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他没洗手!老师,他玩水!老师,他不排队......
幼儿期是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形成的一些习惯,且习惯牢固。而在幼儿园中,幼儿洗手入厕是自我服务和锻炼自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关于洗手的难题
幼儿园洗手常规基本要点
1.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穿长袖衣服的时候知道撸起袖子再洗手。
3.知道什么时候或做什么事情前后应该洗手。
4.知道节约用水,洗手后将水龙头关紧。
5.能够按照顺序排队洗手。
6.擦手可以摘下毛巾,正确擦手!
教师的注意事项
1.创设良好的盥洗教育环境 。
通过对幼儿盥洗室创设公共区域的环境挖倔,发挥公共区域的教育作用。如:老师采用大小不同的圆点从大到小有秩序地排列,提醒幼儿自觉养成人多排队的好习惯。
2.采用生动有趣的教育形式。
避免空泛的说教,教师可以在幼儿盥洗时,录下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通过录像,引起大家共同探讨,参与解决在盥洗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幼儿对良好的盥洗习惯培养的意识。
3.发挥榜样的力量。
同伴是幼儿观摩学习的榜样,我们在幼儿中树立良好的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采用一帮一的形式,激发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4.开展适当的行为强化。
我们采取做值日生、做哥哥姐姐等形式。表扬在盥洗时表现出正确行为的幼儿。
5.多种教育的整合。
爱玩水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教师在来园活动时可适当地给其提供玩水的机会和条件。如:为动植物换水,浇水,清洗小盘子等。
6.家园共同教育。
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盥洗习惯培养的要求及方法,使家园教育保持同步,形成合力。
问题及策略
教师可以这样做
1.托小班幼儿洗手时总是玩香皂和水,怎么办?
当我们观察到孩子喜欢玩泡泡,那就设计一个吹泡泡的游戏,探究一下什么样的肥皂水更容易吹泡泡,能吹出大泡泡。
当我们观察到孩子是对水流更感兴趣,那就给予幼儿玩水的机会,在天气好,温度允许的时候,提供水、容器,让孩子自己感受和水的亲密接触的过程。区分开“玩水、玩泡泡的时间″和“洗手的时间”。
2.孩子洗手总是忘记排队怎么办?
可以在洗手池附近的地面上贴个小标志,比如小箭头、花、泡泡、石头等,并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和口吻说:我们都是小蜜蜂,找到小花快站好,引导幼儿在洗手的排队标志上站好。
3.怎样教幼儿撸袖子?
教孩子卷袖子
卷,卷,卷卷卷,左个,右一个
卷出两个卷心菜。做好准备来冲水
当然,还有老师可以在洗手之前说:我们一起来变个小魔术,大家一其把长袖变短袖,看谁有办法呢?
儿歌分享
(一)
打开水龙头,淋湿小小手;擦擦小肥皂,相对搓搓手。
手心对手背,相互搓一搓;互握大拇指,相互转转转。
指关节弯弯腰,掌心上面来搓搓;手腕洗一洗,龙头冲一冲。
关紧擦干净,细菌全跑掉。
(二)
打开水龙头,小手冲冲湿
关掉水龙头,抹上小肥皂,左手亲一下,右手亲一下。
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手指丫丫也要搓。
双手握握搓一搓,拇指转转搓一搓,指尖关节搓一搓,握紧手腕搓一搓。
打开水龙头,泡泡冲冲走,毛巾擦擦手,关掉水龙头。
(三)
两只小小手,快来洗个澡,手心手背搓一搓,别忘用水冲一冲;
洗完手再甩一甩,一二三,三二一,小手对我微微笑。
教师可以告诉家长什么
1.宝爸妈要做好榜样与示范。在孩子上幼儿园前,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争取可以一起洗手。
2.可以定制属于自己与孩子的洗手小游戏。
3.宝爸妈们要多多给予孩子耐心,用孩子接受的方式提醒孩子洗手,不要总是呵斥或者指责。
4.可以借助绘本或者画画向宝贝形象的描述出,不洗手的危害,细菌的样子等。
5.可以和孩子一块比赛、监督,看谁的洗手方式最正确,洗的最干净。
6.要多多了解宝宝不爱洗手的原因,一旦发现宝宝主动洗手要鼓励。
关于幼儿如厕问题
幼儿园如厕常规基本要点
1.逐渐学会自理大小便,避免大小便在衣裤上和将大小便弄到便池外。
2.中班开始能学习自己擦大便,并按提醒取纸,不浪费。
3.便后记住冲水,洗手,并将衣服整理好。
4.能用语言表述如厕时遇到的问题。
5.幼儿在较长的集体活动前,能够主动如厕。
问题分析
幼儿不会大小便的几点原因?
1.新的生活环境不适应(在家经常有移动的小马桶)
2.老师的不熟悉(不熟悉老师、不知道怎么叫老师)
3.生物钟的改变(作息的改变)
4.服裝的不便(难以穿脱的、或在家常是开裆裤)
5.玩的忘乎所以
6.家里用习惯了尿不湿(小便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7.教师大声呵斥或经常语言强化幼儿出现的问题,导致幼儿紧张、恐惧等。
教师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良好环境的创设,让环境起到隐性的教育功能。
丰富的环境既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养成良好如厕习惯的重要性。如:幼儿如厕后及时提高裤子。在便池上方粘贴不同的标志,提示幼儿按男女如厕,节约用纸方面教师也将用纸量和折纸的方法照成照片。
(二)开展如厕健康教育,让健康知识深入幼儿内心。
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是如厕课题更好开展的前提,如小班社会“学习自己如厕”。
(三)抓好随机教育,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如厕习惯
1.进行了“宝宝在家如厕情况”的问卷调查,仔细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如厕环境,利用标记、语言进行暗示,使幼儿消除恐惧,能够在幼儿园里主动入厕。
2.幼儿如厕拥挤,我们在幼儿的小便池、洗手池旁贴上小脚印。
3.幼儿如厕没有养成洗手的习惯,教师可以运用听故事、念儿歌的形式向幼儿进行卫生教育。
4.幼儿不能便后独立整理衣裤,要耐心教给幼儿正确的整理衣裤方法,多观察、关注,提醒和帮助幼儿将衣裤整理好,平时加强练习。
5.便后幼儿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擦拭,不能掌握正确的用纸量。 我们教会幼儿从前向后的擦拭方法,对于小班幼儿,每次等他们擦完以后以教师还以“看看小屁屁干净不干净”为由检查一下,给予幼儿需要的帮助。
(四)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入厕心理。
1.対幼儿进行性别教育,教育幼儿尊重他人的隐私,要求幼儿按男女分别如厕,在他人如厕时不进行窥视,尊重他人的如厕隐私
2.教育幼儿不歧视大小便失禁的幼儿。将孩子带入到寝室更换衣裤,不要当着全班幼儿的面进行。同时和家长达成一致,请家长遇到此类情况时也不要在众人面前训斥孩子。
五、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如厕行为习惯
(一)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把对孩子如厕方面提出的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告知家长。请家长配合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商量对策。
(二)家园同步教育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家长在家里要让幼儿养成独自如厕的好习惯,对幼儿提出与幼儿园相应的要求,让他们学习正确如厕的方法。
(三)通过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文明如厕习惯的重要性和方法”及相关知识。
(四)邀请保健老师为家长开设相关知识讲座,及时有效的让家长了解一些培养幼儿文明如厕的措施与方法,配合幼儿园帮助幼儿在家也能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问题及策略
教师可以这样做
1.如何教幼儿如厕?
通过短小的故事、木偶剧和小话剧帮助幼儿理解:不能随便大小便,男女有别(拉拉和小波;小猪鲁鲁的裤子)
2.营造轻松温馨的如厕环境。如:给冲水按钮加个小装饰。;合适的位置贴上一个小脚印;将小便池装饰成小靶子等。
教师可以告诉家长什么1.提供适合孩子使用的如厕用品。
2.明确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3.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自主如厕。
4.不要给与孩子压力。
5.在活动前后提醒幼儿自己如厕和洗手。
6.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想要如厕的想法
案例分享
小敏是小班的孩子,在一次积木区活动后,老师发现她尿在了裤子上,所以提醒小敏:“宝宝,以后有小便了记得早点上厕所,不要玩忘记了,裤子湿了很容易感冒的。”但是,第二天小敏的外婆找到老师,说小敏在家不敢上厕所,质问老师是不是训了小敏。
原来,老师发现,幼儿园的厕所有一个台阶,而小敏的个子比较小,上去之后,拉着扶手感觉像要掉下来的样子,看起来好像很害怕。小敏因为来没有用过蹲坑,同时扶手又有点高,导致对上厕所这件事有了恐惧心理。后来,幼儿园在原来的隔板上再挖几个高低不同的小洞,让不同身高的子都能如厕。加上如厕步骤图和肢体游戏锻炼,两周之后小敏再也没有尿裤子的情况了。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了解,教师的观察与做法,与在幼儿园是否敢大小便至关重要,幼儿的习惯不是一蹴而成,而是靠家园双方共用的、长久的培养而得!
睡眠是孩子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午睡对孩子的健康十分重要,它能消除孩子上午活动造成的疲劳,使孩子的神经系统、骨骼和肌肉、内脏器官得到休息,从而保证孩子下午活动的精力。
幼儿园午睡常规基本要点
1.睡前上厕所,进入睡眠室后尽量保持安静轻声。
2.幼儿自己顺序脱衣服,叠放整齐并放在指定位置。
3.上床前,将拖鞋脚尖部分超前,放整齐
4.睡姿正确:侧卧式或者仰卧式,不要趴着睡或者蒙头睡。
5.能够独立入睡,不影响他人。
6.安静起床,迅速穿好衣服和鞋袜且穿衣顺序正确。
教师的注意事项
1.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
2.入睡前要检查幼儿是否带了异物,比如玩具、皮筋等进入睡眠室。脖子上是否有过紧的饰物,女孩子头上的发卡是否已拿下。
3.新入园的幼儿可能不熟悉环境,难入睡,老师可以轻抚或轻拍幼儿,或者提醒旁边的孩子安静入睡。小嘴巴不说话,小眼睛闭闭好。
4.午睡过程中巡视,留意幼儿是否小恒频繁,排除尿路感染、感冒发烧等况。
5.查看幼儿的被子是否盖好,是过冷或过热等
6.如有幼儿惊醒啼哭,老师要及时安拥抱,用手轻拍幼儿背部。一旦发异常,及时联系保健老师处理。
7.三开三关工作要做好。第一次在幼儿进入睡眠室之前开窗通风,幼儿进入睡眠室开始脱衣服了关窗;第二次为幼儿入睡时可开窗略开透气,起床穿衣时关闭;第三次在幼儿离开卧室时开窗,消毒前关窗。
问题与策略
(一)孩子午睡咬被子、玩东西怎么办?
1.在孩子情绪还没有完全稳定的时候,教师可以允许习惯的存在,当孩子情绪稳定以后,教师在孩子不经意间或者分散其注意力时拿去幼儿所要玩弄的物品。
2.当孩子已经有辨识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像幼儿提出要求,帮助改变。
(二)小班孩子睡觉总是需要有人陪着怎么办?
1.可以将多个小朋友的睡床集中到一个区域,并有足够宽广的视野看到所有的孩子。
2.观察和了解孩子不愿意自己入睡的原因,措施针要有针对性。
3.对于因为想家人而无法入睡的孩子,老师可以让幼儿带一张家长的照片让幼儿心理得到安慰。
(三)幼儿中午不午睡怎么办?
分析原因:
1.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用不正确的方法强制孩子午睡,使孩子对午睡产生了反感,不肯午睡。
3.睡前孩子听了兴奋的故事或做过于兴奋的活动。
4.幼儿精力旺盛,运动消耗精力小。
5.睡眠的环境过于花哨、不安静、温度不适宜、空气不清新等。
应对方法:
1.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幼儿午睡习惯。
2.调整班级中不利于幼儿睡眠的因素。
3.教师可以适当的陪伴幼儿。
4.户外活动期间可以适当增加幼儿体能活动,消耗精力。
5.睡前不要剧烈运动,睡前做安静活动。睡前大量运动会造成孩子的神经系统高度兴奋。
6.睡前不要训斥孩子。睡前训斥孩子容易造成孩子情绪压抑。
7.睡前适当夸奖孩子的优点。
建议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午睡习惯
1.通过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午睡的重要性。
2.合理安排孩子的睡眠时间 要想孩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家长首先应该安排好孩子的睡眠时间,让孩子尽量早睡早起。
3.按时午睡 要想孩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家长每天要合理地安排孩子的生活,按时安排孩子午睡。
4.坚持午睡 要想孩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家长还要让孩子每天坚持午睡。
5.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或体能锻炼的时间,保证幼儿可以适当的消耗体力。
6.营造午睡环境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家长还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午睡环境。比如拉上窗帘让光线暗一些;大人的动作、言语要轻,让室内尽量安静一些。
儿歌分享
1.穿鞋儿歌
两只小鞋子,一对好朋友;
穿对微笑,点头拉手;
穿错生气,撅嘴歪头。
一双鞋,好兄弟,
头靠头,并一起。
2.扣扣子儿歌:
小扣子钻山洞喽!钻过一个洞,探出小脑袋,
钻过两个洞,露出小脸蛋;钻过三个洞,
钻过四个洞,哈哈,钻过6个洞,衣服穿好啦!
3.睡觉前的儿歌
小被子,整理好,小宝宝,要睡觉,
上床之前去尿尿,这样才能睡得好。
4.起床穿衣儿歌
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
出洞洞,吱溜吱溜上房子。
先把外衣撩起来,秋衣塞平放进
拇指插入秋裤里,双手拽住往上
前前后后都提好,看我不露小肚皮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班级常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班级整体的面貌,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开展的质量。环境作为一种“隐形教育课程”,对处在身心迅速发展阶段的幼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常规环境可以无声的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生活习惯,对培养幼儿社会规则意识和自我能力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
本文小编收集了生活常规和游戏常规的环创参考图,老师们在制定自己班级的常规环创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针对有目的的创设,不能为了创设而创设。以下给大家一些参考可借鉴学习。
生活常规环创
?1.饮水提示与记录
喝水墙的功能是记录幼儿每天的喝水量是否达到幼儿每日对水的需求量,老师通过此墙面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班级每位幼儿的喝水情况,减少集体饮水时的拥挤、磕碰、接水少等问题。
?2.入园&离园常规
通过图片的方式告知幼儿入园和离园需要做哪些事情,如:早入园时首先需要跟老师打招呼,其次接受晨检,进班后洗手放水杯,最后和小朋友进行晨间自主游戏;离园时也一样首先要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及个人物品,并将自己坐的小椅凳搬回原位,临走前跟老师说再见。
?3.午睡常规
?4.擦嘴常规
?5.洗手常规
?6.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的创设是提醒幼儿在园一天各个环节常规应注意的问题,如午睡时要安静;喝水时要排队;上课回答问题要举手;区域结束后要整理玩具;进餐时要保持安静,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粮食等。
游戏常规
?1.选区常规
进区前的选择,之所以会有“今天去哪玩”的进区常规要求,主要是记录幼儿一周以来的游戏选择情况,另外是防止幼儿抢区、串区等现象的发生。
?2.区域游戏常规
创设区域游戏规则即建立良好的区域游戏常规旨在让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在活动中不妨碍同伴游戏,并能和同伴友好相处;爱护玩具,游戏结束后能物归原处,保持区域内干净整洁,以下是各区游戏时的常规要求,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游戏常规要求。
阅读区
建构区
娃娃家
自然角
美工区
数学区
角色区(美食厨房)
角色区(舞台梦想)
角色区(小医院)
早晨,宝宝不喜欢回答问题或进行选择;或者,他会做出你不同意的选择。事实上,你只要用他熟悉的起床常规引导他就行了。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宝宝可以从各种信息中得到不同的信号,比如看电视,宝宝经常看的节目时间都是相对固定的,电视可以帮助他准确地报时,当动画片开始的时候,就是妈妈回家的时间,当《新闻联播》结束的时候,爸爸该下班了,晚饭也该吃了。当看完一集电视剧的时候,该洗脸漱口准备上床睡觉了。这种有规律地重复的电视节目,在宝宝看到,除了具有欣赏娱乐的功能外,还是自己小小的一个生物钟呢!另外上床睡觉也应建立常规。这个常规的开始可以是洗澡或刷牙,由此宝宝会知道快要睡觉了,慢慢安静下来,并准备铺床。你可以在床上给他读书,然后哼些摇篮曲,定下第二天的计划。
有规律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幼儿对“时间”这个概念有一个了解,他可以分清“以前”和“以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做好预防工作
造成孩子春节期间睡眠不规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春节里难得放松的爸妈们的生活节奏改变了、小孩的作息习惯被打乱了。知道这一点后,爸妈们就要提早做好准备,不要让大人不规律的生活影响到孩子。
不忽略孩子在假期的前几天可以适当地让孩子放松一下。晚上晚睡一会,早晨适当晚起,但是在节假日的最后几天一定要提前和孩子一起进入正常的休息日程,早睡早起,恢复往日的作息时间。
有时家里来了客人,大人想陪客人多聊会儿,可在孩子入睡后进行自由的交谈。孩子睡觉的房间应尽量保持安静,不要在孩子的房间大声说话,以免孩子被惊醒,很难继续入睡。
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
睡前尽量避免做一些剧烈的活动,可以陪着孩子做些能平静情绪的游戏,比如到了晚上就和孩子一起画画、拼图、摆积木,很多家庭坚持的睡前阅读也是很好的亲子活动。多做一些安静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入睡。
在假期的最后几天,可以和孩子一起稍微早点入睡,第二天早点起床,让孩子提早适应节后的生活,以免造成上班后早晨的忙碌。
睡觉之前,放点轻柔的音乐,妈妈用温柔的声音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意识到假期结束了,要慢慢进入正常的生活轨道了。入睡前一定要让孩子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即使孩子有时不能按照大人的意愿按时入睡,也不可在睡前批评或是打骂孩子,孩子带着糟糕的心情是无法安稳入睡的。
白天适当增加运动量
春节假期趁着天气晴暖的时候,白天多带着孩子进行一些户外活动,这样孩子白天睡眠减少了,活动量增加了,就有利于晚上的睡眠。很多爸妈白天忙着应酬客人或是做自己的事情,对孩子不管不问,让孩子白天多睡觉,到了晚上孩子肯定难以入睡,这样对孩子的生物钟也有不好的影响。
提前沟通,让孩子主动接受
爸爸妈妈可以在节日的最后几天时间里,告诉孩子:“还有两天,咱们的假期就结束了,爸爸妈妈就要上班了,你也要上幼儿园了,咱们晚上要早点睡觉,这样你才能第二天早点起床,才会第一个到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大家都想你了,你说好不好?就要上班了,妈妈真高兴,因为又可以做我喜欢的工作了。”
家长可以将这种信息提前传递给孩子。顺便告诉孩子自己很期待上班的生活,让孩子从思想上先接受假期就要结束,就要开始上幼儿园这样的事实。孩子思想上接受了大人的意见,行动起来就会很高兴,也就会相对早点入睡。
和孩子玩游戏,让孩子遵守一些禁忌或规矩,让孩子学习一些他该学习的习惯,让他在效果上能更听话一些,不失为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希望父母们亲身经验以下游戏,多点原创游戏,建立孩子的规则感。
孩子到了三四岁,活蹦乱跳,开始懂事了哦!可是,这时候,妈妈会发现孩子好调皮捣蛋,有些时候还很过分,可是孩子自己是不知道做得不对的。怎么回事?你需要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和认识规则了!
1、如果他老是无视你的“不”
当淘气的宝贝直冲向大街,而你在后面喊破了嗓子“停停停”,他也毫不理会,当好奇的宝贝拿起拿案板上锋利的尖刀,尽管你在一旁快要吓死了地“不不不”,对他来说却只能激起更大的“挑战”欲望……必须承认,当“不行”用得太多了的时候,它们便无异于一堆白色噪音了!
不妨试试这个游戏——
我和孩子以及他的小伙伴一起玩儿这个游戏:随着音乐,大家做各种事情,看书、跳舞、蹦跳等等,突然,我关掉音乐,并喊“冰棍儿”,此时不管你在做什么,都必须保持当下的状态不能动,就像冰棍儿冻住了一样。在他们喜欢并习惯这样的“速冻”之后,我尝试去掉音乐,直接喊“冰棍儿”来“速冻”他们。孩子很喜欢这样的游戏,即便在非游戏时间,他们也愿意因为“冰棍儿”而保持不动。于是,我把“不行”“不许”这样的词留给那些非紧急的情形,比如果果要多吃一块饼干或者他在玩闹的时候抓我的头发。而“冰棍儿”则变成了我们的安全词——因为它能使他真正停住,而更是因为它和有趣的游戏联系在了一起。每当我喊“冰棍儿”的时候,果果就不会再忽略我。最重要的是,这使得我能有足够的时间去阻止他企图触碰的危险爆发出来。
解析:在生活中,许多家长也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听话。在很多人眼里,孩子的好与坏,可用听话与不听话来衡量,把“听话”与叛逆对立起来是不妥当的。从儿童心理学来讲,孩子太听话或者太叛逆,都是不正常的。实际上,我们这里的“听话”,不是什么都听父母的,而是希望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
2、如果他不太喜欢分享
孩子不喜欢分享真是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分享”或者“轮流”通常出现在他们正在拥有一样自己很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因为自己喜欢,所以不愿意松手,因为不愿意松手,于是出现了“该×××玩儿一会儿了”的情形……
不妨试试这个游戏——
我们拿出果果爸爸那条很牛仔的腰带,向全家宣布,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戴一会儿这个腰带,但向别人要的时候,一定要说:“你好,我可以戴一下这个腰带吗?”“谢谢”这样的话。于是,爸爸先戴着。一会儿果果就会去找他:“爸爸你好,我可以戴一下这个腰带吗?谢谢!”他就戴上了。过一会儿我去找果果:“宝贝你好,我可以戴一下这个腰带吗?谢谢!”果果很高兴地把腰带解下来给我。没有几分钟,他就跑过来用同样的话请求,我也欣然地还给他。我们还会选用属于我的一条围巾,或者属于果果的一个毛绒小熊来做这样的游戏。后来,当果果在幼儿园或者小朋友聚会的时候,当遇到“轮流”问题时,尽管他仍然不很情愿,但至少他已经能够给出去,并且知道他喜爱的东西还能“轮流”回他的手里。
解析:分享是孩子应该具备的情怀,但是不要急于强求孩子。因为分享对孩子来说还是个很难理解的观念,分享会给他带来不舍、犹豫、酸楚、挣扎、忍耐、克制和坚持等复杂情绪,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却姗姗来迟,当看到别人分享他的东西所产生的愉悦时,他担心自己不再是物品的主人。引导分享还要适度,不要还没做到分享,就让孩子谦让。
3、如果他好奇心太强
家里有孩子,当然,我一定会把消毒液、洗涤剂这类东西锁在柜子里。但像锅啊、面粉啊、调料啊这类东西,它们虽然不是因为危险而必须要锁起来,但我仍然也不希望宝贝乱动。而且,如果所有的东西都锁起来,那也太夸张了。孩子喜欢去发现、去“挖掘”,怎样能够既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能够不让人头疼、不乱糟糟,不让我们因为孩子只是做一个孩子该做的事而抓狂喊叫……
不妨试试这个游戏——
当果果再次趁我不备冲向厨房的抽屉时,我叫住他,领着他,走到刀具的抽屉前对他说:“这个,果果不能动!”然后转向后面搭着几块抹布的绳子对他说:“这个,果果可以动,可以用来擦桌子。”指着装放碗筷的柜子告诉他不能动,指着存放一些草稿纸的整理箱告诉他可以动,告诉他爸爸妈妈的书桌抽屉不是果果的,告诉他书架上任何一本书他都可以拿。整个屋子走了一遍之后,我发现,当他再走向某个封闭的抽屉或门时,就会顿下来想一想,口中念念有词“果果可以动”或“果果不能动”。到朋友家做客也可以用同样的做法,事先把一些重要的禁忌——当然,一定要搭配上至少相同数目的许可——介绍给他,什么他可以动,什么他不能动。这可以为你节省很多为了把他从他不该触碰的东西旁拉走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和时间。
解析:很多儿童非常喜欢问“为什么”,诸如“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人不能像鸟儿一样飞”等等。其实,对于初涉人世的孩子来说,身边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鲜和神秘,在他的心灵中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宝贵的好奇心正是他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探索世界的原动力。
4、如果他出手过于鲁莽
朋友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他带着孩子去看展览,那3岁的男孩儿顽皮地去扭一具塑像的手,结果拧掉了。可你知道吗,那具雕像是200年前的古董,是被用毯子包着、坐着专用飞机从比利时运来的……想起来,就让人一身冷汗!他家被此事纠缠了很久……
不妨试试这个游戏——
要避免这类严重的绝对不该发生的“事故”,我想到了我们看过的一个动画片,那里面的仙女为一只受伤的小兔子疗伤,用她的手指轻轻地点在小兔的腿上,小兔就又活蹦乱跳了。于是,我们外出到某个地方,我就会把一些需要他像仙女为小兔疗伤一样轻轻地、轻轻地、只用一个手指触摸的东西指给他,并随时提醒他:“这个,要用仙女的手指摸!”开始孩子还会有兴趣,可需要他小心的东西太多了,他就会腻烦了——因为这样太累!不符合他们粗鲁的“风格”。这样,他就会转移其他的关注点,而不会再有兴趣去碰那些容易被他们“摸坏”的东西了。
解析:3-5岁的孩子开始接触和认识外界的一切,对于自己遇到的东西,他会利用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偶尔也会摔一下的方法,来看看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您家的孩子正处在这个年龄段,就请把家里鹭的东西收藏好,给他一些安全的家用物品,或是买些耐摔的玩具,让他好好研究研究吧! (
这个班级整体评价如何?看班级常规!这位老师能力如何?看班级常规!我是新老师,实习期间我跟着成熟教师带班学习,除了学习上课,还要学习哪些?学习班级常规培养方法!
班级常规有那么重要吗?答案是当然。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它对于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及幼儿发展本身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小编依据已有的成功经验,罗列了几点,供大家参考。
避免用否定、命令式语言,年龄小的孩子,可以用情景式的语言,引导宝宝。
【案例】教师看到轩轩在娃娃家将水果玩具扔在地上,就去玩儿别的了,我们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轩轩,请你把玩具收起来,要不然就不许再玩娃娃家!”
我们都知道,托班、小班会有一个重要的区角——娃娃家,那是孩子特别喜爱的角色游戏场所,上述的语言对于托小班的宝宝来说,太过生硬。如果教师采取另一种语言,比如说:“轩轩,你看,这个水果在外面玩儿累了,想回家了,谁来帮助它呢?”引导宝宝自己把玩具放回去,还可以和宝宝一起将水果玩具送回。看着宝宝放回去后,一定要跟他说谢谢,还可以送他一个你真棒的手势,鼓励他。
让环境协助你。
幼儿园的环创是个伟大的工程,处处蕴含教育价值。盥洗室可以贴上节约用水的卡通图片,六步洗手法的步骤,有效引导幼儿认真洗手;刷牙漱口的顺序图;整理衣服的顺序图,可以提示宝宝整理好衣服;便后及时冲水的可爱图片等。班级内用图案标明各个活动区域。喝水处可以做一个好玩儿的喝水记录。每个幼儿的用品上贴上一样的标识,便于幼儿辨认、取放。 还可以在楼梯贴上小脚印,提示排排队,注意安全,不推不挤,一个一个走的含义,将常规体现在环境中。
运用多种形式渗透常规培养。
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榜样推进。
新老师最常出现要求幼儿说话要轻声,或安静,为了组织纪律,常常声音比幼儿的声音还高,自己的嗓子容易损坏,孩子不但不怎么听,声音反而更大,说话的越多。其实,老师可以这样说,如:“我要找一找我能看到谁的眼睛在看我,哇,我看到了舫舫的眼睛好漂亮,像星星的眼睛亮亮的,我看看,我还能看到谁的眼睛?”别的孩子就会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行为;或者“我表扬慧慧小朋友,听老师说话,特别认真!我看看,我还会表扬谁?”等等类似这样的言语,会非常有效。所以,教师应做到嘴勤,及时发现和表扬幼儿中的良好行为。
老师的榜样也非常重要。如要求幼儿睡觉安静,教师自己就要做到动作轻,不能老远就喊:“快睡觉,别说话了”,更不能坐在一起聊天;要求幼儿洗手时节约用水,教师就不能开着水龙头打香皂;作为教师必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榜样,使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渗透常规培养
如果这段时间是你的常规培养月,语言领域的课程,就可以多围绕以培养好习惯为主的内容,如:讲故事。《大公鸡与漏嘴巴》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幼儿用餐时的好习惯;户外活动,我们可以玩《红绿灯》的游戏,培养幼儿建立规则意识等。只要你肯努力,你会发现身边处处是教育。
三、简短的过渡环节、课前准备、排排队,儿歌、手指谣可以帮助你。
等待中的过渡环节,比如:分组去盥洗室洗手,就会有一组小朋友是等待中,孩子处在流动状态,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儿歌、手指谣会帮助你“管理”好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如:《洗手歌》,可以和孩子一起边说边做动作,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排排队时,总有快的小朋友,总有慢的小朋友,而且他们还特别喜欢你推我挤,也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小火车》、《糖葫芦》等这些儿歌都可以帮到你。
四、培养良好的常规,最重要的是团队合作并且坚持。
常规培养贵在坚持,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教师要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只要开始可以,就要坚持、坚持、再坚持,这样才会成功。一个班集体,一个人是构不成班级的哦,团队很重要。班级的老师要求要一致,配合默契。比如一人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时另一位教师就在后面配班,这样看到幼儿有什么问题时能及时的去引导。幼儿盥洗入厕时一人在教室里组织活动,一人去盥洗室,只要这样共同的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就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常规,而且,你在工作时会很有条理,不会忙乱。
常规培养的忌讳:常规制定好了就要一起执行,如果这位老师培养幼儿常规,另一位老师是不一样的培养常规模式,不仅不能培养幼儿的好习惯,还容易形成幼儿的双面性格,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除了提高我们老师自身的能力外,也要注意班级老师的配合度哦。
相信《快速恢复班级常规|抓紧时间建立你的课堂规则》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的规则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