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到深处读后感

04-17

你之前写过作品的读后感吗?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我们会更加了解书中人物形象。读后感会让自己回忆书中的内容,也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和思维能力,我们为您提供这份“孤独到深处读后感”非常自豪。

孤独到深处读后感 篇1

孤独到深处,是内在的自由与从容,季羡林先生原来是这样的人。

“每次参加大会,在大庭广众中,浑身觉得不自在,总想找一个旮旯儿藏在那里,少与人打交道。”季羡林先生曾在他的文章里这样说道。在如今这样人人都想变得不凡的年代,很多人千方百计地想要吸引他人的目光,好像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是很难接受的事情。然而,季羡林先生却仅仅因为自己是平凡大众中的一员而愿意三辞桂冠,抛开一切身份。相比之下,就更值得人们尊敬了。毕竟,这样接地气的“先生”着实不算多。

《孤独到深处》是精选了季羡林先生人生中35篇文章的散文集,也是我最近刚刚读过的一本书。其中,不仅有季羡林先生对自己的个人经历的描写和感悟,还有对往事以及相关人物的怀念。

可以说,这本书籍把那些人生最真实的情感统统表达出来,让读者得以进一步了解鲜活的季羡林,而不是人们眼中那个被光环环绕的人物。

孤独到深处读后感 篇2

年少的季羡林是孤独的,在他幼小的心里,一向感觉到缺少点儿什么。直到听到佣人王妈的叹息,心底仿佛得到被解脱的痛快,才明白自己虽然从未叹息,作文可是叹息却一直在他心里。上了年纪的人总爱唠叨过去的事情,王妈就是这样。她讲自己的秀才丈夫,讲失去联系的儿子,讲自己年轻时的刚强和如今年老出来谋生的无奈。然而,讲完之后却只能以几声叹息作为结束,因为生活还在继续,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有一阵子,儿子得以陪伴在身边,幸福的王妈终于不再叹息了,脸上反而时刻洋溢着笑容。不过,造化弄人,也只是持续了一段时间而已。随着儿子病弱的身体得不到康复,生活的窘迫一直压抑着已经年老的王妈,渐渐地叹息声又回来了。

最终,美丽的幻想被一再打破,儿子的病逝以及后来棺材被毫无理由地占去更成为压倒王妈的最后一根稻草。生活总是如此令人倍感沉重,这大概就是命运吧。

孤独到深处读后感 篇3

孤独似乎是这世间每一个人都曾有过的经历。有的人,孤独来源于喧嚣后的寂静;有的人,孤独是在灯红酒绿中找不到心之所属;而有的人,孤独则是思想上走得太远,攀得太高,以至于他人难以应和,只能在顶峰独孤求败。季羡林大师的孤独,想来应该是这后一种。在季老的散文集《孤独到深处》一书中,即记录了这样的孤独。

《孤独到深处》挑选了季老的35篇散文,时间跨度从上世纪3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叶,记载了季老少时求学、中年经历战乱、晚年闲适生活的大半生,其中包含了季老对师长、对亲人、对朋友的喜爱与怀念之情,也包含了对国家建设、对后辈子弟的殷切希望。虽然其中一些篇章与同出版社的《心安即是归处》有所重叠,经过精心编排整理,又完美契合了此书的主题,让读者感受了同一篇文章的不同意趣。

在书的前半段,所选文章的主题主要有关师长。因为这是我离开学校独自在外承担工作的第一年,读着这一部分,格外有感触。在我们的民族文化里有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师传统,对于一个学生而言,一个负责任的导师比很多远支亲戚都要亲近得多,有时甚至情同父子。或许,在少不更事时,我们都曾像季老小时候一样,给老师取过花名,在老师背后嘀嘀咕咕,甚至面对面的“硬刚”,但对老师的尊重,也深植在我们的心里。

读到季老时隔多年拜访年迈的国外导师,依依惜别时那种场景与心情,颇令人心酸。在那些出国手续比较繁琐,不易成行的时期,这样的离别有可能便是永别了,季老一面心中沉痛,一面还要安慰导师,可想而知在情感上有多难。即使现在交通便利通讯快捷,想要见面总是有的。但我离开学校,想到之前与导师的争执、对导师的抱怨,现在都深感不妥或是不得当。

导师那是一颗为后辈的拳拳教导之心,我非但没有领会反而多有误解。临到被社会毒打的这一天,才知道导师的良苦用心,也因此,更觉无颜面对导师。相较于季老对导师“爱得深沉”,便知自己的浅薄。不论是惜别还是悔恨,这些一个人的追忆总是孤独。

季老的文章向来以质朴平淡而意境深远著称,与现在这个因为快速变化而显得浮华的时代恰恰相反,这一本书也不外如是,让我在肤浅的生活里读到季老对生活、对感情那些冷静睿智的思考,如同酷暑中的一杯凉茶,清爽得刚刚好!

孤独到深处读后感 篇4

孤独并不少见。每每我与友人离别后,总觉得异常寂寞,在人生低谷期亦然,因词拙或不想被人说“无痛呻吟”,我总无法表达。

但季老在文章中很真诚地道出他的孤独。例如在文章《夜来香开花的时候》里写道“我从小就是孤独的,在我小小的心里,一向感觉到缺了点什么。”在《两个乞丐》中写到“别人的爱,我享受的也不多。母亲是十分爱我的,可惜我享受的时间太短太短了。我是一个孤寂的孩子。”在《母与子》里写到“我自己也受不住寂寞的袭击,常出去走走。”在《那提心吊胆的一年》中写到“孤苦寂寥之感又突然袭来,我又仿佛为人们所遗弃”季老先生不单不怕说自己的孤独,还很坦诚自己涉世时的恐惧及自己性格内向、怕麻烦人,如在《表的喜剧》中,季老先生坦诚“自己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乡下人的固执与畏怯还保留了一部分。”

这份坦诚,让季老先生的文显得真。

孤独到深处读后感 篇5

一直都很喜欢季老的书,文字简单、质朴,其间蕴含的道理却十分深刻。季羡林先生曾说,他是一个上不得台盘的人,每次开大会,总想找一个旮旯儿藏在那儿,少于人打交道,他从小就喜爱小动物,觉得自己和小动物在一起的时候会感到怡然,坦然。我想,正是因为老先生的通透睿智,他的文字才有这样淳朴而不乏味,典雅而不雕琢的韵味。

老先生在书里写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他的一生,其实是起伏的、曲折的一生。年少时,他为了求学离家,他写道——“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他心里会有什么滋味,非有亲身经历者,实难体会。我曾有几次从梦中哭着醒来。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寥寥数语,一个远离家乡,默默想念亲人的小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季老的求学之路一向是孤独且曲折的,高中时成绩优异赴清华主修德文,被派到德国留学却因二战无法归家。在国外漂泊的那段日子,被他形容为——“无家无国,无可依傍”。

似乎季老一生的路途都是无依的,虽说不至孤苦,但一路上始终是自己一个人独行,年少求学独自一人,学业有成之后,遵叔父之命,迎娶了一位学历不匹配、毫无感情基础的另一半。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孤独是可以忍受的,可是有人陪伴却还是孤独应该更难忍吧。精神上的孤独才是更深一层的。或许就是生活中的孤独,缺少家庭氛围,才让老先生更深入地在文学的世界里耕耘。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是独自一人而来,也是独自一人离开。人生中,每个人都要独自走过一段漫长的路。没有伙伴、没有同行者,一个人不断坚持。作文诚如作者所说,“孤独不可怕,走向孤独深处,蓦然遇见生命的欢喜。”季老先生诚然是个孤独的人,他更是个通透之人,在季老的生命历程中,他似乎总是孤独的,他并不排斥孤独,他在深深的孤独力发现了另一片天地。

很感谢遇见了这本书,它教会了我研磨孤独,终得自在。它告诉了我孤独是人人都需要面对的,而且唯有勇敢面对,才能将消极的情绪转换为生命能量。现代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是不惧孤独的,而且是习惯孤独的,每个人心中自有自己的一份小天地,知晓自己内心追求的是什么,忠于的是什么,看似孤独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是自己与自我的对话,是一种不断的进步与挑战。

读完此书,我觉得书名——《孤独到深处》可谓至妙,不知是否取孤独到深处便不再孤独之意。通读全书,其实感受的更多是季老内心的通透、恬淡,虽生活相负,难免孤苦伶仃,但其胸中自有丘壑。

孤独到深处读后感 篇6

有一句话似乎是很有一些“市场”的。这句话讲的是: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之所以说有市场,那是因为这一句话确实道出了某些人生道理,但也未必就是全部的事实,有的时候也可能看到自己没有想到的。正因为生活的多彩多姿与很多时候的不可预测,所以才充满了活力与魅力。而每个人所品尝到的生活的味道,除了各有千秋,似乎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季羡林先生的生活似乎也和别的人的生活没有什么区别。他是这样来说自己的:“当一名教师,至今已有六十多年了,我当一辈子教员已经是注定了的。”这句话是他在回忆自己的一位小学老师时所写的。他在这篇文章中所写到的李老师,其实也很多人印象中的小学老师没有什么两样——譬如当年所学到的魏巍的老师,蔡芸芝先生。记忆在很多时候都是被有意无意地过滤了的,假如没有这样,反而不那么美好。

在《孤独到深处》中,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的35篇散文作品。每一篇作品似乎都没有特别之处,说的都是寻常人、寻常事;但细细品味之后,就能立刻感受到一种淳厚。这个很有学问的老头儿,却偏偏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怎么说这个,而是回忆自己的亲朋好友、回忆那些知名或者不知名的其他人;这个很有学问的老头儿,却偏偏喜欢说自己“是一个上不得台盘的人”,能够少与人打交道那才是最好不过。他的热情与激情,很显然除了给了他的学问、学生,大概还应该给了一花一叶、一山一水、一物一情、一字一行不少。显然那些才是他的最爱,平平淡淡,了无痕迹,却分明清晰而隽永。

相对来说,以前读沈从文、汪曾祺、胡适、余光中的散文作品相对来说较多一些,今年却读到了不少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这些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对于季羡林先生来说也是这样。譬如有人就如是评价:先生的文字……淳朴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在《孤独到深处》中的每一篇,似乎都与这几个形容词有着极近的关系。

其实,季羡林先生的长外就是他的学问。他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一位做了六十多年教员的老师,其实,他留过学,还精通多种文字,是世界上少有的精于吐火罗文这种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还是北京大学唯一终身教授——在这样一种待遇面前,其他任何的头衔都显得无足轻重。但他却似乎没有觉得这个能怎么着,他只是走着属于他自己的路。

生活中的很多人,能够做到物我两忘的人,估计没有几个——其实也不必这样。生活本身就是五颜六色,又何必非逼着自己去故作孤独呢?对于季羡林先生来说,虽然他的这部作品名字中有“孤独”,但或许也就那样而已;他的日常生活肯定不是这样的。作文他心里装着万物,也懂得欣赏生活中的那些真正的美。他为人天真、处世通透,所以才能不为外物所扰;他心怀坦荡、大彻大悟,所以才能将自己内心的那些淡然与自在分享给其他人。

南朝梁代文的学家沈约在他的《郊居赋》曾写道:“惟至人之非己,固物我而兼忘。”这是一种人生的极高境界,可以作为自己的目标,只管努力向前就足够了——最终能够到达还是终归未能如愿,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心向前努力的过程。

在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孤独到深处》里,却恰恰可以无限清晰地读到这样的一种味道、一种坚守——譬如那同样出色、意味深长的书的封面!

孤独到深处读后感 篇7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生平靠自己那一点勤奋,做出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这是季老对自己的评价,他一直坚定的表达着这一自我解剖,也一直努力的在朝这个方向迈步前行。

的确,简单的查看季羡林的生平,就会发现,他一直不曾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骇事,一直的一直,他不过是随波逐流的被动的向前,被安排、被选择的努力挣扎,让自己成为一个不令人失望的人。

然而,从《孤独到深处》这本散文集中,季老虽然仍在不断的自谦,但我们看到的却是超越常人的坚定和乐观。

《孤独到深处》一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告别慈母,踽踽独行、人间百态,皆是滋味、花开如火,也如寂寞、见识天地,行者无疆、心装万物,自在独行。五个部分,编者根据季老所记述的不同时期、表达的不同的情怀将散文集分出里一个人生行经的轨迹,我们也跟着这本散文集窥探到一点季老的寂寞人生路。

告别慈母,踽踽独行,简短的八个字,就让我感受到一种孤苦伶仃感,想如今的孩子在七八岁的年纪还依偎在父母的怀中撒娇卖萌,可季老在六岁就被安排着远离父母,外出求学。那时的季老还是个懵懂的孩子,一个圆圆的铁圈也能开心的玩半天,对于寂寞孤独一窍不通,就像是对学院柴门上的木匾“循规蹈矩”一样,不明所以。

人生百态,皆是滋味,长大和懂事,让季老对寂寞孤独有了一点感觉,却无法言说,他在观察,在看,总在下意识的关注那些和自己有着同样感觉,相同经历的人,与他们交好,和他们一块聊天,相互依偎,带给彼此一点点生活中的温暖。于是下意识的季老不愿意告诉那个老人噩耗,只能在事后在自己的笔下请求原谅“我们同样都是被厄运踏在脚下的苦人,当悲哀正在啃着我的心的时候,我怎忍再看你那老泪浸透你的面孔呢?请你不要怨我骗你吧,我为你祝福”。

花开如火,也如寂寞。在这个时候,季老发现里自己被孤独包围,内心仿佛被关进了长方形的小屋中。此时的他困惑于自己被陷入如此的绝境,也在努力的选择一种解脱的路或许他找到了,一定要与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进而走出困劲,让笑声不在如梦中追忆,萦绕耳际。

见识天地,行者无疆,这或许是季老最快乐的时候,到处走走看看,没有离愁别绪,他在分享,分享自己的见闻,分享自己的开怀,这个时候的他,一个人还是很多人并不重要,单独的他可以享受寂寞,沉浸在思绪纷飞中;人群中的他,作文交流心得,互相受益,感受自然的馈赠;在喧嚣中行走,亦守护着心中的净土。

心装万物,自在独行;此时的季老胸有沟壑,虚怀若谷,寂寞孤独对他来说不再是一件需要刻意规避的事情,此时的他,发现的寂寞孤独的美好,也只有享受过繁华,才能体会到孤独的美好,才能感知清晨、雨滴、黄昏的静谧。

季羡林,时人对其的评价多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精通多种文字,温家宝也曾看望季老,称他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他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

可在说中,我看到的却是他孤独至深的挣扎和努力。一路独行,没有一直相伴的人,对于和自己一样的人事物有更深的感触与理解,更加的明白其中的痛;孤独,却未意识到孤与独,是悲哀也是幸运……用手下的笔记录下心情,去对话,让自己不是那么的寂寞;用安静的几乎冻结的时间,让自己深入思考,学习写作,只有沉下来陷入写作陷入学习中去,大概才会忽略漫长的独行之路。他将手中的笔作为朋友,才能那么真情流露的去表达孤独,感受孤独。

孤独到深处读后感 篇8

季老先生的文章因为真,不矫揉造作,又显得接地气、幽默。例如在《那提心吊胆的一年》,“当我走进学校大门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可以说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我终于抓到了一个饭碗。”这个“抓到了一个饭碗”七个字活泼灵动,让人看了会心一笑;把不是自己专业的教学称为“铤而走险”,在写到教学难度大时用“我仿佛看到自己手里的饭碗已经有点飘动”;“站在旁边看校长的表演艺术,欣赏他的表演天才将来会不会有一天校长也要同我‘共进退呢?’“讽刺了校长的虚伪及自身的忐忑。还在文章中写了5次“很想到什么地方去哭上一场”。这与我们对大师的刻板印象形成巨大反差,从而产生幽默。

季老先生的幽默不仅仅流露在此书中,在《清华园日记》他也赤诚写道“看清华对附中女子篮球赛。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其实不是去看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幽默坦诚却不下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