我了”,我大声的说道,“老师要到我家家访,我在等老师开完会,”我对警察叔叔解释道,他听了回了一句话:“走了要把门关好”,直到他走我才松了一口气。

一个小时后,老师开完会了她喊了我的名字我立马回应,她们要去吃饭,我大吃一惊,原来老师可以再开完会吃饭,这真让我大开眼界。等老师吃完饭后我们乘着周老师的汽车来到了我家,由于唐老师和周老师第一次去我家,所以由我来指路,经过颠颠的路终于来到了我家,奶奶见了老师便热情的迎了上去,唐老师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跟我奶奶反应我上学的情况,看来我这这次注定要被打了。

家访恐怖,但只要上课认真就不用害怕了。

家访日记【篇12】

老师说过她会来我家家访,我一直等着。

眼看已经下午了,我以为老是不回来了吧?可是妈妈的手机突然想起,是老师打来的,妈妈告诉我说:“老师们迷路了,你去黄角树下等一会儿,看到老师把他们接下来。”我冲到啦树下,我凝望着那长长的道路开始等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老师还没来,我开始担心起来:老师回来吗?老师迷路了吗?都无从知道。这时妈妈也上来了,我们一起等,不一会儿一辆小车过来了,都过车窗看见是老师,随后我们把老师带回家里。妈妈端出板凳到着开水,我也去了,我用一只手把水递给了老师,妈妈说:“老师是长辈,你要用双手才礼貌。”我点了点头,随后老师开始和妈妈聊了起来,一位老师拿出一张单子问妈妈对学校有什么意见没有,妈妈笑着回答老师:“很好啊,无论是老师或者是环境都很好啊。”老师叫妈妈放开了说,妈妈是真没有意见,老师相信了。坐了一会儿后老师又该走了。妈妈叫老师玩一会儿,吃晚饭。老师说:“不用了我还要去下一家,还有机会的。”我们把老师送上了车。车缓缓驶走,望着车子远去的背影,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却不会抱怨。多么伟大啊!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