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就是要从和他谈钱开始

09-29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育孩子就是要从和他谈钱开始》,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育孩子就是要从和他谈钱开始

“妈妈,你一个月能赚多少钱?”昨天,八岁的儿子突然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一名专业理财师,回答过很多人关于理财的问题,但是儿子的发问竟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我考虑了一会,最终这样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首先我说明了每月的工资和花销,让他知道赚到的每一笔钱都用到了必要的地方。

其次我告诉儿子余下工资的去向:存到了银行,或是购买了一些理财产品,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家庭更好地抵御经济风险。

最后我提醒儿子工资属于私人信息,不可以随便询问,家庭的财产状况也不可以和家庭成员之外的人分享。

我明白,和孩子讨论自己的工资和家庭财产确实是一件很难开口的事情,有些父母觉得自己赚的不如别人多,怕曝光之后影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有些父母觉得自己没有正确的理财观念,不知道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财商。

但我想父母们应该明白:如果你的工资都是通过劳动合法赚取的,孩子们应该以此为荣,因为是你在支撑着整个家庭。

另外,诚实地回答孩子们的每个问题,把生活中和钱相关的每件小事解释清楚就够了,因为孩子们并不会要求父母像一个经济学家一样给出专业解释。

为什么我极力建议父母要去和孩子讨论金钱?

这是因为如果父母不主动去和孩子讨论金钱,不去帮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的话,网络上的一些错误观念就会误导孩子。就如同“性”这个话题一样,父母越是避之不谈,孩子就越感到不安。

最后,这里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提升孩子的理财观念,更好地认识金钱:

1、多陪孩子玩一些经营类游戏,比如“大富翁”、“模拟城市”,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银行、交易和投资,让孩子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并掌握简单的计算方法。

2、当父母或者长辈要给孩子零花钱的时候,将这些钱平分在三个信封里,并且告诉孩子:一份可以用来花在自己身上,一份用来花在他人的身上,最后一份存起来。定期询问孩子这些钱的去向,确保孩子既会存钱又会花钱。

3、带孩子去银行一起办业务,让孩子了解柜台、存折、信用卡和自助取款机的作用,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账户,让他开始积累和管理自己的财富。

当你克服了心中的不安与困惑,开始与孩子谈论金钱,你会发现,孩子其实比想象中聪明,他们能做金钱的主人,从而获得更多的人生财富。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浅谈育儿心得:教育要从生活开始


浅谈育儿心得:教育要从生活开始

入职三个月了,接触了很多的孩子们,从他们的行为习惯上,我有了些许思考。

1.在孩子面前,请尽量少玩手机!

那天我组织孩子们做练习,在一张表格中选出爸爸妈妈最喜欢的运动,跳绳、跑步、游泳,等等。这时我看见一个孩子纠结了半天也没选出来,她对我说:”杨老师,我真的不知道选哪个,因为我的爸爸妈妈每天只会玩手机。“我当时心里一颤,百感交集。同样是年轻人,我很理解家长们玩手机的心情。但是既然为人父母了,就多为孩子考虑吧,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不要以为你一边玩手机,一边坐在孩子旁边就是陪孩子了。请你抽出一些时间,全身心专注地陪陪孩子

2.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下意识的立刻去帮他

宇沐的奶奶对他照顾有加,什么都帮他做,导致他的自理能力比别的小朋友差。那天玩跳绳,小朋友们拿着卷成一团的跳绳开始解它。这时宇沐对我说:”老师,我这个解不开。“我看了一眼,他的跳绳确实缠的比较紧,我下意识的正要帮他去解开。这时我突然想了一下,对他说:”你自己去解,试一试。“我一直在观察他,他摸索着、尝试着,过了一会,自己真的解开了。我思考着,或许大人们那种”充满爱的下意识的”帮助,真的会在不知不觉中导致孩子们原有能力的丧失。

3.孩子的内心世界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复杂

虽然他看上去是那么的小,其实他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在跑步比赛中失败,他会急的掉眼泪。孩子的内心情感很细腻,上课没带笔,不敢找小朋友借,因为怕被嘲笑。有的孩子还有自己喜欢的人。父母除了对孩子给予各方面的关心和照顾之外,还要注意从细小的方面观察自己的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4.家长关心的问题或多或少的决定了孩子的发展

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孩子的天性是一方面,但更多取决于家长的教育。有个孩子总是我行我素,从来都不严格要求自己。晚上接孩子的时候,他的家长问老师从来都只有两个问题:“睡午觉了吗?大便了吗?”三年来一直如此,从没问过第三个问题。而其他的家长总是会问:“孩子今天表现怎么样?“孩子的健康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也要关注一下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果你忽视了某些东西,那么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就在这些方面输给了同龄人。

5.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个孩子吃饭的时候,右手拿着筷子,左手也不扶着碗,而是在空中比划着。提醒了很多次,还是改不了这个坏毛病。可以看出,他在家的这种行为,家长是没有纠正过的。也许认为,孩子还小。殊不知,其他的孩子早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个家长都爱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精英。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这一比较,有些方面真的是落后于同龄小朋友。幼儿的可塑性强,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仅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家长要协助教师,做到家园统一。在家也要培养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不挑食,讲文明,有礼貌,说普通话,关爱他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按时睡觉,不许大喊大叫,等等。

6.永远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经常有小朋友对我倾诉:”老师,我的爸爸妈妈昨天又吵架了。老师,我的妈妈骂我爸爸是神经病。老师,我的爸爸打我妈妈了。。。“不要认为孩子很小,听不懂你们之间的口角。父母吵架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但又不敢对你们说,只能向老师倾诉。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个细节,都存在着教育,需要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有一颗耐心去实践。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将是你一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父母们和准父母们,加油吧

孩子的协调能力要从小开始锻炼


孩子的协调能力要从小开始锻炼与朋友聊天,朋友正烦着,说自已孩子走同边步的事情经过一个假期了还没改正过来,不知该如何是好。这里所谓同边步是指,如我们平时上学列队时,出左脚甩右手,出右脚甩左手,但走同边步的孩子,则常无意识的走成了出左脚甩左手,出右脚甩右手。

而走同边步,则是因为身体协调能力较差的原因。身体的协调能力,简单来说是指身体的支配能力,灵活度和平衡能力等等。

只能安慰这个朋友,这个事情家长不能太着急,以平常心态多提醒孩子,千万不能打骂,家长态度越极端,孩子越压抑,改正的机会便会越渺小。同时,建议她把孩子送去学跆拳道,慢慢来,希望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自然改变。

其实,孩子的协调能力问题应该在孩子小时便得到重视。孩子越小,发现协调能力问题越早,改正的机会也就越快越大。

xx没出生时,便听同事提过她家小孩协调能力差,而她家小孩是未经过爬行便直接走路的。于是在周边的同事朋友中,一一对比证明,未经过爬行便直接走路孩子的协调性比有经过爬行才学会走路的孩子的协调性要差。因此,我对xx爸说,必须要让孩子爬,爬,是锻炼孩子协调能力的第一步。只是,有很多家长因为怕弄脏衣服等原因不愿意让孩子爬或者并未协助让孩子学会爬行,因此,也就错过了协调能力锻炼的第一步。

而听说,也有会爬行的孩子协调能力也不如意的情况,那时,我生怕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与xx爸反复强调,我们必须耐心通过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来努力避免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出现。

于是,一系列的努力行动暗自开始了。

xx刚学会走路时,我们总站在xx的前面不远处,逗引孩子跑向自已。刚开始时,为避免xx冲过头,我们常在xx跑得兴起时拦住他。很多次之后,我发现,哪怕xx没有冲过头,只要xx爸有“拦”的意思出现,xx便会“忽”的一下停住脚步,连我们常说的“惯性向前冲”都不会出现。

后来,还有很多游戏,如“拣豆豆”、“追泡泡”、“拍气球”“爬楼梯”等一些能够让孩子的手脚动起来的游戏。

xx再大些时,开始对车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自然,“开车”成了他最常做的游戏。当然,爷爷奶奶也特意买了辆“小汽车”给他。在xx爸的提醒下,刹车、加油、挂挡、倒车、转弯等一系列的配合不在话下。而那种状态,现在连我也是望尘莫及的。

看看现在的xx,再回头再看看xx成长过程中的那些小游戏,我们如此庆幸,我们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我们做的那一切是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的。

有时xx爸也会有疑问,协调能力的事真是这样么?我毫不犹豫的点头。

那没有发生的事情,谁能说,不是那些看得见的陪伴不是那些看得见的努力的成果?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要从幼儿开始


儿童的学习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经验,至少有1/3在进入小学一年级时已经定型。所以儿童的注意力要在早期时进行培养,儿童注意力的培养应从幼儿开始。注意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门户。

“优优,你看谁来了?”

“冬冬,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小朋友,你们仔细想想就知道了。”

“你们认真学学就会做了。”

老师和家长在与幼儿互动中,经常这样要求幼儿,这些要求实际上都是在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看、听、想、做的对象上。那么注意力就是平时说的专心,是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智力超常的儿童和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所做的事情上,对其他事物常常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地步。牛顿不就是误将手表当成鸡蛋煮吗?

幼儿期注意力很不稳定,无意注意占优势一些强烈的、新颖多变的东西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这种注意没有预定目标,不需要意志努力,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注意。例如您正带孩子在公园里观察桃花,这时天上飞过一架飞机,孩子便兴高采烈地叫着“飞机、飞机!”哪还管桃花几个瓣呢?您正专心地给孩子讲故事,忽然一个响声,孩子便飞奔过去,“怎么了?什么掉了?”孩子越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越短,二三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一般也就3分钟,五六岁的孩子一般达到8分钟左右,所以在与孩子活动时,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特点,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

怎样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有意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的发展、成人的引导,幼儿有意注意逐渐形成。

一.根据幼儿注意力不稳定的特点,创设安静、简朴的环境,避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如幼儿进餐、睡眠、学习时,周围要安静、环境要简朴,不要过分花哨,以免幼儿分心。

二.教给幼儿学习的内容、教具应具有直观性、活动性、新颖性,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外出参观,参与表演、游戏等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三.幼儿注意力分散时,用有趣的问题,引起幼儿注意,如:“哎,刚才老师讲到哪儿了?阳阳来说说。”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集中到老师或妈妈身上了,不必斥责孩子就能达到目的。

四.活动前提出明确的目的、任务,可以延长注意的时间,提高有意注意的效果。如让孩子做一些计时活动:在10分钟内,把玩具按颜色或形状分类,装进玩具盒里;或在5分钟内把这些豆角择好;在15分钟内,把这些算术题写完等……这时孩子会集中精力去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自豪感又激励孩子做更多集中精力能完成的事,这是良性循环。

五.游戏是培养幼儿有意注意的有效途径。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在游戏中最容易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在一般和游戏条件下,学习新词,孩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是不同的:在一般条件下,3至4岁和5至6岁的孩子分别是3分钟和8分钟;在游戏条件下,竟分别保持了30分钟和45分钟。家长在观摩中非常惊讶。

六.重视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多方面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像磁铁一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经常带孩子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中去,丰富他们的生活,开阔他们的眼界;讲述、阅读低幼读物,让孩子动手做一些手工等,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和注意倾向。

幼儿英语学习,要从“听”开始


很多父母会有疑惑:孩子的英语启蒙到底怎么开始好呢?如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呢?

幼儿英语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其实没有一个定论,问题的关键是:幼儿英语学习除了一个大环境的影响之外,最重要的是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对语言非常敏感,同时也决定了每个孩子都有这方面的潜能。所以,如果方法得当,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可以将语言潜能充分调动出来,同时培养了学习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作为父母,必须要明白的一点就是:不要为学一门外语而学,而是应该让幼儿多一个渠道来获得超越语言本身的各种能力,包括独立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及开阔视野、认知世界的能力哦~

亲子阅读是创造家庭英语学习环境的最佳方法之一。父母可在每天特定的时间给孩子阅读1至2本孩子喜欢的英语绘本。给幼儿选择幼儿英语启蒙绘本时一定要挑选情节简单,色彩鲜艳并和孩子日常生活有关的绘本。这样可以给孩子熟悉幼儿英语词汇的机会。

阅读绘本的时候,父母不要因为担心孩子的理解能力而用读完英文后再翻译成中文的方式讲解。父母可以在讲绘本之前,先给孩子简单的介绍一下,然后读的过程中用全英文的方式,必要的时候用手指指着想对应的画面来让孩子理解英文的说法。同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游戏来加深孩子对于绘本人物情节的理解。

当然了让孩子看英语视频和动画也是一个好方法哦,父母可以给孩子收集一些他们喜欢的经典英语原版动画片,并每天设定一个时间和孩子一起观看。父母在看的时候,可以重复动画片中简单的单词,让孩子模仿。父母在和孩子进行英语互动时,不要因为担心孩子的英语理解力,而把英文会话翻译给孩子。孩子刚接触英语时,可能会听不懂,所以不要心急。只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述说,并伴有相应的动作。幼儿慢慢会把父母所说的话和周围的事物或者行为联系起来,在不断地积累过程中,转化成自己的话语并最终能够毫不费力、自然地说出来。

最重要的是在幼儿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父母应该耐心地给孩子重复听英语歌曲和童谣,看英语视频,阅读英语绘本等。经过不断的重复,才能培养幼儿的语感,熟悉语调。父母在给孩子大声朗读英文绘本时,还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模仿。

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幼儿英语学习成果的关键!如果父母对于幼儿英语学习表达出很高的热情和兴趣,就会给予孩子莫大的鼓舞和动力。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观看英文原版动画片,听孩子喜欢的英文歌曲和童谣,或者陪孩子一起玩一些英文小游戏。

幼儿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依据孩子语言敏感期的发展来进行教育。每天给孩子固定的时间学习英语,做到持之以恒,父母和孩子保持互动,让孩子在英语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家庭教育体会:首先要从自我教育开始


我家孩子今年9岁了,她从入学以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很快地适应了学校生活,渐渐的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而一个人拥有一个好的习惯,它将使人终身受益.(我不是老师,也不从事有关教育方面工作的,对于孩子的教育,如果从孩子的学习成绩看,也不算成功)

1.教育首先要从自我教育开始

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光说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现在孩子接触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时提的问题难免会被问住,大人不学习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经常会看书.当你看书的时候孩子看在眼里.这样就给孩子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在旁边看书.有时候带孩子出去玩,也会提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样既开阔孩子的视野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一举两得.我们要求孩子做事情要认真.孩子做完作业,我会给她检查一遍,大多时候都能认真仔细的完成,偶尔有马虎的时候会要求她擦了重写,有时候,她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软,得让她记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做事一定要认真。

2.怎样对待孩子的优点、缺点

如何对待孩子的每一点成绩与每一个错误,是做家长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取得了成绩应该表扬,犯了错误也应该批评,但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很难把握。不鼓励不批评是不行的,可鼓励与批评过急了孩子的心态往往出现反常,除了发现孩子的长处外,许多家长有个坏习惯,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便说:“是不是偷看来的?”当孩子成绩差时又说:“你从来都是这样差的。”尽管是很随意的一句话,却大大伤害了孩子的心。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多鼓励孩子。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不足。我的孩子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胆小,不敢接触人,特别是接触老师,这是一个很致命的缺点。人的一生中主要是与人打交道,不然就会孤立,引起性格反常.再说一个人再有本领,如果不与人接触就施展不了本领,也就成了废品.所以我尽力的跟孩子做工作,培养她敢课堂发言和老师同学多交流多锻炼语言能力.在这里我要感谢老师对孩子学习上的关心和培育.

总之,孩子有了一点成绩家长不要过于高兴;犯了错误也不要轻易发火,一方面要给孩子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错时要抓住时机,理智地对他进行教育,具体如何正确对待还得看当时的情况而论。由此可见,教育与培养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希望以后做的更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爱好广泛,做事认真,对社会有用的人。

谢谢以上两点是我浅薄的看法,如有不足之处请谅解。

教育孩子要从细节抓起


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这是每个家长心中都存在的疑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生活经验,思想也还不成熟。为了能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长们步步为营,时刻“监督”着孩子的行动,就怕他们走上弯路。很多家长都以为自己掌握了“大局”,殊不知被他们忽略的小细节也会带给孩子莫大的影响。专家表示,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生活中的小细节也不可忽视。

尊重孩子眼中的“大事”

由于孩子和家长们的思想价值观存在差异,因此,很多在孩子眼中的大事,到了家长眼里就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多时候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孩子拿着学校得到的五角星、小红花来向家长献宝,家长只会淡淡一笑不予评论或敷衍了事。这样的举动或许就会给孩子造成“爸爸妈妈没有表扬我,看来那些事情做不做到都不是很重要”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轻视学校的纪律规范。

专家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试着换位思考,学会尊重孩子所重视的事物,不要吝啬自己的一句赞美。这样有助于让孩子从小就积极地关注起每一件小事。

适当地给予孩子肯定与鼓励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家长们都希望看到自己孩子获得成功。然而现在仍有很多家长抱着“骄傲使人落后”的想法,不愿给予孩子肯定。每当孩子兴高采烈地回家报喜,说自己的成绩进步有多大或是自己获得了什么荣誉时,很多家长都会教育孩子:“你不要和成绩不好的同学比,要看看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是如何做到的。”家长以为这样能培养孩子谦虚的态度,殊不知这样的话往往会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给他们带来挫折感,甚至逆反心理。

专家提醒,孩子的成长过程是给孩子的性格和心态塑形的过程。家长的适当鼓励和肯定,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家长要记住一点,“好孩子”是激励出来的。

言行一致,遵守对孩子的承诺

孩子的学习吸收能力和模仿能力都比成人快很多,而家长的行为就像是一面镜子,一举一动都可能被孩子模仿,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有很多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都会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还有些家长喜欢盲目答应孩子的要求,不考虑实际情况,最终却无法做到对孩子的承诺。其实,这些行为都很容易使孩子对家长产生不信任感,更有可能从此养成孩子喜欢随口承诺,说话不负责任的习惯。

专家表示,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神圣的。因此,家长给予孩子的承诺,要三思而后行,答应过的就一定要做到,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育孩子从父母开始


1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

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

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教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全国首届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

她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

可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成为被挪威人民赞誉的“中国英雄”。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象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2

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就像沈丽萍所做的那样,如果还是由她亲口所说,人们是不会想到她在儿子王嘉鹏的成长背后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

她的同事朋友们都说:你除了当时飞机掉下来没有办法外,其他的你都做到了极致,你没有耽误这孩子。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多么不容易啊!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却没有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去打工,人家上了大学还没有工作呢,更何况你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知道。

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都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

照这样来说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她却让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

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够做到呢?

3

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在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不需要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

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4

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

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

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5

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对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的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的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优秀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们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了一下这三条原则:

●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该给予建议。

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的最差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像那些优秀的父母那样能够静下心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6

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

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重视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与父母们谈品德教育等于不合时宜。

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更是我们父母们不愿听的海外奇谈,因为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

而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

我们在看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传讯主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

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社会和自己。

相信《教育孩子就是要从和他谈钱开始》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