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设计语文模板

10-14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教案设计语文模板 篇1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学期

课题

《芣苢》《插秧歌》——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

教科书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诵读诗歌,结合诗句展开合理想象,还原诗中热烈的劳动场面。

品读诗歌,体味情感,感受劳动者的辛苦与快乐,思考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重点:

还原是诗歌中的劳动场面

教学难点:

感受劳动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导入

教师说导入语,学生听讲并思考。

1.回扣上节课问题:编者为什么要在这个单元安排2首古诗?为什么是这两首古诗?

2.回顾学过的关于劳动的诗歌:《归园田居》《悯农》等。

《归园田居》:描摹出诗人的劳作之趣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悯农》:告诉我们一粒米、一口粥,都是通过艰辛劳动得来……

提出问题:在内容上,《芣苢》《插秧歌》与这两首诗有何不同?

12分钟

环节一

《芣苢》:劳动的欢歌

核心任务:自读《芣苢》,描绘阅读后你眼前浮现出的画面(200字左右)

学生障碍点:全诗一共只有48个字,还有很多重复的字句。要怎么写出200个字的画面来?

难点突破:

(一)品味动词,还原场面

任务:阅读诗歌,结合注释,发挥想象,填写表格

问题1:阅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六个字的含义。

明确:采、有、掇、捋、袺、襭等六个字,其实是六个动词,

表示六个动作。

采:采摘

有:取得,获得。

掇:拾取,摘取。

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问题2:品味动词,思考六个动词联用,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学生障碍:概括画面,而非描绘画面。其深层原因是学生不理解动词的内涵,从而进行合理的想象,还原出诗歌的画面。

方法点拨:借助字形字源,品味动词含义,展开联想想象

参考名家译文,还原劳作场景,描绘诗中图景

明确:看似简单六个字,就把女子们发现芣苢,采摘芣苢,再到满载而归的过程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二)吟咏诗韵,体会情感

任务:体会劳动妇女采集芣苢、歌唱《芣苢》时的心情。

方法点拨:对比阅读《芣苢》与《弹歌》,体会两首歌不同节奏背后的情感差异。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重章叠句背后的画面与情感。

明确:

《吴越春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四句,八个字,描绘了我国远古劳动人民的狩猎场面。他们砍竹,接竹,制作弹弓捕猎禽兽,通过紧张的.劳动获取食物。我们在读的时候,感受到一种紧张的节奏。想必,他们在歌唱时,心里也对猎物充满了急切的渴望。

在“采采芣苢”和“薄言”的重复中,节奏放缓了,画面里的人也放慢脚步。《芣苢》重章叠句,在不断重叠、不断回环的歌声中,感受到劳动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方玉润《诗经原始》)的快乐。

学生活动:修改预习作业

10分钟

环节二

劳动者的颂歌:《插秧歌》

核心任务:选择《插秧歌》中的某一人物形象,给他(她)写一段心灵独白。

难点突破:

(一)写作基础: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

问题1:和《芣苢》相比,《插秧歌》里的劳动有具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诗句谈一谈。

知识补充:插秧

交流典型回答:辛苦的劳作

紧张的气氛

专注的劳动者

提示关注要点:关注动作,还原画面

关注比喻,感受气氛

关注语言,揣摩心理

关注细节,体会精神

(二)写作难点:依据诗句,结合人物身份,揣摩人物心理

问题2:一段的心灵独白,需要兼顾哪些要素?

要点:符合人物身份

契合人物性格

关注特定情境

举例:以“农夫”形象为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作为一家之主,看到全家人一齐劳作,会是什么感受呢?)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农夫自己会不会产生自己是战士的想法?)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是什么支撑他不顾辛劳:不没吃早饭,也顾不上休息呢)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田夫为什么会答非所问呢?在问题与回答中间,田夫在心里想什么呢?)

明确:劳作是辛苦的,紧张的。所以本诗时杨万里写给农民的颂歌:歌颂他们辛劳中的秩序井然,顶风冒雨中的热火朝天,赞歌颂他们吃苦耐劳,废寝忘食,投入忘我。但这些,在劳动者这里,其实是一种自觉。

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承担着一家的生活。眼前的这一片秧苗,就是一家的希望。

发自内心的热爱——农人对待庄稼,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

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习惯——春种,秋收,在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中,成为了潜意识。

1.总结

劳动何以成歌成诗

回答问题:

编者为什么要在这个单元安排2首古诗?

明确:展示古代劳动者的风采,与其他写劳动者的诗歌相比,还原了劳动最本真的滋味。

为什么是这两首古诗?

《芣苢》,使我们在远处欣赏劳动妇女们忙碌欢乐的劳动画面;

《插秧歌》,让我们走近劳动者,体味他们的感情,感受他们的辛苦与快乐,思考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2.思想总结:

“劳动何以成诗”

劳动,辛苦繁忙,劳动者们却甘之乐之,在辛苦中收获快乐,也就生出了美感。

3.拓展阅读:

朗读关于劳动的诗,体会劳动中的快乐和美丽

秋浦歌·其十四(唐·李白)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乡村四月(宋·翁卷)

高中教案设计语文模板 篇2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案例分析:直到讲授《祝福》时,我眼前一亮,把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就可以发现它们尽管各自代表了两类不同的文化的不同思考与选择,并寄寓了不同的审美理想,但最终走到了一起,真可谓殊途同归,它们都是悲剧。

鲁迅通过对祥林嫂的一生充满血泪耻辱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对不合理社会的彻底否定,对封建文化的无情批判。似乎在鲁镇,在祥林嫂的周围没有一个好人!从鲁四老爷到一个短工,哪怕是那个微带怜悯之心的“我”也是懦弱怕事之人。这对学生来说都好理解,因为封建社会的没落,尤其是中国现代文人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腐朽与没落在历史资料中早有详尽的描述。那么,沈从文为什么却要写出与同时代相去甚远的化外世界呢?

在翻阅对比比较他们的背景资料中,我进一步肯定了自己的推测:鲁迅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对人性灵魂的拷问,全是从医生的角度来看的。所以,他的作品多是病态的社会,病态的人物。而沈从文虽然从小历尽苦难,可是他的故乡,他的童年,他在湘西凤凰度过的童年在丑陋的大都市中越发显得清纯和美丽。因此,他的作品多是淳朴的小镇,清新的形象,看不出丑恶和残忍。

沈从文试图用自己的慧眼去寻找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然而,牧歌式的诗意描绘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无奈:人们淳朴健康的人性中潜藏着几千年来民族的心灵的痼疾,即信天命的迷信思想,人与人之间仿佛于冥冥之中因果报应地由猜疑酿成悲剧。试想,这种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

自己的命运,一代一代重复着悲凉人生的农耕文明以及所伴生的道德价值还有什么重建的必要?

在这番比较之后,我对《边城(节选)》的教学有了新的.教学思路。于是,我对我原有的教案作了如下调整。

教学目标除了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最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沈从文所要传达的美的背后那深沉的悲。

教学过程除了介绍沈从文还加入简介鲁迅,让同时代的他们放在一起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他们不同的美学风格,不同的思考与选择。在复述了边城情节之后,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的小说结构之后,加入一些比较探究的问题:

1、《边城(节选)》与《祝福》人物之比较:翠翠、爷爷都是作者人性美的理想化身。祥林嫂是被生活折磨而麻木空虚的被吃者,鲁镇中的各色吃人者。

2、《边城(节选)》与《祝福》环境之比较:边城所展示出的乡村风俗自然美。一个充满了新年祝福气息实则却冷漠无比的鲁镇。

3、《边城(节选)》与《祝福》结局之比较:美丽清纯的翠翠永远地守候着那个未知的未来,结局凄清悲惋。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孤寂地在新年的祝福中死去。哪怕是在牧歌式的化外之境中也终难逃离现实的网罗。

最后引出,化外之境的梦幻与遥远和现实的无奈与悲凉的主旨。

通过比较教学可以将有可比性的课文内容进行相互比照,以突显各自或其一的特质,比较是把一些事物的个性属性加以分析整理,然后在头脑中确定事物的异同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同样,课堂上教会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掌握知识,不公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的混淆和断层现象,帮助他们了解知识间的层次性和联系性,而且对训练学生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构合理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相加总和。如果,我们把有某种联系的课文内容合理有机地放到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定然能完成新课程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我想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师不应该满足于孤立地教授一节节语文课,而应把这些课放在整个语文的教学系统中,进行一些比较对照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教案设计语文模板 篇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文章生字词,学习文言词汇。

2、通过自主读文、讨论、交流等过程,体会作者和客人的情感变化。

3、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感受文章阐释的“变化与永恒”的真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感受文章阐释的“变化与永恒”的真理。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听音频);朗诵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王菲的《清风徐来》,这首歌中有一句歌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哪位同学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这首歌的出处,看看这句话背后蕴含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标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讲解文言词语。

明确:

古今异义:

浩浩呼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的意思。

词类活用: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3)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一词多义:

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的十六日,名词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看,动词

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声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大意。

3、再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一曲极其哀怨的萧声,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二人讨论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三)深入研读

1、同桌交流,说说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作者与友人出游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

2、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重点字词句,小组内说一说作者描写了什么样的歌声和萧声,这样描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句话是对萧声的详细描写,写出了萧声的呜咽,哀怨。为下文提出疑问,做出回答奠定了情感基础。

3、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哪些段落阐释了文章哲理?又阐述了怎样的文章哲理?

明确:三四两段阐述了文章哲理;

第三段写了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关于“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宽慰对方,表现了苏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作者的畅游赤壁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作者最开始游玩赤壁有着月夜泛舟的的舒畅;进而由萧声怀古伤今,突现悲郁之情;最后通过与客人的对话,明白了变化与永恒的哲理,再次展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

(四)巩固提高

结合课文谈谈你有怎样的启示?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讲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束课堂。

作业:将本篇课文写成一篇现代小散文。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主要围绕课文内容进行鉴赏,针对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文言词语的问题,接着通过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带领学生梳理文章内容,进而了解课文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最终要能够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得到一定的启发。

高中教案设计语文模板 篇4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讨论”这种口头交际活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意义及作用。

2、借助情境理解“讨论”这一语文活动中应培养的主要的语文能力 。

3、通过讨论演练体会“讨论”中的角色任务,练习有效地讨论。

4、在讨论活动中, 提升对生活的认识, 促进德能共长。

教学重点

1、认识“讨论”的意义在于交流、分享信息,达成共识,建构新意,提高认识。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3、能否把握“讨论” 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地观点,提高合作意识,是“讨论”学习的评价标准。

教学思路

“讨论”的理性认识——“讨论”的策略把握——“讨论”的能力训练

主要教学方法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材“讨论”专题短文

剪辑央视关于“读书讨论”的录像片

设计讨论话题:1)关于校园评比班花、班草的校园话题;2)关于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社会话题。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共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名家语录导入课题: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

——《论语》

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富兰克林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萧伯纳

谈谈自己对“讨论”的认识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回顾对“讨论”这一交流方式的已有认知。

二、“讨论”的理性认知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

1)“讨论”的特点:共同话题——集中性;各自发表意见——多元性;平等交流——互动性。

阅读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为讨论?其意义何在?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讨论”的理性认识。

思考——

1) 讨论的意义

2) 讨论的特点

三、“讨论”的策略把握

2)“讨论”的规则:遵守话题——明确目的—— 履行职责——体现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归纳:事先准备,善于倾听,积极发言,文明得体

4)其中应具备的语文核心能力是什么?

归纳:“倾听能抓住对方发言的要点”,“发言要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据充分” 还要不离话题,有针对性,敏捷应对。

看央视录像片段思考:

1)录像中三人围绕什么讨论?两位嘉宾观点、理由分别是什么?

2)录像中三人分担怎样不同的职责?共同表现出怎样的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了解——

3)讨论的规则

4)讨论应具备的素养

5)讨论所应具备的语文能力

四、讨论”的实战演练(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演练一】

组织活动,评价学生表现。明确答案。

讨论演练:在一些人气较高的中学生网络论坛,评选“班花”、“校花”的帖子颇为热闹,尤其是在高一新生中,学生们乐此不疲地评选各自班级、学校的“花花草草”。你如何看待中学校园中的这种现象?

讨论的职责:组织者——及时归纳,巧妙引导

参与者——用心倾听,坦诚交流

记录者——用心倾听,记录梗概

汇报者——归纳要点,择要陈述

1)任选一小组展开讨论,其余同学观看;

2)学生评价各成员体验角色的表现。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演练二】

组织讨论活动,评价学生表现。

讨论演练:以武侠取代经典,用现代作品替代文言作品。对于高中语文教材这样的“大换血”,舆论一片哗然,支持者有,担忧者有。你的意见呢?

1)全班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陈述讨论概况。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五、交流分享

小组讨论时,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前面的发言者基本一致怎么办?当对方提出一种观点,而你不赞成时,该怎么办?小组讨论气氛沉闷,组员多保持沉默,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有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使别人没有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遇到意见不统一时,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汇报者发现本组意思和另一组汇报意思大致相同,请问这组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的汇报者发现本组汇报的意思与前一组的汇报意思完全不同,请问该组汇报者该怎么办?

以抽签的方式,选择讨论话题。

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六、“讨论”的总结评价

组织评奖,

依据本堂讨论课同学们的表现设立一个奖项,提出获奖者并说明理由。

通过设立奖项的方式,实现学习的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高中教案设计语文模板 篇5

一、单元课文特点

本单元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四篇课文分别选自《论语》、《孟子》、《荀子》和《庄子》,反映了先秦诸子散文不同阶段的特点。《论语》、《孟子》、《荀子》都是儒家典籍。《论语》为语录体散文,简朴直捷、用意深远,《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长于雄辩,重形象性和感染力。它们都类似谈话记录,但《论语》简括而《孟子》详明。《荀子》类似系统的理论著作,很重视逻辑推理过程。道家著作《庄子》接近专题论文,善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观点,文章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季氏将伐颛臾》是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一事跟学生冉有、季路的谈话,主要表明他维护鲁君地位、反对季氏吞并颛臾的立场,又借机阐明了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治国主张。《寡人之于国也》是记孟子与梁惠王的谈话,孟子通过设喻暗示梁惠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又因势利导,劝梁惠王发政施任,行王道。《劝学》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依次谈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秋水》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课文涉及的孔子、孟子、荀子、庄子亦即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治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2.教育学生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增强刻苦学习、提高自己、培养自己的意识,同时感受先秦诸子散文生动、优美、各具特色的语言,增强对我国古代汉语言文学的热爱之情。

3.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进一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学习比喻、对比、类比等写作手法。

5.背诵本单元四篇课文。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放在理解掌握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这样可使学生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此外,课文不同的`写作手法也是教学的重点。

2.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哲学观点、政治主张和治学思想,即每篇课文的思想性、逻辑性是教学的难点。

四、单元教学设计

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认真完成预习作业,初步理解重点实词、虚词和常用句式,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2.通过提问、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文章的思想性、逻辑性以及写作特点。

3.学习本单元后,可指导学生对四篇课文不同风格作一番比较,为他们阅读诸子散文打一定基础。

4.课时安排:本单元共用9课时。其中《季氏将伐颛臾》3课时,《寡人之于国也》3课时,《劝学》2课时,《秋水》1课时。

高中教案设计语文模板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涉江采芙蓉》

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

3、个人朗读

四、(一)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二)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并没有送出去,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两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你能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么?“还顾”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的?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的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愁怅的形象和心情。表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最后两句,除了表达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情感,,想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总结: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

1、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五、本文的表达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手法。

六、小结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高中教案设计语文模板 篇7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夸张、渲染的表现手法。

2.通过听录音的方式,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蜀道之难”难在何处。

3.感受李白诗风的豪迈特点,体会祖国大好河山的奇险雄壮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学习李白诗歌夸张、渲染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蜀道“难”在何处,文章如何表现蜀道之难的。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听音频);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讨论法;教师导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通诵读课文首句导入:“噫唏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对话同学:同学们,从老师的诵读声中,你能感受到,这句诗的风格是哪一位大诗人的?李白一生游遍名山大川,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那么,他笔下的家乡——古蜀国有怎样的胜景?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诗仙,走进四川……

(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歌情感基调

1.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播放音频。

2.学生谈感受。(明确:从诗中能读出蜀道的山高水险,奇峻壮危;李白充沛,高昂的情感)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学生再次听音频,提问:

北宋欧阳修在《太白戏圣俞》中有诗云:“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那么,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蜀道的?

明确:

第一部分:“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写蜀道的来历。接着从“鸟道”写蜀道之高险。(板书:高险)

第二部分:借“悲鸟”和“子规”“猿猱”等景物,生发悲壮感慨;再写山水之势的惊险。(板书:惊险)

第三部分:通过剑阁山的峥嵘之势,写蜀中战祸之烈,表现蜀道上的凶险。(板书:凶险)

2.文章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读第一段,找出具体描写“难”的诗句,说说诗人怎样把抽象的“难”展现出来的?(指定学生答)

明确:

第一句:直抒胸臆,连续运用三个韵调和谐的叹词,表现诗人被蜀道之高而惊恐的心境,使人未见其高,先闻其险。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四万八千岁”是一个夸张的说法,说明了蜀道长时间的闭塞。

3.蜀道之高险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这里的“鸟道”是“横绝峨眉巅”,可以看出山势之高;“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一句中“冲”“回”字表现出蜀道之高险。(板书:蜀道的高峻)

接着,通过“黄鹤”的'“不得过”,“猿猱”的“愁攀援”,来侧面烘托出山势之高险。只能让人“仰胁息”而“坐长叹”。

4.教师指定学生读第二部分,提问:诗人通过什么写入蜀道的“难”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蜀道的“惊险”?

明确:“悲鸟”“子规”的叫声,烘托出凄惨悲凉的气氛,让人“畏巉岩”而“不可攀”。

其中,一“悲”,一“号”,一“啼”,一“愁”,将蜀道的“难”表现得更加具体。(板书:景物的凄惨、山水险恶)

高中教案设计语文模板 篇8

【设计意图】

《过秦论》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语言极有特色的史论。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秦之过及借鉴意义,明确对比论证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词句。本设计突破传统的“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教学程式,抓住中心,精选语段、词句,设计若干讨论题,激发兴趣,训练思维,教学生学会自读文言文。

【设计提要】

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1.由标题引入第5段,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理清文章思路;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调教师点拨,精简知识讲授;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例句从课文第2段找来明显的句子,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说明]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激起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紧扣原句,促使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习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板书]

2.攻守势中看兴亡。

[设疑讨论]“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

[明确](1)“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

(3)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强国请服,弱国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说明]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中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习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板书]

3.秦过为鉴可治国。

[设疑讨论]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说明]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到落实。

[板书]

[总评]文言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减肥消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积极思维,学会自读。本设计突破“字字落实,串讲课文”的传统教法,从标题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点语段,在论证方法、论据材料和写作主旨三方面设置讨论题,注意“意”“言”结合,创设启发思考、指导读书的情景,让学生在读书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词,培养自读能力,为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讲读或自读提供了一个教学思路。

高一语文《过秦论》原文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殽函为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高中教案设计语文模板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诵读法,教师讲解法。

第二课时:讨论学习法。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4—6人之间)。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

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

三、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

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4、总结情、理、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永遇乐》)?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苏轼由“会换雕弓如满月”的豪情状态轻而为“抱月而长终”的遗此独立。但苏轼毕意是大家,总能于逆境中化解苦闷,随缘自适,超脱放旷。说明: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

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参考)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参考)说明:利用小组讨论,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并且通过竞争激发了兴趣。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情感的体悟。同样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人人生观的理解,通过对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传统文化的神奇。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4、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5、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6、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心官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今天我们学习《赤壁赋》,我们不仅走进了作品,也走近了苏轼,感悟到了一种人生的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余秋雨先生写给苏东坡的一段话,和大家互勉。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出现的精彩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参考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三。

教学反思: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例如学生总结这篇课文十分精彩: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3)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高中教案设计语文模板 篇10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诗比兴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把握诗歌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体味诗人的情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作者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x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体”,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等。其作品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报国为民的热情,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

(二)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亦称“楚辞体”。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用“骚”指代楚辞的,故称“骚体诗”。

楚辞是发源于中国x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形成起伏跌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

(三)屈原的名句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5、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x》)

6、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涉x》)

(四)题目解说

《离骚》是《楚辞》中的经典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由于《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所以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指代《诗经》中的《国风》,用“骚”指代《楚辞》中的《离骚》。

关于“离骚”之义,古今学者众说纷纭。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即遭遇忧愁;王逸《楚辞章句》释为“别愁”。

(五)写作背景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屈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二、学习过程

任务一:疏通文意梳理行文脉络

任务设计:

1、请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梳通文意。圈出有疑问的地方。

针对疑问进行指导。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梳理行文脉络。

行文脉络:

①首先介绍自己高贵的出身、吉祥的诞辰和美好的名字。

②接着叙述自己的才能修养、忧虑希望,表达立志改革,愿为前驱的报国之情。

③然后追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④最后反思,表现了诗人高洁自守的品质,抒发了诗人反省自己和献身理想的热情。

3、朗读第一段,总结屈原的“内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出身高贵。诗人自叙族源出身。颛顼为中国远古部落联盟首领,传说的“五帝”之一。《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②出生吉祥。太岁在寅,庚寅而生,表明他是在寅年寅月寅日生的。生逢三寅,是吉祥的征兆。所以朱熹说:“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赋我美质于内也。”(《楚辞集注》)

③名字蕴含政治理想。“正则”“灵均”,都与“平”有语意上的关联。帛书《十六经》记载了黄帝问其大臣的一段话:“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为之若何?”可见,正、均、平,皆为古人的政治理想。

小结:诗人因出身高贵而自负、自傲、自爱,这是他高洁的自我形象的一个内因,却也是构成他悲剧命运的一个因素。

4、明代汪瑗道:“内美是得之祖、父与天者,修能是勉之于己者。”朗读第二段,屈原怎样阐述“修能”。

运用比喻。

无论是佩带香草,还是朝取木兰,夕撷宿莽,都是比喻,是诗人志趣高洁的表征。

小结:这种洁身自好的追求,随着春秋代序、岁月流逝而更加迫切。美人迟暮,如同草木零落,虽有雄心壮志,何以施展?因此,诗人决心趁年岁未老,为国家除污去秽,改变法度。驾驭骏马,“导夫先路”,这是何等的豪迈与自信!

任务二:体味诗人的情志

任务设计:

1、诵读第三段和第四段,请找出表达诗人品德和情怀的诗句并分析。

学生探究总结: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体现了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表明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高洁。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明坚持真理、献身理想至死不渝的品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突出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

小结:因此司马迁对屈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康,故死而不容。”“虽放流,眷顾楚国,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又说,“虽与目月争光可也”。

2、根据课文内容,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诵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类归纳并分析表达效果。

先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归类分析。

①“蕙茝”、“蛾眉”、“兰皋”、“芰荷”、“芙蓉”、“芳”、“繁饰”比喻高尚的节操,美好的'品行,崇高的理想。

②“众女”、“泽”比喻小人肮脏污秽的东西

③“鸷鸟”比喻君子

④“方”比喻正直端方的人

⑤“圜”比喻世故圆滑的人

表达效果: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学色彩,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以较深刻的印象。形象鲜明,情感意识强烈,使诗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小结:比兴手法不是《诗经》的专利,在《离骚》中也运用大量喻。《文心雕龙比兴》中也说:“三闾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这些论述,肯定了《离骚》的历史地位,也指出它与《诗经》的渊源关系。

任务三:探寻“美人香草”象征义

任务设计

《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人”和香草”两类意象。分析《离骚》中的“美人香草”象征义。

“美人”或是比喻君王,或是作者自喻。《离骚》前半部分,屈原将楚王作为男性形象,其自我形象是女性,美人是其自喻。以男女婚娶喻君臣相契,以男方的变卦喻楚王的疑忌贤臣、对自己不能始终信任的事实,所以才有了“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感叹。《离骚》后半部分,屈原又转为男性,“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而将君王喻为美人,他四处“求女”,即寻求圣主贤君。然而,周围都是些蔽美嫉妒的小人或庸臣,理想求而不达。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有“芰荷、x离、蕙菌桂、白芷、兰、椒、菊、芙蓉、杜衡”等四十多种。这些“香草”寄寓着诗人独特的心理特征,是洁身自好、不与世同流合污高洁品质的象征。

任务四:探究艺术特色

任务设计

《离骚》“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请根据课文总结其艺术特色。

①句式的灵活参差。

《离骚》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扩大了诗歌的容量。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楚民歌句法,创造了一种节奏分明而参差错落的杂言句式。出现了不少工巧的对偶句,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但交叉使用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形成《离骚》特殊的语言节奏美。

②“兮”字的创造性使用。

从《离骚》来看,两句用“兮”字,用在奇句末尾,这种用法对调整诗歌节奏起着很大作用,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③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人运用奔放而瑰丽的想象,将楚地特有的风物引入诗篇,繁多的比喻,不但使叙事、说理更加生动形象,也使情感的抒发更加委婉含蓄,蕴藉有致。

三、主题归纳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叙述诗人的身世,表明心志,回顾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小人的猜疑、造谣、中伤,处于被君主疏远的困厄处境。诗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和小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另一方面设想自己退隐后将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

四、作业

背诵默写第三段

相信《高中教案设计语文模板》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模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