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告状这件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班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提高,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
每天幼儿来到幼儿园都会甜甜地说声“老师,早上好”,有的小朋友会来主动和我说说在家里发生的趣事,还有的小朋友会来悄悄地告诉我自己的一些小秘密。
我发现孩子们学会了告状,几乎每天我都能听到孩子的告状声:“老师,浩浩碰到我头了。”“老师,小宇抢我玩具。”起初,听到这些告状声我是不停地询问,努力帮助孩子解决各种问题。但是随着班级孩子爱告状的情况日渐频繁,孩子们甚至一点点小的问题都要来询问一下老师时,我开始反思自己。我们一次次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对吗?孩子们似乎并没有觉得告状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反而形成了只要有事就找老师的习惯。很快孩子们就要步入小学了,这种现象让我非常担心。我决定让孩子们学着自己处理问题,减少告状。
这天,浩浩又来告状了:“老师,澎澎踩到我脚了。”这次我没有立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是请了浩浩和澎澎来到孩子们的面前。我对浩浩说:“我们班小朋友就要上小学了,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浩浩,刚刚澎澎踩到了你的脚,你准备怎么解决?”浩浩想了想,看着我说:“如果澎澎是不小心的,只要跟我道歉了,我就原谅他了。”澎澎听了,赶忙说到:“我是不小心踩到你的,浩浩对不起!”“没关系!”两个孩子相视笑了起来,我看到之后很是欣慰。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看,浩浩和澎澎是不是把事情解决得很好呀?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不再求助于老师,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不会来和老师告状了对不对?”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对!”经过这一事件,我发现孩子们告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幼儿园孩子之间告状是时常存在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教给她们一些具体而有效的解决办法。当他们解决得好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孩子才会在一次一次的锻炼中渐渐地成长起来。
今天下午阳光明媚,我们在上美术课,大部分小朋友都在认真的画画。只有你一次又一次地去厕所,当你第四次要去厕所时,我二话没说就找听话的他陪你去。“帮老师看看他到底有没有撒谎。”因为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想利用上厕所的机会去玩滑梯。一会儿你们俩个孩子回来了,我发现你似乎有些不高兴,这时陪你去的小朋友情绪激动的说:“老师,他只尿了一点点。”说完似乎在等我表扬他完成任务,而你却一直不好意思的低着头。我应了一声便让你俩回去画画了。
隔了几天,你尿裤子了,而且一连几天。问你原因却怎么都不肯说,我一气之下批评了你一顿,之后与你妈妈进行沟通。后来你妈妈告诉我,你尿裤子的原因是我让其他小朋友去检查你是不是真的小便了,让你觉得很丢人。你是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不想让别的小朋友和你一起去厕所检查你到底有没有小便,所以你想小便也不再告诉老师。
听到这个原因时,我脑海中一直在回想那天的事,反思着自己的行为:为了追究一个答案,没有考虑幼儿当时的感受,却深深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并且《纲要》中指出不可限制幼儿小便的次数,我
做为老师应尽量满足幼儿合理的要求;不应限制幼儿应有的权力,强迫幼儿接受其承受力范围以外的事情。我想之所以会发生上面的问题,从根本上是因为我没有把幼儿当作一个整体看,而是把他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来看;我想我们在处理一些幼儿问题是应把幼儿当成大人对待。所以,对待孩子我们不妨把他看作是一个成人,像我们的同事或朋友要学会如何尊重他?所以,尊重不应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空话。
请问,你爱孩子吗?那就请检查自己有没有尊重孩子。你尊重孩子吗?那就请俯下身子,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们的世界其实真的很精彩。因此,我们教师要为幼儿负责、为未来负责,就必须去寻找和树立一种新的儿童观和新的教育观。
教育笔记:《我不随便乱跑了》
这天下午,天气凉爽。
我带着孩子们从户外活动回来。刚一进活动室就听到有小朋友和我说“老师,梓逸跑步摔倒了!”我吓了一大跳,连忙过去查看。梓逸是在活动室的木地板上摔跤的,所以并没有哪里摔破了或是摔伤哪里了,不是很严重。
因为小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最喜欢跑来跑去,不管是在活动室或是在户外活动场地,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跑。每次看到我们3位老师都是胆战心惊的。从小班孩子们入园以来我们就和孩子们说过在幼儿园里做事情不可以跑来跑去,否则摔跤了就会受伤,有些摔伤了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可是到了中班下学期,就在我们天天的强调下有些孩子还是记不住。
在组织孩子们离园前整理衣物后我带孩子们上了一节健康课,主题内容,就是跑步摔跤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我找了张摔跤后头摔破需要包扎的图片;胳膊摔破了和摔断了需要缠绷带还有摔断胳膊、腿的X光片;摔跤后牙齿掉了这几张图片。
我请孩子们说出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我们怎样做可以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孩子们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回答说做事情不可以跑来跑去。我说“你们都知道在幼儿园里不可以随便乱跑,否则一个不小心就会让自己摔跤,甚至可能让自己摔伤。可是总是有很多小朋友不听或是记不住,如果真的是摔跤受伤了怎么办呢?你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医院检查,不能来幼儿园玩,行动上也会有些不便利。那我们以后做事情能不能跑来跑去呢?”“不能!”“对,我们做事情不要急,但是也不能太慢。老师给你的时间足够你去做事情了。如果你做事情的时间实在不够老师也会等等你的。以后我们在幼儿园做事情还要不要跑来跑去了呢?”“不要!”
果然,从那天起我再没有看到有小朋友在教室里或是去外面活动跑来跑去的现象了。我知道孩子们一定是把不能随便跑来跑去这件事情记在心上了。
最近温岭虐童事件传得沸沸扬扬,人们也更多地关注这一类的事件。同样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感羞愧!在从事着我们同样工作的人群中,居然还存在这样的个案。
我们一直在强调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是他人格形成的土壤,当那老师揪他耳朵的时候,有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想过,他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很多时候,孩子为了免于受罚、逃避压力,他们只有说谎。我们总是站在大人的角度,觉得孩子按照要求完成各项任务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拥有和蔼可亲的父母、轻松愉快的学习、为人师表的老师,才是天经地义的事。稍有差池,她的世界就乌云密布,每天都想着怎么保护自己免受苛责和处罚,要一个几岁的孩子在重压之下自律上进那简直就是违背人类生长发育规律的事。要想孩子顺利的成长,除了给她父母之爱的阳光、春风化雨的教育之外,别无他法。
而我们能做的,仅仅只是让他看见一片美好的天!从一个微笑、一分宽容、一份责任做起吧!
重视每一件小事
每天早晨,孩子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锻炼身体、玩游戏,可是总有个别孩子喜欢独自呆在一旁。这不,今天晨间活动时,我们班的王老师正带小朋友玩“切西瓜”的游戏,菲菲小朋友就躲到了一旁。她是真的不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戏吗?
我观察了一会,只见她一边低头踢着地上的石头,一边却不时地偷看着家……“菲菲,一起过来玩吧!”我叫了一声。谁知她把头低得更低了,还把身子转了过去。这孩子别看挺文静的,但有时性格还很倔强,我知道再叫她也是枉然,而用强硬的口气命令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即使乖乖地过来了,也玩得不开心,违背了我想让她参与活动的初衷。
怎么办呢?随她去,不管了吗?不行,游戏对幼儿的身体发展与性格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不能放弃对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与帮助。我想起平时孩子们总是喜欢围在我的周围问东问西,喜欢拉着我的手散步,以得到老师的关注与爱护。于是我走上前,轻轻拉起她的小手,对她说:“跟我一起玩吧!”果然,她没有拒绝,跟我一起加入了孩子们游戏的人群。不一会儿,菲菲已经开心地投入到游戏当中了。听着孩子欢快的笑声,我真的很高兴。我们的教育,老师的关爱,应该是给予每一个幼儿的,就像这次游戏一样,一个也不能少啊!在游戏、户外活动中,我时刻注意常规内容的渗透。特别是户外游戏活动。因为他们的年龄还很小,大多数的都没有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今天又到了游戏时间,我决定和他们玩“老猫睡觉醒不了”。我扮“猫妈妈”,孩子们扮“小猫”,照惯例,我重重强调了游戏规则,对个别调皮的孩子更是特别提醒,再三叮嘱。
游戏开始了,“小猫”们都正儿八经地躲着,而我叫了几声他们还不回来,正当我准备提高音量时,不小心被椅子绊倒了,一阵钻心的疼使我一时站不起来,还流下来几滴眼泪。正当我想努力站起来时,“小猫”们“喵~喵~”地跑了过来,一双双小手往我脸上抹,还异口同声地说“妈妈,不哭了,以后我们再也不躲远了,一下就回来,你不要生气啊!”在那一刻,我的泪不听使唤地流了下来,同时也紧紧地搂住了他们。
看,孩子们是多么可爱,多么纯洁、心地多么善良,他们天真而纯洁地以为我哭是因为他们不听话呢,而他们却不会因为老师可能批评他们、不喜欢他们调皮而怨恨或惧怕老师,他们马上想到的是不要让老师伤心、生气。呵,孩子们,老师永远爱你们!
户外活动时我决定带他们去玩溜滑梯。在老师说完各项应该注意的事情之后,小朋友就四散走开上滑梯上玩了。我在一旁看着,提醒着大家注意安全。突然,我发现胡瑞阳小朋友一个人跑到很远的一旁一个人玩攀登架去了。我连忙走过去说:“快过来,小朋友都在这边玩,你一个人在这边,老师可看不到你,这样可一点都不安全。”他点点头,不怎么情愿地跟着我回到了滑梯这边。但过了一小会儿,他又不见了。我朝攀登架那望去,果然,他又站在那边了。我迅速地跑过去,用严肃的口气对他说:“你怎么这么不注意安全呢?你一个人过这边来玩,这攀登架又这么高,没有人在旁边看着,万一摔跤了怎么办?为什么一点都不懂保护自己?”他眼巴巴的看着我,过了很久,才小声地说:“我知道,我不是过来玩的,我是过来告诉攀登架,我现在不能和它玩了,因为我要去玩滑滑梯。我告诉它也要注意安全,别碰到旁边的铁柱子伤到自己了。
这是一个多会关心他人的小孩呀,即使他关心的对象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攀登架。我没有经过仔细地询问就批评了她,已伤害到他天真而纯洁的童心,这是多么的不应该。更加小心翼翼的,保护起他们纯洁、稚嫩的童心,是我以后应该十分注意的事情。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应该重视孩子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可以说“幼儿园里无小事”,切勿因为忙或其它什么原因忽略了孩子所做的每一件小事。愿孩子们纯洁、善良、美好的童心一直伴随他们健康成长。
从这件事中,我感悟到:别看宝宝人小,看上去什么都不懂,可他们都有自尊心,尿湿了裤子,对孩子来说是件难为情的事,怕被老师批评,怕被其他宝宝知道,越担心,就越紧张,越会尿湿裤子,因此,老师在处理这样的事情时,要多为孩子考虑,处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让每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笔记:《听故事》
每天中午吃饭前小孩都有看电视的一段时间,我不想让孩子养成每天吃饭前看电视的习惯,于是我想到了给孩子们讲故事。
在饭前的半个小时,幼儿们洗完手后,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小红帽》。在讲完故事过后,我提问了几个问题,只有少数孩子回答上来。我又将故事重复讲了一遍,讲完故事后,我又问:“谁也来当小老师,给小朋友们再讲一遍?”令我很意外的是,我请了两个专心听故事的小朋友,讲得都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还有个小朋友几乎就是把每个小节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的。可能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故事能力比较缺乏,我还是给予肯定的评价,用一些积极鼓励的话去引导幼儿,例如:“轩轩宝贝你太棒了,因为你听得很认真,一下子听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扬扬小朋友,你真厉害,小朋友们听他讲得多好啊”等等。这样表扬了听故事认真的孩子,又鼓励了其他孩子认真听故事。
第三天饭前半小时,我又讲了一遍《小红帽》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他们比上次听得好多了,我在请小朋友们上来当小老师的时候,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手。雨桐小朋友在讲故事的时候,讲得津津有味,感觉自己就是故事里的人物了。让孩子在听故事后学会自己去讲这个故事,是一种词汇运用能力的训练方法,一种解释和理解能力的训练方法。由此看来,幼儿需要在成人和老师的鼓励下不断成长和进步,喜欢和同伴相比较,总想着自己要比别人做的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因为在故事中有感动,有温暖,有智慧,还有幽默。听一个故事就可以体验一种生活,还可以在生活中加入幻想。即使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它也总有一个完满的结局。在听故事时,我们能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相信,只要老师愿意去耐心地培养和教育他们,在看到幼儿进步时,积极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孩子们会越来越棒,很快就会养成好的倾听习惯的。
在我们班里,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徐庆炜是最厉害的一位,趁老师一不注意,他就欺负别人,每天有很多小朋友来这里告状。在一次区角活动中,有的孩子在涂画太阳,徐庆炜也拿起彩笔在别人的画上涂。几个孩子过来告状,我刚想批评他,只见他蹲在地上拣彩笔。我转念一想,平时批评他多了,也不见有什么好的改变,这次不如改变策略。于是,我用赞扬的口气说:“徐庆炜真乖,帮小朋友拣彩笔呢!这样才是个好孩子,好孩子可不能欺负小朋友,要像刚才一样帮助小朋友,多做好事,这样才行。”接着,我又对小朋友们说:“今天,我要表扬徐庆炜小朋友,他帮小朋友拣彩笔了……”我的话还没说完,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徐庆炜昨天用手拧我了”一个孩子说。“徐庆炜那天在厕所里打我,还要把我推到厕所里。”又一个孩子接着说。徐庆炜四周看了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看着孩子们的情绪这么激动,我觉得不管教徐庆炜不行了,再这样下去会闯祸的。于是,我拉过徐庆炜的手,对全班的小朋友说:“徐庆炜以前用这双手欺负过很多孩子,但是今天他用这双小手做了一件好事,帮小朋友拣彩笔了。从现在开始,请小朋友们一起监督徐庆炜,如果他做了坏事,我们就一起帮助他;如果他做了好事,老师就表扬他。徐庆炜,你想为大家做好事吗?”徐庆炜睁大眼睛看着我,使劲儿点了点头说:“老师,我愿意。”“徐庆炜想用这双小手做好事,我们一起欢迎徐庆炜改正缺点为大家做好事。”我的话刚说完,活动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发现徐庆炜有了明显的变化:经常帮小朋友搬椅子,捡掉在地上的玩具,平时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告徐庆炜状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看到徐庆炜的变化,我感到很高兴。对待孩子,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他,要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有良好的表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