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富二代"进行家庭教育

09-29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对"富二代"进行家庭教育”,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如何对"富二代"进行家庭教育

第一是平等,父母分配食品,4个孩子无论大小,每人都是一个样的一份,几乎不近人情,难怪我的朋友觉得奇怪。第二是财产观,每个孩子分得一份,那就是属于他的。如何支配这份财产是他自己的事情。第三是理性协商,大孩子不够吃,不能恃强凌弱,到小的那里去抢。他要取得额外的食物,就必须通过他们彼此认可的公平交易向小的去交换。这种交换是理性的,而孩子则懂得讲理,能够运用这种理性。

这些讲理的孩子没有一个是不自私的,他们并不愿意无代价地把食品分给别人,或无代价的替别人干活。孩子们虽然都自私,但却都受洛克所说的“荣耻心”(EsteemandDisgrace)约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到(交易),什么是不可以做到(硬抢)。洛克说,“荣耻心”可以将人引向理性之善,看来适用于这个美国人家的孩子们。

洛克儿童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启蒙,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自我利益,并在理性的自我克制中去理解自我利益。对这一启蒙来说,人的尊严意识是关键的,一个人的自我克制因他的尊严而坚实(我自己的自由、理性选择,不是因他人的强制),而自我利益则因尊严而扩大为与他人有关的利益(同等尊严的其他个体)。这种尊严不是超然的“善”,而是扎根在经营自己私有财产的土壤中,一个在经济上独立的人才能有独立、自由的道德选择,这样的土壤并不美妙,但却很实在。一个人能好好经营私产,有克制,不侵占他人的私利,便会被同样能做到这些的邻人所尊敬,成为“好邻居”意义上的道德之人。这家的孩子便是“好邻居”意义上的好兄弟。

洛克道德教育是要从小开始的,让孩子从小就学习能控制自己的“自然倾向”,照洛克的说法,人有“自然不良倾向”(自私)。洛克在“人性”自然倾向上的看法与霍布斯是相似的。人天生就贪图权力,有霸占欲,免不了有暴力冲突,只有看看小孩如何游戏便可知道。人必须学习一种并非自然的理智能力,用理智在内心形成约束,这样才能避免一种暴力相向、人人为敌的社会化模式,以及它自然野蛮的社会教育。教育是违背人类自然天性的努力,学会用理性驾驭人的自然本性,这必须由教育来完成。

洛克教育观的更高目标是培养“社会美德”,社会美德是理性的,用以克服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碰到的非理性的和恶的影响。儿童接受抽象“公正”(justice)的教育有困难,但不是不能以适合他们的方式加以引导。“公正”在洛克那里取决于尊重私人财产,儿童不拥有私人财产,所以无法理解正义。由于“财产”的概念是与“劳动”相联系的,所以可以让孩子通过劳动(如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制作自己的玩具)和鼓励他们慷慨与玩伴分享,学习正义,在他与别人分享时,“应该对他给予极大的称赞和信任,以此鼓励他,……告诉他慷慨不使他丧失任何东西。他每一次的慷慨行为也应该受到回报,并有盈余;让他明智地发现,他对别人仁慈表现,对他自身来说不是一件不上算的事情。”M.yjs21.Com

财产是许多富家子弟骄横、糜烂、堕落的原因,但是财产也可以成为一种正确价值观教育的手段。如洛克所说,只要在儿童心智混沌初开之时就开始教育这样的价值,便能将理智和自我克制精神牢牢“打进他们的心里”。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福二代,富二代,你的选择是哪个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炫富,“富二代”这个字眼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眼前,甚至于有人喊出“我不是富二代,但我会努力让我的儿子成为富二代!”这样的话,但是我想问一下这些人,你知道什么才是富二代吗?

富二代,是指80年代出生、继承巨额家产的富家子女。富二代有知识成功型、艰苦奋斗型,这两类在富二代中是主体,也有纨绔子弟败家型,也有一小部分最后较为平庸。

那么,你们在高喊让孩子成为富二代的时候,心中所想的是哪种呢?

想必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那些人的财富,所以对于自己的要求也是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他们忽略了自己可以提供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当然,给孩子提供物质条件是应当的,毕竟钱能帮助我们享受爱与生活,可如果你把钱当成是万能的,那你首先就会失去爱与生活。

富二代本身不是贬义词,但现在太多的负面新闻硬生生让这个词成为了“败家子”的等同语。

我们多年的教育,致力于使青年能懂得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靠诚实、信用、勤劳去获取财富,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少年强则中国强,而正确的财富观对于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富二代”的出现,使青少年的财富观发生了动摇和变化,他们已经不像父辈那样,靠勤劳、节俭和个人奋斗积累财富,然后合理消费。他们周围出现了一大批依靠继承财富的“新贵”,这对于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构成巨大的心理冲击。

当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俗语,变成了今天“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无奈感慨。

最严重的是目前“富二代”的炫富行为,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偏移,认为财富是唯一值得追求甚至不择手段追求的东西,人生的价值变成了拥有别人羡慕的目光。“富二代”的奢侈品消费和享乐主义,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示范作用”,从根本上动摇了青年的财富观。

对于孩子的物质需求,家长是有求必应,这一是出于溺爱的心理,二是物质方面的需求,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引起家长的关注。而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家长却常常忽视,这除却孩子不善于表达,主要就是家长的认识不足。不能及时满足孩子情感方面的需求,给予必要的精神抚慰,会给孩子带来心理的伤痛。

现实生活中,父母是倾情倾力地奉献,可孩子的感觉,却是父母对自己的精神需求日益冷淡。对于父母而言,无论家境是贫是富,都不忍心亏了孩子,都会尽最大努力去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为了孩子的成长进步,哪怕历尽艰辛都无怨无悔。但是,面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很多的家长却是漠然处之,甚至强行剥夺。

人活着需要一种精神作为支撑,否则有再多的物质满足,也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孩子尚小,对精神的需求或许没有成年人强烈,但不等于他们没有精神需求,孩子需要父母的精神安慰,若孩子经常被父母冷落,无疑孩子会缺少快乐。也就是说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代替精神上的满足,而且相比物质,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对他的关注。

让孩子品行好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他们生活在快乐中,而这种快乐是以孩子的需要为主,不以我们的意志去决定。

我们不必在孩子面前隐瞒对美好事物的欲望,也不必担心他陷入奢靡欲壑难填,因为一个从小各方面都被充分满足,并且见过世面的孩子,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不要的是什么,会自然绽放出极具个性的灿烂人生,这就是物质享受积极的一面。

孩子值得拥有世间美好的一切,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和经济条件没太大关系,富人家也能养出独立的好孩子,穷人家也会溺爱出败家子。与其让孩子成为败家的“富二代”,不如让他做个快快乐乐的“福二代”!

“富二代”成为特殊群体教育该如何下手?


我们学校所处的区经济发达,一些家族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有的甚至还上了福布斯富豪榜。上一辈开创的事业为下一辈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却没想到也为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去年我接手的班里有几个令老师感觉“棘手”的学生,调查下来发现,这几个学生都是我们常说的“富二代”、“富三代”。这些孩子从小在生活上养尊处优,被家人百般娇惯,到了学校更成了“特殊人群”。

“富家子弟”成校园特殊人群

H同学是个典型的“小富三代”,家族企业经营房地产。语文期末考试那天,他姗姗来迟,还一脸气呼呼的样子,把书包乱甩,故意搬动桌椅发出刺耳的声音。阅读卷只做了两题,他就趴在桌子上不做了。监考老师好心提醒他抓紧时间,他却冷冷地说:“不会做,没心情!”老师建议他不如先写作文,谁料到他竟像发飙了似地大声吼道:“我就是不写,怎么啦!”

事后,我找他谈话,问他怎么回事,他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我跟我妈怄气,她答应给我买新电脑,却说话不算话,我就要考个不及格来气气她!”我问他,你这样对待学习,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干什么?他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书读不好没关系,长大我跟爷爷、爸爸做企业!”。这就难怪,他上学不带作业,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放学留他补作业,他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甚至告诉他答案,他都懒得抄。

F同学的家境也非常优越,父母忙于生意,他被全托在一家“安心班”,每两周才回家一次。有一回,老师布置写一篇题为《我当了XX以后》的作文,他开篇就写:“我最羡慕、最敬佩的就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的事业做得很大,当老板很有威信,公司里的员工个个对他们毕恭毕敬。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当像爸爸、妈妈那样的大老板,很威风,很有钱,很受人敬仰。当了老板以后,我要请人好好收拾那些曾经欺负过我的人,让他们全都到我的公司里来扫厕所……”

F同学的学习成绩也不敢恭维,留他订正作业,他会说:“老师,别留了,我累,你更累。再说了,学习这事,只要马马虎虎就可以了,不必太认真。”听听,这像是五年级小学生说的话吗?

H同学、F同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很显然是早期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而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要想扭转局面,已是难上加难。现在家长把孩子推给学校,但要知道学校教育不是“灵丹妙药”,它需要家庭教育的协同配合。

家庭教育中父母“渎职”

细细观察校园中的“小富二代”、“小富三代”,会发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经历和特点。

这些孩子往往脾气大,性格暴烈。在家里,他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且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稍不如意就“火山大爆发”。到了学校,这种脾气也不见收敛,甚至变本加厉。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殷实,父母又都在“做大做强”企业上铆劲经营,在事业发展与孩子教育之间,他们常常会选择前者,然后给孩子选择一所当地一流的学校,再把孩子全托在“安心班”。因此,孩子家庭教育与家庭温暖严重缺失,尤其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家长这天然的监护人却“渎职”了。

可能是耳濡目染的缘故,这一拨学生骨子里对金钱的魅力有着直观的感受,认为家里有钱,什么事都可以搞定、摆平。而且他们内心往往有一个声音——我的爸爸、爷爷也没读过多少书,他们的生意依旧做得风生水起,我又何必那么辛苦呢?反正家里的一切都是我的!

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方法也大多单一。对孩子的错误表现,家长常用的教育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暴风骤雨般地发泄,痛打一顿,希望借助“暴力”能够缓解恶习的蔓延;第二种做法是不痛不痒地批评数言,再“扣发”适当钱款,以示惩戒。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短视行为”,并没有多少震慑作用。

学校教育不能轻言放弃

学校无法选择教育对象,“小富二代、富三代”的教育难题已经出现,学校教育就必须面对,无法回避。

这些富家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营养不良”,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为家长补上重要一课,让他们懂得,家长是一份一辈子的事业。父亲要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孩子阳刚之美,在思维、人格与情操上给孩子以引领;母亲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从情智、情感等方面给孩子以示范。

而对于这些“特殊”学生,学校教育不能轻言放弃。老师要经常性地找他们谈心,可以是不经意的,非正式的。告诉孩子,父辈创造的财富是属于他们的光荣。我们要感谢父母为自己营造的良好环境,要以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回馈父母。只有把人生的基础工程打扎实了,长大后才能接过父母的衣钵,将家族事业越做越大,更多地奉献社会。这才是长辈们最希望看到的。

对于这些特殊的教育对象,教师一定要有十足耐心,要像中医就诊那样望闻问切,寻找教育的“好方子”,不时调整匹配“药材”。教师要善于激励这部分学生,给他们多提供一些为班级服务的机会,让这些“富家子弟”有一种被信赖的温暖感。

育儿经验: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科学教育


育儿经验: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科学教育

古人有诗:“删繁就简三秋树”,意思是做事要化繁为简,就像秋天的树木,更加美观。科学的特点是讲究简练,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和谐的。本篇我们说说家庭的科学教育。科学的重要性不用多说,我们要富强,过幸福生活,靠两位先生,除了“德”先生民主以外,就是“赛”先生科学。

1.科学解决问题的程序是怎样的?

我们家长想教育孩子从小爱科学,就是不太清楚科学方法是怎么回事。您能说说科学解决问题的程序是怎样的吗?

在当今信息时代,帮助孩子学会科学解决问题的程序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从科学家哈雷的研究中得到重要启示。

世界上最有名的彗星叫做哈雷彗星。其实,这颗现在命名为“哈雷”的彗星,还是我国最早发现和记载它的,古书《竹书纪年》中提到:“周昭王59年春,有星孛于紫微”。这是公元前900年前的事了。古书《春秋》中记载:“鲁文公14年秋7月,有星孛于北斗。”这时是公元前613年,是可靠记载哈雷彗星的第一次。在欧洲,1531年阿皮亚尼斯首先发现了这颗星,但为什么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是因为哈雷用科学的方法对它的周期进行了研究。

生于1656年的英国人哈雷,从小热爱天文学。1682年当哈雷26岁时,这颗彗星靠近了地球。哈雷就在夜空中观察这颗“扫帚星”,哈雷对24颗彗星的轨道进行了计算,他还搜集各种书刊,考查过去的记录,把从1337年起300多年来有关彗星的记载整理成一张表。他用微积分计算,精确又慎重。终于,他发现了1682年他看到的那颗彗星的轨道,与1531年、1607年出现的彗星轨道有相似性。哈雷天才地得到一个猜想:这3颗大彗星实际上是同一颗彗星的3次重现,这颗彗星以76年左右的时间为周期,沿着一个扁长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他预测道:“我坚决预言,这彗星在1758年还要回来的。”人的寿命有限,哈雷于1742年1月14日离开了人间,没能等到这颗彗星回归。但天文学家们在等待着,1759年3月10日,这颗彗星果然归来,辉映在夜空之中。后来在1835年、1910年、1986年,这颗彗星每隔76年左右就准时回来,证明哈雷的假说是成立的,他的预测是准确的。人们为了纪念和表彰哈雷的创造性发现,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因为哈雷彗星的周期达76年左右,所以一个人见一次也颇不容易,能见到两次就更困难得多。我们这些成年人1986年见到哈雷彗星出现在夜空,它那婀娜多姿的身影风靡了全世界,明亮的头部,像把扫帚的尾巴显得古怪而神秘。哈雷彗星下一次回归的时间是2061至2062年。

哈雷解决问题的程序,就是科学中解决问题的程序,可以总结为如下的4个阶段:

——发现和提出问题;

——分析和研究问题;

——提出一个假设;

——验证或否定这个假设。

家长可以教孩子3点:首先,设计研究或实验的步骤,就是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的建议设计成研究或实验的方案;其次,一丝不苟地进行研究或实验,在研究或实验中获得数据,认真观察和记录;最后,分析和讨论研究或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看是否与假设吻合。

另类方法给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拿孩子离开家庭走入幼儿园,离开幼儿园升入小学,离开小学升入中学、高中、大学相比,那最薄弱、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幼小衔接”,因为他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孩子是不是一定要一本正经?当然不是。家长完全可以尝试几种另类的教育方法,这些新的方法能从新的角度,给孩子更有效的影响。

照顾宠物:培养起责任感

父母平时会教育孩子宽容、忠诚的好品质,但常常由于概念抽象,使得孩子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在这方面,宠物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专家认为:“养宠物可以培养孩子照顾另一种生物的责任感。照顾狗、猫等,可以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责任感。 ”

譬如,当家里的小狗每天下午准时出现在门口等候小主人归来时,孩子就不难理解什么叫忠诚了。而且,小狗会不断将这个道理演示给小主人看。再比如,孩子有时会抓住小猫咪的尾巴玩,但事后,小猫还是不计较地和小主人一起玩。父母可以通过这件事教会孩子什么是宽容,同时告诉他对待别人的错误也要学会宽容。

当然,如果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养宠物,可以让孩子参与和邻居一起遛狗。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学会助人为乐,同时明白,对别人好,别人也同样会对你好。

直面失败:向天空大声呼喊

父母常常会鼓励孩子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拼搏向上,但面对他的失败,更多的常常是责怪和不知所措。

其实,孩子失败时也正是最需要亲情的时候。比如孩子参加比赛输了,此时最好的做法是,赶快让孩子离开现场,带他到一个只有你们两个人的地方,这样可以不让他在众多小伙伴面前失态而尴尬。然后,不妨让孩子发泄一会儿,并用温和而同情的目光安慰他的愤怒和失望的情绪。

同情可以使孩子感到被人理解,等他冷静下来,你就可以和他深入交谈了。这时千万不要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或者“你不应该为此灰心”之类的话。此时的他不需要大道理,也不需要模糊的建议。不妨对他说:“下次再输的话,你可以朝着天空大喊一声。”此类实际的建议,远比那些空洞的说教对孩子的身心更有帮助。

健康示爱:当着孩子轻歌曼舞

不少父母会认为,夫妻间在家的亲昵行为应该避开孩子,否则会对孩子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专家们却认为,父母间的相爱,反而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有益。

如果夫妻间晚上想在家跳一会舞,完全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因为,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的轻歌曼舞,拥抱甚至亲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而言,习惯于父母的亲密举动,会使他们与周围朋友间的关系更融洽,尤其是对他们将来与所爱的人生活会更有指导意义。

隔代教育?独二代教育路在何方?


近年来,随着“4+2+1”家庭的出现,隔代抚养、过分溺爱、早期教育过度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忧虑。教育专家呼吁,独一代家长要改变对独二代的教育方式,避免走进误区。隔代抚养弱化了家庭的教育功能每天早晨7时,现年54岁的王可欣坐公交车把小外孙送到幼儿园,下午4时又在幼儿园门口接小外孙回家。“没办法呀,他们小两口工作忙,交给我这个当姥姥的带,总比交给保姆强吧。”王可欣对记者说。据了解,独一代父母大多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一些人并且内心尚未成熟,无法适应为人父母的角色转换。“谁来带孩子”成了困扰他们的问题。于是,祖辈抚养第三代成为普遍现象。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来,大量独生子女已进入婚育年龄为人父母,由他们生育的第二代独生子女被称为“独二代”。据《中国妇女》杂志调查,超过70%的年轻父母“只生不养”,抚养孩子的重任全部由家中的老人承担。其中,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照料的占42%,由姥姥姥爷照料的占30%,而由爸爸妈妈亲自抚养的孩子仅有不到两成。沈阳市南宁幼儿园的幼师刘丽梅告诉记者,之前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日,130名小朋友里只有不到三成是由父母陪同的,其余全是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当天很多互动和游戏都不适合老年人参加,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刘老师认为,年轻父母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老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独二代的性格养成做了大量调研。调研组负责人孙宏艳认为,70%的隔代抚养弱化了家庭教育功能。“如果父母不能在孩子6岁之前与之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将来极易导致孩子与父母关系疏远,甚至引发种种心理疾病。”孙宏艳提醒各位年轻父母一定要亲身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过度溺爱宠坏独二代“独二代成长中最大的问题是老人容易溺爱孩子。”沈阳市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主任周咏梅表示。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养育孙子、孙女是他们主要的精神寄托,极易对孩子溺爱。“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会变得任性、贪婪、自以为是,甚至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推卸责任。”周咏梅认为,家长的过度爱护,造成孩子事事依赖家长,对孩子的发展尤为不利。一位家长害怕孩子会摔跤,从小就不许他跑步,结果沈阳市一名三年级学生至今连快走都不会。“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尝试的,他们会在尝试中得到快乐。同时,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有利于孩子产生成就感、提升抗挫折能力。把属于孩子的世界还给孩子,不要以保护的名义剥夺孩子快乐的权利。”周咏梅呼吁家长一定要学会放手,给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重智轻德 过早教育适得其反“要给孩子最好的条件,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送到最好的幼儿园。”市民李斌和妻子都是工薪阶层,小区里就有幼儿园,可以让孩子就近入托。可李斌硬是把孩子送到私立国际双语幼儿园。一个月托费要6000元,再加上周末的补习班,每月开支不小。“我们大人吃点苦没啥,不能让孩子从小就比别人差。”据了解,独一代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较高,他们更注重对孩子的知识灌输和物质满足,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家长带着孩子奔走于各种早教班之间。很多孩子不仅要学习英语、书法,还要学习钢琴、绘画等,动辄近万元的“高价早教”受到众多年轻父母的追捧。与过度智力开发的现状相比,家长对于孩子的德行教育则不那么重视。上海市妇联对1054名未成年人的家长进行了调查,当被问及“在家庭教育中,您在下列哪方面下工夫最多?”时,有80%的家长首选“智力开发和知识教育”,高于“身体素质培养”的64%和“道德品质和做人的教育”的54%。周咏梅对于过早教育的现状表示焦虑,“0-6岁是孩子行为习惯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在这个阶段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孩子的意愿得不到尊重,经常处于被指责的状态,对孩子内心的伤害非常大。”周咏梅认为,家长应该掌握孩子在每个年龄段发展的普遍规律,给孩子充分的空间,才能让孩子健康、全面发展。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专家还建议,独一代家长可以尝试转换角色,采取平等的态度,成为孩子的朋友。比如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最好要蹲下来,让孩子学习协助完成简单的家务等,而不是对孩子一味地迁就或责备。另外,家长可以联合几个家庭为孩子组成小型社交圈,经常带孩子去游乐场等儿童较多的场所,避免孩子出现性格孤僻和与同伴交往缺失等问题。

家园共育《如何对"富二代"进行家庭教育》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