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教案范例8篇

07-07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作为一位幼儿园教师,我们希望能让小朋友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效率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圆的面积教案范例8篇,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圆的面积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71-74页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教学准备

1、学具:两人小组准备边长1厘米正方形纸片50个

边长1分米正方形纸片2个

长方形:3厘米脳5厘米、2厘米脳7厘米

2、教具:边长1厘米正方形纸片若干

边长1分米正方形纸片若干

边长1米正方形纸1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

1、课件出示黑板面和电视机屏幕,教师提问:黑板面和电视机屏幕的面哪个大?(初步感知面的大小)

2、请同学们动手摸一摸你的课桌面,数学书封面,作业本的封面。(感知物体的表面)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面积

1、课件出示两组图形:封闭和不封闭(如图)

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封闭的哪些不封闭?

2、课件出示三个长方形比较长方形的大小

A、重叠法比较:

B、观察法比较:

发现问题:有些情况下利用以上两种办法是无法比较大小的引出矛盾

3、同桌合作

在7厘米2厘米和3厘米5厘米的正方形上摆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通过摆一摆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

4、课件出示摆一摆的不同方法如:小圆片、小长方形、小正方形,比较出哪一种方法更好。

5、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遮住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将较小的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较大的分成4分,学生会从数量上判断9份较大,由此引出结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二)认识面积单位

1、课件演示: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质疑:1平方厘米会有多大呢?

2、1平方厘米

A、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B、展示图片:纽扣、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C、测量较小物体的面积,如测量邮票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D、小活动:拿出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感知其大小。

3、1平方分米

A、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B、展示图片:电灯开关、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C、测量一般物体的面积,如测量手帕面积,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D、拿出面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

4、1平方米

A、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B、展示图片:方桌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C、测量较大物体的面积,如测量操场面积,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D、小活动:展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感知1平方米有多大

5、活动:

试一试,1平方米的图形内能站下几个同学?

几平方米的图形内我们全班同学都能站下?

三、知识小结:

今天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

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还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四、智慧岛:课堂演练

(一)、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1、一块橡皮表面的面积大约是6()。

2、教室门表面的面积大约是2()。

3、冬冬房间地面的面积大约是18()。

4、你的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

5、一张报纸的面积大约是20()。

6、学校操场大约1200()。

7、一元硬币表面的面积大约是2()。

(二)请你当回小法官

1、一块橡皮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厘米。()

2、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平方分米。()

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米。()

4、小明的身高是134平方厘米。()

(三)下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小方格边长为1厘米)

(四)、实践活动:

我们教室的地板刚好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数一数、估一估我们的教室面积有多大?

圆的面积教案(篇2)


弧面积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解决与弧相关的题目时起着关键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弧面积的概念,探讨其性质和计算方法,并通过生动的实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我们来介绍弧面积的定义。当一个圆的圆心角不是一个全圆(角度为360度),而是一个小于360度的锐角时,我们称之为弧。弧面积即为弧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为了便于计算,我们通常将弧的长度作为已知条件,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弧面积。弧面积常用单位是平方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米等。


我们来探讨弧面积的一些性质。弧面积与圆的半径有关。当给定一个圆的半径时,同样长的弧,在半径越大的圆上所围成的面积就会更大;而半径越小的圆上所围成的面积则会更小。这个性质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半径的圆上相等弧的面积进行观察得出。


弧面积与弧长有关。当一个弧长固定时,同样长的弧所围成的面积是相等的。这个性质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弧长的弧所围成的面积进行观察得出。


然后,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弧面积的计算方法。对于一个单位圆(半径为1)上的弧,其所围成的面积等于弧长。这是因为单位圆的周长为2π,而单位圆上的弧长也为2π。单位圆上的弧面积为2π。对于其他半径的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换算关系,将弧长转换成弧面积。具体的计算步骤可以参考课件中的公式和示例。


让我们通过一个生动的实例来加深对弧面积的理解。假设劳拉姐妹俩每天都在公园里跑步,她们选择在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形跑道上跑步。其中,劳拉每天跑2圈,而她妹妹每天跑3圈。那么,两人跑步的弧面积分别是多少?


我们需要确定圆的半径。由于跑道直径为10米,半径为5米。然后,计算劳拉和她妹妹每天所跑的弧长。半径为5米的圆上,一圈的弧长为2πr = 2π × 5 = 10π米。劳拉每天跑步的弧长为10π × 2 = 20π米,她妹妹每天跑步的弧长为10π × 3 = 30π米。


我们将弧长转换为弧面积。由于半径为5米的圆上的弧面积与弧长相等,所以劳拉每天跑步的弧面积为20π平方米,她妹妹每天跑步的弧面积为30π平方米。


通过这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劳拉和她妹妹每天跑的弧长不同,但他们所跑的弧面积是相等的。这再次验证了弧面积与弧长的关系。


弧面积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理解弧与圆的关系,我们可以掌握弧面积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希望本篇课件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弧面积的概念。

圆的面积教案(篇3)

1、教材内容:人教版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P92-93“面积和面积单位”及相应练习。

2、教材及一般学情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在学习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从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几何知识部分的编排上看,由长度单位过渡到面积单位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一次飞跃,所以这节课也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中比较重要的一课。这节课的学习也是后面学习长、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打下基础。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对于这种抽象的面积知识相对困难。然而,中高年级学生又对“有用”的数学开始感兴趣,此时,如果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注重了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他们便愿意并想学数学。

所以,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难点是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关键在于能否为学生营造好恰当的生活情境与探究氛围,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据此,我为本课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2)学能目标:①使学生在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物体或图形的面积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估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德育与情感目标: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合作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

我确立以上目标的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本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创设多种情境,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2、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能否主动建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取决于原有的认知结构里是否具有清晰,所以本课教师不仅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而且从纵向考虑了新旧知识及方法的沟通联系。

为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高效地实现以上目标,我选择了以下教学策略:

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巧设悬念,以现实生活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3、交流辨论,让学生动口。

数学课堂应是一个多向互动的环境,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和组织学生合作与讨论,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在集体中进行知识和经验碰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思维更活跃、更发散。

4、运用媒体,让课堂高效。

多媒体以它省时、高效、直观、生动等特有的优势而被课堂教学广泛运用。本课还精心设计符合儿童情趣的精美图片和画面,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具体的实施教学过程中,我将本课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教师先将学生引进生活,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为后面回归生活,体验数学化的生活作好准备

(课件播放情境短片:星期天,小明与小华打电话。明:小华,听说你们要搬新家了,是吗?华:是的,我们的新家在“天香丽景”,装修好,到这儿来玩吧。明:可我不知道怎么来呀?华:你可以坐1路车到“天香丽景”站下车,然后向南面顺着一条长100厘米的过道,来到一个大约100平方米的大型广场,请注意,那儿有一个高约10分米的建筑雕塑,我在那儿等你好吗?明:好的,呆会儿见!)

师:你们说,按照小华的描述,小明能顺利地找到小华家吗?为什么?(生:不容易,因为小华的描述中有些错误。)师:你能帮出找出来吗? 由此说明单位的重要性,并引入新课 二、实践感知,学习新课

先通过摸、比、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体和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含义然后请学生看书P92“面积的含义”,并提问:书上的概念与我们所得出的概念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生辨论“围成”的含义,并说明“和”与“或”的区别。形成正确的概念。

教师不仅要奉送真理,更要教人发现真理,学生的理解往往不是非常完美的,适时恰当地使用课本,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力手段。这一环节中,有意避开人们常用的课件展示的方法,新颖别致,利用书本和文字,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面积的意义,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及看书自学习惯。

这一环节容易雷同重复,为不让学生产生疲劳,我做了以下设计:

用课件创设情境:出示小华家的两个铺着同样大小地砖的房间,师问:你能知道哪一间大,哪一间小些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华的邻居也有一个房间,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大?(房间大小相同,但用的地砖不一样大>)师:这两个房间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师:看来,要度量大小,必须先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国际上已经有了,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你知道哪些用来表示面积大小的单位?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这一教学过程,深入浅出,衔接自然,最后引出“面积单位”这种统一的标准。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且渗透着许多数学方法,充分体现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也开发了智力。

出示平方米的模型,目的在于加强直观,便于演示,然后通过观察、测量、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其大小。用平方米去测量图形面积中,教师要求学生先估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形成自觉、主动甚至自动化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使学生在脑中形成更为准确鲜明的平方米的表象。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先学平方米,]

(3) 学习“平方分米”

引 创、量、说、测、用:

这里有效地制造矛盾,激发思考,鼓励创造,使学习高效进行。

这两个面积单位的教学,可谓是一个大胆实践。通过平方米的教学,教师诱导学生从平方米的名称中创造出,甚至平方千米、平方毫米等面积单位,并类推出它们的意义。这种运用相关旧知去促进新知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从理性到理性的积极迁移的学习能力。

将三个面积单位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感知。

把三个面积单位放在一起作比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上看到它们的大小相差很大,为下一节课教学面积单位的进率作心态上的准备。

设计意图: “数一数”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作下了伏笔;“填一填”巩固了所学知识,特别是第1小题作了很好的发散,使学生对面积单位上冠以“平方”两字有了更深的领悟;“拼一拼”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画一画”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想象的空间。四组题目相映成趣,使课堂教学得到了美的升华。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课外活动:随音乐下课,(面积在哪里呀,面积在哪里,面积在同学们的眼睛里……)

设计意图:总结全课,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达到了系统化。在音乐声中下课,使学生感受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又受到美的熏陶。

圆的面积教案(篇4)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2、能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各小组准备4个相同的正方体和2个相同的长方体。

教学过程:

一、拼拼算算,寻找规律

(一)、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教师演示:把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A、提问:体积有没有变化呢?

B、提问:体积没有变化,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可能的发现:计算法: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表面积的和少2平方厘米。观察法: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来两个面的面积。

(2)追问:谁来指一指,少的两个面在哪?其他同学看着直观图想象一下少了哪两个面?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原来一共有12个面,拼成后减少了原来2个面的'面积。

(二)、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1、出示表格。

A、谈话:刚才我们用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原来2个面的面积。如果用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像这样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呢?请同学们拼一拼。

正方体的个数

2

3

4

5

原来正方体一共有几个面

12

拼成后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

2

B、学生操作完后汇报。

C、谈话:可能个别同学没拼就知道结果了,在刚才拼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学生可能的发现:

(1)每多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就多减少2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2)正方体的个数减1就是拼的次数,再乘2就是减少了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即:减少正方形面的面积=(正方体个数-1)×2

D、验证规律。

(三):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谈话:刚才我们研究了几个正方体拼成一排时表面积的变化,那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又有什么变化呢?我们继续来研究。

出示:两个相同的长方体

A、提问:你能用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三个不同的大长方体吗?

B、学生拼后反馈三种拼法。

C、提问:用两个长方体可以拼成三个不同的大长方体,联系刚才摆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可能的发现:

(1)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

(2)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a、将上下面相拼时,减少的就是上下两个面的面积之和

b、将左右面相拼时,减少的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之和

c、将前后面相拼时,减少的是前后两个面的面积之和

提问:在这拼成的三个大长方体中哪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哪个最小?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发现:因为减少的面积越少,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越大。

D、验证: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发现。

二、拼拼说说,运用规律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操作发现,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表面积都发生了变化,而且都有一定的规律。下面看看谁能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出示题目:用6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不同的长方体,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大多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把10盒火柴包装成一包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

提问:“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就是什么最少?(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少)

学生操作并找出不同的包装方法。

说明最节省的理由。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知道了拼成长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化,表面积有变化,并且每拼一次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圆的面积教案(篇5)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的正确的表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面积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

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直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若干张、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面积”

1.课件出示:在“五一”劳动节,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聪聪和明明举行了一场比试扫地的本领,于是他们来到了校园,聪聪选择了教室,明明选择了篮球场。“嘘--”只听智慧博士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过了不久,聪聪就扫完了,他兴奋的喊道:“我第一了,我第一了!”智慧博士问:“同学们,你们同意聪聪得第一吗?为什么?”

2.引入课题:那么,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探究在“什么是面积”

1、摸一摸,比一比,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1)在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有它的面积。现在先请同学们就摸你身边物体的面。(学生可能摸到桌面、书面、文具盒表面、手掌、脸等)

(2)现在请同学们摸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摸凳子的面,觉得这两个面哪个大呢?

(3)结合刚才摸物体表面的感受,引导学生再举例说一说。例如,黑板的面比讲台的面大,老师的脸面比学生的脸面大。

(4)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你们发现了什么?

(5)教师在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板书: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看一看,感知平面图形的大小。

(1)课件出示:

( A )               ( B )                      ( C )

看看这几组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2)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平面图形→有大,有小。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设计意图: “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二)比较探究,引出面积单位

(1)如图,你能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2)每位同学的桌上也有这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大家可以借助学具(剪刀、直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若干张)来进行比较。

(3)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

(4)汇报学习情况(可能出现:重叠法、剪拼法、数格法、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摆法……)

(5)教师评价:同学们积极动脑,想出了这么多的比较方法。像数方格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数方格的多少,就可以判断出面积的大小。

(6)小结:看来要对物体表面进行比较,每个方格必须相等,也就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际上统一的--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 要求自学p73、p74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3)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 检查自学情况。

(1)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3)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为什么?

(4)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5)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设计意图: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一拿、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估计一下我们的教室大约多少平方米?

[作业的设计注意联系实际,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平面图形→有大,有小                            平方分米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平方米

叫做它们的面积

圆的面积教案(篇6)

圆形的世界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本节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与学生朝夕相处,在学生心中,每一位老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选择喜欢的绘画工具画一位自己最熟悉的老师,并添画上相关的物品或场景。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而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自主造型的基础,还能更好的进行本课后续的学习。而在整册教材设置中,能够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处理形象事物,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将来进一步地美术创作奠定基础。

(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以及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说说对圆形物体的感觉,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

2、启发学生认识圆形,认识各种圆形物。

3、用线条或颜色画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并添画有趣的细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依据儿童的心智发展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圆形,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并能用彩笔表现。巧妙画出圆形物,并运用恰当的构图和色彩。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与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得到充分地发展,以及能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会找到圆形的特点,画一张圆形添画,所以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练习法等。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大胆表达,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遵循审美性教学原则与直观性教学原则。

教学手段: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形象,丰富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三、说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以自主探究,欣赏交流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讨论下完成这节课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学具准备: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首先,我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

2、学生回答,我接着说: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圆圆的世界。

3、欣赏圆形物体

4、借着这个故事引出今天的课题“圆圆的世界”。板书课题

(我这样导入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记忆

1、接着问学生: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圆形?学生自由回答,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游戏:我的五官飞走了

3、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让学生添画五官

4、教师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人物五官。

(我这样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还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师的感情,让学生初步了解某一位老师的长相特征。)

(三)尝试表现

1、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勾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圆形图案。

2、教师选择几幅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和分析。问学生:他们的画还缺少了些什么?

3、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这个难题,课件展示学生作品,圆形添画。

4、让学生增加自信心,大胆想象

5、现在再让学生想一想最喜欢的圆形物体。

(我这样设计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对教师长相特征的了解,为下面的创作提供条件。)

(四)学生创作

1、教师在结果、色彩、背景上稍加指点。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作业的情况,对个别功底较差的学生给予帮助,以增强信心,能够完成作业,以便下一步组织作业讲评。)

(五)展示小结

1、请几位学生把作业贴在黑板上,让同学们猜一猜画上是什么物体,再请作者本人进行介绍,说说这个物体外形特征。

2、教师再让学生以送红星的方式选出自己喜欢的画,将红星粘在相应画的下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这一过程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强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在今后学习中的兴趣。)

圆的面积教案(篇7)

弧面积课件是一种用于教授数学中的弧面积概念的教学工具。它通过图表、公式和实例等方式,详细、具体且生动地解释了弧面积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将以1000多字的篇幅,全面介绍弧面积课件的内容和作用。


第一部分:弧面积的基本概念


在弧面积课件的起始部分,会通过详细的文字和图表,阐述弧面积的基本概念。课件会解释什么是弧,以及为什么需要计算弧面积。接着,课件会介绍弧与圆心角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圆心角来计算弧的长度。通过这些介绍,学生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弧面积的定义及其与弧长、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弧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这一部分,弧面积课件会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弧的面积。课件会介绍使用弧的长度和半径来计算弧面积的公式。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示例,课件会演示如何将这个公式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课件会给出一个实际的圆环图案,让学生们通过测量圆环的弧长和半径,来计算出其面积。通过这些实例,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应用弧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三部分:实际应用和扩展


在这一部分,弧面积课件会介绍弧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在建筑设计中,计算建筑物的曲线屋顶的面积时,就需要使用到弧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课件还会介绍扩展的内容,如如何计算一个圆环的面积,以及如何计算一个椭圆弧的面积。通过这些实际应用和扩展内容,学生们可以进一步巩固对弧面积的理解,并且拓宽数学知识的范围。


第四部分:练习和答疑


在弧面积课件的最后部分,会给出一些练习题,并提供答案和解析。这些练习题涵盖了弧面积的各种应用情景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提升计算弧面积的能力。同时,课件中也会设置一个答疑环节,以解答学生们对弧面积的疑问和难点。通过这样的练习和答疑环节,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弧面积的知识。


弧面积课件通过详细、具体且生动地介绍弧面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数学概念。通过课件中的图表、公式和实例,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运用弧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和答疑环节,学生们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升计算弧面积的能力。小编认为,弧面积课件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工具,可以提高学生们对弧面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圆的面积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丰富自己的经验。

“比一比”、“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小正方形、小三角形。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3.激活关于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观念:谁比划一下这些单位有多长。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游戏:在下面三个图形中任选一个均匀涂色,谁先涂完谁就赢。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这张纸小,是指的它的面小,这张纸大,是指的他的面大,其实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板书:物体面大小)

只有平面封闭才有面的大小。(板书:封闭图形)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游戏比一比:

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板书:看一看)

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板书:摸一摸)

刚才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概括面积的意义。

(3)课本61页“做一做”,摸摸数学课本的封面和侧面,体会立体图形的不同面的面积。

2.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重叠方法难以比较大小。

(3)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种学具摆一摆,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看哪个小组秩序好!速度快!

(5)课本62页“做一做”数格子。

(6)出示两个格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男生和女生分别进行比较。要想知道一个图形的大小,不能只比较格子的多少,还要统一格子的大小,这就需要面积单位。

3.认识面积单位

(1)自学课本63页内容。到底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国际上又是怎样规定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的呢?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通过自学你知道这些面积单位都是什么形状的?

(2)1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从学具中找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怎样检验它的大小?再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大小?找找咱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4)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带来1平方米的纸让孩子们站上去感受。

(5)课本65页练习十四第5题。

三、知识运用,形成技能

1.课本64页练习十四第2题。

2.课本64页练习十四第3题。

3.课本63页做一做第2题。

四、全课交流,知识提升

1.说说你这节课印象最深的地方?心情怎么样?有没有学习的伙伴值得感谢?

2.评价一下自己这节课的表现。

3.推荐两名学生,当学习之星。

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研究却刚刚开始。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圆的面积教案范例8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面积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