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游戏重新走入孩子的生活

12-19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游戏教学越来越流行。幼儿园游戏有益于提高对外界新鲜事物的认知兴趣。教师应注意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以及营造积极的游戏氛围。你觉得开展幼儿园游戏教学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民间游戏重新走入孩子的生活”,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导读:自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营养素”。自信能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它是杰出和成功人士的良好素质之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要支持孩子去做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孩子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并从成功中体验自己的力量、能力,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哲学家曾经说过,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由此推理:天底下没有完全两个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要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而特殊个体的存在,相信自己、尊重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人才能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幼儿时期独立意识迅速发展,自我行为明显表现出来,形成幼儿时期特有的个性。所以我们特别重视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自信心的培养。

一、教师在幼儿园中的做法:

1、教师要以热情、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幼儿。

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从他们跨进幼儿园的第一天起教师的言行就在影响这孩子的心灵。所以,教师要以热情、平等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位幼儿。孩子,是很敏感的,她对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很注意,如果孩子感到老师不喜欢自己,就会产生一种“反正老师不喜欢我,我也不用做好”的想法,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表现自己,因而形成自卑的心理。对于胆小的孩子,老师更要了解他的心理状况,使孩子产生亲切感,觉得老师像亲人。

2、让幼儿有锻炼的机会引到幼儿参与集体生活、参与班级管理、在集体中发挥特长。

我们在班级中创设了小舞台,为他们提供一些打击乐器等道具,让幼儿在其中自由放松地表演。特别是那些表现力强的孩子他们表演更是激发起那些胆小孩子的表演欲望。我们还组织孩子进行小记者采访、小主持人活动,让每个孩子轮流主持节目、采访,老师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这样,孩子表现的机会多了,胆子也会大起来。在体育活动中,我们时常注意材料的投放。根据幼儿的能力投放不同的体育活动材料,逐步提高要求,不求一步到位,让幼儿感觉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那些能力弱的孩子常常会遭遇失败,我们就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并适当降低难度,循序渐进,鼓励他们投入活动。她们一旦有进步或取得成功时,作为老师我就及时的给予表扬、鼓励。在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时,还要引导幼儿胜不骄傲,败不气馁。

3、引导能力弱的幼儿获得同伴的认可。

雅君是一个文静、内向的孩子,平时不言不语,很少和老师、同伴交往,她是一个极其不自信的孩子。为了让雅君变得开朗、活泼些,我们也想了好多办法,如请能力强的幼儿带她一起玩,介绍她参加小朋友自发组织的游戏,在集体活动中让她担任力所能及的工作等。虽然老师和小朋友在活动中热情的支持、鼓励雅君,可她总是缺乏兴趣。

但有一阵子,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先是我发现班上一些小朋友都有同样的餐巾纸,经询问是雅君送的。接着,班上好几个女孩的身上又同时出现了一模一样的闪亮的小饰片,一了解,也是雅君送的。过后,情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雅君常常被一群孩子众星捧月般的围着,他们在某一角落窃窃私语,有时是在盥洗室,有时是在午睡间,有时是在墙角落,大家有说有笑,而老师稍一靠近,他们便马上停止说笑,散开了。事后,我问小朋友:“你们为什么那么喜欢雅君?”孩子争先恐后说:“以前她不理我们,现在喜欢跟我们玩了。”“她现在是我的好朋友。”“她还送给我们好东西。”“她还教给我画画”。孩子们的话使我明白,雅君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与其他的小朋友交往获得大家对她的认可和喜爱,她已经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主角、好朋友。

4、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能力。我班上有一个小女孩,胆子可小了。但是,我发现她的形体动作做的好,模仿能力也很强,于是,就让她参加舞蹈训练班。开始她很害怕,小便解在裤子里都不敢说。但是一个学期下来,情况大大改观,她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自信,还能积极举手发言。“六一”表演那天,她穿着演出服兴奋的像只百灵鸟,原来那个害羞、缩手缩脚的小女孩不见了。教师善于挖掘孩子的潜力,使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了自信,这份自信会迁移到其他方面。

5、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成功的经验可以使幼儿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成功的次数越多,幼儿对自己成功方面的评价就越高。经常获得成功的幼儿具有自信、自我接受、勤奋、乐观等特征,这些特征又保证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都要充分认识幼儿在各方面的能力和实际情况,据此提出要求和安排活动,为了使每个孩子都充满自信,我们班每月举行《我表演、我快乐》大一班展示月活动。在每次活动后,根据每个孩子的表现举行全班幼儿的颁奖典礼。让他们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二、指导家长的做法:

(1)指导家长相信孩子能力,勿代劳。

相信孩子能力,生活小事让孩子自己来。像穿脱衣鞋、洗漱清洁、铺床叠被、整理文具、扫地擦桌、摆放碗筷等生活技能,都是孩子应该做到的。当孩子在家长的鼓励、示范和协助下、最后独立完成时,“我长大了!”“我很能干!”这样的美好感觉会油然而生,因此,生活自理的训练也是孩子面对挑战、验证能力、得到肯定的过程,能充分激发孩子对自我的信心。yJS21.COm

(2)指导家长尊重孩子。

孩子与成人一样,对别人的爱护关怀或讽刺责难都是十分敏感的。父母随意发脾气,甚至一个表情、一句话,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例如孩子不小心打翻了一杯牛奶。妈妈说:“我说过多少次你要小心。你这么大,连杯子都拿不稳,怎么做人呀!”这类话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会造成很大伤害。相反,如果妈妈用建设性的言语说:“牛奶打翻了,我们一块儿用布来擦地板。我再给你一杯,不过,以后要小心点,知道吗?”孩子在母亲的安慰和鼓励下,以后自然就会小心。

(3)指导家长及时鼓励幼儿。

当孩子做了好事、得到好成绩时,需要父母的鼓励和赞赏。当他们受到挫折时,更需要家长的安慰和鼓励。及时的鼓励可以给予孩子再尝试的勇气,适当的鼓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支持孩子继续努力。父母最容易疏忽的是:他们认为孩子把分内的事情做好本来就是应该的,不值得鼓励和赞许,只在他们表现欠佳时,才提出批评和指正。这样对孩子显然是不公平的。安慰孩子时要注意用建设性的言语,例如:“你愿意谈谈这件事吗?”或“让我们来讨论,一起研究解决的办法。”这些话令孩子更乐意敞开心扉,更愿意接近父母,倾诉出他们的心事。

自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营养素”。自信能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它是杰出和成功人士的良好素质之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要支持孩子去做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孩子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并从成功中体验自己的力量、能力,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扩展阅读

重新认识有价值的游戏


“9.18”观摩事件(详见2015年4期《四好·四乱·改变·惊喜))一文)让我们见证并相信,教师要勇敢地退到后边,把舞台交给孩子,相信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游戏的主人。但是,教师要想克服自己那颗对孩子包办代替的“心”,尽量先观察,不莽撞地指导与干预,其实很难。作为业务管理者,我需要从教研的角度给予教师更多支持。

“乱七八糟”的表演区和建筑区

尽管幼儿园的区域游戏面貌已经有了一些改变,但在表演区,我们依然经常看到孩子们穿上精致的表演服装,按照提前制定好的节目单,自己按下音乐播放器的播放键,和着音乐表演娴熟的舞蹈。孩子们表演的过程中,伴随着报幕、买票,一定有观众,还缺少不了在此间坐阵的老师。因为离开老师,表演区常常是乱作一团或百无聊赖。

即便实验班里有了研究蜗牛、扮演海盗、探索磁铁试验等能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的活动,但仍然有一些孩子十分开心地“东游西荡”!

尽管园长带着我们中层明确了“什么是儿童的真游戏”,坚决调整了由教师主导和编排的表演区里的那些展示性歌舞表演、积木搭建,同时鼓励老师们提供纸箱、大布、乐器、废旧物等,期待着孩子们玩出天性与精彩。但老师们更困惑了,不知道面对游戏中出现的“乱”,该管还是不管。其实,作为业务管理者,我也有同样的迷茫。只知道被老师安排的表演、被老师控制的搭建不是儿童自己的游戏,但是这样的“东游西荡”、乱成一团,就是有价值的游戏吗?

正巧,与实验班对门的中二班发生了一系列故事(详见本期《乱七八糟的建筑城》)。我们隐约感觉到,我们对幼儿游戏的特点、价值要重新认识。

一直以来,老师们为孩子做了很多准备和投入,像投放积木、辅材、地图、标志以及制定规则、要求等。这些看上去必备的物品,如果没有被孩子使用,就等于没有存在的价值。任何一个工具、材料、学具、玩具,只要能被孩子合理、有趣、安全地使用就是好的。同时,我们还体会到,要支持孩子的发展,不能只用眼睛看,不能只盯着作品看,更应该倾听孩子的声音。我们开始策划一次新的教研活动,主题直指:有价值的游戏。

乱成一团的“打怪兽”

当我们重新认识儿童在游戏(学习)中的角色以及反思教师的评价能否有效促进儿童学习的时候,从新西兰留学归来的周菁博士再次来到我们幼儿园指导。

因为这次是周老师第一次来我们幼儿园观摩现场,老师们的心中既期盼又忐忑。一方面想到,一位见多识广、理论水平高的幼教专家来看我们这所普通幼儿园的老师如何指导游戏,机会多么难得,一定好好听专家的指导,我们也要看看专家如何跟孩子一起游戏;但另一方面也想到,万一孩子太闹,我们是管不管呢,真出了错多不好意思。

周老师进班后立刻与孩子们玩在一起。当我们发现周老师的时候,她正坐在最乱的角色扮演区的边上,和两个孩子用插片玩具拼插一个稀奇古怪充满枝权的东西。只见她举起这个东西来到孩子们中间,兴奋地说:“怪兽插好了。”但是,话音未落,旁边冲过来一个男孩一下子就将怪兽打烂了,插片四散,撒了一地。孩子们立即兴奋起来,跳起来踩地上的插片,嘴里叫着:“打怪兽!打怪兽!”教室里乱成一团。

园长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赶快找老师。没想到,班里的两位老师都站在旁边,只是两个人分别举着一个照相机和一个手机挡住自己的脸,做照相状,可以体会到她们的心情是多么复杂。事后,她们说:“你们两个,一个是大专家,一个是园长,我们怕管错了,就想看看专家和园长到底怎么办?”

这时,周老师不停地和孩子们强调:“只有一个规则,就是不许踩玩具!”可是,孩子们完全投入到踩“怪兽”的乐趣之中,根本听不到周老师的声音,甚至有的插片被踩裂了,一面小镜子也被跺坏了。

园长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出面阻止了越演越烈的破坏行为。“我数10下,看谁可以帮我把幼儿园的玩具都拣回来?”就在第10下结束时,孩子们把地上收拾得干干净净。园长借机对孩子们进行了爱护幼儿园财物的教育。

研讨的时间到了,我们只能先离开现场。

从“乱”中挖掘发展契机

这起突发事件让我们意识到,现阶段老师们的最大困惑是面对游戏时的“乱玩”该不该管,如何看待孩子的“乱”。于是,我们把两个案例一一“乱七八糟的建筑城”和“乱成一团打怪兽”一起呈现给专家和老师们。

经过各抒己见,我们发现,老师和专家的不同视角直接影响了做法,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老师们普遍从找孩子们的问题人手,从交往技能、语言表达、动作发展、知识建构、思维发展、角色扮演、表现技能等角度分析得头头是道,唯独没有人说到孩子的需要、兴趣和发展。

而专家的建议是可以把这个“混乱”的现场“还”给孩子,围绕“混乱”来一场讨论,听听多方的声音和看法。比如,听园长说,她看到乱为什么会不高兴、她是怎么想的。听听周老师说,为什么她会允许孩子们“打雪花片怪兽”,她又是怎么想的。更重要的是听小朋友说,自己为什么打、为什么又没有真打、游戏里一定要有打吗、如果真需要打可以用什么替代呢、什么材料能起很好的替代作用、“打”够以后还想做什么。

专家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着孩子的需要展开,而且句句延伸,逐渐深入,既能帮助老师看到混乱的本质,又能引导老师知道自己可以怎么做。

经过研讨,我们知道,孩子的任何言行都是在思维的作用下产生的,所以看到孩子的表现要透过现象解读本质。

1.孩子“打”的背后是对角色的喜爱和对扮演的向往(他们喜欢扮演奥特曼,每天都会装扮表演一番)。

2.孩子“不真打”是懂得不能伤着同伴、有自我保护知识(有个孩子一直在打教室里垂着的纱帘,而不愿意跟另一个孩子对打,说“不想打到他”)。

3.“对雪花插片动手”是终于发现可以帮助自己完成勇敢表现的道具(所以,周老师建议做一个怪兽替代品,孩子们可以打,于是孩子们先用雪花片当怪兽,然后再搭怪兽。当然,雪花片并不是最佳替代品,但因为它就在表演区旁边,是孩子们第一个想到的)。

4.“听刘园长数到十就收”说明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勇敢有些影响游戏环境和其他小朋友了。

5.周菁老师提出“就是不能踩玩具”,但是孩子们似乎没有遵守,一是因为孩子们当时玩得太嗨,二是老师们也觉得,自从她们开始有意识尊重儿童的自发自主游戏后,确实对孩子的游戏习惯、交往习惯、整理习惯有所疏忽。

五条原因都找到了,我们再一一分析:“1”是需要,“2”是已知,“3”是方式,“4”是指令,“5”是规则。其中,前3条是孩子已有的,后2条是孩子听得少、做得也少的。由此看出,我们在尊重儿童想法、满足儿童需要的同时,在养成好习惯、遵守必要规则方面有所忽视。

经过这次就现场问题的共同剖析,我们既找到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又发现了自身的缺失。专家的现场参与和共同研讨让我们知道,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寻找问题的原因,对症寻策,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师们在这次教研活动后,普遍认同“既然乱从孩子中来,那就还给孩子,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并且达成共识:“小”问题由幼幼互动解决(交往、游戏、分享),“中”问题由师生互动解决(方法、资源、目标、合作),“大”问题由集体解决(习惯、态度、自护、知识)。

在相信了孩子有自主游戏、主动学习的能力后,我们也要相信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在于问题解决能力、学习品质的发展,游戏中的“乱”恰恰带来了大量的发展契机。但初步的认同并不等于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彻底改变,我们的改变之路还很长。

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快乐


导读:组织开展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是我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培养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积累运动经验,体验运动乐趣?如何尊重个体差异,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锻炼,在促进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同时,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进而在快乐中更健康地成长呢?

组织开展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是我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培养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积累运动经验,体验运动乐趣?如何尊重个体差异,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锻炼,在促进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同时,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进而在快乐中更健康地成长呢?在实践中,我有了更新的认识和体会。

一、多样化的教育形式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快乐。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为此,我们将“以集体活动为主”的传统的体育活动方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了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如分散活动,分散集中相结合,以及家园互动等,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自主锻炼的机会,使幼儿在与环境中的人或物互动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同时形成对人、对事、对物的正确态度,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例如在《跳绳》(古称“跳百索”)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跳绳,让幼儿自由选择后分散玩,教师观察幼儿的玩法,在分散活动中幼儿非常的有创意,想出了许多的玩跳绳的方法,有二人摇绳,一人或多人跳的,有一人跳的,有一人跳前面带一人或前后各带一人的各种跳法。以一人独跳变化最多,有双脚跳、单脚跳、迈门坎、活动是幼儿最为喜欢的运动,民间儿童游戏的玩具,都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水、沙、石、泥、废油漆桶等。这些材料物美价廉,许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由于它们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具体代表某一物体,儿童在游戏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如:把一小截残缺的木头当小手枪,玩打枪游戏;用破布、铜钱作成“毽子”踢;用块残瓦片“跳瓦房”等。有一些儿童游戏本身不需要玩具,如:“顶腿”、“单腿蹦”、“捉迷藏”、“背人”、“木偶人”等,都是利用儿童的肢体徒手进行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满足不同的需要,并不是指一味地增添运动材料,或一次性地提供多种材料,民间儿童游戏随地可寻的玩具材料,既能节省财力,又能使儿童感到其乐无穷,既满足了儿童娱乐的需求,也促进了儿童自然天性的发展,这是利用现代成型玩具进行游戏所不能替代的。

三、游戏情境中主动探索,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快乐。

民间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情节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的兴趣和愿望。所以,在组织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时,我们常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或富于它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使运动器具和材料“活”起来,使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例如在玩夹包跳时,我们采用了一个小兔采蘑菇的游戏,让幼儿模仿小兔,一边念念儿歌,一边练习夹物并脚跳,幼儿完全的投入其中,积极性很高。再如,“投篮”,“运西瓜”,“月亮和地球”,“赶小猪”等游戏运用的就是一个简单的篮球。有趣的游戏情景,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化被动为主动,充分体验了玩的乐趣。。如:“捉迷藏”、“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打陀螺”等游戏,充满了新奇、期盼的等待和追逐动作;“官兵抓贼”等游戏,则使儿童各有分工,充满幻想,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模仿,充分使儿童过了一把表演瘾。儿童能从这些游戏中体验到各种欢乐。在民间游戏中,儿童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活动中,他们自己选择游戏方式,准备玩具材料,协商角色,构思情节,控制游戏环境,制定游戏规则,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因此,民间儿童游戏充满着无穷趣味性,成为儿童快乐的源泉。

四、促进幼儿在共同合作互动中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快乐。

民间儿童游戏一般需要2-3名以上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拍手”(2人),“人、枪、老虎”(3人),“踢房子”、“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则需多人参加,满足儿童合群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有研究表明:积极的伙伴之间的社会强化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民间儿童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之中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机会对那些“处于沮丧或不幸状态”的伙伴给予同情和帮助,这对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是尤为重要的。如“官兵打贼”游戏,在游戏中,儿童分担不同的角色,有的当官,有的当兵,有的“了望”,有的“冲锋”。。。。。。这些可充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大家在一起活动或游戏,会比个人活动、游戏的效果好得多,这种“共同行动看效果”,可促进儿童在共同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从中充分体验民间体育游戏的快乐。他们用动作、身体探索着环境,感受着运动,这时的孩子是快乐的。在实践中,我们很尊重孩子的探索,鼓励他们与自然环境充分互动,危险无处不在,关键是要认识它、预防它,降低它,而不应该一味地躲避它。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幼儿的走,跑,跳,攀,爬,钻等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运动能力增强了,同时动作更协调,更灵敏,更准确,更有力。环境的丰富、教师的支持给幼儿的运动带来了无穷的魅力。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那么我想说:只有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形成活泼、向上的性格,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促进各领域的学习,才能提高幼儿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

民间游戏对幼儿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愿我们的一点实践经验带给您一点启发,愿我们的民间体育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的民间游戏


游戏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对幼儿来说,它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我们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本学期我尝试从民间游戏入手,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与合作能力,使孩子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我针对本班幼儿的情况,从最简单的“石头,剪刀,布”开始逐步增加丰富内容,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积极作用。

首先,我利用民间游戏不受场地,时间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特点,将游戏穿插在零散的时间进行,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喝水休息时等各活动环节过度时进行,如“翻绳”“石头,剪刀,布”,“金锁银锁”等,这样不仅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度自然,而且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同时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

另外,民间游戏大多配有儿歌,这些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感,朗朗上口,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之间的交流也迫使他们互相表述,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语言,尤其是对一些平时不爱开口说话,口语表达较差的孩子更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语言发展的平台,使他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与同伴交流,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我班刘一止小朋友,生性胆小,各方面能力较差,不爱开口。但是在民间游戏中却表现的很活跃,在“炒黄豆”,“拍大麦”等游戏中,他与同伴边念儿歌边拍手,心情愉快,轻松。不但学会了不少儿歌,而且节奏感强了,同时也增进了与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性格开朗了许多,连他母亲也说,现在刘一止好象变了个人。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合作能力的发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而民间游戏大多是合作游戏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幼儿个性的差异,教育的不同,有的孩子会表现出任性,霸道等行为。如在民间游戏时,有的孩子得不到某个角色就会不高兴,也有的孩子不肯和别人交换角色,而帮助幼儿协商分配角色,是合作游戏的前提。因此我在组织游戏的时候就请幼儿轮流担任角色。但也有个别任性的孩子,明显不受大家的欢迎。陈祥斌就是这样的一个小朋友。他不但总喜欢挑自己喜欢的角色,而且稍不称他的心就对同伴拳脚相送。因此小朋友都不愿意与他一起玩,他开始四处碰壁,尝到了小朋友不要他的滋味,这时他会求助于我,我明确对他说,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就应该和小朋友好好商量,否则谁都无法帮你。由于游戏的诱惑,使他只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着和小朋友协商,逐渐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个人服从大多数的准则,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开始能和小朋友愉快的游戏幼儿在民间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寻找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游戏规则,改变玩法,增强孩子的规则意识。但有的孩子不理解规则,而有的则要耍小聪明。如玩“抢位子”游戏,必须听到最后一个字才能抢,大多数孩子能理解这规则,也能遵守,而个别孩子如朱晨阳小朋友他不是不理解,而是故意不遵守,没听到最后一个字就冲出去。对这样的孩子我及时帮助他理解活动的共同目标——玩的愉快,使他体会的不遵守规则,大家玩的都不开心,久而久之孩子们都逐渐养成了遵守规则的习惯。

当然游戏的过程是合作的过程。合作的过程中总会发生不同意见,产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进行协商,统一意见。协调彼此的行动,达到合作的目的。如有一次,在玩木头人的游戏的时候,领导者与参加游戏的幼儿为什么动作算动吵了起来,一个讲动了,一个讲没动。于是我让大家在一起相互讨论,制定个动的标准,引导他们统一意见使他们又愉快的玩起来了。

通过民间游戏的开展,使幼儿逐渐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发展,他们体验到了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孩子们更加活泼开朗了,我也尝到了甜头。我想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给孩子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天空,如何开展好各类游戏也是我们教师一个重要的课题。

游戏结束后,这几个孩子在集体前激动地介绍了他们的游戏,赢得了全班小朋友的掌声。

这些孩子以后的游戏情况,大家一定都能猜出来了。在经过这次的经历后,他们的游戏能力得到了一次大的提高。如果来观看我们班的自主游戏,你一定会发现他们玩得正欢哩!

民间游戏的传承


在民间各地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民间游戏,它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在那遥远的童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时间便和邻居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院子里玩踢毽子、跳房子、捡棋子的游戏。但渐渐地,这些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电视、电脑、影牒等高科技产物走进了家家户户,现代的孩子们也更钟情于这些新奇的高科技电子玩具(如遥控玩具、电子宠物、游戏机等)。而在一些幼儿园教材中的体育游戏虽然也具有一定的锻炼目的,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进行安排,但却没有民间游戏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等特点……

第一、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简单。

民间游戏即使需要的玩具也比较简单廉价,多是以废旧物品替代即可。如抓子游戏可用石子或棋子,用塑料袋、鸡毛、毛线可做成毽子等。

有的游戏只需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三五成群地玩得很开心,如“配手心手背”“背人”“炒黄豆”“编花篮”等。

第二、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与民间文化特色。

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有些游戏能够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

如女孩喜欢的跳皮筋,边念儿歌边跳,玩法上从一根到两根、三根,位置由低到高。儿歌的内容常常是诙谐逗趣的或者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边念边跳不仅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锻炼跳跃的动作和节奏感,增加幼儿的肺活量。有时缺少同伴还可将绳子套在椅子上、树上……此外,玩水玩沙更是孩子们的最爱。

第三、民间游戏对促进幼儿发展有独特的作用。

一是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民间游戏多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大肌肉动作,跳绳、跳橡皮筋、跳格子都可以发展跑、跳、平衡、单双脚站立等动作,翻绳、抓子、夹子等都是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

二是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民间游戏有许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幼儿共同进行的,同伴之间协调配合,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如编花篮,需要大家一齐说一齐跳,才能进行游戏。

还有些游戏需分组进行,并有一定的游戏规则,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

由此可见,民间游戏的种种优点与潜在的发展空间,使得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如何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的活动互相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在体育活动中结合练习幼儿的基本动作,安排相应的民间游戏进行复习巩固,使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锻炼技能,发展动作。这时游戏内容需要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进行选择,如小班幼儿应选择游戏内容较简单或有辅助玩具的游戏(如捉迷藏、吹泡泡等),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愿望。而中、大班幼儿就应选择活动量较大、内容较有竞争性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我们都是木头人等)。

二、在户外小型分散游戏中的选用。户外小型分散活动一般以玩运动器械、小型体育玩具和小游戏为主。这其间,一般可以安排一些活动量适宜,或是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精神的民间游戏。例如,“滚铁圈”、“踩高跷”、“踢毽子”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寻找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规则、改变玩法。

三、把民间游戏安排在室内的活动区角自选游戏中。如“抓子”、“挑棍”、“扔口袋”等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

四、利用零散的间隙时间做民间游戏。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活动间隔时有许多零散时间,可选择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游戏,穿插在零散的时间进行。如“翻绳”、“转拉线陀螺”、“东南西北”、“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等,使幼儿一日生活中减少排队、等待的时间,使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在幼儿园中开展民是游戏,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需要、一种新的体验。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民间游戏中得到成长,使得民间游戏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财产可以得以延续,让从民间来的游戏,重新回到民间,并在我们民族的世代传承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民间游戏,孩子们的宝中宝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民间游戏,孩子们的宝中宝》,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研究幼儿游戏是幼教工作者一项首要和必不可少的任务。在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小游戏 ,这些游戏有着浓厚的趣味性,广泛的地区性和独特的民族性。不少人认为认为,玩民间游戏太土气、太落后,这是对民间游戏的曲解。民间游戏是民族传统,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正如文艺界通俗歌曲、迪斯科代替不了“民族风”一样,我们幼教界也应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挖掘民间游戏的精华为培养幼儿所用,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大有用武之地。

君不见,当今社会家长们不惜重金为子女购买各种高档玩具:声控、电控、电子等技术玩具,在这种电子游戏的世界里,幼儿虽然获得了广泛的信息,但更多的是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效应:1.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受到限制。2.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3.缺少了在多维的人际关系中成长的环境。4、缺乏锻炼,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而如今的孩子恰恰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因为他们长大后面临的是激烈的社会竞争,工作、学习、精神压力都很重,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怎么来融入社会、参与竞争呢?

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现时的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民间游戏增强幼儿体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间游戏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阳光、空气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新鲜空气中有充足的氧和负离子,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幼儿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孩子们感冒咳嗽的少了,免疫力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压力、温度和湿度对幼儿产生刺激,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阳光的照射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紫外线还能促使维生素D的正常吸收,促使骨和软骨的骨化和正常生长,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

由于幼 儿受年龄、性别、兴趣爱好不同的限制,其喜欢的游戏也各不相同。于是,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我们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伙伴,例如:我们北方流传的“打宝”、“弹珠”、“夹弹子”等游戏,受到男孩子们的喜欢。特别是“打宝”的游戏,几张硬纸壳剪成圆片片,印上图案,也有的用烟盒折成三角玩,三五成群一玩就是个把小时,百玩不厌。调查中发现,孩子们有的是喜欢好看的图案,有的是喜欢扇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更多的是喜欢好胜,符合学前儿童的竞争心理。 女孩子们则喜欢“跳皮筋”、“跳格”、“打沙包”等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可以边说儿歌边跳,玩法上从易到难,提高了玩的兴趣。边说边跳则可以锻炼跳的动作和节奏感,玩得快乐。此外,玩沙、玩水、玩胶泥,更是男孩、女孩都喜欢的。

为了让幼儿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每天除了在固定的主题活动、户外活动时间进行各种民间游戏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各种零散间隙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课间时有许多零散时间,可选择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游戏,穿插在零散的时间进行。如“翻绳”、“转拉线陀螺” 、“找东南西北”、“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等,使幼儿一日生活中减少排队、等待时间,使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由于孩子们的兴趣不同。

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进行锻炼,我园还积极做好家长工作,得到家长的热烈响应。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到户外、来到田园边,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玩各种家长们小时候也曾经玩过的民间游戏。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仅愉悦了孩子们的身心,促进了孩子们机体健康成长,而且家长们也找回了童年的乐趣,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其次,民间游戏种类繁多,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一是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民间游戏多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大肌肉动作。“跳绳”、“跳皮筋”、“跳格”、“打电球”、“荷花荷花几时开”等游戏都可以发展跑、跳、投、躲闪等动作,可增强幼儿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例如:奔跑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脉搏输出量增加,促进幼儿心血管的正常发育。“挑棍”、“抓籽”、“夹籽”、“抓包”、“弹球”、“跳格子”、“背月亮” 等是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配合协调,使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抽七打八”、“踩高跷”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 幼儿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翻绳”、“夹弹子”等游戏发展了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

二是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语言本身是一种概括化的符号,是代表一类事物的象征。幼儿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而是学习用组合的方式把语言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工具。民间

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而且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噼呖吧啦翻跟头。”又如游戏“拍大麦”中,“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拍大麦。”两人边念儿歌边拍手,使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三是可以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游戏的规则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每个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幼儿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幼儿从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例如:游戏“城门几丈高”,它的规则是,每个幼儿边念儿歌边一个一个从“城门”下钻过。但是,顽皮的幼儿难以遵守,老师请幼儿讲讲游戏的规则。顽皮的孩子为了能再次参加游戏而只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幼儿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用规则协调关系。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 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

再次,民间游戏的开展,有助于消耗幼儿体能,增强幼儿的食欲。

民间游戏的开展,消耗了幼儿的体能,增加了幼儿的食欲,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以前,常常遇到家长们诉苦,孩子食欲不好,一口饭含在嘴里咽不下去,每餐要大人费很大的力气哄着孩子吃,很令老师和家长烦恼。自从家园开展民间游戏后,孩子们的运动量加强了。因为民间游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练习跑、跳等基本动作的游戏,再加上孩子们从室内来到室外, 活动范围宽阔了,自然增加了运动量,消耗了幼儿的体能,使机体产生饥饿感,孩子们吃起饭来也就有滋有味,不用老师家长催促,吃得干干净净。也正是由于孩子们玩民间游戏后产生的旺盛食欲,使食物被充分的消化吸收,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自此,孩子们吃得下,睡得着,身体越长越棒。

在民间游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往,他们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美好的。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幼儿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它是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愿我们的一点实践经验带给您一点启发,愿我们的民间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民间游戏之我见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民间游戏之我见》,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化成了一种发展潮流,幼儿园也逐渐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就游戏来说,各种高档玩具进入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居了解,大多数城镇幼儿园都通过各种高档玩具或教师自制的玩具来满足孩子们的游戏欲;而农村的幼儿园,为了向城镇靠拢也不惜忍痛购买一些高档玩具。幼儿甚至让幼儿从家里自带电动玩具。他们虽然能使幼儿获得广泛的信息,发展幼儿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但同时也给幼儿带来负面效应。如:身体素质差、积极主动性差,缺少了在多维的人际关系中成长的环境等。而民间游戏是民间传下来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代表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曾给我们带来多少童年的欢乐。而在如今的幼儿园,民间游戏已经消失了。

有人认为玩民间游戏太土气,太落后。其实这是对民间游戏的曲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仍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这是由民间游戏的特点所决定的。民间游戏有以下特点:

一、 幼儿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有些游戏能够代代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他们玩中乐、乐中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 幼儿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它往往不受人数、年龄、场地和时间局限,不论何时何地,幼儿可以利用点滴的时间自由的玩耍。

三、 幼儿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取材方便,简便易行

幼儿民间游戏有的是徒手进行的,甚至只用幼儿 >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个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玩。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如:小石子、小木板。这些随处可得的东西便可是使游戏开展起来。

四、 幼儿民间游戏易学、易会

幼儿民间游戏是民间孩子自己创编的活动,儿童在民间游戏的进行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游戏的选择、角色的分配、玩具材料的准备到游戏情节的发展,都由儿童自己来完成。

五、 幼儿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由于民间游戏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有的儿歌一般都是当地的语言,这些都使得民间游戏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性。

基于以上认识,以及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幼儿民间游戏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幼儿可以通过玩民间游戏来培养体育、艺术、社会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一、 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大自然能够愉快人的身心,而大多数民间游戏是在户外活动场地进行的,这样可以使幼儿尽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新鲜的空气,沐浴充足的阳光,促使幼儿机体的健康成长,幼儿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如:在草地上“推小车”,在泥地上“跳格子”、“跳皮筋”,在花园里“捉迷藏”等,孩子们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中,顽强的接受外界的变化,促使幼儿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减小感冒咳嗽率,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在幼儿园常见一些幼儿不是摔坏了胳膊就是跌断了腿,协调能力也很差,要消除这些症状,除了在体育课上进行锻炼外,让幼儿玩民间游戏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法。它能较好地发展 幼儿的基本动作,可憎强幼儿大小肌肉的发展,增强心肌收缩,使脉搏输出量增加,促使幼儿心血观正常发育。“挑花线”游戏,用一根绳子,经过幼儿的小手饶,勾、拨、翻后,课题变成好多形态的物体,这样即锻炼了幼儿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能力,幼儿玩的又开心。“金锁银锁”、“背月亮”等游戏,使幼儿的手、口、脚动作灵活协调。“抽出七打八”、“斗鸡”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促使幼儿骨骼肌肉的发展,也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而且还促进了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还有利于幼儿食欲的增加。如:游戏“背人”幼儿在背、跑、跳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体能,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

二、 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韵律感、节奏感及表演能力的培养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有一部分民间游戏配有童谣。童谣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口头文字,其音乐性就表现在它语言的韵律美几鲜明的节奏感上,通过双声、叠韵、双关、谐音、对仗等手法。使童谣唱唱起来悦耳动听,具有一呼百应的同伴呼应效果,再配上游戏的动作,那就更受幼儿的欢迎了,幼儿即感受到了韵律的美又满足了幼儿的游戏欲。流传千年并因时因地变异出版本的《狸斑童谣》就是“小儿联臂踏足而歌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又如:游戏“追虫虫”、“虫虫飞”它配有儿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念起来朗朗上口。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又满足了幼儿好动,好玩,好说的心理特点。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表演力

好模 仿,好表现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民间游戏为幼儿的这一点创设的环境尤为突出。民间游戏中的儿歌是表演不可去少的道具。它有渲染气氛使幼儿的表演能力得以发挥的功能。如明间游戏“推小车”中的儿歌。做民间游戏时,幼儿两人一组,一个扮推车人,一个扮小车,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添入儿歌后,幼儿边推小车边念儿歌,适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不单单集中于小车,使其推小车格外轻松。在愉快的气愤中“买蛋糕“,加上周围幼儿

的配合,一唱一和,使此游戏情趣颇足,同时培育了幼儿的表演能力,游戏也充满了生活气息。

三、 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

幼儿民间游戏可以丰富幼儿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识,扩大其知识面。大多数民间游戏都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歌谣包含着许多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如“荷花荷花几时开?“(二月开)”二月不开几时开?)(三月开)至六月(六月荷花朵朵开)这首儿歌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不但训练幼儿的反映能力,又使幼儿懂得月份的排列进行,不但训练幼儿的反映能力,又使幼儿懂得月份的排列顺序和荷花开放的时间,在说说玩玩中,让幼儿又快又好的接受知识。

幼儿民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对于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尤其是对小班的幼儿,作用更为突出。首先,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不仅 仅是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说话胆量的锻炼。在民间游戏中,幼儿处于放松的状态,心理上没有压力,可以大胆的说话。其次,在民间游戏中,有丰富的“说”的材料,可以使幼儿有说的内容,有想说的愿望,着大大提高了幼儿口语发展的速度和效率。此外幼儿民间游戏还可以发展幼儿的听力、观察力、判断力。

四、 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需要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这需要从小加以培养。研究表明:积极伙伴之间的社会化更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在民间游戏中幼儿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有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名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推小车》、《炒黄豆》、《拍大麦》、《城门几丈高》等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之间的语言交往随时进行,促进了幼儿社会语言的运用。民间游戏中也有约定俗成的规则,幼儿在游戏中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富有儿童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这会促使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人数或多或少了,玩具不够了,大家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不一致等。通过游戏伙伴的相互模仿、相互协调、幼儿学会了遵守规则、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了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游戏中,每个幼儿都不断的更换角色,游戏伙伴中会很自然的产生“领袖”,这些“领袖”也会很自然的被淘汰,这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同时也教育幼儿要平等待人,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克服任性、独享等不良习惯。

民间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 的游戏生活,更重要的是幼儿在这些民间游戏自由、轻松的玩耍过程中,促进了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21


弹 球

游戏目的

锻炼幼儿手指的小肌肉。

游戏准备

乒乓球(或塑料球)五只。

游戏方法

事先在地上画一个直径为20厘米左右的圆圈,在离圆圈3米左右处画一条直线,将五只乒乓球(或塑料球)并摊效在线上。由一幼儿做裁判,其余两名幼儿轮流用食指或拇指弹五次球,边弹边念民谣。最后由裁判宣布能五次准确弹球进圈的人为赢者。

游戏规则

弹球时两名幼儿应轮流进行。

建议

乒乓球(或塑料球)也可用废纸揉五个纸团代替。

附民谣

头一弹,二保安,

三连环,四过关,

看谁五次弹进圈。

挑 小 棒

游戏目的

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培养幼儿观察力。

游戏准备

冰棍棒一捆(20根左右)。

游戏方法

两至三人为一游戏组,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出先后。游戏开始,第一个幼儿把冰棍棒竖在手里,然后散在桌上,手拿另一根棒,去挑桌上的棒,但不能碰别的棒,如果碰到就算输。大家轮流游戏,直至桌上的棒挑完后,数一数谁挑得最多,以数量多少决定胜负。

蹬腿比赛

游戏目的

锻炼大腿的力量,促进大腿肌肉的发育。

游戏方法

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在地上,伸出双腿,脚底对脚底。游戏开始,两人用力蹬对方,蹬倒对方者得1分,两人同时倒地或都不倒地为平局,不记分。

游戏规则

1.蹬腿时,双手不能撑地,也不能按在腿上,否则算输。

2.双方脚底不能蹬对方其他部位。

建议

此游戏宜在草坪或垫子上进行。

民间游戏――22


黄鼠狼拉鸡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的灵敏性。

游戏准备

场地上画一分界线。

游戏方法

一名幼儿扮“黄鼠狼”;一名幼儿扮“小狗”;其他幼儿扮“小鸡”,成一排蹲在离线1米远的地方。

游戏开始,“小狗”边走边轻轻地摸“小鸡”的头,同时念儿歌。念完后,“小狗”蹲在一旁,“小鸡”闭上眼睛,装睡。“黄鼠狼”轻手轻脚地摸进来拉“小鸡”,被拉到的“小鸡”发出“叽叽叽”的呼叫声,“狗”听到叫声,迅速“汪汪”叫着去救回“小鸡”。游戏可反复进行。最后,看黄鼠狼一共拉了多少只小鸡。

游戏规则

1.“小狗”要听到“小鸡”呼叫后才能追。

2.“黄鼠狼”把“小鸡”拉过分界线后,“狗”就不能再救了。

建议

此游戏适合中、大班幼儿。

附儿歌

打、打、打更了,

灯灭了,睡觉了,

黄鼠狼要偷鸡了。

点 豆 豆

游戏目的

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反应的灵敏性。

游戏方法

两人面对面坐着。甲幼儿伸出右手,手心向上;乙幼儿用右手食指在甲幼儿手心中一边点一边念儿歌,念至最后一个字时,迅速收回手指,甲幼儿则收拳抓其手指。如抓不到,再来一次游戏;如抓住了,互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规则

必须等儿歌念完后才能把手指收回。

建议

此游戏适合小班幼儿。

附儿歌

点点豆豆,

红豆绿豆,

你拿我拿,

一抓一大把。

顶 锅 盖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发展幼儿观察、记忆力。

游戏方法

请一名幼儿蒙上双眼,两手掌张开,手心向下,其余幼儿(七至八名)的手指触在蒙眼人两手掌中。

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念到儿歌最后一字时,蒙眼人立即关住手掌,幼儿则同时将手指抽出,谁的手指被捏住,就叫蒙眼人猜出他是谁,如三次猜不出,就要向大家行礼或表演节目。然后交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规则

1.蒙眼人必须等儿歌念完后才能把手掌关住。

2.蒙眼人可根据幼儿的声音或摸他的身体判断是谁。

附儿歌

顶锅盖,油炒菜,

辣椒辣了不要怪。

呼(做吹气状),一口气,

呼(做吹气状),二口气,

一,二,三。

谈谈民间游戏的传承


导读:在幼儿园中开展民是游戏,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需要、一种新的体验。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民间游戏中得到成长,使得民间游戏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财产可以得以延续,让从民间来的游戏,重新回到民间,并在我们民族的世代传承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在民间各地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民间游戏,它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在那遥远的童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时间便和邻居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院子里玩踢毽子、跳房子、捡棋子的游戏。但渐渐地,这些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电视、电脑、影牒等高科技产物走进了家家户户,现代的孩子们也更钟情于这些新奇的高科技电子玩具(如遥控玩具、电子宠物、游戏机等)。而在一些幼儿园教材中的体育游戏虽然也具有一定的锻炼目的,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进行安排,但却没有民间游戏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等特点……

第一、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简单。

民间游戏即使需要的玩具也比较简单廉价,多是以废旧物品替代即可。如抓子游戏可用石子或棋子,用塑料袋、鸡毛、毛线可做成毽子等。

有的游戏只需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三五成群地玩得很开心,如“配手心手背”“背人”“炒黄豆”“编花篮”等。

第二、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与民间文化特色。

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有些游戏能够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

如女孩喜欢的跳皮筋,边念儿歌边跳,玩法上从一根到两根、三根,位置由低到高。儿歌的内容常常是诙谐逗趣的或者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边念边跳不仅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锻炼跳跃的动作和节奏感,增加幼儿的肺活量。有时缺少同伴还可将绳子套在椅子上、树上……此外,玩水玩沙更是孩子们的最爱。

第三、民间游戏对促进幼儿发展有独特的作用。

一是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民间游戏多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大肌肉动作,跳绳、跳橡皮筋、跳格子都可以发展跑、跳、平衡、单双脚站立等动作,翻绳、抓子、夹子等都是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

二是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民间游戏有许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幼儿共同进行的,同伴之间协调配合,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如编花篮,需要大家一齐说一齐跳,才能进行游戏。

还有些游戏需分组进行,并有一定的游戏规则,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

由此可见,民间游戏的种种优点与潜在的发展空间,使得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如何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的活动互相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在体育活动中结合练习幼儿的基本动作,安排相应的民间游戏进行复习巩固,使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锻炼技能,发展动作。这时游戏内容需要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进行选择,如小班幼儿应选择游戏内容较简单或有辅助玩具的游戏(如捉迷藏、吹泡泡等),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愿望。而中、大班幼儿就应选择活动量较大、内容较有竞争性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我们都是木头人等)。

二、在户外小型分散游戏中的选用。户外小型分散活动一般以玩运动器械、小型体育玩具和小游戏为主。这其间,一般可以安排一些活动量适宜,或是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精神的民间游戏。例如,“滚铁圈”、“踩高跷”、“踢毽子”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寻找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规则、改变玩法。

三、把民间游戏安排在室内的活动区角自选游戏中。如“抓子”、“挑棍”、“扔口袋”等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

四、利用零散的间隙时间做民间游戏。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活动间隔时有许多零散时间,可选择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游戏,穿插在零散的时间进行。如“翻绳”、“转拉线陀螺”、“东南西北”、“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等,使幼儿一日生活中减少排队、等待的时间,使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在幼儿园中开展民是游戏,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需要、一种新的体验。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民间游戏中得到成长,使得民间游戏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财产可以得以延续,让从民间来的游戏,重新回到民间,并在我们民族的世代传承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让民间游戏重新走入孩子的生活》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游戏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的民间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