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活动情况。本次园组织家长开放日。这次活动,我结合主题我喜欢的小动物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施本次教学活动《什么动物吃什么?》以下结合课后还存在一些不足,进行评课如下:
首先,王老师以律动《我爱我的小动物》引入活动室,以小动物做客的形式,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从中了解小动物的叫声及喜欢的食物。在幼儿了解小动物的叫声及喜欢的食物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出示课件图谱,进行有节奏地学习儿歌内容。接着在幼儿熟悉儿歌后,引导幼儿通过肢体语言完整有节奏地念儿歌。最后,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进行表演念儿歌。
分析:
本次活动中,教师结合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设计图片新颖、动静结合的课件,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但在那个出示图谱的时候要孩子念儿歌的时候有点死板,教师和幼儿互动不够,孩子有点分散了。
通过听课老师提出宝贵的建议,我将在下次的活动中,认真思考,好好设计教案。争取更好地实施。
幼儿园说课稿:好教案≠好课
最近幼儿园进行“好课”评选活动,老师们纷纷从杂志上、网络上找来了教案,可谓都是一些很“优秀”的教案,可是一篇好的教案,并不一定就能上出一节“好课”。
首先,如果一个基本功不够扎实的老师,拿到一篇好的教案,尽管她知道应该怎么做,无奈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将教案完整地实施。比如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老师在“认识丝巾”的活动中,她说:“请小朋友观察丝巾。”原本要请幼儿看看丝巾的形状、色彩以及上面的图案,可她只会照本宣科,你说,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上出好课呢?
再者,有些教师对教案只是死记硬背,并不知道所以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为什么必须要这个环节?哪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哪些环节不能省略?这些都一知半解,上课也只是机械地生搬硬套。有的时候任意地对其中的环节进行修改,将重要的环节进行删除,过渡性的环节却当成重点,大做文章,完全颠倒了教学的重点。比如,在教幼儿认识“茶叶”,了解茶叶制作的活动中,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介绍茶叶形状、颜色上,在前面的环节花去了大量时间,而后面的茶叶制作介绍却一带而过。这又怎么能算是优秀课呢?完全违背了活动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也偏离了活动的目标。
更有一些教师由于知识面狭隘,尽管找到了优秀的活动教案,可是在实施中,一旦幼儿提出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或是出现事先没有料到的情况,便露出了“马脚”,要不就是搪塞,要不就是胡编乱造。原本很完美的教案,却出现了“变味”,有些甚至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
当然,还有其他的多种原因影响着一节活动最终的效果。比如孩子预知的经验,比如教具的准备,比如时间、空间的选择等等。所以找到了一篇好的教案。或是设计出了一篇感觉良好的教案,仅仅是上好一节课的第一步!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说课说什么”,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说课是对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的一个语言表述过程。由于教育活动涉及了目标、内容、主体、材料、过程、方式方法、效果等诸多因素,各因素之间又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说课者必须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不仅要说其然,更要说其所以然。如此,不仅可增强教师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自学性、目的性,还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教育活动诸因素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据此,本人认为说课应说清楚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的选择及其依据
说课者首先必须说清楚此次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活动内容和教材不是同一概念,活动内容应包含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还应涉及与教材有关的延伸内容。因此,在说明活动内容时,必须说清楚教材及与教材有关的内容。在阐述选择活动内容的依据时须涉及以下内容。
第一、活动内容与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关系。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以教育目标为核心。教育目标包括教育总目标,才会使教育总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所以,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阶段教育目标,说课者必须说清楚两者之间的适应性关系。
第二、活动内容和活动主体(幼儿)之间的适应性关系。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否则,教育活动的目标将难以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关系必须说清楚。
二、具体活动目标的确定及其依据
活动目标是教育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及近期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落实了每一个具体活动目标才有可能最终实现近期教育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及教育总目标。因此,说清楚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及为什么确定这些目标是必要的。其依据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清楚。
第一、具体活动目标与教育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及近期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关系。具体活动目标是指本次教育活动中要达到的目的,它是与教育总目标及年龄阶段目标、近期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应当说,具体活动目标是为近期教育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教育总目标服务的。教育目标正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的,具体活动目标的积累便构成了近期教育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及至教育总目标。因此,它们之间的适应性关系必须说清楚。
第二、具体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的适应性关系。活动内容是具体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之一,幼儿正是通过与活动内容、活动材料等相互作用来实现活动目标的,因而,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之间有着某种特定的联系,活动目标的确定应结合活动内容的特点。说课者必须说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适应性。
第三、具体活动目标与活动主体的适应性关系。具体活动目标与幼儿的关系可以通过具体活动目标与近期教育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教育总目标的关系来说明,因为近期教育目标等三个层次目标的确定皮肤定会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内部需要、知识经验和接受能力等。因此,说清楚具体活动目标与近期教育目标等三个层次目标的确定肯定会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内部需要、知识经验和接受能力等。因此,说清楚具体活动目标与近期教育目标等三个层次目标的关系,也就同时说明了具体活动目标与幼儿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的提供及其依据
活动准备是实现活动目标的必要条件。说课者必须说清楚为活动作了什么准备及其依据。其依据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第一、活动准备与具体活动目标及内容的适应性关系。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活动准备又必须与活动内容相符。因此,活动准备与目标、内容的适应性关系必须说清楚。
第二、活动准备与活动主体的适应性关系。
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这一点在说课时必须说清楚。
四、目标达成策略及其依据
一定的活动目标是通过一定的策略来达成的。这里的达成策略可包括活动步骤及活动的方式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清楚安排活动步骤、选择活动方式方法的依据。
第一、活动步骤、活动方式方法与活动目标的适应性关系。活动步骤的安排、方式方法的选择必须以活动目标为核心,而活动目标既有赖于整体的教育活动过程来实现,又以不同的侧重点分散实现于各个活动步骤,因此,说课者必须分解活动目标,并分析各层次活动目标与各步骤及方式方法之间的适应性关系。
第二、活动步骤、活动方式方法与活动主体的适应性关系。活动步骤的安排、方式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幼儿的学习规律、兴趣、知识和能力等,以便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变外因为内因,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因此,必须说清楚活动步骤、活动方式方法是如何与幼儿相适应的。
第三、各活动步骤之间的适应关系。每一个教育活动都是由几个活动步骤组成的,所有的活动步骤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前一步骤是后一步骤的基础,后一步骤之间这种适应性关系。
五、活动延伸及其依据
活动延伸是指本次活动结束后,为了巩固活动效果而将活动内容继续向其他活动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渗透。说课者必须说清楚以什么方式的活动来延伸本次活动及其依据,也即活动延伸与活动目标达成及活动主体的适应性关系。
六、活动效果分析
良好的活动效果是每一个活动组织者所追求的,但并非每个人每个活动都能如愿。说课者必须客观地分析并说明自己所组织的活动的效果。
第一、活动目标达成的情况及其原因。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教师在设计组织教育活动时会充分考虑教育诸因素之间的适应性关系,以便最大程度地达成活动目标。然而,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意想来到的情况,从而影响目标的达成。因此,必须对活动目标达成的情况及其原因加以说明。
第二、活动主体参与活动程度的分析。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应视为活动目标达成的标准之一。帮说课者必须对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程度作出分析。
第三、根据活动效果,说明改进思路。通过对活动效果及原因的分析,教育活动组织者不仅总结了活动成功的经验,也找到了自己设计和组织工作中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说课者应提出改进本活动的思路。
不知道本文“说课说什么”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网站小编为你编辑《学习什么是相同什么是不同》一文,希望为你人工作带来帮助!
教案分类:托班数学教案
表现内容:通过区分一样和不一样的东西来学习什么是相同,什么是不同。
学习什么是相同什么是不同
【教案目标】
1、让幼儿尝试正确的找出相同和不同。
2、能正确无误的分给动物们。
【教案准备】
1、准备六个苹果(红大、绿小各三)
2、动物玩具三个(小狗、小猫、小刺猬)
【教案流程】
1、今天来了三位动物来做客,我们是不要热情招待它们。
2、小动物分别是小狗、小猫、小刺猬,是不要跟客人问声好。
3、这有几个苹果,我们送给小动物吃吧!
4、大家看看六个苹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分出(颜色、大小不同)的苹果。
5、看整么能合理的分给动物吃,让动物得到的数量一样多,大小还要相同。
6、分好后就摆在小动物的面前。(教师评判加指导)
活动结束
更多的幼儿园托班教案分享给大家。
关于学习什么是相同什么是不同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说教材及设计的思路]
《水是宝中宝》是山东省素质教育教材中班科学上的一节活动课。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活、动植物的生存以及生产建设等等都离不开水更离不开淡水。选取这节活动课对幼儿进行教育是针对现在水资源贫乏,水污染严重的情况对幼儿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因此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通过学习这节课让幼儿知道不节约用水,不保护珍贵的水源,甚至往清水源中投放污水、乱丢垃圾、污染水源,或者破坏河堤和梯田造成江河水土流失,那么“世界上的最后一点水将是人的眼泪”。
[说目标与准备]
活动的目标有三个方面:
一、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二、了解水资源的珍贵,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约用水。
三、引导幼儿通过小实验活动,发现水的性质。
重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了解水的珍贵及节约用水。
难点:通过小实验活动,发现水的性质。
准备:小实验用的小瓶、颜色、醋等若干,淡水资源的录象或课件,儿歌录音带。
[说教法与学法]
教师枯燥的说教会让幼儿腻烦。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会使幼儿感到上这节活动课有意思,愿意学,积极的去接受知识,让幼儿和教师互动,成为上这节活动课的主体。这样要达到的效果比幼儿被动的接受更容易掌握知识,也能更好的应用到各科的教学中。
[说过程]
每节课学习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的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接受能力,把教学的过程分四部分去完成。
1、用提问导入——引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几个问题是从幼儿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入手:
(1)你最渴的时候,首先想到什么?
(2)你手脏的时候,想到怎么办?
(3)妈妈下面条的时候,首先将什么倒进锅里?
(4)你喜欢玩水吗?为什么?
教师提问时一环扣一环,幼儿从回答问题到提出问题,从提出问题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都表现积极主动真正引发了幼儿发自内心的兴趣。
2、操作探索——水有什么特点
教师运用操作探索的方式来学习水有什么特点,幼儿可以从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吸取知识。把水的性质是透明、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会流动充分掌握起来。操作学习时用了四个实验去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实验一、水是流动的。
实验二、水是没颜色的。
实验三、水是透明的。
实验四、水是没有气味的。
实验时,幼儿是主体,教师主导。运用了观察法、引导法、亲身体验法、互相交流等方式方法去完成这四个实验。例如:作实验一时,教师提壶把水到入脸盆中,让幼儿观察水的流动;当盆中盛满水后继续到水,盆中的水会是什么样的?观察后让幼儿提出自己的见解,幼儿的主动性得到发挥。例如:做实验四:让幼儿亲自闻一闻水和醋,判断水是没有气味的。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更能掌握知识。这四个实验的过程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做的设计。学习时,幼儿对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不自觉中完成了学习水的性质,
3、开动脑筋想一想:水与人、生物、生产建设等方面的关系,认识水的用途。
教师利用挂图及幻灯片等教具来认识水的用途,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可事先请幼儿观察平时所见到的水有什么用途:妈妈做饭的时候需要什么?农民伯伯浇庄稼的时候需要什么?盖房子的时候需要什么等等。让幼儿把观察到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然后教师让幼儿观察挂图或幻灯片,对幼儿讲述他们所不知道的水的用途。例如;水能发电、利用水来搞运输等等。最后放录音儿歌《水是宝中宝》进一步让幼儿认识到水有许多用途。
4、“从我做起”小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意见。
讨论从四个方面进行:
(1)地球上的淡水够用吗?
(2)为什么不够用?
(3)不够用怎么办?
(4)小朋友应该怎样做?
教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让幼儿进行讨论。讨论的中间可利用幻灯片或课件进行,当看到有关的地方教师定格、抓住画面让幼儿讨论破坏环境对水的影响,把水与人们日常行为、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正体现了幼儿园课程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理念。教师对幼儿的讨论进行总结,也告诉幼儿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号召全世界的人都要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让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舒适的地球上。
[说活动延伸]
活动的延伸是本节课后,对幼儿进一步进行水资源教育的又一个很好的时机。所以我让幼儿从二个方面进行活动。
(1)课后用各种塑料瓶玩水,感知水的流动。
(2)利用其他活动环节,反复提示幼儿,水是宝中宝,不能浪费、不能污染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绘本“花园里有什么”是一本散文体的绘本,比较适合在大班主题“春夏和秋冬”主题中实施,“春夏和秋冬”主题的内容与要求是:“了解四季中常见的树木与花草和它们的变化。乐于参加照顾树木花草的活动,体会爱护它们的意义 。”
“花园里有什么”重点围绕花园中各种不同的树木花草,又进一步启发幼儿发现花园中的小动物,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把对季节的特征的了解从具体的事物发展到较为抽象的事物。
比较小中大班关于季节的主题,可以发现大班“春夏和秋冬”主题的关键点就是:四季。突出了对于四个不同季节的观察、比较和发现。
考虑到这一点,活动如在主题实施前期进行将侧重于对于散文诗的理解,活动如在主题实施后期进行则需要强调“四季”的区别。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对于散文进行了改编,原因是:原散文内容较多,涉及的各种植物不是上海小花园中常见的植物品种,因此对于散文进行了删减。删减后,又重点突出了几个关键的句子,如:花园里看得见,花园里藏起来,花园里看不见,期望通过关键句子的引导帮助孩子们进行联想。关键句的使用,不仅在语言上适时地降低了难度,同时借助于散文的格式拓宽孩子的思路,也让孩子的语言有了一个载体进行创编,将主题经验与散文有机地整合。
活动目标预设两条:一条指向语言的表达;一条指向感受散文的诗意美。
活动环节预设两个:第一个环节为说说花园里看得见的——旨在回忆在花园里曾将看见过得各种花草树木,用丰富的语言进行表达。第二个环节为找找花园里看不见的——旨在理解散文,通过大图书,进一步发现花园里的不同事物。通过“会说话的地毯”自由、自主地把自己仿编的句子进行表达,“会说话的地毯”的游戏规则就是大家自由的站到地毯上进行介绍,不要让地毯空着,也不能在地毯上争抢。
实施建议
1、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有侧重的把教学活动在安排在主题开展前期或后期。本设计侧重散文因此在前期实施较为适合,在后期实施时需要突出“四季”这一要素。
2、 幼儿有在幼儿园小花园观察,了解小花园中花草树木的经验,并能较清晰地进行表达。
3、 教师自身充分的准备:要熟读教材,熟读教案;熟悉教具摆放的顺序和转换的每个细节;关注教师自身的动作、表情,使其成为与幼儿进行良好互动的一种手段。
活动名称:花园里有什么(大班)
活动目标:
1、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发现花园里的秘密,尝试用散文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发现。
2、感受散文中所表现的大自然的诗意美。
活动准备:
1、自制大图书
2、“会说话的地毯”
3、散文关键句提示卡
“花园里有什么”
“看得见”“看不见”
“还有,还有……”
活动流程:
一、说说花园里看得见的
在此环节鼓励幼儿用丰富的词语介绍花园里的发现。
重点提问:请你看看图画中有什么?猜猜这可能是在什么地方?花园里到底有什么?
小结:今天,老师就是想和大家一起走进这篇散文,一起感受散文的优美,一起来发现一下花园里到底有些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朗诵散文)
二、找找花园里看不见的
1、花园里藏起来的
在此环节鼓励个别幼儿参与老师的散文表演。
重点提问:花园里还有些东西是藏起来的,有些东西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它们是什么呢?
(讨论片刻后,打开泥土,发现泥土下藏着的东西。打开小花看见蝴蝶,打开叶子看见蚱蜢。)
2、花园里感觉到的
在此环节鼓励幼儿自由地把自己的想法融入散文中。
重点提问:不过花园里还有一些东西是真的看不到的,但是如果用心去感觉还是能够发现它,会是什么呢?
小游戏:会说话的地毯
导语:原来大家已经走到散文中了,想把自己发现说出来的朋友,可以站到地毯中间,不要让地毯空着,但也不要争抢。
(在幼儿自由进行表演之前预留让幼儿进行想象的时间,教师在幼儿表演部分以邀请动作提示幼儿自由上前。)
三、分享花园里有什么
在此环节孩子们把自己在花园里的发现串连成一篇小小的散文。
集体表演散文《花园里有什么》
(由幼儿自由选择想要表演的部分)
延伸:介绍绘本《花园里有什么》。
导语:这个散文就在这本书里,书里还告诉了我们许多花园里一下子看不见的东西。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一起钻进书本里享受“花园里有什么”!
散文《花园里有什么》——改编自同名绘本
花园里有看得到的, 、 、 ,
还有,还有,哎呀!太多了!
花园里有看不到的,
翻开土地来看看,里头有什么?
哇!这是树的根,这是蚯蚓挖的隧道,这是小蚂蚁的家。
还有,还有,哎呀!太多了!
花园里有看不到的,
有的东西有时看得到,有时看不到,
因为树叶时毛毛虫的隐身衣,因为小草是蚱蜢的隐身衣,因为花朵是蝴蝶的隐身衣。
还有,还有,哎呀!太多了!
花园里有看不到的,花草的清香,凉凉的微风。
还有,还有,哎呀!太多了!
嘘!小声点,不要吓跑了花园里各种看得到、看不到的小可爱。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骨头是什么样子的,了解我们的骨骼》,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骨头是什么样子的教案图片
【教案准备】
1、人体骨架模型,废弃的X光片;
2、大白纸,双面胶,小娃娃若干。
【教案过程】
一、D0D0问小朋友,它为什么东歪西倒不能站起来与你们一起玩?(缺少骨骼)
二、捏捏你的骨头。
1、请你用手捏一捏自己的手臂和手指,捏到什么?(硬硬的就是骨头)
2、你们还能在身体的其它哪些地方摸到硬硬的骨头?和好朋友一起说说。
3、原来骨头支撑着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要是没有了骨骼,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呢?(软软的就像一团东歪西倒的肉球)
三、骨头有哪些?
1、出示人体骨骼图:
师小结:人身上一共有200多块骨头,正是由于它们连接在一起,头上有头骨,我们小朋友张开嘴巴靠的是颌骨,还有手骨、腿骨,我们做事走路都要靠它们,弯弯腰,那一节一节的是脊椎,摸摸我们的胸口,那一排一排的是肋骨,脚上手上还有手骨、脚骨,正是由于这么多骨头在加上骨关节连在一起,让我们变成了一个能动、能跳、能讲话、能做许多事的本领很大的人。
2、骨头这么重要,那我们怎么保护它呀?
不能剧烈撞击,不然会骨折断裂。多吃含钙的东西,像牛奶、骨头汤……多运动,这样小朋友骨头的本领会越来越大……
四、我的骨头这模样。
1、观看X光照片,找出是人身体上啊一部位的骨头
如果不小心骨头受伤了,那我们要到医院里去X光照,看这就是骨头的照片,能找得到哪里是骨头吗?(白色的地方)我这里有许多张骨头的照片,你们能猜猜看,这是人身上哪个地方的骨头?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猜猜看。
2、师示拍手臂的骨头照片。
我现在也来给这个娃娃的骨头拍张照,我想给他手臂的骨头照相,看我把白纸剪成一条后放在娃娃手臂上贴在胸口,哇,照片拍好了,你们想不想也给骨头拍照呀?
3、引导幼儿用剪贴并测量长短的方法,给娃娃身体上照相不过和好朋友一起给娃娃骨头拍照的时候要当心,别剪到手上噢。
4、幼儿展示自己贴出来的骨架,并讲讲贴了哪些骨头。
教案总结:
大班幼儿对于自己的身体一直充满认识的兴趣,为此我们产生了“有用的身体”这一主题教案,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学习一情境,帮助他们了解身体。本次教案是这一主题背景下的一个子教案:骨骼啥模样。通过教案使幼儿对骨骼有初步的认识,产生探索身体奧秘的兴趣。在小组合作制用骨架中产生保护骨骼的初步意识。
那如何将内隐的骨骼以直观的方式巧妙地外显出来。首先,我请幼儿摸一摸,捏一捏自己身上的骨头,感觉到骨头是硬硬的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出示骨骼分布图,将看不见的东西更直观形象的显现在幼儿面前,并请幼儿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骨头。其次,我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看X光片,他们互相争议、探讨最后猜出这是身体上哪部分的骨头。最后,二二合作,用剪贴白纸条的方法给娃娃照张“X”光片,在照“X”光片的时候,幼儿通过在娃娃身上测量确定骨头的长度;骨头间的相互比较,确定哪块骨头是要粗一些的,并用一个圆圈作为骨关节将骨头连接起来。幼儿在剪贴中一方面获得了成功感,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他们探索骨骼的兴趣。
本次教案过程中,幼儿的兴趣一直是高涨的,但如果能在保护骨骼这一环节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将一些易使骨骼受伤的现象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将更易激起幼儿保护骨骼的情感。
关于《骨头是什么样子的,了解我们的骨骼》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张老师执教的大班阅读活动《不一样,没关系》,让我印象很深刻。
首先,绘本教学属于语言教学领域的范畴,开展一节绘本教学活动首先要选择一本有趣的、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本次活动选择的《不一样,没关系》这本绘本主要讲述:一只“耷拉耳”兔子奇奇因为自己的耳朵长得跟别人不一样而苦恼,它用胡萝卜塞、用绳子捆、用钓鱼竿拉,想尽办法让耷拉的耳朵“直立”起来,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奇奇极度痛苦和无助,一位“神奇”的医生给他开了“药”并说了一句话,结果奇奇开心地离开了。绘本借助奇奇的心里转变向孩子们传递着正确的自我认识的经验。
其次,教学设计中,张老师非常好的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开始的导入中,直接出示课件封面让幼儿观察,这样更适合大班的孩子。给幼儿空间,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猜测、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在环节的递进中,幼儿在逐步观察故事封面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感悟“不一样,没关系”。
最后完整欣赏绘本时,是张老师在带着孩子阅读,如果让孩子自主阅读,会不会更好呢?这也是一个让我们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我觉得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在绘本阅读中自主阅读应该是很重要的环节,作为大班的孩子更应该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为以后的绘本阅读做好准备。
听了今天的绘本阅读活动后,我也来说一下我的感悟,每一个孩子的生活轨迹都不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性格,面对孩子的不足,重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比较、指责。就像书中所说“不一样,没关系”。故事的结尾我非常喜欢,奇奇最后将所有的兔子们都同化了,大家瞬间都变成了“耷拉耳”,我想奇奇的魅力来自于他的乐观和自信!
幼儿园说课稿《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说课稿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故事课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