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读后感九篇

07-13

编辑为你收集整理了“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强烈建议您将此页加入收藏夹。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在作品这本书当中对于情节的描述相信感动了很多人。我们可以将书中的精华和自己的见解写进读后感里,这样可以更快速的吸收知识。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1】

《西方哲学与人生》读后感范文

读完这厚厚的第二本,感觉生命之域如此深广,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该是何等重要之事。本书犹如一方甘泉,通过对西方二十四位哲学家的思想逐一打通,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向我们阐述了这些先哲们伟大的思想后面所给予的人生哲理,值得每个人怀抱虔诚的心,品味西方伟大思想家不凡的心灵,进而探索人生的经纬,寻找生命的定位。这时我才觉得,哲学的魅力就是思考。不断的思考,才是发现真理的本质所在。我感觉兴奋的时这句话:“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这个哲理启发尤甚。年轻时,一提到哲学就觉得枯燥无味。前半句,年少轻狂,不懂世界的复杂,根本没体验什么人生,我们以为的哲学都没有跟人生联系,所以我觉得空。回味这几年来的我生活,跟人生与哲学结合起来,才发现哲学实实在在,并不玄虚。而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所以对于后半句,我还需慢慢品味。

大师作品,就是精炼提要,一语道破。而细读此书之下,我觉得作者是深味哲学的乐趣的,本身也是身体力行,在日常贯穿哲学的思考并且运用自如的。一个教师本身需要充满活跃的思维活泼有趣,能够登高而临下举重若轻,才能让学生有喜欢学习的魅力。作者在文中提到研究哲学的基本习惯就是凡事保持好奇。哲学就是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印证价值。而智慧有两点:“完整”与“根本”。在此基础上,通过培养思考习惯、力求知行合一,我们即可慢慢提升哲学素养。由于每个人都必经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纬度,因此哲学的思考就是要将三个纬度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即生即灭的过程之中而已。即有一个动态的升华过程,不断回望及展望。在文本当中,谈到西方的神话和悲剧,以及一些代表性哲学人物,能够抓住其最核心的部分,深入浅出进行生动讲述。如讲到苏格拉底,不是大幅描写他的辩论,智慧的闪光或者苏格拉底的趣事,而是选择讲述苏格拉底为坚持真理放弃逃跑机会,面对死亡的从容。苏格拉底喝下毒酒,交代朋友帮他献一只鸡给医神,就离开了人间。在希腊时代,若人久病而愈须献一只鸡给医神,即苏格拉底将死亡当作痊愈。作者讲到存在人物的`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指出克尔凯郭尔的重要贡献在于将“存在”从名词变为动词,凸显人的自由选择的内涵。在介绍尼采时,作者谈到尼采提出人的精神有三变:骆驼、狮子、婴儿。骆驼代表听从他人指导、刻苦磨练,而狮子代表由自己负责、自己作出决定,婴儿代表心灵重新回到原点,可以重新出发。雅思贝尔斯则指出:人生的三大界限是身体、心理、灵魂。讲到加缪,作者选取了他的作品:《异乡人》、《西西弗的神话》、《误会》、《瘟疫》。

[而谈到中国哲学,作者借用其师东方美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哲学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以《尚书·洪范》为永恒哲学的代表,而《周易》为变化哲学代表。这样的双轨配合,既可以因为永恒信念而安身立命,又可因为变化之理而用于创新。读到这里之时,我想起政治里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颇有共通之处,又想到一轮明月依旧普照,长江和黄河从上古川流不息生机勃勃。中国哲学在动与静、收与敛之际,着眼于在每个当下都有充实之乐。这与加缪的一些观点也是相通的。]

加缪指出:不要只注意到别人也共同注意到的事情,我们固然与他人有一些共同的关怀,但不要忽略生命中最特别的部分。一个人越是能够注意到生命的每一个细节,就能够活得越充实。在讲到儒家的风格之时,作者也是批判人性“本善”而倡导“向善”,而所谓善,是指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即康德所言:“不能只以别人为手段,而不同时也以别人为目的。”坚持择善固善论。择善须考虑三因素:①自己内心感受;②对方期望;③社会规范。随择善而来的要求有两个:

(一)经常反思自己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

(二)经常以行动保持人我之间的适当关系。

喜欢哲学那静静的思考,有了过硬的哲学思想指导人生,则更能明辨是非,减少烦恼,幸福生活,才可以做真人;指导课题,则能不违背自然规律,做真课题,课题研究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即便人生道路上充满荆棘,当走过那一切的时候,就会拥有那闪闪发光的思想,收获不喜不悲的人生“大气”。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2】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第二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第三篇: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第四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第五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我以前在当当网上买过书。通常需要3-4天才能送到。这次,我去了卓越。我6日中午下了订单,但我不想。有人在7日一早敲门送书。卓越比当当快?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刚看了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如何提升哲学素养?

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咱也活学活用一下嘛,至少不以偏概全。“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将更为圆融。”

哲学。我在高中学了一点理论。恐怕我对不起老师。当年的老师是个魁梧的老师,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总是用两只熊掌一样的手在头顶上比划,“哲学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动,小数点也在教室横飞。一上课就很忘我的老师,是个好老师,只可惜,我的智商实在不高,无法理解老师的许多话。

记忆中,高二时,我还当了一年的政治课代表。这门科我没有什么特点,到目前为止我还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是拿掉我的英语课代表的职务于心不忍,还是有别的激励的意思?

不清楚,班主任没找我谈一句话,我那时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师为什么只照顾到急于在英语学科上要进步的同学她呢?老师有没有想到我的感受?后来,我一直在假设,如果当是老师想和我们多谈谈,也许我在学生时代就渴望老师的鼓励。

既然我是一名教师,我当然知道孩子们在心理上需要什么。于是我毫不吝啬,该付出的绝不占有着。“生命是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只能活在当下。

”今天读了第十三章,《教育与自我》,收获颇丰。

主要内容是:

教育是作风的培养:教育的三个阶段:1。浪漫时期-初级阶段。精确的时期-初中六年;3。展望期-大学毕业后。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生命的四个领域:群体、自我、自然与超越

教育与自我生命的发展:自我认知、自我定位、自我成长与自我超越

我认为值得回味的语录现在供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常说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因为它需要受教育者的配合教育是一个需要靠自己去承担的责任。

在孩子准备接受现实世界之前,他必须先把这些浪漫主题提供的情节作为他所信仰的世界,然后慢慢长大,接受真正的挑战。如果忽视这个阶段的需要,年轻人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

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好好努力,那么这一生在知识的领域中,恐怕必须放弃许多权利了。

“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然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人到了中学,人生的意义就是考上大学;到了大学,人生的意义就是顺利毕业或继续学习。

这样的意义一直往后推延,最后总是要碰到结束,而在这个关卡上,不能在以一个具体的东西作为意义了(如赚到多少钱、当到什么官)。这种意义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人不能在外面探索,只能在里面寻找,也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要求自己达到一种最高完美的境界。”

当你和别人相处时,如果你发现他们的意见和我们的不同,你不应该生气,而应该借此机会反省。

所谓“最好总是要碰到结束”那就是死亡吧。一个人一生中会完成一件件有意义的事,难道当他死了后,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没意义了么?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

你既然问了,那就一定有意义。很少有人能达到完美的境界,但生命的意义并不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只有当人们问这样的问题时,他们才能有这样的终极思维。动物不会。这是动物和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从古到今,人们都会用“盛世”和“乱世”来形容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历史状况,其实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都是“俗世”。在现实世界里,人们通常用利益来衡量一切,并学***求生的本领来适应社会,以致不被社会所淘汰,这样是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然而人们会忽视一些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的那些精神价值,信仰、真诚、尊严、正直、忠诚、率真、爱情这些东西本来人人都有,可是人们在追逐名利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把他们丢失了、遗忘了,遗忘和丢失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更不知道人是什么。

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追逐什么,但总抓不到,就像狗总喜欢咬尾巴,但总咬不到一样。我们只看到那条狗拼命地转过身来,但不能一直跳出那个圈子。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3】

哲学与人生——《周国平论人生》读后感心得范文:

生在天地之间的人,必然仰望天空,踏在大地上;他必然仰望天空,仰望大地,仰望自己。因为人是理性的动物,面对天、地、人,必然会感到惊讶和不解,于是思想就产生了,哲学就开始了。

周国平先生说:“哲学是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关键词:

整体,根本,思想,两大范围:世界和生活。对世界的思考,就是世界观。

对人生的思考就是人生观。

傅佩荣先生说:“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被称为‘爱智’。

因为苏格拉底说没有检察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许多人开始觉醒,并且思考自己的人生应该何去何从。

的确,哲学脱离生活是空虚的,人生缺少哲学是盲目的。方东美先生说:哲学不能烤面包,但它能使面包更甜。

换言之,哲学不能当饭吃,但是能使人知道吃饭是为什么。”

我认为哲学对人生的意义在于引导人们从整体性和根本性两个方面来思考人生。人不能因为受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因为这个挫折,把它放在你的一生中去读

也许就不值一提。人的一生受时间、精力、财力的制约,不可能什么都能得到,也没必要什么都得到。这时就需要你去思考、去取舍,什么才是你人生最根本的问题?

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生死。可是这个问题不好解决,连孔子都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我们要退而求其次,思考:

如何让自己更好地成长,更好地为社会增光、发热?我们应该像一棵树,静静地生长,努力伸展我们的枝叶,同时尽可能地提供一点树荫和清洁的空气。如此甚好,如此足矣!

作者:寻常百姓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4】

暑假拜读了台湾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傅先生的讲义,被评为“最佳通识课程”,我读了以后觉得实至名归。书中从古至今,兼顾中西方的主要哲学家的主要观点,侧重于人生与文化,以哲学的思辨方法贯穿其间,引经据典,可读性很强,语言通俗。整日奔波于家庭、学校之间的我们,在假期里,借这本书静静地审视一番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直以来,觉得人生就是一场现场直播,自己描绘的是自己的生活。殊不知,在不经意的生活中包含着如此多的哲学。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学哲学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傅佩荣先生认为幸福、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

首先,现在就业压力很大,相对于那些奔波于求职而不得的人,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爱自己的人,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我内心感觉很幸福。

工作能激发活力,养老院将老人分为两组,一组每人负责照顾一盆花,另一组的老人什么事都不做,纯粹是休息养老。在身体状况相似的前提下,第一组老人比第二组老人,平均多活两年。由此可知,有工作可以做,哪怕是照顾一盆花,也会激发更强的生命力,活得更久。这个调查研究结果,让我深深体味“工作”的重要。

由此想到自己年迈的母亲,今年77岁,四年前,父亲因为身体多方面的疾病,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我很担心,年迈的母亲也会因为照顾父亲而病倒,但是,我发现,每次回家,母亲像以前一样,不断地告诉父亲家里的变化,给他一日三餐,体检显示:母亲的身体很健康。在父亲过完百日后,我把母亲接到了济南,我不忍心让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再为我做什么,我在心里说,让母亲好好休养。一日,小哥来电话称,小妹你的想法太奇怪了,千万别让母亲什么事都不做,母亲身体力行可以做的,都让母亲去做。如果她一旦发现自己什么也不能做,会加快母亲的衰老。果然,母亲第一次独自在院里遛弯回来,开不了门,站在门外怎么也打不开。虽然之前,我们已经演练过很多次,但还是过了很久才打开。母亲自言自语,说,哎,老了,连门也打不开。我听到了,母亲内心的失望。相对于父亲在世时,母亲在家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犹能自理。开学后,七点半,我和老公上班,孩子上学,家里几乎全天只有母亲一人,我得想办法让母亲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让她有点成就感。我就让母亲负责照顾家里的小鱼和花花草草,每天给他们喂食和浇水,自己操作按摩垫,不几天,母亲欣喜地告诉我,小鱼长大了,因为坚持按摩,自己的身体很舒服,在花园里遛弯时,看到了藤上挂着几个南瓜,哪里的石榴长得很好……

我想,母亲在这几年里,保持很好的食欲,身体依然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个和自己相濡以沫了一辈子的人需要自己,不管年轻时有多少次争吵,现在,他需要自己,这是支撑母亲的强大支柱。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5】

孙正聿教授的演讲《哲学与人生》无疑是令人难忘又发人深省的,他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对哲学、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哲学是什么?作为一个理科生,我接触的并不多,意识里觉得它是一门学科、一种思想,或者是一种智慧。中国历来将从古至今的智者成为“哲人”,可哲学到底是什么呢?

孙正聿教授讲到,哲学乃是“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学科学,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而学哲学,我不说,你明白;我一说,你糊涂。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道出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认为只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就足够了。其实,从真正的人的意义上讲,如果他们缺乏一种哲学修养,他们就不是冯先生所认定的真正的人。学科学,能使我们成为某种特殊的人,也就是“专门人才”;而学哲学,能使我们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

这就是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即哲学的特殊意义和价值。

接下来孙教授从哲学与人生出发,从哲学层面上对人生有一个大体的解说,谈了一下自己的体会。具体来说,它分为三个问题:人的存在;人的人性化;人的世界。

人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世界就是自然,它自然而然地存在。那么人生也是自然。

人自然而然地生,自然而然地死。然而,从自然当中生成的人,它恰好超越了这个自然,孙教授对“人的五个无法忍受”的阐述中表明了人是一种超越性的、理想性的、创造性的存在。同时,它将生存与生命相比较。生存是一种无意义的生命活动,生命是一种寻求意义的生命活动。

这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只有我们年轻人热爱生活,积极创造,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人的人化,人使自己成为人。人是个性化的产物,是个性化的结果,是历史的存在。这是人和动物的不同。

动物一代又一代地复制自己,而人一代又一代地发展自己。这是人和动物的不同。人是一种教养,而教养源于教育。

这就是受教育的意义。所以我们最应该重视的是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这是我们成为现代人的最基本前提。

人的世界,有限世界的超越。神话的世界是自然世界的超越。宗教的世界是世俗世界的超越。

艺术的世界是无情世界的超越。伦理世界是小我世界的超越。科学的世界是经验世界的超越。

而哲学的世界是有限世界的超越。每个人拥有的世界都离不开每个人拥有的知识、理论和成就。因此,一个年轻人必须有两种素养,一种是文学素养,一种是哲学素养。

一个没有文学和哲学修养的大学生,肯定不会有一个完整而美好的人生,因为只有有文学和哲学修养,有一个真整的审美境界,才能有如此强大的理性美。有了这两个成就,世界对我们来说是丰富多彩的。

哲学作为一种终极存在,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标准和尺度。只有用哲学的角度有系统的反思我们的人生,才能真正的做到“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才能拥有真正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6】

在“痛苦”中照亮自己——读傅佩荣《西方哲学与人生(二)》有感

连云港开发区教育局教研室房莉

痛苦和幸福是相对的。生活就是追求幸福。没有人会追求痛苦。如果人们生活在痛苦中,他们就不会快乐。但如果将“痛苦”与“存在”“意义”联系起来,任何“痛苦”都是值得的。

看了傅佩荣的《西方哲学与人生》,我从“存在”中读出了痛苦、迷茫和忧惧,也从“存在”中读出了超越、解脱和重生。痛苦是新生活的开始。只有通过痛苦,我们才能诗意地生活在地球上。

一、人是在“痛苦”中“存在”

本书中提到的雅斯贝尔斯、克尔凯郭尔、马塞尔和海德格尔都是存在主义者的立场。“存在”与“痛苦”密切相关,“没有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句名言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存在主义不同与一般立场。 它不再关注诸如理性或概念之类的抽象思维。 主义个人生活的是际情况

你到底活在什么情况之下?你要作什么样的抉择?如何才能让你的生命得到真正的实现?

个人与他人是什么样的关系?(西方哲学与人生,p332)存在主义提醒人随时保持清醒的心,高度的自觉,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存在是一种行为。你应该一直处于存在的状态。存在主义的特征如下:

严肃但不绝望!它始终与人的生命密切结合。(西方哲学与人生,p333)

为什么“存在”必然伴随“痛苦”?其一,世界是一个存在的领域,存在总会遭遇“界限”(极限)。雅斯贝尔斯认为,这种边界局势迟早会被每个人遇到。

其二,“存在”必须选择成为自我,而成为自我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宁愿不要自我、放弃自我,也不愿持守自我,在成见、传统、共识中过所谓的安逸生活。第三,存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抛弃旧的我,开拓新的我,而抛弃旧的我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其四,存在需要个体主动地“化裁世界”,就是要承担责任,责任无疑也是痛苦的。

二、人在“痛苦”中“超越”

1.克服想“有”的痛苦,确立想“是”的痛苦。“我有”与“我是”是两个不同概念。马塞尔认为:

“有”是一个客体,一个东西,是一个属于我的东西。“是”代表我所有的东西与我的内在本质有某种关系。“是”与“有”要严格区分,是什么代表内在,有什么代表外在,外在越多,内在往往越少,这是因为一个人努力追求外在的东西,就没有时间去注意内在了,到最后连自己是谁都忘了。

(西方哲学与生活,p341),内在的自我有一个特点:没有付出就很难成长。(p342,人生)。

因此,“是”比“有”更深刻。我拥有的越多,我可能就越少。现实中,教师如果过于注重外在的名与利,将评职称、评先评优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内在心灵必然是一片精神荒原。

因此一个人的痛苦是建立在“是”,而不是“有”,只有建立在“是”基础上的痛苦才能实现超越。

2.要有“舍弃自我”的勇气,在“舍弃自我”中“成全自己”。舍己为人是指学生不能被随机的感性和绝对的理性所要求。随意的感性没有方向,在疯狂的“外驰”中丝毫找不到灵魂安顿之处。

不要用绝对理性取代存在。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不仅可以依靠理性,还可以关注存在的特征。我们也应该小心,不要用道德来取代存在。道德本身不能被视为人生的最高理想。道德不等于存在。感性、理性、德性在“旧我”中占据权威地位,如尽管建构式生态课堂推行已有一段时间,但从推**况来看并不理想,有人听课了就上生态课,没人听课了就滑回到原来到传统巢穴中不愿走出,其实就是不愿舍弃旧我、革新自我。

“舍弃自我”是一种宗教般的情感,按克尔凯郭尔说法是:按神的吩咐做事,先要放弃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然后才能成全自己。这就是说:

如果一个人不能抛弃自己,他就看不清自己。(西方与人生,319)

3.冲破“界限”痛苦,决绝地奋然一“跳”。雅斯贝尔斯特别标举“界限状况”一词。他认为人生没有真正的快乐,人生处境总会遭遇各种困难和限制,“界限”就是指人在“生理上、心理上、伦理上”所碰到的极限。

(西方哲学与生命,p262)停下来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初看,“界限”似乎就是走到绝境,终化为“虚无”,但“界限”更是机会,它让你看到生命深刻的一面。(西方哲学与人生,p263)我们可能会追问在“界限”的另一面是什么?

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是“统摄者”,这类似于中国儒学思想中的“天理”,“理”具于万事万物中,即“理一殊万”。雅氏也持类似观点,他用“密码”代替万事万物,他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给我们启示,这里的启示即“密码”,所谓密码,就是让一个人得到启发而改变他从前的生活态度。(西方哲学与生活,第266页)**是控制器的语言。

在找到密码和灵感之前我们能做些什么?就是去追求,静静地等待上帝的到来(海德格尔的语言)!但追求还不能保证得到。

有些人可能想不起来。如果我们追求到底,或者什么都不追求,追求有什么意义吗?这种忧惧和烦会使人觉得存在太不可靠了,但如果因害怕虚无而放弃存在,就错过了存在的机会,为什么不执着地寻找存在本身呢?存在就是要一直走在路上!

从界限状况到发现统摄者,生命实现了跨越,这种跨越克尔凯郭尔归结为“生命三阶段说”,他认为每一阶段都需要“跳”,这里的“跳”有丰富的内涵,就等于一个人站在悬崖上面,前面一片白蒙蒙,看不清有没有对岸,但要跳过去,因为已无路可走了。(既可以是外在权威的命令,也可以是内在心灵给自己的命令)。(西方哲学与生活,2007页)。

4.克服从众的“沉沦”痛苦,用心“化裁世界”。 在现实中人作为此在有选择成为自己或不成为自己的可能性,当不想成为自己时,就是逃避,海德格尔称之为“沉沦”。

“沉沦”即是“放手”,就是把自我放逐,把存在搁置,沉于世俗成见中一醉不醒。“沉沦”有两种:一是沉沦于自我,一种是沉沦于他人。

“沉沦于自我”就是不愿去决绝地一“跳”,不愿跨出外驰的感性阶段,跃入内求的伦理阶段,再向上依他,勇敢以宗教境界来洗炼凡心。(西方哲学与人生,p284)“沉沦于他人”就是只以众人之常见为价值标准,马塞尔称之为“群众”,克尔凯郭尔认为:和群众在一起,会让人感觉一种**,就是有消灭自我的倾向。

(西方哲学与人生,p204)

走出沉沦就需要确立自我意识,用心“化裁世界”,如此才能说:原来是我在生活,而不只是作为别人的影子。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参加培训机会很多,但能真正自觉地将培训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将培训宗旨转化为教学理念的有几人?

面对海量的教学资源,有多少人可以精心裁剪,供我自己使用?当代教师专业成长根不缺乏资源,缺的是如何“化裁”。为什么要化裁世界呢?

克尔凯郭尔认为真理需要主观经验,真理实际上是主观真理。要善于“化裁万物”。事实上,我们知道的世界就实我们知道的世界。

我把世界变成我的世界,然后我就能知道它并利用它。这叫做化裁世界。(p324,人生)人有能力把自己周围所接触的一切,都变成他自己的世界,使自己成为意义的核心,使周围的世界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同时得到它们的意义。

前天刚听一节历史课,一节九年级历史新授课,教师在**学习时直接选了两道中考题作为**二战后欧洲联后和日本经济发展挑战两极,没有经过化裁,明显没有一种交融感,引不起共鸣,课堂教学效果很差,看起来显得教师有高深知识,但却没有主体自我知识。另外,化裁需要“临在”体验,让存在存在得更多!马塞尔说过:

存在必须更多地存在,甚至身体也必须被视为主体,使身体和心灵完全统一。(西方哲学一人生,p348)临在的情调是:深情厚谊的投入与契合,在爱中共融、交流。

任何事情都可以以某种方式进入我的内心生活,并与我建立某种关系。(p349,人生)“化裁世界”是知情意行的共同参与分享。我们要投入到自己的生命里,让心灵敞开,体会自己的生命能够开展到什么程度,能够把存在的力量发挥到什么地步。

(p350,人生)把“临在”变化为一种高峰体验。确切地说,“化裁世界””就是新课程强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

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认为:压迫带来消极被动,而消极被动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是冒险。带来解放的教育是一种阵痛。

消极与积极就是一种看事看物的态度,消极有安全感,但没有存在感,积极有阵痛感,但在痛苦中迎来了崭新的自我!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7】

第一遍读完了此书。感觉不知所云,再三的翻阅,才有收获,这是我才觉得,哲学的魅力就是思考。不断的思考,才是发现真理的本质所在。我非常喜欢它,就像哥伦布发现新世界的兴奋一样。

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这是封面上的一行字,启发尤甚。再年轻几年,一提到哲学就觉得是神经病人所为。

前半句,年少轻狂,不懂世界的复杂,根本没体验什么人生,我们以为的哲学都没有跟人生联系,所以我们觉得空。这是我这几年来慢慢体会到的,跟人生结合起来,才发现哲学实实在在,好不玄虚。我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所以我需要好好品味下半句。

大师作品,就是精炼提要,一语道破。而细读此书之下,我觉得作者是深味哲学的乐趣的,本身也是身体力行,在日常贯穿哲学的思考并且运用自如的。一个哲学教师本身需要充满活跃的思维活泼有趣,能够登高而临下举重若轻,才能让学生有喜欢学习的前提。

作者在文中提到研究哲学的基本习惯就是凡事保持好奇。哲学就是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印证价值。而智慧有两点:

“完整”与“根本”。在此基础上,通过培养思维习惯,努力做到知行统一,逐步提高哲学素养。由于每个人都必经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向度,因此哲学的思考就是要将三个向度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之中而已。

即有一个动态的升华过程,不断回望及展望。

在文章中,当涉及到西方神话和悲剧,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哲学人物时,他们可以抓住其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进行生动的描写。谈到苏格拉底,这并不是对他的辩论、智慧的闪现或苏格拉底有趣的事情的伟大描述,而是苏格拉底为了维护真理和平静地面对死亡而放弃逃跑机会的选择。苏格拉底喝了毒酒,告诉他的朋友把一只鸡献给医神,然后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希腊时代,若人久病而愈须献一只鸡给医神,即苏格拉底将死亡当作痊愈。作者讲到存在人物的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指出克尔凯郭尔的重要贡献在于将“存在”从名词变为动词,凸显人的自由选择的内涵。在介绍尼采时,作者谈到尼采提出人的精神有三变:

骆驼、狮子、婴儿。骆驼代表着听从别人的指引,努力练习;狮子代表着自己负责,自己做决定;婴儿代表着回到心灵的本源,重新开始。雅思贝尔斯则指出:

人生的三大界限是身体、心理、灵魂。讲到加缪,作者选取了他的作品:《异乡人》(小说)、《西西弗的神话》(哲学散文)、《误会》(戏剧)、《瘟疫》(小说)。

而谈到中国哲学,作者借用其师东方美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哲学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以《尚书·洪范》为永恒哲学的代表,而《周易》为变化哲学的代表。这样的双轨合作,不仅可以为永恒的信念而安定下来,也可以为变革的原因而创新。读到这里之时,我想起政治里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颇有共通之处,又想到一轮明月依旧普照,长江和黄河从上古川流不息生机勃勃。

中国哲学在动与静、收与敛之际,着眼于在每个当下都有充实之乐。这与加缪的一些观点也是相通的。加缪指出:

不要只关注别人也关注的事情。尽管我们和别人有一些共同的担忧,但不要忽视生活中最特殊的部分。一个人越能注意到生活得每一个细节,他就越能活得充实。

在讲到儒家的风格之时,作者也是批判人性“本善”而倡导“向善”,而所谓善,是指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即康德所言:“不能只以别人为手段,而不同时也以别人为目的。

”坚持择善固善论。择善要考虑三个因素:①一个人的内心感受;②另一个人的期望;③社会规范。

随择善而来的要求有两个:(一)经常反思自己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二)经常以行动保持人我之间的适当关系。。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8】

读了《哲学与人生》一书后,我的人生观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觉得人生的幸福指数是由哲学的价值生成的。人生要是没有哲学,那这一生差不多就是虚度,没有任何价值。哲学是人生的精华。

人生其实就意味着哲学。一个人,不论他是声名显赫还是平凡如一粒不起眼的灰尘,当生命到达终点时,总能或多或少的有些对人生的感悟,而这,大概就可以被叫做哲学吧。

或许,讨论哲学,讨论人生意义这题目起得太大,大到我稚嫩而单薄的双肩担不起来的地步,但是,我还是想试一试,不论结果如何。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我已经飞翔。是的,我们所谓的生活其实是一个轨迹,一个过程,那么为什么要在乎结果呢?

而我们所要的其实也就是一个过程。流星划过天空,也许还没到地面就消失了,但那一颗的美丽却可以震撼一颗心,可以震撼整个宇宙。

时常想到宇宙的起源问题。霍金说,宇宙其实与大**,而且将终结与黑洞,那时整个宇宙的毁灭还是重生呢?空间是不是物质,如果不是物质,又能叫什么?

如果宇宙真的可以归结为一个点,那么这个点之外还有空间吗?这些问题反映了人生离不开哲学。只有哲学才能使我们想到这么多问题。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发现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正是哲学给了我们生命中如此多的美。

时常考虑人为什么要思考,为什么不简简单单的生活,为什么要有竞争,或许,这是天性,快乐就是要建立在痛苦之上才能显出快乐吧。()只有思考,只有竞争,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水平提上去,才能让我们慢慢进入生活真实的节奏,才能让我们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生就是有快乐和痛苦。其中,快乐和痛苦也是相对的。没有欲望,没有痛苦,没有快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一种境界,让自己的生命填充了痛苦与快乐之后,死去。

尽管如此,我仍对他充满敬佩之情,虽然没有了境界,但是却有了过程,这过程虽然充满了辛酸,充满了心力交瘁,但毕竟或过,在世上留下了自己的轨迹,在青史上铭刻下自己的名字,有什么比将自己的生命填满更有意义呢?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理想。理想也可以解释为一种生活态度。然而,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作为一个承载理想的个体,理想会走向何方?是否我们可以揽起千年的纤绳,冲破重重阻碍,无悔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如夸父追日一样?

是否我们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始终不渝的追寻着我们心中的伊甸园,我们的乐园!

当现实的压力向我们逼近时,我们还能在沙滩上找到一个蓝色的礁石,悠闲地弹着褪去的吉他,用心诠释生活吗?

托尔斯泰死后未立墓碑,但这却使墓地成为最伟大的墓地;拿破仑躺在水晶棺中,他的人生耀眼的足可以和水晶的光彩相媲美;他们正是因为生活中有了哲学,才能被后人所铭记,被后人所仰望。他们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完美的人生。

我已经活了22年,每当我想到它,它有时确实有一点哲学意义,但大多数时间我是为生活而活的。我希望将来我的生活中会出现更多的哲学,这样哲学才能使我的生活更加完美和幸福。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9】

感悟人生,净化心灵--读《哲学与人生》有感

《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傅佩荣所著。《哲学与人生》是傅先生对于哲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比如在讲解哲学是“爱智”时,他把“爱智”定义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态度,“把“智慧”概括为“完整”和“根本”两个特征,又将“爱智”的“爱”解释为温和而理性的“友爱”,而与狂热的“情爱”、浮泛的“博爱”相区别,令人感到既准确又颇具新意……

重读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让我有种回味和共振的感觉,那种经历后的精炼总结让我孜孜不倦,像是看到自己拍摄的一部人生电影,而主角就是我,其中的行为有些是意气风发,有些是冲动不顾后果,我也因此得到了回味的乐趣,书中也有很多我所未经历的一些,但是有了共振和回味,我相信即使面对未来,我也有拨云见日的功力很多人认为哲学是一些枯燥的为什么,看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就会发现,哲学真的距离我们很近很近,而且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美好,像是我恶魔呢闻到了面包的甜香味。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是一部可以研读的好书……【M.JZD365.coM 迷你句子网】

本书的作者不是以写书为生的专业作家,而是台大的一位哲学教授傅佩荣先生,所以此书也可看作是一本教材,又由于它的思想性,还可看作是一本励志书。但它与一般教材和励志书又截然不同,因为那些多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然而此书却全是傅先生个人思想的结晶。对于这样一位思想大师的著作,鄙人不敢妄加评论,只能把我的一点感悟说与大家听。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历史哲学大师们的思想,还可以认识到许多以前从未想到过的东西。

哲学与人生中有句话得好,对我影响很大,从中受益匪浅,例如“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带走,故要与人分享。这种分享不仅指财务,还应指关心、信任、尊重等。”是啊,人本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何必一定要固守自己的东西,封闭自己的心灵呢?

这样或许守住了自己的财产,却错失了许多机会,但与真人棋牌游戏人分享后也许就不同了。

“一个人受过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许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去做。”这句话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人生可做的事实在太多,其中有关系自己前途和生计的大事,比如学习,工作,也有只涉及当前蝇头小利的小事,比如丢了一块钱,被人骂了一句等,如果把这些小事耿耿于怀,又哪来的时间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享乐分为很多层次,若只把享乐定位在身体的,官能的需要,是属于较低的层次,这种享乐的背后实际上是痛苦。较高境界的享乐是内求于已,而非依赖其他因素,因为越是依赖外部条件,这种享乐就越没有保障。”对于这句话,我也是深有感触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为了追求一时的感官满足不惜花大量金钱蹦迪厅,泡酒吧,参加演唱会,但很少有人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找出一点快乐,这样,当他们蹦完迪,泡完吧,闹完会回来从事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时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脸了,以至于许多人因此丢了饭碗甚至于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闭甚至自杀,这又何苦呢?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知道:忧虑不值得忧虑,因为它能磨练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

”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你拥有的越多,你做自己的时间就越少。

”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细细想来,这些话句句皆是真理。此外,还有许多让我所感悟的话,比如“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人生态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经常面临压力,而后者则可以自得其乐。

”“如果一个人表现不好就怨天尤人,那么当新的机会来到时,反而容易错过。”等等。这些话都不能引起我们的深思。

“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哲学与人生读后感九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哲学与人生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